子曰有朋自远方来来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快乐大本营]期高清完整-有朋自远方来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快乐大本营]期高清完整-有朋自远方来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正在加载...
周围人都在搜-百度搜索提供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300字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文言集锦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6、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理解自己,愁的应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你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许多星辰都来拱卫着你。&1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教育人民,用刑罚来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知道怎样是正确的行为。&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16、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17、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译文】(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向孔子问起执政如何让人民服从时)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劝勉了。&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就不知对他怎么办了(对这个人就不可交往)。&19、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2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富裕与贵显,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贫穷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2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一切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来很多人的怨恨。&2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老师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2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应该想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寿高而有所恐惧。&2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劳敏捷。&2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孔子说:&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不但要听,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2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在向弟子颜回、子路说起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关于仁的问题时)说:&所谓仁,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让别人事事行得通。&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3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教导弟子时)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3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而改正自己。&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3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译文】孔子没有这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40、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严肃而又符合原则的话,能够不接受吗?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41、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元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放弃自己的主张。&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43、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译文】(许多事情都有个标准、尺度)只有喝酒没有标准,没有限度。(一个人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达到乱(醉)的程度。44、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的问题时)说:&(做事情)过了头和达不到都不好。&4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仁时)说:&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46、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时)说:&扪心自问,没有什么觉得惭愧的,又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47、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与孔子另一弟子司马牛谈话时)说:&四海之内的人,都是兄弟啊!&48、(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食、兵、信三项哪项重要时,孔子)回答说:&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对于当政者失去信心,这个国家便站不起来了。&49、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问政时)说:&在位的时候不要疲倦怠惰,执行政令时要保持忠心。&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则与此相反。&51、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译文】(鲁国当权的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5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53、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政时)说:&(一个当政者,应该)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54、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在与弟子子路议论卫国政事时)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5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5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县当地方官后,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时)孔子说:&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小利。(有时候,你不踏实工作)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办不成大事。&57、(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时,孔子)回答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5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60、(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路问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人时,孔子)回答:&&&看见利益首先想想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个完美无缺的人。&6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事为耻。&62、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时)说:&(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自己,来严肃地对待工作&&修养自己,使上层人得到安乐&&修养自己,使下层百姓得到安乐&&&6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向愿干一番事业、素质高的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却只有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6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一个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精良。&6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6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避免别人对你的怨恨了。&6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当政的君子不因为人家说上几句好话便提拔他,也不因为他不是好人而鄙弃他的好话。&6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小事情不会忍耐,便会坏了大事情。&69、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时)许多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地考察;许多人都喜爱他,也一定要认真地考察。&70、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人能够把道(规律)光大,而不是道来支配人、左右人。&7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我对)人人都进行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年龄等)区别。&7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温和,自己的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说出的语言要考虑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要考虑严肃认真,遇到疑问时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将要发怒时要考虑发怒后有什么后患,见到可以得到的名利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73、(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从,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恭敬就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7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译文】孔子说:&听到道路上的传言就四处散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75、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译文】孔子说:&(遇到困难或不顺利的事时)不动摇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恐怕是伯夷、叔齐那样的人吧?&7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物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77、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7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79、(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80、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8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82、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8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8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85、(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86、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87、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88、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89、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90、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孟子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大丈夫啊!&91、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92、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9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94、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95、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96、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97、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98、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99、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100、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101、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似是而非的礼,似是而非的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102、孟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103、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104、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 骨葬,当别人走过她身旁的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了,也就可以祭祀上帝。&105、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106、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译文】孟子说:&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107、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译文】孟子说:&生命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的话,我可以牺牲生命而选取义。&108、(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109、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译文】孟子说:&有一个叫羿的人,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有名的木工教导人时,一定要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110、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译文】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111、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112、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113、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114、(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115、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116、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了。&117、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118、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119、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120、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译文】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12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译文】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国家)为次,君主最轻。&12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卫风&淇奥》)【译文】有一位文雅的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好像做一件精美的骨器、精良的玉器一样(认真地加工、制作方能成功)。123、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棠棣》)【译文】妻子儿女感情深厚,好比是鼓瑟和弹琴。一家兄弟团结和睦,融洽无间快乐无比。124、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女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小雅&伐木》)【译文】鸟儿嘤嘤在叫,想找到同类相和。看那只小鸟都寻找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12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有它的特殊之处),可当砺石雕琢我们这里的美玉。12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小雅&蓼莪》)【译文】父亲啊,生了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摸我,爱护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关怀我,出入抱着我。我要报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还大。12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尚书&大禹谟》)【译文】任用贤人不要对他存二心,去除邪恶果断不犹豫。128、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译文】不加考据、捕风捉影的话不要随便听,没有经过广泛咨询的计谋不要随便用。129、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译文】如果贤能的君子不当政,无德的小人却在位掌权,对百姓的事不问不管,保不住百姓,上天必然会降下大祸。13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的人必然受到损害,谦逊的人必然得到益处。131、安民则惠,黎明怀之。 (《尚书&皋陶谟》)【译文】让百姓安定即是仁爱,百姓自然会怀念你。13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译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便能安宁了。13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尚书&太甲中》)【译文】老天爷(自然规律)造成灾害,还可以避开;如果自己造成灾害,那就不能逃避了。134、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尚书&咸有一德》)【译文】任用官吏时一定找贤才,自己左右的辅佐大臣更须才德兼备者。135、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译文】任命官员不要从私心、喜爱出发,而是凭其能力来考虑;封爵时不要封无德的人,而应封贤能的人。13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尚书&泰誓下》)【译文】树立有道德的榜样,要使德得以发展;除去罪恶的人和事,要从根本上做起。137、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尚书&洪范》)【译文】大臣如果作福、作威,享用美食,这样就危害了你的家,也使你的国家遭受祸害。138、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旅獒》)【译文】沉迷于歌舞、美姬,就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好之物,也会丧失意志。139、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译文】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14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译文】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欲,百姓莫不敬信怀服。141、功崇惟志,业广推勤。(《尚书&周官》)【译文】(一个人)功劳崇高,主要体现在他的志向上;(一个人)业绩广大,全赖他勤奋努力。142、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译文】(一事当前)只有可以容人,才体现他崇高的道德。14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144、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译文】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14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14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依照德的标准,小人爱人则对人姑息纵容。&14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译文】(一个人)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14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14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礼记&檀弓下》)【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15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译文】孔子说:&我的大道(理想社会)如果推行的话,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