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说,把心静不下来怎么办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 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⑴人生烦恼无数。  ⑵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 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到“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而且层出不穷。  ⑶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的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⑷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的命中的劫数。  ⑸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  ⑹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的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最终却发现,他们永远登不到顶,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⑺另一类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满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⑻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⑼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⑽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⑾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⑿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烦恼的人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个沉重的行囊,装得越多,牵累也就越多。  ⒀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⒁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作者:马德
选自《读者》2008 年第19 期)1.从本文看,作者认为人生的烦恼是如何形成的?(用原文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差学生和贫穷人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4)自然段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完本文,请联系你的现实生活,谈谈你将会如何对待烦恼,如何仰望你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2.比喻。把抽象的、无形的烦恼具体化、形象化。3.为了说明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的心里。4.承上启下。5.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6.“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雪化一化,就有路了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懑和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让她明白她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卑劣的角色……③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然后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④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⑤我换乘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只见马路边的屋顶和地面上已是厚厚一层白雪。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昏黄的路灯照着银色的雪地,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⑥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⑦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远处有人影匆匆而过,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又试着来回走了一会儿,可是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⑨饥饿、疲惫、寒冷、烦躁,我的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我恨透了那个惹shì生非的女人,都是因为她的过错,才使我徘徊流落在异乡这可憎可恶的街头,饱受风雪之苦。⑩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⑾开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似乎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⑿然后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她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⒀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踩在了雪地里。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⒁“这大雪天儿出门,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⒂我含糊地应了一声。⒃“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⒄我心里咯愣一下,沉默着……⒅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啊!⒆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一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⒇“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喑噎了。(21)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22)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23)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24)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世上如果曾有误解和诽谤,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宽宥和融化一切。(25)那个风雪之夜,费尽周折的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轻轻将那张已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作者:张抗抗,有删改)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惹shì(
)生非小题2:选文讲述了“我”在雪天的一次经历,请仔细阅读选文④-(25)段将作者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心平静小题3:第⒆小节划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小题4:第(22)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小题5:从全文看,对文章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后,被覆盖的道路就会重新出现。
B.我们只要消除误会和怨恨,生活会变得开阔明朗。
C.我们要像文中的大娘一样,热心去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D.我们应以一种阳光、善良、真挚的心态去对待社会中需要救治的“病人”。
小题6:结合上下文,请你在第⑦段省略号处补写出我在漫漫雪天里行走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阅读《背影》选段(14分)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是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____过铁道,要_____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顷,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望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小题1:选文出自朱自清的《背影》,可是第①②段并未写到父亲背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2分)小题2:“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中“再三”一词写出了父亲“嘱托茶房”次数之多,表明了
。(2分)小题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爬撑缩
B.穿爬攀缩
C.穿走攀挪
D.走攀撑挪
小题4:文中写到“我”两次“流泪”,分别是什么原因?(2分)(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小题5: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作简单的分析。(2分)小题6: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4分)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6分)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③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⑦“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⑧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⑨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选自《读者》2010年第18期 )小题1:细读第⑤段,你认为王一民母子的这次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好还是“夕阳中的微笑”更好,请写出你的理由。(3分)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6分)(1)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3分)(2)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3分)小题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小题4:有人认为第⑨段有画蛇添足之嫌,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请写出你的看法。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HTTP/1.1 服务器太忙新语文月考试 (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语文月考试 (2)
上传于||文档简介
&&精​心​挑​选​的​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即兴演讲题目125精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即兴演讲题目125精选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