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世界上三大地震带带上的城市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国家地理: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图)
时间: 14:05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北京地区分布着多条断裂带。清晰了解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对降低地震风险,指导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建设成功地规避了断裂带,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地震专辑
  苏州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地震并不多,断裂带的分布也相对较为稀疏,但居安思危对地震的警惕还是不应放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地震专辑
  【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目前,对城市地震危险性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研究所认为,地震风险性是地震危险性(致灾因子)、社会财富(承灾体)和脆弱性三者的乘积。德国灾害管理与风险控制技术中心指出,除地震致灾因子、承灾体以及脆弱性外,地震危害性还与人们的心理意识有关。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地震专辑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地震专辑
  地震来了!日,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这条断裂带又属于南北地震带。地震带,这个原本还颇显遥远的词,迅速走进我们的视线中心。打开《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你会看到一条条地震带就像一道道阴影重重地投在中国大地上。你故乡的小城也许正位于某条地震带上,你工作的城市下也许正隐藏着几个活断层,而你正在按揭付款的新房也许恰好坐落于一条断裂的边上地震与中国人的距离,并非那般遥远。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空区”和“缺震”的地方更危险
  仔细观察《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我发现塔里木南缘带和河西走廊带之间有一小段空白,“和两边比,这个地方是不是安全一些?”
  “这个叫做‘空区’,更危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纠正了我。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邓乃恭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华北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要时时刻刻紧盯着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周边通州、三河、平谷、香河、武清、永清、宝坻、固安的强震。
  北京附近发生过如此可怕的大地震,北京还安全吗?
  “北京的问题不大。”一位地震专家讲述了他的理由:“每一次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过程。能量释放后,就又进入能量积蓄阶段,直到发生新的地震。”
  “积蓄能量的阶段大概要多久呢?”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5级以下的地震,积蓄的时间短,大概在300年左右。8级地震需要的能量,就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大概是10万年以上吧。”
  另一位专家的理由与此不同,他说:“北京位于地震带上,还三面环绕着小震群,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这些小震群都是能量释放口,在能量还没有积蓄到可以发生大地震时,就以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了。就像一个水库,如果在蓄水的过程中隔三差五放放水,就很难蓄满了。”
  韩竹君对北京地震风险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该恐慌吗?
  当地震带和大城市亲密接触
  城市人口密、建筑物高,大地震一旦发生,危害性极大。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繁华城市确实是在地震带上的。关于这个问题,一位地震灾害专家表示不必太杞人忧天:“其实古人在城市的选址过程中已经考虑到这些因素了,现在的大城市都是历史长河中发展保留下来的,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很极端的例子即使有,也不会多。而且一些城市虽然位于地震带上,但是由于该地区其他地质因素的影响,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也不高。例如,虽然成都市位于地震带上,但由于四川盆地底部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台构造,虽然它会受到邻近地区地震的波及,但成为震中的可能性并不高。”
  现在科学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探测系统对可能造成地震的城市活断层进行探测。中国于2008年4月,完成了包括北京在内的20个城市的活断层探测鉴定工作,这项工作在其他地区和城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根据有关的国家规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电厂、医院一类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都会特意避开这些活断层,并必须经过地震安全评估。现在大型住宅小区的兴建也开始考虑规避活断层的问题,并且这样的理念正在向一般的民居建设普及。人们的防震意识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之于“无常”的大自然,是更可以和更应该把握的。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四个地震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四个地震带
四​个​地​震​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合肥会有大地震 么?我想问一下合肥真的属于华北的地震带上么??、我们地理课书上画出来的·合肥只是在边缘地带··而且··合肥属于平原··又是省会城市从历史上来看合肥几乎没有过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合肥会有大地震 么?我想问一下合肥真的属于华北的地震带上么??、我们地理课书上画出来的·合肥只是在边缘地带··而且··合肥属于平原··又是省会城市从历史上来看合肥几乎没有过
合肥会有大地震 么?我想问一下合肥真的属于华北的地震带上么??、我们地理课书上画出来的·合肥只是在边缘地带··而且··合肥属于平原··又是省会城市从历史上来看合肥几乎没有过大的地震··但是又有人说李四光预测的4个地震带只有合肥没有震了·而且是大震所以··问一下合肥发生大地震的几率大么????··、
合肥,没有,要有震中也在庐江.....
地震区域是以地质板块来说的,四川地震上海都有震感,就是这个道理地震时间是按地质年代来说的,前不久唐山地震还是1976年唐山地震的余震,就说明其中道理了,当年中国有句口号:地震不可怕,要听党的话
大家都别在发帖问了,弄的人心惶惶的,地震带来的恐慌往往比地震造成的危害更大。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他们是怎么知道有地震的。好好过日子吧,别弄的自己提心吊胆的,过的不开心。。
没有放心吧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2012安徽铜陵在地震带上吗_池州本地问事
您当前的位置: &
&& 欢迎继续访问:
有问题先搜索一下:
问题:已经解决
2012安徽铜陵在地震带上吗
浏览:3453
提问时间: 0:30:12
2012安徽铜陵在地震带上吗,铜陵不会发生地震吧
答案:已经解决
( 共1条答案 )
铜陵市地震局-----关于预防地震谣传的的公告
全市城乡广大公众:
近日,与我市相邻的池州市部分地区谣传池州近期会发生地震,并陆续打电话向我局咨询。我们在向池州来电人员及时科学解释的同时,提醒全市城乡广大公众,切莫轻信地震谣传。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其他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发布。凡是非政府发布、所谓外国专家预测、国内权威人士提出、地震时间十分具体、带有迷信色彩的所谓“地震预报”等,一律属于谣言或谣传。铜陵市地震局提醒广大市民,自觉维护正常生活、生产、经营和学习秩序;注重学习我局在5.12防灾减灾日期间联合市防灾减灾办、一县三区向全市散发的一看就懂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品;注意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挠乱社会安定,发现谣传者,及时向市县区地震局(办)、市县区公安局及派出所报告,让谣传者受到依法惩处。市地震局特别请全市党政群机关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带头、科学、及时、热情引导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辟谣,为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履行防震减灾义务。
特此公告。
铜陵市地震局
首页 上一页 01 下一页 尾页
回复该信息:
有问必答,池州人人都是活雷锋,让我们一起来帮忙!
(看不清?点击图片刷新)
欢迎登录池州问事&&
等待您来回答
| 电话: 传真: 邮箱:
地址:建设中路107号怡和家园1幢402室&邮编:247000
Copyright & &池州城市在线营销中心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地震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