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福建南音txt网

泉州南音:“化石级”古乐在“打赏”声中秀出泉州文化自豪感--福建频道--人民网
泉州南音:“化石级”古乐在“打赏”声中秀出泉州文化自豪感
&&&&来源:&&&&&
  闽南先民沿着海上丝绸路,遍布东亚和东南亚的各个地区,有闽南人的地方就有南音。妈祖佑护着家人,南音则承载着出海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人民网8月26日泉州电(林长生)白天连续作业,马不停蹄地采访了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馆和灵山圣墓,走过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泉州洛阳桥,初步感受泉州这个“古佛国”的海洋文明后,晚上步行到泉州府文庙享受免费的南音表演,体验现场企业家“打赏”艺人的奇妙,心潮澎湃。
  夜里的泉州街上,连摆摊和逛街的都显示出悠闲的景象。远处的文庙传来丝竹之声。循声走到古香古色的泉州府文庙南音乐府,意外发现,从台前到天井到大门外,都有一些人在欣赏南音。
  南音号称“御前清曲”,在这里却是市井生活的一道风景。约莫五六十号人的观众中,没有看到什么穿着华服锦衣的人,倒是不乏穿着拖鞋翘着二郎腿的听众,非常惬意地逍遥自在着。
  南音所用的琵琶原是外来的,如今已经是民乐的代表乐器。现场,到过世界各地表演的南音国家级传承人夏永西告诉记者,南音作为宫廷音乐和闽南文化及宗教文化等的融合,历史悠久。正是因为南音独特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和其文化内涵,让外国人喜欢得不得了。
  台上,正在不疾不徐地唱着《陈三五娘》这出闽南最悠久的曲目,台下,是在台前幕后忙里忙外的泉州府文庙南音乐府负责人林雨民。他表示,这样的演出每天进行,是公益性的,任何人可以免费来看,还有免费的茶水提供,这让人民网《行走新丝路》采访组一行感到有些意外。
  当年,泉州人通过便利的海上交通,把乡音乡愁的载体――南音也带到了海外。也有一些世界各地的人,在泉州落地生根,成为喜欢南音的“泉州在地人”。
  现场,有十几个南音表演者。一个表演南音片段的女孩告诉记者,她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来这里免费演出。
  这里的演出是免费的,出于个人热爱和自觉的。当现场报出有人出300元“打赏”演出茶水费的声音时,记者心里忍不住一颤。南音乐府的团长解释说,每晚都会有企业家来看演出,有人会自愿地捐点钱,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会有几千元。
  这一幕过后,记者与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的泉州南音名角李白燕交流,她表示,南音并不曲高和寡,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泉州,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有很深的民众基础。
  看到这样一群自愿传播民族文化的人,你从心里涌上的评价词语是:从容、喜乐、年轻。
  【泉州南音名片】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古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泉州南音至今保持唐代琵琶用拨子和横抱姿势的遗制。中原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南唐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印证了南音的繁盛。
  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谱是唐大曲遗存,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南音的表演形式和音乐内容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很高,代表曲有《八骏马》、《梅花操》等。
  泉州南音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泉州南音研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文化部列入“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项目计划。
(责编:施云娟、郑艳艳)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福建南音网盛事
,其实,她却是每个爱好者均能体味到的,依窃以为:
南音解闷汤,可口润愁肠。月夜琵琶抱,风襟锦绣藏。
投缘方几度,化性岂寻常?礼乐攻吾短,韶英寄兴长!
&备有一壶可口的“解闷汤”,愿与新浪博客众仁友们共同分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福建南音艺术家台南收徒记·福建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05版:海峡新闻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2
第03版 专版
&&&&&&&&&&
& | &标题导航
闽台师艺徒承 南韵婉转两岸
福建南音艺术家台南收徒记
本报驻台记者 林娟 文/图
&&昨日,台南天朗气清,主祀妈祖的大天后宫里清音袅袅,丝弦阵阵。一进拜殿里挂起大红条幅,供案上摆满花果三牲。除了朝拜的香客,还有大批两岸曲艺界的嘉宾在此云集,使这座香火鼎盛的台湾首座官建妈祖古庙喜庆盎然。“福建省南音表演艺术家李白燕收徒仪式”就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也是正在台湾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欢乐汇’暨曲艺理论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泉州南音源于唐、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又称“南曲”、“南乐”、“南管”等,被誉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身为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的李白燕,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多项殊荣,今年又夺得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成为海内外南音界首位获此奖项的表演艺术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曲艺界向来十分注重拜师学艺的传统礼俗,而将南音表演艺术家的收徒仪式放在传统味十足的台南大天后宫,更是顺理成章且寓意深刻。
&&当天下午,在南管弦乐伴奏下,收徒仪式正式开始。大陆著名相声演员戴志诚担任司仪,他以幽默捧哏式的语言将现场气氛调得火热。大陆曲协副主席姜昆、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及曲艺部门艺术工作者作为嘉宾,在现场见证并祝贺。
&&孟昶郎君爷为南音祖师爷。昨天,他的画像被郑重地供上了供案,一对大红烛高照,香茗、三牲、五果等礼品齐备,南音弦友们披红就位,他们满怀虔诚地向孟昶郎君爷上清香、进鲜花、进灯、进美酒、进花果……诵读生念诵“祝文”,唱乐生持拍板唱《香炉宝纂》。随后,李白燕怀抱琵琶上座,台湾的南音学徒们一一捧茶礼敬老师,李白燕则现场轻拨丝弦作示范表演,她逐段教唱南音名曲,低吟浅唱,仪态万方,学员们一句句地认真跟唱,现场南韵婉转,弦乐曼妙,历史悠久的南音萦回在台南古庙,气氛既神圣又感人。
&&早在2009年,李白燕就收了38名台湾的南音爱好者为学徒,如今他们基本都已艺成满师。此次她在台湾又收了12名弟子,旨在进一步弘扬南音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传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两岸曲艺界的交流。
&&“以后会用寄录音带的方式授课,也可以让学生们到福建来,或我到台湾当面示范。有了南音这一媒介,大家会常来常往,希望美妙的南音可以永远唱响两岸。”李白燕说。
&&本报驻台记者 林娟 文/图
未经许可禁止做任何链接和镜像福建南音网-南音影像、南音视频、南音专辑、南音欣赏-
语言选择:
本网部分音频、视频为rmvb格式,请下载Real Player 播放格,安装后刷新便可播放
& 经典视频
& 南音专辑
& 社团视频
& 南音网事
& 会唱与赛事
& 诗词南音
& 其它视频
|&&|&&|&|&&|&|&&|&&|
本网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不会就评论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本网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ight Reserved&& &
法律顾问:陈志强
技术:林福楠、一江风、苏晓艳&&& 平面:厦门司图艺术平面设计工作室&&
访问量:8124体育路95号(文化艺术中心西南入口-好清香闽南美食坊附楼之“荷音轩”二楼)
费用:&&未知
7 人感兴趣 & 2 人参加
这个活动的论坛
活动地图 (
活动组织者
活动成员 ( ·
链接打不开?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泉州南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