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广播电台主持人南艺官网的博客谁知道?

Sina Visitor SystemSina Visitor System&&&&&&&&&&&&&
南艺艺友集藏协会管理构成
顾问委员会:
总顾问:刘伟冬、刘金祥、周积寅
文化顾问:郭殿崇、梁淮平、董惠宁、李志强、郭峰、董峰、管斌
艺术顾问:季伏昆、孔六庆、孔庆茂、任大庆
特邀顾问:王锦屏、汪永平、苏同林、李倍雷
(第五届任期:日——日)
指导老师:谭爽 史瑗&许婷婷&周庆
主席团&名誉主席:岳凯
主席:&孙玉东
常务副主席:冷兴祥
副主席:李泊潭(美院)王颖,&&&
主席团成员:王轩渲、蒋男男、胡清泉
分团组&书记:张鹍
委员:陈徳玉、张静雯
秘书处&秘书长:李姝&
副秘书长:周娴婷、杨梦秋
文宣部&部长:赵亚蒙
副部长:龙奎、王诗涵&&&&&&&&&&&&
外联部&部长:陈徳玉
副部长:杨惠惠、杭瑶&&
藏品交流部&部长:
副部长:程玉柱、陈洲&
通讯部&部长:陈秀媚
副部长:张悦、陈文轩
会晤综合部部长:&朱鸿儒
副部长:刘伯威、张伟&&&&&&&&&&&
冯涛,策展人、艺术经纪人,1986年2月生于大连。
2009年6月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曾先后担任南京艺术学院艺友集藏协会主席、
中国文物报社江苏省特约通讯员、
南京艺术学院社团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金陵艺术网执行总编。
现任大连诤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岳凯,1987年12月生于江苏徐州。
2006年9月以来就读于南艺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
曾先后担任南京艺术学院艺友集藏协会主席、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
中国金陵艺术网编辑部主任。
&& 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协雕刻艺术委员会委员&&&&
&孙玉东,1988年5月生于江苏连云港。
2007年9月以来就读于南艺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
&现任南京艺术学院艺友集藏协会主席
70080917090909
秋访雨花台—瞻仰先烈,增进友谊
&&&&&&&&&&&&&&&&&&&&&&&&&&&&&&&&&&&&&&&&&&&&&&&&&&&&&&&&&&&&&&&&&&&&&&&&&&&&&&&&&&&&&&&&&&&&
09文物 09年11月21日
通过几天的宣传,由09级文物班组织的秋游雨花台活动终于在今天得以展开。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学生会,艺友集藏协会和红十字协会的学长,一是想要通过他们对此次活动的参与,给我们班委更多指导和批评,另一方面就是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本次活动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瞻仰先烈,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通过本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地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我们先在烈士雕像前拍了几张合影,然后来到了位于雨花台西北部的休闲娱乐区。在这里,大家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走钢丝,走独木桥时,大家互相帮助,最终都收获了真诚的喜悦。开碰碰车,骑木马,此时,重拾幼年那些美好的记忆让人感到非常的幸福。休息之余,大家玩起了吹泡泡,四处传来天真的笑声,很多同学都拿起相机,将此幸福时刻定格。
出了娱乐区,我们顺着道路往前探索,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显得格外高大,威严。纪念碑前方燃烧了熊熊的烈火,好像在诉说着革命烈士为祖国的建立而奋斗终身。纪念碑右后侧有很多和平鸽,大家纷纷走向前去,手托和平鸽,表达了大家作为新一代人对和平的向往。然后大家又来到了国际歌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烈士纪念馆等处,接受了烈士对我们心灵上的洗礼。
正午时分,大家在一片草地上进行了午餐。其间,大家互分食物,有的在讲故事,有的在玩游戏,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随后,我们又到了曦园,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孔雀。一点半,大家齐聚北门,登上了返回的客车,与雨花台一一告别。
——记艺友集藏协会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
11月19日下午,南京艺术学院艺友集藏协会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在我院原机关楼大会议室举行。协会顾问——校招生就业处王锦屏处长、人文学院董峰副书记、副院长以及校团委谭爽等领导老师出席了此次大会,会议由名誉会长岳凯主持。
伴着领导嘉宾及各兄弟社团对艺友集藏协会的衷心祝愿,伴着会员们满怀期待的心情,大会一开始,主持人就把大家的视线引入到一场视觉盛宴——协会四周年宣传片中了。宣传片以回顾艺友成长历程为线索,牵系着协会四年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充满活力的心声。一句句激动的祝语,一幅幅感动的画面,是坚持,也是鼓励,把大家的共同心愿凝聚在一起!
随着音乐的响起,领导们为曾经在艺友大家庭付出辛勤汗水的会员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为协会新一届的部长和理事颁发了聘书,勉励能够他们再接再励,取得新的成绩。
接下来就是新、老两届协会骨干发言的环节。前任会长总结了协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希望会员们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上能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要爱我们这个集体,言语中处处表达了对协会的热爱和感激。现任会长孙玉东同学在讲话中也要求大家继续够保持一种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地对待生活,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来感受我们的社团文化、分享社团光荣。
艺友集藏协会是由文物系发起的南艺首个致力于集藏爱好,文博事业,祖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社团组织。举办过众多有在校内外颇有影响的活动。从组织会员到各地博物馆、文物遗址考察参观到举办各类展览、拍卖会、成立中国金陵艺术网、藏品陈列室等等。协会成立的四年中每项工作和成绩的取得无不闪现着艺友人奋斗与汗水的印记。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一起祈祷:祝愿艺友的明天更美好!播洒汗水,收获耕耘,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家庭中成长,每一个人都从中得到锻炼,相信艺友的种子将会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一个个丰硕的果实!
&&&&伴随着阵阵掌声,艺友集藏协会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圆满结束,我们坚信,在新老艺友人的共同努力下。协会一定能够把“收藏艺术,品味人生”的宗旨发扬光大!
&&&&&&&&&&&&&&&
艺友集藏协会主席孙玉东在协会四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很高兴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是我们艺友集藏协会四周年的生日。艺友集藏协会秉承“收藏艺术,品位人生”的宗旨;兼着提高收藏爱好的艺术范围,加深文化内涵,强化收藏爱好者的专业水平,不断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扬和继承。
在过去的四年中,在上两届会长的辛勤的耕耘下,协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举办过很多各种大型的展览。象06、08、09艺友集藏展览、逸笔文心五人书法作品展、江苏工笔新力量等一系列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院领导老师们的认可和赞扬。社团在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正在向着规范化与具体化的方向前进。我们社团去年又被评为南艺明星社团和南艺十佳社团荣誉称号。今年开学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9月13号我们组织部长参加迎新志愿服务,9月28号我们为新会员举办一次生日派对,让他们领略大学生活和校园社团文化。10月10号我们带会员参加南京博物院,请专业的鉴赏人才进行透析讲解,让会员们学习和了解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10月28号我们组织会员去金汉斯聚餐,增进了同学与社友之间的交流与提高。聚餐的同时也为10月份生日的会员过一个集体生日。10月31号我们举办万圣节餐桌游戏,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11月7号,我们带会员去栖霞山参观佛教石窟造像,同时观赏了一年一度的红枫节,领略我国传统的六朝文化,欣赏古都美丽的风景名胜。
知识努力使自己具有的才华时代的浪走向明天的希望曾经社团秉着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信念,不断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见解,努力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今天,我们的社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交流平台,相信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之上,一定会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使者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的发扬出去。今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远。同学们,们要一颗敢于敢于创新的心积极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也曾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浪费大学四年的光阴。为了我们共同的人生目标勇敢前进吧!我们走过的路是艰辛的,但是我相信:我们收获的一定是希望,一定是驶向成功的航帆!
谢谢大家。。。。。。。。。
&&& 日,在协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协会会员一起乘车前往“金陵第一名秀山”——栖霞山。
8时许,大家在南艺东门集合完毕,坐上了去栖霞山的包车。路途中,大家一路欢歌笑语,丝毫没有被路途的劳累所影响。这轻松的气氛连班主任都被感染了,一同加入大家的队伍。
验票进门后看到的第一景便是彩虹明镜,一湖一亭一雕像,心系满山红叶的我们匆匆欣赏了片刻,就直奔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道场——栖霞寺。因南朝“栖霞精舍”始设于此,故其后名为“栖霞”。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院内的香炉前人头攒动,到处是祈福者,带我们参观的是热心的净善师傅——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位大师并非印象中的盛气凌人,而是很平易近人。一路上,耐心地为我们讲解着所有关于这个寺院的点点滴滴,有幸的我们还可以亲手做一次敲钟人,任那低沉悠远的钟声久久回荡在我们心中。
进入山门,便是弥勒佛殿,殿内供奉袒胸露、面带笑容的弥勒佛,背后韦驮天王,昂首挺立。拾级而上,舍利塔千佛岩尽收眼中,始建于隋朝的石舍利塔虽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在与净善师傅谢别后,大伙开始了真正的登山,一路艰难跋涉,互相搀扶终于抵达了凤翔峰,在望江亭远眺,四周景色宜人,下面是长江,据说这段江水就是当年韩世忠把精兵围困48天之久的黄天荡,想当年韩夫人梁红玉擂鼓战精兵的风采,英雄一去豪华尽,而今留给后人的也不过是几许冥想,不禁神思渺渺,感慨万千。
此次栖霞之行不仅景色优美,心旷神怡,活动中无处不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更重要的是真正体会到“上善”栖霞的魅力,枫叶深深浅浅的红印也在了每一位艺友社员纯真的笑脸上。
&&&&&&&&&&&&&&&&&&&&&&&&&&&&&
金汉斯之行
&&&&&&&&&&&&&&&&&&&&&&&&&--友谊与沟通的延续&&&&&&&&&&&&&&&&&&&&&&&&&&&&&&
&&&&&&&&&&&&&&&&&&&&&&&&&&&&&&&&&&&&&&&&&&&&&&&&&&&&&&&&&&&&&&&通讯站
这特殊的生日会真可谓之为“食全食美”,因为
&&&&&&&&&&&&&
 &&&&&&&&&&&&&
  ——南艺艺友集藏协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晚会暨协会纪录片首映式
  12月12日下午四点,南艺艺友集藏协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晚会暨协会纪录片首映式在我校影视学院黑匣子剧场举行。原党委副书记郭殿崇、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刘金祥、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董惠宁、江苏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创作中心主任徐利明,南艺团委书记马艳等领导莅临大会,三届协会骨干和新老会员参加了这次晚会。
  晚会由协会第一任主席现05级文物系冯涛特约主持。晚会以轻松温馨的气氛开场,艺友集藏协会是南艺首个致力于文博事业、集藏爱好、祖国传统文化继承,并且是南艺影响力最大的学生社团。举办了南艺首个学生集藏展览,举办了南艺首个拍卖会,创办了中国首个中国金陵艺术网,成立了南艺首个学生集藏陈列室,并且是唯一一个有自己的宣传片的学生社团。
  首先,主持人介绍了南艺艺友集藏协会在三年中成功举办的重大活动与获得的荣誉成果。刘金祥书记作了发言,他为协会工作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感到欣慰,并对同学们寄予了厚望,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协会这个广阔的学习平台来挥洒汗水,施展才华。
  接下来是观看协会三周年专题片,全片22分钟,是由校党委统战部、校学工处、人文学院与协会联合录制,并由来自传媒学院编导专业同学摄像剪辑刻录完成的。专题片以回顾艺友成长历程为线索,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大家为协会付出的辛劳汗水汇聚成共同的祝愿,将一幅幅熟悉的画面重新展现在会员们的面前,每一个令人开心和感动的画面都让在场的人眼眶湿润。大家的欢声笑语,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都被一一记录在这小小的光盘里,看着曾经稚嫩的自己陪伴协会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即将毕业的协会元老们无不感慨,与艺友一同成长的日子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艺友的三年也成了大家回忆中珍贵的“文物”。看完专题片,领导和嘉宾分别谈了自己的观片感想并对协会的未来给予了美好的祝愿和期望:愿艺友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晚会第二部分是现场访谈,主持人请上了郭书记和刘院长。刘院长谈了文物系的创办历程和对协会的肯定,郭老动情以协会会名创作对联引得台下阵阵喝彩。协会三届学生骨干先后上台谈了自己对三周年历程的感想并分别送上了对协会的祝福。大一新会员也谈了自己对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计划和对未来的畅想,相信这批新鲜血液会为协会带来更辉煌的成就。
  最后,协会给曾经为艺友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做出奉献付出辛勤汗水的学生和会员颁发了奖状和荣誉证书,还为协会新一届部长和理事颁发了聘书。
  悠扬的音乐伴随着感动和温馨的气氛,艺友集藏协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晚会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我们期待明年的相聚,期待下一次共同分享艺友的累累硕果!
&&&&&&&&&&&&&&&&&&&&&&&&&&&&&&&&&&&&&&&&&&&&&&&&&&&
梦,一片远离现实的沃土,一个充满幻想的虚境,人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场梦,一场与现实相融合的梦……
忘不了的是你熟悉的面纱,扯不断的是一颗游子思乡的心,割不断的是一份坦诚的故乡情。
同是故乡人,相逢故乡情。当我们的思绪深深扎入思乡的痛楚时,我们会用什么来慰藉呢?故乡有亲人,思亲倍思乡,对故乡一种特有的恋情怕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割舍得掉的。于是,我常常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深深地寄托给了梦,梦的幻想着实令我陶醉……故乡的小道、树林,那熟悉的孩童般的喧闹……无不给人一种回到家乡的快乐与喜悦。
我的家乡座落于江苏淮安,虽是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却留下了我欢乐的童年和求学的步步历程,它的名字叫——盱眙。盱眙虽离省城不远,却也有着一份独特的宁静,人们常常称其为“南京的后花园”。随着家乡的不断发展,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自然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故乡的古石阶依旧迷人,古人的题字依然鲜亮,真可谓:“散万点之流星,冷中天之皓月”,故乡的第一山不正是那“万点之流星”的写照;山上的第一泉不正是“冷中天之皓月”的缩影吗?早春四月,正是故乡迷人的季节,山林葱郁,河水透彻,那净人的心脾不禁使人慢慢陶醉。铁山寺森林公园的陪伴,更使家乡增添了一份华丽的面纱。这一远古时期的森林能够陪伴我们至今,确实是一份奇迹与惊喜。
家乡的点点滴滴,并不是能由一个人完全叙述的尽的,而一个人对自己家乡的情感,却是不容忘怀的。我想把梦寄给家乡,祝福它越来越美丽与繁荣。
当梦的感想悄然而至,当梦的翅膀意欲飞翔,当梦的祝福从心灵升起,让我们把梦的一部分留给家乡、留给亲人,留给那难以忘怀的故乡情吧……
这是我的一份梦的随想,一份对故乡的祝福,愿与所有朋友共同分享对家乡的深深情谊与企盼……
中国金陵艺术网创站寄语
飞越大海,飞越长江,从中国北方的海滨城市大连来到中国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虽然远离了家乡,但在这里我可以寻觅到心中文化巨匠的足迹,在这里我可以和自己和自己的艺术理想靠得更近。初到南京时便偶去游览秦淮河,想通过这条象征南京的河流,探寻一下这座古城的往事。一座有历史有沉淀的城市传说是自不能少的,游览秦淮河时便听闻这条河是当年秦始皇为破坏南京的龙脉而下令开凿的。这只是一种民间说法,我不知真假,但在此后的千年间在南京建立的数十个政权,都是同样的短命。我也不得不迷信一次,也许南京的风水真得是被这条河给破坏了吧?但今天我们又要感谢这条河,是她将南京从正事的烦忧中解脱出来,更多了些文气和艺趣。于是在这条河上,我仍可以看到乌衣巷书圣王羲之的年轻风采,媚香楼《桃花扇》故事的上演,桃叶渡畔手持书稿仰目长思的吴敬梓——南京这座城有故事,更有特色。跟北京相比,同是帝王之都,南京缺少了些王气、霸气,但多了许多文气;与上海杭州相比,同是长三角经济重镇,南京缺少了些洋气和现代化气息,但多了许多往事的风度。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举不胜举,南京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这话不假,但要去深入想想,文化与艺术气息盖得过历史政治色彩的十朝古都,在中国还有第二个吗?有遗迹、有故事,又有一条完整的文脉串联的城市,在中国还多吗?从筑石头城算起的两千多年间,中国的文化艺术巨匠在南京铭刻这一部精彩绝伦的文艺史。今天我们跟随这些前人的脚步去探寻,便挖掘出了一条金陵文脉,一部无限可挖并价值无限的文化经典。颜鲁公祠放生亭碑记遗迹可寻,半山园王安石归田写诗,钟山定林寺《文心雕龙》问世,五龙潭往事奠定了曹雪芹《红楼梦》创作的基础,《随缘食谱》又让我们想起诗人袁枚,小卷阿一代思想家魏源留给世上那部打开西方文明的《海国图志》——近现代文化遗迹,更是布满了这座民国首都。只从近代教育来看,南京就可以说是一座中国独一无二的近代教育博物馆。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长眠于晓庄——他的教育思想结晶地,鼓楼幼儿园——中国幼稚教育先驱陈鹤琴的试验田,美国著名文学家赛珍珠与徐志摩在南京大学的这座小楼里将文学与爱情相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这批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将南京的教育文化进行到底,延续至今。文化南京,在这座城,有听不完的故事,逛不完的古迹。在今天夫子庙江南贡院陈列馆,吵杂声中,能找寻到一份寂静,仿佛可以听到那些从这里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声,吴承恩、李鸿章、林则徐、张骞————这便是南京的文化脚步,这便是金陵的文脉。金陵,南京的别称,说到金陵,人们聊的最多的是艺术。明末清初,以龚贤为首的志高德清的八位名家,在南京开展自己清贫的艺术活动,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至为重要的金陵画派。百年之后,国画大师傅抱石与钱宋亚魏诸大师又延续了金陵画派的辉煌,开创了新金陵画派,探寻出了中国山水画的进步之路。这级年,刚刚举办的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更是让全国的艺术新秀都涌向了这座艺术之都。艺术金陵再次辉煌将不期而至。如今清凉山扫也楼创建了龚贤纪念馆,新金陵画派中的魏紫熙先生也由后人在清凉山上建立起了纪念馆。几百年间的金陵画派在这座南京的的文化名山上延续这旺盛的香火。傅后岗5号,汉口西路132号,傅抱石先生的故居被完整的保留下来,珞珈路上亚明故居纪念馆也在筹建中————说起了清凉山又不得不提到南京的另一座文化名山——求雨山。这座山与书法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胡小石这些南京书法大家的纪念馆先后在这座山上落成,这使求雨山有了极其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应该说书法与南京这座成就是有着不解之缘的,书圣王羲之曾在这里生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这里做过守备,明代大书法家王铎也在南京长期为官,民国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于右任及长眠与求雨山的南京四老————至今南京的书法家中也有着许多全国知名的大家。《韩熙载夜宴图》诞生在这里。中国最早的高等美术教育,三江师范学院学堂图画手工科,培育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批艺术先驱。中国最早建立的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专(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最后也落户南京,于是刘海粟、陈之佛、谢海燕、俞剑华、黄友葵————这些在中国文艺界响当当的名字又和南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金陵是一座艺术之都,艺术之花在这座城中四处绽放。秦淮河使南京这座城市多了更多的文化、多了更多艺趣。今天在东水观游历史还可以看到朱自清当年夜游秦淮时的雕像,这让我想起当年他游秦淮时留下的那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桨声灯影秦淮河》。秦淮河的文气使学者在游历过这条河时会留下佳作,我想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游过这条河都会深深的嗅到这里的文化气息,这便是南京这座城最迷人的地方。
文化南京,艺术金陵。在南京这座现代化都市不断昂首阔步向前推进的同时,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文化和艺术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潜在的无限发展动力。这些资源南京有,甚至比谁都要丰富。但是我们要注意保护和开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文化艺术的在进步,才能依托得起这座前进中的城市。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意的今天,我们更要把握住南京所独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再加上我们新颖的创意,我们会将南京的文化艺术产业化。当南京的文化艺术事业产业化的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之时,文化南京,&艺术金陵的特色品牌会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注视,这为南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一种文化影响,会在更深层次上提高南京这座城市的影响力。文化南京,艺术金陵。一座文化名城的发展更需要诸如我们这些文艺青年的力量,因为我们年轻就是动力,创意促进发展。所以,中国金陵艺术网通过我们一批批艺术青年的创意和不懈的努力终于诞生了。相信通过关心我们的艺术前辈的帮助,再加上我们“传承金陵文脉&&弘扬金陵艺术”的不变宗旨,中国金陵艺术网会成长为中国艺术媒体的佼佼者,也一定会为文化江苏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铎《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辨伪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件《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原作无名款,因卷末钤有白文“王铎”及朱文“觉斯”两枚印章,一直被视为王铎的真迹。
&&&&《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绫本,行书,凡五十八行,四百三十四字,纵二十六厘米,横二百四十七厘米。是卷共有书启三件,依次为《与大觉禅师琏公书》、《与眉守黎希声书》和《与徐得之书》。该卷一直被认为是王铎所书,三件书启的内容“是经过王铎重新整理、抄录下来的”,“是为了供镌刻《文集》所用”(见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王铎卷》中高文龙先生对这件作品的考释)。在辽宁省博物馆所编《王铎书法墨迹汇编》一书中,赵洪山先生对这件作品的论述与高先生也基本类似。但高先生同时也指出,这三件书启的内容与王铎其他书启的内容在字句上有较大出入,文风不符。
&&&&实际上这三件书启内容皆为苏轼所作。《与大觉禅师琏公书》一札收在《苏轼文集》(宋苏轼撰,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卷六十一尺牍《与大觉禅师三首》中,此为第一札。书卷中的内容与《苏轼文集》稍有差异,该札是苏轼在熙宁六年(1073)六月写给明州育王寺怀琏(大觉)的,内容大致是说苏轼欲将其父苏洵所喜爱的一张《禅月罗汉图》留在寺中,信札中还提到了苏轼之弟苏辙时在陈州,是年将得替。
&&&&第二札《与眉守黎希声书》收在《苏轼文集》卷五十三尺牍《与眉守黎希声三首》中,此为其二。书卷中的内容亦与《苏轼文集》稍有差异。《苏轼年谱》(孔凡礼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卷十七载,元丰元年(1078)七月十五日,苏轼时在徐州任,应乡人之请,作了《眉州远景楼记》,称赞眉守黎錞(即黎希声)善政。此札主要提到的是苏轼在任上继续留任一事。高文龙先生在论及此札时,仅凭借一个“差使南北”来推测该文描写的当是王铎在天启五年至天启七年之间的事,他甚至更进一步推测到崇祯初年。
&&&&第三札《与徐得之书》收入《苏轼文集》卷五十七尺牍《与徐得之十四首》之九,书卷中之内容仍与《苏轼文集》有差异。得之为徐大正字,据弘治《八闽通志》中《徐大正传》记载,徐大正赴省试,过钓台,题诗一首,曰:“光武初从血战回,故人长短论诗材。中宵若起唐虞兴,未必先生恋钓台。”苏轼见此诗后,遂与之定交。苏轼与其兄徐大受过往甚密,元丰六年(1083),徐大受卒,时苏轼在黄州,有多札与徐得之论及徐大受的丧事。此札作于元丰七年(1084)十月,论述的是与徐得之离别之事。
&&&&三札均为苏轼写给友人的,因高文龙先生的误读,一直被安在王铎的名下,以至于出现了一连串错误。
高文龙先生在对这件作品的释读文字中,断定“这三件书启整理的时间,也就是书写的时间,应在崇祯初年,这与三件书启的书法风格也是吻合的”。如果这件作品确为王铎在崇祯初年所作,其书风应该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相符。但综观王铎在崇祯初年以及稍早的天启年间的书风,却没有一件与之相类似。从书法风格上来看,该作品结字粗俗,用笔单薄无力,也无章法可言。与流传下来的王铎同时期的行书作品《与梦范手启》相比,有着极大的悬殊。在《与梦范手启》中,王铎早期临古的痕迹还是较为明显的,但可以看出其书法功力已不在古人之下,而《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中的用笔毫无古人法度。
我们还可以拿王铎更早时期的作品来与之对照。王铎天启年间的几件行书作品如《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临兰亭序并律诗帖》、《南皮道上等七律诗帖》等,结字平正,用笔厚重,筋骨内含,与《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中结字向右上欹侧的情形不类。该件作品没有署名款,仅仅钤盖了两枚王铎的印章(但就目前资料来看,还没有发现有钤盖这两枚印章的王铎真迹,因此有伪印之嫌),就断定这件作品为王铎所书,似乎有些武断。
整件作品无论是文辞还是书法,皆非王铎所作。因为高文龙先生对这件作品的误释,之后的多部有关王铎的著述在涉及到这件作品时,都出现了同样错误。《王铎书法全集》将这件作品收入其中,并放在了崇祯初年的位置;张升先生编著的《王铎年谱》,也将这件作品编入了崇祯元年,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此文发表于《书法报》
收藏艺术&&&&品味人生
&&&&&&&&&&&&&&&&&&&&&&&&&&&&&&&&&&&&&&&&&&&&&&&&&&&&&&&&&&&&&&&&&&&&&&&&&&&&&
&&&&&&&&——浅说大学生集藏文化与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地发展与繁荣,文化事业也随之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艺术品市场包括各类集藏领域都逐步兴盛,且发展迅速。集藏文化可谓是空前大发展。
但现如今提起集藏,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或说在脑海中浮现出的名词莫过于古董,金钱之属,似乎惟有经济价值才能吸引每个人的眼球,似乎干这一行或者有涉足此类的都是家财万贯,深不可测的人。这是否忽视了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这其中的位置呢?
我们是80后出生的一代大学生,从小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并不多,受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反而较大,甚至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吃着洋快餐,看着洋动画,穿着洋装,说着洋文长大的,是在外来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且不论这话是否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化由谁来传承?
古人讲“道”生“物”。也就说到文化的载体是什么?是“物”,广义上讲就是诗人所谓的收藏品。“物”为何值得收藏?因为他承载了“道”,承载了艺术文化,这些需要我们去保护,去研究,去继承,去发展.
有人认为大学生涉足集藏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无财力,二无眼力,三无魄力。怎么去集?怎么去藏?但我们认为大学生涉足集藏绝非天方夜谭。
我们要明确集藏的目的,前面已说过,不再赘言。传承文化是大学生的责任。虽然时下集藏事业大发展,涉足此项的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但绝不可忽视大学生集藏队伍的不断壮大。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现阶段有这样的基础。许多成年人涉足集藏的目的并非是研究,是传承文化,仅“钱财”二字而已。大学生涉足集藏并非如此功利&,虽然说不能排除小部分人有这样的想法,但绝大部分人的目的还是较商人简单纯粹的多。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在当前文化事业大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普及的前提下,起步较高,眼界较宽远,信息量较大。大学生集藏的方向极为广泛,不必去追捧时下较热门的项目,可以找些小,冷,偏的入手,较为方便易行。
谈了大学生涉足集藏的可行性,最重要的是谈谈大学生涉足集藏于其个人修养人格,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能有这份心,能静下心来搞集藏,这本身就很不易。时下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充斥青少年心理,若能静心留心,在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胜于一些人了。
集藏需要的不仅是兴趣,更多的是知识,眼力,这样就会让你督促自己去查找更多的书籍数据,而后付诸实践,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问相参,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的良好学习心态与学习习惯。集藏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恒心,毅力及财力,有恒心搞集藏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专业上亦会形成一种坚持不懈的信念。还有财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因为只有省下玩乐的开销,才能有钱搞集藏,用之于正事。
&&&集藏是门大学问,需要我们去了解文史哲各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去辨别,分析,研究,考证。继而我们就需要回过头去看待文化。知其然,需知其所以然。文化艺术等都是相通相辅相成相生的,所以集藏到一定阶段,我们就需要读更多的书,读真正的文化,去净化我们的心灵。变心浮,心燥,心粗,心乱为心沉,心静,心细,心专。继承宏扬发展我们的文化。
集藏非易事亦非难事,只要用心了,自然会得益匪浅,即善吾身又善众人,何乐而不为呢?正如周积寅教授所说“收藏艺术,品位人生”,让我们在集藏中去体味无限的乐趣吧!
发表于《心帆》第20期&(陈龙&岳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电台主持人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