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爱的能力对大学生应培养的能力是人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习和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是什么_百度知道
学习和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树立社主义荣辱观材意义:
1、利于形确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主要目育培养高素质才高素质仅指专业水平且包括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高校培养首先要求其才才;要才首先必须做代处于改革放蓬勃发展期随产各种负面思想良现象造误导使部价值取向发扭曲导致非、美丑、善恶代目逐渐模糊八荣八耻科概括给提新要求习确立目标代世界观、观、价值观导入途使其明确做、能做应该做、做指明向
2、利于汲取优秀传统文化
阶段形自世界观、观、价值观关键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现少文素质偏低、传统意识淡薄、伦理观念缺失争事实例:修身、齐家、治、平、艰苦奋斗等华民族优良传统观念已经沦落古董、乞丐精神八荣八耻恰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社集概括位卑未敢忘忧、兴亡匹夫责体现炎黄孙祖、民族拳拳热祖具体体现;先忧忧乐乐全全意民服务诠释;富贵能淫贫贱能移威武能屈则超越功利价值观体现;信知其、许物千金移、言既、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等古精辟格言告诉我诚实守信重要;所欲勿施于刻提醒我加强自身修养、建立谐际关系社主义荣辱观充体现民族精神精华代应该八荣八耻规范自行继承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革命前辈优良作风形良行习惯作踏入社立身本
3、利于养良行习惯
社变化外思潮冲击使代价值观发扭曲使再注重刻苦习、积极研究弄虚作假、且抄袭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找代做实践报告、术论文网载考试作弊式五花八门更甚者根本没弄虚作假耻辱事情相反荣同处宣扬破坏校风、风造影响关于八荣八耻科概括提倡辛勤劳提倡崇尚科提倡艰苦奋斗提倡诚实守信使于自所作所比较清醒认识明确应该荣耻形良风气基本要素及根本所进行社主义荣辱观教育改变沉疴陋习使养良行习惯形良校风、风激励刻苦习、艰苦奋斗、断创新、诚信进取效促使、才
我作社主义事业接班更需要跟着代潮流树立确荣辱观与社于于自非意义所要社主义荣辱观指导针我荣辱观面存问题进行理论习、社实践、参观考察、听英雄模范作报告等式加强热祖、服务民、崇尚科、辛勤劳、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艰苦奋斗荣教育用科荣辱观理论武装自牢固树立社主义荣辱观才能具高尚思想品质良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科技术知识扎实本领优秀才才能实现青远理想才能够承担起实现华民族伟复兴重任
其他类似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生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融入社会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人生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融入社会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融入社会,对大学生人生目的和人生实践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树立人生价值目标,将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与社会相容,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41【正文快照】: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人生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观点和态度,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进行认知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1]。它主要形成于青年中期,即大学阶段。因此,人生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日后融入社会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大学生多元化的人生价值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佳国;王小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8期
郭晓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淑清;[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王亨祺;[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汪培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苏霍姆林斯基,刘启娴;[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何仁;[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М·Н·鲁特凯维奇
,Ф·Р·菲列波夫
,周蕖;[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伍岳中;[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迟恩莲;[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余焕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周蕖;[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乐爱国;;[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赵广辉;王新;;[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罗祥麟;周士鉴;;[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邓梅;;[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甘祺庭;;[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论文选集[C];1996年
迟立强;;[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白纯;;[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王伟;张雯静;;[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进;[N];北京日报;2000年
王君琦;[N];北京日报;2000年
阎孟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陈晏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许志功(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张小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李连科;[N];光明日报;2000年
王玉樑;[N];光明日报;2000年
;[N];光明日报;2000年
王金海;[N];工人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于立贤;[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刘鹏;[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车丽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李媛;[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张琰焱;[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傅建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张振龙;[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胡娟;[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徐霞;[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艾秀梅;[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李改;[D];河北大学;2000年
房宏君;[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李建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朱慧敏;[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梁宇颂;[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贾启鸿;[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王欣;[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杨晓明;[D];外交学院;2000年
张颖;[D];外交学院;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唐士其,王正
西安交通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
中央财经大学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享有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信息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 未经书面允许,请勿转播1.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算生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信念理想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_百度知道
1.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算生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信念理想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意见中明确规定: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具体地说,思想道德修养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应转变,认清使命。它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第一章“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目标”。是针对大学新生在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失落、沮丧、苦恼、困惑及其各种矛盾,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确立新的目标,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1世纪世界和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与21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使命,21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迎接“两个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交给了当代中国青年,他还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和清华九十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成才目标。这一章主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明确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第三章“正确对待交往、友谊和爱情”,这一章围绕交往、友谊和爱情问题,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同室、同班、同乡之间的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根据各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恋爱低年级化的趋势,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第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它包括每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当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问题核心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这一章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青年追求成功的必备素质三个方面说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时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力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理应包括爱国主义的内容。因此,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做坚定的爱国者。也是这一章的内容。第六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责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一章,首先介绍了科学的人生目的,这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生态度是人生主体的精神状态,它反映着人生主体的生活基调,决定着人生主体的生活旋律,责任意识是当代人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尤为重要。理想与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第七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围绕理想与信念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追求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信念。此外,这一章,还针对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及其国内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劳动,正确认识艰苦奋斗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个人成才、成功中的意义,培养当代大学生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它包括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所讲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从总体上介绍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求,而这一部分内容则是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设计的。第四章“学会心理调节 增进心理健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心理压力过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安排的。这一章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含义,接着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第八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第九章“培养高尚的公民道德”是根据我国首次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一章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据21世纪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第十章“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也是新增加的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迫切需要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国家助学贷款的启动也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一章首先介绍了诚实和谎言;守信与失信;信任与信任危机等一系列与诚信相关的概念,使大学生对诚信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分析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最后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诚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及其培养诚信的途径。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从敬业精神的含义以及现代敬业精神的核心实质谈起,阐述了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说明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这一章还介绍了培养敬业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甫旦催费诎渡挫杀旦辑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方法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与大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道理。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但获“知”并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5条回答
用联系的观点想想自己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我们的家人,朋友…………我甫旦催费诎渡挫杀旦辑们也不是为着某一件事而活着或许我们能了解一些“信念对我们发展的意义”
都是扯淡!理想是统治者为了被统治者的臣服,而创造的一个概念!!!!!!!
生存更多的是不幸福的,很痛苦的,因为是挣扎着活着;为什么要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享受生活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五章恋爱与爱的能力培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页免费71页免费30页免费1页¥0.5057页免费 36页7下载券39页1下载券72页1下载券31页2下载券7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1页免费34页1下载券71页1下载券44页免费88页免费
第五章恋爱与爱的能力培养|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5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应培养的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