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鸭绿江晚报为什么叫丹东鸭绿江晚报?

鸭绿江断桥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鸭绿江断桥
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1]
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最初由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始为铁路桥, 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该桥为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1943年4月日本在此桥上游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桥(今中朝友谊桥),此桥被改为公路桥。
伪满时期,日本人在此桥上游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今日之中朝友谊桥),1943年。
四月启用,逐将第一桥改为公路桥。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第一桥毁为废桥。
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习惯称“断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6月动工修整,辟为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断桥”。
桥身漆成浅蓝色,意在不忘战争,祈盼和平。
后经多方提议,将桥名恢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恢复为钢铁灰色。
由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桥名“鸭绿江断桥”,意在保留历史原貌。
作家陈运和到此写下散文《历史登上鸭绿江断桥》,称之“上了断桥犹如上了一节爱国主义生动教育课,知耻辱、知胜利、知天下大事跟着共和国昂首阔步走过来”。
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
.中国[引用日期]鸭绿江为什么叫鸭绿江?_百度知道
鸭绿江为什么叫鸭绿江?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经不住认真推敲:yā lù jiāng)是位于中国辽宁省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一条界江。古称浿水鸭绿江(汉语拼音。然而,上述两种说法都有欠妥之处,唐朝始称鸭绿江(隋唐时期浿水为大同江),因其江水清澈,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流行着两种说法:一说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汉朝称为马訾水
以前鸡和鸭是夫妻,鸡常常去偷情,给鸭戴绿帽,鸭觉得很没面子,便投江自尽,所以后人便把这条江称为鸭绿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鸭绿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1被浏览7,604分享邀请回答5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鸭绿江口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鸭绿江口地区列岛是近代以来,随着鸭绿江泥沙淤积,以及人工干预逐渐形成的。从下游到上游主要几个岛屿为:和,下岛,上岛,,,,九里岛等。
鸭绿江口鸭绿江口的形成
鸭绿江口地区列岛是近代以来随着鸭绿江泥沙淤积逐渐形成的。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大清廿三省与地全图_附朝鲜州道与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鸭绿江口在朝鲜境内,而薪岛、黄金坪等岛尚未形成。
鸭绿江径流量的98%从薪岛列岛以东汊道入海,西汊道已成为基本脱离鸭绿江径流影响的废弃汊道。然而,在60多年前,西汊道曾是径流的重要入海通道,更早的时期甚至是鸭绿江径流主要入海通道。据资料记载:“大东沟(位于现西汉道中部)做为一个港口来看居辐揍点的地位。……木材从江的上游放下来,全部集中于此地,再经税务局办理手续后装海轮外运各地。”即使到了1905年其主汊性质仍未改变,另据航运史记载:西汊道入海的西南深槽水道是“当时江口宽27公里内的唯一深水航道,3000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航。”据考证:当时的西南水道上段现在已居陆地上,相当与庙沟的位置,而庙沟与现代江岸之间的苇塘是1905年—1927年间淤积而成的。当时的黄草坪(现黄金坪)是一个不见芦苇生长的小沙洲,信倜坪也很小,迎门港还未露出水面。西汊道的径流可以通过蚊子沟、迎门港、庙沟等多个北东向的分支与东汊道相通。
由于沉积作用,西汊道中沙洲横生,庙沟等边滩加高转为陆地,黄草坪、迎门信倜坪也淤高转为河口沙岛,西汊道的流量开始大幅度减小。西汊道在其渐渐消亡的过程中,又突然地受到了强烈的人工干扰,使这一时期的三角洲演变变得十分特殊。因西汊道沉积作用强烈使水流流路多变、滩多水浅,降低了航运价值。1941年开始,日伪开辟了南深槽水道(为了侵略的需要),俗称“南水道”。并堵截了迎门港等与东汊道相通的支汊与西南水道、洋鱼岗水道。这些工程使西汊道的流量比整治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增加的流量大部分为潮流,河水径流只占10%左右,这种水动力条件使西汊道深槽不断刷深,而滩面却渐渐淤高。1942年又修了水丰电站大坝使河流输沙显著减少,挟沙能力显著提高。这样,堵塞了的东、西汊道的连通支汊很难再迁移变化,泥沙开始在人工造成的低能环境中落淤。薪岛、信倜坪和黄金坪之间的浅滩不断淤积的结果终于使信惆坪和薪岛浅滩连在一起,形成今日的绸缎岛。东大坪和大东沟口外的边滩也因淤高而转变为陆地。这一时期河口三角洲的面积明显增加。
在1933年印制的分省地图鸭绿江口地区也可以看出,薪岛仍在鸭绿江口主河道南侧,靠近朝鲜一侧。1935年《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1943年中华民国国防部测量局绘制的鸭绿江口局部,均显示薪岛在朝鲜境内(绸缎岛尚未形成)。
根据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第二条关于“在本条约签订前,已由一方公民定居或耕种的岛屿和沙洲,即成为该方的领土,不再改变”之规定,薪岛及其衍生岛屿仍归朝鲜所有。
鸭绿江中的大大小小上百个岛屿,有的就位于极靠近中国一侧的江岸,水小的时候一步就可以迈上去。杨斌计划要开发的威化岛和鸭绿江出海口处最大的岛—薪岛都属于朝鲜。
鸭绿江口中朝边界概况
1964年,中朝两国正式划定边界以前,两国边界除陆地接壤部分外,双方长期习惯地以、图门江为界。
鸭绿江口《中朝边界条约》
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政府在签订了《条约》(、)。
条约共五条,第一条内容主要划分了两国边界的走向;第二条规定了界河中的岛屿和沙洲的归属原则;第三条规定了界河上边界的宽度,任何时候都以水面的宽度为准。两国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包括航行、渔猎和使用河水等,以及口外水域的划分原则;第四条主要规定了本条约签订后即成立两国边界联检委员会,开始联检;第五条规定了换文方式。
鸭绿江口《中朝边界议定书》
根据《条约》第四条的规定,联合委员会勘定了两国边界,通过平等协商、友好合作,圆满地完成了两国边界的勘察、竖桩和确定界河中岛屿和沙洲的归属的任务,明确和具体地勘定了两国的边界。日,在北京,和分别代表两国签订了《中朝边界议定书》。
根据条约规定,双方于1964年勘定了两国边界的具体走向。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河口起,下至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 个。2000年10月,中朝及其管理制度第三轮会谈在北京举行,草签了协定。规定辽宁省段中朝边境口岸共有3个,即:1、—(含铁路、公路);2、—朔州;3、丹纸码头—新义州港,另有若干个。
鸭绿江口中朝第二次边界联检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这10个岛屿是:1、,2、套里夹心子岛,3、套里上岛(朝方称间桑岛),4、上桑岛下岛,5、外岛,6、套里夹心子与北桑岛上部粘连,夹心子岛面积49058平方米,上部扩大部分与朝方北桑岛有930平方米重合,1995年特大洪水时已粘接;8、,9、楸本岛下部增大部分,10、楸桑岛子岛明显增大。
在双方准备就这10个问题确定归属之际,朝方提出中方下尖沙洲的出现,是因为中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修筑马市夹心子120米堤坝,堵死了界河支流所致。所以中方必需先扒掉夹心子堤坝,然后再考虑确定下尖沙洲的归属问题,致使第二次联检于1992年中止。在这种情况下,经双方联检委员会协商,自1993年始,由两省道先就马市夹心子工程问题举行会谈。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鸭绿江口中朝边境界桩(辽宁段)情况
1、中方古楼子前岗与朝方水口岛相接的贯通沟干涸后,于1974年第一次联检时,双方共同修筑两棵标准界桩,2号桩为朝方管理,1号桩为中方管理。后又因贯通沟继续延伸干涸,于1990年第二次联检时,双方再竖两棵界桩,4号桩为朝方维修,3号桩为中方维修(见中朝边境联检附图17号)。
2、1974年,中朝第一次联检时,发现在中方厦子沟一撮毛苇塘内与朝方外岛接壤的贯通界沟已干涸填平,在双方联检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商定需设临时木质界桩4棵,指示桩4棵,其中1、2、3、4为界桩,AB为指示桩, 主要指示贯通沟上口宽度;CD为指示桩指示贯通沟下口宽度及位置。2001年11月份踏察时发现指示桩丢掉3棵,界桩丢失2棵(见第一次边境联检附图9号)。为什么说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姻寒的源头?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天池,又名图们江。满语,意为“百水之源”。天池是东北 三大江——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的发源地。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西南麓,距天池20余公里,由三奇峰 向南至南天门,江水似乎由火山熔岩的缝隙中渗出,时断时续, 当地百姓称之为“旱河”,也叫暖江。暖江向南缓缓而流约10 多公里,涓涓细流又转向东南,又南流50多公里,与葡萄河汇 流,自大双岔口以下始称鸭绿江。
鸭绿江从长白山自北向南流入黄海,为中朝两国界河。干流 总长为790公里,其中在吉林省境内587公里。
图们江,满语,
意为“百水之源”。
发源于长白山东麓,
由长白山高山径流汇
集而成。其中一水流
名为红土山水,水源
即出于布库里山。著
名的圆池——布尔瑚
里湖就在布库里山下。
图们江江源区森
林苍郁,杂草丛生,一派苍凉。图们江全长为505公里,为中朝 两国界河。流出我国国境后,经俄朝边境入日本海。中国拥有沿 图们江的出海权。
松花江,满语叫“松阿哩乌拉”,意为“天河”。在上, 松花江的名字和长白山一样,变动多次。魏时,名为速末水;唐 朝,称为粟末水;辽代改为混同江;金、元及明初,皆曰宗瓦 江。一直到了明朝宣德年间才开始叫松花江。
松花江有两个源头。长白瀑布之下的二道白河为松花江的正 源,共五条水流,为了区分,称之为一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 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五条河水汇成二道松花江,这是一 个源头。另一个源头在长白山西坡,由锦江、漫江、松江河等汇 成头道松花江。头道松花江与二道松花江在两江口汇合后,便是 松花江。松花江全长2308公里(以北源计,南源为1956公 里),流域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流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 蒙古,汇入黑龙江后,入日本海。
天池,又名图们江。满语,意为“百水之源”。天池是东北 三大江——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的发源地。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西南麓,距天池20余公里,由三奇峰 向南至南...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2日从外交部获悉,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1日紧急约见韩国驻华使馆官员,就日前亚洲冬季运动会颁奖仪式上5名韩国运动员打出有损中国领土主权的政...
答: 你好,这是出现晕动病的情况,需要及时的使用药物进行调理治疗,在继续呕吐之后,也是可能会继续存在症状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使用地芬尼多、苯海拉明等类型的药物...
答: 生活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要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或完好的解释,可能要用上一些比较复杂的语句。当然,对于具体到每个正常的人来说,他或她都有权利回答,并且用自己的语...
答: 当今社会节奏紧张,人们只顾住工作,却忘了或根本没有时间去休息,体力一直在透支,身体内堆积的生活垃圾无法排除,时间长了垃圾多了就会出病了,等待到发现是都迟了;所以...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鸭绿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