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淄博 潍坊到烟台火车 烟台 资 本∑『运 作 连 锁∑『销 ...

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研究_学霸学习网
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研究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研究 姓名:杨培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业工程 指导教师:张强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摘要物流园区是物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和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因此,规划和建 设现代物流园区,对于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物流园区的集约、转 运衔接和联合运输的支撑扩展作用,提高物流服务及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投资巨大,如果不对物流园区进 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就盲目投资建设其风险是十分巨大的。另一方面,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上国外虽有成功的先例,但如果不考虑各国的差异,盲目照搬国外的建设经验用于中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同样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情 况,探索符合城市实际的物流园区规划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本文以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物流业发展和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现状,结合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主要从发展环境、市场分析、选址规划、规模确定以及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五个方面对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测算淄博未来货运量的预测模型,提出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发展定位的建议。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回顾了我国物流园区规 划与建设的现状及国内外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然后分析了淄博市中心城区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环境,包括淄博市及周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市场需求 及竞争态势分析以及政策环境分析;其次,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进行了需 求量预测,分别预测了园区货物吞吐量和物流需求量;再次,根据淄博市的区位 优势对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建设规模两个层面进行了规划与设计;然后,确定了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总体定位;最后,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 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预测;建议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AbstractL0百sticS Pa出istlle maill liIll【in nle supplychaill锄d important nod鼯of lo舀sticsnlelo百stics systems.Therefore,the pl锄Ilingpromoting Cbina’sand C0nsmlction of modenllo酉sticsi肌时觚dpark,innle rapiddevelopm∞tof melo酉stics p砌【t0 eXpaIlsioIl,趾deconomicplay硫e璐iVe,仃anSpon conve玛ence趾dtlle support of也e Joint leVels,and promotceIlll舭ce lo百stics serviccS觚d maIlagement c0Ils仉lcⅡ0nre西orlaldevclopment lms an inlport锄t strate百c significance.Thc of melo百stics pa出wolIld戗keonalot of 1and reso瑚c懿,a huge锄。眦tforeign蜘舢吣.On也eof illw≥stment,wiⅡlout sCiemific pl甜mingbuildingⅡle iIlVesnIlent risl(s we坞pI删ent,butomer halld,me consmlction of lo酉stics padks despite ttle鲫.cc铬s ofif we d0 110tc0璐ider all c0嘎mtri鹤Varie嘎bliIldlycopy foreigneXp耐∞∞inⅡ坞co潞咖ctionof廿leof Chinatshow t0 inte黟眦e me ac加a1 localsi似ion,觚d explo佗也e ci锣删ical iIl me pl锄Ilingsi班fic绷啪,but a1∞a Ve巧W餮斌眦acc0们an∞丽ttllo西stics丽nalsoh勰印at risks.11h骶lfore'lo酉stics pa出isnot oIlly in practical111is pap盯Zibo Ci钞Centcr f-0r LDgistics Park Pl卸Jling stIJdy,indomestic觚d int豇姗tional de、relopmentof melo百stics iIldl塔缸y缸d lo辱stics pa出 Ci饥mainly lbm廿坞scale∞In蛐mction and plaf皿.mg,cc咀Ibining me Ch缸孤舡dstic of‘孕.0up t)Ipe cit),’觚d meCh撒ct舐sticspl锄niI培and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Zibod‘Ⅳcl叩ment既lvirD姗ent of demand f.Orec笛tS,nle o咖misSion site pl缸Ining,metl地park.sapolic)r砌湖nm胁datio船in Zil)0 C时L09istics Pa血Pl锄ningCem盯condllcted 鼯tabliShstudy md r鹤∞rch.Using qwllita垃、,e锄d qu觚ti枷Ve methods,跹dcargo向recaStest.眦a惦Z泐触uremdel,me Cmt贸C蚵Districtand meofZ舢oflo西sticSpark伽咀s呲tion iIl廿le pl孤miIl舀deVelop】m咖posi吐。血g托:c(M姗既I捌ons.F咄确咖led me QIina L0百Sticsmedom硎c趾dP破Pl峨and C0n咖ctionlo舀stics pa出c0哑灯uctioninstatIlsZiboCi妙Cent盯洲opnl既ti11temalional lo百sticsof thepad【pl锄ning麟p丽∞∞;m饥aIlal)『zed也ct11e既lvi∞衄∞t’devdopm饥tiIlcludillg me ci锣of Zfbo Cit)r and the sun.0mlding∞_cio?∞onomic趾a1),Sis,mad湫d锄锄d觚dC0mpeti缸ve postu|.e analysis and policy明vil.on删mtforccast趾a1),Sis;Secon也Analysis me demandofⅡ坨c锄ter of Zil,0C时L0百stics Pa咄t0 thelocation蜘ag铝of如msof向reCast the pa出cargo mroughp优觚dZib010百stiCSdem趾d;矩弛踟伽IrdiIlgrelcv觚tde、,e10pmentC毋pl觚Ilingp砌【;tlle scale of com咖ctionpl锄凼g and d髂i印poliCytllelo垂SticsF试ally'CollductrecommendatioIls of廿le Zibo Cit),Lo百stics Park Cent既 Key WordsLo西stics Park;Planning;Forecast;Suggestion.V1.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j咝日 期:逊:垒:兰9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栖诰彳导师签名:/矽巧日期:矽谚?历?矽 山尔人学硕+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和广度自由流动,现代物流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 跨区域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产业透过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实施供 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继降低物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n1。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现代物流实践及理论的发展,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被认为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突破口,并被看作是加速物流甚至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 分,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作被提到了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我国的物流产业发 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3月1日,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 息产业部、外经贸委和民航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 见》,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颁布的第一个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文件中 明确提出要把现代物流发展作为新世纪重要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2004年8月5 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国家 税务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 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的发出对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我国物流发展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与成熟以及物流业对经济带动作用的显现,国内许多地区纷纷建立物流园区,一时间大量的物流园区涌 现,但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圈地、缺少科学的规划研究,甚至对物流园区的内涵概念、功能等存在认识上的模糊。物流园区的建设实践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山东入学硕十学位论文淄博市地处鲁中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有立法权的较大市。自1992年以来, 连续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2005年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47位,被评 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经济实力和各项经济指标均列全省的前列。作为一个 老牌工业城市和全国唯一的一座组群式城市,淄博市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城市布局优势。然而淄博的物流业发展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 与淄博市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多数物流企业还处在配送、仓储等传统阶段,物流企业虽数量众多,但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物流资源配置分散,缺乏统一的规划,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高度重 视物流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相关 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淄博市作为胶济产业带上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 第三方物流,计划建设综合性物流园区、化工塑料等一批专业物流园区,规划发 展309国道淄博段物流产业带,积极推动物流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大力提升物流 企业的集团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改善产业结构、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依据淄博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淄博市经济发展和城 市布局特点以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规划为基础,探讨物流园区总体规划与 建设的理论、方法体系。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物流园区是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城 市和地区对外经贸联系的重要门户,是发挥城市经济中心各种经济资源要素聚集 和释放作用的重要基础。加快实旌发展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利用物流园区的积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物流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开放度,加速经济的融合。对促进经济要素的有效聚集和辐射以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现代物流业走在前列的发达城市都非常重视开发和利用物流园区。 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城市,经济总量排在全省的前列,是山东省重 山尔人学硕十学何论文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47位,是我 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地处鲁中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南连泰山,北靠黄河,东临海滨旅游城市青岛、烟台和威海,西接泉城济南,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贯通,公路纵横,交通便利。淄博市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组群式城市, 辖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五个区和桓台、沂源、高青三个县。最大纵距 15l公里,最大横距87公里,其中心城区位于淄博市中部,公路网辐射周边地区, 交通畅达。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物流业发展虽有较大的起色,但是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大多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层次较低,物流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引导,物流业的发展缺少统一的规划,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缓慢。建立统一规 划、布局合理的物流园区,对物流业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本文将以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方法,结合淄博市经济、社会以及物流业发展的实际,研究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旨在推进淄博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带动淄博市及鲁中地区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二是希望能从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规划研究中,得出一些物流园区 规划的一般性思路和方法,为我国其他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一般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要了解物流园 区的内涵和特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内涵、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背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物流园区的物流作业量的预测及构成分析、物流园区选址决策、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设计、物流园区的主要技术装备、物流园区的平台规划、物流园区的系统需求及系统初步设计、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物流园区建设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物流园区建设的运营管理模式等乜】。 山尔人!≯硕十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结合淄博市的经济社会、周边地区城市发展情况以及独特的城区布局形态,从中观的角度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选址、数量 及规模进行预测和设计。具体来说分为六章: 第一章:介绍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全文的研究内容 和方法。 第二章:介绍现代物流业发展及物流园区规划研究现状 第三章: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进行市场分析第五章:研究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选址和建设规模 第六章:提出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总体定位及发展政策建议 在本次研究中,遵循应用研究的一般原则,综合采用了以下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掌握物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淄博市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2)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物流需求量的预测中,克服了时间 序列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数值指标存在较大偏差和主观性的问题,提出利用拉动系数时间序列法,即利用与物流需求量密切相关的GDP指标对物流需求量的拉动系数时间序列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物流需求量,再根据物流需求量的测算数 值结合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并参考国外物流园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对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进行设计:在对物流园区的选址和数量的研究中利用德尔菲法结合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的特点对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选址和数量进行决策;最后对园区的发展提出建议。(3)准确掌握统计数据,重视数据研究分析。在充分搜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 础上,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物流量的因素,并量化影响因素与预测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其量化方法,建立预测指标体系。 (4)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借鉴先进研究成果。在全面了解国内外关于物流园区规划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前人成熟的理论、方法成果,应用于本次研究中。 山尔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2章现代物流业发展及物流园区规划研究现状2.1现代物流业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1901年,J?F?格鲁威尔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一次 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送的各种价格因素,从而揭开了人们认识物流的序幕。在此 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物流管理和物流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物流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关。按照时间顺序,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物流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物流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战略物流系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和供应链战略物流系统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四个阶段。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 讯技术快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导致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 加强,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电子化、规模化、优质化、全球化、产业化、绿色化、 现代化七大趋势。当前国际上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以 信息技术为核心,集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 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高新技术 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一体化配送成 为主流,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的物流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强劲,绿色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2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在我国,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上升O.6个百分点。 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5%。占全国服务业增 加值的17.1%,比上年提高O.5个百分点。2007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6 山东人学硕卜学位论文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口1。“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 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产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的显著增加,推动了物流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略有下 降。200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4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物流 货物总额27%的增长速度低13.4个百分点。从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关系来看,1991年社会物流总成本相当于GDP的24%,2003年这一比例缩小到21.4 %。社会物流货物总额大幅增长。2003年全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达到295437亿元, 同比增长27%。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3年,国内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594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为13.1%,占同期全社会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为21.1%。货物周转量增速较快。2003年,不包括管道运输业务在内的全国货物周转量为57152亿吨公里,同比增 长13.1%。(2)第三方物流企业健康发展随着物流需求稳步增长,物流需求的范围迅 速扩大,物流需求的层次逐步向供应链模式转换,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已经进 入更加理性、健康的发展阶段。一是传统国有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 中邮物流、中铁快运、中远物流、中海物流、诚通物流、中国储运、招商局物流 等,仍占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新型民营物流企业,如宝供、南方、大通、大田、 宅急送等,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三是外资物流企业,如DHL/TNT/EXEL/APL/00CL 等,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并主要占据高端市场;四是源自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企 业,如海尔物流、三联物流等,利用其与生产企业的密切联系发展供应链服务。 (3)现代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现代物流管理和技 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传统行业转轨变型、调整结构、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发挥 了重大作用。如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物流成为我 国目前行业物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汽车制造企业在狠抓自身流程改造、分离 物流功能的同时,采用与物流服务商合资组建物流公司的方式。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营模式在电器、医药、农资、图书等专业领域迅速推广,促进了传统企业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升级改造。美国联邦快递、法航、意航、新航等相继开通了到中国的全货运航班,目前约三分之二的航空货运量被外国航空公司消化。面对激烈竞争的环境,国内 航空公司加快改革重组,加大货运业务的投入。铁路货运公司积极顺应市场细分 化、专业化的趋势,积极拓展现代物流服务领域,中国铁路专业运输体制的改革 和向现代物流转型,将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为物流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条件。物流园区建设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已建、在建和规划 的上百个物流园区的功能大致涉及两大方面,一是经济中心城市的物流组织与管理的基础功能;二是依托基础功能的物流服务功能,主要作用是提供满足城市居民消费、企业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等所需要的物流服务。各地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加快了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壮大,并在当地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基础条件。(5)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取得较快进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 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制造业物流趋向一体化管理,商贸物流引入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重在资源整合,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平台建 设和与物流有关的电子政务项目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物流标准化取得了突破性 的进展。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框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及发展现代物 流的关键标准;制定了<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一批适用的物流、电子商务等信 息化行业标准相继出台;物流标准化研究进一步深入,如“现代物流信息标识体系研究"和“关于物流企业分类标准的研究"等。(6)物流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资物流公司快速扩张。DHL以5250万欧 元购入中外运5%的权益,成为中外运最大的外国战略性投资者,并宣布未来5年 内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将向中国市场新增投资2亿美元。APLL(美集物流)与联想控股合资组建志勤美集科技物流公司注册资金1400万欧元,致力于为IT领域客户提供网络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EXEL(英运物流)坚持不懈地拓展业务网络。日本物流企业追随制造企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外商投资成倍增长。根据我国入世承诺,2003年12月开始,外资已被允许在合资公司中占大股,2004 山尔人学硕十学何沦文年12月允许外资设立独资物流公司。随着物流市场开放,外资加快进入中国的步 伐。外商在我国道路运输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仅2003年合同金额就达7.6亿美 元,实际投资额达3.787亿美元。日本佐川急便、川崎汽船、日本邮船、日本住 友的公司纷纷与中国的物流公司合资进入中国物流市场。 (7)集装箱物流发展潜力巨大集装箱运输发展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征之一。我国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体现,本世纪的前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这无疑会给我国集装箱运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十一五一 期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将持续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据相关研究预测, 201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12000万TEU,外贸集装箱将突破8500 万TEU。其中,北部主枢纽港群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3000万TEU,其中外贸 箱突破2000万TEU。青岛港凭借着港口的天然优势和广阔的货源腹地,集装箱吞吐量目前位居我国沿海港口第三、东北亚港口第二。青岛港未来在成为北方国 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加工增值中心的同时,也将逐步吸引国际中转箱,预计2010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将接近或超过釜山港,有望成为东北亚地区第一大集装箱枢纽港。2.3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内涵2.3.1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涵义布局规划是指对有关事务的全面安排,包括物件的空间布置和活动的时空安 排两个方面Ⅲ。经济活动的布局规划问题一般是指前者,即空间布局问题。物流园 区布局规划问题是指各个物流园区及其有设施设备在空间的位置安排。物流园区 布局规划是物流园区形成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不但将地域空间作为自 己活动的舞台,而且对地域空间的特性也提出了专门的要求。物流园区的发展对 空间具有选择性,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展某种物流园区,特定地域空间的各种 软硬环境往往成为物流园区能否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当物流园区对空间的特殊 要求与特定空间所提供的软硬环境相适应时,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才能达到理想状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态,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就是针对物流园区的特点, 探讨物流园区布局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物流园区及其有关设施设备在空间的位置进行安排和部署。2.3.2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基本特征(1)时效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是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物流园区的空间规划与布局,必须落实在一定的时间段落和空间区位上。 (2)连续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是一个需求妥善控制物流节点系统和物流园区系统、使之纳入良性循环的过程。物流园区对于物流节点系统的继承性,更加 突出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这种连续性。 (3)战略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市对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物流园区建设与布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明显的战略性。 (4)地域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必须将相关的建设项目在具体的地域空间进 行定位落实。 (5)综合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涉及到经济、地理、交通运输、统计等多学 科的知识,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6)层次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涉及内容众多,规划的空间范围也不尽相同,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也不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性。(7)政策性物流园区布局规划要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就必须借助政府的职能,发挥好政策指导的作用。(8)从属性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必须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因此具有明显的从属性。2.3.3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层次体系从时间上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可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从空间上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布局规划。从制定和执行的角度,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可分为战略规划、策略规划和执行规划。从经 山尔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济学关于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可以划分为微观区位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两个范畴。 综合以上分类,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可以分为宏观空间布局战略规划、中观选 址分析策略规划和微观平面设计执行规划。 宏观空间布局战略规划主要研究物流园区的一般空间结构、物流园区层次类 别与地区的空间适应性等问题。主要是在掌握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律的基础上,在宏观范围内确定物流园区层次类别与其所依托的地区之间的关系,即研究物流 园区在物流网络上的层次位置关系,以及在宏观范围内各个地区具备的不同层级 物流园区的条件。它一般属于长期规划,重在物流园区分布地区的选择。中观选址分析策略规划主要是研究在较低一级的范围内物流园区系统布局结 构、物流园区的空间区位特性和物流园区的理想位置选择问题。它一般属中长期 规划,重在物流园区分布地点的选择。 微观平面设计执行规划是指对布局确定的物流园区的具体功能、作业流程和 生产工艺、相关硬件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等内容的设计过程。它一般属中短期规划,重在物流园区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安排。物流园区这3个层次的布局规划共 同构成了完整的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体系。 本文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布局的规划研究属于中观选址分析策略规划。2.4物流园区发展现状2.4.1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现状日本:7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修建“物流团地",通过建立和完善物流设施, 加速物流效率,推动物流过程合理化,以低廉的成本、高效的运送、优质的服务 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80年代以后,高效有序的贸易物流使以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得以腾飞,也使 日本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得以迅速赶超欧美等物流发达国家。1997年日本政府正式颁布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全国物流发展的目标、重点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和立场,并进行了相关物流发展政策的问题研究。德国:90年代初,德国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德国政府认 识到仅靠生产制造企业和私营者建立的各自分散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这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依靠政府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迎合物流市场逐渐 成熟后企业间强强联合的需求,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德国政府下决心采用物流园区的形式来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1985年,在不来梅市政府和州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德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一不来梅物流园区。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德国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德国的物流园区有效地 带动了地方经济,为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美国:美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首先提出了高效率的物流服务要求,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种自觉的企业行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介入到物流发展中来,成立了国家物流管理委员 会。在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的支撑下,美国的物流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 批像UPs,Fedex,Ryder,Excel等大型专业物流公司,且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的物 流组织与管理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物流公司拥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 综合物流中心、综合配送中心,它们规模庞大,机械化程度高,适应作业量大, 其规模效应、物流效率等方面足以与日本、德国的物流园区相媲美。 近年来,在亚洲的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涌现出了许多物流园 区,例如,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园区、韩国富谷和梁山物流园区以及目前东南亚地区吞吐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台湾高雄物流园区等,为国际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4.2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现状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一方面接收了旧政府留下来的各类仓库、码头、货站, 一方面根据生产的布局和经济区划,建设一批仓库。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的商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徘徊了十年之久的超市突然之间被人们接受,大型超市、连锁店蜂涌而起,百货公司也在走向联合,并扩大自己营业规模,配送 中心也就应运而生。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近几年,各种形式的物流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l000多家,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投资都在1000亿元以上。仅2005 年,规划和投建的物流园区就有300多家。新建物流园区投资额、占地规模呈扩 大趋势,科技含量增高。除此之外,铁路也准备建设50个物流园区,交通部准备 建设45个物流园区阿。由于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作用,我国政府及企业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 点工程,给予大力的支持。目前,全国基本形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流园 区建设发展局面,特别是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和杭 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圈等。深圳率先规划了平湖、笋港等8大物流园区:广州也规划了东、西、南、北4大物流园区:上海规划了外高桥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西南综合物流园区和海港新城物流园区5大物流园区;北京市已于2001年完成了《北京地区“十五一期间物流系统发展规划研究》,并规划在北京西南和东南方向上建设两个大型物流园区。尤其是沿海城市为构筑现代流通平台,集聚物流,加快经济发展,发起了抢占“物流中心’’制高点的争夺战:天津摆开要做北方物流“盟主"的架势;上海立志要做全球物流的中心枢纽,其物流业产值以年均22%的增幅迅猛发 展;广州则声称要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等。而福建欲借物流业发展迅速 之机,采取六大措施争抢物流中心制高点。其它如南京、武汉、宁波、长沙、苏 州、常州、连云港等经济中心城市也都规划了若干物流园区。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外资进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流通领域,今后将允许或鼓励外资在主要城市设立现代化物流园区。鼓励外商在中国投资高新企业,设立 研究开发中心,多发展配套产业,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境外资金注入物流产业, 扩大物流产业规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随着物流企业数量、物流园区建设的增多和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必将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物流产业的规范 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东人学硕}:学何沦文2.5物流园区规划研究现状2.5.1国外物流园区规划研究现状国外在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对于规模和选址问题的研究较多。BishEbruKorular和Brian Slack对作为物流中心的集装箱场站功能、业务流程与宏观分布 问题进行了分析眠们;Martin Christopher从物流战略规划管理角度讨论了一些物 流节点规划的重要性随’91;Begur,Sachidananda V和Chan.LapMuiAnn等人研究了仓库选址与配送关系协调问题,分析了包括路径选择在内的配送问题n“n’12’"1;Kombe.EstomihMartin等人从生产企业内部和供应链管理角度给出了一些物流园区布局的建议n¨5’埔1;Donald Waters和Ronald H等人从物流网络规划角度分析了作为网络节点的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n扎埔“9’捌;Chen―TungChen和‰ot0.S等人根据有关决策数据的模糊性,提出了用于进行物流园区选址的多目标优选决策方 法位1’翻;Eiichi.T.Michihiko.N.分析了物流园区对于缓解交通堵塞、节省能源的 重要作用,借助排队论和非线性理论研究了物流园区理想区位与规模问题㈨;Erd鲫Eskigum研究了物流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和控制问题阱’嘲。2.5.2国内物流园区规划研究现状对于物流园区及布局的定性研究,目前主要有对物流园区的含义、功能、分 类等问题,对于用地规模、系统规划建设等问题还处于原则性的分析探讨阶段。 定量研究关注的是仓库的功能设置、选址和建设规模等问题,通过建立适当的模 型寻求最佳设计。总体来讲,对物流园区的研究目前主要分为几个方向:1)物流 园区基本特征研究哺’执觚捌。对物流园区基本特征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物流园区 的定义、功能、类型和作用等几个方面;2)物流园区货流预测研究啪’3¨。目前对 于货运量预测采用的主要方法有GM法,神经网络模型等定量分析预测模型,但任 何预测模型都有一定的预测误差;3)物流园区数量确定和选址研究池棚洲潘一’剜。 目前物流园区的数量和选址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重心法模型、线性规划模 型(如CFLP法)、非线性规划模型(如me卜wolfe法、双层规划模型)等,相应的算法 山力:人。≯硕十学何论文主要有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以及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4)物流园区规模确 定研究∞瑚、删。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物流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GDP、 进出口总额等,结合适当的数学模型,预测出物流总量,然后根据园区用地规模与物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得出物流园区总规模,再根据城市各个方向的物流量的比例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在总规模基础上采取加权分 配的方式来确定;5)物流园区运作模式研究H1’42“3’4钔。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物流园区的一些成功运作经验:6)地区物流园区布局系统分析与设计问题研究邮’鹳“71。除了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之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物流园区规划内容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现阶段规划中存在的问 题以及解决方法作了相应的分析m’49’剐。总的来说,国内外对于物流园区的研究内容较为宽泛,研究方法较为固定, 缺乏显著的创新性,这与数学模型的选择和建立有关。尤其是对物流量的预测模 型通常采用的时间序列法和弹性系数法都存在较大的偏差和主观性。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影响物流园区规划的有关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结 果的实用性。2.6本章小结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要适应当前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顺应物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界定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的基本问题,掌握物流园区布局规划 的方法,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本章简要介绍 了现代物流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 的现状和“十一五一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物流产业呈现出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 特征,分析了物流园区规划的涵义、特征和层次体系,然后介绍了物流园区发展 的状况,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内物流园区规 划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了物流园区规划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淄博市中心城区物 流园区的规划提供了发展方向、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山乃:人学硕卜学何论文第3章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环境分析3.1淄博市及周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3.1.1淄博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3.1.1.1经济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自1992年以来, 连续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2005年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47位。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45.16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200.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28.77亿元,贷款余额849.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5.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37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淄博是近代以来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工业发展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是山东省及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主导产业以石油化工、医药、纺织、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电子以及新材料最具代表性,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 生产基地和建材产区,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名城、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 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1家,其中 特大型企业2家,大型企业20家,有14家企业、16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7家企 业入围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5家企业进入全国工业500强。在全市11700余 种工业产品中,鲁泰公司生产的高档色织布、东岳公司生产的绿色制冷剂等5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山东新华医药集团生产的解热镇痛药、淄博工陶集团生产的耐火新材料、新华医疗器械集团生产的消毒灭菌设备等6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 淄博拥有30个中国名牌产品,18件中国驰名商标,5家中华老字号。2006年全市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9.1%,山东东岳集团承担的“全氟离子交换膜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临淄区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区县域经济30强首位,桓台县连续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力:人学硕十学何论文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使淄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 电物流中心,其中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临淄化工商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 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辐射江北乃至全国。目 前全市有24处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处市场进入山东省30强,年交易额都在30亿元以上。沃尔玛、易初莲花、银座、利群等多家国内外著名连 锁企业落户淄博。近年来,又有一批现代化新兴市场陆续开工建设,其中中国陶瓷科技城、中国财富陶瓷建材城和淄博义乌小商品城已建成投入使用。强劲的经济 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工业贸易基础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 3.1.1.2对外开放程度淄博拥有国家级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齐鲁化学工业区以及1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医药出口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吸引外资和产业集聚的高地。市、区县政府设立了互联互 通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一门受理、一口收费、限时办结、一条龙服务。目前,淄博已与35个中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关系。西门子、佶缔、旭硝子、三菱重工、摩根、三星、西铁城、PPG、肯孚等一批跨国公司相继前来投资,旭硝子株式会社等还在淄博设立了全球性的技术研发中心。2006年,全市引进外来投资153.9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 资实际到位3.7亿美元,外贸出口实现25.09亿美元。 3.1.1.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淄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5个城区各相距 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 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803省道形成三个交通“十一字型主干贯穿全市,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横贯沂源县全境。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港分别为70公 里、210公里。淄博是鲁中电信中枢和邮件处理中心,国际互联网以及现代化通讯 业务发展迅速,对外联络畅达。“十一五一期间将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体 系,完善市域公路网络,搞好与市内主要物流节点的衔接。济青高速公路南线、309国道张店立交桥、湖南路北延、博临路南延等工程将陆续竣工;建设淄博客运 中心、淄博货运配载中心、淄博集装箱中转站和快速货运系统。形成功能齐全、层次清晰、畅通高效的“六纵九横’’淄博路网主框架格局和综合运输平台隋¨。 山东人。Z硕十学位论文3.1.2淄博市地缘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淄博市地处山 东省的中部地区,其发展与山东省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淄博市周边城市如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地都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总量较大,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004年济南、青岛物流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0.48亿元和199.1亿元。 从数据看,相对于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沿海的城市,淄博在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 口额上处于弱势,而相对于内陆非沿海城市还是有较强的比较优势,2006年经济总量位居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之后列全省第四位,进出口额位居第五位嵋幻。 详见表3一l。表3―1 2006年淄博市及其周边地区城市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单位:亿元、亿美元 社会消 国内生 第一产业 产总值 城市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售总额 (亿元) (亿元) 济南 青岛 东营 潍坊 烟台2185.1 145.1 1001.8 1038.2 939.3 1016.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费品零 产投资 总额(亿 美元)固定资进出口43.89391.163206.58183.91677.171345.46l006.671485.71450.3153.271192.66204.38173.5609.918.851.91720.8821l-8l 216.0l19.551000.631462.23508.44573.61043.22402.1723.86697.961591.16150.77莱芜聊城 滨州 德州 日照 泰安287.29192.4075.3480.34140.4212.23839.45138.84491.95208.66271.80367.80495.89.95829.0297.2l514.82216.99208.5727.031003.4140.37559.51303.14328.26566.768.27505.8773.89251.56180.42145.06235.0939.151012.2116.3572.2323。7318.2533.99.85 山尔人学硕十学何论文 枣庄 威海 临沂 菏泽 济宁 淄博483.62 849.59 730.83 247.7 803.44 1079.06 341.1 696.96530.2757.8868.48205.78204.44.74 95.15 22.8 6.522.351368.53116.58402.36331.21554.71404.86 537.71456.09178.65 166.4 187.06 62.72495.38 123.5 465.59 503.38275.25500.42499.6 499.85171645.16615.137.603.2政策环境分析作为一个以重化工业结构为主的老工业城市,淄博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先后 制定出台了《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提出要充 分发挥淄博市作为胶济产业带上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规划建设信息、配送、仓储、交易、多式联运“五位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集聚区,建设淄博综合物流园区和309国道淄博段物流产业带以及化工塑料等专业物流园区。按照引进一批、转型一批、剥离培育一批的思路,大力培育物流企业, 有效推动物流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升物流企业的集团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培育大型物流 集团,分层次推进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产业带以及机电、泵类、化工、塑料、建材 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全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 支撑。3.3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3.3.1发展优势(1)有较大的物流需求一是经济总量较大.近十年来,中心城区GDP一直保持两位数增幅,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0.8亿元,全区大力实施“三产强区’’ 战略,确立由大建市场向建设大市场转变的思路,着力打造鲁中商贸中心,为物流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全区在建外来 投资项目268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72.5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50万美元,外贸出口保持良好势头,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71家,出口总额2.2亿美元。三是各 类商品交易市场发达。全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l处,年交易额过亿元10处,市场 营业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市场摊位容量达2.5万个,形成中央商业区、家居装饰市场群、专业批发市场群三大商业中心,2006年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3亿元,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2)有较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一是基本形成方便、快捷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横贯东西,滨莱高速公路、205国道纵贯南 北,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二是信息通讯网络发达,建成由固定电话网、骨干传输网、 宽带接入网、高速互联网、无线市话网及各类支撑网为主要框架的全功能、多手段的现代通讯网络。三是全区道路交通运输业发达,目前拥有营运货车1万余台,从业人员近5000人,个体交通运输业户2303户,货物周转量达3.85亿吨公里,每年上缴税费1799万元。这些都为中心城区发展“鲁中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3)各具特色的第三方物流开始起步近年来,中心城区几家较大物流企业, 坚持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从改进设旌、提升功能和加强管理入手,由传统物流向现 代物流发展,并初具规模。如鸿运物流有限公司确立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 展道路,积极整合运力资源,大力发展货运专线,与齐鲁、新华、山铝、金岭等驻地 大企业建立业务联系,扩展货运代理业务,扩大运输范围。目前己建立30余条专线运输线路。3.3.2存在的问题中心城区物流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市场自发过度,竞争激烈。当前物流企业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行业准 入门槛较低,投资者纷纷入行,企业盲目扩大规模。二是违规建设比较突出,布局不 合理。起点低,市场分散,综合服务功能差,散、乱、小现象较突出,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制约了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发展不正规。全区物流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型物流企业,运输车辆属于个体户挂靠经营,服务内容停留在运输、仓储搬运、城市配送上,无法提供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绝大多数物 山尔人学硕十学何论文流业户,仍然停留在原始经营模式,提供的物流服务处于物流供应链低端,货源不 稳,经常出现车货不平衡现象,运输时效和运输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四是物流专业 人才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十分稀缺,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发 展需要。五是经营理念和模式传统保守,束缚物流市场需求。社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仅限于交通运输这一模糊概念,政府、企业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知识比较缺乏,绝大多数采购和销售物流主体寄予企业本身,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传统低效能管理模式,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迅速发展。3.4本章小结对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环境的分析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为园区规划建设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本章探讨了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淄博市及其周边城市经济、 社会发展和政策环境实际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研究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第4章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市场分析4.1淄博市中心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状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企业、社会各个方面正在全力推动其加快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淄博市现代物流业处在起步阶段,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心城区作为鲁中地域物流圈的核心区地位已经确立。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渐渐显现出来。(1)物流规模2005年,全市陆路货运总量达到6791.76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316256万吨公里,货运总量逐年增长。中心城区共有物流配货市场40余处,物流企业和业户2400余家,物流业户和物流吞吐量均占全市80%以上。其中鸿运物 流园占地200亩,拥有货物仓库和大型停车场6.5万平方米,自有大型厢式货车30 台,挂靠经营货车近3000台,共有经营公司和业户430余家,园区日进出车辆600余台次,年配载量400万吨。 (2)贡献能力 2006年淄博中心城区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4%,占全区服务业的10%,产值约为15.2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在中心城区 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淄博市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专业 化物流正在加快发展,物流业在淄博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3)管理水平主要物流企业开展了现代物流管理工作。一批工业企业和商 贸企业,已在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供应物流方面按照现代物流理念进行运 作。企业在开展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4)结构类型目前淄博中心城区物流企业和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企业内部成立相对独立机构,为自身采购、生产和销售提供物流服务。如政通 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物流中心,主要为其各地连锁店提供物流服务,占地loo余亩,拥有仓库l万平方米,逐步向集成化、全过程服务方向发展。中心城区此类企业约有 山尔人学硕十字何论文100余家,车辆400余台,从业人员4000余人,货运吞吐量400万吨,营业收入过2 亿元。二是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和物流市场。如鸿运物流、良乡物流、鲁 中物流等,属于面向大中型企业和全社会服务的专业物流企业和市场。这些物流市场集中了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绝大多数物流公司和经营业户,占全区物流业的60%以上。三是分散在市内交通要道及其周边的配货站和货运出租市场。主要分布于世纪路与宝鼎路路口、世纪路与中润大道路口、潘南路涝淄河桥附近、世纪路与人 民路路口玉龙河西岸等几处,占全区物流业的lo%左右啪’。4.2淄博市物流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4.2.1淄博市物流市场容量分析与预测4.2.1.1淄博市物流市场容量调查分析与走势分析对淄博市物流市场容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有助于掌握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所处区域物流总量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掌握基础容量背景,从而分析物流园区发展的宏观前景和潜力。本次研究从淄博市物流业增加值和全市货运总量两个方面,调查分析淄博市物流市场容 量现状及其发展走势。物流业增加值基本反映区域物流业营业收入总量,反映物 流业总体的收入规模。货运量反映区域物流业的总体作业规模。 (1)淄博市物流业增加值发展现状和走势分析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 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使与物流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邮 电通信和批发零售贸易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本次研究中,由于数据 有限,物流产业增加值测算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通信、批发和零售三 大行业。见表4一l表4-l淄博市1996―2005年GDP、物流业增加值及增长率(亿元)‘秘1 年份19961997 GDP增长率%物流业增加值75.12占GDP比重%16.02 14.7014.67增长率%弹性系数469 498.8 536 8.21173.32 78.64―2.47.6―0.29 0.691998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1999 568.O 88.68 15.61 12.811.21.142000642.211.190.6514.122.2O.202001702.0911.5100.8114.3611.2O.97200278013110.1814.139.30.7220031003.3816.6124.0912.3712.60.7620041230.9617134.7710.958.6O.5120051430.9517.1147.8810.339.70.57图4―1淄博市1997-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和GDP增长率走势根据如图4―1所示的物流业增加值和GDP增长走势分析,淄博市物流业增加 值总体为上升趋势,但增长率浮动较大,在2001年后走势趋于平稳。1997―2005 年物流业增加值绝对数虽逐年提高,但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物流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7.96%,低于同期的GDP平均增长率5.01个百分点,弹性系数O.61,这说 明淄博市物流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专业化物流发展缓慢,物流业在淄博市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十分突出。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稳定在13%左右。(2)淄博市货运总量现状和走势分析物流需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业 生产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商贸物流等。但从其共性来看,物资存在与需求的空 间差异是物流需求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克服空间差异,实现物资的位移的唯一手 山东人。≯硕十。≯位论文段就是运输,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因此,把握住运输量就能从总体上了解物流的需求状况。淄博市货运基本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运输 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陆路货运总量 达到6972万吨,其中公路5535万吨、铁路1437万吨嘲1。1996―2005年,淄博市货运总量以年均2.97%的速度增长,其中公路年均增长6.14%,铁路年均增长一0.4%。淄博市1996―2005年陆路货运总量、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及增长率如表4―2所示。表4―2淄博市1996_-2005年陆路货运总量、铁路、公路运输方式货运量及增长率 货运量 年份 (万吨)19961997 %增长率铁路运量 (万吨)1795.71增长率%公路运量 (万吨)3512.2增长率%5307.914999.4―5.8 ―3.89.41541―14.23458.4一1.5 1.2 8.。8 1.4 17.3 7.3 127.519984807.6 5260.4 5273.9660001309一15.111.13498.6 3807.4 3861.3 4528.0 4857.0 4915.O 5285.0 5355.0199914532000O.3 13.8 4.9 ―3.3 9 2.31412.669.72001 2002 2003200414724.26291 6085.36 6636 6791.761434―2.61170.36一18.4 15.4 6.3135l 1436.7620051.3就平均增长率而言,公路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高于货运总量的增长,铁路运 输货运量的增长率总体平均降低,说明淄博市区域内的经济交流在逐渐增强,为 实现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必须增强对周边地区的物流辐射能力,这是 物流中心城市进行区域间合作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如图4―2所示的淄博 市1996―2005年陆路货运总量、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货运量增长率走势分析,公路运输货运量增长率相对比较平稳,说明这个行业相对比较成熟。铁路运量出现 山东人学硕卜学位论文负增长且浮动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铁路客运提速等原因而造成的全国性铁路运力紧张,目前铁路运力又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铁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图4―2淄博市1997―2005年陆路货运总量、铁路、公路运输方式货运量增长率走势4.2.1.2淄博市物流市场容量预测由于物流市场具有随机性,其预测一般采用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一般首先通过概率统计方法对物流市场需求容 量进行定量的分析计算,再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1)货运量预测传统货运量预测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时间序列法和弹性系数法。时间序列法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以时间为子变量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未 来的走势进行预测的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法预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数据量的规模, 数据量越大,其预测值越接近于实际值,由于本次研究测算用的货运量的数据较 少,预测结果将有较大的误差。另外,物流量的规模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较为密切 的关联关系,而时间序列法只是单纯针对物流量指标的预测,没有考虑影响其走 势的经济发展因素,因此,预测存在较大的偏差。弹性系数法是依据GDP的增长率与物流量的增长率之比确定弹性系数,在经济增长率已知的情况下,预测物流量。采用弹性系数法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对物流的影响,但由于弹性系数缺乏明显的规律性,无法准确预测其发展走势,在选 取未来的弹性系数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山尔人。≯硕十学何论文综合比较,以上两种预测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部分研究采用两 种方法分别进行预测,再通过分析,对预测值进行调整和选取,这可部分修正预 测偏差,但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本次研究提出并采用了拉动系数时间序列法预测货运量,即用GDP对货运量的拉动系数预测货运量,从而使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 拉动系数时间序列法根据拉动系数的历史统计数据,以时间t为子变量(设1998年为预测原点O),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拉动系数进行预测,再根据拉 动系数的预测值,在经济增长率已知的情况下,预测货运量。 根据淄博市1998―2006年的历年GDP对货运量的拉动系数,综合比较各种回归模型,确定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见表4―3 初步观察拉动系数曲线符合双曲线分布模型,因此设线性回归方程为乡=彳+觑工=l/f其中,A和B为线性回归参数的估计值。参数B可由下式得占=上.L――――一扣l∑(薯一i)∽一刃 ∑(墨一习2i和y分别是变量一和yt的平均值,即 一l亡工2:乙毛, ,扣l一1亡,_}置ly2:z―yI参数A可由下式得出彳=罗一厨表4―3淄博市1998-_2006年陆路货运量GDP拉动系数 年份1998GDP(亿元)536 568.0 642.2 702.09陆路货运量(万吨)4808 52605274GDP拉动货运量(万吨/亿元)8.97 9.268.211999 2000200160008.55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002 2003 2004 20052006 629l7808.07 6.06 5.39 4.75 4.221003.38 1230.96 1430.951645.1660856636 67926946淄博市GDP货运量拉动系数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设定为:Y=5.34859+5.004 l 5/t。符合性相关系数为:∑(t一习◇,一刃S=相关系数的绝对值Isl<1。Isl越大,线性关系越显著。淄博市GDP货运量拉动系数预测模型的符合性相关系数S=0.754。计算结果显示,淄博市GDP与货运量呈现较高度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图4―3淄博市1998―2006年GDP对货运量拉动系数走势根据预测,淄博市GDP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预计达到3000亿元和7000 亿元。采用预测模型可预测2010年、2020年的货运量拉动系数和货运量,如表4―4所示。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表4―4淄博市货运量预测 年份 货运量拉动系数预测值(万吨/亿元) GDP(亿元) 货运量预测值(万吨)2010 20205.775.583000.007000.OO17310.OO39060.00(2)物流市场增加值预测由于淄博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 的发展缺乏规律性,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与货运量有关,并与GDP的增长密切相关。由于货运量预测中已考虑了经济增长因素,可通过寻求物流业增加值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货运量的预测结果预测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 由表4―5可见,除2001年外,近年来,淄博市场每吨货运量所产生的物流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表明:近年来淄博市物流业发展逐步趋向成熟,物流业将与经 济增长和货运量增长同步。综合考虑物流发展过程中,物流业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社会物流成本不断降低的综合影响,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淄博市每吨货运量所产生物流业增加值预 计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稳定,因此根据表4―5统计数据,本次研究取这一比例值200元/吨。根据表4―4所示的货运量预测结果,预计到2010年,淄博市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350亿元,2020年将达到780亿元。巨大的市场容量为淄博中心城区 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表4-5淄博市1997―2005年陆路货运总量、物流业增加值 物流业增加值①年份 (亿元)1997 73.32陆路货运量②(万吨)4999.4①7囤(元/吨)146.66163.56199878.644808199988.685260168.59200090.655274171.882001100.816000168.022002110.186291175.12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6085 203.932003124.092004134.776636203.092005147.886792217.734.3物流服务业务需求趋势分析通过对淄博市及相关区域的物流组织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淄博市及周边地区物流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工业企业趋向一体化物流需求淄博及周边地区的物流业发展走在了全 国的前列,重点企业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已初见成效,物流需求已度过了初期发展阶段,由简单物流业务(运输等)外包,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前、产中、产后的流 程整合与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重视,并已开始探索推 进现代物流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路子,同时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逐渐向理智转变。 目前,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先进工业龙头企业在整合企业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已开始尝试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模式,这必将成为今后工业物流 发展的主流方向。近年来,重汽集团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积极实施现代物流管理,并寻求汽车供应链物流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整合产前、 产后和产中物流,并正在积极开展在济南发展物流业的合作项目。聊城东胶集团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寻求物流战略服务商。海尔集团已开始认识到企业办物流的局 限性,为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低物流成本,目前海尔已在济南等地与多家物流 企业探索运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商业企业趋向供应链物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淄博市商贸流通企业 积极引进供应链管理理念,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 成本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批大的商贸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物流公司,建设 物流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管理推进方面走在了全市商贸系统的前列,并为企业 赢得了更多的商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商业企业出于对市场消费潮 流和商品使用对象的认识,较为倾向于个性化服务,灵活的小批量、多批次的城 山尔入学硕}:学何论文市内商品配送服务及周边辐射地区间的分拨服务是其主要追求。(3)社会物流需求趋向快速、便捷、精细社会物流需求主要表现为城市快递需求。城市快递是伴随着商品流通、市场繁荣、旅游业发展、人民生活、生产节奏加快,要求小件物品运输向快速、便捷、直达的配送方式转变。城市快递主要包括城市间、城市内快速配送,目前,淄博市的城市快递需求~方面向城市配送精细化发展,另一方面延伸至城郊及周边广大农村。4.4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淄博市近十年来GDP总量和货运量的分析,计算出GDP对货运量的拉动系数,确定拉动系数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根据现有数值分析,预测淄博市今后GDP对货运量的拉动系数。根据有关部门对未来GDP的测算数据,进而预测货运量数值。通过对淄博市每吨货运量所产生物流业增加值的测算,对淄博市物流市场的容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对物流服务业的需求趋势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5章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选址与建设规模5.1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物流园区拥有众多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固定机械设备。一旦建成很难搬迁,如果选址不当将付出长远代价。因此,物流园区的选址是物流园区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发展规划、物流需求、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其他条件等影响因素,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功能性原则物流服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物流园区的功能要覆盖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应根据物流业发展的总体需要使各物流系统网络节点的功 能互补,尽量避免功能重复,从而使城市总体物流网络功能最大化。(2)适应性原则物流园区要与城市布局和结构、城市发展规划、物流需求布局和结构等影响物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相适应。另外,在布局选址时要与生 态环境等因素相适应。(3)便利性原则物流的核心功能是运输,为避免对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的 影响,物流园区应选址在城区的边缘地带。物流园区所在区域必须交通便捷,集 疏运通道畅通,能够与公路、铁路方便连接。 (4)需求性原则方便需求是一个基本原则,物流园区应布置在物流需求最 近区域,有利于保证物流服务的时效性,并降低物流配送费用。 (5)合理化原则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物流资源状况,发挥物流园区的 资源整合作用,既有利于基地的开发,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6)经济性原则物流产业是投资回报期较长、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产业,基地建设必须考虑土地价格等投资成本因素。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要预留充足的发 展空间。 山东人学硕}学位论文5.2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选址原则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并结合淄博市组群城市特点及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选址应综合考虑选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结合淄博市 组群式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特征。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经济效益对于政府行为而言,主要是指物流园区的各种建设条件。满 足这些建设条件是保证物流节点合理、有效建设和运行的重要指标。 靠近城市主要进出口要道,便于货物进出城市。公路是配送中心供、配货的主要货运方式,靠近交通便捷干道进出口便成为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紧邻大型工商企业。大型工商企业是货物的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各种物流节点生存的基础。紧邻工、商企业,就会靠近市场、缩短运距、降低运费。考虑物流通道网络的分布、通行能力和交通管制等影响因素。物流节点附近 应当具有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其通达性直接影响到运输的效率,能否实现准时 运送是物流系统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尽量考虑城市已有的铁路编组站等货物转运枢纽,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 相连。因为考虑这些已有的基础设施可以减少自然资源和社会有效资源的浪费, 并且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能有效的减少对城市本身和周围企业的影响,另一方面, 这些设施周围有高速公路网或其他运输方式进行配送,路网条件较好。 尽量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仓库等。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投入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减少资金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应优先考虑将现有仓储区、货场等改建、扩建为物流园区。考虑地价因素。该项因素的考虑主要是针对物流企业而言,地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其自身配送中心或仓储等物流设施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企业进驻园 区的积极性。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过去仓储业的就业密度和技能要求较低, 但随着许多大规模的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聚集,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拥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劳动力也就成为影响配送中心区位选择的较为重要因素。 (2)社会效益充分考虑绿化、生态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 山尔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干扰,减小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该项考虑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显得 愈发重要,忽视这方面的因素将对园区的后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要规划足够的发展空间,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 (3)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特征组群式城市特殊的空间布局形态特征,使淄博市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城市的特征:一是城市布局分散,城乡交叉,城乡一体。组群式城市一般都有分散布局的几个城区,这是它区别于集中式城市的主要特征。淄博市的五个城区呈“T"形 分布,各相距20公里左右,分散的布局使城区与乡村相互交叉,联系密切,交流 方便,发展协调;二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好,居住、休憩条件优越。组群式城市, 各城区分别镶嵌在广阔的农村之间,避免了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生物的匮乏, 城市工业产生的不良物质,迅速得到农村广大植被的消化和吸收;三是整体规模 大,个体规模小。淄博市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大城市,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107.5万, 但个体规模小,其最大的中心城区人口也只有37.5万;四是城区内交通量小,城区间交通量大,城区沿区间干道扩展速度快。组群式城市各城区分散布局,各城区内交通网络自成体系,交通量相对较小,但各城区间联系密切,交通迅捷,交 通量相对较大。城区间的交通干线既是各城区相互联系的主干道,又是城市辐射 的主方向,城区沿区间干道扩展的速度远远高于向其他方向扩展的速度。因此在 物流园区的选址时应重点考虑到交通因素,尽量选址在城乡结合部,靠近城区交 通干线。5.3选址方法通常物流园区的选址有定性选址和定量选址两类。定性选址的方法主要有:德 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定量选址的方法主要有:重心法、线性规划 模型法和非线性规划模型法等。上述各种选址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缺陷, 大多数定量模型只考虑了运输费用和固定建设费用,很少考虑其他的因素,尤其 是无法量化的因素:而定性模型则带有决策者的很大主观因素,有时评价的客观性 不高。 本文所研究的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是依据淄博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山东人学硕十学何论文纲要并利用部分已建成的物流中心进一步规划整合整个园区的布局,由于部分物流中心位置已经确定,运输费用也不是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并且中心城区各产业带集中的区域范围有限,在产业带内确定园区的位置可选择性较小。因此,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选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淄博现有物流中心的位置和产业带的布局,可选方案范围相对较为固定,定量的综合分析显得复杂且不实用,故 宜采取定性方法来确定。根据以上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及淄博市现代物流产业发 展规划纲要,在重点考虑交通条件、地价水平、淄博物流需求结构特征等因素的 基础上,用德尔菲法确定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选址和数量。5.4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选址规划淄博市是以化工、冶金、新材料、医药、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为主导 产业的工业大市。中心城区是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产业密集,基础设 施条件良好。城区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东化工、冶金;西纺织、服装;南陶瓷、建 材;北新材料、医药的相对集中的产业格局,淄博中心城区地处淄博市中心,东 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 (州)莱(芜)高速公路、803省道形成三个交通“十"字型主干贯穿城区,与各区县 相距20公里左右,形成了中心辐射四周的理想区位格局。各产品的产区分布在中心城区的边缘,靠近城乡结合部,有发展重点产品物流中心的理想条件。然而建立一个经营化工、医药、冶金、纺织、服装、建材等重点产品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需要占用相当大的土地面积,并且由于产业格局的限制,除非园区选址在市中心, 否则靠近任何一个产品产区将远离另外三个,造成运营成本的提高。同时,将货 物集中在一个园区流通将对园区和市内的交通带来压力。综合以上因素并结合淄 博市组群式城市的特点,在综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整体由四个以经营不同重点产品为主的综合性物流中心规划构成,分别选址在相应的产业带内,靠近城乡结合部和城区交通主干道,形成环形辐射式形态。东 部毗邻齐鲁石化公司在公司已有的物流基地的基础上改(扩)建为齐鲁石化物流中心,在满足齐鲁石化公司生产供应链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相关企业入园,主营化工、冶金产品原材料和成品的集散业务,靠近市场,降低成本;西部建立大姜 山尔人孑:i晓十。‘引市论文庄物流中心,主要服务于纺织、服装类产品,紧邻济青高速和莱滨高速路交叉口, 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南部依靠总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的中国国际陶瓷科技城,建 设陶瓷科技城物流中心,主要经营陶瓷、建材产品,中心紧邻滨莱高速路入口、张博路副线和309国道,并有铁路线贯穿中一巴、,是市政府规划的309国道淄博段物流产业带上的重要物流节点。园区内可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联运,交通条件优势 明显,既可服务区内企业物流配送需求,又可实现区际货物集散;北部依托淄博高 新产业区建立人和庄物流中心,重点服务于新材料、医药产品及其产业链,中心 紧邻济青高速和205国道交叉口,可实现分类快速集散。四个中心都选址在市区以 外,地价便宜,靠近公路、铁路沿线,可实现大宗货物的联运,减少了货物转运 的运输距离,降低了成本。四个大型物流中心又可分别作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 物流中心的发展,同时也可向四个物流中心所构成的内部四边形区域内企业提供 货物直接配送服务。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连同周边的物流节点,总体构成网状辐射形态。形成了“内外结合、重点分类、辐射带动”的布局功能格局。见图5―1。≮≥夕:二一一≯‰蠹图5一l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I元I区选址示意图 LII尔人学硕}学位论文5.5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建设规模界定在确定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时,一方面要参考、借鉴国内外已 建成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经验,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空间服 务范围、货物需求种类及需求量、依托枢纽运输能力、城市用地现状、规模效益 等多方面因素。物流中心的用地开发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推进的,在确定了初期土地开发规模后,一般都预留后期扩展用地,为规模扩大预留发展空间。基 于以上分析,并根据物流园区规模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本文以20lO年为 规划目标年份,先根据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物流需求总量确定物流园区总规模,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各重点产品物流中心业务量占总货运量的比例确定各自的 规模。5.5.1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总规模确定(1)国内外部分城市物流园区规模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自1965年至今已建成20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74公顷;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44.8公顷:比利时的Cargovil物流基地占地75公顷。德国的一些物流基地的占地规模较大,如不莱梅的货运村占地在100公顷以上。目前,国 外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近几年突飞猛进,各地纷纷根据自己的优势规划建设不同类型及规模的物流园区,以深圳、广州、上海发展最为成熟。见表5一l和表5―2。表5―1国外大型物流园区规模 已建成(或启动) 园区名称 交通运输方式 建设时间 面积(104m2)Freienbrinl【可扩展(或后期) 面积(104m2)公路、铁路 (德国)Glauchau199314958公路、铁路 (德国)1990171.860 山尔人学硕十学位论文Magdeburg高速路、铁路、1995 307 135(德国)Erfrut内河航线公路、铁路 (德国)Bremen1992340100公路、铁路、内1985 200 12(德国)河运输表5―2国内大型物流园区规模 已建成(或启 园区名称 交通运输方式 建设时间 动)面积(104m2)可扩展(或后 期)面积 (104m2)57烟台山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物流园高速公路、国道、 高速公路、海港 城市外环线、高速规划中43100160上海西北物流园 公路 上海浦东空港 高速公路、航空 高速、高等级公 南京龙潭物流园 路、铁路、内河港 南京丁家庄物流园区 南京王家湾物流园区 深圳平湖物流园 公路、铁路 高速公路 公路、铁路、海港 规划中199940060规划中5050lO406.84019994401185(2)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总规模S的确定若每年的作业天数按365天计,则物流园区的建设总规模为:s=三fli2口/365(5一1)式中:S为物流园区建设总面积(104m2);L为预测规划目标年份的淄博中心 城区物流需求总量(万吨);‘为规划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3PL)需求占淄博中心城区物流需求的比例;厶为规划目标年份3PL通过淄博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发生的作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业量占3PL全部物流作业量的比例;a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m2/t)。 (3)比例系数ft的取值确定通过对规划区域内大量、典型的工商企业的调查, 可得出在规划目标年份这些企业愿意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即可得到规划目标,年份3PL市场占社会物流市场比例的第一个参考值‘为18%。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 联合会调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客户外包3PL原材料供应将从现在的15%达到 35%;生产商产品销售物流将从现在的45%左右达到80%;分销商物流外包将从略 高于15%达到65%乜1。表5―3列出了可参考的当前部分国家3PL物流市场的比重。Ⅳ3PL也是中国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可以得到比例系数的第二个参考值f1, 考虑到淄博市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的吞吐量发展水平和淄博市的物流需求现状,预, ”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能达到22%左右。所以,综合考虑2个参考值‘和‘最后确定 比例系数f1的取值为, Ⅳ,(‘+‘)/2=(18%+22%)/2=20%表5―3当前部分国家3PL物流市场比重国家 比例% 美国57.0日本80.O德国23.8法国26.9荷兰25.O英国34.5(4)比例系数厶的取值确定现代物流规模经济的特点非常明显――物流园区入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目越多,企业分工越专业,则物流市场竞争就越充分, 物流成本就越低,为社会提供的物流服务就越高效、越优质,物流运作的规模效 应才越能够体现出来,这也正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物流园区的主要原因 之一;再者,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区发展,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符 合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在规划目标年份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作业量绝大部分在物流园区中完成。又考虑到目前和以后较长一段时间还存在着 一定数量的货运配载市场、交易中心,将会分流部分第三方物流量;未进入物流园区的部分小型物流配送中心也会带走少量第三方物流量;另外物流“短路化现 象"也会使进入园区的物流量略有减少,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物流都会进入 物流园区。但上述几方面的物流量分流,不会影响物流园区在未来年份的物流主 山东人学硕’fj学何论文体地位。基于上述,给出规划目标年份进入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量占全部第三 方物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潍坊到烟台火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