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之人本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哎!我怎么找到测测你的另一半半的幸福...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当前位置:
老公:我走了 请好好的爱她!
老公:对不起,我终于狠下心来和你说离婚了。一直以来我都是个懦弱的女人。我用尽心力的守着我门的婚姻,为你烧你爱吃的菜,为了买你喜欢的CD,为你把一切都弄得很好,给了你我所能给的幸福。而我从未和你提过任何要求,我怕你觉得我烦。可现在我想通了,相恋再久的感情都敌不过几小时的一见钟情。第一次看到你和她的照片是在音乐网站上,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你和他离开的酒店门口,第一次听你提起她是在我们结婚3周年纪念晚会上......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女孩。我偷看了你给她写的邮件,里面的每一句话真的好甜蜜,好感人。我看着看着就哭了,我骗自己,这是你写给我的,你永远是爱我的,你怎么可能和别人爱得那么深呢?是啊!你没有提离婚,我怎么敢说,我怕说了就真的,永远永远都没有你了。老公,我真的很爱你,很爱这个家。所以你不说,我也什么都不问。只是在你睡了以后慢慢的哭。你知道吗?我想谢谢你,谢谢你陪了我那么多年,我知道你很爱她,就象我爱着你那样。你没说过离婚,我已经很庆幸了,至少你还是回家陪我,会吃着我做的饭菜,傻傻的笑。至少你还记得回家给我一个拥抱,记得我的生日!我觉得够了,真的。我爱着你,包容着她。我以为我们可以就这样相安无事的永远相处下去。直到你昨晚和我讲了一个故事。你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已经结婚6年了。他有个很好的太太,一直以来他都爱着他的太太,可4年前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女孩对他很好,给了他太太所没有的激情。于是他们恋爱了,偷偷摸摸却又热烈的爱着。女孩很懂事,和他在一起那么久从来没有提过结婚之类的事。他依旧爱着太太,只是那已经是属于2个女人的爱了。他不会抛弃他的太太,因为太太对他太好了,好得找不到分手的理由,找不到伤害她的借口。可现在女孩怀孕了。女孩和他提出了结婚。女孩跟了他4年,把女人最美好的东西都给了他,他没办法拒绝女孩,可又无法抛弃爱他的妻子。故事到这就结束了,你问我:你说他该怎么办?我没有说话。我知道这是你和她之间的故事。这是你最无奈的选择。昨晚你睡觉之后,我在旁边看着你,看着你好看的脸。看着你熟睡的样子,你睡得真甜。我吻了你,在你身上小心的留下几百个吻,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宝宝,我的泪一滴一滴的落在你胸口,慢慢化开。一滴一滴的落在了我碎掉的心上。宝宝。我走了。我知道我的离开才是最好的结局。我不在你身边,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把家里收拾干净了。饭在电饭煲里,回来以后记得自己热热吃了,这是最后一次给你做饭了。记得不要因为工作常常饿着,对身体不好,还有你有胃病,别和朋友出去喝酒,少吸点烟。我帮你定了1年的牛奶,他们会直接送到家里的,记得要热过才可以喝。你想买的CD我也买了,就放在电脑桌上。还有什么?对了,这个家里的东西我什么都没带走,除了你第一次送给我的礼物,那只绒线小熊,我已经习惯抱着它睡觉了。以后它可以陪着我,抱着它我会感觉到你的。我走了,离开的时候心里很痛,我们住了6年的房子,我和它说再见,我守了6年的家,我和它说再见。我爱了那么多年的你,我和你说:祝福!老公,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爱她,知道吗?不要在爱情里伤害任何人了。一定要对她很好很好,就象我对你那样。帮我吻你们的孩子,我想他一定会很漂亮的。告诉他,我会祝福他的。我依旧爱着你,只是从今天开始一切与你无关!......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的研究:在最近40年间,自认“非常幸福”的美国人一直呈下降趋势。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科学家们还试图揭开产生幸福感的生理基础,精神心理学家们试图发现大脑中供幸福栖居的区域或褶皱,因为他们认定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其生理机制无疑根植于大脑中心,而实际上他们也已通过实验证实:幸福者的大脑左前方叶显示出的“脑电流”更强,相反在大脑右前方叶中显示出较强的“脑电流”多是那些精神抑郁或沮丧的人;而遗传学家则在通过努力找到能唤起幸福感的基因,以及忙于论证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否能起决定作用。其实,主要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幸福学”研究者们近些年来更是获取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新发现。金钱的多少不一定与幸福成正比。美国福布斯杂志曾经以美国最富有的400个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穷人为对象做了以“幸福指数”为专题的比较调查,让他们从1到7选出一个数字,1代表“我感觉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觉非常幸福”。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超级富翁们的幸福指数是5.8,不算最高,而流浪汉的幸福指数为2.9。其实5.8并非很高的幸福指数――在过去20年间断断续续的调查中专家们还发现,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的幸福指数也是5.8。此外还有肯尼亚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他们生活在简陋肮脏的草棚内,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而快乐指数同样为5.8。幸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若即若离。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公民的整体幸福水平,往往与该国家或该城市的GDP有着紧密的有机联系,所以“幸福指数”首先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指标。但是,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的研究:在最近40年间,自认“非常幸福”的美国人一直呈下降趋势。一项最新统计还显示,在年期间,按不变价格,美国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却从40%下降到30%左右。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等经济发展较快的欧美发达国家,最近的十几年间,精神抑郁的人数却在与年俱增,差不多占了总人口的11%左右,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非洲国家,此比例仅为7%上下。对此莱恩解释说,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但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它的进一步提高未必会明显增加幸福感。这是因为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小康者的幸福感往往最强。据对中国上海、北京、杭州等6个大城市居民幸福程度所作的调查,幸福指数最高的人并不是收入最高的大款,当然也不是低收入者,而是那些月薪3000元上下的收入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小康者。无独有偶: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在对1万名工人和5000个家庭进行的调查中,自称“最感幸福”的英国人每周平均只挣255英镑--从收入来讲这也属于英国的小康者。阿伯丁大学的利奥塔尔迪教授指出:“这些小康者之所以比高收入者更感幸福,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工作的时间短,责任轻,因此压力也很小,而且也能比高薪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跟家人或朋友厮守在一起,充分享受天伦之乐或温暖的友情。由此看来收入并不是一切,虽然他们支付不起海外度假或购买名牌车,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生活不满意。”幸福更在过程,而非结果。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各种心理需要都会得到及时的满足,是肯定没有幸福感的。因为幸福感往往在追求的过程中发育。实际上幸福存在于心理满足过程之中,存在于自身潜能发挥过程之中。幸福是无数“小乐”的日积月累。有一个心理实验,请受试者关注自己的心情六周,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电子测定器,记录他们当时的感觉以及快乐的程度。测试结果多少有点令人感到意外:一个人的幸福感竟然来自多次的“感觉良好”,而不是仅仅一次短暂的“大乐”。一些很简单的“小乐”,诸如和孩子出去放风筝、和朋友去野外踏青或享受一次自己制作的美味等等--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乐”加起来却往往远远胜过短暂的“大乐”。幸福与年龄关系不大。早期的幸福感研究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幸福感会呈下降的趋势。然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满意感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有升高的趋势。一些研究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实际上能够根据自家年龄的变化对自己的目标作出适当的调整。一项针对英国和美国居民的大规模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年龄与幸福感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婚姻并不一定明显提升当事人的幸福感。婚姻往往被人们视为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被西方许多研究者反复证实。在他们看来,因为有配偶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婚姻因素会有助于提高幸福感水平。有人甚至将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间幸福体验的差异比作“幸福裂谷”。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婚姻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这样强大。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人的幸福体验与婚姻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在逐渐下降。研究者认为,在美国出现的这种变化应当归因于离婚率的上升和未婚同居现象的增多。这两种现象使得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的“幸福裂谷”明显地缩小了。幸福也和遗传相关。美国最近的调查显示,人是否感到快乐和幸福也与遗传有关。明尼苏达大学的行为遗传学家里坚博士分析1500对双胞胎时发现,即使他们中的一个做大学校长,另一个做水管工人,同卵双胞胎对人生的满意程度完全相同,即他们要么都很快乐,要么都很不快乐。不过,遗传对人性格的影响也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后天条件,如环境、教养等对同一种类型的人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正如心理学家认为,性格作为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它受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文化因素、社会阶层及家庭和学校等因素多方面的影响,人的性格是在独特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过程所形成的。使用左脑过多不幸福。美国一位叫霍华?克莱贝尔的心理学家几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现在绝大多数人已习惯利用左脑去看待问题和思考生活,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人感受轻松愉快的能力下降。不仅如此,过度使用左脑而忽视右脑还是、焦虑症、抑郁症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好胜心过强不幸福。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敢竞争自然不是好事。但物极必反:要是竞争心太猛就会发展为好胜心。而据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好胜者大多心率较快,血压偏高,睡眠不好,消化不良经常发生。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经性、皮肤性疾病甚至癌症。据计算,好胜心过强折寿最多可达10年!如果天长地久意味着一列永不出轨的火车,下面有关婚姻生活的战略就像制定一张准确的运行时刻表。因为成功的婚姻并非源于机运,所谓的七年之痒也不是空穴来风。对那些已婚男人来说,他们需要计划——为了一年比一年过得更有价值,而不仅仅是等待幸福的日子。第1年享受欢乐新婚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娶了这么可爱的女人,你还有什么心情搞7年计划。过了这年再说罢!第2年制定家规婚姻中的男女总喜欢用各自的标准要求对方,但奇怪的是他们从未想过制定一个双方都了解和认可的规矩,矛盾也正是从这种互不知情的专制与抗争中产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规矩并不意味着限制,它是提示双方都应当承担的责任限度和对事物的相同理解。已婚男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他责怪妻子某些事做得不好时,她或者立即以一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反驳你或者躲在一边低声啜泣,而当他妻子唠叨他时,他也会马上反唇相讥。这种冲突实际表明了男女双方在对待相同事物上存在明显的分歧。为了避免这些根本不必要的矛盾,让未来的婚姻能够在一条秩序井然的道路上前行,已婚男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家规的重要意义。婚姻的第2年,激情过后的你需要立即着手同妻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双方认可的家庭内部章程。家规内容应当包括:1.各自应承担的家庭责任;2.家庭财产的合理运用和分配;3.对待亲友的态度;4.各自工作的安排。第3年确立户主一家之长的确立绝不是户口簿上第一页的争夺,对每一个已婚男人来说,它象征着一个家庭对内对外的处世态度以及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的依赖倾向。不论是你,还是你妻子,目的都是要让婚姻有一个最坚实的承重点。现实婚姻中常常出现鲜明的夫妻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不仅代表了绝大多数婚姻的存在方式,也显示了家庭中确立户主的主要性。但是,这种主从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说了算的问题。因为根据已有的婚姻调查报告,婚姻中男女的性格大多是以一种互补的形式出现,这也为主从关系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然而,家庭中真正的主从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如此直接的互补可以轻易解决的,它仍然需要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从相互了解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外向、勇敢等并不是确立户主的先决条件,关键在于谁能够并且愿意始终承担一个家庭的重大责任或者搞不完的琐事,谁在处事态度上更冷静更理智。户主的确立实际上也是一种家庭关系的确立,是男女双方保持平衡的重要前提。第4年预约未来女人的浪漫从来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稍有消减,也不会因为婚姻的现实性而放弃,给女人一个远期的梦想并不需要男人付出什么,却能让她们感觉幸福,同时也能使她们更易于接受男人的过失和男人对婚姻供给的不足之处。女人是浪漫的宠物,她们也习惯在幻想的云朵上飘荡。如果你的精力财力还不允许你随意实现你给女人的承诺,你不妨试着向你的妻子描绘一下将来的美好蓝图,就像你未婚时向她描述婚礼将多么盛大,她的婚纱将多么漂亮。你可以告诉她你正在计划一次长达1个月的“二次蜜月”,告诉她银婚时你将包下王府饭店的水晶厅,告诉她你加薪后会找一个小工来帮她做家务,那样她就能和你一起坐在烛光下享用家庭晚宴……什么都可以,只要让她感觉浪漫,让她相信明天会更好。第5年自我认识经过3、4年的洗礼,你已经没有理由推说自己不了解婚姻。如果你的期待还只能停留在不休的抱怨之中,你必须在这个时候重新认识自己。你不是儿童,这一切也不是儿戏,接受自己还是改造自己你需要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当然也包括你的妻子。是时候问自己一些现实的问题了:什么是幸福的婚姻?你认为理想的婚姻应当包括什么?你为你的婚姻做了什么?你对你的婚姻有哪些不满意?你是否努力使你的婚姻变得更加幸福?新娘是你选的,婚宴是你挑的地方,旅行结婚是你设计的线路,甚至做爱时该亮哪盏灯也是按你的要求安装的。你应该明白,是你自己跳上了北上的列车,寒冷的天气并不能成为你逃避的借口。你是一个成熟的已婚男人,你应当小心地呵护你的婚姻,自己为自己也为爱人幸福地去生活。第6年加减乘除幸福本来是无法用尺度来衡量的,但是既然许多令人一筹莫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应用算术方法来加以解决,幸福也就有了变得同样神妙的充分理由。说到幸福,走过了6年婚姻的你可能会显得倦怠,甚至已经在依靠不时地念“忍”字来走进家门。但你知道吗?幸福从来不是旁人单纯地给予,也不可能留在不思进取的人的身边。你的婚姻完全可以幸福地延续下去,却因为你的惰性而失去积极的动力。假如你试试用“加减乘除”的方式对待婚姻,或许你会了解婚姻其实十分有趣。加法:从事新活动,开辟新天地。还记得你们的新婚之夜的感觉吗?那种第一次的感觉不是很令人兴奋和难忘吗?如果现在的婚姻模式让你感到厌倦,何不尝试一下新方式。如在早晨做爱,一起在午夜驾车兜风……所有你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化生活中的限制为机会。如果你觉得婚姻中的某些东西限制了你,而这东西又不能改变你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减法:放弃生活中已成为你负担的东西,终止你不再喜欢的东西。阿伦从结婚起就住在丈人家里,但他根本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且经常因为这个缘故同妻子争吵,后来甚至为此离异。其实他需要做的只是搬出去单住这么简单。乘法:扩大和他人及周围生活的交往和接触。婚姻的幸福取决于双方,但孤独的二人世界会产生许多意料不到的矛盾。这时最需要的是出去走走,而不是像新婚那样独处。外面的世界就像幸福婚姻的补氧器,外界的人和生活也能帮助你确定婚姻的真实存在。除法:将你或她的职责分作较易处理的几个部分,并将其中的某些部分委托他人代理。所谓“会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作出聪明的选择和必要的妥协。当你做了6年家务的妻子要求你做些家务时,拒绝并不是个好方法。你不如将洗衣服,收拾房间划在自己名下,然后请小时工来帮忙。那样你既讨好了妻子又承担了道义上的责任,代价不过是少抽几盒烟。将难以处理的问题化整为零,分别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并非一月形成,一次解决也不现实。如果婚姻中你承担的责任多得让你束手无策,不妨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加以解决。幸福的婚姻因人而异,通往幸福的道路也不相同。假如你面临的问题是懒怠、乏味或孤寂,通过加法和乘法会获益匪浅;假如你终日忙忙碌碌、疲惫不堪,则可以用减法和除法加以改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行动起来。第7年MPI—婚姻潜力调查尽管已经一起生活了7年,但你也许还不知道。你们婚姻的实际情况与其可望达到的理想状况之间仍然存在一个差距。如果你能够有效地开发出婚姻中潜在的幸福动力,你将不再为现在的状态烦恼。MPI又叫婚姻潜力调查,它是婚姻问题专家大卫和梅斯发明的。根据他们近50年的婚姻研究发现,90%的夫妻在家庭幸福方面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力。这同时表明绝大多数破碎的婚姻都是由于缺乏更深层的相互了解才各奔东西。为此,大卫和梅斯精心设计了MPI,帮助测定及改善婚姻的现实状况。这项测验十分简单,只需夫妻双方各自就婚姻中10个基本方面的状况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估计,打出分数。1.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2.为增进婚姻关系所做的努力;3.交流思想的技巧;4.感情与理解;5.建设性地对待夫妻间的冲突;6.对男女各方职责的一致看法;7.同心协力,配合默契;8.性生活的充实;9.钱财的使用安排;10.教育子女(对没有孩子的夫妻来说,在于怎样对家中问题商讨、决议)。有了这7年计划,加上有条不紊的坚决贯彻和实施,你的爱情一定能走得更远更远……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测你的另一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