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丈夫病逝后两个孩子一直由送爷爷奶奶什么带的,母亲只是偶...

请问丈夫病逝后两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的,母亲只是偶尔买个衣服什么的,其它的什么都不管,该怎么办? - 搜问问到 - 搜问 - 有问必答,只有神知道的世界,搜一下,你就问到!
请问丈夫病逝后两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的,母亲只是偶尔买个衣服什么的,其它的什么都不管,该怎么办?
发问者:yangshemianxue |
12:44 | 已回答:4 次 | 已被访问:14 次
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经济不如母亲,而且在丈夫生病期间她还与其它男人有染,导致丈夫更早离开这个世界。她伤透了家人的心。如果再不解决,下一个受害者会是爷爷奶奶呢。请问该爷爷奶奶该怎么办才好呢?
热心网友 |
17:41 | #1楼
找律师!要是村子里面的,用古老的办法,找村长说话!把妈妈说服了!每个月要给生活费!!!
想哭不想流泪 |
02:59 | #2楼
要是给生活费,两个小孩该怎么给呢,如果是农村的话。
13:22 | #3楼
热心网友 |
00:57 | #4楼
这个呀、到法院去起诉、让母亲支付抚养费、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还、长大了也不会学坏妈妈一定会教坏他、
更多请浏览完整版本:
问到精华知识
最新为您问到宝宝到底妈妈带好还是奶奶带好?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到底妈妈带好还是奶奶带好?
&我的宝宝已经1岁半了,老公想和婆婆公公住在一起,1来孩子有人带,2来爷爷奶奶高兴,现在是我的姑姑带,说心里话,我真不愿和他们住在一起,也不想让他们带孩子.因为孩子奶奶不会带孩子,只会惯孩子,朋友们,你们给我出个主意吧.
当时年龄:
80085 浏览
来自:网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奶奶,爷爷,姥姥,老爷,投入到看管孙辈的行列中。无论是在社区的大院中,还是在的大门前,都可以看见有许多老人在看管或接送着他们的孙辈们。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也有一半的幼儿有老人接送。通过和老人交谈以及对幼儿的了解、观察和分析,发现老人带孩子既有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我认为,老人帮助儿女带孩子有三大优点:第一,老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育儿经验,对孙子辈尤其疼爱,关怀备至。老人退休后时间也比较充裕,照顾孩子更有耐心,更爱抚,责任心更强,会给孩子更多的爱。第二,现在年轻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孩子照料问题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有了老人的帮助,可以减轻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第三,对老人有利。老人最怕寂寞,儿孙围绕在老人身边,对老人来说是晚年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和快乐。同时可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以老有所为,给发挥余热提供机会。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老人带孩子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优点,但由于老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老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因此,老人带孩子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一、过分疼爱导致溺爱。  老人往往格外疼爱孩子,并且容易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再就是老人心理上会有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怪罪。于是老人处处依着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常会无原则的满足。时间一长,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老人又怕孩子哭坏身体,又是百般哄劝。这样,孩子会发现通过哭闹、发脾气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孩子就会通过发脾气和苦闹来要挟家长,来满足自己的分非要求。因此,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我班的琪琪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像一只小绵羊,从不和孩子交往,什么事情也不会做,睡觉是找不找床,起床不会穿衣服、系鞋带&&,针对他在园的表现,我们进行家访,原来琪琪在家,奶奶习惯了替他做一切事情。起床时,帮他穿衣服、系鞋带。时,给他一口一口的喂饭&&,很差。可是,脾气特大,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把玩具图书乱扔,奶奶又哄又劝。据奶奶说,吃饭时也是这样,自己愿吃的东西谁也不让尝一尝,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不让别的小朋友玩,老人表示真拿他没办法。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人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将托儿所、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和由祖父母代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从幼儿园出来的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也大,许多事情多能动手去做,胆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伤像没事一样。很小就能横穿马路等。而有老人带大的孩子则不然,上学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想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就如鲁迅《上海的儿童》所书:&任期跋扈,一点不管,骂人可以,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网的蜘蛛一半,立刻毫无能力&。因此,祖辈的过分溺爱,延缓了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二、祖辈的教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祖辈的一些思想观念相对比较陈旧,与现实标准有一定的差距,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往往不能很快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  如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十,祖辈会上前制止或批评。他们认为,一辆完好的玩具车不可以被&破坏&的,并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当成是一种不良行为。其实这正是孩子探究事务特点的创新行为的表现。  一些祖辈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因此,往往用经验代替科学。  有一次,偶然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可就是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女孩的母亲埋怨是婆婆把孩子带成了这样。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喝糖水,孩子越喝越爱喝,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而孩子的奶奶说,&别信书上的说法,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新的不一样白白净净吗?再说了,我小时没吃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 孰不知,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  三、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老人爱孙子与父母爱孩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处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不同处是爱的形式不同,父母爱孩子偏于&严&,老人爱孙子偏于&慈&&宽&&容&。连父母对孩子的正当管教,祖辈也会横加袒护与阻拦。正是祖辈的干预,才使做父母的无法行使自己教育子女的权利,这势必导致老人与父母的矛盾,以致关系疏远。  在孩子幼小的心理里,他们认为,谁不打他不骂他,谁事事依着他,那就是对他好。而父母对他的要求严,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予以满足。他们就认为父母对他不好,不爱他,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孩子和父母孩子之间关系疏远。  我班的硕硕小朋友,他特任性,每天都得让奶奶来接,否则就不肯走。有一次,奶奶病了,妈妈来接她,说什么也不走。最后,还是让奶奶来的。硕硕妈妈说:&都是让他奶奶惯的,真后悔让他奶奶看他。&  我的一个同事也是从小跟着奶奶。到现在她说起话来也是说奶奶好,有什么心里话也说给奶奶听。她也知道父母对她也很好,可她总觉得和父母在感情上有一点隔阂。  四、祖辈往往把孙辈封闭在小环境中  儿童时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需要给他们合理的智力刺激和活动力量。如果把孩子封闭在小环境里,孩子往往容易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而老年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喜静懒动,总把孩子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带的孩子容易老成有余,活泼不足。阻碍了孩子智能的发展。  我邻居家的敏敏就是一个例子,爸爸妈妈上班无暇照顾孩子,只好让爷爷奶奶带。爷爷是中学教师,每天在家教孩子数数、算题、识字。爷爷自豪的说:&敏敏上一年级也肯定是个&尖子生&。但却不太注意孩子动作的发展以及和小朋友的交往等问题。直到孩子进了幼儿园,问题出现了,孩子不会上楼梯,不敢滑滑梯,不会跑步,不会和小朋友交往&&,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敏敏的父母。  总之,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处理不好,便弊大于利。因此,老人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是配角,主角是孩子父母。不能喧宾夺主,大包大揽。同时,老人要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代同步,更新养育后代的观念,用科学知识教育孩子。  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教育好孩子。老人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其劣势,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最佳回答者:
Natural moony皇家系列
"Natural moony皇家系列作为“日本妈妈之选”连续三年评选出的纸尿裤之王的主打产品,不仅是全日本第一款有机棉材质纸尿裤,还是中日妈妈都喜欢的产品。皇家moony自然棉将柔软度提高20%,更温柔亲肌呵护屁屁,专利软便吸收区域。"
&比过任何人带好!
&如果,您认定了奶奶不会,只会惯孩子,那就自己带。
&&& 先叫他们跟你一起带两三个月试试,把你是怎么带的有及宝宝的跟他们说清楚,然后试行一段时间看看。 &&& 实在不放心的话你出去先找好工作稳定下来后就将宝宝和老人一起带过去吧,白天看不到晚上看到了也放心些,最主要的也要督促他们孩子不能用惯的。
&&& 再不行的话,就自己带了。
&&&& 我觉得还是比较好。
&还是自己带最好。毕竟跟我们现在有些观念和习惯不一样。如果你不用工作的话还是自己带吧。
&两者在一起好 当然自己是主要的,为孩子有的谈一次,奶奶帮忙可省钱省力省心
1共2页 直接到页
宝宝树孕育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都是他奶奶给宠的!”
“看他奶奶都把孩子带成什么样了!”
最近罗女士是颇多怨言。一年前,罗女士和丈夫商量,把奶奶从老家接到重庆,帮他们带刚一岁大的孩子,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罗女士就开始各种不满了。遇到邻居或是同事,总有吐不完的槽。
“天气那么热了,还给他穿那么多衣服。”
“孩子都吃不下了,还使劲地把饭往嘴里送。”
“买那么多的零食,孩子都长蛀牙了。”
言语中,不乏一种深谙家庭教育的优越感,对奶奶的辛苦和付出不屑一顾。或许旁人在这个时候最应该回敬一句:
“你行,你上啊!”
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父母在哪呢?给孩子喂饭的时候,父母在哪呢?孩子要零食的时候,父母又在哪呢?这一切不本是做父母的责任吗?让奶奶来背这个锅,真是太冤枉了!
在父母面前,子女儿媳总不免带有一种优越感,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仗着快捷的资讯手段,对父母的方法总是指指点点、不屑一顾,却忘记了这一切本是自己的责任,有一种没良心,是父母辛辛苦苦为你带小孩,你却挑三拣四。
“你不帮我带小孩,我就不养你,不回去看你了!”这是自己的亲女儿亲口对刘姥姥说的。
刘姥姥已经退休,两个女儿也已嫁人成家,正准备和自己的老伴组团出游,安享晚年。大女儿却来了句这样的话,让她痛心不已,连觉也睡不着。
本来嘛,她有自己的积蓄,也有不错的退休工资,而嫁人的女儿也不常回来看望,但想着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懂带小孩,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再辛苦自己几年,于是放弃了出游的机会,收拾衣服告别老伴,来到了大女儿的住处。
没想到的是,才住下来几天,小女儿便带着她还未满一岁的女儿过来了,住了两天,啥话也没说,就把小孩留下回去了。意思很明显:你帮老大带小孩,自然也得帮我带小孩,合情合理嘛!
刘姥姥无奈,只得将两个小孩带回老家。可怜刘姥姥和老伴的腿脚都已经不怎么利索了!
辛苦了大半辈子,把孩子拉扯大,是做父母的最伟大的事情。当孩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对父母来说,本应安享晚年:跳跳广场舞、喝喝下午茶、打打太极拳,再来个组团出游,本是多么清闲安逸的事情。
但为了最爱的子女,他们却甘愿舍弃这一切,继续替子女带小孩。可很多时候,我们非但没有感激,反而嫌这嫌那,百般挑剔!挑剔的背后却是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与包容。
有这样一对令人敬佩的年轻父母,夫妻两在深圳租房,丈夫开小货车、妻子卖化妆品,他们学问并不高、收入也有限,在高消费的深圳来说,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他们有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在深圳读幼儿园,学费对他们来说算是很高了,丈夫的父母看着心疼,主动提出把小孩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替他们带,甚至奶奶都亲自从乡下坐车过来,要把孩子从他们的身边接走,但这对夫妻拒绝了。
他们说:“带孩子是我们的事,你们好好养你们的老就是了,孩子只有一个,钱又挣不完!”
背后的意思是: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和幸福,带小孩并不是老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再忙,再怎么想发财,也没有比陪在孩子身边重要!
对很多父母而言,他们完全有理由将孩子送给老人带,节约开支?深圳的消费确实让他们够呛的!没有时间?他们连双休都没有,每个月也就两三天的休息时间。而且爷爷奶奶也主动提出带小孩,但他们拒绝了,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角色老人无法替代,父母不一定能给孩子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一定能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童年!
这样的父母令人敬佩。
隔代育儿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刚做父母的80后、90后而言,生活成本的增加,社会压力的加重,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关于孩子育儿方式的矛盾也愈加凸显,关于隔代教育容易造成的不良情况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心和讨论。
只是,当我们在抱怨爷爷奶奶带小孩的各种不好时,请先仔细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父母的责任,说到底,教育孩子还需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了解和陪伴!
如果孩子不听话、生活习惯不健康,那么主要的责任一定是父母的,而不是爷爷奶奶,这个锅,老人不替你背!
  说到底,教育孩子还需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陪伴!
被宠坏的中国式子女(太深刻)
一、你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问他玩得是不是开心。他告诉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
  他细细跟我讲道,弟弟缠着爸妈要去日本玩,他妈不放心,便邀请我朋友跟着弟弟过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刚上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赚钱,却有着挥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来讲吧,日本物价很贵,一片哈密瓜要30人民币左右。
  朋友问我:“你能够认同自己还不能挣钱,家里也不是很有钱,眼都不眨只是因为口渴了,不肯买水却一口气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吗?”
  这孩子,让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身边这样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很一般,却把日子过得很“高级”。
  她嫌单位盒饭难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馆子,下午还必定订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总会拉着我吃人气很高、价格也很昂贵的餐厅。和她旅游,她对景区里各式物价虚高的食物和纪念品,向来都是潇洒地买买买,花钱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尝了一块,吐出来,嫌恶地皱皱眉,扔了。
  我都不敢劝她花钱别太大手大脚。每次试图奉劝她,她都不服气地斜乜着眼,搬出她的有两句名言,理直气壮地开腔。
  第一句,“女孩子,要富养”;第二句,“出来玩,就一定要开心,别太在乎钱。”似乎我要是劝她适当地节约,倒显得我太抠门太小气了。
  我本以为她必定家境殷实,直到有一次去她家里。她住在城郊的民房里,老旧潮湿,又窄又小,从一楼上二楼,要从一个很陡峭的楼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着她高中时的校服外套,坐在家里拣菜。她问奶奶怎么不去打牌,老人家说道:这两天输了几十块钱,今天不高兴去了。
  我借用他们家卫生间,奶奶不忘嘱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过拖把的水冲,别按按钮,水一冲哗啦啦的,浪费钱。
  正是这样节俭的老人,却把自己靠卖菜一块一块攒来的积蓄,尽数交给孙女,任由孙女挥霍。
  中午和她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她爸表态,不指望她赚钱养家,她赚的那点工资,给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后来,那位朋友约我假期一起去旅游,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准备买车,家里人也同意给她买。听到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
  有句笑话这样说,“我视金钱如粪土,爸妈视我如化粪池。”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时间网上讨论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
  我也想问问那些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的子女:孩子要富养?你爸妈欠你多少钱啊?
  我认识一个男生,他从上大学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销,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条的。偶尔出行旅游花的钱,也是靠自己兼职打工赚来的。工作后,他就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抽钱一笔笔地偿还父母。
  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经没有了抚养义务,压根不必探讨穷养、富养的话题。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结了婚,还让爸妈背房贷。
  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于平凡的家庭,那么你应该很清楚,父母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很不容易。
  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真的不会有一丝丝愧疚吗?
  当父母被领导大呼小叫的时候,当父母被客户呼来喝去的时候,你却在呼朋引伴、潇洒度日,真的不会于心不忍吗?
  当你用iPhone、iPad、Mac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10块钱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后还没舍得买;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
  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因此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别在缺钱的时候才想起父母,他们不是ATM,他们胸膛上有温度,他们心跳里有感情。
  ――爸妈爱我们,爱得不容易。在远方的,给母亲打个电话吧,跟妈妈说声感谢不丢人;在身边的,记得回家吃饭,如果再能买个小礼物,相信妈妈会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万别忘了,也问父亲好。
  (作者:入江之鲸,简书签约作者,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写认真的、温情的、自省的文字。
  二、许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小A,10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学,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姐姐在工厂上班,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一个小摊。现在姐姐退休了,退休金每月1800元。姐姐的儿子--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学费比本地大学其他专业贵。姐姐家收入锐减,开支突增,财务突然紧张起来。
  姐姐想让小A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小A不干,并劝说姐姐不让外甥读学费昂贵的建筑专业。姐姐一气之下,扬言小A不给抚养费就要将他告上法庭。
  小A问,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担抚养费?会不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影响?他特别强调,姐姐只是将他养活大,对他没有对外甥好,至于如何不好,他举例说2003年上大学时,姐姐每月仅仅给他300元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
  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送去上大学,小A本应心怀感激、知恩图报,他却认为姐姐姐夫做得还不够。我不熟悉法律,不知法律上这位弟弟有没有义务赡养姐姐。但从朴素的人情道义来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抚养自己十几年,还送自己上大学的姐姐,在她遇到困难时,有什么理由不帮帮她呢?
  我替这位姐姐感到悲伤,带着弟弟出嫁本已不易,多年辛苦竟养出一只白眼狼。
  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她是我做为母亲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她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
  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三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24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这个案件让父母们警醒,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来源:文丨 国馆(ID:guoguan5000)、班主任研究会(ID:bzryjh);半岛都市报(/29ZOkc),静听花开花落;《你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作者: 入江之鲸;微信公众号:rujiangzhijing001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注:本文推送时如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爷爷奶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