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上在马路上 我是谁谁

股票/基金&
第四章 没有户口我是谁(1)
作者:  
出版社: 
  日,记者询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高洁,李志伟的户口问题有没有着落时,高洁法官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太难了,找不到李志伟的生身父母,李志伟就依然找不到落户的地方。”  在此前的几年里,这位刑庭法官一直在为李志伟的户口问题奔波,她曾经带着李志伟来到河北定州“认祖归宗”,却遭遇了无限尴尬。23岁的李志伟5年前曾被高洁依法定罪,她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的命运便开始和自己联系起来,为了寻找这个年轻人究竟“从哪里来”,高洁法官心力交瘁。  李志伟至今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依照我国法律,他是必须承担责任的公民,可以被判罪;但刑满释放后,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他却不是公民了,无法生存……  我不知道母亲是谁,我从来也没见过她!  时间回到日上午10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小法庭。刑事法官高洁一袭黑色的法袍,像平日一样准时坐在法台中间。两分钟后,上诉的犯罪嫌疑人李志伟被带进法庭。  “姓名?”  “李志伟。”  “出生年月?”  “日。”  “职业?”  “无业。”  据李志伟供述:他自幼疏于家教,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在家,最后成为街头浪子。不久,父亲李建业又因涉案而被判刑入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失去管束的李志伟从13岁起便浪迹于街头巷尾,李志伟照着电视上看到的情形,召集几位“哥们”成立了一个名为“三合堂”的帮会组织。对外声称,周围几所初高中学校的学生,谁能每周交上10到25元的会费,“三合堂”便能保护他们不受别人的欺侮,还能帮他们“铲事”。到手的“会费”大都花在了李志伟自己身上。一审案卷显示:最小的一笔只有10元,但最高的一笔竟高达2000元,累计达8000余元。正是最后那笔过于高昂的2000元“会费”,一位“会员”万般无奈报了警,李志伟及其“三合堂”被公安机关连窝端掉。  一审法院以敲诈勒索罪依法判处李志伟有期徒刑2年,但李志伟认为自己当时尚处年少,觉得判得有些重,因此而上诉,希望政府再给他一次机会。  二审提讯很快接近尾声。为使这个刚满18岁的青少年被告人能够深刻地了解因为自己的过错给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帮助和感化他悔过自新,高洁平和地压低声音进行帮教:“你想想,像你这个年龄,正是长知识和长身体的好时光,不在学校好好念书,将来没文化没学历,上哪去找工作?”  李志伟答:“不是我不想上学,是没有学校要我?”  “为什么?”  “我没有户口。”  “没有户口?你都这么大了怎么会没有户口呢?你父母没给你上户口?”  “我没有父母。”李志伟一脸木然,出奇地平静。  高洁一下子就打了个激灵,“那你在公安机关供述,你的父亲是李建业,这是怎么回事?”  “我是一直这么叫他,但他不是我的亲生父亲。我的爷爷奶奶也不是亲的。”  “那你为什么在李建业家生活这么多年?”  “我不知道。”  “那你母亲呢?”  “我没有母亲。”  “没有母亲?  “我不知道母亲是谁?我也不知道她在哪?从来也没见过她。”  这样的回答真是匪夷所思,虽然对于本案的审理并无任何影响,但高洁还是觉得有必要把李志伟的家庭背景搞清楚。李志伟说:“我只听说我妈妈的名字叫李秋月,但据说她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就离家出走。我从小就生长在北京的李建业家,我也一直叫他爸爸,可他从来都不承认我是他的儿子,所以我的户口也就一直没在北京报上。到现在,我连自己的身世都不清楚。我是谁?我一直想知道,可是没有人告诉我。”说完这话,李志伟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凭着多年的审判经验,直觉告诉高洁,李志伟没有撒谎。但“我是谁”,短短三个字,仿佛一记敲在心头的重锤,使高洁猝不及防。  一个犯罪嫌疑人,面对法官却大声地反问“我是谁”。这背后必有隐情!为了进一步地核实李志伟的身世,讯问后的第三天,高洁便带着书记员走访了李志伟捕前居住地所在的居委会。居委会的答复证实了李志伟所讲的一切。  李志伟的“父亲”叫李建业,无业,因盗窃罪现正在监狱服刑。十几年前,他把李志伟的生母李秋月带回家时,已经有了李志伟。因为李秋月、李建业两个人始终没有登记结婚,小志伟的户口也就无法申报。不久后,李秋月、李建业二人去广州做生意,但此后,却只有李建业一人回到北京,有人曾问起孩子母亲的事,李建业说他们俩在广州时就已经分手了,他也不知道李秋月的下落。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李秋月。就这样,李志伟被不明不白地留在了李建业父母的身边。等到该上小学时,李志伟还没有户口,无法入校。按照当时的政策,孩子出生后户籍随母,而李志伟的生母李秋月已经下落不明有六年多。为了这事,居委会还专门出了证明,最后好说歹说才帮着把李志伟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近期你被通知需要激活户口薄了吗
近日,有小伙伴反映收到来自陌生号码打着“户籍管理处”旗号发来的“户口簿图像下载激活”短信,让人摸不着头脑,生怕被骗又担心错过了大事。
经过核实,这是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局户籍管理人员发送的诈骗短信。
短信中含有病毒程序下载链接,一旦点击下载安装,手机里的银行账号、密码、通讯录等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盗取。
收到类似短信的小伙伴,切莫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其实,不是所有自称公安的都是警察,也有可能是操控伪基站的骗子。先来看看骗子们还发送过哪些诈骗短信,一定有一款你很熟悉……
诈骗短信类型汇总
1、冒充通信运营商客服 &&以积分兑换、感恩回馈、话费余额不足等方式种植木马。
2、冒充银行客服 &&以积分兑换、电子密码失效等方式种植木马。
3、冒充同学、好友、同事 &以聚会照片、整理的资料、帮忙查看合同等方式种植木马。
4、冒充学校或教师 &&以学生查看成绩,平时表现等方式种植木马。
5、冒充电商客服 &以购物返礼、降价促销等方式种植木马。
6、冒充交警部门 &以通知交通违法的方式种植木马。
7、爆料、恐吓、激将 &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种植木马。
8、猛图、爆图 &利用彩信种植木马。
9、代办大额信用卡 &伪装信用卡申请文件种植木马。
黄冈网警提醒 &:如果你最近有如此频繁收到此类短信:
①频繁收到以运营商服务号码或银行客服号码发送的短信;
②频繁收到亲朋好友号码要求转账等短信;
③与此同时伴有手机信号不稳、无法打电话等现象。
那么,十有八九是遇到伪基站了。这些情况下收到的信息,有两件事情记得做:举报 删除!
切记:收到带链接短信,别急着打开!
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家都在看  ■&都市时报记者&周婷婷  祖父母的名字、辨认出疑似叔叔的照片、盘龙区小白庙,这些是28岁的吴孝净(音)寻找出生地的线索。可经过警方大量排查,都无法证明她出生在小白庙村。  昨天,本报接到吴孝净的求助电话,她自述了一段被拐的人生经历,而这场“寻根”之旅皆因身份证(不知来历)遗失引发。为补办身份证,凭儿时的记忆认定出生地在小白庙,从成都来到昆明,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两年以来,她一直在为证明“我是谁”而努力。  自称身份证遗失  寻根到昆明补办二代证  昨日下午2点,盘龙公安分局联盟派出所来了一位“熟人”,几名户籍民警认出这名女子是吴孝净。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已是她第5次来派出所,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能尽快摆脱“黑户”的困境。  吴孝净第一次来派出所时是日下午。吴孝净来派出所称:“第一代身份证在公交车上被小偷偷走,要求派出所帮忙补办第二代身份证。”  “要补办身份证,需要出具户口簿!简单说,你要证明你的出生地属于派出所的辖区。”民警的这句话让吴孝净愣住了。  “我是1987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出生,身上没有户口簿。”听到吴孝净的回复后,通过查询人口信息,民警并未找到类似名字的人,查询出生落户档案也毫无结果。  通过进一步询问,吴孝净说:“我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可当民警根据她提供的祖父母的名字,通过警务平台查询户籍档案,依旧没有查到对应的人口信息。  又是一头雾水!经民警询问,吴孝净自称2003年办理过第一代身份证,可她并不识字,也记不得身份证上的相关信息,民警到昆明市公安局查询毫无所获后,又试图从身份证的用途开始排查,可这张身份证并未在一些用工单位、银行等使用过,排查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通过照片辨认找到疑似亲人  对方称不认识她  正当民警希望吴孝净提供新的身世线索时,却收到一封信访材料,这是吴孝净在成都认识的朋友李先生代她写的。  这封材料的大意是:身为孤儿的吴孝净出生在火车北站附近的小白庙,从小被祖父母抚养,直到13岁祖父母双双去世,把她托给叔叔抚养。可不忍婶婶的虐待,才离家出走。  收到信访材料后,派出所立即安排社区民警围绕小白庙一带开展调查。曾经这一带是辖区聚集外来人口较多的城中村,此时已被拆迁改造成北站新村,部分住户已分散到北市区和火车北站附近的老房子,民警特意走访一些年龄稍长的住户,可没人认识吴孝净。  “从吴孝净提供的住所的大概区域分析,有部分属于穿金路派出所管辖的区域,要求排查年与吴孝净同名谐音的人员,依旧没有进展。”盘龙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的民警介绍,随后,民警又从吴孝净提供的叔叔、婶婶入手,通过照片辨认,她认为盘龙区一对夫妇疑似自己的亲人。  “当我们多次找到这对夫妇,他们均称不认识吴孝净。”随后,民警又去昆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查询相关的人口登记信息,也未找到关于吴孝净的户口信息。   自称婶婶对她不好  被拐出逃后当了10年保姆  两次寻根都没有进展,吴孝净只好回到成都。她在成都交了个男朋友,因为没有户口最终分手。直到去年10月,她再次来昆明咨询办理户口的事宜,才讲出一段被拐的经历。  “大概3岁时父母双亡。”吴孝净说,从小由祖父母抚养,因为担心被人嘲笑是没有父母的孩子,加上家庭经济能力有限,一直没有上过学。13岁那年祖父母去世,被交给叔叔婶婶抚养。  “婶婶对我不好,左肩上还留下被打的疤痕。”她说:14岁的一天,在离家不远处的铁路边玩,忽然被打倒,醒来时发现坐在一辆面包车上。“当时车上还有4个跟我一样大的女孩,还有4个大人,我们都不敢吱声。”几天后被“卖到”一户人家,这才知道到了辽宁抚顺。  “白天到田里干活,晚上就被关到地窖里。”当吴孝净意外得知要给这户农家当儿媳,逃跑的念头油然而生。2003年的一个冬天,趁农户一家去洗衣服时她跑了出来。在一名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到了沈阳火车站。  “一名民警得知我的遭遇后,他给我买了去成都的火车票。”吴孝净回忆,火车抵达成都后,一名妇女见她可怜,就叫她去当保姆,包吃住一干就是10多年。  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  一直忙于证明“我是谁”  为何10多年都不回云南寻根?吴孝净归结于怕,“看着身上的伤,我就怕找婶婶”。直到2013年因身份证遗失,加之有了路费,她这才鼓起勇气回昆明。  “第一次补办身份证无果后,没有去处只好回成都。”吴孝净说,雇主家的孩子已经长大,为了生存,她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卖早点的铺子当服务员,期间认识了另一名服务员——李先生的堂姐,在堂姐的介绍下与李先生相识。  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吴孝净一直忙于证明“我是谁”。当民警听到她讲述被拐的经历后,立即与分局刑侦大队打拐中队联系,采集她的血样,通过查询被拐失踪人员的信息,目前暂未发现相似的失踪人员。今年1月以来,警方一直拨打吴孝净的电话询问是否有新线索,均无人接听。  “电话停机了,春节都是去李先生的老家四川南充过。”吴孝净坦言,打工认识的堂姐打算把她介绍给李先生当女友,可觉得兄妹相称最合适。如今李先生的母亲已认她做干女儿,这次回来也是想解决户口问题,迁到李先生一家的名下。  2月28日,吴孝净从成都来到昆明,得知消息后,李先生也从务工地广东赶来。如今,他们租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  唯一愿望  能落户找个工作能嫁人  “分局已启动特事特办程序,但不能违反政策规定,必须要查找出生源地才能落户。”治安大队的民警介绍,目前,已把吴孝净的情况上报给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查找、比对相关人员的信息。  “哪怕父母去世户口注销,公安机关都有备案,或是找到分娩证明、亲人的信息,也能证明吴孝净的身份。”民警补充,从吴孝净提供的线索都无法证明。“并不排除当时他们是租住在此的流动人员,建议她转换寻找的角度。若不是在本地土生土长,受地域管辖限制,辖区派出所不能受理。”  得到民警的回复后,吴孝净垂着头离开了。再次来到小白庙时,一栋栋小区房耸立眼前,很多居民都不认识她。  “第一次来云南时,检查身份证的时候是蒙混过关,认识李先生后,每次乘长途客车都是带着李先生的身份证复印件,接受检查时都是打电话给他。”当李先生给吴孝净买了电话,还是通过他的身份证办了卡。  谈及未来,吴孝净说:“我只希望能尽快落户,找个工作,有个身份才能嫁人。”  关于吴孝净提到的遗失的那张一代证,警方初步怀疑可能是假的。    本报呼吁& & 若你认识28年前出生在火车北站附近的女子,或知晓相关线索,请大家拨打本报热线00,尽快帮她寻找亲人,摆脱“黑户”落户困境。
', 'portal::view');户口问题已落实&不再追问“我是谁”
  今天,尹老师给我带来了一本获奖证书,我在实习时写的作品《二十年来我是谁?》被中华全国农民报业协会评为2010年度好新闻三等奖。这个证书也给我带来疑问,没听说这个协会啊。我就搜索了,偶然看到白正春老师后续的采访。当时也觉得没解决问题,这个故事终于有了注脚。
& 户口问题已落实 不再追问“我是谁”
 本报记者&白正春&实习生&张海锋
  因户口遗失,身份难以确认,疯癫20年的农妇近年来享受惠农政策屡次受阻,不禁苦苦追问“我是谁”——4月30日本版在显著位置刊发的《二十年来我是谁?》一文近日有了回音。
  原文中提到的农妇名叫王志琼,原籍光山县仙居乡何店村王湾村民组,20年前嫁给光山县马畈镇汪畈村邱庄组村民易善心。王志琼出嫁时患有精神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其丈夫出于不愿承担因人口增加而多缴纳农业税的考虑,没有进行结婚登记也没有给她申办户口。就这样,虽身为人妻却因未上户口依旧没有合法身份。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惠农政策的增多,许多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但对于王志琼来说,“没有户口”却成了她无法享受各项惠农政策的最大障碍。
  接到群众反映,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写了《二十年来我是谁?》一文。文章见报后,光山县委高度重视,要求公安部门限期调查核实解决。此后,该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与仙居乡派出所迅速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查,仙居派出所、马畈派出所均无王志琼的户口资料,其家人也未能提供证明其身份的户籍材料和身份证。后已查证,王志琼出生地确系光山县仙居乡何店村王湾村民组,出生日期为日,26岁时嫁给马畈镇汪畈村邱庄组村民易善心。王志琼从出生至今,未能申报常住人口登记,造成其至今没有户口。
  据了解,根据《信阳市常住人口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光山县公安局已责令治安大队、仙居派出所于5月27日为王志琼办理了常住人口补录登记手续,王志琼的家人表示满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马路上 我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