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压力我压力好大?

父母对我实在是太严格了……我的心理压力好大,怎么办? : 经理人分享
父母对我实在是太严格了……我的心理压力好大,怎么办?
学友提问:我从小父母就对我管教得太严了,他们会用自己制定的规则去约束我的行为,不允许我有太多独特的想法,更不要说违背命令了。尽管从小学开始我就是一个好孩子,学习认真,上重点高中。但他们还是一直不放开我,给我灌输大道理,对我的期望也特别大。我就仿佛是他们的附属品,心理压力好大……邹岩松同学你好!在我小的时候,父母也会这样管我,我也会和你一样感觉很烦。但是你要明白,父母终究是为了子女好的。在我高中以后,我觉得我自己可以对自己负责了,所以我就坦率告诉父母给我自由,让我做好自己就行。结果父母果真放手让我去走,结果呢,突然间少了父母的监督,我放松了好多,学习也没有学好,最终落得复读的下场。至于你这个情况,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去改观。一方面是从自己心态方面去调整,也就是说,你可能一直以来把父母对你的过度关心情绪化,这样形成一个负反馈调节,以至于对父母的关注越来越反感。你可以去试着接受这种约束,而不是一味地去抵制。另一方面是从父母方面去换位思考。父母终究还是为了子女好的,这样过分关心你也是由于不明白你心中所想。多和父母沟通,告诉并且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证明你长大了。我觉得,不管是自己或父母方面的问题,多去用心交流,总会得到改观的。陈朝松这个方面自己发言权比较小,因为我属于中学阶段父母管得少,都是自己做主。不过大学因为支教,接触过一些学生是类似的情况;在清华大学做辅导员,也接触过类似的学生和家长,下面简单分享一下看法。1.作为同学(子女),首先我觉得应该要理解父母。一方面,我们需要理解和感恩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他们对我们是最肯付出的人。记得在大四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些很大的困难,当时我突然间悟出一句话“当有一天你摔倒时,除了你的父母,其他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袖手旁观”。我当时就想,其实只有自己是父母身上的“肉”,父母的很多举动再怎么不符合我的“风格”,也确实是为我好,不会害我。另一方面,作为子女,也要理解父母性格和做法其实很难改变。父母的岁数都比较大了,他们现在很多处理事情的方式,都是“历史的积累”,很难一下子改过去,甚至一辈子也改不回来。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作为子女,真的要去理解。2.其次,我觉得要和父母做更多的沟通,而且要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学会“对付”父母。我一直觉得,最终决定还是我们自己做,毕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父母和其他亲人的意见仅仅是供参考(当然,我们也会在我们自己的决定里,充分照顾父母的感受)。当我们发现父母管得过于严格的时候,我觉得要深思熟虑,把问题理清楚,然后,找个“认真”的场合,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考虑的方式,并提出,哪些地方不对的,请父母指正;也和父母说,最终我还是会自己做决定,我会自己承担后果。3.再次,我觉得,和父母、亲人,包括未来的恋人沟通,都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如果按照大学的学分算,可能算10多学分,毕业论文的级别)。大部分人并不是天生就有这样的能力,恰恰很多人天生都是缺乏的,需要后天的修炼。所以,一定要在这门课上,投入足够的时间,不能是仅仅幻想着要做得很好,而投入的思考和时间又不足够。另外,我非常建议多和朋友交流,包括向一些长辈请教如何与父母沟通。他们会有很多理解和见识,帮助我们去理解、修炼好这门课程,闭门造车是学不好课程的。以上便是简单的想法,仅供参考。陈安琪虽然我爸妈对我都是管得少的那种,但也只是学习方面,例如选什么初中,什么高中,什么大学,什么专业,什么辅导书等。因为他们还没我了解呢。但是,在生活方面,比如买衣服,选眼镜框,种种小事我都是拿不定主意的,都要问爸爸妈妈。因为我真的缺乏生活经验,每一次我买了妈妈不喜欢的衣服回来,自己穿上去真的不好看,不适合自己,结果一次没有穿过就浪费掉了。所以,有时候,听听父母的意见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我们经验不足的方面。看你形容自己的父母,对你那么严格,我想,很有可能他们都是老师吧,因为我认识的老师的孩子呢,都和你一样,被管得死死的。例如,从来没有吃过“三无”产品,从来没有去过KTV,最严重的连社团都不能参加。但是相反的,老师的子女里也有不少优秀的,就像你这样的,自制力很强,知道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都是很自律的人,对人呢也能宽容,性格都不错。这些,就是你父母对你高标准严要求的益处。换做是我,现在吃了任何一个苦头,活着走了任意一次弯路都会牢牢记住,心里想着,以后我有孩子了一定不让他这样,一定要早早地就教他这些道理的。所以,你父母将他们许多年的经验教训提炼成一种规则来规范你、教育你,都是最爱你的表现啊!关于你觉得你是他们的附属品,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我妈妈看《虎妈猫爸》时对唐琳(董洁)关于教育的理念是不屑一顾的,当然,我妈妈不是虎妈。但她还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尊重我们自己的选择全是屁话。你爸爸妈妈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吧。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做的任何选择他们都不尊重,你自己也说了,只是一些独特的想法遭到扼杀而已。你有独特的想法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没有错,你和你的父母只是在相互沟通理解方面没有做好而已。我们和父母之间有许多代沟,所以我们的想法他们当然是不能一时接受的,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多挤出一些时间,看电视时,吃饭时,一起做家务时,多和爸爸妈妈聊聊,把你在学校见到的、在网上见到的有趣的事和他们分享,感染他们,慢慢地让他们接受你的新世界,也许,他们就会和你不谋而合啦!加油!李润峰1.改变一下思路。要知道,你如果把自己设身处地在30年,或者是40年之后,你再去回忆这些,你会觉得非常感动。站在时间的长河中,你要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满满的爱。2.尝试着平心静气地倾听,有选择地接受。父母的话可能让你觉得不太舒服,但是你不要当面顶嘴或者是闹情绪,而是把父母话中有价值的加以吸收,你觉得多余的你已经做到的就舍弃掉,每天保持一个好心态是最重要的。3.进行沟通。要知道,你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可能父母并不知道,尝试进行积极地沟通,父母知道了可能就少说一些了,父母也是通情达理的!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是谁,你要做什么,外界的别人的话终究不能改变你的内核。保持自己的特色,不断地去改善、坚持,终究有一天你就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阚梅整个学习期间,父母家人都比较支持我,也不会给我什么压力,基本不会过问我的情况,只有很少几次,父母想知道我的成绩,我不想说也可以,没有过什么冲突。也听说过同学被父母催促或者监督,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你对父母心平气和地说清楚,告诉他们自己在努力,不要过多给予关注和压力,我觉得父母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有时候不认同,但也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尽管很多时候他们觉得是很大的忍耐,仍会给我们最大的支持。而最后时刻,家人可能和我们一样地焦虑、不安,如果自己心情不好,能忍耐或者用别的排解方式,尽量不要把自己的不如意发泄在家人身上,不管是否有意,发泄都是对身边亲人的伤害。书名:正青春,正能量3作者:学方团队, 编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定价:¥39.00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不要再犹豫,注册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邮箱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其他帐号登录:
公开、免费、消耗3积分。
快速,回复质量高,费用30元起。
私密,专业度高。
位注册用户得到帮助230856
条解答32267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我该怎么办,压力很大【个案分析】
最新解答 Answers
用爱心和专业加入每每度积分和认可度可以使您提升社会价值和商业利益。
网站会员浏览记录
有困惑?来提问吧!不要再犹豫! 您将得到免费的专业解答!
公开、免费、消耗3积分。
快速,回复质量高,费用30元起。
私密,专业度高。
我该怎么办,压力很大【个案分析】
&&&类别:原创
&&&日期: 10:36:33&&& 阅读:(4502)
&&&评论:(3)
导读:原来开朗积极的自己,如今却感觉到自己的一切想法都是消极的。沉重的压力究竟从何而来?
这段时间以来,压力很大。工作现在很不顺利,现在一直在考虑要不要辞职,找不到新的目标。年前,奶奶去世了,爷爷也是癌症晚期,父母也退休了。虽然目前的工作是在国企,做了三年了,可是工资低,工作多,又没有机会。因为工作是因为家人的面子去的,所以辞职的事情我也在犹豫。
我原来很积极向上,感觉很开心很快乐。现在这三个月来却总觉得想法都是消极的,觉得人生没意义,还想过要自杀。出门的时候,还总担心家里的煤气、水没关,门没锁,要回来查几次。一点兴趣都没有,干什么都没感觉,还不爱出门,生怕碰到认识的人。我现在挺痛苦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每每度解读:
如果给你的四肢上面,分别带上一个沉重的包裹。左胳膊是奶奶去世,右胳膊是爷爷病重,左脚是父母退休,右脚是工作压力。即便不亲身尝试,你肯定也能够知道,这个样子肯定是没有办法前进的。
我们姑且不论这些包袱到底你背着必要不必要,但这些压力对于你来说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你的心理状态慢慢由原来的积极向上,变成了压力重重。压力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完全是坏事,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让人更努力地去奋斗。但是压力对人的影响是一个倒U型曲线,压力较小和压力较大的时候,人的效率都是不高的。而你现在,恰恰就处于了一个压力很大的状态当中。这几个月以来,可能你一直没有办法去缓解这些压力,所以情绪上面也处于一个很低落的时期。我相信,你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即便是没有这些压力,你也会给自己压力,督促自己不断进步。所以在外界更大压力袭来的时候,你的内心终于承受不住了。你的内心开始封闭,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认识的人就是很明显的表现。
压力再大,要去解决这些压力也需要一步一步来。在这些压力中,首先你要分类,看一看哪些是自己努力以后能够有所改变的,哪些是自己努力也不能改变的。那些不能改变的,虽然可以肯定你会很不情愿,但还是要把它们放在一边。因为你即使再努力也不能得到任何结果,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受,还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对于能够改变的压力来说,你也要考虑一下哪些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压力,哪些是比较困难才能解决的压力。先从简单的入手,一个是能够有效地缓解身上的压力,另一个是可以增强和恢复你的自信心。
而且,你的想法也不全是消极的,至少你感到痛苦和压力以后选择了求助,这就是很积极的一个想法。生活不会像你所想象的那么艰难,压力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大。做好你能够做的事情,这便足够。
&&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有困惑?来提问吧!不要再犹豫! 您将得到免费的专业解答!
请或注册后进行评论
可以理解你的心情,生活上的不如意的确让我们觉得压力重重。尤其工作不顺,亲人病故,真的那种压力大的让人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和处理。或许你会觉得这只是安慰,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首先从心理上不要把压力放大。比如亲人故去,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让自己积极起来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还有工作的问题,你在国企做了三年,而你感觉不快乐是最近三个月,我可以理解为你只是遇到一点工作上的小困难小挫折吗?或者,有了三年工作经验的你,已经开始不满足于现状了?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平稳的情绪来梳理一下,就像梳头发一样。如果我问你,头发梳不开怎么办?你肯定会告诉我很多办法,其实别的问题也一样。说说的你的梦想,先不要管能不能实现。人的烦恼不仅来自不顺利,更多来自人急于想改变现状的迫切心理,有没有发现越想摆脱眼前的困境,而越是难以摆脱?所以与其挣扎消耗精力,不如短时间内学会调理自己的心理,多做点以前喜欢的事,包括平时爱吃的东西,并适当的补充些维生素C,它有抗抑郁的功效。
建议到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是否有抑郁倾向,早发现早治疗。
比喻很经典,抽象的事情用现实来比喻
恕不接受电话解答,请将问题发布在网站上,问题会在30分钟内得到回复。
每每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京ICP备号-1 MeiMeiDu All Rights Reserved.随着现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压力非常大,有的是为了工作,有的是为了生活等等,特别是一些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在工作中经常有一些不快乐焦虑紧张等等的心情,对于一些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来说,经常都会有一些烦恼的,一些是因为上学的一些青少年,面对每天的书本和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对于这些压力大的人来说都想减轻自己的压力,自己心里压力大怎么办?
步骤/方法:
经常听到一些人在那里唉声叹气的说压力好大呀,对于这一些经常叹气说压力大的人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平时要给自己一些放松的心情,不要老往坏处想,对于某一些事情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而且可以解决得非常好。
也可以换位思考,不要一根筋的想一件事情,这样子只会让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不但想不到其他的问题,对于别的问题来说也是解决不了的,很多人在压力大的时候都会听一些能缓解自己压力心情的一些歌曲,这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法。
还有学会自我放松,要想到自己该放松的时候就要放松,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也是没有用的,因为有的事情就算每天都在想,也不一定能解决,所以只有在放松的时候才会有一些事情,也会有解决的方法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一些爱好来缓解压力,比如画画或者跑步等等。
注意事项:
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呼一下新鲜空气,有时候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是可以缓解压力的一些方法的,既没有什么方法不能解决,只有自己相信自己的时候,压力才不会那么大,而且对于一些压力大的人来说,要经常和一些人聊天,也许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解决的方法。
订阅到邮箱
疾病常识热门相关
疾病常识精彩推荐
疾病常识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
参考价格:¥27.3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
参考价格:¥49
咨询实录推荐我们的生存压力为什么这么大?
政府有很多的机构,它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它是一个属于消耗性的支出结构,所以中国纳税人不堪重负。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税收、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这三块,仍然没有建立起严格而缜密的法律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现代财政制度的建构,直接涉及到国家的治理模式。中国民众的生存压力为何如此巨大,在李炜光《大家的财税学》、等著作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如没有严格与合理的财政预算。但是,还有更多其他因素,诸如秦晖教授在《共同的底线》一书所强调的负福利,任剑涛教授强调的政府规模太大,一些经济学家强调的政府发行钞票过多等等。
中国实施重税主义,导致国富民穷
这种做法,与《商君书》中的法家治术颇为类似:“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我国的流转税很重,我们购买的商品,很少将商品本身的价格,和购买这件商品缴纳的税额分开,因此中国的消费者很少知道,购买这件商品给政府交了多少税。从具体的商品上说,政府收税过多,就会导致商品价格增高,消费者的负担加大。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在《大家的财税学》、《权力的边界:税、革命与改革》、《税收的逻辑》等著作中披露,中国政府的宏观税负,即大口径的达到了37%,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国家收入都算在一块,政府拿走的占到GDP的36%-37%(不会低于这个数)。这个比例,至少应该降到25%才合适。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5)》发布,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收入满意度较低。而收入低,以及生存压力大,都与税负重有着直接的关联。对此,李炜光的研究有着明确的结论。现在的财政预算制度,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新的财政年度财政预算的审议通过时间,应该在去年的12月底,不应该在新年已经过去一两个月之后。财政预算的制定,审议和通过流程,也应该加以改进。审计署应该是人大的下属单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也应该由法律来做明确的划分。在中国,目前过多强调老百姓有纳税的义务,而太少谈论他们作为纳税者有哪些权利。另外,国家收税很多,就应该为老百姓提供很高的福利。这一点,中国近年来已开始改善,但是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政府为百姓提供福利太少,官员享受特权太多
《联邦预算——美国政府怎样花钱》一书中显示,奥巴马2013财政年度建议的联邦总支出分配图,读者或许会认为,美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图表显示,社会保险、失业与劳工支出为34%,医疗保险与健康支出为24%,食品与农业支出、退伍军人福利支出均为4%,公共交通、教育、住房与社区开发个2%。仅前面几项,已经占到了美国政府支出的72%,而美国政府的运行费用仅仅只有1%!这也意味着,美国人供养的,是一个高效、低成本的政府。美国公民的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占到了美国政府支出的绝大多数。而中国人交了几乎是世界上最重的税,享受到的却是秦晖教授在《共同的底线》一书中所说的负福利。所谓负福利,就是说,在交纳各种医疗、养老等保险费用的时候,政府明显偏向官员和公务员,可谓劫贫济富。
日,奥巴马向国会提交2016财年联邦政府预算报告。
在美国,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官员退休以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他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和所有其他普通公民一样。但是在中国,有一个特权阶层,就是政府官员、党的干部和公务员。中国的官员退休之后,级别越高,享受到的福利越多,官员的福利,远远高于一般的老百姓。按常理推测:如果政府官员退休之后,享受到的福利和老百姓一样,老百姓拿多少他拿多少,那么,官员在位的时候势必会对老百姓的福利会更加重视一些,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上,至少会考虑到,自己退休后能够享受到怎样的福利,因为这跟你的直接利益相关。但是,现行的是官员有特权的政策。因为官员退休之后,享受的福利按照级别从高到低次减,大大高于百姓,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不顾百姓的疾苦。既然官员退休后一个月就是比老百姓多拿很多退休工资,多享受到更多的福利,那他就不用管老百姓是死是活,也不管你生病的治疗和生活费是否足够。老百姓年老后没有劳动能力,退休后补贴福利少活该你倒霉。这样一来,那些官员在位的时候,他就没有动力推进整个国家的福利制度改革。
官员太多,百姓供养着一个超大的政府
人大教授任剑涛披露,现在中国政府的规模太大,养的公务员有900万左右,而吃财政饭的有4500万左右,编制外要由财政拨款负责收费来养那就更庞大。据李炜光披露,中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应该是十几万亿,我们养一个政府,吃财政饭的人,包括军队,包括事业单位的人,至少是一两万亿,就是占十几分之一这样一个比例。有的人会拿出来数据来说美国政府养人也不少,美国的公务员数量比我们还多,但是他好像是把美国政府的勤务人员都算在内了。
美国政府更多的是一个提供服务的机构,它不会养活那么多吃闲饭的人。像我们有的党办机构,宣传机构,它那儿没有,而且它也没有党务机构。美国纳税人是不负责供养一个民主党和共和党,他们没有这个责任。我们这里有一个庞大的党组织,有8000万党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吃财政饭的。我们供养的仍然是一个超大的政府,而且这个政府有很多的机构,它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它是一个属于消耗性的支出结构,所以中国纳税人不堪重负。
政府花钱太任性,没有任何约束机制
中国政府在援外上耗费巨资。最近的事实是,中国在非洲和南非花了1000多亿美元,最近又免除了一大笔的外债。不少人人提出,这些都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如果把这些钱用来改善民生,比如说老百姓的养老金,比如公共医疗资金,比如教育上,将会解决很多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政府不应该援外,但是援外也应该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监督和制约程序,政府现在这样花钱,而且数额这么巨大,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的授权审查通过,这完全是不合理的。
3年来,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累计接近10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读过历史的人会直到,二战期间,中国的抗日战争依赖美国的支援。英国、俄罗斯从美国得到的支援更多。美国制定了《租借法案》,规定美国支援英国、俄罗斯、中国等其他国家多少钱,多少物资,都要经过国会批准。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确定了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以及优先目标等原则问题,具体执行流程也得以细化。可以说,美国政府的援外,绝不可能由总统或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我国政府援外堪称大手笔,一出手就是几百亿上千亿美元,即便这种援外有必要,至少也应该经过一个严格的法律程序,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中国政府的公共支出,也没有一个法律授权的程序。例如,前几年的四万亿投资,完全由政府操作完成,没有经过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审议和批准,这明显不合理。
政府滥发钞票,稀释了百姓的财产
经济学家周其仁说,“大发劣币,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头上大抽通胀税”。显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胀税,也是更严重、更隐蔽的税负。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政府控制了印钞权和发钞权。中国政府想印多少钞票就印多少钞票,想发行多少钞票就发行多少钞票。这些年来,政府发行了过量的钞票,这实际上稀释了老百姓的财产。
以美国为参照,美国政府没有发钞权,发钞权在美联储。在其他民主国家,铸币和发钞都要经过严格的约束,政府不可能想印多少钞票就印多少钞票,想发行多少钞票就发行多少钞票。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揭示,中国政府的“友邦”津巴布韦国1980年独立的时候,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用铁腕建立起了高度压榨性的政治制度。他改写宪法,让自己从首相变成总统,并且在1990年废除参议院,使得津巴布韦成为以穆加贝为首的一党制国家,穆加贝和他的亲信汲取了大量财富。由于经济崩溃,穆加贝政府大量印刷钞票,结果造成了高通货膨胀,津巴布韦元变成了废纸,退出了流通。2009年1月,南非等其他国家可以在津巴布韦合法使用。
据范泓《金圆券风潮与国民党的沉沦》一文的研究,
抗战结束之后,国共内战爆发。由于军费大增,财政恶化,国民党政府大量印刷法币,造成通货膨胀,刺激物价上涨,财政赤字增加,至日金圆券发行前,法币发行额增至660万亿元,比抗战前夕增加了40余万倍,物价较抗战前上涨了3492万倍;这种暴涨局面,反过来又加速了法币的流通速度和贬值速度。
毫无疑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相应的机制,限制政府的发钞权。
中国民众的生存压力巨大,或许还有其他因素,诸如缺乏基本的公民权利,以及利益表达机制,公权力对私权的过度侵蚀等等。但是,以上五个具体的经济因素,或许最为直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息息相关。
“总比什么好”已成官方防卫盾牌
听不进批评、不让人说话的逻辑,都是坏逻辑。
北京近来似乎一直为单双号限行做舆论准备,又是大谈单双号限行带来的种种好处,又是摆出如果不限行的话会有多少问题,各种放风试探。很显然,政府注意到了舆论对单双号限行的反对声,北京一位官员近来苦口婆心地解释:限号是讨骂不讨好的事儿,但不得已而为之,总比堵死好一些,希望大家理解(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官员还知道老百姓在骂,挺好——相比那种对舆论批评视而不见、自以为是的粗暴与傲慢,苦口婆心地解释是一种进步。但那句让人熟悉的“总比堵死好一些”实在让人不舒服,日常中我们听到多少部门用过这样的逻辑啊。
舆论批评大拆大建,会说,总比原地踏步好一些;公众批评大吃大喝,会说,总比把钱塞进个人腰包好一些;公众批评摄像头侵犯隐私,会说,总比光天化日下被偷被抢好一些;公众批评一刀切地禁止学生春游,会说,总比万一出事故好一些。“总比什么好”的比坏逻辑似乎已成官方受到质疑时万能的防卫盾牌。
这逻辑貌似替公众考虑,其实不讲理。
其一,“堵死”是一个伪问题,是一个最坏的结果,起码目前还没有出现“堵死”这种极端状态,不能为了让公众接受,而把问题推到“要么放任要么堵死”这两个极端状态,用“堵死”这个极端状态去吓公众。
其二,就算现在交通状况很差,已经到了非采取措施不可的程度,可治理交通问题有很多选项,可以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可以在城市道路规划上进行挖潜,可以讨论、提高停车费等方式——单双号限行的必要性在哪里?在其他方面是不是穷尽努力了?是不是有其他选项?这是需要论证的,而不是当成惟一选择,逼着市民做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要么堵死,要么接受单双号限行。
看一些部门在谈到交通拥堵问题时,从来不反思管理上的问题,而都把矛头指向别人。比如最近北京市交委官员谈到2015年道路拥堵突然加剧时称:经分析,一是油价大幅度走低刺激使然;二是网络约车加剧道路拥堵,注册十几万辆车,每天活跃的有6万辆,一天六七十万单在路上跑。管理部门永远是没问题的,问题永远出在车主身上,所以永远是拿车和车主开刀,拣软柿子捏。
其三,谁才是公共利益的判断者呢?你怎么知道公众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比如有人就会说,宁愿堵在路上慢一点,也不想买了车却只有一半使用权。到底是“宁愿忍受限行的不便,也不愿堵在路上”还是“宁愿堵着慢一点,也不想被单双号限行”,这个选择不能由政府专断地替公众决策了,然后强加给公众一个“政府自以为对公众有利”的决策,而需要经过公众讨论和民主决策的程序。民众的偏好,需要以民主方式去实现。
其四,单双号限行本身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是需要论证的,可一句“总比堵死好一些”省略了论证的过程。为了防止可能的堵死,就可以剥夺车主正常用车的权利吗?先是尾号限行,再是单双号限行,是不是哪一天要禁止开车出行了?车主的权利是不是可以无限地被剥夺?
如果我说,“比堵死好一些”的选择可能有很多,为什么非得是单双号限行。另一种坏逻辑就会跳出来:那你说啊,什么方法更好呢,你能提出什么可操作性的建议呢?提不出具体的建议,那你就别瞎BB。——已经很不错了,总比那谁谁好吧,你觉得不好,那你提一个好的;你觉得这里不好,那你滚去好的地方啊。听不进批评、不让人说话的逻辑,都是坏逻辑。
遏制滥发“腐利”还得有破有立
只有当福利发放回到透明的制度语境下,滥发与“短斤少两”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争议,才可能得以真正终结。 
挪专款奖金“任性”发、小圈子里“送温暖”、从“国字头”单位到基层乡镇……1月21日,中纪委通报了最近一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88起案例,其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占比达20%,位列所有违纪行为第二位。
岁末年初,是规范福利发放的重要时段。近年来,八项规定的执行和反腐的持续推进,使查处违规福利发放一直处于高压态势。但去年全国仍有1.05万人因违规发放福利或津补贴问题受到处理,表明该现象还远未到绝迹之时。
从纪检部门通报的案件来看,福利的滥发已经很少“明目张胆”,多是变相发放。这说明对福利滥发的高压查处已发挥作用,也显示出现有制度仍有漏洞。
从违规发福利的手段看,挪用专款、虚列开支、巧立名目、违规报销等违规操作,无非源自一般性的行政病灶,比如报销程序不严、专款专用的监督不够等。这些日常性的制度漏洞,既可以被用来违规发福利,也可以被个别人用于“中饱私囊”。就此而言,治理违规福利滥发,还是要回到权力监督的根子上来,一些“常规性”的程序问题不解决,“腐利”总能找到“合理”的变现途径。
在滥发“腐利”的另一极,也有单位一刀切地拿掉员工福利,这是当前职工福利制度欠缺稳定和低透明度的一体两面。发“腐利”与不发福利的共同衍生路径,深刻体现了当前职工福利发放随意性大,而制度化、标准化有亏。因此,借助反腐与工资改革之机,探索建立稳定化、透明化的福利发放制度,让职工正常福利不再受行政权力个人偏好的左右,已迫在眉睫。
变相滥发福利所钻的报销手续不严、“小金库”等制度空子,当尽早破除;而透明化的福利制度也当尽快“立”起来——双管齐下,给福利与腐利划出明确的界限,并建立制度性防火墙。只有当福利发放回到透明的制度语境下,滥发与“短斤少两”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争议,才可能得以真正终结。 
油企“工资减半”没有什么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囿于“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企业经营业绩的下降,员工工资福利出现相应的变化,原本就是市场结果。
随着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国内油企职工工资开始缩水,甚至出现工资减半的情况,有的油企连“食堂都开始收费了”。(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工资减半,食堂收费”,无疑具有很浓厚的“诉苦、哭穷”意味。或许应当承认,如果仅从自身纵向对比角度,尤其是与此前媒体盘点的“中石油过去的好日子”相比,如“公积金月缴存额最高达12万”、“食堂的女服务员个个年轻端正”,眼下今非昔比的“工资减半,食堂收费”状况,确实显得有些惨淡。
首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囿于“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企业经营业绩的下降,员工工资福利出现相应的变化,原本就是市场结果。如据三季度财报,2015年前三季度,中石油仅实现净利润306.01亿元,同比下降68.1%;中石化净利润为258.48亿元,同比下降49.49%。这种经营业绩背景下——“两桶油”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降,分别超过或接近50%,“工资减半”岂非理所当然?
再者,虽然与自身纵向比较,油企员工收入确实出现下降,但若进一步与整个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对比,“工资减半”没有什么不合理。如数据显示,2014年中石油员工总费用高达1208亿元,同比增长3.8%;按“2014年中石油共有53万名员工,31.93万名市场化用工”计算,中石油2014年人均员工费用高达14.22万元,意味着,这一人均员工费用,即便“减半”,也仍明显高于元的全国年均工资。“工资减半”怎么说不过去?
猴子“康康”为何不能像米老鼠那样可爱
艺术家当然要按其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来表现生活,但公众买不买账难说。公众也许不比艺术家更懂得艺术创作的规律,但未必就不能感知艺术与生活统一的原理和规律。
1月21日下午,央视春晚官方微博正式发布2016年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康康”的立体3D版造型出现后,遭到网友吐槽,“丑到哭”“红绿灯”“怎一个丑字了得”等评论铺天盖地,当晚,春晚官微将3D版设计图删除。一些人认为康康脸上的两个肉球太难看,然而设计师保留的理由是:小猴子吃东西吃到很多的时候,腮帮子就会呈现出鼓鼓的样子
艺术家当然要按其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来表现生活,但公众买不买账难说。公众也许不比艺术家更懂得艺术创作的规律,但未必就不能感知艺术与生活统一的原理和规律。同时,公众也有对艺术作品评判的标准和感受。比如,公众现在就认为康康是一种审丑。
认为康康丑的个中原因,可能涉及自然主义描写或描画。自然主义大师左拉说,“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因此,在左拉的作品中充斥着酗酒、神经错乱、色情狂、凶杀、性爱和滥交等描写。
人们批评自然主义没有描写出生活的本质和真实,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尽管酗酒、凶杀、滥交等行为确实存在,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体现,但由于受到种种约束,这些行为不会占主流,而且人的行为还有美好的一面,如谦让、互助、互爱等。
对猴子的描画与是对人的描写,本质上是相通的。猴子面部固然有时有两个肉球,但是,在所有见过猴子的人看来,这并非它们的常态,只是在争食时才有。
再进一步看,以动物代表人的生肖属相是中国人的发明,无论是作为生肖的形象还是画作中供人欣赏的形态,都需要把动物最美好和最能传神诠释其特征的形象展现出来。其中,猴子的形象可能是最丰富的,因为猴子作为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远亲。
在选择以什么特点来表现康康的形象时,表情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选项之一,这在达尔文的《人和动物表情中》已经有论证了。更重要的是,如果细心观察,包括猴子在内的动物还有人所没有的萌态和可爱之处,也最能打动人,选取这样的表情更符合审美,也能为人们所接受。
除了表情,猴子和其他动物也有很多特点可以代表它们,并能作为一种美好形象为人们接纳和欣赏。例如,猴子的嬉戏、行走、攀爬、跳跃、相互理毛、雌猴的育儿携子、公猴的一马当先抗御外敌和抵御险情等,都可能是康康形象的组成部分,使得康康的形象不仅可以更美好,而且更栩栩如生,更喜庆和更俊俏,美猴王不早就是人们称道的一种猴子形象吗?
另一方面,即便猴子的形象并不美好,如同小说中描写的毛脸雷公、尖嘴猴腮、自私算计、争斗群殴等,但也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让其美好起来。华特·迪士尼就是通过艺术描画,把外貌丑陋、品行不端、偷偷摸摸、猥琐肮脏的老鼠描画成形象美丽、行为优雅、个性美好的人见人爱的米老鼠。米老鼠的形象融进了迪士尼的鼻子、面孔、胡须的外形,其走路的外形、姿势和表情,都有迪士尼的影子。而米老鼠的个性又被描绘成温柔可亲、有正义感、机智勇敢、善解人意。
猴子的真实形象以及个性,当然要比老鼠好得多,而且是可以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两种动物之一(另一是大熊猫),为何不能把康康的形象描画得更美好一些呢?
“一个引号值2亿”是权力败家
市民之所以要和政府掰扯这事儿,不仅是因为舍不得2亿元就这么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政府自以为真的拥有“点金成石”的本事。
六合龙津桥是雄州主城主要城市道路桥梁,是沟通滁河南北的重要通道。当地政府决定炸毁重建,重建总投资20848万元人民币。六合区住建局表示,龙津桥是一座老桥不是危桥,但桥梁总体评定不好仅为C类,由于城市发展需要,龙津桥各项指标已不适合六合区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上报材料时,危桥这两个字是打上引号的”。
如果真是危桥,炸毁重建也是理所当然,市民不仅不会投反对票,相反还要为政府如此为市民安全出行负责的态度点赞。可问题是,虽然龙津桥的桥梁总体评定仅为C类,但还远远达不到危桥的标准,政府就这么急着炸毁,是不是显得有点儿财大气粗?虽然政府一再强调,“龙津桥的各项指标已不适合六合区的快速发展”,言外之意,龙津桥成为危桥不过是早晚的事儿,现在炸毁充其量只是早了点儿,不过,市民显然不能理解这种“人早晚是要死,所以干脆趁着健康状况即将恶化就实施安乐死”的逻辑。
或许政府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败家,怕市民不愿意,所以才一再解释,虽然龙津桥确实算不上是危桥,但人家“在上报材料时,危桥这两个字是打上引号的”,不过很显然,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市民的疑问,相反却让大家更有理由表示不满。
认定危桥有严格的标准,是不是应该重建也有严格的规定,这显然是不能随意突破的。难道说,加上一个引号,“危桥”就可以和危桥画等号,就可以想炸就炸了?古人一字千金就已够惊人,权力却怎么能一个引号就值2亿元?这是要羞死古人的节奏么!这背后到底是因为政府画上的这个引号太值钱,还是权力太任性,太拿老百姓的血汗钱不当回事儿?
市民之所以要和政府掰扯这事儿,不仅是因为舍不得2亿元就这么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政府自以为真的拥有“点金成石”的本事。
萧功秦:警惕新左派的极左化危险
“左”的思潮的代表人物将有可能与社会上反对改革开放路线的民粹左派,里应外合,内外呼应,形成群体性的思想势力。
新左派思潮是以左翼平均主义思想理论为基础,以平等与公平为核心价值,把中国走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分层化、社会失范与其他社会问题,简单地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体现,并以平均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基本选择的社会思潮。
国内新左派与国际新左派的“同”与“不同”
新左派作为一种学理,在市场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强调不受约束的市场经济会导致社会阶层分配失衡,导致社会不公平,是有其合理性的。作为一种对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制衡力量,它可以起到学理上的平衡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的分化,新左派思潮的存在,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到差异化阶段的思想反映。
然而,当今中国的新左派,在运用其学理资源时,与国际上以法兰克福学派等“后学”理论为基础的主流新左派相比,有一个必须注意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更多地是从“文革”理论中,从对“文革”的浪漫历史想象中,去建构自己的合理性基础。他们从这种虚幻的基础上去寻找支持自己现实立场的资源,这在当下中国,就具有值得警惕的消极性与危险性。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过分夸大了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过程中某种由于脱序与失范而出现的消极现象,并把此类消极面视为“资本主义的本质表现”。由于这种悲观估计,他们在情感上思想上对现实有一种更强烈的疏离感,并形成一种更具情绪化的、以“文革”为理想模式的激进的“左”的批判意识。
2015国内新左派中的极左思潮有所抬头
2015年国内新左派中的极左思潮,在社会群众中,甚至在一部分党内干部中有所抬头。他们中有些人本来就对改革开放不满,认为现在中央批评“右”的自由化思潮,正是他们对中国政治施加影响的好时机。他们认为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中国民众已经成为“被资本家奴役的奴隶”。他们主观上似乎要表达为下层阶级讲话的道义责任感,然而这种责任意识却是建立在错误判断的基础上的。某些人公然认为,“改革这么多年,我们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老是强调创新,再继续创新,社会主义就没了,党干脆改名算了”。
他们还认为,“制度、法治并不重要。革命年代没有制度、法治,但共产党照样很清廉,所以关键还是理想、信念”。他们所谓的“理想、信念”实际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左”的那一套。他们用极左的教条主义来对抗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历史趋势,用“文革”运动的意识形态作为理想与信念的基础。
他们有的人仍然鼓吹“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改革开放时代的人民内部矛盾,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来予以定位。他们把“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打击右翼自由派的武器的同时,却与中国共产党提倡的走向和谐社会的大方向背离。他们高调地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上制造了政治紧张空气。他们鼓吹“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会把一切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都一律打成是“阶级斗争的新对象”。
这种泛化处理社会阶层矛盾的做法,在“文革”时期造成了巨大的极左灾难。正是这种历史记忆,使中产阶级与企业家阶层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理,并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担忧,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左”思潮之危害
“左”的思潮的复苏,表面看来是帮中央维持政治稳定,实际上是从“左”的方面反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正确方针。有的观点已经是公然对抗、直接否定党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了。
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干部无所适从,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也忧心忡忡。他们误以为这些“左”的思潮的代表人物不是“空穴来风”,似乎其背后有深厚的政治背景,造成社会上对中央大政方针的误解,影响了广大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对改革开放大方针的信任,这样的苗头性和倾向性值得高度警惕。更大的危险还在于,“左”的思潮的代表人物将有可能与社会上反对改革开放路线的民粹左派,里应外合,内外呼应,形成群体性的思想势力,来影响政府,对执政党施加压力。
可以预计,这样的过程有可能在未来五六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一旦中国经济出现某种挫折,经济萧条与社会失业面增加,社会矛盾就会进一步扩大;一旦经济大趋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大众面对新的经济困境时,这种以全面否定改革、否定改革开放为基调的新左派中的激进思潮,就有了进一步膨胀的温床与势头。
新左派中的激进“文革”左派思潮,具有民粹化的天生趋势。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民众,在文化心理上也有“文革”理论残余的心理积淀,很容易受其影响。在那里,极左化中膨胀的新左派,会以“正义”代表者的姿态,在社会骚动状态中上下窜动,煽动社会不满。凡是反对其观点的,在他们主导的舆论场中,一律被打成“敌对势力”。他们会在内外呼应的互动过程中,成为社会上与网络空间中的强势话语,甚至有可能取得舆论场上的话语霸权与优势,成为中国政治不稳定的新的动乱之源。
新左派中的激进派不但会拉拢社会群众,而且还会从“左”的方面来攻击执政党的既定方针,通过改革开放而形成的执政党的合法性的新道统,就会受到挑战威胁。可以想见,一旦新左派在舆论场上得势,社会也会发生“左”与“右”对抗的撕裂状态。这种来自“左”的方面的对执政党合法性的挑战,与来自“右”的自由化的挑战的前景,是可以想象的,这种趋势是十分危险的。
针对社会上这种新左派中的极左化的苗头与现象,我们要予以充分的注意与警惕,要针锋相对地提出批评。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的决议精神,让社会大众理解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坚持革命党人的信仰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法治与理想信念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决不能让“以阶级斗争为纲”死灰复燃;决不能通过回归“左”的思潮,让“死的抓住活的”,以此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压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