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餐后血糖糖

血糖的正常值餐前餐后各是多少?
血糖的正常值餐前餐后各是多少?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血糖的正常值餐前餐后各是多少?
您好,空腹血糖正常值为4.0-6.1mmol/L,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3.9-7.8mmol/L。如果出现高血糖,要及时控制好,要注意饮食合理。如果怀疑有糖尿病或者有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建议您使用三诺安稳+血糖仪,实时监测血糖波动,如果出现血糖数值严重偏高,要立即到专业医院就诊。
一般空腹小于6.1mmol/l,餐后小于7.8mmol/l.
空腹血糖(FPG):清晨空腹测定,正常值3.3~5.6mmol/l(60~100mg/dl).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正常值应低于7.8mmol/l(140mg/dl).耐糖实验(OGTT):口服葡萄糖75g,于空腹,服后0.5,1,1.5,2,3小时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大于7.8mmol/l;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的为糖尿病.
副主任医师&
你好,一般空腹小于6.1mmol/l,餐后小于7.8mmol/l。血糖有点偏高的,建议你服用微络康降糖胶囊,调节糖体平衡,滋养细胞,疏通血管,预防并发症。另外糖尿病人的饮食要选择血糖升高指数低的食物。
你好,您说的血糖的正常值,餐前餐后,在不同的实验室标准是不同的,但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是比较统一的。目前诊断糖尿病一般的标准是,具有糖尿病的一些,症状,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大于7.0,同事产后血糖,大于11.1可以确定诊断为糖尿病。
全民健康管理中心
您好,血糖的正常值为空腹血糖值<7.0,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糖尿病的用药治疗,根据个人病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瑞舒(米格列醇片)或瑞平(格列美脲滴丸),同时为了防治并发症、保护内脏器官,也可以合并服用参芪降糖颗粒,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占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70%以上)。作用稳定,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服用,而且对心肝肾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降糖同时还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微循环、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联合二甲双胍、磺脲类、阿卡波糖、米格列醇、胰岛素等一起使用,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Lj
空腹血糖正常值?考虑正常人一般正常血糖值是空腹3.9-6.1。
对于正常的血糖,参考值是:空腹血糖:3.9-6.2mmoL/L;餐后一小时:7.8-9.0mmoL/L;餐后两小时:3.9-7.8mmol/L。一般超出这个值再有饮食加大、口渴、尿多、体重减轻就意味是糖尿病了。
餐后2小时血糖(P2hPG)≥11.1mmol/L为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IGT),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应引起主因。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您好:您的餐后血糖较高,正常的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建议继续调整用药,可以用拜安捷血糖仪自己检测血糖,以便血糖有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日常生活应该注意:(1)必须忌烟忌酒、严格糖尿病饮食,树立信心,学会放松,保持良好心态;(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正常体重,尽量避免肥胖;(3)用药要谨慎,要按照医生根据病情所提出的要求,选择和定时服用中西药物,勿擅自滥选降糖药,老年人的用药量比一般人稍低一些;(4)定期观察血糖变化,并作相应并发症的检查,如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及眼科检查,如有异常及早治疗;(5)每天适量有氧锻炼,如散步、早操、爬山等。
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过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小粒径负离子,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对于降糖有良好的疗效。[
因人而异的餐后血糖正常值血糖值在正常情况下,餐前与餐后的数值并不相同。进食后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会变成萄萄糖排到血液中,所以餐后的血糖值会比餐前高。空腹时血糖的正常值在3.9~6.4mol/L之间,平均在80mg/dl左右。另一方面,餐后血糖会因人而异,大约可视7.8mmol/L以下为正常值。○随着年龄增高的血糖值健康的人一天内血糖值会在70~130mg/dl之间变动。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糖值也会增高。六十岁以上者的血糖值,空腹时在1lOmg/dl以下,餐后血糖值在160mg/dl以下可视为正常值。怀孕时的女性其血糖值反而会变低。空腹时平均为77mg/dl,比健康人稍低。
您好!您的血糖非常正常,继续保持,控制得很好。糖尿病主要依照尿糖或血糖测定,其主要指标如下:(1)尿糖测定:常用班氏定性液,葡萄糖的还原性能将定性液中的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而使尿液变色,随着尿糖的增高而发生颜色变化:  蓝色-绿色-土黄色-砖红色(含大量葡萄糖)(2)空腹血糖(FPG):清晨空腹测定,正常值3.3~5.6mmol/l(60~100mg/dl)。(3)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正常值应低于7.8mmol/l(140mg/dl)。(4)耐糖实验(OGTT):口服葡萄糖75g,于空腹、服后0.5、1、1.5、2、3小时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大于7.8mmol/l;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的为糖尿病。祝您身体健康!
餐前血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正常值应低于7.8mmol/l(140mg/dl).耐糖实验(OGTT):口服葡萄糖75g,于空腹,服后0.5,1,1.5,2,3小时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大于7.8mmol/l;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的为糖尿病.餐前血糖意见建议: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因人而异的餐后血糖正常值血糖值在正常情况下,餐前与餐后的数值并不相同。进食后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会变成萄萄糖排到血液中,所以餐后的血糖值会比餐前高。空腹时血糖的正常值在3.9~6.4mol/l之间,平均在80mg/dl左右。另一方面,餐后血糖会因人而异,大约可视7.8mmol/l以下为正常值。○随着年龄增高的血糖值健康的人一天内血糖值会在70~130mg/dl之间变动。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糖值也会增高。六十岁以上者的血糖值,空腹时在1lomg/dl以下,餐后血糖值在160mg/dl以下可视为正常值。怀孕时的女性其血糖值反而会变低。空腹时平均为77mg/dl,比健康人稍低。
糖尿病病友圈
疾病常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哲宇大夫本人发表
为什么餐后血糖低于餐前的呢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为什么餐后血糖低于餐前的呢
所就诊医院科室:
江西南昌第二附属医院 内分泌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治疗过程:五月份装了心脏支架
因素 1:标本采集。
因素 2:降糖药物的影响。例如,接受「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由于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者用量过大(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均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三餐前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剂量过大,则可导致餐后血糖偏低。
3:肝病对糖代谢的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空腹血糖往往正常甚至偏低,进餐后,血糖迅速升高,30 分钟即可达峰(>10 mmol/L),随后血糖开始下降,餐后 2~3 小时的血糖值可低于空腹血糖水平。
因素 4:滋养性低血糖。主要见于某些胃切除术后的患者,由于其胃排空时间缩短,导致葡萄糖吸收过快,快速升高的血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随后发生低血糖。
因素 5:「糖尿病前期」或「2 型糖尿病早期」伴发的反应性低血糖。
因素 6: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低血糖常发生于餐后 2~4 小时,症状一般较轻,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15~20 分钟),多可自行恢复或稍进食即可缓解。临床表现以交感神经受兴奋症状为主,如心慌、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手足震颤、软弱无力等,大脑缺糖症状(如神志错乱、抽搐等)较少见。
状态:就诊前
张医生好,我爸现在半夜两点测的血糖是五点,早七点空腹测的是九点,下午餐后两小时测的是十四点多,想问问该怎么调整用药,胰岛素现在早晚一针打的是十二个单位,还口服降糖药
疾病名称:二型糖尿病&&
检查及化验:2月23日第一次发现糖尿病,空腹血糖13.9,尿糖2+一个星期后,第二次检查,空腹血糖11.9餐后两小时18.1,尿糖3+.糖化血红蛋白11.0%
治疗情况:3月1日住院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
疾病名称:II型糖尿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早中晚三餐时注射诺和锐门冬胰岛素,剂量分别为11、11、8,晚睡前注射诺和灵N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剂量为8,早空腹血糖值在6.3--8之间,餐后...
疾病名称:糖尿病?&&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我的母亲昨天去医院化验了一下血糖,空腹血糖7.9,餐后半个小时11.9,餐后1小时13.0,餐后两个小时和3个小时都是8.3.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四个月前至今服用盐...
疾病名称:糖尿病&&
检查及化验:前几个月检测餐前血糖8
治疗情况:用药格列美脲近2个月了,最近几天测空腹6.3-7,不过餐后3小时总是手有点抖,头有点麻,测血糖3
病史:2010年得的妊娠期糖尿病,以前没怎么控制,...
疾病名称:糖尿病,脑血栓,右手右腿不能行动。&&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糖尿病七八年了,空腹血糖最高11点多,日脑血栓入院,查餐后血糖13.5。在医院治疗40天,出院一月,空腹血糖控制较低,最低4.3,高...
疾病名称:妊娠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空腹血糖高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今后该怎么治疗?谢谢您了!!
病情描述:大夫,您好。我怀孕6个月了,空腹血糖总是在6左右,超过了孕妇正常的血糖值,但是餐后两小时都在6.7以内,是正常的,我有控制饮食,多运动,空腹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疾病名称:糖尿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糖尿病14年最近血糖老是空腹高餐后低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直吃药都很好只是最近老犯吃的药有肠溶二甲双胍早中晚各一片阿卡波糖胶囊早晚各...
疾病名称: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病情描述:为什么我餐前血糖5.59正常,餐后只有1.32呢这是怎么回事,我最近10天在节食和运动减肥
疾病名称:血糖高&&
希望得到的帮助:空腹血糖15点多。餐后血糖反而10.7左右。这个是怎么回事。需要做什么检查
病情描述:女,32岁。3月5日做的甲状腺,空腹血糖,性激素。发现空腹血糖15.04,3月7日餐后血糖:10.7。3月10日空腹血糖:14.17
当天餐后血糖:11.8
疾病名称:2型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知道原因并得到对应措施
病情描述:我一直打的门冬胰岛素和甘精重组胰岛素。每天早餐1个单位(门冬),血糖正常,空腹小于6,餐后小于7,午餐打门冬3个单位,午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7.0),4小时8.4,晚餐前血糖高(8.7),怎么回事?...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张哲宇大夫的信息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科可通话专家
中西医结合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总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
深圳第三人民医院
中西医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中西医结合科
中西医结合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糖友别忽视餐后血糖_新浪健康_新浪网
糖友别忽视餐后血糖
  编者的话:中国糖代谢异常的人群中约有80%为餐后高血糖,从最初的诊断,日常的自我血糖监测,到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餐后血糖都扮演着极 其重要的角色。在由《生命时报》发起的2015年度“我和餐后血糖”糖尿病防治最佳实践征集中,许多糖友和家属分享了他们在控糖历程中与餐后血糖的故事。 本期起,我们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6篇刊登,并请专家进行点评。
  糖友别忽视餐后血糖
  控糖离不开合理用药
  福建省漳州市& 戴欢欢
  去年的一次体检中,医生查出我的空腹血糖为9.5毫摩尔/升,尿糖(++++)。由于那时我对糖尿病的知识一知半解,也没有明显症状,我还不太相信自己得了糖尿病,也不愿意吃药,所以并没按医生的建议治疗。
  我当时觉得,通过饮食控制加上一定的运动量,血糖就能降到正常范围。可十多天后,我开始、站不稳,去医院一查,空腹血糖为9.7毫摩尔/升,血糖 没降下来,反而升高了。于是我开始遵医嘱服降糖药。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我认识到糖尿病主要的危害是损害心、脑、肾、眼等多个器官,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从 这时开始,我开始认真对待糖尿病,并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服药一个星期后,我的餐后血糖还是高达9.5毫摩尔/升,有时夜里还有心慌等症状。医生根据餐后血糖的数值和我的具体情况,判断目前治疗的药物对控制 餐后血糖并不理想,且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调整了用药。又一个星期过后,我再次查餐后血糖,发现已经降到了7.5毫摩尔/升。这时我已经知道糖尿病是个 终生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药物,并且懂得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于是我根据医生建议,开始口服药物、打 胰岛素治疗。为了方便我平时监测血糖,儿子还给我买来了血糖仪。
  我了解到,空腹血糖低,餐后血糖高。糖尿病人饮食不仅要考虑营养配比,还要考虑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GI值”。例如西瓜的GI值为72,而苹 果的GI值为36,吃西瓜血糖容易很快升高。于是我夫人从饮食上加以调整,用燕麦、荞麦粉、玉米粉、大豆、芝麻等加工成窝窝头,让我每天在早、晚餐前定量 食用,上午9︰30、下午15︰30、晚上睡前还吃点饼干水果。就这样,一个月后,我早上的状有了明显好转,午餐后的血糖下降了,头晕减轻了,精 力也比以往明显好多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两年前我就出现的口干、犯困、体重减轻等症状,以及晚上睡觉时突然心慌、呼吸变快等感觉(我曾到医院查心电图没有发现问 题),都是因为我对糖尿病知识的一无所知而被忽视了,这使得我在糖尿病初期没有去医院检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糖尿病,要注意以 下几点:一是思想上要重视、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二是要及时检查;三是一旦发现,就要及早控制治疗;四是注意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要全面,主食不过量;五是要 有适当的运动。最后,只是调整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希望我的体会能给糖友们一些帮助。▲
  全家合力控血糖
  山东省泰安市患者家属 张作光
  老伴今年六十八,高血糖快二十年。
  餐后血糖隔天测,都没超过七点三。
  不但血糖较平稳,还没任何并发症。
  老伴血糖控得好,全家人人有功劳。
  陪伴让她心情好,生活规律都把关。
  顿顿都吃七成饱,早晚户外去锻炼。▲
  控糖不能“单打独斗”
  点评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日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 杨文英
  这两篇文章让我想起很多临床上类似的案例。《控糖离不开合理用药》讲述了一位糖友从刚查出糖尿病时不愿服药,认为饮食加运动就能控制病情,到正视糖尿病、 合理用药和控制饮食、监测血糖的故事。《全家合力控血糖》则从一位患者家属的角度,介绍了控糖需要从监测、心理、锻炼、饮食等多方面入手的经验。其中有些 方法值得学习,也有些问题需要大家注意。总结起来,无论是测血糖还是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控糖都不能只靠一种方式“单打独斗”。
  只关注空腹血糖,可能漏诊。《控糖离不开合理用药》一文中的患者通过检查空腹血糖和尿糖等指标,确诊了糖尿病。但他认为这时还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治愈”,因此没有及早用药,影响了治疗。
  这位患者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空腹血糖虽然能反映未进餐时的血糖水平,但只是糖尿病诊断的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糖代谢异常人群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而常 规体检只查空腹血糖,可能有半数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被漏诊。确诊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很重要。如果想了解糖尿病控制的情况,餐后血糖甚至 比空腹血糖更重要。
  其中,查餐后血糖最标准的方法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喝75克葡萄糖水后2小时测血糖。如果餐后血糖达到7.8~11.1毫摩尔/升(也称“糖耐量异 常”,英文缩写IGT),或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之间,就属于糖尿病前期。如果患者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 11.1毫摩尔/升,医生结合具体情况,可诊断为糖尿病。
  只调整生活方式,不能治愈。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受到损伤,这个损伤是不可逆的,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调整生活方式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预防糖尿病并 发症。但如果和《控糖离不开合理用药》的作者一样,认为只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就能彻底治愈糖尿病,是不现实的。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需要遵医嘱及时、正确 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干预等治疗糖尿病。这方面,《全家合力控血糖》中描述的患者及其家属就做得很好。
  虽然目前糖尿病不能治愈,但很多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控制得当,还可以逆转。一旦发现餐后血糖超过7.8毫摩尔/升这个“警戒线”,就要积极从生活方式上干 预,例如少吃高糖高油食物、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对于难以坚持这些健康生活方式,或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必要时应遵医嘱服用 阿卡波糖等药物控制。
  只靠糖友自己,效果有限。家属的配合在控糖中也能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全家合力控血糖》的作者老伴近20年无并发症,离不开家属的监督和配合。首先,患 者隔天测一次餐后血糖,作者对老伴的血糖数值了解得很清楚,说明协助其管理监测和记录血糖的工作。不过,对血糖控制较为平稳的糖友来说,可咨询医生后,在 每周选一天测一次空腹血糖和3次餐后2小时血糖,形成一个血糖谱,这种数据可能更有参考价值。如果病情严重或者波动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监测血糖的频 率。其次,家人对患者的陪伴,能给予适当鼓励,使患者对抗击疾病更有信心。最后,对饮食的控制和锻炼,也有助于控制血糖。这一点,《控糖离不开合理用药》 的作者家属也做得很到位。患者妻子制订了食谱,不仅保证了营养均衡、还丰富了食物的多样性。
  希望各位糖友和家属能通过这两篇文章,发现自己在控糖工作中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式。▲
  (本文由本报记者张瑾采写)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讨论)餐后血糖比餐前血糖低?
不知道各位同仁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餐后的血糖竟然比餐前的血糖低。有人说是仪器的问题,可是我遇到过不止一次啊,为什么大部分的人不会这样呢?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啊?比如对糖的敏感度不同等。理论上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第三版的生化检验教材上讲过,具体可以参考!可能是胃病患者会出现!一般糖尿病患者,都是餐后血糖比餐前高,但临床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早餐后两小时血糖比空腹低。这主要见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使得空腹胰岛素不能有效抑制肝糖输出,而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另外,使用胰岛素特别是超短效胰岛素制剂的患者,以及夜间中效胰岛素用量不够而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早餐后两小时血糖低的情况,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或剂型。
还有一些已经进行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也会表现为餐后血糖水平相对偏低,这种情况并无大碍。对于专科医生,完全能理解这样的结果。而我们搞检验的面对的是所有专业的医生,有一些非专科医生不能理解这样的结果,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检验科搞错了。毫无疑问,如果标本管搞错了是完全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出现。在排除了检验结果错误的前提下,这样的结果可见于胃切除和严重肝病的病人。实际工作中,我们的OGTT通常都只做2点:空腹和餐后2小时。如果按WHO的标准化操作做4点,就可发现这样的病人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0mmol/L。书上称为“储存延迟型耐糖曲线”。从理论上上将,这种情况主要有:1 部分 2型糖尿病,由于餐后高血糖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延迟性分泌,而使机体出现一过性高浓度胰岛素,而高水平的胰岛素又可以促使血糖的降低,继而出现餐后低血糖;2 部分上消化道手术(如胃切除术),由于排空时间缩短,可以造成血糖吸收过快,而引起血糖的迅速增高,造成胰岛素浓度的增高,继而出现低血糖;3 反应性餐后低血糖,可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兴奋,该类患者可以表现甲状腺素或肾上腺素降低,而这类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这种情况经常有,同意前面几位讲的,在做OGTT时碰到很多,其实如果同时做了胰岛素释放试验就很清楚啦。碰上这种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和临床医生的沟通,因为病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做检验的不是很了解,我个人觉得检验和临床互相沟通,受益良多,对自己的水平提高大有帮助。平常病人测血糖时,并没有根据OGTT试验的要求,而是在吃食物之后两小时左右来测餐后血糖.这个准确性要差很远同意上面各位战友所说.补充一点,许多因素可以导致餐后低血糖,包括药物,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受体抗体和先天性疾病(如果糖-1,6-二磷酸酶缺陷),也包括反应性低血糖(也称功能性低血糖).在第三届国际低血糖学术会上,反应性低血糖被定义为:一种临床疾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有餐后症状,毛细血管血或动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5~2.8mmol/L.该症患者在餐后1~3小时有自觉症状,通过进食可缓解30~45min.但很少发现引起低血糖症的病因(如胃肠功能不全或激素缺乏).这类患者有时无自觉症状但有低血糖,或血糖浓度正常却有自觉症状.餐后低血糖比较少见,在发生餐后自觉症状时有低血糖即可建立诊断.如果怀疑本病,则可进行5h进餐耐量试验或5h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多长时间的?加做一个餐后半小时,可能就高了。
您的位置: &&空腹与餐后血糖孰重孰轻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包玉倩
  血糖监测是综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可以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优化血糖管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血糖监测的方法有点血糖测定,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上述方法侧重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其中点血糖测定包括静脉血糖和由便携式血糖仪测得的快速血糖,后者常常可以由病人在家中进行,即所谓自我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测定的时间点不同又可分为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及随机血糖等。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常用方法。有规律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但是,且不论那些刚起病的“新糖”们,即便是很多“老糖”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每周测几个空腹血糖、几个餐后血糖来观察自己的血糖情况,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8小时以上没有进食而测得的血糖值。而吃过早饭,到午饭前胃已排空时的血糖不能视作空腹血糖,只能称为餐前血糖。同理,晚餐前血糖也不能当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第一口计时间,进食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
  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与餐后血糖关系密切。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的漂移程度具有预测作用。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有关,监测餐后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血糖控制状况,另一方面,对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不同种族的糖尿病患者,其高血糖的表现类型不同。来自我国人群的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的早期,往往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大多可以在正常范围。此外,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以米、面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因而更易出现餐后高血糖。可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在血糖监测中具有同等地位。
  201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颁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血糖监测提出了适用性建议。测量餐前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适用于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餐后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时,或是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细读指南不难发现,除了上述提及的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外,自我血糖监测内容还包括睡前血糖、夜间血糖以及随机血糖。睡前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者;夜间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在出现状时或剧烈运动前后,应及时测定随机血糖。了解了上述不同时间点血糖监测的意义后,相信广大糖友们心中也有数了。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跟糖化血红蛋白又有什么关系呢?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抽血前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既包括空腹血糖,又包含餐后2小时血糖。当糖化血红蛋白还不是太高的时候(9%),主要受空腹血糖的影响。
  因此,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意义重大。监测时不能单打一,应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选择监测时点,即所谓个体化的血糖监测,从而使血糖尽早、持续、稳定达标。
(责任编辑:夏娜)
&&&&&&</div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后3小时血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