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究竟究竟的近义词是什么?

原标题:宗萨仁波切:“爱”到底是什么?

男女相恋时海誓山盟,爱到至深至切时甚至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我们一般认为的爱情定义就是希望对方能快乐,奇怪的是:当其中一人另有新欢时,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诚心献上祝福,而是不计一切代价想拆散对方挽回颓势。

如果为了爱一个人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时,当对方找到另一个可以给他更多快乐的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愤怒,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呢?

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借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爱”是什么?

热恋中的男女总希望二人能永远不分开,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对方绑在身边,只要一分开就感到痛苦,会用尽各种方法追踪对方的行动。

虽然嘴上说是关心,其实不过是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当贪念愈来愈多、多到无法满足时,我们就会因为达不到而产生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爱一个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贪着就像是一种迷幻药,常有美丽的外表作装饰,当我们被以爱做掩护的贪着缠上时,就堕入五里雾中无法看清事实。

热恋中的人很难用理智去分析眼前的这个人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眼里看到的尽是对方优点,因为分不清爱和贪着的界限,一心一意只想让对方完全属於自己,而结婚似乎就是满足这念头的唯一方法。

婚后占有对方的贪念减少、激情慢慢消失,这时才会用理智看待生活,婚前对方的优点在此时完全消失不见,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抱怨对方与婚前判若两人。

其实眼前的人并没改变,只不过当初并没有静下心来用理智判断而已。当生活中充斥着不满与抱怨,当初爱得你死我活的两人,最后可能落到对簿公堂终至分道扬镳的结局。

自己是个出家人,不曾品尝过爱情,但我也曾检视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别。记得到印度求学不久,我至亲的外婆过世。外婆以高寿往生,遗容安详,就佛法的观点,我应该为外婆的重生而感到开心。

因为从许多迹象来看,外婆应该会转生到一个好的来世。在生前年迈的外婆不能自由行走,耳不聪目不明,身体就像穿了八十多年的旧衣,在生活上带给她极大的不便。而今她终於可以换上新衣,而我不但没有给她祝福却伤心不已。

后来我冷静下来看外婆的辞世,才发现我伤心是因为我再也不能享有外婆的关爱,我的痛苦完全是出于贪着那份关爱而产生,失去和外婆相处的种种,让我感到难过。当我分清楚自己伤心的原因时,我的悲痛很快地释放了。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爱情,不需要有爱的对象。人在这世界上必须有爱的对象,因为这是支持我们生存的力量,我们应视“爱”为一种尊重。

也就是与某人相处时,所带来的种种美好回忆是来自於两人和谐的结果,所以快乐的一半功劳应归功於对方,加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快乐,所以尊重他人的立场是非常合理的。

与任何人相处时,如果对方脸上充满了愤恨或内心闷闷不乐,我们也无法自在地享受欢乐,他方与自方的安乐是一体两面的,所谓的“爱”或是“希望他人快乐”的理念,实在是具体的理由,况且获得最大利益的是自己。

内心充满真爱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以我而言,我爱的对象是这世上无量无边的众生,是我以外的每一个人,因为要让别人得到快乐,我必须更努力,这对象是支持我生存和努力的方向。

如果希望伴侣成为支持你的力量,理智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冷静地分辨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异,观察对方是否真正值得信赖。

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贪着的冲动超越理智,就无法看到对方的缺点,即使知道缺点,也可能因为过分执着而给予美丽的藉口,这往往是未来痛苦的根源。

如果我们观察到对方的缺点,而这个缺点是可以接受的,这种透过了解而产生的关系,将是未来稳定生活的力量,日后就不会因贪着、无法满足而痛苦了。

[摘要]阿伦特吸引我的地方是,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她真的可以对每一个人都做出论证式的分析,就像对奥古斯丁,与此同时他又被认为是她的挚友与守护者。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师生情,被讨论了半个多世纪。研究者也早已从简单的不伦师生恋,上升到对两人情感的哲学阐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主体性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家塔吉娜·奈奥米·特梅尔(Tatjana Noemi T?mmel)的《意志与激情》(Wille und Passion)就把汉娜·阿伦特与马丁·海德格尔放在古典时期奥古斯丁的思想里讨论,他们俩都是奥古斯丁的追随者。

日前,德国记者菲利普·盖斯勒(Philipp Gessler)对塔吉娜·奈奥米·特梅尔做了一次访谈,比较了这三位哲学家对爱的理解,尤其讨论了奥古斯丁的思想如何把阿伦特与马丁·海德格尔连接到了一起。

汉娜·阿伦特与马丁·海德格尔

对上帝之爱与对人之爱的明显差异

菲利普·盖斯勒(以下简称盖斯勒):二十世纪的两位伟大知识分子的爱情一直都吸引着人们:一位是反犹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一位是海德格尔早前的学生——后来至少与他齐名的伟大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他们俩都被四、五世纪之交的生于北非的主教奥古斯丁吸引,几乎没有人可以像奥古斯丁一样对西方思想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海德格尔曾讲授过关于奥古斯丁的课程,而阿伦特写过一篇关于奥古斯丁爱观的博士论文,将近八十年之后塔吉娜·奈奥米·特美尔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分析了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爱观和他们与奥古斯丁的关系。奥古斯丁最著名的一句话:“爱是——做你想做的事。”难道这不是一句很冒险的话吗?

塔吉娜·奈奥米·特梅尔(以下简称特梅尔):如果人们把这句话当作一种特许状(Freibrief)去理解,是的,这自然非常冒险。要是我们这么看的话,就是说无所谓我爱什么,无所谓我爱谁,只要是我想做的事,都允许我去做。但是奥古斯丁却并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爱指的是圣爱(对上帝的爱),即一种惯常的道德立场,一种与上帝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将我从律法之中解放出来。奥古斯丁这里针对的是圣徒保罗及保罗书信,而保罗书信中或多或少都有上述的观点。

盖斯勒:当人们去比较信息给出者和信息本身的时候,就总会有些冒险的意味,对于奥古斯丁也是如此。我们纵观奥古斯丁的生平会发现,他有过一个持续了一年半的情人,关于其人我们还不曾确切了解她的姓名。而奥古斯丁还想为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孩离开她,但他必须再等两年才能娶这个女孩。后来这个所谓的情人惊骇地离开了奥古斯丁,因为奥古斯丁要求她在他等待将那个女孩明媒正娶的两年里仍应与他保持性关系。您听了这些,又能否仍旧完全严肃地看待奥古斯丁的风流韵事呢?

特梅尔:奥古斯丁的爱观既现实可感又在理论上充满烦难(problematisch)。他非常清楚地区分了对上帝之爱和对人之爱,并且对人之爱贬低了对上帝之爱,在奥古斯丁眼中人不能够既爱上帝又爱世界,人必须在他的爱里作出对上帝与世界的抉择。我们当然可以说,尽管在理论上将世俗贬低之后把作家与其作品置于等同位置不够恰当,如果我们这么想的话,我们也还是可以以自己的行事方式解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盖斯勒:您对奥古斯丁非常熟悉,以致于您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汉娜·阿伦特和马丁·海德格尔以及这两个人的爱观的。并且由于汉娜·阿伦特自己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奥古斯丁和爱的观念的,也让您有了研究奥古斯丁的想法,那您的初始的主题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不是因为阿伦特和马丁海德格尔本身就是情侣呢?

特梅尔:我写这些的想法当然与我所读到的书信往来有关,如果他们不是一对的话,这些书信也不会存在。但我的想法首先是针对这种平常的传记性研究加入一些哲学的东西,已经有一系列的对于爱情充分考证过的传记或双传记了。实际上我们知之甚少,而我感兴趣的是,爱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爱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且此前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两个人的对话。

盖斯勒:我们可以这么看吗:汉娜·阿伦特沉浸于奥古斯丁的爱观——海德格尔的爱观,他也同样读过奥古斯丁,这样一来您就会在某些层面从他们的恋情出发对海德格尔从根本上做出哲学性的鉴定和加工?

特梅尔:这是一种我们经常读到的理论,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一个年轻女士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她恨不得把全世界都写进去,这是很典型的,殊不知她只须在自己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这样,就会是不能独立思考,也就是没有个人核心的女性。

他们总是在写给对方的信中引用奥古斯丁的话并且也通过奥古斯丁谈及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爱的理解。而就这一点来说,阿伦特的博士论文不仅对奥古斯丁艰深的爱观作出了阐释,也恰恰对海德格尔的爱观进行了解释。由于二人早期的书信往来只有海德格尔的得以保存,一部分海德格尔和阿伦特的对话不免缺失,所以我们并不知道阿伦特是如何答复海德格尔的。我们只能从他的回信中寻找答案,为了不被他的妻子发现,海德格尔将阿伦特的信毁掉了。

对世界(俗世)的轻视深刻影响了奥古斯丁的爱观

盖斯勒:现在说说奥古斯丁,您已经提过,在奥古斯丁的理解里,对上帝的爱比对世界的爱有更高的价值,阿伦特对这一点在某些方面进行过批判。您已经介绍过尘世之爱了,也就是对世界的爱。对您而言哪一个更近于此呢:是奥古斯丁所说随波逐流地出世,还是阿伦特入世的智慧?

特梅尔:对我来说无论如何都是阿伦特更加接近。我可以从心理上对纯粹的厌世感同身受,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总是让人好受。但奥古斯丁已经把它提升到了轻视世界的层面,我觉得这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事实上阿伦特已经颠覆了奥古斯丁的尘世之爱(Amor Mundi)的概念,她以相反的角度对待这一概念并从中看到了很积极的一面。奥古斯丁说,当你们爱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们便不能爱上帝,于是你们便从根本上失去了永恒的救恩,而阿伦特竟令人难以置信地从中找出了一些非常有效力的东西,我认为这也是对批评奥古斯丁作品无须再读等等的论调的一个有力还击。

盖斯勒:奥古斯丁还有一句非常美的话:“我对你的爱愈是加深,你的美便愈是增长,因为爱是灵魂本身的美。”奥古斯丁这么说的,并且我相信,这其实是一句诗,人们应该诗意地去解读奥古斯丁的作品吗?

特梅尔:是的,我同意您的观点,这是一个很美的句子,很美的之一,而且奥古斯丁无疑不只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神学家和教会导师,还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作家,在原作中我们可以注意到那些绝美的拉丁语句子的韵律。我认为人们可以毫无问题地去把奥古斯丁的著作直接当作文学作品阅读,就像圣经里的许多章节一样,他作为世界文学第一位传记作家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盖斯勒:我最近了解到,奥古斯丁的著作一直很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很热衷于读奥古斯丁的著作,每年都有20部关于他的学术性作品出版。也就是说,一个去世了一千七百年或者说接近一千七百年的人还在一直让这个世界为其思考,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特梅尔:这一现象当然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正如您刚刚所说的一样,他当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伟大的作家,然后在某种程度上他才是第一位真正的伟大的心理学家。我们几乎可以说他是第一个现代人,尽管如此——我们当然不能去夸张这一点,不管怎么样奥古斯丁当然是古典时期的人,但是他在《忏悔录》中恰到好处地用深度和敏锐度拆解了人性里最微小的冲动,还有他对于孩童般单纯的人的观察,这些都让人们印象深刻,但是在那个时代人们通常就不会有这样的态度。也许这种吸引力的一部分就在于一个离我们很久远的人物所拥有的一种既隶属于古典同时又让人感到非常现代的结合。

盖斯勒:现在说说汉娜·阿伦特,这也是您的专业领域,我们可以说汉娜是一位犹太知识分子,我不知道汉娜是否给自己贴过这样的标签,但是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她。同时她也沉浸于研究教会导师,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人无论如何都会走到一起呢?

特梅尔:是的,我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阿伦特也研究过新教的神学,不只是哲学和希腊语,还有神学,而且至少在这一早期阶段,她的基督教神学肯定是比犹太教神学要好的,在这一时期之后她才阐释了德国犹太教的复杂,由此她才产生了兴趣。阿伦特说过:“在二十年代,犹太文化更多是美学上的东西。”而阿伦特吸引我的地方是,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她真的可以对每一个人都做出论证式的分析,就像对奥古斯丁,与此同时他又被认为是她的挚友与守护者。我们去读阿伦特博士论文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会觉得她完全拒绝他说的一切,但他的思想一直伴随到她最后的作品,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关于意志的思想还通过爱观渗透着意志的分裂与愈合(Heilung)。

爱总是一个令人愉悦的美学对象

盖斯勒:我可以向您提一个有些私人的问题吗:您现在研究奥古斯丁、汉娜·阿伦特、马丁·海德格尔的爱观,您对爱的理解是否有所提升?您的爱观又是否有所改变呢?

特梅尔:如果没有改变的话,会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那这么多年不管怎么说都显得毫无意义。人们可以将私人生活与哲学紧密联系,这也是哲学之美的所在。比如说我最喜欢的奥古斯丁的一句话:“我的爱是我的重心或者说焦点,不管我被招往何处,都被她所牵引。”这就是说,构成我自身的核心是我的所爱或者我爱的种种事物。我认为这句有着一千六百年历史的话时至今日仍可以被很好地使用,比如说如果我们想知道怎么变得幸福的话,就得审视自己内心所想,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可以从奥古斯丁学到的东西,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得接受他对世界的轻视。

盖斯勒:虽然您现在非常专注于从哲学角度去研究爱,但是爱对您来说仍是十分私人的,那么不管怎么看爱都是一个谜吗?

特梅尔:一个谜?有人问过我,我在理论上对爱研究了这么多,是否还能坠入爱河。而我相信事实正好相反:人在思想上对某个东西投入得越多,情感也就越深。就这一点来说我对“迷”这个表述并不怎么感到高兴,但这也不是说,不管怎样我都要把一切讲个明白或者什么都要去揭发,因为这样一来就毫无乐趣可言了。它是一个对象,一个人们可以一直思考,研究,使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感到愉悦的美学对象,人们对其心怀感念,而这一对象并不能被简单地解释,这样才不会让其变得无趣。(文/菲利普·盖斯勒,译/郑涵,陈国俊

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曾经我也一度迷茫,究竟什么才是爱啊,经历了很多之后才明白,爱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也不是动情时的誓言,爱来源于质朴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将它诠释完整。

  1. 爱对方就应该给对方存在感,不论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不告诉他,说什么不想让别人管自己的事,我自己能行,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样对方感觉进入不到你的内心世界,对方会慢慢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因为有我没我对方都一个样,这就是不尊重的体现。

  2. 有这样一种男人,上床认识老婆,下床就认识鞋。我如果跟这样的男人过日子我会崩溃的,不沟通就不交心,你不知道他想什么,他也不知道你想什么,这绝对是不正常的,或者说他不想知道你想什么,你也不想知道他想什么,那这样谈何爱呢?

  3. 两个人不互相猜疑,不互相考验,不设防,不打自己的小算盘,都是实心实意的过日子,凡事为对方着想,这样的日子才能过红火,计较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4. 我们都是普通人,谁都有缺点,谁都会犯错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特别完美,没有一点瑕疵。爱就是互补,就是包容,你知道对方的缺点,那你就应该帮助他,切记,是帮助他把他不太擅长的想办法解决掉,而不是要求他改掉或者改变,那样的话还是自私的,不是包容。

  5. 爱不是一时动情来电的感觉,真正的爱是平淡的,甚至让你感觉毫无痕迹,但是他其实已经融入你的生活的所有角落,哪怕仅仅是一杯水,一个拥抱,一块你爱吃的巧克力,都是那样的甜蜜,你的世界因此每天都是阳光明媚,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刺激和新鲜感,但是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感觉才是真的爱。

  6. 人们常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形容的就是默契,其实就是互相了解,都知道对方的性格脾气,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所以,对方无论做什么都会非常的理解和认同,这是需要岁月的积累慢慢得来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一见钟情这种东西。

  7. 真的爱了,就会无微不至,真的爱了,就会小心翼翼,因为珍惜,因为来之不易,所以你会担心、紧张、害怕,没关系,你没有错,爱就是这样的,没有爱就没有怕,只有爱了才会怕。

  8. 爱对方就要爱他的一切,他的家人,他的朋友,甚至他养的宠物,即使你对宠物的毛发过敏,你也要时不时的显示出你和它之间的亲昵,其实你也不需要低三下四的做很多,只要你让他在亲人,朋友面前抬起头有面子就足够了。

  • 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 也不要把复杂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究竟的近义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