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小到大都被叫做太平人寿公主,我想在这次放假期间给自己...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烈女”太平公主:武则天为何要弄死女儿帅老公薛绍
关于太平公主,曾有人专题表扬过其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绝无仅有的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的人儿。仅是她的第一次婚姻也就是和古代著名美男薛绍(帅呆酷毙的那种,据说与晋朝黑矮冬瓜皇后贾南风有一腿的帅潘安有一拼)的婚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说太平公主也是大唐货真价实的“烈女”。
而关于太平公主的烈事,当然不是她那些和男人们搅在一起的政变事儿,而是她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那些事儿。
有心人一定从某些方面发现,太平公主其实和她的姑姑高阳公主,在身世以及个人性格方面有十分相近的经历,比如说两人都是最高领导人所极端宠爱的掌上明珠,两人都有点骄横放纵,反抗心理特强,蔑视封建礼教,最接近政治权力中心又最不循规蹈矩,因为她们都有恃无恐,都握有尚方宝剑,没多少人能奈何得了她们,所以制度只是别人要遵守的事情(制度基本上也是人制定的嘛),她们可以以强悍姿态凌驾于其之上,烈女啊。
当然,这个世界基本上没有一片彻底相同的叶子,尽管高阳公主和太平公主在前期的私生活上有十分吻合的相似度,几乎可以说是高仿真的克隆状态,不过始终她们都是有区别的。
比如对待父辈给她们安排的传统婚姻,尽管贵为掌上明珠的高阳还是不敢对李世民说不的,尽管心里很不情愿,也知道对自己千宠万爱的伟大父亲,最终会把自己打包成一件最漂亮的礼物,送给他自己最宠信的房总做儿媳妇,以保李唐江山永固,也作为笼络大臣的一种有效手段(有点悲哀的味道),和俗世为了两餐烟酒而胡乱嫁女的封建卫道士父亲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理由更高级更加冠冕堂皇一点而已,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利益的层面,用现在很时髦的术语来表述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关键是对这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更有思想的牺牲品,就不管是不是符合人道主义的核心精神了,缺少点人道终极关怀的味道。
所以说,高阳从来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礼教女战士,尽管与和尚私通搞得十分大场面,还以爱情的崇高又圣洁的名义,牺牲了一个最有前途的学问僧的前途,搞得满城风雨,不亦乐乎,也赚取了一些不明就里的历史书写者的稀疏掌声,差点还成了古代女权运动的先驱者,而骨子里她永远是一个不堪大用的逆反人物而已,就像现在处于青春期的“不良少年”在同伴的鼓动下,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孬种,而勇敢地去砸了邻居的窗子罢了。
这不能证明什么,如果硬说能证明什么,那么也只能证明自己内心世界的懦弱空虚罢了。
而太平公主在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程度上,就比高阳小姐勇敢而彻底得多,可以用超级烈女来形容,堪称是大唐第一“超女”,类似于当世的李宇春的地位。
大约在太平公主14、15岁时(在唐朝那种十分开放的社会风气下算是晚熟了),有一次她中邪般地女扮男装穿上武官服饰(估计是曾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为孔二少爷的孔祥熙的二女儿的偶像了)在父母面前大跳牛仔舞取乐。娘娘腔皇帝很有点愕然,有点妩媚又有点暧昧地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干嘛要穿男装?不伦不类。”太平公主不失时机地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如何?”情场历练的武则天,当然也立马知道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已经到了少女善怀春的年龄,于是就打算给她找婆家,是到时候了。
那就找个如意郎君给掌上明珠吧,这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不然让自幼就有性体验(尽管是受胁迫被动的)的公主想入非非那就坏事了,那非憋死她不可,自己不也是14岁入宫侍奉小李的吗?尽管总是有上顿没下顿吃闭门羹的多,因为小李的猛女太多,不过也聊胜于无啊,武媚娘将心比心地想,于是便给公主小范围“选美,媚娘估计典型是那种宁在大奔上哭也不想在茅舍和爱人同志一起一个糖葫芦两人分吃的那种俗世女孩,最终颇有政治头脑的她,果然靠对娘娘腔皇帝史泰龙“绝岭雄风”式的政治投资翻了本,成功把垃圾股生生变成绩优股,也成功把自己在皇宫中在夹缝里生存的“黑人本色”成功漂白,完成了翻身做主人的最后壮举和人生豪赌。多么富有想像力的人生故事,要知道媚娘当时是一个地底泥式的下岗等待再就业的中年妇女啊,谁有她这样的本事(有的话也肯定全是成功女性)?所以当上中国历史首屈一指绝无仅有的女皇帝绝对一点也不意外,手段明摆在那里。
那为什么说太平公主选驸马只能在小范围选美,而不能进行全国海选呢?这就得从唐朝前期的士族通婚制度说起了。以下我们引用一些简单资料作为知识来普及。
太平公主生活的年代(尽管她也不是很长寿,死于非命也),唐代正处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阶段,这当然是武媚娘积极推行的结果也是她的历史伟绩之一(因为武女皇虽然父亲后来贵为封疆大吏的都督和大部制尚书,但也不是贵族,而是出身寒微的商人阶层,母亲更是身份不明,近于草根,这个就比较难漂白,贵族是经三代以上历练才行啊,连诗界神童骆宾王在《讨武曌檄》里也揭她伤疤“地实寒微”,投枪匕首啊)。贵族的势力在唐代特别是在唐前期的政治生活中,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说是打一个喷嚏都影响唐朝股市的那种厉害角色,绝对的话语霸权。所以说凡事都讲点门当户对什么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天门当户对的阴魂不散的深层原因和历史渊源吧)。
各地域各层次贵族之间的分化重组是唐前期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出身和家族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处在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物比如太平公主来说,更是如此。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李氏家族虽是皇族,但在当时并不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从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李世民舍漂亮如花的处女不娶,而娶寡妇韦氏的直接原因了,那是典型的政治联姻,韦氏家族也绝对是能影响政局的名门巨族,美女是不能乱娶的,喜欢摆谱的大唐政治人也是最喜欢讲“家底”查祖宗十八代家庭成分的,后来太平公主嫁给帅呆了的薛绍还差点因为薛的嫂子“家底”不好(不是贵族近似于田舍女)而黄了,尽管薛绍的母亲就是梅开二度嫁人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女儿城阳公主,绝对的家庭成分过硬,薛家当时也是著名大家族,连武女皇的第一个男宠薛怀义也是按媚娘的旨意改姓挂靠薛家,让薛绍称他为叔父(难怪有人怀疑薛仁贵的出身,认为他不是出身贫寒,唐朝的薛氏威风着呢,薛家将更是和杨家将一样流芳百世),这样虽然不能像美国著名歌星杰克逊成功漂白“肤色”,也算是有面子点吧,高处确实不胜寒也。
要不是当时逐渐强盛并常能在军事上干倒大唐的吐蕃
,以和亲的名义直接点名要太平公主嫁过去,估计太平公主想一亲帅哥的芳泽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临渊羡鱼流口水的份,因为武女皇不大满意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被她亲手杀死的那个小女婴可忽略不计)嫁给薛绍与田舍女(说白了也就是村姑)做妯娌,本想叫女儿先出家做道士避风头,等形势缓和了再说,但极为得宠又十分蔑视封建礼教的太平公主又显示出了强烈的烈女本色,拒不做孤灯淡影守空房的女道士,这个因她5、6岁左右时被无恶不作的表哥贺兰敏之(也就是和外婆通奸的那个畜生)逼奸(“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
《旧唐书·贺兰敏之传》),留下心理阴影,于是8岁时曾遁入空门为心灵疗伤,太平便是她的道号,所以这回好马决不吃回头草了,再说帅哥的魅力也没法挡啊,周身都春水泛滥了。
所以武女皇也拿她没办法勉强同意了,然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世纪婚礼,据说世界大都市全长安的轿夫都因为她的的超级婚礼放假来为她抬嫁妆,并大耍金钱阵大派红包糖果,当时单是被从天而降的密密麻麻的铜钱和苹果什么的击中,并立即给埋进去活活憋死的市民都不计其数,烂掉的苹果因数量太多不能及时清理,以至于整整一年长安城上空都笼罩浓重的果酒香味,飘飘袅袅挥之不去,赠人苹果留有余香啊,估计也只有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帝嫁女儿,才有如此神话式故事传于后世,场面壮观程度可想而知,绝对能和英国皇储查尔斯和世纪美人戴安娜的世纪豪婚有一拼。皇家婚礼就是不能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啊。
好了,现在我们又回过头来讲讲唐朝前期皇族通婚的事儿。
自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几代皇帝都对传统的一等大族特别是山东士族,采取了既拉且打的给甜枣再上大棒的怀柔政策,而以抑制为主。就在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还下诏禁止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自为婚姻”(《资治通鉴》卷200),
以削弱山东士族的势力。
当时皇族也多与当世名臣或关中、代北贵族联姻,而基本不与山东士族通好,这也直接造成了皇族大多近亲结婚的恶果,往深里想,这是不是大唐后期积贫积弱的直接诱因呢?因为大家都在玩“表哥表妹情意长”
的那一套近亲结婚的游戏,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说绝对是有问题的,会大大降低皇族人口的素质。所以武女皇后期大大抑制士族势力是很有必要的,杂交混血的力量绝对比较有力量,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就特别高产特别有生命力,这个是颠扑不灭的定律。想想连父母亲都和李世民沾亲带故的美男子薛绍,差点不能娶到太平公主,就可知道这个反动的士族血统论是如何的腐朽的了,不寿终正寝才怪,逆历史潮流而行啊。这一政策当然会直接影响了太平公主的婚姻,让她的选择面十分狭窄起来。所以她绝对不能在全国进行美男海选,比武招亲。
于是太平公主的婚事居然让人精武媚娘操碎了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例外,俗话说“皇帝女不愁嫁”,而大唐的皇帝女也愁嫁啊!
因为作缚茧自己绑了自己的手脚,公狗撒尿画地为牢都没有这么可笑,还以国家法律的名义来大搞圈地运动了,好像很怕肥水流到别人田的样子。所以伟人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果然有一定的道理。也算是自作自受吧,谁叫你皇家死要面子活受罪,嫁人不是真的嫁喜欢的人而是嫁门第,聪明伶俐的高阳公主就是毁于门第之上啊,被政治扭曲为非人,最终毁灭了功名显赫的房家,功名赫赫的房总连呆在一级革命公墓的待遇都被取消了,死面皮都被扯破了,不知是谁的悲哀,反正是自作孽不可活。
那么太平公主在对待婚姻与爱情方面,有哪些出彩的烈女行为呢?
第一,就是对封建礼教的金科玉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表示极大的不敬直至蔑视,这个连骄横专制的武女皇都能忍受,说明太平公主是如何之烈如何受宠了。自从怀春美少女太平MM穿上了标志青春期到来的武官服之后,又是两年漂过,光阴似箭啊!眼看自己千宠万爱的女儿,就要成了大龄女青年成了古代“剩女”,自然是有点心急如焚。于是她十六岁那年,武则天急着想为她找个如意郎君让爱情滋润一下她,但毕竟是一国之君的女儿,要讲究门当户对,否则自己的红脸往哪搁呢,不被手下人笑得面黄啊,这等级制度还真是害死人。
而能配得上她既有家世又有才貌的帅哥自然是珍稀动物,大概比现在的大熊猫还稀缺吧,这实在是难啊,萝底橙难销,居然皇帝女更难推销,市场匹配不均衡啊,全是卖方市场的。于是心急如焚的武则天,每天托人介绍些类似突厥国王子啊什么的人过来,也不嫌离家远是胡人什么的了,至少是王子和公主能匹配嘛!既在身份上门当户对(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的那种印度式种性等级制度),又能“和亲”为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做出一番贡献,缓解一下边防的紧张形势,一不小心还能成为王昭君、文成公主那样的伟大妇女呢,顶三十个师用,还趁机推销出剩女,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只是太平从小受呵护备至,只差天上的月亮没摘下给她,所以就特别任性,刁蛮公主的光辉典范啊,逆反心理当然就成了个人性情的“重灾区”,越是你硬要SALE给她的东西她越是不要,也不管东西本身是好是坏是美是丑,反正一概不验收签单,让你干瞪眼。别人约她见面她就装病不出去,或者出去了就故意出尽洋相让你讨厌她,比现在的非主流萝莉还带几分吊儿郎当,你不服就咬我呀,怕你有牙咩,玩死你不偿命。
以至于到最后,太平公主还根据实战经验,总结出了对付大人方面的专业成套的恶作剧经验,差点没印成书,不然又是《金枝欲孽》的古代珍藏版也,绝对会在某些阶层卖疯了。这样受了几次心灵和肉体的打击以后,又加上自己本身怕急了看走了眼连自己都不大放心,后来武媚娘也彻底举白旗投降啦,爱谁谁了,又不是我要嫁人,我早就把自己卖了一个好价钱,李治是我一生的最爱。
太平公主反抗封建大家长武媚娘的天真可爱光彩照人又傻气十足的光辉形像,在经典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里也被同样光彩照人的周迅MM给演得十分传神好看,太平之烈简直就像她母亲曾驯服的那匹暴烈的“什伐赤”。
那么后来太平公主是如何嫁成大帅哥薛绍的呢?有说是娘娘腔皇帝的主意,又或者已经对爱情有点厌烦了的她,怕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的自梳女老姑婆(十六、十七岁在那时已经不算太小了,早婚成风啊,有的人像这个年龄早已儿女成群),爱情原本就是因为寂寞在那一瞬间,寂寞难耐啊!也不敢再玩人,到头来反玩了自己就麻烦了。
于是不再矜持,再说薛绍绝对也是能配得上她,家底好,嘴巴又特别甜,哄起女孩来一晕一晕的,那动人笑脸几使她心旌摇荡魂不守舍,泡泡帅哥的感觉蛮不错。关键是这回居然是急如热锅蚂蚁的武媚娘不同意了,理由就是自己的女儿和平民百姓的女儿做妯娌(太牵强附会了吧,也不记得自己也是出于草根阶层家里靠卖木材养活她的),反叛惯了的太平公主又显出了烈女本色,你反对我就同意,总之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也就是为反对而反对,你叫去东我偏向西,气你不死),俗话说得好啊,不是冤家不成母女。
后来“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了七年,薛绍却被曾不满意自己娶公主的武媚娘借故(说帅哥是反革命分子家属)给弄死了。
关于他的死,我们简要引用某些百科知识介绍一下:“垂拱四年(688年),长兄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此事牵连到薛绍。薛绍‘杖一百,饿死于狱’。当时太平公主正怀着第四个孩子。”可能就是秋后算账吧,对于胆敢反她的人,诛连九族也不为过,因为她已杀红了眼,这个是题外话就先不管了。原来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也是有保质期的,而且还这么短,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种永远,所以常有人慨叹永远有多远,人生如梦,无奈的时刻多了点。
第二,太平公主作为烈女的闪光点就是善于搞婚外情,不大守女道,这也是她蔑视封建礼教的突出表现和特别亮点。如果说元吉同志是皇家泡妞第一圣手的话,那么太平公主无疑是皇家第一勾仔圣手,功夫十分了得。
那时候,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秽乱春宫,到处都是玩“换妻游戏”的皇家妇女,比银河MM提倡主张的想法早实践了上千年以上,自己的母亲就是一个超级女淫虫,自己的父亲虽然有点不太MAN甚至很娘娘腔,但玩起换妻游戏来却比谁都激进都在行。先是把自己的母亲从他爸爸小李妻的角色换成了自己的妻(这个比较高难度,差点没得玩),然后又和她的姨娘玩换妻游戏,甚至最后连姨娘的女儿也和父亲做了露水夫妻,母女共侍一夫。强奸过自己的表哥贺兰敏之还强奸了表妹杨氏(即太子妃),说得你都有点晕了吧?换妻绕口令耶。这样春情泛滥的环境不可能不影响她的性取向,最后她玩得比谁都得心应手,更是胆大心细。
自从她的第一任大帅哥老公薛绍被母亲搞死后,她很快又嫁了人(“守节”这两个字对于她来说是另一套火星式陌生词典),对方就是母亲的堂侄武攸暨,此人其时已有妻室,可能是武媚娘急于称帝,想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纳入武氏的势力范围加以保护(武女皇本身就是想把她当皇帝接班人来培养的),于是杀了武攸暨的妻子让他做了太平公主的新丈夫。尽管他们共同生活了22年,好像打八号风球也吹不散的样子,还是没挡住她在外搞婚外情的急速脚步。
从史书的确切记载来看,与太平公主私通的起码有三人(其他上不了历史台面属于暗箱操作的就忽略不计)。一个是“胡僧惠范,家富于财宝,善事权贵,公主与之私,奏为圣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货流于江、剑(增殖财货贸易业务在江、剑等地搞得有声有色,富得流油)”。这个惠范和尚倚仗太平公主,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坏事;另一个是宰相崔湜,崔总理长得很帅(与台湾小马哥有一拼吧),但品性不大好,风流成性,所以帅哥也是靠不住的。他曾把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送去侍候太子,自己也“私侍太平公主”,简直就是古代换妻游戏的天王巨星级圣手(《资治通鉴》卷210)。此前崔总理还曾是武女皇的高级私人秘书上官婉儿的情人耶,超级畅销情场消费品和抢手货的那种,由于有超级权妇庇护,他犯罪也照样成为政治不倒翁。
这帮人的关系够复杂的,简直就是玩辈份的绕口令,智商低一点都搞不明白啊,弄不好还真的晕菜了,哈哈。
崔家几兄弟都是大帅哥(大唐也很盛产帅哥美女嘛,连官场都美色如云),也曾全私侍过上官美人儿(绮丽浮艳的宫体诗的发展者上官仪诗人有如此之风流有才的孙女也算是家学渊博了),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完美造型,上官秘书多爽啊!后来可能是想笼络权顷朝野的太平公主才送心爱的情郎给公主(据说后来她们一不小心还成了情敌兼政敌),上官自己又和武女皇的相貌不凡的侄子武三思私通;公主还有一个情人是司礼丞高戬。关于高戬,我们确切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之所爱也”(《资治通鉴》卷207)。以前曾把自己“开箱验货”的大帅哥张昌宗(面如莲花,标准美男,还会写诗编入《全唐诗》,正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献给母亲做男宠,这小张做皇家圈养的鸭子做到太出色,居然爬上公主头上作威作福,还把公主的心爱情人高戬关入大牢,让她独守空房,于是参与了诛灭二张的政治行动,果然是能为爱情而死的烈女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看懂了太平公主的可爱却没看懂她的凶狠
开扒《大明宫词》的种种错误看懂了太平公主的可爱却没看懂她的凶狠
开扒《大明宫词》的种种错误传媒樱桃派百家号看了太多的戏说,偶尔难免认为这都是现实。不过真实的故事里,男女主角可真的不是英雄佳人的浪漫痴恋到底。打开史料,会惊人发现,我们记忆里的青春被骗了一次又一次。历史的战争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玛丽苏。第一弹先来说说被美化成真·玛丽苏的太平公主。——她的感情里都是政治——记得初中的时候看《大明宫词》,第一次对太平公主这个人物有了具体的印象,周迅饰演的小太平就像被纯净水洗过的小树苗,清新恣意。每一个眼神都泛着光。她与薛绍第一次在集市相逢的画面,眼神里的新鲜感,真真就是个14、5岁小姑娘情窦初开,充满未知又有胆怯。很久很久,这个画面都是樱桃眼里一见钟情的定帧。歪个楼,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周迅已经23岁。她不是乖乖女,唱过酒吧、当过北漂的她画着浓妆,抽着烟,手指上还有斑驳的红色指甲油。以贾宏声的女朋友身份见制作人李小婉被赶了出去,但是这个坏女孩却被李少红挑中了,换了一套衣服就惊艳了所有人。这段故事如今来看依然很传奇,所以我们需要买买买!!!拉回主题,太平公主薛绍的爱情在戏里是虐到极致,她心心念念的要嫁给这个一眼定情的男人,另一方却已经有妻室。为了女儿的幸福,武则天将薛绍的妻儿处死,为了保护家人,一出假死的故事被拉开序幕。这段婚姻里,他处在深深陷在自责和不愿中。俨然就是如今流行的,我爱你,你却忘不了她的故事。被太平发现了私生子后,薛绍主动撞向了她的剑。结束了他纠结错乱的一生,却开启了太平致死都不能释怀。(如今的编剧们应该好好学学当年编剧们写虐心故事的委婉缠绵)以上部分只是戏说!事实是太平公主约16岁时,她向父母透露出了恨嫁之心。李治与武则天精心给选择了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配给女儿。他是李治的亲外甥,薛家是当时的大族,是绝对的皇亲权贵。真实的薛绍没有婚娶过,太平公主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史料记载,公元681年,薛绍与太平公主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婚礼,灯火通明烤焦了沿途的树木。因为婚车太宽大,还拆除了县馆的围墙。在历史上,武则天确实有意处死过薛家的儿媳妇,但是是薛绍哥哥薛顗的妻子萧氏。武则天认为她的出身不够高贵,对女儿的出嫁口碑有所影响。之后薛家想出萧氏是兰陵萧氏后代相说才得以保全。历史上关于薛绍的死记录得很清楚。公元688年, 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全家。城阳公主因此自尽,薛绍被杖责一百最终饿死狱中。为了安慰女儿,武则天打破当时公主获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追加到一千二百户。戏里薛绍的死,让太平腹中的孩子流产。最爱的男人的孩子都没有留住,她终生没有再生。But,这又是一个bug。事实上,太平公主在薛绍死后,顺利生下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回归单身后,太平公主被武则天安排嫁给武承嗣。男方借病推脱了,转而嫁给武攸暨。戏里的太平公主为了气已经当上皇帝的妈妈,嫁给了被视为武家之耻,软弱又从未婚娶的武攸嗣(戏里名字).真实的历史是武则天极力促成女儿嫁给了这个武家的男子,为此还专门处死了他的妻子。他们结婚两个月后,武则天登基,太平公主不再是李家的女儿,而是武家的儿媳妇,避开了李、武两家的矛盾焦点。武则天用权利又一次展示对于女儿的疼爱,与天下父母一样努力为其算计好平安的一生,但她却让太平公主一次又一次的进入政治和权利的游戏里。第二次婚姻中,太平公主开始大肆包养男宠,史料记载还与朝臣通奸。当时她将自己中意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了母亲武则天。戏里为了爱情活了一生的太平公主,真实的两次婚姻都不是以爱出发。太平公主共有4子4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就算一年半一个,她从15、6岁嫁人后到40余岁死也算是一直都没闲着呢。——太平公主名字的来源线——《大明宫词》的一开始,女婴呱呱坠地。因为恰逢胜仗,武则天与李治给公主定名“太平”,意为祈求天下太平。在天雷滚滚的《太平公主秘史》里,公主亦是刚出生就被封“太平”,还衍生出了公主流落民间、上演了与突厥可汗惊心动魄的和亲戏份。《太平公主秘史》剧照,郑爽饰演的太平公主邂逅袁弘出演的突厥可汗。。。真实的太平公主获得“太平”这个封号确实与突厥可汗有关。史料记载,公元679年,土蕃曾向大唐请求和亲,点名要的是当时才12、3岁的太平公主。武则天舍不得疼爱的女儿,故而自导自演让公主出家当女道士祈福。武则天为公主修建了一座道观为太平观,“太平”是她的道教名号,从此才成了她日后的名号。在没有变身“太平公主”之前,她的名字叫做李令月。影视剧里的太平公主大多都是甜美可人,周迅、陈红、郑爽、贾静雯都是绝对的漂亮佳人。不过据《旧唐书·太平公主传》记载,太平公主的长相是“丰硕,方额广颐”,意思大约就是方额头宽下巴,体态丰满。应该是标准的国字脸女胖纸,在唐朝或许是林志玲吧。。。电视剧里的太平公主基本上都站在武则天的反面,母女之间的矛盾真的是写都写不厌。霸气的武则天跟前,太平公主就是一朵娇俏的白莲花。不过历史记载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多“多权略、喜参政”的太平公主和母亲许多看法和爱好都相似。她还给武则天引荐男宠,所谓的矛盾是没有根据的。——她可真不是闪闪惹人爱的玛丽苏——如今的电视剧真心是玛丽苏的天下,甜甜的、香香的,男主、男配看完都要心神向往。《大明宫词》、《武则天秘史》等等严谨或者天雷滚滚的剧集里,太平公主基本上都在玛丽苏的康庄大道上狂奔。她心生大爱,对金钱名利都淡陌,过往的男子都宠爱她,连侄儿李隆基都对她爱慕不已,是宫中不可多得的痴情尤物。《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这一段被放大,为了让天下归于平静。她最终选择了自尽,结束了一世纷争。BUT,这些都是bug。历史中的太平公主对于金钱是非常痴迷的。她在没有太多权势时,每年得到一万户上缴的民脂民膏。正常换算,她的收入相当于当时唐朝全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到二十,绝对的女富豪。与武攸暨的第二次婚姻里,太平公主购买别业等等奢靡都可以查到历史记载的哦。在武则天后期,她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虽然被视为武家的儿媳妇,但内心却向着李家,内心是不爽的。公元701年,李家的拥护者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掉二张,太平公主在这个过程里被封有功,获封“镇国太平公主”,这是她野心展露的开始。(《大明宫词》里的韦后是自尽的)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的权力野心开始进一步扩张。公元710年,唐中宗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一起草拟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同年7月,太平公主派儿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协助李隆基诛杀韦后,清除其党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太平公主再次获封,三个儿子也集体封王。成为唐朝甚至中国之后的历史中公主权势的顶峰。在李隆基从小游荡的岁月里,姑母太平公主确实曾与他有不少交集,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政治联盟。除掉韦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从姑侄的关系逐渐发生裂痕。她曾经要求唐睿宗李旦废掉太子李隆基。当时朝中的宰相五位是太平公主任命,官员大批都是其授命,可谓权倾朝野。她和李隆基的矛盾已经明确化,且愈发激烈。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退位成太上皇,由李隆基正式登基成为唐玄宗。这被视为其彻底抛弃与太平公主的政治联盟。次年,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君从北面、南衙兵从难免夺取兵权。不过李隆基先发制人,将太平公主党羽诛杀。李旦曾经出面请求李隆基饶恕太平公主死罪,但被拒绝。太平公主在公元713年,被李隆基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的坟墓也被推平。太平公主死后,除于薛绍所生的次子薛崇简很早就站队李隆基而幸免,其余儿子全部被处死。薛崇简之后也被赐名改姓李。至此,你相信最后的他们还有爱情吗?历史从来不相信玛丽苏和傻白甜,当然偶们也有电视剧审查制度,如果要按照史实拍,hin多剧估计都根都不存在了。你说对伐?大家喜欢剧集人设很OK,但也不妨了解一下真实历史。太平公主是历史上一个失败的野心家,她很渴望能够做一个像武则天一样的女王,但命运有时候却不太会反复重演。成王败寇,不值得唏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媒樱桃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说点正能量的故事吧,你听吗?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人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