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孩子,今年20岁了,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所工作了2两年,想...

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几年后跳槽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财会OR其他?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按投票排序
如果你是大学本科毕业就到四大工作三年时间左右的情况,你仅对部分非核心的审计项目非常熟悉,通常不太可能以项目经理的职位离开,再跳槽的方向应该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国企或外企的财务部中层干部之类的职位。
如果你是在其他事务所有一定经验再跳槽到四大,经过几年的磨练以后升职到项目经理甚至是部门经理的职位再往外跳槽的话,金融机构的财务分析,证券公司的投行部甚至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执行主任,都会是你很好的去处。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四大所的广告词:在四大(原文是普华永道)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可以胜任所有与财务有关的工作岗位。
这句话实际上只能相信一半,在四大工作5年以上没有被末位淘汰的CPA都会升职到部门经理的级别,再往外跳槽的确方便许多。但是由于四大的工作强度和淘汰力度非常大,能够熬到5年以上的人不是很多的,只做1-2年的人根本不成气候。到了别的单位,一开始可能还觉得你是四大出来的,能高看你一眼,到实际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
谢邀利益相关:本人6年四大工作经验。辞职后去了中国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总部财务部,主要做合并报表、财务分析等相关工作。之后因个人原因辞职。恩,目前再次找工作中。CICPA, AICPA.四大跳槽出去之后的工作方向和在四大的工作时间长短有关:有工作2、3年就跳槽的,但是因为资历尚浅,出去之后基本就是从头做起。四大的2、3相当与大学的一个补充。这个阶段跳槽出去的选择范围很大,咨询、投行、公司财务部门等等,只要是跟财务沾上一点关系的基本都可以去,跟财务没关系的也有很多。如果你愿意放低身价,从头做起,相比应届生,你的优势就是在四大2、3年里锻炼的良好工作习惯和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的财务知识。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快上手,迅速成长。这个阶段找工作主要靠朋友介绍以及猎头吧。第二个阶段就是工作3-5年,升经理之前跳槽出去。这个阶段跳槽个人觉得不太值,高不成低不就。第三个阶段就是工作5-7年,升了经理之后跳槽。这个阶段出去之后能选择的范围相对小一点,主要还是财务相关的工作吧。小一点公司可以有个一官半职了,大一点的可能进去之后还需要努力几年才能进入中层。但咨询、投行什么的基本就不太可能了,这时候再去咨询、投行已经是跨行了,除非你愿意放弃之前的经验再从头做起。这个阶段除了朋友介绍和猎头,你应该也已经有自己的人脉了,同时也有可能有一些你做过的客户对你有兴趣了。再往后的阶段就是冲着公司财务总监或者财务经理的职位去的了。这时候出去基本上限制就更大了,除了必定是财务相关的之外,可能连行业基本得是在四大时候做的比较多的行业了,不然还真不一定hold的住。当然,从四大出去也有不做财务相关的,具体可以参见这个问题。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工作3、4年之后念MBA,毕业之后重新选择的。
这篇和之前的一篇,主要是讲四大进入金融行业的各种选择。不可否认,很多毕业生校招时之所以选择四大,是想为三至四年之后进入金融机构来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四大人进入金融行业的比例应该说在整个社招中占比很高。上篇()中,我提及了“投行业务项目承做”,“商业银行信贷分析及审批”,“大资管领域项目经理”这三种选择。这个话题的确很受欢迎,阅读量和新增用户数都达到了当时的新高。而且我在后台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数据,前一篇四大三年级生去企业的选择(公众号-原创阅读版块-四大人是走是留2),男士的阅读比例是47%;而上篇四大去金融机构的文章,男士阅读比例则增长到55%。确实,在我自己多年猎头生涯的观察中,男士把四大作为进入金融机构从事核心业务的职业跳板的比例也略高些。这里我想明晰一点,进入金融机构和从事金融业务工作,应该是两个有联结但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异度很大的概念。金融机构内部的工作岗位,如果粗略划分一下,按我自己的习惯,应该分为三种:前台Front Desk:一般指偏销售或项目承揽承做这样直接为所在机构赚取利润的岗位。由于金融机构大部分担当“中介”的角色,赚的是息差或财务顾问费,所以为机构募集资金和为机构挖掘好的资产或项目,两者都不可或缺,都应该算前台岗位。如商业银行的对公对私及同业客户经理/信托公司的信托项目经理(找项目)和信托销售经理(直销信托理财产品给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风投的投资经理和募资人员等……这类岗位直接为金融机构创利,如果有不斐的销售业绩傍身,或者承揽承做的项目成功上市记录多,那么直接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被挖角对象。当然了,业绩压力大。曾经有个候选人跟我说,每天醒来都像《三体》小说中提及的一样,质子直接在视网膜呈现你的未完成业绩指标,哈哈哈。之前提到的投行业务项目承做和泛资管领域项目经理都属于这种。中台Middle Desk:以商业银行为例,中台一般指风险管理/产品开发/渠道管理/战略规划/合规等部门。这些部门均需要“通过分析宏观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情况,制定各项业务发展政策和策略,为前台提供专业性的管理和指导,并进行风险控制”。由此可见,中台岗位对资源的要求不高,更加强调专业水准和经验资历。虽然这类部门不直接创利,但是和前台部门沟通多,特别是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渠道管理部门,应该是要对整个行业乃至客户涉及到的宏观环境以及细分市场趋势有很深刻的见地。之前提到的信贷风险相关岗位属于这种。整体来说,随着金融机构被互联网倒逼转型,事业部制/团队作业的风格这两年确实流行了起来。这种组织架构也会把前台和中台岗位糅合在一起。特别是当中台部门的绩效也越来越走向小团队业绩挂钩制之后,前台人员可能本身就是紧贴市场的新型金融产品设计人员,所以前台和中台的界限正在越来越模糊化。后台Back Office:基本上属于对业务和交易的处理和支持,以及共享服务,是整个机构的支持和支援部门。包括财务里的会计核算/内审/人力/行政/IT支持/呼叫中心等,集中处理贷款审批的中心,由于后台集中和服务共享也可以纳入后台范畴。这类岗位离创利还有点儿远,而且是成本控制的大头,一般在软性素质上,最在意的就是:是否遵守规则和流程,能够应对重复性强的工作,较为踏实稳定。收入方面,整个主流金融机构都不错,如果在机构内部比较,大概率是前台&中台&后台(此处指同从业年限和同级别员工)。综上所述,有志进入金融行业的朋友们要思考清楚,你是为了什么要打入这个行业?你的个性背景资历能带你去到前中后台哪类岗位?这类岗位到底能否满足你对于金融行业的主要期望?很多时候,大家只是被一股热血冲昏了头,或者听了“我同学”“我亲戚”月入斗金的传奇就跃跃欲试,感觉只要名片上印着一个金字招牌就万事大吉。特别是从前对这个行业知之甚少亟待转型的人士,往往兴高采烈的拿了Offer进来,心里期待着曲线救国,在机构内部转岗。但是就像券商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虽然同在一家机构,招聘要求和机制可能完全不同,如果按部就班朝九晚五,常规的路线继续几年,转型成功的例子我听说的很少,甚至因为不同业务的特点不同,不仅曲线总也拐不到那个弯儿上去,还往往南辕北辙愈行愈远了。前中后台介绍了一遍,那么接下来重点说说四大人去到金融机构的两条之前没提到的路径。1.商业银行-计划财务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计划财务部和财务会计部的区别。传统上, 财务会计部是更偏会计核算的。而一个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线城市分行,大体上计划财务部分成以下几部分:a.
资产负债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简称ALM)b.
绩效管理(支行考核)c.
财务管理(费用分配)d.
统计分析从团队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出,计划财务部担负着重大任务:资产负债管理基本上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的命脉,计财部需要制定分行战略规划、表内外各项业务年度发展、调控目标,并进行监测、评估、推动,因此包括信贷资源的统筹管理,利率定价的管理实施细则,做下属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特别是筹划配置营销费用。如果还有心一点,在监管机构和同业单位中有些人脉,能打听到不少各家情况,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各类高价值信息。这个工作如果真的做出效果来,就可能在关键时点通过对市场分析,提出业务经营的调整策略,带来很大机会。比如2011年的时候,北京地区对公负债增长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如果能预判出该机会,早一点将负债重心转移到同业机构,当年的赢利状况就会完全不同。正因为如此,计划财务部在商业银行里,虽然带了财务二字,但如果做的出色,就完全超脱了后台,甚至应该说是中台部门里影响力较大,推动业务能力较强的部门。所以呢,大家不用一听到财务二字,就觉得毫无创造和发挥余地。如果严格归类,计划财务部应该归属于中台岗位。尤其在商业银行,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大势放开,计财部的专业地位和决策力,应该会大幅度增强。2. 基金公司或托管行-基金运营(又称基金会计,fund accounting或fund operation, fund administration)由于这个岗位往往设置在公募或私募基金公司中,所以吸引了不少四大或者企业财务人员投递。除了基金公司,还有一些从事托管(Custody)业务的金融机构也有类似岗位,比如某著名的美资机构,和另外一家基本瓜分了美国当地80%以上基金的托管业务,除了在内地一线城市设置了1-2个分支机构,还在某二线城市成立了大型的IT及运营中心。让我们来看看岗位介绍:岗位职责:a.负责基金交割与会计核算;b.负责基金信息披露报告编制;c.负责与托管行财务核对与相关沟通工作;d.负责基金相关核算系统、交易系统的日常维护。任职资格:a.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经济、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b.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c.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工作认真、细致、踏实,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愿意长期从事后台工作;d.具有基金、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金融行业相关岗位从业经验者优先;e.具有会计证、CPA、基金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经验者优先。再比较一下前面的计划财务部,应该看的很清晰了,这确实是如假包换的后台岗位。这类岗位的特点是:准流水线化作业,科技及系统操作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强,人数众多;如果是业务量特别大的机构,你还要考虑到随着成本日益提升,慢慢大家都会考虑跑到一个人工成本略低的地方成立共享中心,集中化电子化作业。那么我知道你会踌躇满志的说:我了解啊,但我的想法是先进来干几年,然后内部转岗或者外部跳槽,最终达成我基金经理或风险投资的梦想……那什么,这个吧。梦想是美好的……但不同的岗位人群,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及软性素质都区别很大,特别是后台运营岗位,强调规则流程,细节繁冗,每个人负责模块少且细,这样的环境能培养起你事无巨细严谨细心的责任心,却对于你成长为一个能对大方向大趋势有所判断有所诊断的人没有太大帮助。如果是正常社招,与其选择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的你,用人部门没准觉得培养一个应届毕业生更好用,毕竟一张白纸从头带起。我不能说从来没有过成功的案例,但真的少。当事人往往也付诸了你难以想象的努力,或者积攒了超级好的人品或人脉关系,功夫在诗外,可复制性不强,机缘巧合成分多。当然了,也有部分基金运营人士转型到了前台岗位,但多数不是基金经理,而是托管业务的销售和客户维系。举例来说,某商业银行需要拓展其托管产品的市场,目标客户主要是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他们的选择之一是找寻和这些机构有过密切交道的银行同业部门客户经理(客户资源较多);选择之二则是找寻基金公司或自己的后台部门里从事基金会计岗位的较资深人士(因为他们懂得托管产品本身的优劣性,对基金公司后台记账核算的诉求了解深刻)。但这类岗位在市场上量不算很多,从外资来看,Bank of New York Mellon纽约梅隆银行/State Street道富银行/Euro Clear欧清银行/Northern Trust北方信托等机构较为聚焦在托管业务上,另外HSBC/JP Morgan/Citi/Deutsche Bank等综合性商行也一直有这个业务线。而在中资银行中,由于托管业务天然存在着规模化壁垒,只有托管资产量达到一定数量级,大量投入才是值得的,所以工商银行等这类国有大行必定为其中翘楚,中小银行要想吃到这块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难上加难。所以,如果目标是要从事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岗位,一定要想想,到底是怎样的曲线才能救国,以及眼前这条路线,到底会带你去到那里。这里并非说基金运营岗位就含金量低,实际上各大外资行托管业务的负责人或骨干也都年薪相当可观,但和大家一开初担当基金经理在二级市场挥斥方遒的目标设定也偏离度太大。从几个月前开始在知乎回答和金融/财务/法律等有关的一些问题,其实每一篇落笔时都很惶恐忐忑。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结尾是永恒不变的小广告时间:希望CareerChoice职业发展咨询(微信号:careerchoice)这个公众号,能带给你一点点切实的帮助,那么,善莫大焉:)
现在的四大已经不能保证你“非退则进”地每年都能够得到晋升了。在四大的职业发展极大地依赖于自己的勤勉努力以及造化。有许多四大Manager级别的被自己上市公司的客户挖去当财务总监或其他财务高层管理者,也有许多SM Level的人苦于在就业市场上被认可,许多的先例告诉我们不能将四大当成培育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或金融从业人员的温床。事实上永无温床,这个问题不能量化,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接触过四大的的来看,他们都是聪明的拼命三郎,智慧与勤奋并重,估计他们有过那段经历后应该做啥都总归会成功的。只是关键在于做什么能在最短时间里面成功而已。在车上,司机大哥开得太极品飞车了可是问题坐的是大巴,发晕厉害,如果有10个赞我再补充吧,先休息会。。。---------------------------------------------------------------------------------------------------------------虽然搜集不够10赞,不过还是需要负责任的回答完整:四所出来后成功较快的当然是扬长避短,全力发挥自己优势了,至于最终是否成功,我依然坚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至少不会自己糟蹋自己(比如出来卖牛肉丸之类)以我对四大所的了解来看,给点建议,首先要排除不适合干的,如果是打工的话:1、由于四所面对的都是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因此四所干的人对这些公司的了解当然比私企会清楚得多,出来干不宜去私企以我工作过的某私企集团了解来看,私企一般流程都是混乱的,这种工作环境和四所就像纽约贫民区和富人区那样大差距,不是环境,而是文化!因此我认为打工首先排除私企。有人问:如果私人老板肯花重金请你去给他们国际化,去不?我回答:依然慎重慎重慎重考虑WHY?还是因为文化差异,我曾经工作过一个中小型私企,老板请了某500强里面的经理当老总,那老总年轻有为啊,简直是个拼命三郎,每天孜孜不倦的教育员工,如何做工作流程,如何国际化,如何如何... 可是结果没多久公司就搞不下去了。形象的形容,这就是找了个吕布来,不过给他只驴和剪刀,要他上阵,你说吕布能降驴变成赤兔,把剪刀变红缨枪吗?你去干不?2、去国企要慎重我在国企待了接近10年,深知国企水那个深。去之前请掂量下你自己的政治手腕先,除非去做一把手,否则你指望一帮代国家管理企业的领导,会真的把你成绩当一回事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到时别和我说你比岳飞还冤。如果是创业:开事务所这条路并不好走
四所的客户基本都比较正规的,如果你出来开个事务所,那么你熟悉的业务将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审计,你认为以你实力能与四所相提并论?能抢他们生意?别忘了还有一帮廉价事务所竞争对手在那...-----------------------------------------------------------------------------------------------------最后唠叨上两句,四所出来的是很专业领域的人才,如果不干财务相关的工作,就有些扬短避长了吧?当然如果喜欢,干啥都可以...另外,还有些事务所的人,都希望做管理咨询,或者管理岗位,但是个人并不赞成,并不是我认为他们水平差,只是因为在事务所的对业务的情况了解可能还不如在企业里面的财务(职责所致),特别是管理岗位竞争时候优势并不明显。至于可以走的路多着了,而且因人而异,我就暂时写那么多了,也算尽力帮助了!
谢谢邀请!之前几位说的很全面了,还有一个。如果你自己有CICPA,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你可以找几个CPA自己开所。有限合伙的门槛相对较低,注册资本5万,两个CPA;有限责任的,注册资本30万,五个CPA。想做股东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注册满五年,其他的没有违法违规是必然的。这个方向就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创业。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知乎有关创业的话题。 四大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不同的工作性质(审计、税务、咨询)、项目(年审、IPO、尽职调查)、客户群(外企、国企、民企)、甚至会计准则(国内、国际),都会给你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做一个相对来说还不错的铺垫。在转型的时候,还是要想想自己有兴趣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如果去做自己想做的,还需要准备什么,再基于自己有的,去为转型做些努力。
感谢邀请。三年以下,最多的,是去甲方,包括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以及部分外资,从事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等工作;其次,国内某些财务咨询公司,或者项目咨询公司,甚至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也是有可能的,做的工作差不多;最后,会有少部分转到金融行业,证券,投行,VC PE等。 一般来讲,进入到金融行业可能是很多人的最佳选择,不过可遇而不可求了。
谢邀。排名前两位的答案都说得很好了。我之前在另一个问题 的答案里介绍了一下北美公司的财务岗位设置以及从事务所出来可以选择的方向等等,略作修改放在这里。因为那个回答是针对我比较熟悉的美国企业,对国内情形未必适用,所以仅供参考。(部分职位级别因为拿不准中文翻译是什么,所以保留了英文,请见谅)。北美一个中大型公司的财务功能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块:总账 - 包括记录应收应付等等这些日常交易,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账员。根据行业的不同可能涉及一些更复杂的部分,比如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会有单独的成本会计/供应链管理部门;一些收入确认比较复杂的公司会有专门的收入确认/合同分析部门。在这里我把它们统一归于总账这块。往上走便是Accounting Manager 财务经理 -& Assistant Controller 助理财务主管 -& Controller 财务主管 这条路子。估计事务所出来的人都不会想做记账的工作。最有可能的是事务所三到五年工作经验,出来直接做Accounting Manager.这样不需要直接处理一手的业务,而是站在一个中级管理者的角度管理总帐。或者二、三年的经验出来做高级会计, 做专业比较强的业务,比如上面提到的成本会计/收入确认什么的,也可能助你有一技之长,或更快的走上管理层。Treasury - 主要掌握公司的资金来龙去脉。包括跟银行借款、股权融资、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管理公司的现金流。大一点的公司会有单独的treasury部门,而一些中小型公司可能不需要复杂的现金管理,就包括在总账或一般的会计部门之中。 主管是VP Treasurer. (Treasurer的翻译好像也叫财务主管?为了和controller区分开来还是保留英文好了)如果你喜欢金融,对融资、金融衍生工具什么的比较感兴趣,可以考虑走这一条路。但其地位可能因公司的不同需要而相差甚远。有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融资或现金流的规划,因而Treasurer有很大作为;有的公司根本无需设这个部门,只要出纳即可。另外Treasury这个部门和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关系不是特别大,所以事务所出来去这个部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Reporting (财务报告) - 主要负责两件事情:一个是内部的报告,包括子公司向母公司做的报告,母公司做合并报表。一个是外部报告,譬如上市公司要做的财务报表和SEC需要的各种报告。许多公司会设一个technical accounting (复杂会计)的功能,专门处理一些复杂的会计问题,也通常会归于reporting部门。职业发展往上走是Reporting Manager -& Controller这条路子很多四大人出来都去做这个,因为他们对SEC规则、复杂交易的会计处理之熟悉,市面上无人能敌,也正是这个部门所需要的。编报表,写附注,写备忘录,做复杂交易处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对上市公司来说这个部门也很重要,也是通往CFO很好的路径。一般来说五六年事务所经验出来可以去做个reporting manager,三四年做个高级会计。但前提是你在事务所的时候要有大量财务报表及SEC经验。财务规划与分析 (FP&A) - 这个功能比较偏重内部管理,以向公司决策者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为己任。主管通常是叫VP Finance (这个翻译是不是也叫财务主管?)如果说财务报告是对外的,FP&A就是对内的。因为不需要遵循外部规则,而多了许多自主灵活性,也是会有不少人喜欢。另外FP&A和企业的内部运营有很大关联。可以说是上述这些部门中和公司的运营以及其他非财务岗位联系最紧密的。所以有些人可以通过此跳出会计的范畴进入运营或营销的系统中去,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如果要走这条路,事务所两三年出来上高级分析师的岗。事务所呆得久,对你去这个部门没有太大帮助。税务 - 主管税务报告和筹划。路径是Tax Manger 税务经理
-& Director of Tax 税务总监非常专业。专业到外人无法插手。工作安全性肯定是没话说,但要转其他部门也几乎不可能。于是有人觉得单调。如果想往这个方面发展的话,建议在事务所多留几年,打磨专业实力。以上说的所有部门的头头,Controller,VP treasurer,VP Finance, Director of Tax等等,一般都会直接从属于CFO,当然他们中的每一个,也都有可能继续往上变成CFO内部审计 - 一般只存在于大型公司和上市公司。对公司的内部流程进行监控。主管可能叫Director of Internal Audit 内审总监。原则上来讲是独立于CFO,直接汇报给董事会的。也有许多中小型公司并不设立这样一个部门,而是聘请一个外部的咨询师来定期做一做内审。做内审的好处是你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公司的流程什么弄得很清楚,坏处是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很少有从内审走到CFO的(可能比Treasurer 还少),所以停留在内审总监的位子上难有发展。不过很多大企业提供IA的轮岗。可以让你做两年内审,熟悉了公司的方方面面之后再去一个特定的部门。所以一些对职业规划不是太明朗的人可以去做做试试。事务所出来进内审也是很有优势的。以上是公司财务的基本架构。当然各个公司根据规模和需求不同,可能会更细分或更精简。看完了这些,不知道有没有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呢?
谢邀。题目中并未给出「几年」的范围,我姑且认为是大于3年,因为至少要第三年之后才能作为In-charge senior带队下现场并且接触所有的科目,如果只是1-2年的小朋友,连成本、存货、现金流量表等一知半解,那么在四大的经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帮助会大打折扣。那么具体有哪些可选择的发展道路呢 1. 企业- 财务分析: 最常见的、最经典的四大转至企业的职业发展道路; 为下一步过渡成为财务管理者做好铺垫;- 内审和外审的工作性质并未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强度要低很多很多,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在四大积累的经验- 税务四大税务部门相对较多,审计则比较少;- 直接成为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一般来说,没有企业实际操作经验直接空降成为财务管理者对企业和应聘者本人都具备一定的风险,当然有一种情况可能相对更常见——常年负责某企业的项目经理出来后直接到该客户处任职财务管理者,这个是因为他在审计过程中对客户业务、财务等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了解。2. 非企业- 银行: 风控和内控- 咨询: IT或战略咨询- 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利用原来审计时积累的知识和人脉- 培训师:财务培训3 创业- 开设会计师事务所:升不了合伙人,我可以自己开一个事务所就成了合伙人了嘛。- 成为初创公司的财务方面创始人:利用原来积累的人脉和财富;- 开始咨询公司:利用四大期间积累的知识和人脉来帮助企业搞定审计(上市、内控等方面)
基本上工作三年以上的四大员工已经可以接到来自各方猎头的电话,要是跳槽的话: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银行的财务或内审部门出任一官半职;加盟一线外资风险投资基金、战略管理咨询公司、投资银行...........这些都是四大人的常见出路。
作为一个和四大常常打交道的猎头,我来作答一番,欢迎指正探讨:【审计】审计大致是做了两三年就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流程走,熟悉就好,然后自己带项目和团队,后续的出路要么继续在审计这个圈子来回折腾,四大周边,要么就是公司里面的内审,中后台部门,去四大行的比较多。会有极个别的案例去到CICC或是CITIC之类的IBD,但是是极个别,具体你懂得,所以之前听说可以从审计跳到IB的你就继续被忽悠吧;还有就是继续在四大熬到Partner;【税务】路子很清晰明朗,inhouse;也可以继续留在四大作Partner的后备力量;【TS】TS做的比较多的是FDD/Valuation,接触到很多的行业,Partner拉到什么项目做什么项目,虽然接触多但是认识不深入,但是介于对交易结构有个大致了解,行业背景的相关经验,还是会有一些PE/VC去招里面的人,但是由于四大目前核心竞争力逐步下降,目前有这个需求的基本上也就是二线或三线的一些基金,或是一些二线集团的投资战略部门;IDG里面有个FDD部门,主要也是从四大里面去招,但是就是做FDD,不是纯粹的投资,后续能不能转到前台部门,God knows;一些本土的boutique IB/FA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先睡了,明天再继续。欢迎行业探讨。—————————————————四大里面还有一个类似于投行的业务部门,KPMG叫deal advisory,EY叫Lead Advisory,Deloitte的Coporate finance以及PwC的XXX(忘记了,四大的人快出来纠正和鞭笞我)业务包括M&A和中概股回归等项目,这个部门的出路相对其他只做FDD或是Valuation的部门出路要好很多(对于立志进入投行和投资领域的人来说)Note:我想此文还是偏向从PE/VC的职业角度去看待四大的小伙伴们,如有不妥,欢迎指正+批斗。最后,打个广告,我司某客户(买方)目前在招一个associate,要小投行AM或M级别的人,欢迎私信询问。
通常也要考虑在四大的主要客户方向,跳到以前的甲方或相关行业的财务相关岗位或者进行小小的转型,也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式
本人SA2走的,现在在国内最大的金融央企某资金方做投资风险合规等业务。哦,之前不是金融组的,小硕一枚。
上雁渡寒潭看看
审计工作三年左右跳槽的比较典型的方向包括:内部审计,财务分析,企业财务部其他岗位,财务咨询等
业外人士说点自己的见解。工作几年,首先排除senior manager 和associate级别那就是senior associate, manager 或者 assistant manager据我的观察,我在四大工作过的朋友中,performance 比较好的可以跳去PE/VC,或者IBDsenior associate 有跳去finance manager/associate manager/controller,具体看公司规模。还有跳去internal audit/compliance,这个具体做啥在不同公司千差万别。assistant manager或者manager,一般期望会比较高,多数公司的finance manager给不出相应的薪水。所以跳槽选择并不是特别多。这个看运气了。其实in house经验还是挺重要的。四大的manager出去在企业财务能不能独当一面也是个问号。treasury analyst 一般倾向招mba了,一个公司也没几个人干这个。(以上讨论指大的外企)finance 做到上面就是treasury/controller 这些职位。然后就是CFO。四大的partner 有直接去上市公司做CFO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