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柏斯在香港柏斯分店地址?九龙区和香港柏斯岛范围内。

读柏斯音乐故事:听香港企业家吴雅玲、吴天延的“中国梦”【欧美音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9,543贴子:
读柏斯音乐故事:听香港企业家吴雅玲、吴天延的“中国梦”收藏
读柏斯音乐故事:听香港企业家吴雅玲、吴天延的“中国梦” | 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傍晚维多利亚港湾以绚烂焰火向世界展示了今日香港的生机与磅礴晚会之后随着著名钢琴家李云迪的出场演奏中国钢琴“长江”又一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此刻,舞台之上“长江”再次在祖国的伟大时刻放声而鲜有人知的是舞台背后长江钢琴还蕴含着伴随回归20年一个香港企业在内地的“发展史”两位港籍企业家为祖国而绽放的“中国梦”读柏斯音乐故事听香港企业家吴雅玲、吴天延的“中国梦”逐梦路跨越香港与内地柏斯琴行香港时代广场店柏斯音乐集团——今天,活跃在香港与内地音乐文化行业这个响亮的名字,起步于30年前香港一间普通的门店。1986年,吴雅玲和吴天延姐弟在香港岛创立了一家30㎡,包含7个琴房的门店。规模虽然微小,但经营思路清晰——以音乐教学为主,结合乐器销售,让初创时期的柏斯就走出了当时乐器业的创新之路。1993年,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吴雅玲、吴天延姐弟,将在香港发展颇具规模的柏斯琴行带入到内地,在广州开设第一家分店。柏斯的进入,给内地带来了先进经营模式和国际的名品乐器,也带来了发展新趋势。1997年,香港回归更坚定了吴雅玲、吴天延姐弟对内地的发展信心。2000年,受邀湖北省政府招商引资,柏斯在宜昌开启乐器制造征程,将企业核心植入华中大地。柏斯音乐集团三角钢琴生产基地历经三十年,吴雅玲、吴天延带领下的柏斯音乐集团以一家店面为胚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覆盖了乐器制造、乐器销售、音乐教育和文化推广四大领域,成为以香港为前沿,以内地为依托,在国际也极具影响力的集团型音乐文化企业。报国志立足制造一流乐器柏斯音乐集团投入乐器制造领域,源自于在发展过程中,创立人吴雅玲和吴天延面对中国乐器在国际市场的“低迷形象”而激发民族感情。从1998在内地建立首个乐器生产基地起,到2000年选址湖北宜昌建立以“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为目标的钢琴生产基地,柏斯开启了以打造中国钢琴品牌为立足点,让中国乐器制造闪耀国际的 “报国之路”。柏斯音乐集团自主高端钢琴品牌——长江钢琴2009年,以“高起点、高质量、高科技”为研发策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民族钢琴品牌——长江钢琴诞生。多年来,历经收购德国百年品牌威廉.史丹堡、GROTRIAN(高天)钢琴,通过兼顾吸收与创新的研发,世界首个用“汉字”作为品牌标识的长江钢琴,终于“在世界舞台,奏响中国钢琴的辉煌之声”,并以优质的演奏性能被数百位国内外名家的赞誉;更于2014年和2017年两度入选“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成为首个且两次登台国际舞台的中国钢琴。打出中国名片的长江钢琴,不仅重塑了中国制造钢琴的国际形象,也实现了吴雅玲、吴天延的报国之愿。2016年 汇集刘诗昆、鲍蕙荞、石叔诚等中国老、中、青、幼15位优秀钢琴家“长江钢琴之夜—中国几代优秀钢琴家大汇演”在国家大剧院奏响2016年 长江钢琴献声《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纪念大会。中国民族高端钢琴品牌——长江钢琴彰显中国钢琴独特魅力,见证了中俄两国人民伟大友谊2017年 长江钢琴入选第四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并助力演奏者白岩峰获得第一名。长江钢琴成为首个两次登上国际顶级钢琴音乐盛事的中国品牌2014年 长江钢琴登台2014年央视春晚2016年 国际“钢琴巨匠”米哈伊尔·沃斯克列辛斯基成为首位“长江钢琴艺术家” 2017年 长江钢琴奏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品音乐会爱国情用音乐回报桑梓做音乐,就是用音乐造福民众,用音乐服务社会,用音乐让生活更美好——带企业走上坦途的“企业家”领悟出了“乐器人”的真正使命。1997年,柏斯音乐创立了“柏斯音乐基金会”,走上用音乐带来和谐、快乐之路。 创办艺术培训学校、举行音乐大师班、设立音乐奖学金,组织钢琴赛事、参与音乐演出,捐赠教学设备、培训乡村音乐教师,支持高端教育论坛、联合教育部成立“音乐教学设备与课程研发中心”。三十年来,数万个惠及各方的文化项目,让“音乐就是生活”从柏斯音乐集团创始人的理想,变为很多人的生活感受,变为柏斯回报桑梓的一份爱国真情。“柏斯音乐全力支持中国钢琴家组织发展,支持乐器行业发展柏斯音乐邀请众多音乐名家举办音乐会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音乐饕餮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坚先生及30青年钢琴演奏家组成的“李坚钢琴兵团”,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全国10大城市上演 “柏斯音乐三十周年·李坚钢琴兵团巡演” “柏斯音乐邀请中外钢琴艺术名家开坛授课举办“长江钢琴大师讲堂”支援音乐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平等,柏斯音乐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基层音乐教师培训,参与各类教育论坛 “柏斯音乐基金会”针对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特别设立设立“长江钢琴音乐奖学金”,促进音乐学子艺术交流,提高学习积极性,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支持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成立的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音乐教学设备与课程研发中心 “湖北省中小学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研讨会”,柏斯音乐集团与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在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建立“音乐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与政府、学校通力合作,推进音乐教育信息化的落地。同心结用音符连接两地作为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雅玲,吴天延是香港企业家,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和湖北省政协委员,他们则是推动“两地同心”的“牵线员”。“两地交流,必须有切入点和持续性,音乐就是很好的媒介”,吴雅玲道出了柏斯促进内地与香港交流的创新思路。以钢琴赛事契机、以音乐会媒介、以大师班途径、以资金赞助,在发展的历程中,柏斯创造一切机会与平台,用音乐编制出一条串联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同心结”;携手香港中乐团举办 “黄河”音乐会。台湾指挥大师陈澄雄、内地著名钢琴演奏家石叔诚、香港中乐团,两岸三地名家以长江钢琴奏响中国旋律,共话家国情怀连续十余年主办“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汇集内地、香港以及台湾的名家评委和优秀选手参赛,以赛事为契机,搭建三地文化交流与发展 长江钢琴音乐节期间,邀请香港教育大学、九龙华仁书院、香港华仁书院、培正小学等学校师生,以及香港著名艺术家刘兆铭先生、苏明村博士、陈荻葳博士走进宜昌三峡大学、铁路坝小学,以“音乐”为纽带,搭建内地、香港文化交流新桥梁立宏愿二十载归一再起航柏斯音乐集团的故事,是香港企业家吴雅玲与吴天延人生的华彩,更是香港企业融入祖国内地发展洪潮“紫荆花开”的缩影。从1993柏斯进入内地,到1997香港回归,在那历史定格的一刻,柏斯在内地扎根、萌芽。从,在那发展腾飞的年代,柏斯随着两地的强劲脉搏飞跃发展。今天,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盛大欢腾中,柏斯以深嵌两地的有力双腿,迈出新的步伐,用音乐文化描述生活之美,用中国钢琴之声奏响祖国赞歌!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香港四大地理分区都有哪些?我只记得香港岛、九龙和新界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香港四大地理分区都有哪些?我只记得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我有更好的答案
离岛区、油尖旺区、观塘区、黄大仙区,这些区纯粹非政权性的区域):元朗区。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屯门区、南区。   九龙:九龙城区、葵青区、深水埗区。   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新界西、荃湾区香港粗略可分为香港岛,详细一点则可以分为18个区(和中国内地不同、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部分
采纳率:27%
来自团队:
香港西部所有岛屿都属於大屿山区域,包括长洲,就是指港岛;而港岛南的岛屿、九龙、新界及大屿山,其中地理上、坪洲、南丫岛等香港传媒经常说的“港、新界、大屿山”、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香港岛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香港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在不同事情被英国人占领。
一、英国在1840年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了香港岛;
二、1860年,英国又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南端及昂船洲;
三、1898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又趁火打劫,逼迫清
香港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在不同事情被英国人占领。
一、英国在1840年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了香港岛;
二、1860年,英国又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南端及昂船洲;
三、1898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又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攫取了我国新安县大片陆地及周围235个岛屿连同广阔水域的“租借权”,为期99年,并将其改称“新界”,并入英国的香港直辖殖民地。
香港的三个部分香港岛(割让)九龙(割让)新界(租借99年),按照相关的强盗法律,英国政府只需归还新界就可以,但最后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一起归还中国大陆政府,那香港岛和九龙的归还大陆政府是用什么让其回归(或则赎回的)?
全部答案(共9个回答)
拿耗子多管闲事。那时的朝政真乱套。现在的秩序好多了。
国际法有规定,一切不平等条约都可以被废除视为无效的。其实中国政府不一定非得到99年租期才可以收回香港。其实凭借中国政府的实力和国际法的规定,早就可以收回香港,但是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国很多需要的物资只能通过香港购买,所以中国政府建国以来一直没有收回香港,只是日,对相接的租期到期了,中国政府为了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必须收回香港。其实这对于一个国家政府(尤其是大国政府)来说就是识面子问题。
法理上的咱先不说,说点实在的。
新界人口在1997年已经占到全港人口的50%,而面积却占到全港面积的75%。新界回来后,如果有港人要去香港本岛或九龙半岛,港英政府怎么办?
还有机场。原来的启德机场在闹市,周围高楼林立,只有一条跑道。这样的交通条件,只会闷死香港。
当然香港的淡水蔬菜食物电力...的供应,也是中国政府的王牌。
中国政府的强硬(一开始就提出全部收回)也是一个因素。
假定双方妥协,只收新界的话,香港九龙的治理、香港经济的滑坡,会使英国非常头痛。
香港岛和九龙是割让,新界是租界,97年到期的就是新界,按当时的形势,我们肯定要收回新界,不在出租。由于三部分已经在各方面成为一体,新界又不得不还,英国才提出“主权换治权”,事务性问题,外交部就能办了,但大方面的问题就得高层拍板才行。邓一句话,必须全收,不能主权换治权,对英国来说,拖下去,真到97年,只留香港岛、九龙,水、电、食等大多数东西还要依靠大陆,容易被卡脖子,搞不好就成包袱;动武解决,英国更没优势,于是就同意邓的建议,但同时开始大力扶植亲英势力,一直暗中搞小动作。
国际条约,到期终止生效,这是有国际法规定的.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制定国际法的国家之一,绝对会维护国际法的尊严,不会因为一个屁大的香港而影响国际形象.况且,他面对的同样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就更不会有不想归还的念头了.条约到期,水到渠成,属于正常归还,而不是提前归还,没有什么不妥的.也没有什么不归还之理,更不会象一些弱智那样把一个按国际法规正常回归的香港说成是什么人的功劳.
香港不收回,历史会怎么写我们这些管事的人
   我们原来设想的“一国两制”是想用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但是香港问题先碰到了。因为到了日,按照条约,英国人租借新界到期了。到期了就有一个问题:是索还,还是继续租?必须作出决断。
   1979年3月,英国派了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到北京来摸底,想延长对新界的租期。
   3月29日,小平同志会见麦理浩。麦理浩表示,如果港英政府批出的新界土地契约不能超过1997年,可能会影响到香港未来的繁荣。
   小平同志觉察到了英国的意图,明确表示不同意麦理浩提出的在1997年6月后新界仍由英国管理的意见。他指出: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到1997年香港政治地位改变了,也不影响他们的投资利益。”
   1982年1月,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一国两制”的名词。他说: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日上午,小平同志和邓颖超一起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谈到香港问题,小平同志再次强调:香港不收回,我们这些管事的人,历史上将怎样写我们?说得露骨点儿是卖国贼,含蓄点儿是清朝皇帝。
   日,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对解决香港问题的总方案拍了板。概括地说,当时中方确定的谈判方针就是:“必须在1997年全部收回香港地区和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按照小平当时的话讲:“一切文章都要在收回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个大框架里面做。”他还说:“我们要根据会出乱子这种可能性来安排一切。”“如果这中间发生大的风波,我们对收回香港的方式和时间不得不被迫做出新的考虑。”
   这说明,中央从一开始对解决香港问题就做了两手准备。文的一手如果不行,就得采取武的一手。
   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外摔了一跤
   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小平同志同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见,成为中英就香港问题正面较量开始的标志。直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夫人正式签字,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
   英方在双方会谈开始之前,也做了一番准备工作,研究了与中方立场截然相反的对策。当时,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刚刚打胜了马岛战争,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撒切尔夫人开头并不想把香港交还给我们,她曾考虑过搞国际共管,考虑搞全民公决,搞第二个新加坡,就是“独立”,甚至考虑过在军事上跟我们对抗。但是中国情况不一样,中国毕竟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岛。
   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小平同志会见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小平同志立刻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他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
   小平同志还指出: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相信我们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我不担心这一点。我担心的是今后15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
   这时,小平同志又讲了一句很厉害的话,他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这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进行的最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后来小平同志称之为“定调子”的会谈。定了什么调子呢?就是:第一,中国决心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于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第二,希望中英合作实现平稳过渡;第三,如谈不成,中方将单独采取行动;第四,如出现动乱,就将采取非和平方式提前收回香港。
   这一下打下了撒切尔夫人的气焰,她走下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台阶时摔了一跤。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对她客气,留点面子,新闻片里没有这个镜头。我在香港看片子,片子里老出现这个镜头。
   英国的“铁娘子”顶不过中国的“钢铁公司”啊!“钢铁公司”是毛主席送给邓小平的绰号。
   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写的回忆录里说,那天晚上到钓鱼台宾馆,撒切尔夫人就对他说:“他(邓小平)这个人好冷酷无情呀!”
   删掉“the”打破了议程问题谈判僵局
   双方一开始就陷入了有关议程问题的争论。
   中方要求英方首先承认中国对香港整个地区的主权,然后进入同中方磋商如何保持香港稳定繁荣与移交主权等技术性问题。英方认为谈判不应该有任何先决条件,主权问题只能作为更广泛、更具体的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来加以讨论。这样经过5轮、6轮商谈,一直就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
   小平同志是1982年9月和撒切尔夫人讲的,两年为期。到了1983年春天,过了六七个月,议程问题还没有解决。
   此后,撒切尔夫人终于在柯利达等人的劝说下召开紧急会议。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致函中国总理说:“如果中英两国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而这些安排既能保证香港今后的繁荣和稳定,又能为中国方面,也能为英国议会和港人所接受,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比过去的态度总算是有所变化了。
   中方立即提出了实质性谈判的三项议程:主权的移交,1997年之后的安排和1997年以前的安排。但是英方还是不同意,只同意先讨论1997年前后的安排问题,不同意在议程中出现“交还香港”或“主权移交”一类的字样。这样一来,议程还是僵在那里。
   柯利达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当时是主管西欧的部长助理,我记得那是个夏天,大概是7月,他专门约我到他官邸共进午餐。喝咖啡的时候,他说:他非常着急,议程问题到现在还谈不下来。我们是用中文写的稿子,第三项议程就是“香港主权的移交”,英文是th e tran sfe r o f so v e re ig n ty 。柯利达跟我讲,双方还没开始谈判,如果用这种表达,就等于说英方已经承认了主权必须移交。因此,他建议把冠词“the”改成“a”。我当时想,用“a”就很不确定了。我跟他说:是不是既不要“the”,也不要“a”。反正中文根本没有冠词的问题。柯利达跟助手商量了一下,就这样定了。
   西欧司的一位官员吴吉平后来到美国留学,在他写的《香港会谈风云录》描写了这段故事:“这样的细微差别,中文里是没有的,看上去好像是文字游戏,实际上包含着中、英两方的不同立场。”
   之后,我和柯利达就第二阶段谈判的议程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先谈1997年后的安排,再谈1997年前的安排,最后谈“关于主权移交事宜”。议程问题解决之后,双方商定于7月12日开始正式举行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第二阶段会谈的第一轮谈判。谈判在北京台基厂头条3号举行。
   会谈的时间和地点本来是保密的,但是来北京采访中英会谈的大批香港记者一早就守候在英驻华使馆门口,一看到使馆的车队开出大门,就搭乘出租车穷追不舍。他们为了不被甩掉,不惜出高价要司机闯红灯。会谈地点就这样被记者发现了。
   中方由姚广任团长,英方由柯利达大使任团长。当时,大致每月举行一轮会谈,每轮会谈时间为两天。
   姚广在前台,我在后台,我参与了谈判策略的研究和同柯利达进行私下的接触和磋商,但是没有参加正式代表团。
   放《火烧圆明园》时,只有英国使节没出席
   英国人从一开始就玩弄“三脚凳”。本来是中英谈判,英国侵占了中国领土,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谈判。但是英国想把香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拉进来,使谈判形成2∶1的形势。“三脚凳”就是想“以华制华”。他们想拿香港来否定我们,但我们立场坚定,英方没有办法了,只得同意。
   英方还制造所谓的“民意”,配合会场上的斗争。有些报纸整天发表文章,说:我们香港人欢迎英国继续统治,中共来了就不得了,香港就要毁灭,诸如此类,要英国人不能让步。港督尤德这派人物尤为积极,几次策动由两局议员单独组织的代表团到伦敦向英国政府“请愿”,要求英国政府“不要对中国作太多让步”等等。
   他打“民意牌”,我们也应该动员舆论。所以那一时期,《人民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来进行反击。碰巧当时我们拍了电影《火烧圆明园》,我记得好像是外交部组织各国使节去看。英国大使馆的人很敏感了,他怕自己下不来台,就没有出席。
   6月25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出席六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的港澳人大代表、港澳政协委员时又详细谈了香港问题。这次谈话着重讲了“50年不变”和“要在过渡时期中培养治港人才”的问题。
   小平同志在这一段时期,屡次亲自直接出面做工作,稳定民心。
   这时,除了“民意牌”之外,英国人还打“经济牌”,有意地制造恐慌。香港资本主义金融市场是很敏感的,所以物价开始飞涨,老百姓去抢购日用品,港币直线贬值。
   本来英国人是想拿这个压我们,但我们的方针是,你搞你的,我们不为所动。结果日出现了个黑色的星期六,股市大动荡,港元大贬值,弄得他们自己倒慌了手脚。
   英方的几招都行不通,我们的态度又比较强硬,用柯利达书中的话来讲:“中国固然希望得到经济上的好处,但不会为了香港繁荣这个经济方面的考虑,而牺牲收回主权这个民族的和政治的目标。”
   英国不改变态度,我们就要考虑谈判继续下去的必要性
   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第2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的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建议改成“恢复行使”。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
   在头3轮的谈判中,柯利达执行撒切尔夫人的策略,不厌其烦地宣传香港的繁荣都是英国统治的结果,声称只有中国同意由英国继续管治香港,英国才会同意给中国以名义上的主权。这其实是英国人的底牌。而姚广指出:“要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香港归还中国。”
   因为这个问题,双方争执得很厉害。这也反映到每轮会议后发表的公报上。第1轮会谈后发表的公报中提到双方认为本轮会谈是“有益的”和“建设性的”。第2轮只说“双方进行了两天有益的会谈”。第3轮、第4轮只有“双方举行了进一步会谈”,什么形容词都没有了。
   对于下一轮谈判,姚广的态度也强硬起来,说如果“英国不改变态度,我们就要考虑谈判继续下去的必要性”,给对方施加了压力。
   撒切尔夫人在其他一些内阁成员和柯利达等人的说服下,终于开始考虑改变态度。10月19日,在第5轮谈判中,柯利达讲到,如果香港问题解决了以后,英国不谋求在香港的管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只谋求与香港保持某种密切联系”。我们问他“某种密切联系”是什么意思,一定要他讲清楚。
   12月7日,在第7轮会谈中,柯利达讲:英方不再坚持英国在1997年后对香港的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我们讲“密切联系”,将不会与1997年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力一并归还中国这一前提相冲突,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求未来的香港政府跟英国政府建立“权力或汇报的关系”。什么叫“汇报”关系?下级对上级才汇报嘛!他说:我们不会去挑战中国的主权。
   但是,后来证明这又是一句假话。他们并没有放弃“挑战中国的主权”和1997年后插手香港行政管治和在最大限度上使未来的香港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念头。
   第7轮会谈之后,柯利达就奉召回国当撒切尔的顾问了,但还主管香港的事情。英方换了伊文思大使当团长。中央也决定换人,日,第8轮会谈时,让我代替姚广当团长。
   英方代表步步为营,只要有空子就钻
   第8轮会谈开始,继续讨论第一项议程,即有关1997年以后的安排问题。这方面展开的各项争论,都是围绕国家主权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的。后边各轮谈判,英国的方针概括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步步为营。
   我们讲我们的12条方针,英方则采取“迂回战术”。每轮谈判谈到某一个问题了,他拿出几页纸,说你这一条方针我们并不反对,但是我们的理解是如何如何。他这个理解跟我们的理解相差很大,他的理解就是要损害你的主权的理解,不是别的理解。
   比如说外交问题。我们说香港是特区,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凡是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可以在香港设立总领馆或是领事馆,但英方不同意,他要求自己特殊。要设高级专员公署。
   我马上批驳:你们提这个是何居心?我知道,你们只有在英联邦的成员国首都才设立高级专员公署,你能举出你们在非英联邦国家的外交代表叫专员或高级专员的例子吗?更何况香港未来只不过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又不是一个独立国家的首都。中国的首都在北京,不在香港。你们是不是想把未来的香港特区变成准英联邦成员国,或者是英联邦成员国?
   听了我的话,伊文思跟他旁边的几个代表团当时没料到我会这样质问,竟一下子答不出来。商量以后,他们作了答复,我们有一些国家也有商务专员。我说:你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商务专员是商务处的商务专员,而商务处是大使馆下面的一个单位,跟高级专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你这样糊弄我们不行。
   伊文思看这招也行不通,只好同意在香港设总领馆。英方代表就是这样步步为营,只要有空子他就想钻。
   会谈中还涉及其他几个重要问题。比如英方提出将来香港公务员中的外籍人士不但可以保留,而且还可以担任“最高级的行政官员”,就是说除了特首一人之外,其他的行政官员都可以由英国人来当。我们当然不能答应。
   还有,考虑到港英政府也有实际需要,给其一定的权力批出超出1997年租期的土地,但是每年不许超过50公顷。土地的收入是港府主要的财政收入。地价很高,中英可以对半分。一部分归港府的财政,一部分我们设个土地基金委员会,由中方和港英派人共同管理。把这一半通过金融运作来保值增值。所以到了1997年就有1700多个亿了。免得特区一开张,腰包是空的,薪金都发不出来。经过艰苦的斗争,英方终于对这一点同意了。
   小平震怒:不驻军还叫什么恢复行使主权
   最后还有一个大一点的问题,就是在实行“高度自治”的同时,中央要保留必要的权力,当时首先就提出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理,不包含在“高度自治”里。既然国防、外交由我们中央掌握,我们就有权驻军。对此,英方又是百般抗拒。
   对驻军这个问题,小平同志的态度是十分坚定的。早在1984年4月,他在审阅外交部《关于同英国外交大臣就香港问题会谈方案的请示》报告时,就在关于驻军问题的一条下亲批:“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
   我们在会场上跟英方斗争的时候,当中出了一个纰漏。大概是1983年5月,香港一些大的传媒派了一些女孩子来当记者。这些女孩子很难缠,有的还是奉命来摸底的。当时有些记者钻到各种会场上,包括人大全体会议上,有的领导没有参加香港问题的谈判,不太熟悉情况。人大开会的时候,有个记者就找上我们的一位领导,他不太了解情况。记者问:香港老百姓怕驻军,你们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驻军?这位领导不经意地回答说:也可以不驻军吧!大概是这个意思的话。第二天,香港各大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中国的某某领导人讲香港不必驻军,是中国政府的意见。
   正好那时候小平同志接见香港代表团。谈话之前,可以允许记者进来在拉着的绳子后面照相,然后退场。那天会前已经把这件事报告给小平,小平同志很生气。记者在退场的时候,小平说:哎!你们回来!回来!等一等!我还有话讲,你们出去给我发一条消息,就说某某,某某讲这个是胡说八道。香港怎么能不驻军呢?驻军是主权的体现嘛。为什么中国不能在香港驻军?英国可以驻军,我们恢复了主权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天下有这个道理吗?驻军起码是主权的象征吧,连这点权力都没有,那还叫什么恢复行使主权哪?必须要驻军!小平同志震怒了。
   第二天清早我一上班,伊文思大使就来电话了,说奉政府之命紧急约见。他到了外交部,当时说话很紧张。因为小平同志生气了,他奉政府之命来谈这个事。
   伊文思说,听说昨天邓主任在人民大会堂说某某先生胡说八道,英方很关注。伊文思不敢讲出具体人的名字。他说:邓主任的讲话在香港各界引起极大的震动。港英当局还是很怕这个问题,希望你们中国政府慎重考虑,是不是不一定要在香港驻军。我说:你不要再讲了,我们讲了多次,这是恢复行使主权。国防要中央管,就必须在香港驻军。邓主任已经发了脾气,你还讲什么!他说:我是奉政府之命来表示这个态度。我说:你回去就说中国这个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没有谈判的余地!他就灰溜溜地走了,从此不敢再提了。
   在饭桌上向昏昏欲睡的英方团长摊了牌
   日举行第12轮会谈,中英香港谈判开始进入第二个议程,即1997年之前的安排问题。有关这项议程的核心问题就是小平讲的要保证过渡时期香港的局势能保持稳定。小平怕他们在这个期间制造混乱,需要有一个中英联合机构进驻香港。
   我们就根据小平的意思拟了个草案,开始的名字叫“中英联合委员会草案”,在谈判桌上交给英方。英方一看,大吃一惊。用柯利达回忆录上的话,就如“晴天霹雳”一样,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一手。然后英方开始顽抗,无论如何不同意,说那不等于1997年之前香港就由中英共管了吗?谈判卡壳了。后来我们把联合委员会改叫联合小组,英方还是不让进驻。
   6月中旬的第16轮谈判结束以后,决定成立一个负责起草正式文件的工作小组。但仍不同意在香港设立“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这个时候柯利达也有点着急,因为再过两个月就到了两年的限期了。他建议管香港问题的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再到中国来访问。
   这个时候我也考虑了一下,英国的顾虑无非是怕我们干预日常的行政事务。我们把这个机构的任务讲清楚点,不干涉香港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它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中英《联合声明》的条款,对涉及平稳过渡的问题研究讨论,作出决定。另外,时间上也还可以照顾一下,给英国人一个面子下台阶。
   我们向小平同志汇报后,他说:进驻是必须的,名称可以改变,进驻时间早晚也可以松动。晚两年进驻和晚两年撤销也无所谓。你们争取按此方案谈出个结果来。
   第二天,7月28日,杰弗里·豪这班人马就到了,住在钓鱼台。中午,我安排了一次会见,由我做东,请柯利达、高德年等人吃午餐。那次午餐我就打出这张牌来,我说: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这个问题需要早一点解决。我提出,联合小组必须进驻香港,除了明确规定任务之外,进驻的时间可以晚点儿。1984年年底正式签署协议,可以日进驻,到2000年结束。我说:这是中国最后的方案。如果你们还不接受,我们撤回我们的方案,这个不算数了,撤回方案的后果你们负责。
   柯利达在他的回忆录里讲,说他坐飞机,本来时差还没有倒回来,吃饭的时候正昏昏欲睡,一听到这个情况猛然惊醒,意识到中国要摊牌了,不能不严肃地对待。他这样写道:我睡眠不足。从家出来第一个夜晚就主要跟杰弗里·豪和高德年一起在飞机的后舱里,为联合联络小组起草的职权范围进行反复修改,对跟能豪饮茅台的周南先生共进午餐并不十分感兴趣。但是,他的信息令我顿时清醒过来。他说中方有一些重要的领导人会议即将迫近。他们会影响香港。那就暗示着悬而未决的问题必须在未来的2到3天内解决。否则,中国人就会收回原先所提出的方案,谈判就会失败。
   午餐后柯利达马上从2号楼跑到他们住的楼,把这个情况向杰弗里·豪和港督尤德等人作了汇报。杰弗里·豪一听,说:你不要在屋子里谈,屋子里可能有中国安的窃听器。咱们到外边,找个大树底下谈。
   那时候是7月份,骄阳似火。杰弗里·豪的回忆录里面有一段很生动的描写,他说:天晓得大树底下是不是也有窃听器。
   杰弗里·豪认为这是中国底线,不能再拖延和僵持了。但尤德不同意,说要逼中国做更大的让步,最好能打掉联合小组。但是,他是少数,多数还是认为搞不好要破裂,要马上向伦敦发报提出建议。所以那天下午的会谈,柯利达缺席,我们想他大概是跑回使馆发电报去了。第二天,姬鹏飞请吃饭,刚喝了个汤,那边就来电话把他叫回去了。我想是回电了,果然是这样。撒切尔夫人同意跟我们达成妥协,只是还要英方代表争取再晚些年才让小组进驻香港。
   我们说是1988年进去,后来他们提出推迟到1993年,协议签署后再进驻,我们断然拒绝。英方提出进去要再晚几年结束工作,我说不行。我们提出联合小组到日结束,他们也不干,想拖到2002年。我也拒绝了。
   结果杰弗里·豪见赵紫阳的时候说,1988年的1月1日让联合小组进驻香港,时间太早了,再松一松,就7月1日吧。赵紫阳和我们商量了一下,想想半年也可以让,就让了他半年,确定联合小组自日进驻。这样就达成协议。
   我们一达成协议,马上报告给小平同志,他就坐专列回来见杰弗里·豪。31日早晨回到北京。在会见杰弗里·豪之前,小平同志找我们去汇报,听了后说:那好了,大问题都解决了,等会儿我见他的时候就可以讲欢迎英国女王来访了。
   12月17日,杰弗里·豪同撒切尔夫人来到北京钓鱼台,出席中英《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说:“协议并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的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1984年10月美国《时代》周刊在报道中英协议达成的文章中说:中英谈判像是一场“双方比赛胆量的战斗,而英国方面首先败退下来”。
   日,在协议草签之后的国庆节,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就是在那一次,游行队伍中的北大学生在走到天安门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大型标语。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小平同志亲自领导的,在协议草签后的一次中顾委会议上,他讲到这一年他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沿海口岸的开放,另一件就是香港问题的解决。他说:其他的事,都是别人干的。
   (本文摘编自《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巾》,宗道一等编著,齐鲁书社将于2007年6月出版,本版图片由齐鲁书社提供)
因为当时英国以为中国要亡国,希望比其他国家分得到更多土地;为免其他国家眼红,所以搞租约而不搞割让。
1 841年1月20 日琦善与义律在穿鼻会议时议定。主要内容: (1)中国割让香港, 赔款六百万银元,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2)英国撤出沙角、大角炮台, 归...
港岛旅游景点有:
白天可以去:海洋公园、浅水湾;
晚上可以去:山顶、兰桂坊。
购物点主要在:铜锣湾SOGO、金钟的金钟廊(买名牌表和高档奢侈品)、湾仔世贸中心等...
漫画手办什么的比较分散了,集中的话就是信和,在旺角~然后住哪里有地铁就都很方便其实。。看你要去的地方离哪里比较近啦。化妆品,莎莎卓越满大街都是,商场的专柜也到处...
答: 你好。当兵体检是比较严格的,一般体表有纹身和明显的疤痕是不能通过体检的。
但是如果是外科手术后的切口疤痕只要不明显,不影响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的话,是可以通过...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柏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