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个人开,跳舞时有3人,到赛道上又少了那一个人跳舞…

南马2.1万人欢乐开跑,每个人都是最美赛道上的风景_网易体育
南马2.1万人欢乐开跑,每个人都是最美赛道上的风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南马2.1万人欢乐开跑,每个人都是最美赛道上的风景)
蒙古肯尼亚分获男女全马冠军,奖金各5000美元;夺冠热门非洲选手集体“跑丢”无缘奖牌
  马拉松选手经过玄武门南京昨天最热闹的大事就是“南马”啦!早上7点45分,2016南京马拉松比赛鸣枪开跑,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名运动员和马拉松爱好者参加。最终,赛前被看好的非洲选手因跑错路无缘奖牌,来自蒙古的选手用时2小时31分37秒,拿到了男子全马金牌,捧走了5000美元大奖。但无论是获奖者,还是大众跑者,每个人都是最美赛道上的靓丽风景。通讯员 宁公宣 栖文轩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杨菲菲 鹿伟 王瑞 王卫 陈曦影 丁晟 见习记者 赵冉/文 赵杰 顾炜 马晶晶 徐洋 见习记者 吉星/摄跑友上演cosplay怪蜀黍美少女满街跑狂欢悟空绿巨人同场竞技皇上、绿巨人、马里奥……每次马拉松比赛,总有很多跑者身穿奇装异服,这也成为马拉松的一大看点。“皇上,我要跟你合个影。”只见一位身穿龙袍、戴着墨镜的选手被团团围住,他摇着一把“马到成功”的纸折扇,大大方方地跟其他选手合影。还有一群极速奔跑的“兔子”,不过这可不是真兔子。他们头上戴着兔子耳朵的发夹,粉红色的,蓝色的,很是吸引眼球。据了解,这些“兔子”装扮的人是南马的领跑团。现场还上演了一场“豹子”追逐“斑马”的大戏。身披黑白相间的绒衣,头上还竖着尖尖的耳朵,红山动物园的13只“斑马”在迷你马拉松的赛道上拼命奔跑,后面的“豹子”们则张牙舞爪誓要抓住斑马,半圆的小耳朵在风中抖动,让人忍俊不禁。不仅如此,孙悟空、绿巨人、马里奥、熊本熊、恐龙哥等各路大神,也都来凑热闹。长长的南马赛道简直成了秀场。享受一路风景美不胜收今年的南马串联了中华门、新街口、玄武湖、中山陵等许多南京景观地标,被誉为最美马拉松赛道。穿越山水城林,领略古都风貌,一路风景美不胜收!跑完南马,选手们就相当于游览了南京。男子组半程冠军程乾育老家在河北,他在南京呆了十几年:“这次参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在南京跑一次马拉松,在南京呆了这么些年,早就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再加上今天天气很好,跑得很享受。”女子组半程冠军苏雪婷也表示:“这次赛道包含了很多景点,新街口、夫子庙、秦淮河……沿途风景特别漂亮,玄武湖的赛道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可惜非洲选手“跑丢了”现在国内马拉松比赛,几乎每次都是非洲选手夺冠甚至包揽前三。但出乎意料的是,南马男子全马金牌被蒙古选手拿走了。有网友调侃,这可能是国内首个非洲男子选手没拿名次的马拉松。赛前被看好的非洲朋友们去哪儿了?著名马拉松经纪人陶绍明在微博上说,有5个2小时10分钟左右的高水平非洲选手一个都没看见,估计跑玄武湖里了。顿时,网友们脑洞大开。有网友说,估计是景色太美,非洲选手去逛玄武湖了。9点左右,现代快报记者在半程马拉松终点国际展览中心附近,看到了这5名非洲选手。约两分钟后,五人又沿原路返回。下午,南马组委会对此事进行了通报:全半程分道赛段设置及分流中英文标志合理清晰,裁判按工作要求进行选手引导,但因裁判和现场志愿者与非洲运动员语言上沟通不畅,故在全马半马分道处指引方向错误,耽误了一定时间,虽被及时纠正,仍影响了成绩,特邀运动员领跑兔子因技战术安排退赛。在此,对于给选手带来的不便,组委会表示歉意。蒙古肯尼亚选手摘得全马男女冠军今年选手比去年增加了约5000人,2.1万人光过起跑线就用了23分钟。最终,来自蒙古的Batbayar以2小时31分37秒的成绩夺得了2016南京马拉松男子组全程冠军。女子组全程冠军是肯尼亚选手Mugo,成绩为2小时39分59秒,获得第三名的是中国选手夏雨雨。夏雨雨是清华大学大一学生。南马还特设了1000人的亲子公益跑,报名费将捐给慈善机构。大师兄和小师妹分获半马男女冠军昨天,共有7000人参加了半程马拉松比赛,最终来自江苏省田径队的程乾育以1小时09分07秒的成绩获得男子半马冠军,福建高三女生苏雪婷以1小时17分55秒的成绩摘得女子半马的金牌。有意思的是,苏雪婷曾在江苏仙林训练中心试训,算得上程乾育的小师妹。据了解,程乾育是省田径队马拉松专业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是2014年马拉松锦标赛年度排名男子组第一名。新人要过“太平富贵”交警人性化应对早上10点18分,在太平门附近赛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对新人,急需过赛道。按照南京的规矩,一对新人在结婚当天必须要经过太平门、富贵山,图的是太平富贵的好彩头。针对这一情况,现场执勤民警立即组织预案,在赛道上等待运动员少的时机,让新娘和新郎跑过赛道。对于如此人性化的帮助,新人非常感激。 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张新宝告诉记者,南马安保办先后接到各类电话咨询400余起,其中,因婚庆来电咨询的150起。“每个打来电话的市民,工作人员都根据他们的出行时间和经过的赛道,一对一制定了出行线路。”护跑员也相当于跑了个半马赛场内外,其实还有一些人也很辛苦,比如护跑员、环卫工等等。在赛道上你会看到,本次南马安保的护跑员每跑3到4公里就折返回头,同一个路段,他们来回跑了三遍。他们都是从南京市公安局各个分局选出的健将,他们的工作是在赛道上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比赛一结束,环卫工就忙碌了起来,他们用扫帚、簸箕将纸杯、纸箱、塑料瓶收集在垃圾袋里运走。有网友评论,这些环卫工才是跑得最快的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环卫工要在比赛结束之后的10分钟之内打扫完道路。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2017武汉马拉松雨中开跑 2万余人驰骋“最美赛道”
&&现在位置&>>&&>>& && 正文
2017武汉马拉松雨中开跑 2万余人驰骋“最美赛道”
日 18:14&&&&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2017年第二届武汉马拉松,9日上午7时30分在雨中鸣枪开跑。被跑友们称为拥有中国内地“最美赛道”的汉马,因穿越汉江、长江、东湖,横跨武汉多座桥梁而备受追捧,本届赛事报名人数突破12万人,最终2万余名中外选手中签参赛。
  【解说】这些参赛选手分别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其中包括17名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摩洛哥、乌干达、乌克兰、厄立特里亚6个国家的特邀精英选手。作为武汉友好城市之一,乌干达恩德培市市长专程率领10人跑团参赛。
  【解说】当日,第二届汉马在汉口沿江大道青岛路口起点鸣枪。经过2小时 13分 51秒,男子组全马冠军由摩洛哥选手博德艾德获得;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梅塞雷特·门吉古·比鲁则以2小时34分50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
  【解说】本届武汉马拉松新增设中国籍优秀运动员奖,率先冲过终点的中国籍男女选手,男子第一名成绩达到2小时20分、女子第一名成绩达到2小时40分,将获得奖励50000元,未达到奖金减半。
  【解说】来自浙江宁波的李子成是跑在领先集团的一员,他说,汉马赛道桥多坡多,加之雨天道路湿滑,给跑友们带来不小的挑战。但后半程东湖绿道风景优美,自己如同在画中奔跑,加之观众加油呐喊不断,因此也格外享受比赛。
  【同期】参赛者 李子成:全程坡度不是很多,大概有三个桥,上了三个桥。然后22.5公里以后,我们基本上是围绕着我们的东湖在跑,然后湖边有几个小一点的桥不过影响不大。然后整个湖边的风景尤其是在后半程,我觉得是非常美的,就像是人在画中跑一样。
  【解说】与去年相比,今年汉马路线更加优化。跑者沿途经过百年老街中山大道、“万里长江第一桥”长江大桥,以及黄鹤楼、东湖等武汉地标性建筑及景区,不仅能感受到老汉口风情,更能领略穿江过湖的自然风光。
  【同期】参赛者:张文斌:因为去年跑过觉得武汉赛道特别美,武汉的服务特别好,所以今年又过来了。
  参赛者:武汉赛道因为我去年来跑过,今年是老跑客了第二次来这边,武汉的赛道非常漂亮。
  【解说】本届武汉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湖北省体育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设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13公里)三个项目。作为一项全新马拉松赛事,汉马因独具特色的赛道及赛事组织受到各方关注,今年汉马还将成为中国马拉松赛季的5场大满贯赛事之一。
编辑:裴春梅&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二百米赛道是弯的?
& & 众所周知,我们的四百米赛道就是个椭圆,一百米以上的比赛,都会拐弯。& & 而人类从未停止追求极限的脚步。& & 但是,做个假设,我这个人,前一百米速度一般,勉强跟上,但是,我的后一百米是突破性的爆发,会短时间内赶超博尔特,历史性的破纪录。虽然比赛的规则不一样,但是不可否认,我突破了人类的极限。& & 问题是,我这个人从小不能急拐弯,一拐急了就头晕,严重的时候会晕死在跑道上,如此一来,我不能参加二百米比赛,而一百米比赛成绩平平。& & 这样说来,是不是人类将错过了什么?PS:这个假设是基于人类体能,速度,到底极限是什么,所以应该暂时不要考虑规则,插科打诨的亮帖,逻辑上应该吻合。& &&& & 关于400 &800跑道,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有可能产生质的变化,为什么不去尝试,但尝试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人们发现,跑道越长,差异越小,慢慢的人类就放弃了400米以上的直道。& & 你们没有发现,我的假设逻辑是很严谨的吗?与赛制,资金,大众化理论都脱离开,这是纯粹的哲学与人类精神追求的科学研究。& & 我觉得这个帖子很有必要啊,我们不能被固有的思维禁锢住,我们应该去探索一切合理的可能性,jrs的许多其他假设都不能和这个相比拟,二百米这个比较有代表性,你们说是不是。& & 大家看看75楼,这是有可能的!我看错了,75楼没破纪录。& &&& &&& & 此外四百米不是椭圆,我只是用来说弯道,不太好描述形状,大家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
[&此帖被过路的和尚在 11:00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盖伊200米直道19秒41,还没博尔特弯道快
引用31楼 @ 发表的:
弯道技术似乎引不起兴趣
引用32楼 @ 发表的:
我在讨论人类速度极限的问题,就脱离一下规则
既然你要讨论这个话题,你可以先做下功课的。
百度下 还真有200米直道的比赛,而且还有150米直道的比赛。
150米的世界纪录是博尔特的14.35
挑战人类极限,短跑来说 很明显50米太短,200米距离又稍微长了,
100米正是一个合适的距离。
既然100米是最适中最合适的距离,那200米直道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现有的200米比赛,关注最多的是弯道技术的处理。
100挑战的是人类短跑的极速。200米更是挑战技术+爆发的结合
这难道不比200米直道更有看点?更能挑战极限么?PS &&&&你们没有发现,我的假设逻辑是很严谨的吗?与赛制,资金,大众化理论都脱离开,这是纯粹的哲学与人类精神追求的科学研究。尼玛看到楼主新加的这句话 我瞬间觉得我错了。我就不应该手贱点进来打这么多字回复,还尼玛进来了两次
[&此帖被suhan86在 10:53修改&]
100米直道是为了追求人类的爆发力极限。50米太短,刚起跑没加速就结束。200米直道太长。100米直道正好考察了人类在起跑后的一小段瞬间爆发的极限。
200米为什么弯道,估计是为了考察人类瞬间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的结合的极限。我们知道弯道是讲求技术的,身体协调性的。比如赛车有很多弯道,赛车速度飞快时,就越能看出一个人在弯道的技术。 同样,人类除了爆发力,还有身体的协调性。200米弯道,恰好考察了一个人在100米高速下在弯道的身体协调性和技术。
所以200米设计弯道,我猜就不是仅仅考察人类的速度极限。而是人类的速度和身体协调性的极限。蕴含在其中的体育哲学思想:大概就是人类不仅追求力量的美,同样也追求技术的美。
引用4楼 @ 发表的:
我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二百米不能骑摩托。我从小缺一条腿【不是中间那条】 不然我肯定能破世界纪录 人类一定是错过了什么
开始扯淡了吧
不弄成弯道那体育场得多大?
直道的话速度肯定更快,楼主想法很好,可以很多人都被规则圈住了。现在这些记录就成历史了。比如说原来nba没有三分,假如有人说为什么不增加一个三分啊,这些人就会说那为什么不增加4分,五分呢
所有的体育竞技,本质都是一种游戏(game),现在200米的game,就是这个规则,你不服可以自己设计一个game,用你的规则。
谁告诉你400米赛道是椭圆形的?你的几何是胎教吧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这么深层次的哲学问题都没有人探讨吗?
不弄成弯道那体育场得多大?
引用3楼 @ 发表的:
不弄成弯道那体育场得多大?
做一个二百米跑道
引用4楼 @ 发表的:
我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二百米不能骑摩托。我从小缺一条腿【不是中间那条】 不然我肯定能破世界纪录 人类一定是错过了什么
开始扯淡了吧
引用6楼 @ 发表的:
开始扯淡了吧
主楼那也是扯淡 人家二百米一直就是这样 你有那毛病说明你就不是这块料 跟人类错过什么压根没关系
谁告诉你400米赛道是椭圆形的?你的几何是胎教吧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7楼 @ 发表的:
做了200就有人问400 400完了800 最后质疑为啥不弄个超级马拉松的直道?
二百米关注度高,一旦成功,去试验400也未尝不可,但是经过统计发现,越长,成绩影响越小,于是,人们就放弃了四百米直道。
引用10楼 @ 发表的:
谁告诉你400米赛道是椭圆形的?你的几何是胎教吧
呵呵
因为本身比的就是运动员直线与弯道结合的技术。
引用8楼 @ 发表的:
又要说到规则的问题了,好比考试我就是晚上状态好,为什么不放在晚上考试呢,是不是会错过一个人才
你考试成绩跟二百米世界纪录与人类极限问题相比,似乎不是很大
所有的体育竞技,本质都是一种游戏(game),现在200米的game,就是这个规则,你不服可以自己设计一个game,用你的规则。
引用12楼 @ 发表的:
呵呵
看来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椭圆上有直线?
引用13楼 @ 发表的:
因为本身比的就是运动员直线与弯道结合的技术。
这个规则有些不合适
引用16楼 @ 发表的:
看来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椭圆上有直线?
不要这么认真嘛,你要怎么描述
引用15楼 @ 发表的:
所有的体育竞技,本质都是一种游戏(game),现在200米的game,就是这个规则,你不服可以自己设计一个game,用你的规则。
如果上升到人类到底能跑多快这个命题上呢
有什么意义呢?比赛的成绩都是基于相同的距离,如果改成直道,大家成绩都提高了,又会是博尔特创造记录。
引用14楼 @ 发表的:
你考试成绩跟二百米世界纪录与人类极限问题相比,似乎不是很大
这个世界是少数服从多数法则,除非你能证明你真的很牛逼,那规则可能为你改写,考试只是一个比喻
引用20楼 @ 发表的:
有什么意义呢?比赛的成绩都是基于相同的距离,如果改成直道,大家成绩都提高了,又会是博尔特创造记录。
不是,是有个假设,你再看看我的假设
引用5楼 @ 发表的:
做一个二百米跑道
然后400米的直线跑道。。。800米的。。。。。。1500的。。。3000 的。。。5000的。。。8000的。。。。10000的。。。这样真的好么
答应我你从此不再深夜里徘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23人参加团购768.00元&1699.00元
316人参加团购218.00元&619.00元
247人参加团购948.00元&1399.00元
385人参加团购268.00元&598.00元
282人参加团购299.00元&829.00元
467人参加团购159.00元&249.00元
334人参加团购298.00元&698.00元
472人参加团购719.00元&1399.00元
440人参加团购338.00元&990.00元
4499人参加团购249.00元&899.00元
399人参加团购278.00元&569.00元
37人参加团购189.00元&599.00元瓜子二手车融资8.18亿美元
二手车赛道进入烧钱模式了吗?
摘要:当下汽车零售市场除了跑马圈地,几家种子选手在到处讲故事秀肌肉。3月初,车好多集团(旗下包括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毛豆新车网)对外宣布,完成8.18亿美元C轮融资。二手车赛道进入烧钱怪圈了吗?三大谜团待解答
当下的汽车零售市场还真是“又热又挤”,除了跑马圈地,几家种子选手也在到处讲故事秀肌肉。3月初,车好多集团(旗下包括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毛豆新车网)对外宣布,完成8.18亿美元C轮融资。看似这是一笔天价融资,本应该鼓乐齐鸣,但在行业内和媒体圈却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笔者一直是冷静派,今日也说说这一巨额融资下并没有说清楚的一些疑问。在经纬张颖对话车好多CEO杨浩涌中,杨浩涌有一段微妙的描述:“对瓜子来说可能我们是少有的创业公司里面直接在私募里做AB股制度的”,于是问题来了。1、8.18亿换取的不一定是理想的估值先解释下AB股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创始人即便拿很少的股权,但是每股具有2-10票的投票权,而低投股票权者只占高投票权的10%或者1%,甚至没有投票权,一般是股东持有。作为补偿,高投票权者其股利很低,不准或者规定一定年限,一般在三年以后才可以转化成为低投票权股票,因此流通性较差,一般由高层持有。目的就是为了让创始人控制公司的管理权。但这个决定并不完美,甚至是妥协的结果。首先,既然选择采用AB股,实际就是创始人和资本方的一次博弈,创始人为了保证控制权,就不得不牺牲一些利益,也就意味着,这一轮估值并不理想,车好多要么是牺牲估值,要么是放弃了创始人股份比例,来换取融资金额。同样在经纬创投张颖与杨浩涌的对话中,杨浩涌说“管理团队对公司当下和未来发展绝对的控制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很多公司的条款因为考虑了每轮投资人的不同诉求,对将来回报的诉求,对公司未来发展希望有更多掌控等复杂的因素,就会导致创业公司融很多轮之后,他们的条款是超级复杂的。这些东西积累起来一旦出现一个利益集中化的矛盾的时候,其实会是一个挺大的风险,这点在之前赶集,说实话我们深有体会,当时跟58合并的时候不同的投资人,其实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杨浩涌显然是妥协了,而且妥协的比较彻底。用一句媒体人的评论就是:“杨浩涌的股权稀释得厉害,而他也早就意识到,甚至为了防止大权旁落,而提前安排了AB股制度。”这也是一条多数创业公司走过的老路:当日子变得艰难,为了获得持续资金,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融资条款或者是“流血融资”。其次,AB股并不见得是一个万能或高明的玩法,从美国市场看,2000年共有482家公司采用这种双重投票结构,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2002年下降到362家,2010年只有12家公司在上市时采用该结构。而且事实上,往往是创业前期,越适合山寨AB股。一旦进入A轮,甚至上市,山寨AB股根本无法满足往后阶段的所有需求。越融资,维持控制权的结构会越复杂,山寨AB股越无力。2、AB股制换来的还有管理层和员工的隐忧以及未来股票的不确定性这还不是AB股的最坏情况,首先,AB股制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发展下去,股权被稀释得厉害的杨浩涌仍有可能失去公司控制权。而且一旦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不当,将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造成极大影响,最遭殃的还是其他管理层和员工,最近“每日经济”发表了标题为《股权极度分散员工期权无望&瓜子二手车融资后怎么破?》的文章,直指股份稀释被稀释后,员工可能是最大的潜在受害者,这也势必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人才战略和发展。在车好多的投资人名单里,腾讯被打上领投的标识,但给人的疑虑很多。1、腾讯到底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这是个疑问杨浩涌说“现阶段,我并没有过多对腾讯战略资源的需求,我更多把腾讯当作是友好的、长期的财务投资人去看待。”“腾讯可能外界看来是一个战略投资人,但在我们眼里更多是一个长线友好的财务投资人,作为这样一个角色进入到车好多来的。”呵呵,这不禁让我好奇所谓的腾讯领投,到底投了多钱?腾讯眼里的杨浩涌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2、在二手车的这个赛道,腾讯的态度其实一直很微妙且不说这轮融资消息前后,我们并没有看到腾讯方有具体某位高管出来为其站台。而让我们更惊讶的是腾讯对于这个赛道的态度。要知道腾讯此前正是瓜子竞争对手——人人车的战略投资机构。3月2日,人人车CEO李健在面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追问下,也曾表示,“在三月底会公布新一轮融资中,腾讯会继续支持。”另外,除了车好多和人人车,腾讯还投资了多个二手车相关平台,例如易车、天天拍车、优信等等。所以车好多充其量只是腾讯布局这个赛道的其中一个棋子而已,远谈不上战略吧。而且故事还在后头,滴滴作为出行市场最大的变量,正在左右着二手车市场的战局。去年9月,滴滴以2亿美元战略投资人人车。这一仗,腾讯还得对付滴滴,这自家人掐架真的好么?3、新老股东一桌都做不下,真的是件好事吗?在媒体报道的信息里,我们看到这轮融资居然有13位股东,分别为,腾讯、工银国际、云锋基金、方源资本、GIC、IDG资本、泰合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H&CAPITAL、DST&Global、今日资本、首钢基金、山行资本等。好家伙,这是要过家家吗,还是分猪肉啊,13位股东这每家能出多少钱呀,这些资本大鳄的欲望都满足了么?4、泰合资本作为财务顾问也成股东,到底在释放什么信号在“GPLP”的撰文中提到,两年多以来一直为车好多服务的独家财务顾问泰合资本,在本轮也以资本方的身份参与进来。FA转身为投资人,是不是又在验证这轮融资过程并不轻松呢?呵呵,果然,资本家口袋里的钱真不好拿!在“每日经济”那篇《股权极度分散员工期权无望&瓜子二手车融资后怎么破?》里还写到:“瓜子正处在一个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数据造假,被海淀法院勒令“遥遥领先”广告语下架,中国电商协会发布声明补刀其“行业领先”地位造假,消费者海量投诉,资金链紧张……”不过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数据。1、环比增长300%、Carmax的三倍。。。。。。谁能支撑这些数据比如新闻稿内公布数据称:“2017年瓜子营业额环比增长300%”,再比如在经纬张颖对话车好多CEO杨浩涌中,杨浩涌提到“我们周转率可能是美国CarMax的三倍。”我就想问问这些数据的依据在哪里?至少毛豆新车网在销量上并未透露具体数据吧。这也让我想起“去年瓜子爆出的大量数据造假,遭官方各种打脸,销售刷单等事件”。且不论车好多一向是不是有喜欢“注水”的“老传统”,但既然说道数据,就改来点真实的数据吧。尤其是对比CarMax这家估值已经超过了145亿美元的公司,人家是以“零库存处理”著称。要知道如今网络上类似”瓜子二手车保卖屡遭投诉,18年却要靠此融资?”“投诉主题:毛豆新车已快两个月了我订购的车都交不了车”“投诉主题:毛豆新车承诺25天提车&现在快两个月了还没见到车”的情况可不止一两起。再说中国的市场与美国成熟的模式完全不同。这一比较,车好多还会为自己脸上贴金。2、8.18亿美刀后为啥这么急着继续融钱在杨浩涌的筹划中,未来将投入20亿元用于两个平台的营销,基本上一家一半。从春节开始,瓜子二手车的广告轰炸已经开始,毛豆也在加强攻势。对于人员、运营的成本,用杨浩涌的说说“我们近2万人了”这让我们这些局外人也不得不担心这8.18亿够花吗?据说,车好多集团同步进行的还有C+轮融资,“预计将在本月底完成,两轮融资额加起来将超过10亿美元”这让我回想起杨浩涌在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段话“估值早期泡沫会多一点,越到后期投资人都算账,投我们很多是一些PE基金,他们会对公司能做多少收入、能挣多少钱,未来三年大概有多少利润,还有多少倍PE,倒推回来按照这个估值投进来,应该有多少倍回报去算这个事情,然后来决定自己的投资。”也就是1、自己家的融资也是有泡沫的,2、这些PE基金是彻彻底底的现实派,人家可不是做慈善谈梦想的,一旦投资回报不理解,车好多未来岂不是很尴尬?另外记得腾讯汽车发布的稿件中写到“车好多集团宣布已经完成总额近6亿美元的B轮融资,包含6月瓜子二手车获得的超4亿美元B轮融资,以及10月车好多集团获得的超1.8亿美元B+轮融资。”不知道是这位记者擅长四舍五入,还是车好多集团一贯的禀赋&,投融资金额这么严肃的财务数据用简单的数学加减法就完成了。总之,当某家公司陷入了“不烧钱会死,烧钱不一定能活”的怪圈,且只能依靠疯狂砸钱才能换来流量,这个资本故事大概也就差不多了。而对于车好多而言,即使再融到一笔巨款,未来的压力依然不会太小。作者:曾响铃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投稿作者:曾响铃 的原创作品,责编:于姣。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关注品途商业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输入的验证码不正确。
(品途专栏作者)
品途商业评论 pintu36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跳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