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国际学院11届政治与公共事业管理学院新生群

大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哥哥姐姐们,你们都在做什么工作?
本人2009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现在面临就业的困惑与迷茫,请各位朋友指教为谢!
08-11-05 &
偶是2006届的 专业一样 就业自己解决吧 考公务员太渺茫 考研转专业 工作做销售或人事
这是我们第一届毕业生的现状 都活得不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就业没有大致的方向。我们同学有在企业搞行政的,有考公务员的,也有事业编的在医院、园林局、社区等等,通过参加考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偏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一位中大人如此评价广外-------转
&&&&&一起来看看中大人如何评价广外~虽然说文中有不少片面或者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从某些方面来看这篇文章,我们广外人仍需思考一番&&发信人: PrinceNot (不是王子), 信区: Job标题: 在我看来,广外这学校....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Sat Dec6 13:10:20 2008)在我看来,广外这学校完全得益于其设置的专业都很热门,很牛。不大看好所谓的&广外前三年,中大华工后三年&这样的说法,原因有四:1.在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或者说社会存在来说,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在广外出来的基本都符合现在经济建设需求:经济、管理、外语一大堆的,为此用人单位从自己的短期目标出发,选择广外的学生也就合情合理。但是绝不是因为广外的人更优秀,皆因中大热门专业的人数相对广外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最近一个某某银行的面试名单说明这点,广外的一大堆,中大华工靠边站,当然,是人数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专业只是在我们刚毕业离开校园时管用,出去社会工作以后,很多时候就不是专业&大晒&的了,你的经历、你的待人接物、你的各种工作能力恰恰是你最核心的竞争力。君不见有哪位国家领导人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了(在此没有任何歧视行政管理专业的意思,只是打个比方),相反,他们学的是工科、理科。无他,学工科、理科的人通常来说更为沉稳,更懂得韬光养晦,在适合的时候aggressive。2.我之前说在广东的大学学生浮躁,尤以广外为突出。中大学风相对清华北大是有差距,但是据我所了解的广外,学风浮躁到了一种境界:什么商业策划大赛可以吸引全校60%以上的人参加,而纵观整个校园却鲜见诸如学术论坛之类的活动,以文体居多。是的,东校区在这方面也有欠缺,但是对比之下,东校区还是很多人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在图书馆埋头苦读,在广外恐怕没有。3.广外的人甚为aggressive。对于某些外企而言,aggressive是好事,但是过于aggressive、过于自信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偏偏广外大部分的人就是这样,在群面时首先开口的通常是广外的、同样很多时候说话没啥point的也是广外的(我是说很多时候,没说全部)。鄙人之见,是广外的校园氛围造就了其学生很多没有独立思考之精神。4.中大作为华南第一高校,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冷门专业的传承是个很好的例子。中大90多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包括热门的冷门的。反观广外,以下摘录广外官方网站的数据(52个本科专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泰语、印尼-马来语、越南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学、保险、金融工程、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税务、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法学、外交学、国际政治、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翻译、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艺术设计、音乐学、舞蹈学)。从上面可以看到,广外设置的专业无一不热门,无一不牛逼。广外学生找工作相对容易也就不难理解了,专业使然嘛。但是,在我看来,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大学,全部专业都热门的话岂不&技校化&了麽?真正优秀的大学从来不抛弃冷门专业,你见到北大取消冷门专业没有?总的来说我不是在踩广外的学校,只是在此就广外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正所谓再烂的学校也有精英,再好的学校也有垃圾。深圳大学的马化腾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一个清华的学生说:我就比深圳大学的马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把微笑给大家
交出你的小鱼干?嗷嗷~
素颜玩会儿
安静听歌好不好
你的玖儿来签到~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0)
当前位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0)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110302)&&&&&&&&&&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思想、有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公共管理发展需要,具备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调查研究、政策分析、写作、策划等工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政府组织、公用事业管理机构以及文化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实用、实干”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科学、人文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具有现代科学意识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精神;较强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具有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3.具有一定的管理学及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公共政策法规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规程,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发展动态;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公共服务意识,较强的公共政策分析和执行能力,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调研和写作能力,较强的文化项目策划和运作能力。&4.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国防、军事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三、主干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双语)、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学、文化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政务调研原理与实务四、学制及学期安排本专业普通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共分8个学期,全程总计198周,每学期教学时间17周,考试1-2周,1-7学期假期安排共34周。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161学分,其中必修课104学分,通识选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实践与实验课共21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可毕业。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六、学分及课程修读指引1.在正常教学进程结束之前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免修后续大学英语课程,直接取得相应的学分;2.大学体育采取选课形式实施俱乐部教学。学生根据本人体育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体育项目,在不同的教学俱乐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规定的学分;3.对计算机已有相当基础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开课前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免修并直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4.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和通识教育任选课两类,其中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学生必须至少修满2个学分方可毕业;通识教育任选课,学生必须至少修满12个学分方可毕业;5.专业选修课学生必须至少修满22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带“★”号的课程为限定性选修课,学生必须从此类课程中选修8学分;6.实践及实验课包括实验课程4学分、学校统一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12学分、专业自行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5学分,学生必须全程参与,且成绩评定为合格以上方能取得相应的学分。&&七、周数分配表(见附表一)八、学期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二)九、学分统计表(见附表三)十、推荐阅读书目(见附表四)十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总体规划表(见附表五)十二、全程教学计划表(见附表六)附表一:周数分配表总周数分配表假期4646464&&34合计2527252725272517198附表二: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符号说明:—课堂教学★军训及入学教育○ 专业实训△中期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机动▲考试附表三:学分统计表学分统计表课程类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一、通识课程6943(一)思想政治理论课138(二)通识必修课4226(三)通识选修课149二、学科基础课程2113三、专业课程5031(一)专业必修课2817.7(二)专业选修课2213.3四、实践与实验课程2113合计161100附表四:推荐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序号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语种1专著坐而论道为公立学: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毛寿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中2专著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吴玉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中3专著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陈天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中4教材公共行政理论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中5教材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中6教材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中7教材公共行政学张康之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中8教材中国政府概要杨凤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中9专著公共行政的当代议题弗里德里克·雷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英10专著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尼古拉·亨利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英11教材公共管理的技巧伯克利、劳斯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英12教材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理查德·C·博克斯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英13教材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罗森布鲁姆、克拉夫丘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英14教材公共管理导论欧文·E·休斯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英15教材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约翰·克莱顿·托马斯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英附表五:课程体系与教学总体规划表课程体系与教学总体规划表课程类别Course Type课程代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edit学时Hours开课学期Semester通识必修课General &Education Compulsory Courses思想道德修养&& Cultivation of Morals & &Ethics234/1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asic Theory of Marxism351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urve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234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6102/345-6大学语文College Chinese3511应用写作Applied Writing1172大学英语(1-4)College EnglishⅠ-Ⅳ12204/681-4大学体育(1-4)Physical EducationⅠ-Ⅳ41201-4高等数学(1-2)Higher MathematicsⅠ-Ⅱ71191-2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35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s3514大学计算机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echnology351/251数据库及其应用Database and Application351/252法学通论General Theory of Law2341就业指导Career Guidance1177通识必修课小计Subtotal55通识选修课General &Education Optional Courses人文艺术类限选课Restricted Optional Course of Humanity and Art &Education2342-7通识教育任选课Optional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n122042-7通识选修课小计Subtotal14238学科基础课Discipline Basic Courses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351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3513管理学3512金融学Finance3513会计学Accounting3512统计学Statistics3514管理信息系统3513学科基础课小计Subtotal21357课程类别Course Type课程代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edit学时Hours开课学期Semester专业必修课Major Compulsory CoursesZY151公共管理学&Public &Management3513文化管理学&Cultural &Management3513行政法学&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3515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Public Affair Administration3514政务调研原理与实务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Government Affair &Survey468/345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3516Public Policy Analysis公共政策学3516非营利组织管理Nonprofi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351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3517专业必修课小计Subtotal28476必修课合计Subtotal1041820专业选修课Major&&Optional Courses★文化学Culture &Science343★文化策划学Culture &Planning344★文化经纪人Culture &Broker345ZX221★创业管理Entrepreneurship&&Management2346ZX159★图书策划Book &Planning2346ZX162★公共管理发展前沿The Frontiers &and Tendency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2347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343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hip344ZX160国家公务员制度 National Civil &Servant Institution2346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344公共管理案例分析&Case Study in &Public Management345ZX156政治学&&Politics345ZX222市场营销学&&Marketing346ZX318财务管理学 Financial& &Management346ZX158社区管理 Community &Management346ZX161公共危机管理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2347ZX077国际贸易学International &Trade347市政学 Urban &Administration2347社会保障学2347证券投资学347专业选修课小计Subtotal22374&&课程类别Course Type课程代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edit学时Hours开课学期Semester实验课程Experiment &CoursesSY201企业经营模拟Enterprise Operation Stimulation45&&&&实践教学环节Practice 学校统一规定形势与政策Current Affairs and Policy讲座Lecture1-8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2√1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 4√8毕业论文Graduation Thesis 4√7、8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2√1-7专业自行安排专业实训Major Practice3√6中期论文Mid-term Paper2√6实践与实验课小计Subtotal21说明:1.学时“/”后数字为实践与实验学时;2.“√”表示该类课程(教学环节)没有周学时要求,学生按照学分要求在相应学期完成。3.专业实训安排在第6学期暑期,到民政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政务操作技能”训练。4.通识选修课中,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在2-7学期至少选修一门,通识教育类任选课至少选修6门,并注意均衡分配。5.专业选修课程必须至少修满2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带★号的课程为限定选修课,学生必须从此类学分中选修8学分。附表六:全程教学计划表全程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5678通识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Cultivation of Morals & Ethics234/1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asic Theory of Marxism35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urve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234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6102/3422大学语文College Chinese3513应用写作Applied Writing1171大学英语(1-4)College EnglishⅠ-Ⅳ12204/683333大学体育(1-4)Physical EducationⅠ-Ⅳ41202222高等数学(1-2)Higher MathematicsⅠ-Ⅱ711934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35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s3513大学计算机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echnology351/253数据库及其应用Database and Application351/253法学通论General Theory of Law2342就业指导Career Guidance1171通识必修课小计55987/164通识选修课人文艺术类限选课234通识教育任选课12204通识选修课小计14238学科基础课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3513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3513管理学3513金融学Finance3513会计学Accounting3513统计学Statistics3513管理信息系统3513学科基础课小计2135733633300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5678专业必修课公共管理学3513文化管理学3513行政法学351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3513政务调研原理与实务468/344公共经济学3513公共政策学(双语)3513非营利组织管理35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3513专业必修课小计2847663766必修课合计10418201921201712119专业选修★文化学342★文化策划学2342★文化经纪人2342★创业管理2342★图书策划2342★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前沿2342现代企业制度342公共关系学342办公自动化 2342公共管理案例分析2342政治学 2342市场营销学342财务管理学342社区管理342国家公务员制度2342公共危机管理2342国际贸易学342市政学 2342社会保障学2342证券投资学2342专业选修课小计22374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5678实验课程企业经营模拟4√√实践教学环节学校统一规定形势与政策讲座√√√√√√√√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2√√毕业实习 &4√√毕业论文4√√√社会实践2√√√√√√√√√专业自行安排专业实训2√&&√&&中期论文3√√实践与实验课小计21&&所有课程合计1612500说明:1.学时“/”后数字为实践与实验学时;2.“√”表示该类课程(教学环节)没有周学时要求,学生按照学分要求在相应学期完成。3.专业实训安排在第6学期暑期,到民政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政务操作技能”训练。4.通识选修课中,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在2-7学期至少选修一门,通识教育类任选课至少选修6门,并注意均衡分配。5.专业选修课程必须至少修满2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带★号的课程为限定选修课,学生必须从此类学分中选修8学分。
版权所有:湖北经济学院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邮编:43020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有“花城”美称的广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入选“2011计划”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计划),是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属的三所著名外国语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1981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学校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占地总面积2292亩,有北校区、南校区、大朗校区等3个校区,固定资产总值约29亿元;学校辖21个教学单位和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有在编专任教师122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6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867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11000多人。[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历史沿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前身史略
广州外国语学院
广州外国语学院校门
1964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政府决定在广州创办一所高等外语院校,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对外语人才的需要。7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
日,广州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校址定在广州市东北郊瘦狗岭原广东石油学校旧址。9月,首届317名学生正式开学,共设2个系4个专业。
1966年1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管理。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发,学院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广州外国语学院下放广东省管理。
1970年10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对广东高校实行“调、并、迁、改”,外语系、外语系、外贸系以及广州外国语学校并入广州外国语学院,同时更名为“广东外国语学院”。校址迁至广州市北郊黄婆洞原中南林学院旧址。1970年冬,学校恢复招生。
1971年春,508名“小大学生”入学,学制5年。设4个系9个专业。
年,在全国招收5届共1258名工农兵学员。
1977年11月,正式恢复广州外国语学院校名,重新归属教育部领导。
1978年,开始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创办《现代外语》。
1980年1月,教育部在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
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3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3年,4个系调整为3个系并更名;创办外语夜大学,招收3年制专科生。
1984年,成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1986年,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印尼语语言文学3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成立对外汉语部,招收外国留学生。
1988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被国家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全国5个外语类重点学科之一。成立外国文化研究所(1992更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
1989年,成立对外经济贸易系(1991年更名为国际贸易系)和涉外秘书系。由、两位教授主持的“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入学英语科考试标准化改革实验”课题通过国家教委鉴定,在广东试行2年后推广至全国(1990年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2年,成立广州外国语学院董事会。
1993年7月,实行人事、分配、住房、医疗和退休养老辅助基金等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1994年秋,推行奖、贷学金制度,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绩点制”教学管理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1995年1月,广州外国语学院划归广东省管理。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1980年12月,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在广州市北郊大朗正式成立,设1个系,2个部和2个教研室。(1979年经外贸部批准,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1981年,学院正式面向中南、西南及西藏各省区招生,招收新生80名。
1984年,增设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系。
1985年,试点实行院长负责制。成立夜大学,招收2年制专科生。
1990年,调整院系机构,设3个系2个部。
1991年,成立成人教育部。成立董事会,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谷永江任董事会主席。
日起,正式划归广东省管理。
1995年,共设有3个系、5个本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方向和2个专科专业。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校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拓发展
1995年1月中旬,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月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正式宣告成立。8月,首次以新大学名义招生,招收本科生676人、专科生164人。10月,相继成立新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11月14日,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董事会。
1996年1月,校本部和大朗校区财务工作实现全面并轨。上半年,机关各部门全面修订、融合两院的相关规章制度。暑假,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系从大朗校区迁往校本部,附设外语学校从校本部迁往大朗校区。
1997年1月,整合资源组建7个学院和1个直属系。
1998年11月,开展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至1999年6月完成。表彰一批从教40周年教师。
1999年6月,成立公开学院。
2000年6月,成立国际法学院。11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成功入选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半年,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试办基地。
2001年,开展教学、科研架构调整、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校内管理体制五项改革。召开新大学首次党代会和制订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三坚持,两适应”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行五项改革。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与公开学院合署办公。
2002年,推行五项改革,全力以赴争取进入广州大学城建设新校区。
2003年1月,在佛冈会议上,系统提出办学理念、思路、方法、特色。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同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优质教学资源进入广州大学城建设南校区,南校区位于番禺小谷围岛东北部,占地面积1095亩。12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教育部2004年6月发文)。12月,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3月,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9月,南校区(大学城校区)迎来首批4529名新生。成立南校区管理委员会,机构设置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实行“统一领导,职能延伸,条块结合,分类管理”。成立国际学院,统一全校的中外合作办学。
2005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科专业调整和校区布局方案》公布实施。成立高级翻译学院;组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基础英语学院更名为英语教育学院。提出新一轮深化五项改革,重点推行学院目标管理。11月,学校召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
2006年2月,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5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三个五年,分三步走,把广外建设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7月,撤销南校区管委会,校部机关按照“一个部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分区运作”的要求开展工作。9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4个学院成建制安排在北校区,原定进驻南校区的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6个学院除毕业生留在北校区外全部进入南校区,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个学院除级本科生安排在南校区,其余均安排在北校区。
2007年,获准成为MTI(翻译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
2008年,提出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打造“深度”国际化教育品牌。党委书记徐真华担任广州地区第12棒北京奥运火炬手。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转广外管理。12月,成立财经学院。
2009年,成立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建程贤章收藏室。
2012年,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到2025年建校六十周年时,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中长期奋斗目标。
2013年,成为广东省深化高校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2014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程》获省教育厅首家核准公布。
2015年,学校“面向国际语言服务的外国语言文学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需求的经管学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2个学科项目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根据该协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在澳大利亚招收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学生,并派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为上述两专业学生授课,符合条件的学生将授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位证书。这项协议的签署,开启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境外办学的新篇章。[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办学规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资队伍
截止2017年5月,学校有在编专任教师12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3.0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2.82%。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千人计划引智配套工程”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学者”3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任“云山学者”184人。此外,学校还聘有105位客座教授和380位长短期外教。[1]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仲伟合、石佑启、杨解君[7]
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李平[7]
“千人计划引智配套工程”项目资助(1人):Istvan Kecskes[7]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王桂珍
省级教学名师(5人):杜金榜、左连村、仲伟合、肖惠云、王桂珍、郑立华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王桂珍2008年英语口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仲伟合2010年(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院系概况
截止2017年5月底,学校辖22个教学单位和1个独立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1]
院系专业  学院设置专业及系部设置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语言信息管理)英语(国际会展与旅游)英语(文化与传播)英语(高级翻译)英语(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经济贸易学院[8]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税收学财政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9]
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商务英语(国际经济法)国际商务(全英教学)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商学院[10]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院[11]
会计学(ACCA国际会计)创新班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院[12]
保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精算)金融学
金融工程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法语波兰语希腊语塞尔维亚语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日语缅甸语波斯语柬埔寨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土耳其语中日韩亚洲校园项目(日语)中国语言文化学院[13]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汉语言文学法学院[14]
国际政治外交学法学(民商法)法学(国际经济法)法学(知识产权法)法学(法律)英语教育学院教育学(英语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5]
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高级翻译学院翻译新闻与传播学院[16]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钢琴、声乐)(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学建设
截止2017年5月底,学校有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0个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6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东亚语群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等4个语种)、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俄语、西班牙语、汉语言、新闻学、法学
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1]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宽带多媒体教学实验中心、数字化同声传译实验中心
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1个):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1]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获评年份课程类别王初明2010国家级法语口译蔡小红2009英语口译(课程系列)仲伟合2007王桂珍2005肖惠云2003当代商业概论朱文忠2009国家级双语示范杨韶刚2010省级常永胜2010周富强2010王初明2009谢咏2009当代商业概论朱文忠2009杜金榜2008张余华2008基础日语许罗莎2007法语口译蔡小红2007李心广2007英美文学刘岩2006王卫红2006肖惠云2005国际贸易何元贵2004英语口译仲伟合2003王桂珍2003肖惠云2003英语语音语调王桂珍2012省级精品开放当代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朱文忠2012陈国海2012周新军2012网络辅助英语听力自主训练课程吴旭东2012日汉互译陈多友2012(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1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科建设
截止2017年5月底,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面向国际语言服务的外国语言文学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需求的经管学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2个学科项目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
国家重点学科(1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9]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19]
广东省重点学科序号重点学科类别学科名称学科层次1攀峰重点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优势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优势重点学科
优势重点学科
特色重点学科
特色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特色重点学科
政治学理论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序号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1
外国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序号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1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19]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7个):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1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交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截至2017年5月底,学校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芬兰、冰岛、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智利、秘鲁、古巴、墨西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47个国家和地区的330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6年我校通过各类项目赴国(境)外学习交流的学生为956人次,占当届学生总数(6000为基数)的15.93%。2016年我校共接收来华留学生2707人,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我校目前开办了4所海外孔子学院: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5月底,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2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4个省级研究基地(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非洲研究院),1个广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3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绿色经济与环境能源法研究中心、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并设有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词典学研究中心、土地法制研究院等12个校级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积极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均获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
科研平台  科研机构类别研究中心名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广东省软科学重点基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院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商务及法律话语研究中心语言信息工程实验室低碳经济与环境能源法研究中心汉语二语学习研究中心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词典学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中心(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资源
截止2017年5月,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为296.2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759种,2400份,本地镜像中外文电子书187100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67844种,订购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45种,自建数据库14种,并实现32个外语语种馆藏文献采购、编目、流通和检索的网络化集成管理。
自建数据库包括:广东研究文献资源中心、超星电子图书服务平台、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数据库、外国文学文化研究数字化电子图书库、广外学术典藏库、梁宗岱著述与研究专题数据库等。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地图书室】中国最为丰富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图书和核心刊物。
【梁宗岱特藏室】收录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梁宗岱先生的藏书、个人专著及有关研究资料。其中包括世界文学大师瓦莱里、罗曼·罗兰等赠送梁宗岱先生的多种签名本著作。
【本校教师著作室】收录该校教师的个人代表性著作近2000种。
【精品图书室】收录《四库全书》等重要古籍和大型外文工具书精品。
【数字图书馆】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音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统计数据、考试题库等各种数字资源类型的海量信息。如CNKI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超星学术视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法律资源全互动数据库(北大法意)、MyiLibrary电子书库、剑桥期刊库(CUP)、牛津期刊数据库(OUP)、Wiley-Blackwell期刊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期刊数据库、EBSCO,Proquest系列数据库、Emerald管理学全集数据库、美国计算机学会全文数据库(ACM)、PressDisplay多语种报纸库等。
《现代外语》
《现代外语》创刊于1978年。创始人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宗炎教授和桂诗春教授,由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双月刊;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国教育信息资源数据”(ERIC)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刊物等。[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创刊于1990年,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涉及一级学科或研究领域主要有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教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等,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17]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贸探索》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的专业性月刊,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5次入选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位列国际经贸类核心期刊的前四名,并多年保持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7]
《战略决策研究》
《战略决策研究》杂志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大型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致力于国际战略理论、政策和实践等问题的研究,反映国际化战略实践的最新成就,关注世界范围内国际化研究的最新理论动态。内容以经济学、管理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为主,兼容各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刊设置的重点栏目有:“国际战略新视角”、“宏观战略环境”、“国际经济战略”、“区域国际化战略”、“焦点战略新探”、“国别发展战略分析”、“研究报告及述评”等。[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石佑启、李云明
刘建达、何传添、刘海春、陈林汉、阳爱民、焦方太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知名校友
温耀深 65级法语校友,曾任云浮市市长、市委书记、广东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70级英语校友,现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
王华 70级西班牙语校友,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70级英语校友,中国外交官,现任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总领事,曾任中国驻墨尔本、温哥华总领事馆总领事。
72级法语校友,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法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委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等,法国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
72级法语校友,现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简称工发组织)执行干事,曾任中国驻希腊使馆经商参赞、商务部外事司司长。
72级法语校友,现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科技处一等秘书,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曾任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73级英语校友,曾任董事总裁,嘉德创始人之一。
74级英语校友,现任广东省政府港澳办巡视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博茨瓦纳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74级英语校友,现任中国驻米兰总领馆总领事,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克兰总领事。
74级英语校友,外交官,曾任驻塞拉利昂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驻悉尼、洛杉矶总领事(大使衔)。
74级英语校友,现任董事长、党组书记,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75级经贸校友,现任南方国际集团总裁。
77级英语校友,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曾任商务部副部长。
77级英语校友,现任中国会长、主任。
77级英语校友,现任、党委书记,曾任院长、校长。
77级法语校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兰西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
79级英语校友,数学家、语言学家,和的提出者,教授。
熊韶辉 84级国际贸易校友,现任董事长、总经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87级英语博士校友,现任院长。
88级英语硕士校友,现任院长。
89级国际贸易校友,现任广州博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94级国际金融校友,现任董事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化传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徽
设计理念:
(一)校徽设计立足于校训“明德尚行,学贯中西”,主体部分采用地球造型,上半球为简约地球仪造型,象征学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下半球为“W”的变体造型字母,既是“外语外贸”中“外”字的汉语拼音声母和英语单词“world”的首个字母,寓意该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W”在象形上近似一本翻开的书和一只展翅飞翔的鸟,象征学子孜孜汲取知识,鹏程万里。
(二)校徽外型为圆形,外圈为中英文校名,上半圈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毛体手书校名,下半圈为“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英文校名。
(三)校徽主体以中蓝色为基调,图案为白色,简洁明快,寓意大学的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中英文校名为红色,醒目突出,表现热情、智慧与活力。[2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训
中文:明德尚行,学贯中西
英文:Moral integrity, exemplary behaviour, and conversance with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learning
“明德尚行”:意即“追求美德与至善,推崇行动与实践”。古代周人便有了“明德慎罚”的观念。《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同时也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其中“明德”的意思是说:让人们本应有的美德得以表明;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极力推崇行动与实践,反对空谈和胡吹。
“学贯中西”:指的是在学习、教学、学术等方面要具备跨文化视野和通才意识,校训中“学贯中西”除包含此习见用法外,还具有“熔铸中外文化,构建新型文明”的特定内涵。“西”在此不独指“西方”,而是泛指与“中”相对的“外”即“外国文化”。
“明德尚行 学贯中西”八字,文辞典雅,言简意赅,集中体现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概括性地传达了学校对全体师生的训诫。[2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歌
《凤鸣岭南》(作词:陈飞 作曲:温恒泰 李志刚)白云山青,碧溪水蓝,携侣中外,凤鸣岭南。
山育佳木,水滋美兰,明德尚行,凤舞岭南。
德馨有容,行实致远,学贯中西,凤起岭南。
啊!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凤舞岭南,凤起岭南。
白云山青,碧溪水蓝,携侣中外,凤鸣岭南。
山育佳木,水滋美兰,明德尚行,凤舞岭南。
德馨有容,行实致远,学贯中西,凤起岭南。
啊!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凤舞岭南,凤起岭南。
白云山青,碧溪水蓝,携侣中外,凤鸣岭南。
山育佳木,水滋美兰,明德尚行,凤舞岭南。
德馨有容,行实致远,学贯中西,凤起岭南。
啊!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凤舞岭南,凤起岭南。
德馨有容,行实致远,学贯中西,凤起岭南。
啊!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凤舞岭南,凤起岭南,凤起岭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教育部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BA教育中心[引用日期]
.澎湃新闻网[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中国教育在线.[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日期]
.高校之窗[引用日期]
哎呀,运营同学,这个模块离家出走了 ::&_&::
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测...
提供资源类型: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外大国际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