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 幸福又该怎么理解 幻想和实际爱你到不成比例例该…

婚姻是否能使人更快乐? - 知乎9066被浏览1541891分享邀请回答ncbi.nlm.nih.gov/pubmed/)首先介绍一下概念,主观幸福包括两类:情感幸福和认知幸福。情感幸福代表你感觉上有多开心,认知幸福代表你觉得自己应该多开心。也就是说情感幸福是感性上的,认知幸福是理性上的。比如初中时你暗恋多年的ta约你几天后一起去郊游,你刚被约的那一天肯定是精神恍惚,嘴角挂着莫名其妙的傻笑,你周围的同学一眼就看出来你不正常。这就是典型的情感幸福。再比如你从高考的最后一科的考场走出来的那一刻,你知道你自己是正常发挥,如果没问题你目标学校一定能进,你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了,终于可以玩了,折磨你12年的应试教育终于结束了,你得到了一个还不错的结果,你非常满意,这就是认知幸福。但是你那时可能真的很累只是想睡一觉。我们也可以说情感幸福就是幸福感,认知幸福就是满意度。研究人员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等所有相关的一共2159个研究检索一遍,排除掉纯理论的、没有跟踪调查的、不相关的人生大事件(比如生病)的、幸福计量方法不统一的、跟踪调查的时间段不固定的、有专业人员介入的(心理咨询师会干涉调查对象的幸福感)剩下363篇靠谱研究,再从中排除掉重复的和统计数据过少的,最后剩下188篇 真正值得研究的论文。而这其中有18篇是关于婚姻的(其它可能和失业、丧亲、生小孩、退休等等有关),还有8篇是涉及离婚。结婚在关于结婚的研究中,有三项指标被记录,一个是情感幸福(也就是幸福感),第二个是生活满意度(认知幸福的一个分类),第三个是对恋爱到婚姻的这段关系的满意度(认知幸福的另一个分类)。而最早的记录点是在结婚前4个月。重点终于来了——快划下来!都要背!划下来的都会考!1.幸福感: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幸福感完全没有变化。也就是说你每天感到开心和感到沮丧完全不因为你结婚而变化。在整个调查期间,这项都没变过。2.生活满意度:刚结婚时会有上升,之后一直下降。3.关系满意度:刚结婚时下降,之后和2一样的速度继续下降。1的解释:因为人的情感幸福是有极强的调节能力的,这种能力强到结婚根本无法影响到。2的解释:人的认知幸福也是有调节能力的,只是没有情感幸福调节得那么快。刚结婚会导致生活满意度上升,之后很快就降回原来水平。3:研究者并没有对这个做一个解释。我想大家都懂的……结婚了嘛,原形毕露。翻译一下就是:1.结婚不会让你每天笑口常开。2.蜜月期会暂时提高你对生活的满意度,之后会降回婚前水平。3.让你满意的更多取决于你自己生活状态的改变,你的伴侣是谁没那么重要。当然你的伴侣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可能换个不好的伴侣情况会更糟。离婚关于离婚的研究中,主观幸福(包括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离婚的那一刻有一个轻微的下降,之后会连续上升。但这也并不能说明离婚就是比结婚好的一件事。毕竟离婚并不是瞬间发生的,离婚之前就已经开始犹豫挣扎好久了,而且法律上的事务又可以拖很久,这段时间才是最折磨人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本来幸福度就会很低,而最后法律上承认你们离婚的那一刻,实际上是一种解脱,也会造成幸福度的上升。------------------------------------------------但是人们是不会放弃说服自己婚姻会让人幸福的。于是密西根州立大学的Yap SC,
Anusic I, Lucas RE(这哥们刚才的研究里就有他)三人又做了这样一项研究,名为《人格会造成对人生重大事件的反应和适应温和化吗?来自英国家庭小组的调查》(来源 )他们只针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也就是刚才三种指标中的第二种。他们把结婚后一直没离婚的人群和一直没结婚的人群作对比,为了对比得更有说服力,他们找来的单身的都是和已婚人士差不多年纪,一样性别,相似的教育水平和收入。参与者被要求从1-7分给自己的满意度打分。然后他们发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结果:婚姻不会显著提高你的生活满意度,没错,最后你还是会降回原来水平。但是!如果你不结婚,你连原来水平都保持不了,一直下降!右图的event线就是根据左图连起来的线,是婚后人士的满意度水平线,而control虚线就是单身人士的满意度水平线。在结婚的那一刻,已婚人士平均比单身人士高0.48分,最后下降到只高0.28分。但是当学者们用这个来宣传“快结婚吧,不结婚你就不幸福!”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让你父母看到这篇论文),打脸者们纷纷开始找茬:1.年龄,单身人群平均比对照的已婚人群要大4岁。由于随着时间推移满意度肯定会下降,所以拿年纪大的单身比较年纪小的已婚不公平。而且研究者自己也承认配对并不够严谨。2.很明显已婚和未婚的分差在缩小。满分7分,最后只有0.28分的差距说服力不是很强。3.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一直保持结婚状态的人和一直保持单身状态的人很可能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和教育水平和收入无关,和性格有关),所以你不能说结婚就能让所有人幸福。那些能一直保持结婚的人,很可能如果单身了也会一直保持高满意度。4.这个研究里找的是那些结了婚又一直保持结婚状态的人。而那些离了婚的人又是怎么样的呢?Richard E. Lucas(又是这哥们)另外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观幸福的适应性以及设定点模型:幸福会随着人生大事件改变吗?》(来源)也是以生活满意度为评判指标,对参与者进行长年的跟踪观察。这是结婚、离婚、丧偶三个事件对满意度的影响。竖线是事件发生的时刻,左边是发生之前,右边是发生之后。可以看出:1.结婚没离的满意度在蜜月期后降回原来水平。2.丧偶的打击最大,经过漫长恢复仍然比原来水平偏低。3.丧偶和离婚的人群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开始满意度下降了是因为那时他们是已婚的,按照总规律已婚人士就是在不断下降。4.离婚人群满意度最低,这大概也是离婚的原因。但是当我们把一直没离婚的人群和最终离婚的人群拿来作比较,就会发现1.从结婚开始,最终离婚的人群的满意度就开始明显下降,降速远超最终没离婚的人群。2.结婚之前,最终离婚的人群的满意度就没有那些一直没离婚的人群的婚前时期高。也许离婚这个事件有它的必然性。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经过了漫长的分析,我们终于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结婚并不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提高也只是暂时的,是一种蜜月期效应。最后人们都会降回同一水平。2.如果你一直单身,没有婚姻这种“大喜”来冲喜气,似乎满意度也不会上升,同样会下降。3.如果你婚姻失败(最后离婚)你还不如不结。离婚的那天才是你解脱的那天。我想,离婚的那个人群里,应该有一些本来性格就不适合结婚的,还有一些选错了人的(瞎选人就敢结婚也是一种性格不适合。。。。)对了,美国现在的离婚率是千分之3.6(一年里面每1000个人口中有3.6对离婚)(来源)中国的离婚率略低,2012年是千分之2.29,(来源)但是每年都在高速增长。美国这个离婚率,直观一点地说,就是:40-50%的婚姻最后以离婚结束。(来源)具体一点(来源):第一次结婚会有41%最后离婚,第二次结婚会有60%离婚,第三次结婚会有71%离婚(果然到后面就把套路都摸熟练了啊)再来看看英国的数据(来源):据估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42%的婚姻最后以离婚结束。其中:34%的婚姻撑不过20年就会离婚。还有另外6%的婚姻撑不到20年……因为其中一个人死了。所以有60%的婚姻可以持续20年。16%的婚姻撑到了60年。平均一段婚姻预计撑32年。这是婚姻长度和结束(离婚或其中一方去世)概率的图表这是婚姻长度和结束(离婚或其中一方去世)概率的图表在结婚第4-8年期间离婚率最高。在结婚第4-8年期间离婚率最高。那么中国有多少婚姻最后会以离婚告终呢?总结1.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是一定要结婚的,他们结婚了至少能保持相同水平的满意度(前提是不离婚),不然会一直下降。2.对于那些选错了婚姻选错了人的人来说,结婚就是你的灾难。3.最后对无论是已婚还是单身的人:你要明白,幸福的能力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婚姻并不能拯救你什么。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幸福,就算结婚你也一样不幸福(婚姻不会让你比现在更幸福,而且那些离婚的一开始满意度就不高)。如果你自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那么你单身时就是一个快乐的未婚者,结婚后也会是能够用幸福感染对方的分享者。祝大家都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5.9K3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05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幸福背后的心里秘密
我的图书馆
幸福背后的心里秘密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理解。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考取理想的大学;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孩子找到如意的工作;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赚取了一百万。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柏拉图为开讲“幸福”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明星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繁荣的观点而开设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春秋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去传播他对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宗教和哲学无不涉及关于幸福的问题。
  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但是当今社会中,对幸福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最近一项调查也表明,将近45%的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儿童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上升。根据中国卫生部的报告:“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一位幸福心理学的权威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幸福呢?”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非常容易的。但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而他们都开始在幸福心理学中寻找答案。
  大部分的自助材料都有“保证多,效果少”的通病,原因是它们缺乏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相反,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验与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也正是因此他们所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
  正因为幸福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幸福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书籍、讲座或是网络),有时候可能会类似那些自助学大师的想法,简单而且非常容易实施,但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又与自助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
  幸福心理学家深入探究现象本质及事实真相,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还有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幸福心理学家们与其他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正是为了找出纷繁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来自于他们的研究结果,而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帮助了我。
  今天,关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已经知道得很多,只是这种认知仍无法直观地去理解。无数关于这种认知的文章因为太专业而难以理解,还有一些认知则从未披露过。这些认知根本无法有逻辑地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片,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加以利用,而这就是我想借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你读到人们对于幸福这种错综复杂的感觉进行的科学探索时,你也许会很吃惊,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人类对于不幸的研究。临床心理学家一向关注不良的感觉,很多年来,那些脑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地找到了愤怒、恐惧和沮丧的根源,他们的研究使整个社会获益匪浅。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脑研究人员对人类的美好感觉产生了兴趣,没多久他们就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许多东西不久前还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今却在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崭新的影像技术让脑研究人员能够观察人类思考和感觉时大脑的变化情形,并且让这一切变得很直观,譬如当我们思念所爱的人时,大脑中喜悦的产生过程。另外,分子生物学也揭示,我们的1000亿个脑细胞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心理学的探索再次证明,内心世界的变化将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所有这些对美好感觉的认知已能拼合成一个整体。
  今天,我们可以来看看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幸福多,还是不幸多呢?幸福可以遗传吗?当幸福释放时,愤怒会自动消失吗?人类可以延长美好感觉的时刻吗?金钱能使人幸福吗?我们是否可以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呢?什么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针对这些提问,脑研究人员有两种崭新的见解:其一,涉及大脑中产生幸福的部位。我们的大脑里早就安置了连接高兴、兴趣、精神快感的“电路”--我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系统,所以,就像我们带着语言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我们的美好感觉也被编程了。这个发现就像20世纪的弗洛伊德一样,用其深不可测的下意识理论塑造人类的形象。
  另一种见解更出乎意料:一个成年人的大脑还将继续变化。而当我们一直在学习时,我们大脑里的转换电路发生了变化,新的联结在神经细胞之间出现。借助显微镜,人类可以观察到颅脑中的这些变化。
  不仅是思维,而且恰当的冲动也正在推动着这种变化。这意味着通过正确的训练,人类可以提高其创造和获取幸福的能力。为了获得美好感觉,我们能够提高自我的素质,这就像我们学会一门外语一样。
  由于受基因研究的吸引,一段时间以来,到我们的遗传物质中去寻找对我们共性和个性的解释已成了一种趋势。很容易忽略的是,这个与生俱来的馈赠只能在与我们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基因。
  绝不是每个不幸福的人都会得心理疾病,但是日常的沮丧和抑郁两者的关系比人们一直以来认为的还要密切。两者是大脑中相似过程的结果,应该相互控制。抑郁的流行表明我们多么需要一种幸福文化。
  快乐不仅作用于精神,而且首先作用于身体。不幸毁灭一个人,而幸福则让人更健康。新的研究工作将目光投向科学家长期忽视的领域---身体和精神的关系。持续的恐惧和沮丧意味着压力,压力提高了死于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概率。谁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加强对愉快经历的体验,谁就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愉快的感觉可以减轻压力,可以减轻压力影响健康的不良后果,甚至可以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幸福的感觉可以提高创造力,因为在大脑中,思维和感觉是一块奖牌的两面:幸福的人更具创造力。许多的调查表明,幸福的人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幸福使人聪明,这种作用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积极的感觉促使大脑中的神经元联结生长---喜悦随之通过新的联结进入我们的大脑。
  幸福的人是和蔼的人,他们较细心,并且乐意欣赏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致力于为大家共同的福利而工作,努力帮助所有的人维护他们的权利。幸福是生活的目标,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路。消极情绪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积极的情绪则拓宽了发展的可能性,幸福是生动的。
  只有幸福的人才能找到幸福。虽然我们的大脑按照同样的结构图构成,因此我们以相似的方式体验所有的喜悦和乐趣,但区别在于,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感觉。最终,每个人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
  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优化发展自身的天赋,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只为自己而活着,社会应创造这样的条件让公民能够追求幸福:那里是一个集体,有公正,有自由而约束的个人生活,机会均等,人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问题还在于,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需要一种幸福的文化,增加人类的幸福是可能的,在古代,人们将一切经历和感觉都归结于神,如今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应归功于神经科学,在神经科学的指引下,毫无疑问,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一般人对幸福的一个误解是,觉得某一样东西可以终生改变他们的幸福感,比如说一本书或是一个老师,一个梦中情人,某件事情的成功,一个奖品或一个伟大的发现。当然,以上的事情确实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但它们都不是永久的。如果去相信这些神话,只会导致失望。任何幸福的生活,决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情或改变,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无论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历,还是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
  如果想要实现幸福的生活,想要发挥追求至高财富的潜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接纳“就是现在”的理念,也就是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那些普通而平常的小事情。好比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那样。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透过本书你将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同时,讲述了名人们眼中的幸福是个什么样子,从而让我们能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幸福的真切内涵,最后,我们还就幸福是如何产生的,进行了探讨。
  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仅阅读本书(或是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会有什么捷径,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的内容包括了反思和行动才行。
  没有实际行动,仅仅看书是不行的,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书里,你会经常看到“反思”(而不是一般地休息一下)。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给自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和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暂停的话,则大部分内容因为不能被具体化,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书中除了“反思”时间之外,在每一篇结尾部分还有较长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更加深人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在所有练习中,有些练习可能你会特别喜欢,比如写日志可能比冥想更适合你。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和舒适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开始慢慢进行其他练习。这些练习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更多的练习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益处。这些练习很简单,但是却有重要的实际效果;确实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
  第1章 如何理解“幸福”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当然不同的人因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与社会背景而对幸福的内涵的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且很多人会狭隘地将个人的满足作为幸福的终极追求,其实一个人只能将自己的幸福与大众的幸福联系起来,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甚至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惜牺牲生命,这才是幸福本质内涵所在。
  ▲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数以万计关于幸福的表述。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背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都会有自身对幸福的特定理解。我们很难说出精确而令人信服地定义幸福的概念,但人们可以列举大量幸福的事实——尽管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幸福不一定为别人所认同。但是,可以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体验到幸福,是因为幸福实质上纯粹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虽然幸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人们所能够得到的最珍贵最美好的礼物。
  ◆ 幸福的基本定义
  为了对幸福进行量化的统计研究,我们终究需要一个幸福的定义,尽力给出一种大致可行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幸福是人们对自身目前生活总体质量进行评价的全面肯定程度。人们越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就会感觉越幸福。
  当人们评价自己有多热爱生活时,似乎有两种思维根源截然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情感表达式的,即我们发自内心地评价我们对生活的总体感觉有多好;第二种办法是,我们将“生活的本来面目”的认识同“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认识相比较。前者是出自情感的,后者出自信息,似乎多数人都认为前者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
  对幸福的定义取决于对幸福的看法。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但几乎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幸福的真谛。是否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有所收获取决于个人对幸福的定义。
  小提示: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不管你怎么理解,幸福首先是一种愉悦情感的体验,如果离开了感情,那么,所有的幸福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幸福的研究者给出了关于幸福的三种观点:
  1.美德与圣洁:这是希腊禁欲主义所指的幸福。如果能够拥有渴望具备的品质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把这叫做“存在的理想状态”。
  2.生活的满足:这是对生活肯定的评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那就是幸福的,满足的,就能够徜徉于生命的绿洲。
  3.令人愉快的情感经历:这是指某一时刻的感受——欢欣,愉快,兴高采烈。因为经历愉快,所以感觉良好。
  幸福的色彩虽然对每个人来说都大不相同,但基本上包括前面提到的三种观点,即对野生生物不造成侵害,也即另一位幸福研究者称之为“一种积极长久的良好感觉”。
  当我们以为孩子对答案已经满足时,他们总是还有新的想法。从问不完的“为什么”转到问不完的“是什么”和无穷无尽的“怎么样”。“幸福是什么?”和“如何才能幸福?”这类问题需要详尽的解释。
  我们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解释与“幸福型”相连。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见下图)。
  感情,在我们所有的追求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包括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感情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假设有一个机器人,除了没有感情之外,和人类一模一样,想法与行为亦无二致。它可以研究深奥的哲学,也可以推演复杂的逻辑,甚至还懂得建筑工程。
  虽然这个机器人精细无比,但却没有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表达同样需要感情——这恰恰是它所缺乏的。机器人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味或是想去吃东西的需要,它也感觉不到挨饿的痛苦或是任何满足感。所以它不会去找吃的,但它的结构却和人类一样,所以它很快就会饿死。
  现在,让我们来改编一下机器人的程序,让它学会吃喝。虽然它现在可以生存了,它仍没有表达的欲望、声望、财富和爱情等对它而言仍然毫无意义。
  感情引发行动,它赋予我们行为上的动机。我们的语言就是一种证明——感情、行为与动机都密切地关联在一起。一位神经病学家在记录他的一个切除脑瘤的病人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情绪与动机关系的真实案例。手术后,这名病人的认知能力:记忆、数学能力、感性知觉以及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在手术中,他的情感思考能力却受到了伤害。这时,病人的情况和之前所说的机器人相似,他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生理基础,认知功能也没有差异,但却其“感受和情感”系统受到了损害。
  病人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手术前,他是个成功的律师,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术后,他的“理智”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行为让周围的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也失去了工作,而且很长时间内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变得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包括他的人际关系和职业。
  如果我们丧失感情,并因此失去行为的动机,我们将不再对生活心存任何渴望,我们将对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及其后果漠不关心。由于感情是动机的来源,它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光有感情是不够的。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体验积极的情绪或情感,因为快乐是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一位心理学家说:“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完全没有快乐且频繁感受痛苦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幸福可言。
  当我们提到快乐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涨的状态,人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虽然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小提示:是否仅是情感愉悦的生活就可以让人满足了呢?那么吸毒的人呢?还有那些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呢?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不同的追求产生了幸福感的差异
  如果人们在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就想通过追求精神生活的方式来提高幸福感,这种改善的结果也是很有限度的。只有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到达了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在增强自己的幸福感方面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才有可能减弱。因此可以说,在生产力还不发达和人均收入尚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收入,仍然是改善人们幸福程度的最重要途径。而当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幸福度将更多地取决于其他非经济的因素。今天,中国居民幸福度的下降,从某个方面恰恰说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幸福度的临界点,它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转型与重建,这也是抵消现代化发展过程某些负面后果的一条必由之路。
  对幸福,正如前已揭示的那样,部分依靠外界环境,部分依靠个人自身。在本书内,我们考察了依靠个人自身的那部分,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与个人自身相关的范围内,幸福的诀窍是十分简单的。
  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一种多少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那么幸福是不可能的。许多自己感到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忧伤有着复杂而高度理智化的原因。我不相信这些是幸福或不幸的真正根源,我认为它们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一个快乐的人通常会信仰快乐的东西,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往往具有不快乐的信仰,两者都将自己的幸福或不幸归因于各自的信仰,而真正的因果关系却可能截然相反。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某些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东西也很普通:富足的衣食往行,安定的生活,拥有健康、爱情,体面的工作,成功的事业和来自人们的尊敬。对某些人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在缺少这些东西时,只有不平常的人才有可能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一个人并不缺少这些东西,或通过一番不太艰巨的努力能够获得它们,但他仍然感到不幸福时,那他肯定有着某种心理上的失调,或者有着特殊的追求。
  小提示:幸福与人的追求关系密切,可以说拥有不同追求的人会有不同的幸福标准,而且这种标准有时会超越道德的限定。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
  可以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体验到幸福,是因为幸福实质上纯粹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幸福就是心想事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幸福就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人。
  幸福就是在凉爽的午后,躺在阳台的靠椅上,喝着一杯清香的茶,听着美妙的音乐。
  幸福就是晚上放学的时候,吹着口哨欢快地奔走在回家的路上。
  幸福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团聚在一起,或尽情倾诉,或安享天伦之乐。
  幸福就是当你远远地看见家中那一团温馨的灯火,当你在寒冷的冬日里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
  幸福就是和好朋友在一起,尽情地吃喝玩乐,开心欢笑。
  幸福就是舒服地坐在自己的沙发里,轻松自在地阅读或者看电视。
  幸福就是当你做出难以下咽的食物,他却眉头不皱地说好吃,真的好吃……那时心里充满着甜蜜和感动。
  幸福就是当你伤风感冒时,她拿来一片药丸,端来一杯水,连哄带骗的要你吃下去时,心中暖暖的感觉。
  幸福就是在晴朗温暖的晚上,和所爱的人依偎在窗前,数星星、看月亮。
  幸福就是放假了,可以好好地睡大觉,然后在电脑前尽情上网冲浪、打游戏。
  幸福就是既有钱又有闲,想去哪就去哪,走遍全世界。
  幸福就是一种满足或者快乐的感觉。
  幸福其实很简单,没有理由的,就是感到很幸福!
  人们可以用千干万万的语言来描述幸福:不论强烈还是平淡,总之是一种情感。
  小提示:幸福是一种感觉,而且每个人都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这应该是人们基本的共识。
  ◆幸福感的心理构成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很多心理学家更愿意把它称为“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如果要对它进行统计和数量分析,应该对构成幸福感的各种要素进行一个说明。
  (一)富裕感
  富裕感是被调查者对于自身物质生活状况满足程度的一种感受。国内外研究的共同结论是,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与人们的幸福感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生存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幸福体验息息相关。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越高,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相对越强。
  (二)愉悦感
  愉悦感是指被调查者总体上的乐观感受。该指标反映了个体幸福感的最直接感受,而这种感觉与人的教育、经历、健康状况乃至遗传基因都存在隐含的关系。
  (三)期望感
  期望感主要通过被调查者对个人以及家庭成员生活及工作等可预见未来前途的一种预期,来反映被调查者对于未来的信心状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信心,能否有信心实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必须指出,“期望感”与“期望值”是有区别的。“期望感”是对美好愿景可能实现程度的一种信心把握,即“我能够实现”;而“期望值”只是一种愿望,即“我希望实现”,但有可能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同样的事物效用大致是相当的,但期望值越高,则所谓“幸福感”就越少。例如:假定一位白领和乞丐都拾到了1元,1元对两人来说可以发挥一样的效用。但是,白领的期望是出国旅游,需要1000元,结果白领的“幸福感”是千分之一,只有千分之一的满足;而乞丐的期望值是今天能够吃三只肉包,结果他的“幸福感”是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满足!
  (四)安定感
  安定感是被调查者对于自身周边环境状况所体现出的一种内心安适的心理状态。该指标主要表现被调查者心理承受力、心理平衡感、心胸宽容度、以及放松从容的心理状态等。
  小资料: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人们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人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与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来取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哈佛大学一位经济学家说:“我们的幸福与我们邻居的富裕程度成反比,如果你被富有的邻居包围着,你就会感觉不幸福。”
  (五)归属感
  归属感主要是指被调查者对于自身所处环境及地位的认同程度,包括职业归属、家庭归属与婚姻状态等。人是社会关系的一分子,生活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就必然要与人交往,期望别人的理解、尊敬或者爱慕。可以说,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人的地位。当一个人离群索居,飘泊异乡时,他就会因在陌生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感到孤独。所以说,归属感与幸福感不可分离。
  (六)向心感
  向心感主要是被调查者对于国家、民族、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认同程度和自豪感,是特定群体社会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所谓社会心理是指人们非系统的、混沌的且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可以表现为情感、需求、情绪、期望、习惯、传统习俗等,是一种自发的倾向。 社会心理可以区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其中,群体心理又可区分为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向心感的核心是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传统、优良品质,发展变化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感到光荣的一种深厚情感,它与民族自卑感、民族虚无主义相对立。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尽管一个不热爱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人或许也能够感受幸福与快乐,但却会因为观点与周围格格不入而倍感孤独,同时也就增加了不幸福的感觉。因此没有向心感,幸福将会大打折扣。
  (七)自由感
  自由感是被调查者在日常行为中,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心理上无所拘束的一种感受。
  (八)情谊感
  情谊感是人类对亲情与友情的需要,是人类沟通、交往的天性,对于个体幸福感不可或缺。
  ◆幸福感的体验和传递
  从电影中,从别人的谈话相表情里,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别人的喜怒哀乐。心理学把这种能力叫做“移情”,即人可能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分享别人的感觉。这也是人类得以沟通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人终究无法完全体会到别人的情感;每人的内心也有相当一部分感情是无法传递、无法言说的。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幸福感。
  从理论上来说,幸福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它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元素:既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等正面因素得到实现,负面因素得以避免的心理体验;也是生存发展达到某种圆满,物质追求获得某些满足的客观体验。人的幸福度的构成不仅是达成目的的快乐的持久满足,而且还必须包含对严重损害或痛苦心理体验等否定性因素的避免。
  幸福是一种瞬时感受还是一种持续的经验,学者们出于不同的考虑,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强调瞬时的幸福感,更多的出于生理层面的感受,也有很多学者对此看法不同。设想一下,一个人面对突发事件,可能感觉到强烈幸福,但冷静下来,仔细盘算,发觉收益并没有那么大,甚至还出现了误算,那么幸福程度自然就会有所折扣。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性,即这人以后反复体会这次带来幸福刺激的事件,越想越觉得开心,幸福的刺激一次又一次被强化,持续很长时间。
  所以,瞬时的幸福和持续的经过反思的幸福是不同的。
  小提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主要表现是富足、快乐、和谐,融洽,心想事成等。
  幸福的人和家庭都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古往今来,东西方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观察和统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幸福问题带来极大的启发。原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竟然是可以比较的,因此也就可以衡量了。人们在千百年不懈地追求幸福过程中,可能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幸福的经验,经过长期的沉淀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常识。如此,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搞清楚带给我们幸福感受的真正源泉。
  舍了幸福之外,人类当别无所求,或者说一切追求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幸福;斯多葛派认为德行即幸福,德之所在即福之所在;伊壁鸠鲁则反之,声称幸福即德行,促进自身幸福就体现了德性。
  功利主义者则把幸福看得超越一切,并且最早试图认真回答幸福这个问题。他们认为,生活本质上唯一好的东西是愉悦,唯一不好的东西是痛苦。幸福就是没有痛苦。但是他不够准确的描述,把人们引向对每个人利益的大致计算。固然他对痛苦给予了根本性的关注,但是很多人批评说,他们倡导的满足并不能代表所有对人类有益的东西,也不能代表幸福的全部。
  ▲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YY:幸福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为了企及其要义,名人们对此进入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通过自己的思辨与感受,从不同的侧面说出了对幸福的理解。
  ◆哲学家对于幸福的理解
  (一)柏拉图
  柏拉图曾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计算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幸福729倍。独裁者已经拥有一切的权力和财富,但他仍然还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真正的幸福,包含着很多金钱和权力所买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
  (二)尼采
  尼采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并顺便表达了对英国功利主义传统的不满。尼采认为,功利主义者所追求的幸福目标,并不是非常远大的目标,而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为崇高目的而承受痛苦、持续进行奋斗并且愿意为这目的而承担风险。
  他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或者满足的答案过于浅显。所以我们光是这样追问问题,不可能涉及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争论得够久了,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我们不应该再纠缠于幸福包含什么,而应该问幸福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三)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面对什么是幸福这样的问题时,不同人会从不同角度回答。一些人用愉悦,一些人用荣誉,一些人用生命的艺术性,还有一些人用生命的反思或者思考来定义幸福。他认为,关于幸福的几个特征有可能达成基本的一致,它有五个要求必须满足:
  1、它必须是决定性的,即包含所有的固有价值;
  2、它必须是自我满足的,即不依赖于其他价值;
  3、它必须是积极的,即我们必须能主动地意识到这些价值;
  4、它必须是广泛可得的,而不是只能少数人拥有;
  5、它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是那种能被任何偶然所带走的东西。
  ◆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观点
  除了古典哲学家的研究和论证,近现代心理学对幸福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回归本原的状态;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试图揭开产生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一)精神心理学家
  精神心理学家试图发现大脑中供幸福栖居的区域或褶皱,因为他们认定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两,其生理机制无疑根植于大脑中心。而且他们也已通过试验证实:感到幸福者的大脑左前方叶显示出的“脑电流”更强,相反在大脑右前方叶中显示出较强的“脑电流”多是那些精神抑郁或沮丧的人。心理学家们甚至认为部分发现了人类幸福的机理——只要刺激大脑某些区域,就会使人感觉到幸福。
  (二)遗传学家
  遗传学家则在努力寻找能唤起幸福感的基因,以及忙于论证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否能起决定作用,他们亦有很多成果,证明一个人的幸福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
  (三)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
  最近百年,经济发展异常迅速,经济变化成为影响人们幸福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经济学家也就成为幸福讨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类学者。
  常识告诉我们,幸福是很难获得的,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想过好的生活也是很困难的。而政治经济学正是要研究如何获得好的生活,其目标是使得人们过上“体面”的生活。于是经济学作为一门“财富的学科”而得到了社会道义的支持,蕴含着“逐渐消除贫困和无知的希望”,始终要记得对幸福目标的追求。
  近年来,还有的专家重新继续早期功利主义者关于效用人际可比的观点,开展实证研究。他们揭示了“偏好漂移”现象,即人的满意度根据物质水平的变化而改变。收入增加带来的幸福更多是在事前而不是事后体会到的。
  当然不管幸福如何比较(人际之间或国别之间),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询问一个人是否幸福,这个方法也被广泛运用在调查当中。但是这种调查的主要问题,仍然在于对“幸福是一个主观概念,还是一个客观事实”,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还有些学者认为,幸福是一个准主观概念,只要满足多数人一致性的标准就可以。
  在一个国家里,给定某一个时刻,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明显,“最高阶层群体比最低阶层的群体更幸福”。但在国家之间,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穷国人的幸福似乎不比富国人少。
  有人做过一个重要的区分:人均收入在50000元/年以上的国家间,幸福差异并不明显。而低于这个标准,富国比穷国更加幸福。在印度、墨西哥和菲律宾等国家,幸福感随收入水平增加而增加。而且有意思的是,人均实际收入上升60%以上,按照很幸福、相当幸福、不是很幸福排列的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化。所以总体而言,收入与幸福可能并没有正相关性。
  (四)伦理学家的研究
  有的专家从伦理学出发,提出了“生活质量”的观念,他们认为,我们有可能在经验上构造出一套保证“生活质量”的最低指标,在这基础上讨论幸福问题。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人做了一项关于生活质量的社会研究,催生了“生活质量的社会指标运动”,到1954年被联合国采用。2003年前后,又出现了“生活质量运动”,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研究。在生活质量的指标上,他们引入了一些新的指标,例如民主、社会资本、健康、工作条件和基本能力,列出了一份人类基本需求表(各方面的自由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损及一方面的自由必然会损及其他方面的自由)。该表后来被引用到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中。
  (五)享乐主义学家的研究
  还有专家从享乐主义这个角度入手研究幸福问题。他们的立场体现了福利由快乐或幸福组成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说过,友谊是一种美德,比财富更重要。因为友谊是幸福的一部分,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要追求的目标,而财富仅仅是达到那个目标的一个方法。
  小提示:越没有朋友,从财富中得到不幸的可能性越大。贫穷的和其他不幸的人们认为朋友是唯一的避难所。
  ◆三种幸福观
  在不同专家千百年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大致可以把关于幸福的观点归纳成几类。这并不是绝对的区分,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对幸福来源不同的认识。
  (一)建立在自然人性论基础上趋乐避苦的人生幸福观
  自然人性论者所追求的“幸福”,是他们意识中的现实感官幸福。自然人性论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自然物欲情欲是人的本性。“一生没有饮宴,犹如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启蒙时期的自然主义人性论,针对中世纪封建禁欲主义,大力宣扬世俗感性幸福,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应当肯定人在任何时候追求幸福逃避痛苦的合理性。自然人性论肯定入在自然属性方面的需要,把感性快乐和幸福统一起来,有助于清除禁欲主义的束缚。在理论深层上,肯定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是道德和幸福的基础。然而“趋乐避苦”感性幸福原则在强调肉体快乐的时候,混同了人的本性与动物的本性。
  (二)建立在理性主义人性论基础上的理智幸福观
  理性主义者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之处,认定是否具有理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在理性指导下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以理性克制感性欲望,就成为理性丰义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基本格调。与自然主义相反,在理性主义者眼中,人的感性欲望、人的肉体感官需求是低级的,而人的精神、理性才是高尚的。人在控制自己欲望方面,不是主人就是奴隶。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首先克制自己的情欲享受,去追求精神的快乐。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恰恰就在于从肉体的情欲束缚中解脱出来。理性对欲望是一种调控引导,或一种合理的启动。正确的幸福观的作用就旨在使理性对欲望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应当看到,理性主义人性论的幸福观中,含有一种人性自我觉醒中的升华,含有对人类理想生活的有益引导,对于今天也仍不失其益。正因为如此,以理性调控情欲,过一种节制有度的尊严的生活,历来被人类思想家普遍崇尚,成为人类一种主流幸福观流传下来并渗透在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之中。
  (三)建立在社会人性论基础上的德性幸福观
  社会人性论主张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生的价值及其幸福存于人们通过人生活动而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作用。个人的人牛价值和幸福究其实质是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不能离开这种关系孤立、抽象地谈论人生价值和幸福。孤立的个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和幸福可言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及其幸福只有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存在和体现出来。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的活动、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幸福实现也就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共同体的发展。只有把个人的利益幸福和他人、公众的利益幸福结合起来的生活,才是既符合人的本性,又符合道德的幸福的生活。
  ▲幸福练习题:养成幸福的习惯
  幸福是一种感觉,但它最终要外化成一种行为,在这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自觉地通过练习,培养锻炼积极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困难与逆境中感受快乐与幸福。
  当然,改变是困难的。研究指出,学习新方法,建立新的习惯,或者打破旧的习惯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困难,所以绝大多数个人和组织的改变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事实证明,在履行我们承诺的时候,即使这些承诺对我们是有益的,但仅仅依靠自律也是远远不够的。
  建立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维持它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最好的运动员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他们知道自己何时在实地训练;何时应该在健身房锻炼;何时训练柔韧性。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每天刷两次牙是一种规律,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所以,只要能建立良好的习惯(即行为惯性),余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对运动员来说,良好的运动表现是他们价值观的最集中体现,所以他们会在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大部分人来说,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刷牙。如果我们要追求幸福,认清它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需要为它建立习惯。
  什么样的习惯能让你更幸福呢?你希望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比如,每周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与伴侣每个星期二出去逛逛,隔天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等等。每次创造新习惯时不要太多,一到两个足矣,还有在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试图增加新的。一旦你确定了新习惯的内容,先把它们写在你的笔记本上,然后开始行动。刚开始可能并不容易,但通常只需要30天以内的时间,一个新的习惯就可以被固定下来,变得像刷牙一样的自然。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人们一般抵制建立习惯性行为的原因,常常是觉得它们会限制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诸如安排固定的时间和伴侣约会,或是规律性地从事艺术性的活动如绘画。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把活动变为习惯和规律——无论是去健身房运动,还是和家人相聚,或是阅读——我们通常永远不会再去尝试它们,结果往往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让我们变成被动的生活(任凭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的需要所占用)。在一个有规划的、规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妥善地安排时间,为更好的发展我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时间保证。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自主性和创造性与这种习惯性行为完美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设定的约会时间,我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约会的地点。最具创意的人们(像艺术家、商人或是家长)都有他们自己的日常仪式。相反的。这些日常规律使得他们更富创意,并可以更好的发挥自主性。
  在本书中,我还会不断地提供类似的练习,当你做不同的练习,建立不同的习惯时,你就会觉得越来越幸福。
  第2章 如何正确认识幸福
  不管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要受一种思想的支配,而且人的思想越深刻、越正确,那么由它指导的行为就会越持久,你的成就也会越大,当然,你感觉到的幸福感就会越强烈。所以说,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一种本能,人只要活着,就不会放弃对幸福的渴望。
  一般来说,只要工作,都会快乐,无论你是为了什么去工作。在我们的社会里,尽管男性仍然很冒险地掌握着大部分权利的缰绳,但他们并不比女性更幸福。
  ▲幸福源自于适应
  成功实际上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预想的那份快乐。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共有的一种特质是有能力去适应相当广泛的环境条件。我们会逐渐地习惯一个新的环境,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会习惯这些变化,心理学家对人的习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对其有了一些了解。我最愿意列举的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是,我家一个有摆的落地大座钟,它每隔15分钟就会发出一声巨响。有时,在床上刚醒,隔了一层楼,门是关着的,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会听到这个大闹钟的叮当声。当妻子和我在起居室阅读时,我们并不在意这个响声,我们已经习惯了。然而,如果有客人在,每当这个大座钟发出“正常的”巨响时,客人的谈话就会终止甚至会被吓得跳起来。假如相同的声音被录下来,在我开车时,从后座不经意地播放出来,那么很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对这样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或许当我在起居室时,我的大脑很放松,我甚至听不见钟声响起。
  小提示:“下意识的机制”会将这类信号视为熟悉的信号,至少是没有意义的信号,减弱它对人们的影响。人们不需要去在意它,就算留意,它的强度也会减弱。
  ◆“习惯化”对人的影响
  我们给被试重复呈现一阵阵的噪声(有时甚至是没有伤害但可令人有痛觉的电刺激),这些被试对刺激做出惊跳反应并出现很强的生理紊乱。经历多次重复,对于大多数人,就会出现习惯化——其反应减弱了。我们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习惯化比一般人更快一些,而且,习惯化的个体差异也是有其遗传根源的;假如一对同卵双胞胎同时进行习惯化,他们之间的相似一定很高。
  个体从成功、失败、亲人丧亡或获得巨大胜利等重大事件中恢复的速度,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测量方法。我猜测,那些在实验室可以快速地习惯强噪声的个体,在好事或坏事暂时地改变了他们正常生活后,会比较快地恢复到从前的常态。但是,我对此也还不是很肯定。
  然而,令人鼓舞的是,一位研究者为理解这种现象给出了重要的回答。他们首先测量被试在当时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然后,要求每位被试报告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使他们的幸福感增加或减弱的每一件重要的事件,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那些在最近几周遭遇过不幸和痛苦的人,他们的幸福感比较低;那些在最近经历了一些快乐和愉快的事情的人,他们的幸福感比平均水平要高一些。可是,如果这些令人痛苦或快乐的事情已经过去,时隔3个月以上,它们对现在心境的影响就不太显著;假如时隔6个月以上。这些事件对当前心情的影响就几乎看不见了。
  与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是一种非常具有适应性、可习惯各种不同环境的物种(我们似乎找不到更恰当的说法来描述这种特点)。那些因为失去爱人而悲伤的人往往会感到内疚而且惊奇地发现6个月后,他们竟可以重新展现微笑,重新享受他们的生活。那些因事故而永久性四肢残疾的人在心理上的恢复速度往往比我们认为的更幸运一些的人更快一些。
  小资料:我有一位同事,原来是一位体操运动员,19岁时,在一次事故中摔断了脊椎上部。然而,他活过来了,成了一个四肢麻痹的人,但取得了生物统计的博士学位,结婚成家,并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很风趣的)教员和学者。电影《超人》的男主角扮演者美国影星克里斯托夫?里夫在他事业的巅峰经历了同样的劫难,可是,在一年之内,他发现自己又可以“重获快乐”了。先天失明和聋哑的海伦?凯勒成为了一个多产且快乐的作家。
  我们对成功和好运的适应仅仅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准备性。
  小资料:许多彩票大奖获得者一年后接受采访时都感慨,刚中彩票那一刻的极度兴奋已经荡然无存。一个人中了彩票并赢得了500万元之后,他依然每天天没亮就起床,上班工作,为一个货仓开铲车。他说:“不能总呆在家里,那样生活会很闷。”
  生活似乎并不存在永远的起或伏;自然选择造就了人们这个样子,因为以这样的方式适应厄运和幸运,能保持更高的生产力、对变化的环境更加适应、拥有更多能养活的后代。
  ◆缔造幸福的特质
  与其他许多物种比较,人类进化了创造游戏和其他目标定向任务的能力,在这些努力中发展出真正精细的技术,并且完全地享受这些过程。心理学家会说,人类有很强的效果动机,使事情如预期的那样发展,并控制这些事件。很明显,这使具有适应性的人类祖先发明武器和许多种工具,并最终学会耕种田园、建构房子。但是,似乎他们进化的不仅是做这些事情的能力,还有从事这些事情时感到快乐和享受。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做这些事情不仅是为了得到物质上的结果,例如,他们做窑烧陶,在武器和食用器皿上进行装饰。现代的人类喜欢精雕细刻、玩游戏、制造工具、成就事业、学习新事物等。许多时候,工作是因为我们不得不要对文化的要求做出回应。然而,富有成效地工作依然是人类幸福中最可靠的来源之一,这是一个真理。监狱中的犯人不能工作,不能发展和从事一技之长,所以他们不幸福。我能想象,在监狱中,引起囚犯越狱的可能是“刀具”或其他武器的制作、监狱内小群体等级的形成,或帮派之间的冲突,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在那里没有什么建设性的事情可做,也没有任何可引起他们自豪的事情。换言之,在“较文明”的监狱一些囚犯第一次领会到做有用的事情及将事情做好所带来的满足。
  幼小的动物容易受伤且无助,所以,人类与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进化了,为人父母要有去保护和照顾后代的倾向。这种倾向被进化的原因是,可以使被养育和照料的后代成活以及繁衍下去的可能性增加。但是,进化产生这种有用倾向的实际机制还不太清楚。如许多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类,似乎都有一种天生的倾向去保护无助者和受伤者。一只母狗有时能被激发起来去接受一只刚出生的小猫,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它就会给予这个“弃婴”以母性的保护。许多成年人在面对婴儿时,就算与自己无关,内心也会充满温柔;一旦接受照顾的责任,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猜测抚养和照顾可以产生爱,就像我们对待周围的其他事物一样。为婴儿、年幼的同胞或宠物做事似乎可以提高他们在我们内心的价值,并增强同情心。
  对无助者和受伤者非特异的温柔感觉,照顾他们时内心涌现的愉快,构成了父母行为的主要原因。它没有被进化掉是因为它的非特异性,而且,作为一种非特异的倾向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它足以完成引起父母养育的在进化上的重要结果。但是,因为它是非特异的,这种倾向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可以解释一个有趣的事实:许多人都喜欢养宠物,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种倾向似乎不可能因为其本身的原因而被进化。
  这个例子所展现的重要原则——适应,包括各种行为倾向,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它们可以增加远古人类的内在适应性。这些适应性在整体上具有特别作用,负责进行“进化上适应环境”的最初选择。然而,现在生活条件巨变,这些适应性可能从生殖适应转移到其他方面。另一个很酷的例子,陌生恐惧——憎恨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当陌生人要袭击我们的村庄,偷袭我们的妇孺,这种特质有适应作用。但是,由于变得过分警觉,陌生恐惧也可能导致无休止的纷争和痛苦。
  可见,抚养、照顾那些我们喜爱的人甚至生物,可以带来内在的快乐,是幸福的来源。这种养育特质,女性的程度比男性高。当我们测量40岁以上的双胞胎的养育特质时,78%的女性高于男性自我报告的平均数。按照我个人的经验,我妻子是一个很喜欢养宠物的人,她每年喂养宠物的花费(一只哈巴狗(威利)、三只猫、无数只小鸟、六只松鼠和一只蜘蛛)与花费在我身上的一样多(蜘蛛的食物(死昆虫等)并不会花费太多,但是,成群的宠物可以吃掉一桌子的食物。这是她生活中满足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自我意识
  尽管大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有一些差异,但它们似乎也具有基本的自我意识——像儿童一样,可以在镜子前认出自己。只有这个种属的成员才可以发展出关于自己特性,即一个自我的详细心理表征。因为人们有不可抗拒地去评价、欣赏、轻视,甚至蔑视别人的倾向,倾向于以同样的标准来评估自己。这就意味着拥有自我概念——一个重要的进化进程。假如我所了解的自己的特点或做事的特点如我所瞧不起的那些人一样,我就不可能是一个幸福的人,至少我要做出足够的改变以满足自尊的要求。很幸运,人们被建构成这样一种方式,激励自己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我们努力成为自己所欣赏的那种人,一旦实现,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我们努力实践的财富。
  不幸的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自我概念很糟糕,使与他们相处的人感觉很差。他们的自尊很强,因为他们有与我们不一样的价值观,他们尊重那些令我们恐惧或轻视的人,并且欣赏别人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坏蛋”。自尊与幸福,并非只为好人预备。而且,有的好人,他们的自我概念也很差。在精神病学概念中,这些人经常被称为“神经质”。他们需要的是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更准确和现实地认识自我和世界。
  ◆替代的经历
  分享他人经历的能力是人类另一种重要的特质,这种特质能够以重要的方式积极地或消极地影响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因为能够(学习)移情于他人,人们就可以间接地学习到一些东西:无需被烧,也能感受到火烧的痛;无需生病,就可以了解这些浆果是否有毒。尽管自然并没有安排成那种方式,人们也可以从一些电视剧的角色中享受到一些间接的经历,在恐惧片中感受一种“安全的发抖”,在电视中观看比赛时投入到“我们球队”的胜利之中。每一个呆在家里的人都知道,这些替代性的快乐一会儿就会消退,成为平静。一些替代性的愉快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能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及许多真实的事情;不仅是获得一种满足,而且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应付将来新的经历,避免痛苦,获得快乐。一本好书及感人的戏剧可以长久地起作用,就算是一段最简单的娱乐性表演,也会基于替代的经验,在每个人的生活里占一定位置。
  审美快乐。人类一种真正神奇的特质是有能力在某些感官感受中体验到快乐,显然,这种特点与达尔文主义相关不大,至少对我是这样。我并非在谈味觉、性或养育愉悦,因为这些特点都具有显著的达尔文的生物意义,可以维持生命、繁衍后代,并保证孩子能够成活下来。我要讲的是在明尼苏达的冬天,我与威利傍晚散步时,看着那些树,光秃秃的树枝在夜空中所形成的各种美丽而复杂的形状时,内心所感受的真正的愉悦。老橡树的树枝歪斜着,看起来满世界都是脾气粗暴的老人或盘旋的山脉;年轻一些的枫树和岑树,从那蓝灰的背景中分离开,看起来像端庄清秀的女士,然而,对审美感兴趣的科学家正在从进化的角度来考虑这些事情。
  小资料:为什么人们听音乐会得到快乐?我的听力不是很好,而且也没有太多的音乐知识,然而我听音乐,每天至少l~2小时,如此美妙的音乐演奏,至尊的愉快享受。进化论的奠基人威尔逊,将音乐列于他的“人类本质”里,可是,他并没有回答“为什么”。假如我是一位年轻的进化论心理学家,我会努力去思考,为什么音乐鉴赏能力被进化下来?但因为我不是,我仅满意于享受进化所带来的这样的事实。
  我对视觉艺术知道得更少,对绘画的欣赏也没有什么天分。但我很喜欢去美术馆,至少可以去猜想艺术家想为人们做些什么。似乎幼小的婴儿比年龄大一些的儿童,甚至成年人,对这些视觉刺激有更大的情绪反应。婴儿需要如此大量的知觉学习,所以,其自然本性则尽可能多地预备可引起婴儿内在奖赏的视觉刺激来维持婴儿的注意。
  当促进知觉学习的发育完成之后,大概这种强烈的感觉经历会逐渐消退,因为对成年人而言这种状态属于适应不良。那些整天沉迷于颜色、味道及各种形状、结构的远古时代的人,将永远不可能将野味烤熟,也不会将浆果摘下来,他们很容易成为老虎的食物,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但是,因为这些特性和偏好在不同个体上存在差异,有的现代人,如高更与凡?高,保留了许多儿童式的异常生动的视觉特点,帮助人们再现他们的经历,去看他们所看见的事物。为什么诗歌可以将一件事、一个风景或一个念头叙述得如此生动,不像简单的说明书。
  比这些思索更肯定的事实是,从多个原因看,人类本质上依然难以预测。人们从音乐、美丽的自然、人类艺术、诗歌和散文的优美词句等方面感受快乐。这种快乐是如此的神秘,也许应该将这种特质尊视为神灵的恩赐并最大限度地创造这种快乐。那些没有能力创造这种美丽与快乐的人一定会欢呼、鼓励有那些能力的人们,使大家的生活充满光明。
  ◆好奇心
  与其他的哺乳类动物一样,人类都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可是,无论是了解自身与环境的驱力,还是发现的快乐,没有一个物种可以与人类相比。关于这种特质的进化论解释并不神秘。了解是为了预测,而正确的预测可以使一个人的生存机会最大化。因为人类拥有这样一个大脑,可以比其他物种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有极大的乐趣去了解别人的新发现及其发现的新方法。
  小资料:“数学王子”高斯,当他还是一个乡村小学的10岁小学生时,校长想让嘈杂的课堂有1小时的安静,就要学生将1~100所有数字加起来。校长惊讶地发现,在高斯的桌子上放着一个以蓝笔写出的答案----5050,教室不再安静了。这位“小王子”(他的父亲是一名石匠,而他的母亲基本就不识字)一开始就发现,如果将数列1,2,…,50从左到右排列,将51,52,…,100从右到左相应地排列到下面的另一行,那么,每一个竖列的两个数(如50,51)相加就是101,这样,50对这样的数,就是101X 50—5050!“这就是答案!”小王子说。
  大多数人,在许多时候,有了基本的食物、住所及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就会快乐起来。如果厄运使他们的快乐水平跌入绝望的低谷,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快恢复。我们都知道“这些总是会过去的”,现在的悲伤失望,大约3~6个月后,一般都会消退。好运气所带来的快乐也会随着时间而消逝,所以,我们必须“快乐时,生活在一个上升时期,事情一件接一件地永无休止”。倡导“生活的艺术不是要永远保持幸福,而是要让幸福在没有希望的时候改变它的形状;幸福,像一个孩子,要允许他成长”。自然选择给了我们体验幸福的能力,其意义在于使我们有能力去建设性地做事,适应环境,生存下来,生养后代。请记住,人类与其他物种一样,其生物状态都是基因的不断复制。
  除非近期身陷逆境,生命受威胁,尤其是连续性的,直到人们存储的资源耗尽,无法恢复元气,或者失去好运,自我幸福感都会持续地上升。悲喜起伏永无休止,最终都将恢复平衡,对幸福的追求也将永无休止——自然造就了它的出没方式。
  ▲富足≠幸福
  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当社会上普遍认为财富的积累是人生目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犯这类错误。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还有,赚钱的欲望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启发。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做的幸福调查中,一位调查者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还有报告指出,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过去几年里,将注意力转到了有关幸福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找到幸福和财富的必然联系。
  大部分的人会认为高收入等于快乐,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极度虚幻的。高收入的人对生活会比较满足,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他们甚至更容易紧张,也比较不会去享受生活。收入对于生活的影响是短暂的。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过度地去宣扬收入就是幸福的标准,是因为他们只是用传统的视角衡量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他们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在发现他们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并不能带来幸福后,他们一个个都掉进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渊。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苦的方法。
  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
  从进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远古历史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
  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作为升职的标准。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例如我们“赚了”多少,人似乎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
  小提示:你会不会因为过分在意财富或是名望,而影响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又是如何影响的呢?这个问题值得你深思一下。
  ◆幸福与情感的关系
  就在我们不断累积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的“至高财富”却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就像公司可能破产一样,心灵也可能破产。有收入,公司才能维持,但前提是收入必须要超过支出。
  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负面情绪的长度和强度完全压倒了正面情绪。
  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情感大萧条)。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会正在逐渐走向幸福的“大萧条”。就在科学和技术大迈进的同时,我们在感情和情绪的状况上却在不断倒退。
  不幸的是,目前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有的报告都指出,当今孩子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比起以往任何一代都要高得多。这种趋势存在于各个文化背景以及经济阶层中。
  在20世纪里,每一代人心理压力指数都高过他们父母那一辈——不光是指沮丧,还有其他症状,诸如无精打采、颓废、自怨自艾及强烈的绝望感。“焦虑的时代”曾是20世纪的别称,现在它已经开始转变为“哀伤的时代”,20世纪里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存在的虚空”,今天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对大学新生所做的调查中,41%想赚大钱,83%想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情况在1997年时大不相同,75%选择赚大钱,而只有41%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将物质放在首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社会整体所面临的情感破产危机就显得更加严重。
  情感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吸毒、酗酒。其实不难看出吸毒者的逻辑,生活乏味、压力大,而毒品可以帮助他们逃避现实。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利用宗教力量动摇人们,那么人们便成为宗教狂热分子,去做疯狂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幸福从来就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须在我们个人及社会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追求的东西。提升幸福感不仅能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能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和平、更美好的地方。
  ▲幸福是一种技巧
  我们没有经历幸福,是因为我们所在意的是某种经历的结果;我们经历幸福是因为我们所在意的是度过此刻的一分一秒。这是一种技巧,一种我们必须学会掌握的能力,就像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好的画家,或者一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一个画架、一枝画笔和一个调色板不会让我成为一个好画家——除非我懂得绘画的奥秘;拥有一副漂亮的球拍和一个网球并不能让我成为一个好的网球手——除非我懂得如何打出s球的诀窍;拥有某些特殊的经历、体会并不能让我感到幸福——除非我懂得如何充分感悟神圣的时刻。这样看来,此时此刻的幸福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还会延续下去。它不是在我们要寻找的时候就会乖乖地跳出来,而我们也不是在这里看看或者在那里碰碰运气就能找得到它,只是当我们全神贯注地体会我们在哪里、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幸福的时刻其实就躲在我们的身后。
  ◆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幸福”这个词源于“幸运”,意思是机会或运气(要么好要么糟)降临在一个人头上——换句话说,就是发生在某人身上什么事。
  小提示:幸福,准确地说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体会此刻的生命”。
  所以,虽然我们总是说“我要变得幸福”,但我们却常常陷入未来的计划之中。准确地说,幸福就应在此时,就应在此刻。
  一位世界知名的禅宗大师,曾这样说:“生命只有在此刻才能找到‘曾经’已经逝去,而‘未来’不可预知,如果我们不在此刻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就不会切实地触摸到生命。”
  如果此刻你不能因你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幸福,那么当你得到你所梦想的一切,你也将不会感到幸福;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充分享受五百元钱,那么你也不会享受5000元,或50万元;如果你不会享受与你的爱人在附近的街区散步的那种闲情逸致,那么即使此刻你们身在夏威夷或巴黎也无济于事。我并不是说拥有更多的金钱和闲情不会使你的生命更舒适——它的确会。但它不会让你变得幸福,因为它无法做到。除非你自己,学会与更多的幸福时刻和睦相处。
  想象一下你立志成为一位小提琴演奏家,有人给你一把旧破的小提琴让你用来练习。当然,你希望你有一把弦乐器,一把世上最棒的小提琴,但是你没有。所以你夜以继日地练习,你投入你的全部身心,立志要拉好这把低劣的小提琴。一天,一位捐赠人出现在你的面前,并且要资助你一把你梦寐以求的弦乐器。你颤抖着双手接过它,并开始演奏它。你演奏得如此动人,不是因为你正在使用一把价值25万的乐器。而是因为你一直以一个小提琴家的标准来锻炼你的技术。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用旧的,或者二手的小提琴来演奏,那么你就不会懂得如何用弦乐器来演奏。
  如果你不锻炼技能享受此刻所有的技能。那么即便你会获得更多,你也不会变得快乐。
  ◆跟孩子学习幸福的技巧
  在你开始思考这些让你感到既深奥又抽象的声音之前,我想提醒你,在你还是个孩童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个幸福专家了。小孩子精通于创造幸福的时刻,他们懂得不去拖延快乐,所以他们尽可能多地去尝试!就是这些让每一个小孩子都变得如此不可思议。他们完全生活在此时,生活在此刻。他们从早到晚每一刻都充满了源源不断的欢乐。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工作、账单和责任的搅扰——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与成人不同,但他们通常会对玩产生热情并付出努力,并像我们对待一样。他们的满足感来源于他们的探求能力以及在每一次品尝,每一朵鲜花,每一片云彩,每一次新奇的经历中得到享受奇迹的快感。
  在你生命中总有些人是你无法忘怀的,即便你们只是匆匆一面。许多年前,我和我的一班朋友去一个儿童乐园,在游玩了一天的最后,我们聚集在中央街道去观看游行队伍。在我们等待着迪士尼卡通人物出现时,我突然注意到一位妇女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站在人行道的边缘上。小女孩看起来有七八岁的样子,可是从脖子往下却是瘫痪的。她的轮椅更像是一个便携式的医院,装着许多的盒子和医用器械,来帮助她护理身体。
  但是面对五彩纷呈的生活,她的眼睛像茶碟一样又圆又大;她的脸上洋溢的欢欣愉悦的笑容是我从未见过的。她好象是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丝毫没有留意身边人的存在。
  当我看到这个特别的孩子时,泪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转,我流眼泪并不是因为她身体的残疾,而是为我自己感到悲哀。我突然意识到,我从未晓得如何享受生活中的奇迹,而我所见到的这个女孩所做的却截然不同;我从未晓得如何让自己能像她一样变得快乐;我从未晓得如何像她一样如此快乐地去享受这场游行。也许,我可以走、可以跑、可以做许多在她看来永远做不了的事,但是她却拥有着一些更为珍贵的东西:她拥有获得快乐的天赋。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小女孩,以及她所带给我的感悟,因为那次经历对我来说正是属于我的幸福时刻。即便由始至终,我们都不曾说过一句话,但我们的心灵却早已深深地连在了一起。
  一个人曾经说过这样精彩的话:“我们并不是出生在不幸之中,而是我们自己学会了不幸福。”这意味着我们自己仍有活在此刻的能力;仍有让我们可以忘却无神的习惯,开始一心一意地圆满地感激每一次活着的经历。我深信孩子们是被派来做我们的老师的。当我们注视着他们,完全地感受和体会他们,就会记得他们展示的那强有力的精神技巧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们的确应该以他们为荣,因为他们提醒了我们找回通往快乐的途径,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
  ▲幸福练习题:描绘自己的幸福地图
  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去创造你觉得理想的一周。当你头脑中的想法越具体、越形象时,它们实现的可能性也会提高很多。信念,通常就是实现的预言。
  如果你想和家人多相处一些,比如说每周八个小时,那么就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要少看一点电视,就把你认为适当的长度写下来。包括其他所有你想做的事。这些事情越真实具体越好;因为太过于理想的事情,比如每周花20个小时看小说,可能会和你的实际生活冲突而难以执行。
  是否有一些你能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幸福?每周去看一次电影是否会带给你快乐?每周花四小时从事你的爱好,每周外出三次,能让你更幸福吗?
  如果你的生活确实很忙碌,而无法做太大的改变时,那就量力而行。那些“幸福强心剂” (即那些简短,但可以带来目前和未来获益的事情)是你可以考虑去做的吗?如果每天早上必须乏味地坐一小时车去上班,试着在其中去找一些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比如,听听音乐,或是在搭乘火车的时候,静静地阅读。重点是,在你期望的改变上养成习惯。
  第3章 如何判断你是否幸福
  幸福与痛苦其实都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感觉,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当你产生这种感觉时你是处于什么样的背景、什么的特定情况,比如说,面对一次失败,如果你将所有精力都集中于失败带给自己的失落以及由此产生不利影响,那你的感觉将是糟糕最痛苦的;但是当你将眼光放长远,明白这次失败不过是提示自己这种方法不可行,这样,你就离正确的方法更近了一步时,你的心里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感觉。所以,要想准确掌握幸福的本质内涵,你需要有一个正确衡量幸福的标准。
  ▲衡量幸福的标准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幸福也不例外。当然为了能够找到这个标准,古今中外有数不清少智者在不断的思索、不断的探讨,令我们欣慰的是最终他们终于找到了准确的标准。
  ◆幸福度量的分类
  当代幸福度量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以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为代表,侧重度量微观个体的幸福感,常用方法为幸福指数测量。社会学的方法丰要通过发放幸福感度量表,对受访者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以推断相关群体的幸福状况。另一类则是以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为代表,侧重度量宏观总体的幸福程度,典型方法为核算国民幸福总值。总的来看,后者的研究运用更广泛,但前者的突破和发展近来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小提示:幸福跟GDP一样,是可以衡量的。虽然幸福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存在着差别,但它在本质上都代表着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
  学界公认,“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不丹国王归纳说,人生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国王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冶、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追求GNH最大化成为了不丹政府至高无上的发展目标。
  自从不丹国王提出“幸福指数”概念以后,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纷纷跟进: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计算“幸福指数”;英国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包括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
  美国有大量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国民的幸福指数及其排名。2005年12月,美国公布的最新幸福指数调查显示,东亚国家幸福指数普遍低于西欧及美洲国家,最快乐的亚洲国家新加坡也只排名第25位,中国则排第48位。日前英国又出炉了名为《幸福星球指数》的报告,其中,中国人的幸福程度排到了第31位。
  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幸福指数是看各国在生态资源利用上是否台理、有效,是否以较少的消耗实现了较大的价值。包括“生态足迹”度量指标、生活满意度和人均寿命。其中“生态足迹”度量指数是指在现有消费水平、技术发展和自然资源背景下,一定数目的人口需要多少土地才能养活。用生活满意度乘以人均寿命,再除以“生态足迹”度量指标,就得出了幸福指数。“全球幸福指数”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尊重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为人民赢得了多少幸福。
  按照这个幸福指数衡量,我国总排名并不靠后。但是,如果我国利用这个指数的含义衡量某些地区,那么,数值绝对不会高,甚至可能是负数。在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其他生态指标上的状况,大家都有目共睹。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对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产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式的开采利用,已经成为严重的大问题。以这些指标来度量我国的幸福指数,如何可能高?
  在发展经济学里,GDP统计多年来一直遭受批判,因为GDP中不包括资源利用,不包括儿童教育,不包括妇女权利,也不包括环境保护。
  不丹国王的办法是包括政府治理、经济增长、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国民幸福指数”。这种指标的思想与GDP其实还是一脉相承,只是补充进去不少内容,使得考察目标更趋多元性。很多学者指出“政府治理”、“文化发展”这些指标都充满了“西方主义”的味道。甚至自由民主、科学技术之类的指标是否具有普遍价值,这个问题也值得商榷。但从方法论来看,可以明确的是,这一切指标与物质的直接感受无关。
  ◆幸福测量的基本理念
  不同的研究方法,背后是不同的思维理念。
  我国流行的幸福指数的测量办法,似乎介于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之间。按照我国一些专家对幸福指数的理解,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所以幸福感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
  小提示:掌握了测量幸福指数的方法,就会将抽象的感觉变为可以掌控的具体东西,这样,人们对幸福的研究将会更便捷。
  从支撑满意感的经济收入来说,普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价格上涨感受却加剧,生活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比如说,从数据上看,从1997年到2008年,我国连续9年出现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明显低于GDP增速的现象。央行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对价格实际感受与价格涨幅产生较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减缓,致使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实际感受相对增强。同时,就业压力、下岗威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老无着落、买不起房或者背负巨额贷款买房等压力越来越重,根本谈不上生活的满足感,也就无法体验快乐感。
  那么要实现这复杂的目标,我们必须为国民幸福调查制订一些基本的规则。以下三点是必须的。
  (一)它必须要准确反映国民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必然是个体内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与外部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然幸福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生活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映和心理体验,因此就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出发,完整体现幸福感的内涵。
  (二)这类调查必须体现国民幸福度量的综合性特征
  我们要明确的是,国民幸福感度量不是单纯的心理测试,而是一种综合测试,是要了解多数国民在政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及其物质精神生活中的综合感受。国民幸福度量的立足点,也不应该仅仅追求一个单一的指数,因为一个单一的指数并不能反映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各种因素与问题。幸福感度量是以微观指标的集成,推导出宏观指标的过程,其出发点是关注产生国民幸福或不幸福的因素,用系列分析结果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三)它必须体现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独特心理感受
  由于各自的文化、思维模式、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民族个性,许多方而还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从文化的形成来看,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即使在两方,也在地理差别中培育了欧洲人不同的民族个性和不同的文化,在客观上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东两方不同的地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你到不成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