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台风叫凤凰而不叫蛟龙号

为什么这次台风叫凤凰而不叫蛟龙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中国气象局给台风征名 南京网友呼唤用“砳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此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发起,主题为“我给台风起名字”,提供了30个可选名字,当然,还有第31项——写下自己想取的名字。
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为此,亚太经社会(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决定将&海燕&除名,并要求我国提交新名以补空缺。
是温柔的&嫦娥&还是大气的&天马&,是营养丰富的&红豆&还是具有南京特色的&梧桐&,由你来决定哦。当然,也可以取自己喜欢的名字,比如在南京,&砳砳&的呼声相当高。
&天马&排第一,南京网友偏爱&砳砳&
此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发起,主题为&我给台风起名字&,提供了30个可选名字,当然,还有第31项&&写下自己想取的名字。
有哪些名字呢?种类可不少哦,比如有动物界的&云雀&&百灵&&水母&&蜻蜓&,有植物界的&桂花&&丁香&。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名,比如&嫦娥&&婵娟&,有很浓的中国特色,也有南京人熟悉的&梧桐&。
取什么名字好呢?截至昨天18时30分,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天马&得票数最多,达1100票,其次是&海鹰&&嫦娥&和&雪豹&。
不过,南京的网友显然有自己的选择。昨天,&@南京气象&转发投票链接后,有许多网友建议命名为&砳砳&。有市民说,砳砳曾&上天入海&,也算是见过大世面。此前&砳砳&带着火炬的图像,通过月球和地球连线,成功实现&登月&。之后,又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入海底。看来青奥会虽然结束了,大家对砳砳的感情还很深呢。
此次活动从8月4日开始,至10月31日结束。其中9月4日至10月10日,公众对30个备选名字进行投票,10月10日至20日,中国气象局组织专家从票数前10的台风名字中筛选出3个备选名字,并确定备选名字的解读内容,10月20日至10月31日,揭晓投票结果和获奖公众名单。
大家可以在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投票,一旦中奖了,还有苹果手机拿哦。
小长假多云唱主角,雷阵雨客串
从今天起到小长假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都不算低,最高温都能达到30℃左右,天气很可能不及昨天晴朗。多云啊,阴天啊,甚至还可能有点雷阵雨。
从预报看,只有明天(小长假第一天),全省都没降雨,其他两天多少都有些。不过,有一点不用担心,这雨再怎么折腾,应该不会下很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主要还是以多云天为主。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多云到阴,局部有阵雨或雷雨,今晨部分地区有雾,偏西风转偏东风3级,20~29℃
明天阴到多云,22~30℃
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22~31℃
台风的名字是咋来的?
目前使用的台风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台风的命名由亚太地区14个国家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总共140个备用名,并按顺序循环使用。为台风命名的初衷之一&&希望人们更多关注台风带来的危害。台风的名字并不是&终身制&,一旦作恶多端,制造出巨大的灾难,就会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文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海洽会上科技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林经理说,目前已有多家企业采用该公司的海藻纤维生产医用敷料,反响很好。宁波一所大学还展示了正在研发的深水抗风浪智能网箱系统模型,这种系统可以进行远洋深水养殖。
在宁波馆展区,市民参观&小白礁1号&沉船复原模型。记者 崔引 摄
昨天,第二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981钻井平台模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设计模型、&象山小白礁1号&古沉船考古成果等一一亮相,供海岛发电的&小电站&、可以远洋深水养殖的网箱、用海藻作原料生产出的纺织纤维等海洋科技产品&&不少海洋技术和海洋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国内首条海藻纤维生产线投产
海带、海苔等海藻除了食用,还能做什么?在昨天的海洽会上,绍兴的一家企业给出新答案:做成纤维。目前,这家企业已经成功上马国内首条海藻纤维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作医用敷料。
&生产海藻纤维的工艺流程是先从海带等海藻中提取一种叫海藻酸钠的物质,然后加入其他物质沉淀出海藻酸钙。再通过技术手段,做成海藻纤维,最终成为无纺布。&该公司林经理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们从武汉纺织大学引进该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实验成果产业化,首条年产100吨的生产线今年初已经投产。
林经理说,目前已有多家企业采用该公司的海藻纤维生产医用敷料,反响很好。在医用敷料的基础上,公司正在积极研发新产品,将尽快添置无纺布生产设备,向市场提供终端产品。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海藻纤维还具有相当多的性能。&林经理介绍,海藻纤维因为高度阻燃,可以用于制作消防服等特殊用途服装。因为亲肤,可以将海藻纤维做成服装面料,用于生产婴幼儿服装、女性内衣以及面膜等。
此外,宁波一所大学还展示了正在研发的深水抗风浪智能网箱系统模型,这种系统可以进行远洋深水养殖。
负责这一项目的陈教授告诉记者,如果遇到12级以上台风,智能网箱能够沉到15米以下的海域来躲避风浪。投喂系统能储存7天的饵料,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就能实现自动投喂。智能网箱系统能利用海洋能发电,可以远程无线实时监控,养殖人员完全可以一周才出海检查一次。目前这一系统还在进一步研发,预计4~5年后才能投入使用。
大白鲨&蛟龙号&游进海洽会
昨天,记者在海洽会国家馆看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模型与真实的&蛟龙号&一样大,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外型像一条大白鲨,张着大嘴,非常&凶猛&。两位潜航员付文韬、唐嘉陵也现身现场,与观众热情互动。
今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进行7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现场还有一块展板详细地展示了&蛟龙号&的&十八般武艺&:&龙耳&&&&水声通信机让&蛟龙&想听就听,成为&蛟龙&号的耳目与喉舌;&龙甲&&&&钛合金外壳,能抗超高压;&龙尾&&&&X形稳定翼,具有较高的垂直稳定性和水平稳定性;&龙芯&&&&使用的充油银锌蓄电池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容量蓄电池,电量超过110千瓦时,能为&蛟龙&号提供超过几十个小时的动力&&
付文韬、唐嘉陵两位潜航员分别来自湖南、四川。付文韬说,海底世界很丰富,在下潜到5000多米的时候,他看到了尾巴像老鼠一样的鼠尾鱼,还有头较大的半透明海参。另一位&蛟龙骑士&唐嘉陵则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潜航员,他说,作为潜航员,经常要独自面对漆黑冰冷的深海,所以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
两位潜航员告诉记者,世界上至今深潜至万米深海的只有两个人,他们希望有一天也能潜入万米深海。
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碧海蛟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