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石招聘植村到黄花岗先烈中路怎样坐车

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我是公寓运营商
发布房源,更快找到租客。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扫描到手机分享到微信
手机号码填写错误
联系电话:
公司名称:
报名后我们将有专人与您联系,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400-705-5833
搜索到条记录
16000元/平米
18000元/平米
14500元/平米
13000元/平米
吹风价23000元/平
下载APP随时随地找房
5500元/平米
5500元/平米
5850元/平米
5900元/平米
6000元/平米
6000元/平米
24000元/平米
19000元/平米
8467元/平米
52000元/平米
38000元/平米
80000元/平米
30000元/平米
29000元/平米
14500元/平米
18000元/平米
10000元/平米
23000元/平米
33000元/平米
44000元/平米
38500元/平米
27000元/平米
24000元/平米
23909元/平米
28000元/平米
28068元/平米
15776元/平米
16083元/平米
25597元/平米
32660元/平米
26014元/平米
25437元/平米
21372元/平米
24843元/平米
18884元/平米
23237元/平米
17005元/平米
14786元/平米
13484元/平米
23555元/平米
9893元/平米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广州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广州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番禺文史资料(第二十三期)
番禺文史资料 (第二十三期)
广州市番禺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2010.12
人物春秋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 何润霖(1)誉满大江南北的禺山四名贤 &&&&&&&&&&&&&&&&&&&&&&& 司徒彤(8)情系楸枰六十载 硕果繁华缀满枝--番禺象棋名手谢华事略&&&&&&&&&&黎应榆(13)六十多年前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挽联制作内幕&&&&&&&&&&&&&黎应榆(16)两代行医 一心济世&&&&&&&&&&&&&&&&&&&&&&&&&张谢权治(19)"大国手"曹寿松轶事&&&&&&&&&&&&&&&&&&&&&&&&& 张 珠、孔耀昌(21)番禺茅山岗明代中晚期崔氏家族墓主身份考--兼谈墓主三、四代家族之情况&&朱光文(23)
峥嵘岁月夜袭敌军军用物资站&&&&&&&&&&&&&&&&&&&&&&&&&&王& 超(29)开展反对国民党"三征"斗争的回顾&&&&&&&&&&&&&&&&&&&&王 超(31)
历史回眸清末禺南之军政中心--沙茭团练总局局址之演变&&&&&&&&&&&&&&朱光文(34)清末禺南地区乡村的限乞规约评析--以茭塘司员岗乡、沙湾司官涌乡为例 &&& 朱光文(40)一棵古松引起的乡族纷争--清末坑头乡古松保护始末&&&&&&&&&&&&朱光文(42)再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莲花山的价值--兼议莲花山古采石场的开采时间&&钟志平(44)浅析番禺古塔&&&&&&&&&&&&&&&&&&&&&&&&&&&&&&&钟志平(48)番禺音像A.B.C&&&&&&&&&&&&&&&&&&&&&&&&&&&&&&杜振权(52)闲话冈尾社十八乡迎神赛会&&&&&&&&&&&&&&&&&陈铭新、陈善钊、陈鸿业(57)番禺行将消失的果木&&&&&&&&&&&&&&&&&&&&&&&&&&& 屈慎宁(62)文学流芳 百年不辍--记沙湾镇东村"文学流风"牌坊&&&&&&&&&&&&&&何 洋(64)化龙村心大街演绎世纪风华&&&&&&&&&&&&&&&&&&&&&&&&&樊 芸(66)延寿寺小考&&&&&&&&&&&&&&&&&&&&&&&&&&&&&&&谢权治(68)大石一宝灯芯草&&&&&&&&&&&&&&&&&&&&&&&&&&&&& 梁 强(70)沙湾何氏族人在教育和科举上的成就&&&&&&&&&&&&&&&&&&&&何润霖(73)读《潭山洪匪名册》想到的&&&&&&&&&&&&&&&&&&&&&&&&屈 九(81)
艺苑丛谈清代禺南地区的蚝壳带与蚝壳建筑&&&&&&&&&&&&&&&&&&&&&朱光文(85)石楼八景与石楼八景诗&&&&&&&&&&&&&&&&&&&&&&&&&&陈铭新(89)番禺龙舟文化杂记&&&&&&&&&&&&&&&&&&&&&&&&&&&&梁 谋(94)颂扬松品格 缅怀晋将军--记清代名流在坑头村的一次雅集&&&&&&&&&& 陈铭新(102)
编 后 记 (106)封面画..........................................................................................王媛媛 甘苦耕
  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①
  □ 何润霖
  何炳林(年),番禺沙湾人。1936年毕业于广州培正中学;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其后留校当研究生及转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1947年与妻陈茹玉一起赴美留学;1952年一同毕业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并获化学博士学位。时朝鲜战争,美国当局不允许他们回国,为生计,他暂到美国纳尔哥公司工作。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美国政府强留中国留学生的禁令都没能阻止他们回归祖国的决心,经多方努力,最后得到周总理的支持和外交上的帮助,夫妇俩终与一群留美学生一起,于1956年春回到祖国。
  居乡一个月后,他俩应恩师杨石先的邀请往南开大学任教,并从事有机化学、农药化学和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工作。他仅用2年时间,即成功合成出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品种。1958年,他建立了高分子教研室,主持该项目教研工作,并在国家和领导支持下,主持建立了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为我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机构)。同年,他成功合成出&苯乙烯型强碱201树脂&②,又以之成功从贫铀矿中提取出达光谱纯度的浓缩核燃料&铀&235&③。为我国原子能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国家二机部特资助了南开大学400万元,在他主持下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南开大学化工厂,该厂产品专供国防建设对核燃料铀的急需。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
  日,毛主席来到南开大学视察了何炳林指导建立的离子交换树脂车间。年,周总理先后两次亲临他的实验室了解离子交换树脂生产情况,并曾与他亲切交谈近一个小时,详细听取了他的介绍,对他的开拓奉献精神和取得的杰出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主席和总理共三次莅临考察何炳林的发明创造,是因为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关系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时间表安排。领袖的关注,使何炳林的研发及生产进程更加稳步推进。1959年,他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日,我国第一批合格的浓缩核燃料&铀&235&产品问世;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年,何炳林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研发的&除草一号&获国家科委一等奖;&离子交换树脂&获国家科委三等奖。而出于国家保密的需要,直至1988年,国防科工委才授予他&献身国防科学技术事业&荣誉证章,表彰他为原子弹的成功研发所作出的贡献。
  1965年,因战备需要,化工厂由国家安排迁往四川宜宾,该新厂即转产民用离子交换树脂,各省市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其生产工艺、技术随之普及至全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从此得到蓬勃发展。及后,何炳林又成功研制出多个系列、多种功能、不同型号的离子交换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环保等领域。千家万户都从他的贡献中受益,无论是链霉素、头孢菌素、纯净水、氯碱、合成樟脑、甜菊糖,还是安眠药中毒血液灌流吸附剂、中药有效成分萃取,乃至电镀污水处理等熟悉的名词,都与何炳林辛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关。
  文革初期,基础研究工作停顿,何炳林被下放工厂协助指导工作。1973年,华北药厂向他请教关于链酶素的纯化问题,他根据工业生产的需要立即开展研究,相继研制出&390及新390树脂&,经实验表明,这两种树脂均可免掉原流程中所采用的剧毒试剂苄胺,使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不致中毒,同时简化了合成工艺,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5年改用&新390树脂&替代原流程生产后,不仅年增利润300多万元,还出口创下大量外汇。&390及新390树脂的研制及应用于链霉素提取纯化&也使他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
  江西省一樟脑生产厂经过多年研究,又遍访了国内许多研究单位,一直无法解决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改革合成樟脑的工艺问题,最后找到何炳林帮忙。他经过谨慎研究和分析,认为用树脂做催化剂,使莰烯制成樟脑是可行的,就不顾别人长期研究的失败及许多著名专家的否定意见,毅然接受了这一研究课题,终于研制出催化性能良好的&D001&7-CC树脂&,解决了合成樟脑的关键问题,使我国该项生产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产品达到出口标准,历年经济效益显著。&D001&7-CC树脂&的研究及其应用于樟脑生产的成果,是何炳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一种精神体现。该技术项目的研发,获1982年天津市科技一等奖。
  何炳林所领导合成的&H--系列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其表面积超过1300 m 2 /g,应用于医疗手术中的血液灌流技术,至今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80年代初的天津市,已用该树脂挽救了80多名过量服用安眠药中毒者。后推广全国,根据所售出量估算,数年间起码救活了千余名病人。该研究发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二等奖。
  何炳林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为促进我国高分子科学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1978年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离子交换树脂&等6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常委,被评为全国劳模、天津市特等劳模;1981年天津市特等劳模;1985年兼第一任青岛大学校长;1986年,&提取甜菊糖的新树脂和新工艺&获&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铜牌奖。1988年,英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戴维&谢灵顿(David C. Sherrington)访问南开大学时,被何炳林的研究业绩所感动,特赞誉他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自此,该荣誉一直在世界科研领域传颂。
  改革开放以来,何炳林指导的高分子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他倾注了莫大心血所创立的高分子教研室,教师人数从8人扩展至63人,并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分成4个部分,即:高分子教研室,生物有机教研室,高分子研究所(何炳林自任所长),部分人加入分子生物研究所。1985年,高分子学科被评为博士点,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被批准建立为&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唯一的既是国家重点学科,又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
  何炳林是一位事业心极强的学术带头人,对科研人员在工作上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对他们的生活又特别关心。50年间,他指导科研人员并共同发表的科研论文已达880多篇,获得的奖励更多得难以统计,而每项奖金分配他都不超过其他主要研究人员。有的研究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他以自己分得的奖金给予他们补助。他的做法对周围的人是一个榜样,大家耳濡目染中都受到教育,渐而养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使高分子所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科研集体。
  考虑到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何炳林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上历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延伸到联合生产实际,特别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相互渗透,将研究生学习的课程与毕业论文的选题扩展到与高分子化学有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方面。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文革刚结束时就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主张。他一直坚持招收一部分本学科以外的其它化学专业,和生物领域的生物化学、微生物,以及化学工程、医学医药、环境科学等优秀学生,让他们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位,又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有成就的年轻博士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能够承担一些边缘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科技和国家建设对高级专业人才的渴求。
  何炳林更以南开大学为试点,积极主张和推行&教学、科研与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新体系&,大力开展应用和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其中一位博士生在论文中提出了氢键吸附概念,并在银杏叶中提取活性物质加以开发利用,经他的参与研究、大力扶持和引导,使该项成果顺利投产,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炳林教学成绩显著,于1989年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何炳林潜心执教50多年,以其渊博的学识、崇高的师德培育和吸引了一批杰出的年轻人献身于中国化学事业,形成了倍受国内外关注的高分子学科团队。在20余年间,他培养了本科大学生600多名,硕士100多名,博士60多名,博士后15名。此外尚有部分来进修的大学教师。其中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5人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4人获天津市青年科技奖;1人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为该计划特聘讲座教授;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他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人才,推人向上。如:刘国军教授(曾在加拿大Calgary大学教学)为国内外工业的&纳米嵌段高分子材料&创始人之一。适遇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来信,请何炳林提名该奖金候选人,何炳林即提名推荐了他。朱晓夏教授(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学)是&分子识别模板聚合材料&方面知名的年轻专家,在何炳林不遗余力的指导下,他所在学校6名教授均推荐他提前两年跃升为教授,回国后担任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何炳林又着眼于科技兴国的大局,他在主持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和&973&重大项目课题的同时,大力推荐了两名年轻博士承担子项目任务,使他们很快成长为博士生导师和学术上的带头人,其中的张政朴教授被提升为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又被中国科学院吸纳为院士。何炳林还相继推荐了十几位年轻博士到市、校和所级领导岗位工作,促使他们尽快成长。至2000年,何炳林指导的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已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博士群体,有43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正、副教授18名,包括4名出站博士后,其中已有5人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以虔诚、严谨而执着的治学态度,为南开大学乃至国家科研领域造就了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何炳林为促进国际学术的广泛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杰出的贡献。1978年,他出席了在加拿大召开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化学化工在工业中的作用&会议,并代表中国代表团作了重要的学术发言。又通过与各方面的接触,促成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1981年,他前往日本出席了中日高分子科学讨论会,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1982年,赴美国参加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会议,恰巧一名瑞士专家的论文题目与何炳林教授的报告题目(关于模拟酶的文章)相同,但大会只让何炳林作报告,这说明了会议组织者对他的重视和对中国的尊重。1983年,他负责筹备和组织了在天津召开的第五届&血液灌流与人工器官&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宣读了6篇学术论文,其精辟的理论广受国内外与会者的高度赞誉。他于1986年赴苏联参加&血液灌流&会议,1987年赴美国参加&生物材料&会议,1988年赴日本参加&生物材料&会议,分别在会议上提出各项论文报告,均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与好评。
  何炳林除了经常被邀请出席国外组织的国际高分子科学学术讨论会外,他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曾分别与北京大学冯新德院士、武汉大学卓仁禧院士等,多次在国内举办&高分子医用材料&等国际会议。因而,他于1996年获日本&高分子科学学会国际合作&奖;而美国麻省大学Otto Vogel教授在《Polymer News》(高分子新闻2000年)中,更刊载了他的简历及详细报导了他的研究工作成绩。
  其后,他又于1999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物医学高分子&成果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若干生物医学高分子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82岁的何炳林以&高选择性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荣获杜邦科技创新奖。这项荣誉,奖励的是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并在应用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据统计,何炳林先后获得国家、国际和省、部、市级奖励30多项,产品专利10多项。
  何炳林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科技事业。其科研内容主要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1.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2. 新型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3. 高分子树脂在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4. 生物医用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血液净化与释放的应用;5. 离子交换的&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他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4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登门为何炳林、陈茹玉这对院士夫妇做家中访谈,何炳林特意在胸前别上南开大学校徽。这枚小小的校徽,他佩戴了60年。2005新年伊始,这对中国罕见的&夫妇院士&又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共同将多年积攒的各类奖金40万元,分别在他们曾任所长的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和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设立奖学基金,资助&爱国、功课好、家境贫寒&的学生。随着&何炳林奖学金&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纷纷解囊相助,历时2年多,其总额已增至70万元,已资助学生60多人。2006年,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诞生50周年,行业委员会特评出唯一一项终身成就奖授予他。奖座上刻着&全行业人员由衷地感谢&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院士对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卓越贡献&。
  日,中共党员,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炳林,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亲致慰问电,江泽民、温家宝、吴官正、李瑞环、李岚清、陈至立、张立昌等致送了花圈;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戴相龙、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及中国科技界知名人士等,都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其送别、悼念仪式哀荣备至,均超出了一般院士所享有的规格。
  日,何炳林纪念塑像在他曾辛勤耕耘的高分子研究所所在地蒙民伟楼落成。塑像为青铜铸造,高1.08米,基座高1.40米,由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李军教授创作完成。塑像中的他庄重慈祥,正为他亲手培育出的满园桃李竞吐芬芳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①&2009年8月,笔者有幸参与沙湾镇政府组织的访问小组,赴津搜集筹建&何炳林院士纪念馆&的相关素材。本文资料,承蒙南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张政朴院士、傅国旗博导、刘晓航博导,及何炳林亲属陈茹玉院士、何振民博士、何振墀博士所提供。藉此一一致谢!&
②&1958年,何炳林在试验中发现,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溶剂,使苯乙烯与二乙烯苯共聚合时,能得到具有许多毛细孔结构的大孔树脂。该树脂可以提高离子交换的强度和交换速度,在提取铀过程中更减少了放射性元素对树脂的破坏。大孔树脂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从贫铀矿中提取铀的质效。这种新型大孔树脂被命名为&苯乙烯型强碱201树脂&。因涉及国防保密的需要,该科研成果未及时公开发表。1962年,捷克人J.Malinsky发表了同类树脂的合成方法,成为世界公认的发明人。而1958年就有此创造的何炳林,则成为了中国原子弹的幕后功臣。
③&在国产天然贫铀矿石中,主要包含了两种铀的同位素,即铀&238和铀&235,但可裂变的铀&235只占其中的0.714%,其他基本上为不可裂变的铀&238。用作核燃料的浓缩铀,铀&235的纯度必须达至90%以上。可见,从含量只占0.714%的天然铀矿石中提炼、分离、浓缩,到最后得到合乎上述要求的核燃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科技接力工程。而何炳林所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产品,正是该工程中的技术核心和终端所在。
 誉满大江南北的禺山四名贤
  □ 司徒彤
  隋唐开科取士以后,粤人高中状元的有9人,番禺县籍士人在科场高中的,据《番禺县志》记载,有进士315人、武进士23人、举人1668人、武举人277人。进士中名列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的有南宋张镇孙、清代庄有恭;名列第三名为探花的有南宋李昴英、清末最后一科的商衍鎏。他们科场高中后从政为官,经历虽各不同,但均以民为本,以国家为重,有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有为民造福,大兴水利的;有廉洁自律,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的。他们业绩留青史,风范耀人间,名扬大江南北,被赞誉为禺山四名贤。
  舍生取义张镇孙
  张镇孙是宋代岭南唯一的状元,字鼎卿,号越溪,生于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清同治十年(1871年)版《番禺县志》载,张镇孙是番禺龙尾人(后迁居南海通泰里,今为广州市人民南路通泰里状元坊)。他自幼勤奋读书,博学强记,有&神童&之称。年十五参加童子试,名冠诸生,饮誉乡里。但此后屡试不第,历二十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咸淳六年(1270年)中举。南宋内忧外患,濒临绝境,镇孙矢志救国,为民解困,刻苦钻研历代兴亡的教训,寻求挽救南宋危局的对策。咸淳七年(1271年),镇孙参加京都临安(今杭州)的会试、殿试,撰写了洋洋七千言的《廷对策》,文中痛斥贪污成风民不聊生的时弊,提出了治国应&以民为命脉&、&以仁治天下&,必须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的建议。宋帝度宗看后极为赞赏,嘉奖他的忠言直谏而赐诗一首,末二句:&始进便当思远到,会须华国有儒珍&,钦点镇孙为一甲第一名状元。
  镇孙高中状元后,初任秘书监正字,后为校书郎,不辞劳苦,整天忘我工作,力图挽救危局。但时为宰相的奸臣贾似道把持朝政,嫉妒镇孙,将他排斥至浙江省婺州任通判小职。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南下占领广州,宋军节节败退,宋端宗及朝廷大臣逃至广东省惠州,形势十分危急。宋端宗想起了文武双全的镇孙,便传旨召见,任命他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史,并授予军中将校官衔,统辖广东军政大权,还亲自赐给佩剑弓箭,企望镇孙力挽狂澜。
  镇孙临危受命,以身许国。他训练军队,重振军威,整顿吏治,安抚百姓,不数月而时局好转,军民振奋。景炎二年(1277年),镇孙率军与元兵激战,元兵大败,一举收复广州,军民为之激奋。是年冬天,元兵大将吕师夔率军大举南下,直逼广州。镇孙率战船二千多艘于珠江抗击元兵,虽英勇作战,但力量悬殊而败退入城,与元兵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城陷被俘。(一说是元兵每侵占一城,辄纵火焚烧,滥杀百姓,全城血雨腥风。镇孙有鉴于此,以广州不受屠城为条件而降元)。镇孙被俘后,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翌年二月,镇孙及妻被押解上京,途至大庾岭自杀殉国以明志,终年44岁。同时殉难的还有简氏、蔡氏二夫人。文天祥惊闻镇孙为国死节的噩耗而悲痛不已,特赋诗悼念。邑人陈融先生赋诗赞曰:&魂随庾岭梅花落,赢得文山(文天祥)悼友诗",可见他的忠贞不渝。张镇孙一生著作颇丰,有《见面亭集》、《四书析文》、《名臣方行录》等。
  治水名臣庄有恭
  邑人状元庄有恭,公正廉明,识度宏远,勤政为民,誉满大江南北,世称&岭表稀有&。然而这位清官,却历尽坎坷,几乎命丧黄泉,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庄有恭,字容可,号滋圃,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出生,番禺县人,他天资聪颖,自幼勤奋读书,博学强记,矢志为国效劳,为民造福。乾隆四年(1739年),有恭赴京会试,名列一甲一名进士,钦点为状元。自此踏入仕途从政为官。
  乾隆十三年(1748年),有恭督江苏学政。一天外出,浙江文人丁文彬,拦舆送上著作《文武记》、《太公望传》。文中对清朝不满,多有讥讽之言。有恭识度宏远,认识到清朝入主中原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对汉族人民的屠杀,引起了汉族人民的仇恨,丁文彬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今时移世易,民族和睦,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民族的积怨不宜再提。顾大局,求和谐,重民生,有恭高瞻远瞩,对丁文彬既不支持也不追究,不去挑起民族矛盾,把他说成是病狂者,将书掷回,并命随从将他赶走,可见有恭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乾隆十六年(1757年),有恭任江苏巡抚,后又晋升两江总督。江苏漕政,积弊日深,有恭严加整顿,面目一新。江苏、浙江是江南鱼米之乡,但地处沿海,常遭海潮袭击,水患是一大害。为国为民,有恭决心整治水利,深入河道调查,亲自策划疏河浚淤,分道节流,护河筑坝,使水患缓解,农业丰收,受到江南人民称颂。是时,丁文彬将他的著作,送给山东曲埠孔昭焕。孔看后向山东巡抚杨应琚举报。杨应琚向朝廷指控有恭纵逆包庇,应予严惩。乾隆帝大怒,本拟严惩,但念有恭治水有功而从宽发落,罚学政养廉银十倍(六万余两),但终未要他缴交。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有恭任河南河道总督。是时泰兴县捐职州同朱蚺主使杀人,按律应斩。朱蚺请求以巨款赎罪免死。有恭念其有悔改之心,又想到赎罪巨款为地方财政收入,可多搞一些建设,于民也有所益,遂批准所请。但朝中大学士九卿竟以有恭擅自批准有违律例,决议有恭应斩。乾隆皇帝复审时,查明所罚之款,全部入归公库,可见他廉洁自律,办案出以公心,遂改发军台效力(劳改)。同年六月,又命有恭带罪署理湖北巡抚。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浙江三郡发生灾荒,江南歉收,群众渴望有恭前来主政以解民困。皇上遂派有恭为浙江巡抚。他抵任后,不辞劳苦,一再深入河道勘察,筑堤修堰,去淤排涝,又采用编竹为篓,置入巨石,筑成塘基之法,取得防止水患功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特召有恭至行营赐诗嘉勉,并刻石传给后人以资纪念,还免除因丁文彬案所罚之养廉银。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擢升有恭为刑部尚书,仍留在浙江办巡抚事,彻底搞好水利建设。他疏通太湖的各河道,加高加固堤防,使河流与湖泊畅通,收到防涝、灌溉和航运三利,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乾隆帝再度南巡,察看太湖水利工程,听到万民赞扬的心声,便再次召见有恭赐诗嘉勉。诗云:&&&德政吴淞在,何曾让华亭。&高度赞扬了有恭在江浙为民造福的政绩。
  有恭两次荣获乾隆皇帝赐诗嘉勉,引起了一些奸臣的嫉妒。有恭弹劾苏州同知段成功纵役累民而革除他的官职,却遭到奸臣诬陷而审定应斩,后改为收监候处。有恭在监狱坐牢大半年,尝尽铁窗之苦,江浙人民闻讯为之呼冤哭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皇帝对此案复查,宣布有恭官复原职,并委任福建巡抚。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有恭卒于福州,终年五十五岁。
  有恭风雨兼程,百折不挠,终其一生,业绩留青史,风范耀人间,是广东九大状元中政绩卓著的佼佼者。他又是个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著述有《大修三江水利疏》、《萤照阁集序》、《重建番禺儒学记》等。他书法圆劲,片楮只字,人争珍藏。
  高风亮节李昴英
  李昴英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善诗词,享有&词家射雕手&的美誉,著有《文溪词》、《文溪存稿》。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业绩卓著,生前已在广州&四先生祠&生祀。死后,南粤先后有八处祠庙奉祀,终年香火不绝,深受人民敬仰。
  李昴英,字俊明,晚年居广州文溪之畔,故号文溪,死后谥忠简,后人称他为李忠简,番禺县人。他出生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据说出生时,其母梦见大星降于庭,故将他命名昴英(昴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书史一览成诵。宝庆二年(1226年),时年廿五岁,赴临安会试,高中进士第三名为探花。
  绍定二年(1229年),昴英初上仕途,任福建汀州推官。时朝政腐败,盗贼蜂起,郡守陈孝严,暴杀兵校十多人,又自制州币,强迫百姓使用,民怨沸腾,激发了兵变,全城一片混乱,百姓争相逃命。昴英挺身而出,对叛军晓以大义,终于使叛军放下兵器,汀州免了一场劫难。刚过三年,又发生兵变,并会合贼寇攻打汀州城。昴英亲自率军抗击,奋战五天,终于保住汀州,全城百姓又一次免去浩劫。
  昴英因功迁升太学士,适逢继母病故,未能赴任而回番禺守孝。端平二年(1235年),戍兵岭北的先锋军叛乱,大举围攻广州。经略史、转运史等官员相继逃走,城内居民哭声震天,一片混乱。昴英与隐居广州的崔与之为民解困,挺身而出,登上城头对叛兵进行规劝,并由昴英与杨江中缒城而出与叛军谈判。他们刚一着地,叛军持刀剑蜂涌而来,昴英傲然屹立,义正辞严地劝告要以国家和人民为重,切勿任意妄为。叛兵经劝说后大多数放下武器,但一些主谋者执迷不悟,昴英遂回城率兵反击,叛军不敌溃逃。广州城幸免一场战祸,市民齐声颂扬。昴英平叛有功,晋升为太学博士。
  昴英为人正直,见义勇为,从政为官廉洁自律,绝不贪污受贿,更不同流合污。他对朝中奸臣当权弄得民不聊生,无比愤慨,挺身而出,力斥其非。端平三年(1236年),昴英进京任职,受到宋理宗接见和赞扬。昴英乘此机会针砭时弊,当面向皇帝直谏,提出谨身、用人、守法、厉俗&四戒&。淳祐六年(1246年),昴英任吏部郎官,他上疏直言,力斥&范钟之昏耗,建储之迟迟,史嵩之奸邪,吴知古之诡秘&,要求绳之以法。昴英正直无私,敢于弹劾权奸,宋理宗赞誉说:&李昴英,南人无党,中外颇畏惮之&。随后,昴英又一再上疏:&嵩之包藏祸心,窃据相位,乃卖国之贼臣,蠹国之盗臣,擅国之强臣,误国之奸臣,将为害国之乱臣。&宋理宗阅后深受感动,即日下旨史嵩之退休。
  昴英以民为本,关心民间疾苦。他赴福建任职时,&贪官望风解印而去&。时逢饥荒,昴英捐出薪俸带动富户捐款赈济,救活了很多人。淳祐十二年(1252年),他出任直宝谟阁、江西宪史(提刑),兼知赣州。他为了解除民间饥荒,设法减免税收,又设置&平粜仓&,使饥民免于饿毙。他还弹劾贪官污吏,清理冤狱,群众深感其恩,拟在赣州为他立像建祠以资纪念,他力辞之。昴英家居向在广州城内文溪之上,为了方便行人,他在文溪上修建了文溪桥、状元桥、狮子桥。昴英累官升至龙图阁待制、尚书、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监修国史,封为番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但他不居功自满,一如既往以民为本,据说皇帝赐他木鸭,回乡放于水上,顺流漂到那里,那里就是他食邑的终止界。他不想占用民田,当船过大屿山,快到伶仃洋时,着即将船泊岸,捧着木鸭登上大屿山顶放下,指定这荒芜的海岛之山地是他食邑。故直到抗日战争香港沦陷前,昴英后人每年都到香港大屿山收租。
  昂英以国家为重,以民为本,廉洁奉公,为民造福,深受人民敬仰。生前已在&四先生祠&入祀。同治版《番禺县志》载:&宝祐五年(1257年)八月初九日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昴英卒前数日,有大星夜坠舍东,远近骇视&。昴英去世后,广东很多地方为之兴建祠庙奉祀。昴英后人在番禺沙湾、石壁建了李忠简祠。沙湾忠简祠的祠内有宋理宗御书&久远堂&三字匾,中楹前石牌坊上刻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湛甘泉(若水)所书的&岭表名贤&四字匾,祠后有花园和凉亭,亭名&落星亭&,彰显昴英的光辉一生,惜均已散失或拆毁。
  廉洁自律商衍鎏
  商衍鎏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探花,又是个跨越三个不同时代的才子。他廉洁自律,才华出众,留下了很多佳话和传世之作。
  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又号康乐老人,番禺县人(今花都区),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天资聪颖,博学强记,年17岁参加童生试成为秀才,21岁中举人。年30岁,赶上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一甲第三名为探花。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衍鎏矢志为国效劳,企求力挽狂澜。高中探花后,在朝廷先后担任翰林院编修、秘书郎、国史馆总校。为了改革清廷的积弊,他往日本考察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情况(一说派赴日本专治法政,留学东京法政大学)。他在日本作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深感清朝必须变革才能富强,舍此别无出路。归国后,向朝廷提出变革图强的建议和措施,但却遭到清廷的拒绝。他觉得清廷腐朽,无所作为,遂辞职弃官,息影家园。民国初年,他赞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政体,旋应邀至德国汉堡大学为汉语教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返回祖国。
  衍鎏归国后,在国民政府财政部充任秘书,负责编修财政条文。是时一位大商人为求经商私利,托人送五万元巨款给他,企求改动某些条文。衍鎏严辞拒绝,分文不要,秉公处理,成为一时美谈。他还先后任江苏省督军署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一秉过去严于自律,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有天壤之别,受到人们的赞颂。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1947年又大肆发行20万元至50万元的大钞,任意宰割人民。他愤怒地写了《发大钞》一诗,斥责&民心去尽国何在?&他74岁生辰,将贺寿筵资全数捐给难民,自己还整天素食。
  新中国诞生后,衍鎏看到祖国获得新生,满怀豪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先后担任了南京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广东省文史馆馆长、省政协常委等职务。他勤于著述,撰写了《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太平天国考试制度记略》等书。他还擅长赋诗作画,尤其喜爱画竹,他说梅兰竹菊,古人称为&四君子&,松竹凌寒,梅花傲雪,古人称为&岁寒三友&可见竹高风亮节的品格。他常以竹&遇严寒而苍翠不改,经风雨而坚韧不凋&的高尚品格来自勉。他画的竹,挺秀多姿,予人以高雅清新之感,出版了《商衍鎏诗画集》。1956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探花晚年》的新闻纪录片,向全国人民介绍了他的生平业绩和欢乐的晚年。1963年病逝于广州,享年八十九岁。
  情系楸枰六十载 硕果繁华缀满枝
  &&番禺象棋名手谢华事略
  □ 黎应榆
  番禺已故象棋名手谢华又名谢少华()享年78岁,番禺市桥人,出生于贫民家庭,读书较少,早年曾从事粤剧学戏、小贩、小商等职业,最后在市桥胶花厂任供销员退休,生前是番禺政协文史委员。他是我区二十世纪有名的业余象棋名手,几十年来战功赫赫,为番禺象棋培育不少人才。
  谢华自幼酷爱弈棋,天资聪敏。几十年来,业余时间都花在象棋研究中,香港是他步入象棋艺术的摇篮。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到香港谋生,以水果小贩为业,业余时间,得机向港中名手梁庆全(绰号泽仔)、阮雄辉(绰号屎棋耀)、老棋手方绍钦学习。由此棋艺日进,步入殿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他由港挈眷南归,定居市桥。1950年、1955年先后与王子服、黎应榆、梁业勤两次倡导创办&番禺象棋研究社&,志在弘扬国粹,提高棋艺水平。这是一个民间组织,至1958年由市桥文化宫接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文革&前,番禺各地棋风兴盛,那时他悉心致力提高县内棋艺水平,常在社内开展讲座及赛事活动。棋室之内,每每人气爆棚、座无虚席,室外行人路上围观如堵,水泄不通,盛况空前。
  几十年来,他转战佛山专区及广州等地,屡建功勋,也常到广州文化公园就教于象棋四大天王卢辉及全国冠军杨官璘,故棋艺日臻成熟。在各地小有名气。
  回溯历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在市桥客寓会战江湖棋人何剑,平分秋色;广州二流棋手李国华(三水人)访市桥,大战于市桥汽车公司,败于谢华手下,铩羽而归。六十年代,代表番禺参赛两获佛山区冠军。在中山县与亚军黄英奇(新会人)之表演赛,以马炮兵士相全巧胜黄的马炮双士单象,仅以一兵之微胜得精彩绝伦,博得全场掌声,凯旋荣归。也曾辅导三水青年棋手谢兆洵、番禺少年棋手麦国辉,获佛山专区象棋大赛第一名。而他本人最辉煌的战绩应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肇庆获得广东省赛第三名。后又在市桥辅导番禺青年棋手劳乐获得另届省赛冠军(赛事在市桥举办)。
  他作为象棋教练,成绩最骄人的应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培训佛山专区运动员参加省赛之役了。那年专区棋队在市桥集训,他因利乘便,不辞劳苦,因材施教,悉心培训运动员,结果佛山专区取得团体第一名,个人赛男子组第二名台山余俊义,女子组第一名鹤山庾锦霞(当时台山、鹤山属佛山专区辖地)。
  八十年代初由东莞太平镇、南海石湾镇、顺德大良镇、番禺市桥镇四地文化宫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象棋联赛,至八十年代中,番禺共蝉联五届冠军。那时谢华年近古稀,他老人家既披挂上阵又出谋划策指挥三军,分析&敌情&,制订谋略,与此同时仍满腔热情义务培训钟村农民棋手陈鑑华夺得广州地区六县两郊农民象棋大赛冠军。故此,番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的象棋赛事所得的成就,无一不渗透着他老人家的心血。过去番禺的象棋好手如李富、邵松、陈鑑华、莫树甜、麦国辉、袁焯英,杜世雄、黎煊、谢玉伟、谢纯、孔锐、李权、黎应榆等,无不是在与他对弈中长足长进的,番禺棋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能与兄弟县抗衡且前领风骚,谢华功不可没。
  十年动乱结束,象棋艺术之花重新绽放,他与番禺象棋名宿王子服先生悉心合作,以&子华&名字(两人姓名各取一字)创作看诗想棋的排局。由谢华拟局,王子服配诗,这些创作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着法奇诡,出神入化,深邃莫测,从无冗子,往往给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悟,倘若沿诗句指引,又可拾级而穷其境,历来得《象棋报》(后来改为《象棋月刊》)的青睐,有稿必录。这是难度极大的创作,既要懂格律诗的规格要求,又要精于排局的妙谛,这类作品在象棋史上真可说是番禺人首开的创作先河,迄今为止,还未有发现同类作品,故一经刊登,常得各地名流和诗赞许。一个名《务求全歼》的排局,把对方十六子都全吃精光,达到名实相符的奇趣。这局一经刊出,得某地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和诗称赞。后来王子服先生年纪渐老,配诗则由黎应榆替代。
  谢华在去世前半年与钟村青年棋手周明杰认识,交流棋艺,使周大有相见恨晚之叹。当年四大天王卢辉还健在,他曾评论谢华说:&番禺谢华既有白莲教的邪恶,亦具张三丰的太极!一流残棋、二流布局、三流中变&。由此可见他的残棋功夫,确臻品位。好些特殊残棋在某些名手中成和局,而他却有独特的见解,往往成杀局。七十年代省赛在肇庆举行时,一个由复杂中局可演变成的单车对炮三象的和局,赛后经他解析,确为正着的巧胜局,令在场的省赛名手刮目相看。
  谢华晚年抱病榻中,仍常想着排局创作及开展全盘对局,五九炮对屏风马平炮兑车的新变得失,准备整理成书。遗憾的是尚未付梓而哲人先萎,其四十局排局遗作还欠着法记录(生前未及时整理记录,推说着法全在脑中)。他去世后,其子谢桂松把遗局交给我,由钟村棋手孔锐补上着法,周明杰校注,黎应榆完成总体配诗,待机付梓。
  附谢华遗作一局以供鉴赏:
  读诗想棋
  局名 纵横激荡
  配诗 黎应榆 着法 孔锐 校注 周明杰
  诗曰:偏师回撤杀机藏,运炮轰车卫国邦。
  孤胆攻城堪壮烈,良驹踩寨显锋芒。
  屠龙绝壑临身战,困敌边隅指日降。
  霹雳纵横除妖孽,连天烽火势难防。
  红先胜
  炮八退八 士五进四 炮七平六 士四退五 炮六平九
  士五进四 马九退七 将五平四 兵四平五 马九退七
  兵五进一 后马退五 炮八平六 士四退五 马七退六
  士五进四 马六退五 士四退五 马五退六 士五进四
  马六进八 士四退五 马八进六 士五进四 马六进七
  士四退五 炮六进七 士五进四 炮九平六 炮六退一
  前炮平九 士四退五 炮九平四 士五进六 炮四退五
  马七进五 炮四进六
  校注:红子以少胜多全局着法诡秘而凶险。细品诗句,其味无穷,开以诗导棋的先河。倘不知此应着,有短路杀法,阅者自明。
  六十多年前公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挽联制作内幕
  □ 黎应榆
  序:本文曾发表于1997年7月《番禺古今》第一期,今重登供史料用。题目与内容略有修改,以此为准。
  卫国拚捐躯,义薄云天,几许热血丹心,杀身成仁,赢得青史留芳,只叹鸟尽弓藏,徒称烈士;
  克家惭令子,蹉跎岁月,屡经含辛茹苦,命途多舛,丁逢黄花奠祭,自愧鹄形菜色,有负先灵。
  这是日广州市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主祭长联。自从当年报纸披露公祭消息后,立即掀起一场风波。这是谁的杰作?目的何在?怎样收场?几十年来,却是个鲜为人知的谜。
  话说1948年春某天,市桥乡大西路永寿堂药材铺内棋枰热闹,跃马推车,因素有&番禺棋王&之称的王子服(番禺沙头村人)先生常在此与棋友们切磋棋艺。那时王先生风华正茂,他也曾教过书,除精象棋外,博学多闻,才思敏捷,故乡人多以先生称呼他。正当人们聚精会神欣赏棋艺时,忽有人呼喊:&王先生,有人找你呢!&他抬头一看,原来有位身穿蓝布补丁中山装的壮年人站在一旁。此人姓罗名树清,原是国民党番禺县政府里的&度量员&(专司管理衡器的人员)。此人也好弈棋,不过瘾重水平低,因慕先生棋艺而相互认识,故历来罗对王甚为敬重。见面后,罗礼貌地说:&王先生,今天有要事相求,能帮忙吗?&&有事不妨直说吧。&先生边棋走边回答。&我想请先生替我撰写一副祭奠先父的挽联,行吗?&说话时显得有点局促。&啊,那你现在&丁忧&吧!&罗是个粗人,文化不高,听不懂&丁忧&(丧父)的意思,故答非所问。后来罗详细介绍了原委:他原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罗&的后代,今年公祭烈士时想请先生代撰一副悼念父亲的挽联。那时先生才清楚罗的来意。先生一向热心助人,几天之后即拟好这副70字的长联给了罗。
  当时,先生撰此联时并没有什么希冀的,只见罗生活潦倒,还没有家室,事业也没有什么成就,倘与先烈相比,差距甚远,故联中采取了对比自况的写法,以&克家惭令子&&自愧鹄形菜色,有负先灵。&对罗作为训勉,望他能继先人之志,奋发图强,做个有为男儿。
  几天过后,王先生又到永寿堂弈棋,正当双方步步为营,明争暗斗之际,药店主人谢铁宏说:&王先生,有贵客找你呢!&王见罗树清身旁正站着一位身穿整齐军装,气宇轩昂,足穿锃亮马靴的中壮年军官,正耐心地观看他弈棋。王先生连忙起立让座。&不要打扰先生,继续弈吧,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啊!&军官谦逊地说。经过一番寒暄,罗树清终于开口了,手指军官说:&他是我的三弟,是番禺县政府军事科长,他拜读了先生的大作,想找先生谈谈啊。&王先生心里嘀咕,生怕与官方打起交道被卷入政治漩涡,正要解释时,那位军官自我介绍说:&我名胡应珍,是七十二烈士胡应升(福建连江人)的亲人,先人在黄花岗之役攻督署后,翌日被执就义。我与在东莞工作的马&&二哥(七十二烈士马侣)及大哥罗树清同属为结义兄弟,三人父兄生前俱为挚友,又同时牺牲。自日寇投降后,由七十二烈士的后代在广州成立了公祭委员会,每年轮流由一位烈士后代负责主祭,今年由我当值理。过去公祭时多用传统挽联,&身经百战头方贵,死葬黄花骨亦香。&用多了就缺新鲜感。趁今年主祭,想改换新联,借此向政府提出如何解决烈士后代出路问题。你看我大哥(指罗树清)不是很寒酸吗?但联语希望能较曲折委婉表达烈士后代的心声,希望政府对烈士后代多关怀照顾,但不宜过火。我们正苦于无人能担此重任,犹幸大哥认识了先生,为我们解决此窘。拜读了先生的大作,此联含意与我们要求暗合,读来真是人神都感动,真不知如何报答你啊!&
  &马虎之作,且偶然巧合而已。&王先生说。
  &先生,实不相瞒,我在县府里曾征求过全体科秘人员的意见,均无法与你的大作相比,我们大家对你十分敬重!并非过誉,倘非斫轮老手,难以有此杰作。但我有点想法,想征求你意见,可以吗?&胡科长说。
  &我们坦率相交,有话不妨直说啊。&王先生说。
  胡科长说:&先生,联中只恨鸟尽弓藏的&恨&字,是否用得重了点?&
  &可以改为&叹&字。&王先生说。胡接续说;&上联末尾徒封烈士的&封&字可否再斟酌呢?&说时态度十分诚恳。
  王先生立即意识到烈士不是&封&的,即说:&可以改&称&字嘛。你随便改吧。&
  &不不&&必须由先生亲手改,我们尊重先生。&
  由此可见胡办事稳重,礼貌谦谨。临别时胡郑重说,公祭时,必须用白纸写挽联,以示烈士后代穷困,连布帛也买不起。并说先生的长联定必作主祭联用,就算中央有挽联送来,也只挂侧面。因为他们负责主祭,有权作此安排。
  是年3月29日,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消息见报后,广州各大报纸舆论哗然!不少记者撰文褒贬不一。有些列举好些烈士后代得不到政府照顾,穷途潦倒;有些则从艺术技巧方面大加赞扬,说什么历来均以&碧血&对&黄花&,今却以&青史&为对,立意更进一步。岂料当时官方一份报纸却高唱反调,认为联语过火,列举了好些生活比较好的烈士后代名单,借以缓和气氛作圆场。后来,另一记者又发表文章,说听到争论长联,他清早赶到七十二烈士墓前观看,可惜一夜风雨之后,长联竟被吹烂。他周围搜索,只在地上找到些断锦残缣,十分惋惜!广州各大报纸,沸沸扬扬,炒了好几十天。
  此事惊动了当时省市政府,无可奈何地下拨七万二千元(当时使用港币),给每位烈士后代分发给一千元抚恤金,作为对烈士后代的照顾,平息此事。
  市桥文友李文甫、谢士明等人都盛赞王子服一联成名(其实当时很少人了解此事)。王先生总是淡然置之,从不以此炫耀自己。
  公祭事毕后,胡应珍、罗树清兄弟俩告知王先生,当时番禺县长刘超常及县府里一班科秘人员宴请王先生到市桥南京酒家饮筵,以示对县中文士的赏识。由于王先生一向为人清高,常奉&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座右铭,故婉言谢绝。
  翌日,胡、罗兄弟俩再次登门致谢。罗说他发了小财,因为他们兄弟情深,三弟、二弟的抚恤金全都给了他。胡则说王先生为七十二烈士后代做了件好事,表示铭感。
  笔者按:长联作者王子服老先生今已作古。此事王先生历来很少与人谈及,故鲜为人知。又查七十二烈士名单,确有胡、马、罗三姓,胡、马各一人,罗姓六人,因老人已忘罗的父亲名字,故罗树清未能确认是哪位烈士后代。
  两代行医 一心济世
  □ 谢权治
  千载番禺,代有名流。在清光绪末及民国初期,钟村诜敦又先后出了两位著名中医&&孔宣礼及其次子孔辑明。
  孔宣礼(约年),自小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他受过多年的学堂教育,不但精通天文、地理、历史知识,而且文学修养特好,功底深渥,诗词尤佳,常向报刊投稿,辄被采用,他曾说:&我虽不如三国时的曹植那样一步七诗,但相信我七步一诗是未尝不可的!&
  孔宣礼更嗜于医学,青年时代就对中医情有独钟。他外父是钟村著名中医简治三,全家几乎皆是郎中,这很自然地为孔宣礼学医提供了机会。在外父阖家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矢志钻研学问,绝不浅尝辄止,对各种医学书籍爱不释手,翻了又翻;他不耻下问,吸取各家之长,看见谁治好了某种病,他就向谁请教,刻苦探索医术。由于外父等的悉心教导与培养,他很快就尝试独立给人诊病,在医治患者中碰到疑难,就虚心向外父等求教。他聪明地将某些奇难杂症病患者的脉象、穴位、经络及施医用药的具体情况均以图文详实记录,以便总结并提高,累积点滴临床经验。日久天长,他终于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其日后走上成功之路夯实了基础。
  民国初年,孔宣礼先是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不久又参加了全国名中医师会试,成绩名列前茅,除得到荣誉奖状外,还获《同琴医学》一本(仅奖第一名)。该书载有全国众多民间验方,汇编了不少临床实践、医术探讨等方面的资料。孔宣礼在行医中碰到久治不愈的奇难杂症,只要查阅该书就能觅得良方对症下药。例如,有一肌肉腐烂至骨的病患者,孔宣礼借鉴该书的验方,取民间常用的而价钱又便宜的几种中药,将其制成药散敷贴患处,经敷几服药后痊愈。又如,把一个大病痊愈后脚不能走的孩童,医至终于双脚能走动,亦是从查找该书而得之医治妙方的。可惜后来由于医馆隔壁的中药店不慎失火,将孔宣礼暂放在该店里的《同琴医学》烧掉了!后人再无法找回另一本,书失传了!孔宣礼取得执业资格后,便在市桥大北路开设医馆,专治大小方脉、儿科等。并自制专治小儿急慢惊的惊风散和专医小孩生疳积的疳积散。他用&四君茶&(即炙黄芪、炙党参、云苓、白术)医好面黄肌瘦肠胃差的小儿;用老桑枝治愈膝痛腿软的患者等等,这些药方简单易行,花钱少却效果显著,深受病人欢迎,致使孔宣礼声名远播,与同时在市桥开医馆的谢家济、周展程、吴驭周合称市桥四大名中医。
  孔辑明(约年),绰号孔老二。他读书时就跟其父学医,孔宣礼赞道:&全家人算辑明学医最投缘。&因而乐意传授医术给儿子,使辑明苦学成才。约年,他曾进入黄埔军校锻炼两年,后因近视而退出。年在汀根独自设馆医人,在此期间结婚。1937年沦陷,其父为躲避日机轰炸的危险,与他将医馆分别从市桥和汀根一同迁到黄阁去。此时父子同开一馆坐诊,辑明对药方记得滚瓜烂熟,开处方时口唱汤头歌诀,又耐心向病人解脉,把病重者的生卒脉也十分准确。但毕竟他的经验不及其父,名声也不如其父,因而他的生意(指来就诊的病人)比其父亦差了一截。有鉴于此,他独自迁往小虎继续医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辑明重返黄阁而宣礼则重返市桥坐诊。
解放初期,有一晚孔宣礼去市桥戏院看电影,散场后回家途中不小心失足跌落没盖的沙井内,擦伤头部,有轻微脑出血,造成右手瘫痪。经过几天治疗与休息,他照样坐诊,以左手握笔开处方,一如往日,每天都有几十个病患者找上门来。50年代,每天他除了在自己的医馆坐诊,还去善堂(后称&方便医院&)帮忙诊病2小时。孔宣礼开医馆一直至1958年市桥中医界成立联合诊所时为止。
  孔宣礼怀有菩萨心肠,济世救人,慈悲行善,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他对贫苦的病患者不仅免收诊金,还赠药送钱,纵使被其夫人埋怨,他也坚持到底,不改初衷。
  孔辑明与其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读书时就经常拿家里的东西去赠送穷人,其济世救人的性格好像与生俱来。重返黄阁执业后,有一天,辑明经过一条街巷时忽闻擦肩而过的两个病人说,有姓麦的两父子(子仅两三岁大)同患一种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身无分文医治云云。辑明旋即寻上患者的门来,得悉为父的是个打石工,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翌日果然不治),其儿子可能有救。为防传染,他抱起小儿急离其家,到村口处租了一间小屋住下,让小孩的母亲亲自照料。他则每日登门对病孩赠医施药,不收分文,还送上补品。历两月余的精心治疗,终于使病孩度过难关,转危为安。小孩之后在五星红旗照耀下幸福成长,当了黄阁邻村的干部。曾专程到市桥寻访孔辑明,报答其救命之恩,浑然不知辑明在1950年就已迁到离市桥不远的渡头村,继续播种他治病救人的大爱精神。
  孔辑明救助赤贫的病患者,除了上述的义诊、赠药、送钱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还赠送粮票给贫血病人,他惠及渡头与周边村民,不知凡几。黄阁有人写过感谢信和诗赞扬他的功德与恩泽,他辞世时,渡头周边的群众出于对辑明的敬仰和爱戴,都自动去送他最后一程。
  (本文主要资料由孔辑明亲女孔善英口述。她原是妇产科医生,已退休多年。)
  &大国手&曹寿松轶事
  □ 张 珠 孔耀昌
  1938年,番禺石碁大龙墟桥边街有一间门面宽约四米,深约十五米的跌打医馆,远近都有人慕名而来看病,这就是&曹寿松跌打伤科&医馆。
  曹寿松医生(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寿生&)1909年出生于番禺石碁茶园村(今大龙街茶东村六个自然村其中一个)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曹成滔曾到少林寺学习少林医术,学有所成,替人治病。曹寿松自小随父学医,后来自己再到少林寺深造,跟随张醒公等七位大师学习医术,深得少林医学真传。他还能用开刀手术为人治病,亦能为伤者取出体内的子弹。他在当时已能用&猫肠线&来缝合伤口,使病人免去做手术后拆线之苦。
  他二十四岁起行医,初时在茶园自家门口竖挂起木牌,红底黑字:&大国手曹寿松先生专医续筋驳骨刀伤跌打&, 后来,自己在大龙圩建了一间医馆继续行医。曹寿松还常带着大儿子曹福海(现七十七岁,身体健康)在大龙医馆坐诊,曹福海就替病人护理和敷药,出诊跟随挽药箱等。如今,还有宁可没报销也找曹福海看病疗伤呢。
  问起附近村庄七十岁以上的人,很多都认识曹寿松医生,都说他是好人,一是医术好,二是扶危济困。1947年的一天傍晚,几个人用麻包袋装着一个伤势很重的人从官涌村抬到大龙圩&曹寿松跌打伤科&门前,求曹寿松医生搭救。原来,伤者是个十来岁的男童,叫郭添,在家干农活时被牛踏断多条肋骨,抬至曹寿松医馆已不省人事,奄奄一息。曹寿松马上用自己秘制的&跌打还魂丹&开水把郭添灌醒,以娴熟的搓骨技术把断了的肋骨矫正,再以独有的&金创驳骨药&敷好。一直治疗了十多天,痊愈后,曹医生见郭添家境贫寒,分文不取。
  又一次,石碁西田村小姑娘邱波帮别人打工看牛,遇牛打架冲撞,被牛踏碎了膝盖,邱波母亲背着女儿来到曹寿松医馆求医,敷药六天,腿伤治好了。曹寿松得知邱波没有父亲,靠母亲到小龙村打工持家,家庭一贫如洗,也就不收医药费,邱波母女感激不尽。此类事例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曹寿松医生乐善好施。据说,潭山(潭山人向来与他交往密切)、小龙等村比较穷困的求医者到医馆看病,他都是免收药费的,茶园的村民就更不用说了。
  曹医生不但在&续筋驳骨&方面有独到的技术,而且在开刀手术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例如在1948年期间,广游二支队司令郑少康得知曹寿松医生的医术高明,请他为战士疗伤。曹寿松医生多次亲自到植地庄为游击队伤兵做手术和护理,效果显著,而且不收钱。他为枪伤战士取出的子弹头可装满一个香烟罐。而曹医生开的药也大多是自己的独门秘方。
  可惜,1952年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曹寿松被蒙冤送上审判台。原来,在1948年农历7月,今茶东村的茶园和赤坳两个地方的村民为耕作用水而发生争执,导致兵戎相见。为此,茶园村当时的值事曹标跑到大龙医馆跪下求曹寿松找人帮手,不然茶园就亡了。曹寿松得知此事后,到沙湾找何端、何添(有人马和枪)等过来,到茶园氹地岗把守。茶园赤坳双方都深知事件闹大必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于是双方最后以&讲和&的方式了结事端。此事历时仅三天。
  番禺不久就解放了,很快土改工作队进村,开展清匪反霸、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赤坳人以&带外地土豪打我们&的罪名,控告曹寿松,此罪名的确非同小可。当时属&非常时期&,土改队队长就有权批准死刑(枪毙),而不必其他审批程序。宣判会在今大龙玉书堂(当时是小学)前面的操场上举行。在宣判过程中,虽有茶园村民上台力辩曹寿松无罪,但赤坳村民坚决控告他带人带枪来攻打他们。当时,估计土改工作队并不知道曹寿松抢救过游击队战士,最后还是宣判了曹寿松死刑,并立即押往当地的大乌石岗执行枪决。当时,曹寿松的大儿子(曹福海)和二女儿(曹桂生)也是玉书堂学校的学生,也在宣判现场,只能十分无奈。附近村民也为失去一位怜惜穷人的好医生而感到惋惜。
  据传,曹寿松被执行死刑后不久,郑少康发来电报,要求&刀下留人&。此乃后事了。
  番禺茅山岗明代中晚期崔氏家族墓主身份考
  &&兼谈墓主三、四代家族之情况
  □ 朱光文
  以番禺茅山岗明代中晚期崔氏家族墓出土文物与员岗两份崔氏族谱作对比,结合同治《番禺县志》的记载,分析崔氏家族墓主崔洪和崔可亭的家族身份、生平履历;透过《重修员岗崔氏家乘》中的《肖亭崔公传》了解二号墓主崔洪之孙、一号墓主崔可亭之子崔熛的家族经济、日常生活,从侧面解释修筑豪华的崔氏家族墓葬所依托的丰厚家族物质基础,窥见茅山岗崔氏家族墓一、二号墓主及其子孙四代人的一些基本情况,初步展现了员岗崔氏家族四代人累世的财富积蓄过程,进而透视明代中晚期番禺员岗崔氏宗族和地方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崔氏家族墓出土概况
  2003年9月-10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番禺区南村镇南沙港快线工地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时,发现明代中晚期家族墓地。此次发掘的3座古墓葬位于南村中学对面的茅山岗,当地人称&崔家山&,由地面建筑和地下墓室构成。坟茔地面建筑位于岗地的东北坡,座南朝北,用红砂岩条垒砌。建筑残存有红砂岩石条砌成的台阶与祭台,已遭破坏,零乱堆置着红砂岩石狮、怪兽、卷云纹三角形碑冠、石屋脊模型及莲荷瓦当等构件;在祭台与台阶下面发现 3座墓葬,其中,一、二号两座为同穴双室合葬墓。墓室四壁用平砖砌筑,顶部以特制楔形砖构成,砖间不用灰泥等粘合剂,显示了当时工匠的精湛技艺。三号墓为简陋的土坑墓,与一、二号墓无关。
  古墓群共出土了4件酱釉小罐、金束发冠、银簪、金耳坠等首饰和一串保存较好的铜钱,有汉代的五铢钱、唐开元通宝。其中大量是北宋钱,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圣宋通宝、皇宋通宝等十多款。二号墓的女主人黎氏头戴金质头饰和耳坠入葬,这是广州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其饰物的精美程度可与南京等地贵族墓出土的相媲美。金束发冠,为如意形,中间锤鲽一簇牡丹花,两侧对称饰花鸟,分别为缠枝牡丹和凤鸟。凤鸟立姿,引项回顾,作展翅欲飞状,逼真传神;金耳坠,呈&S&钩状,一端垂吊如指头般大小的瓜棱纹葫芦,非常精致。
  根据一号墓东侧顶部多边形砖上戳印&崔宅&二字以及墓志记载,可推断此次发掘的是崔氏家族的墓地。从一、二号墓同处一个坟茔,埋葬相近,墓葬形制基本相同等分析,两者为同一家族的同坟异穴墓,但开口层位不同;二号墓的男主人与一号墓的男主人应是父子关系①,可是年龄却相差39岁。 ② 由于出土的《墓志》和《买地券》内容比较简略,因而对两墓墓主的生平履历、家庭情况都不是很清楚,留下了进一步研究考证的空间。
  二、崔氏家族墓主身份
  1. 二号墓墓主崔洪身份
  根据二号墓出土的《崔洪墓志》载:
  &广东广州府番禺县茭塘都员岗堡第三号员□村住考崔洪,字壹德利,号悕斋,行二,生于景泰年乙亥十一月十九日,终于嘉靖二十六丁未二月初五丑时,享寿九十有二,有二妣黎氏&&二乃板桥巨族&&合葬于土名上墓坑八世祖墓之左&&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未孟秋七月二十四日。&③
  笔者从员岗村收集到的一份崔氏族谱(族谱名不详)则载:
  &十世洪,字一德,号裕斋,寿百岁,恩赐冠带。& ④
  两份材料比较,《崔洪墓志》所载的墓主名与崔氏族谱所载的&十世洪&,其名皆为&洪&;《崔洪墓志》载二号墓主字&壹德利&(利字,可能为引文作者多打的字),与族谱记载之字&一德&相符;明人一般有多个名号,《崔洪墓志》载的号&悕斋&很可能就是族谱记载之&裕斋&。&悕&&裕&两字字体结构相似,极易混淆,具体情况待查;《崔洪墓志》载的二号墓主&享寿九十有二&,与族谱所载的&十世洪&,&寿百岁,恩赐冠带&,年龄相近,明人一般年寿在九十岁以上即可号称&百岁&。可见,两者所载为同一人,同居住在广州府番禺县茭塘都员岗堡员岗村下塘,即二号墓主为员岗崔氏家族的十世祖崔洪。
  同治《番禺县志》,也记载了崔洪的一些经历:
  &崔洪,字一德,员冈人。少孤贫,以勤俭起家。自建祠宇,立尝产。治家严整,少长秩然。因榜条教于祠,俾子孙世守。& ⑤
  从中可以知道,崔洪积累了大量田产,在员岗崔氏家族中,不但&自建祠宇,立尝产&,而且&因榜条教于祠&在家族内努力推行明王朝教化。同时,他还是番禺县著名的寿星。在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五《列传十九&耆老》众多耆老中排在第一位,还受到了地方官府的表彰:
  &嘉靖中,寿百岁。有司以闻,命与同邑罗献、黎恒、马以良四人,同建百岁祠坊于省垣,以彰乡人瑞。& ⑥
  2. 一号墓主崔集(号可亭)身份
  根据一号墓出土的《崔可亭买地券》载:
  &维大明隆庆&&广州府番禺县茭塘都员岗□(疑为&堡&字)员岗村下塘,居住&&显考可亭公,生于弘治七年甲寅二月二十六日戌时,终于嘉靖三十八年&&弘治九年丙辰九月十五日子时,奄逝以来,未卜茔地,夙夜忧思不遑&&地属广州府番禺县上墓坑之原&&& ⑦
  《崔氏族谱》则载:
  &十一世,集,洪次子,字从义,号可亭,由承差任广西梧州府驿丞,升福建常丰仓大使,生弘治甲寅,终嘉靖己未,寿六十六。&⑧
  又另一份名为《重修员岗崔氏家乘》(以下简称《家乘》)载:
  &十一世祖配位,可亭公,有维持祖墓之功,呈举配祭。将士郎,福建福州府常丰仓大使。&⑨
  《家乘》中关于&有维持祖墓之功&的记载在同治《番禺县志》得到印证:
  &崔集,万历间人,祖坟被占,力讼得还。族人酬以金,不受。予以吉穴,亦弗受。后配祀祖祠。&⑩
  《崔可亭买地券》与族谱比较,两者所载也应为同一人。族谱所载的&集&,即可亭,其生卒年月皆一致,都为弘治七年甲寅(即1495年),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即1560年)亦为同一人。11可见,一号墓主崔可亭,为员岗崔氏家族十一世祖,为崔洪的次子,尽管没有功名,但是族谱和《家乘》均载享有官职,先是承差,后任&广西梧州府驿丞&,继升&福建常丰仓大使&。崔可亭虽然是不入流的地方小吏,但在明代的乡村社会里,拥有官职,其地位自然要比一般的平民高。
  崔氏祠堂(俗称昌大堂)为祭祀员岗四大房祖先&&三世祖崔士龙的祠堂。12据《家乘》载,崔氏祠堂除了正祭放置崔士龙牌位外,还附设三代上下的祖先牌位。在配祭从八世松雪公到十五世诚正公二十位(《家乘》部分缺页)以上的祖先中,大部分为获得贡生、举人、进士功名及官职、名宦的祖先,表明明代宗族祭祀的实际权力是掌握在崔廷圭、崔铎这些不但获得功名、而且继承和掌握三世祖以来大量产业的家族实力派人物及其后继者手中。但是,一号墓主崔可亭因&有维持祖墓之功&,因而被列入配祭,其与获得功名的崔族一众士大夫并列,可见,他在明代中后期的员岗崔氏家族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至迟到清末,员岗各族姓皆建有大小祠堂计有几十间,其中立有旗杆夹(即出现过功名人物)的崔姓祠堂就有昌大堂、保大堂、朝峦祖(朝峦崔公祠)、三房祠堂、月庭祖(月庭崔公祠)、可亭祖(可亭崔公祠)、荔洲祖(荔洲崔公祠)、梁家祠、林家祠等九座。13其中,可亭崔公祠(已拆毁),就是祭祀员岗崔氏十一世祖崔可亭的祠堂。
  三、从《肖亭崔公传》看崔氏家族墓主三、四代的家族背景
  据《家乘》(残本),卷之八,《世传考&肖亭崔公传》载:
  &公讳熛,字纯戢,别号肖亭,可亭公之子也,慷慨有侠节,惠人若棄,假人若忘。值岁大侵,县令沈请公赈,公则欣然赈之於邑,乡父老又於县令请公赈,公则欣然赈之,于乡无难色也。亡何,剿贼大役繁兴,县令窘急,则议督诸大户者输米以佐,谓公曩14已济饥,独不欲督公。公不待督,輙15欣然输米往佐焉,无难色也。嗣而,行清丈法,县令江择公正,而难其人者,而亦一以委公,廼16克终厥事,公用是而以侠闻。而公益卑躬拆节不侪17於族俗,而亦不遂求异於俗。公好畜马,人问公,则曰&岂只公僻哉,爱其神俊耳&;公又好种菊,人问,公则曰,&岂陶公嗜哉。爱其清逸耳&;公善赋诗,每于风晨月夜讌会,酬赠之间,叉钵思琢句,以泄其牢骚伉慨之气。人有欲以公之藳行於世,公则谢曰&身既隐矣,焉用文之&,故不以之災木。至今,犹有一二佳句脍炙人口者,此公之大都也。诚所谓侠而隐者也。&18
  从《肖亭崔公传》这篇传记,可以看出传记作者评价崔熛(肖亭)为员岗崔氏家族中一位&慷慨有侠节&的人物,是地方中财雄势大的&大户&,其家族名下极有可能掌控大量土地的开发权并依靠收租积聚大量财富。崔熛长期与多任地方官府(沈、江两番禺县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很可能担当了地方里甲长之类的角色,曾多次参与当地的赈济活动,包括&值岁大侵&时,协助官府赈灾,救济本邑乡民;当地方发生动乱&剿贼大役繁兴&时,他&输米以佐&帮助官军,可以说明崔熛成为地方官府仰赖的大族乡豪。即使是在万历年间进行的番禺县清丈土地运动中,崔熛也有力地协助县令主持了当地的清丈土地,并担任了重要角色:
  &行清丈法&,县令江&也择公正,而难其人者,而亦一以委公&&&。19
  一篇写于万历十年(1582年)的文章指出,番禺县令亲自探访全县各地,造册绘图,记录下每一块田的科则与边界。番禺县清丈土地运动,从万历九年(1851年)冬开始,于万历十年二月完成20;另一方面,崔熛尽管不是功名人物,但在现实中过着富庶的生活之时&好畜马&,又&好种菊&,且善于赋诗的,孜孜追求士大夫般的高雅&隐士&生活。
  通过了解到二号墓主崔洪之孙、一号墓主崔集(可亭)之子崔熛的生平履历、家庭经济状况、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崔氏家族墓葬之所以能够修建如此豪华,二号墓主崔洪为什么能享寿&九十有二&,显然是依靠丰厚的物质基础。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二号墓主崔洪之孙、一号墓主崔集(可亭)的家庭经济状况。崔熛显赫的地方名声、富庶的&隐士&生活,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从中可以窥见员岗崔氏家族三代人累世的财富积蓄的过程。
  此外,在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五《列传十九&耆老》中,从记载关于崔洪的后半部分,我们还可以看到崔氏家族墓主第四代的一些情况:崔洪&曾孙梦元21,亦百又三岁。郡守为设飨于学。东莞李觉斯,以文寿之。梦元性孝友,恬静寡言,工诗文,与兄梦华,弟立礼,皆员于庠。明末,天然僧居雷峰,与梦元家近,一时名士,如屈大均、陈恭尹辈,谒天然,必造梦元,晤谈竟日。兄弟年皆九十余。更唱迭和,翕如也。梦元以国朝康熙元年卒。&22崔氏家族墓主第四代崔梦元、崔梦华与屈大均、陈恭尹、天然和尚等致力于抗清的志士有着密切的关系,拥有雄厚家财的崔洪家族及其后代很可能在海云寺的兴建、繁荣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分析
  经过分析,我们大致能够了解茅山岗崔氏家族墓两代墓主乃至以下两代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一代(员岗崔族十世祖)崔洪时已经积累起雄厚的家财,并自建祠宇,立尝产&而且在家族内努力推行明朝教化。同时,他还是受到官府表彰的明代番禺县内首著名的寿星;第二代(员岗崔族十一世祖)崔可亭因在地方争夺墓地方面取得成功,&有维持祖墓之功&,被配祀祖祠,是在崔氏家族内享有崇高地位的成员之一,同时担任&广西梧州府驿丞&和&福建常丰仓大使&地方小吏;第三代(员岗崔族十二世祖)崔熛依靠收租积聚大量财富,并长期与多任地方官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很可能担当了地方里甲长之类的角色,具有显赫的地方名声,日常过着富庶的&隐士&生活;到第四代(员岗崔族十四世祖)崔梦元、崔梦华的生活,估计也在延续祖先的富庶生活,他们与屈大均、陈恭尹、天然和尚等致力于抗清的志士和士大夫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通过对番禺茅山岗明代中晚期崔氏家族墓主及其后代身份的考查,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关于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社会信息:
  首先,从出土的《崔洪墓志》和《崔可亭买地券》所载的&广东广州府番禺县茭塘都员岗堡第三□(疑为&甲&字)员□(应为&岗&或&冈&字)村&和&广州府番禺县茭塘都员岗□(应为&堡&字)员岗村下塘&我们可以推断,该地区关于员岗地名的一些情况:明代中叶广州府番禺县以下分都&堡&村三级建置,员岗堡管辖的范围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今天员岗村的范围;同时,员岗乡内的居住区原来应该有&下塘&和&上塘&之分,只不过随着地理变化或者人为的填埋,导致居住区的划分随之消失。笔者搜集到的另外一份族谱《博陵崔氏族谱》,其中的《居址考》里提到&下塘&原来是以崔诚之为始祖的员岗崔氏宗族的主要居住区:
  &诚之祖由广迁员岗,寻其来龙脉,接锦城,有双鲤下塘之象,故为员岗下塘崔氏,已而生齿日繁,枝业扶疏,有僦居广城者,有迁居北亭者,若不详其迁徙之自,将来漫然不知所从出,至为同姓异族冒以宗派,是不可不虑也。于是迁叙居址&&始祖诚之由广迁员岗,见其山名(明)水秀,众峰旋绕,两水归源,遂卜筑徙宅焉。厥后,子孙环居日广,东西南北集(有衣旁)处,如曰稔岗坊、接翠里、新市坊、彬华里、凝翠里、仕路坊、塘基坊、小山坊、文笔里、芳桂坊、大元里、敦仁坊、白庙坊,直十四属坊皆员岗下塘族也,余同姓异族者也,余同姓异族者,不敢妄认。&23
  从上文还知道,&下塘&包括了上述的十四个坊里,员岗不仅只有下塘崔氏,还可能有&同姓异族&的另外一支(图南)崔氏。文中作者还隐约指出,处于弱势的(图南)崔氏有主动整合到下塘崔氏的趋向,即所谓&同姓异族冒以宗派&的现象。
  其次,员岗的崔族&自景泰以来,缙绅辈出,其入为柱史,出为监司牧守者&&&24,至迟在明代中后期已经是地方社会一个财雄势大的家族,并且出现一些如崔熛那样的家庭,他们与官府有着密切联系,帮助官府丈量土地、征收赋役,很可能担当起里甲长的职责,享有较高的地方声誉。从崔洪、崔可亭墓地建造之豪华、陪葬品之精美,以至崔熛多次参与当地官府组织的赈济活动,崔熛生活的舒适、奢侈来看,该家族之富庶可见一斑。
  再次,&上墓坑&为明清以来员岗的崔姓累世的家族墓地。崔洪和崔可亭两父子都葬于&土名上墓坑,八世祖之左。&笔者查阅《重修员岗崔氏家乘》(残本),自明代以来,员岗的崔姓很大部分功名显赫的家族成员都把埋葬地选在这个地方,而早期几代祖先也很可能选择在茅山岗一带,估计这里是员岗崔族一处非常重要的家族墓地。
  又次,从出土的《崔洪墓志》载&&&有二妣黎氏&&二乃板桥巨族&&&25而二号墓的女主人黎氏,即崔洪的妻子&生于景泰四年(1453),终于正德二年(1507),五十五岁&。到明嘉靖元年(1522年)板桥人黎瞻才中举,任上溪县教谕,对教育贡献殊多。嘉靖十三年任南京国子监助教,后任顺天府通判。&其季前峰公,讳瞻,登嘉靖壬午乡榜,历官至顺天府通判,擢府尹&&同乳生二子,长蓼洲公,讳大同,邑诸生,配泉州府通判陈公女。生四子,最少柱流公,讳密,少补弟子员,孝友女能诗,士林称&躬行君子&,配苏氏,即公父母。&26这里没有记载黎瞻女儿与周边村落的婚配情况,但是可以想见,在黎瞻等板桥士大夫建立宗族之前,即至明景泰正德年间,时定居板桥的黎氏宗族已经发展成为地方大族,并与员岗崔族有密切的姻亲关系。黎氏头戴金质头饰和耳坠入葬,显示了这位女性外家的大族背景。
  (本文原刊于《广州文博》第三期,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稍作修改)
  ① 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番禺茅山岗明墓发掘简报》(执笔:全洪),《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页322-330。
  ② 如果按照笔者从员岗村收集到的一份崔氏族谱(族谱名不详,估计为房谱,以下均称《崔氏族谱》,编撰时间为清嘉庆十六年)则载崔洪的真实年龄为92岁、按崔可亭年龄66岁算,两人相差应为26岁。
  ③ 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番禺茅山岗明墓发掘简报》(执笔:全洪),《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页322-330。
  ④ 《崔氏族谱》,《世系》。
  ⑤ (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五《列传十九&耆老》。
  ⑥ (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五《列传十九&耆老》。
  ⑦ 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番禺茅山岗明墓发掘简报》(执笔:全洪),《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页322-330。
  ⑧ 《崔氏族谱》,《世系》,清嘉庆十六年。
  ⑨ 《重修员岗崔氏家乘》(残本),卷之十,《祭典&正祭配祭神位》。
  ⑩ (清)同治《番禺县志》,卷五十《列传十九》。
  11崔可亭妻屈氏,可能生于弘治九年,但卒年不详。
  12 关于明代崔氏宗祠(昌大堂)修建以及员岗崔氏家族的详细情况,参见拙文《礼仪演变与祠堂营建&&&重修员岗崔氏家乘&(残本)所见之明代番禺员岗昌大堂资料分析》(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合编《田野与文献: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9年1月,第五十四期。)。
  13 崔耀、梁惠英:《员岗史料点滴》,番禺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番禺文史资料》,第九期,1991年11月。
  14 曩,意为&从前&。
  15 輙,同辄,&就&,& 则&。
  16 廼,同&乃&。
  17 侪,意为&同辈,同类的人&。
  18《重修员岗崔氏家乘》(残本),卷之八,《世传考&肖亭崔公传》。
  19《重修员岗崔氏家乘》(残本),卷之八,《世传考&肖亭崔公传》。
  20 何若瑶、史澄纂,李福泰修,同治《番禺县志》,同治十年(1871年)刊,卷31,页41a&42b,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册,总页414&415。
  21 员岗(四房)《博陵郡崔氏族谱》也载&梦元,号惕衷,庠生,夫妻百岁双寿,恩赐冠带乡饮。&
  22(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五《列传十九&耆老》。
  23《博陵崔氏族谱&居址考》。
  24 《重修员岗崔氏家乘》(残本),卷之八,《世传考》。
  25 《崔洪墓志》,转见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番禺茅山岗明墓发掘简报》(执笔:全洪),《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页322-330。
  26 李模《黎烈愍公衣冠冢墓志铭》,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宣统《番禺县续志》卷四十一《古迹志二》。
  夜袭敌军军用物资站
  □ 王 超
  时值1949年9月下旬,南下解放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挥戈南粤,禺南武工队面临着配合粤赣湘边纵队主力部队,解放禺南的艰巨任务。
  禺南武工队,从1947年12月于大石会江成立时的9人,经过 1年零 9个月的艰苦奋战,已发展到拥有东、西、南区 3个武工队和铁鹰、雄狮、西江以及中心武工队(手枪队) 4个主力连队,共达200余人。这么多人要吃饭,口粮从哪里来?一旦战斗打响,急救的药物怎样解决?冬天快到了,御寒的衣物、被服还没有着落呢!过去为解决部队的给养,除动员统战朋友和开明士绅、工商业者捐、借外,主要实行每亩地征收军谷5斤,米机辗米百斤征收3斤,交由各地地方实力派头面人物和当权者负责征集,其中大多积极主动,不拖不欠;也有不少顽固分子消极应付,又拖又欠,武工队员为此&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天天催促,能征多少就多少,仅能让部队糊口不捱饿。武工队的药物,靠在广州河南红十字会医院做医务工作的地下工作者,利用值夜班的机会秘密取出些许,但远远不敷所用。吃饭、医疗、御寒三大问题,成了当时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的当务之急。
  座落在南村的余荫山房名园,被国民党第47军用物资站占用,站内储备着一批被服、药品、医疗器械和粮食。番禺独立团决定袭击该站,没收这批军用物资,以适应部队不断扩充和加强战备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断绝敌军军用物资的补给,保证作战的胜利。团长郑吉、政委周健夫部署各战斗连队负责包围物资站,同时从各队抽调精干的战士组成突击队,守候在名园大门外待命。东、西区武工队负责动员、组织群众,主要是农会会员和农民积极分子去抢运。手枪队设法潜入园内,为袭击和抢运做内应。
  10月3日,晚上,夜色漆黑,灰雾濛濛。10时许,主力连队静悄悄地完成了对物资站的包围,西区的大江南、员岗、草堂、冼庄和东区的小龙、茶园、新桥、坑头白岗、罗家等地参加抢运的群众200余人,也不动声色地集结在&山房&门外。队长卢虾,带领手枪队员正想攀越围墙进入园内,但围墙过高,无法攀登。忽见围墙边栓着一匹白马,这是附近冠珍茶楼用来拉货的,于是队员们一个个地跨上马背,再爬上围墙跳进园内,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小姐楼&,卢虾命林志、黄锦在楼梯下警戒,他和两个队员摸到楼上,见姓陈的站主任及其老婆正在熟睡,他自己力气大,直扑上去死死地把陈按住,曹成以最快的动作,收缴了他藏在枕下的手枪,胡邑迅即把他捆绑起来。另一路冲至库房,先将值更卫兵制服,然后把山房大门打开。此刻,雄狮队司号员谭伟吹响的冲锋号声响彻云宵,突击队员即冲进物资站,解除了警卫武装,封锁了各个进出道口,并将全站人员集中看管起来。紧接着群众蜂拥冲进各个仓库,扛的扛,挑的挑,抬的抬,把一包包、一担担的物资抢运出来,并在指定地点集中和清点。黄标、曾锦、冼棠等为押运员,赖振东、仇佳、朱巨、张明、王江、刘忠等负责清点登记。据赖振东保存下来的记录(不完全),计有大米54担,棉军服、单军服各1大包,什被服1担,白被单2大包,蚊帐、棉被、毛毯94件,酒精1担,西药1担,这还不包括直接运送至各村的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后上交武工队)。战斗结束后,全部工作人员包括姓陈的主任,都解除了看管。这批物资,解决了部队部分给养,为配合主力部队解放禺南,作了物资上的准备,解除了后顾之忧。
  注:作者为原禺南武工队队员,海军部队离休干部
  开展反对国民党&三征&斗争的回顾
  □ 王 超
  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动了伟大的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接着挥戈南下,势如破竹。蒋帮穷途末路,垂死挣扎,为挽救其灭亡命运,在蒋管区内,强化征兵、征粮、征税(以下简称&三征&),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广大人民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年5月初,中共番禺县工委根据全国形势和珠江地委扩大会议,即乌泥塘会议精神,确定进一步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并要求把这一斗争与开展游击战争,发展人民武装力量紧密结合起来,为迎接和配合南下解放大军解放广州作准备。
  广泛开展反&三征&斗争的宣传发动工作
  禺南东区武工队分赴各地,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开展反&三征&的思想发动工作。队员们深入各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他们耐心讲解为什么要开展和怎样进行反&三征&斗争,以维护自己的切身权益。武工队长苏文哲带领武工队员到桥山、坑头等村,利用演出文艺节目,吸引群众聚拢起来,向大家进行宣讲。民友出版社大量印制有关宣传品广为散发和张贴。我当年所在的武工小组,一次携带大量宣传品,从小龙潭地出发,走遍曾地、孔地,然后过大龙、沙涌、新桥、傍江直至石岗,走一路,张贴一路,把宣传品张贴在各村的门楼、牌坊和祠堂门口上。那天正赶上大龙圩日,四乡来趁圩的人川流不息,都围拢来观看,并议论纷纷。有的说:&谁愿意让自己亲骨肉去给国民党打内战当炮灰!&&我家连饭都吃不饱,就是打死我也不给。&有的还说:&有二支队给撑腰,我什么都不怕!&武工队员戴流还闯入大汉奸&李塱鸡&胞弟李福控制的山门村派传单,被其爪牙发现追击,幸行动迅速而脱险。有一次我冒险到山门村贴宣传品,从村头贴到村尾,当回到村头准备离开时,发现传单都被村中的反动分子撕掉或用泥巴、牛粪糊盖着,我十分气愤。罗家村在农民积极分子带动下,村里小学一批高年级学生,积极开展反&三征&宣传,宣传品一到,就在村里到处张贴和派到各家各户,甚至派到人来人往的市桥&四九圩&,贴到市桥的东炮楼。苏卓雄(未脱产武工队员)还把传单秘密派到县府军事科,神出鬼没,丢下就跑,敌人还摸不着头脑,当看到传单后却惊恐万状,坐立不安。由于罗家多是自耕农和分耕祖尝田,抗缴粮给农民带来很大好处,所以反&三征&的热情很高。反&三征&的广泛宣传,牵动着广大贫苦百姓的心,使他们真正明白,要生存就要抗争,抗拒&三征&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解脱目前困境的最好出路,从而由衷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自觉起来抗拒&三征&。但同时也触动着反动分子敏感的神经,他们又怕又恨,恣意对反&三征&斗争进行破坏。
  正当反&三征&斗争渐趋深入发展的时候,县工委针对敌人冒充武工队名义造谣惑众,破坏反&三征&斗争,离间人民群众与武工队关系的情况,以禺南武工队队长陈其生署名,发表了《郑重声明》,言明二支队禺南武工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与禺南人民同甘共苦,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而艰苦奋战的队伍,号召人民群众不要轻信谣言,要信赖和支持武工队,积极参加反&三征&斗争。与此同时,东区、西区武工队与南村八坊民兵密切协同,在该村附近,伏击了敲诈勒索,无恶不作、造谣惑众、破坏反&三征&斗争的邬细十恶霸流氓集团,一阵猛烈射击,击毙其马弁2人,缴获短枪2支,邬侥幸逃脱。《民友报》对此及时作了报导,这不仅有力地揭露了敌人的破坏阴谋,同时又是一次最生动、实际的宣传攻势,推动反&三征&斗争更深入发展。
  采取多种形式巧抗&三征&
  在广泛开展反&三征&斗争宣传发动工作的同时,许多村庄的群众,与反动当局斗智斗勇,采用如瞒、篡、拖、敷、拒等多种形式,抵制&三征&。塱边村在地下党支部领导下,向当局瞒报粮食产量,通过与我合作的保长出面,对&应&征粮食少报少交,不报不交。同时,采用改动户口册的办法,把适龄改为低龄或超龄,以此抵制征兵。罗家、小龙等村,采取拖的办法,拖延交粮、交丁时间,保长带人来催粮、催丁时,就以种种借口去搪塞,能拖就拖,令保长等人吃&闭门羹&,空手而回。石碁乡地方实力派头面人物邱大棠,有正义感,经武工队领导郑乃行、胡志华和县工委书记周健夫认真细致的争取教育工作,成为我们的统战朋友,他积极支持武工队,拥护反&三征&。邱向番禺县县长刘超常承包了石碁一带沙田的征粮任务,他用&瞒天过海&的方法,把征来的粮食上交一部分给县府,以敷衍应付,而将其余粮食交给武工队做活动经费。小龙村在农会的坚强领导下,反&三征&从敷衍、拖延发展为公开抗征。一次,大小龙首席保长曾传球,率两名国民党兵到曾地要抓曾昭煊等青年当兵,农会领导带领10多名会员,把他们包围在中间,与保长展开面对面的说理斗争,坚决拒绝在村里抓人。保长软硬兼施,却无可奈何,只得灰溜溜地跑了。曾传球慑于农会的强大压力(当时农会拥有30多人的武装民兵队伍),不久被迫辞去保长职务,后农会保荐会员、进步教师曾铸霓为首席保长,自此,小龙村便有了革命的两面政权。
  东区的部分村庄,也是采用上述多种形式,应付国民党反动当局,做到不向他们交一粒粮、一元钱、一个壮丁,而对武工队为解决给养而征收的粮、钱、则积极筹送。小龙村向武工队先后两造交付的粮食就达25000斤,大龙圩的商户、米机、摊馆主动交纳的款项达3000多港元。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恨国民党,热爱子弟兵的鲜明态度。
  以&武装抗征&反击&武装抢征&
  月间,国民党县当局的&三征&,遭到群众强烈抵制,便图穷出匕,派出保警一个大队百余人,在朱全、李福、郭耀球等反动分子率领下,在禺南各地实行武装抢征。刚接任番禺县长的曾昭贻,也叫嚷要追缴田赋,在一些重要圩镇,设立征粮署,并驻有武装人员配合督征。县工委根据珠江地委关于&武装自卫、武装抗征&的指示,作出部署,用&武装抗征&反击武装抢征,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和掠夺。
  继南区的渡头、西区员岗和里仁洞人民群众配合武工队袭击朱全的抢征队取得胜利之后,8月30日,在东区又打响了岳潭渡伏击抢征队的战斗。此前不久,县保警一个排,进驻潭山村祠堂,在番禺龙楼征粮分署主任陈玉楷、督征员吴干的带领下,来往于潭山、石楼、岳溪、官桥一带强征军粮,县工委决定将其歼灭。鉴于潭山村政治情况复杂,群众基础薄弱,一时又得不到地方实力派的支持,难操胜券。在此情况下,拟用&调虎离山&之计,将敌诱出村外对我有利位置再行吃掉。县工委武装委员郑吉,派队员叶培根、张玖、黄河3人,于傍晚埋伏在村外路旁,伺机将陈玉楷、吴干拘捕,并押至官桥,由郑吉、郑乃行连夜亲自审讯。经反复阐明政策,晓以利害,指明出路,终使陈承诺写条子诱使敌排长将队伍拉到大岭催征,以便我方在半路上袭击,借此将功赎罪。次日清晨,叶培根等押送吴干持条子到潭山见排长,排长信以为真,立即带队随吴干向大岭进发,郑吉获悉敌已上钩,迅速作了部署,决定在敌必经的岳潭渡河面半渡而击。敌兵到了渡口,排长先命5人上船渡过对岸侦察,见没有异动,就带其余的人上了返回接送的船上。当小船快靠岸时,只听指挥员一声令下,队员们像猛虎扑食一样,冲向敌人,喝令举手投降。敌兵吓得丧魂落魄,有两个跳水逃命被抓,其余缩作一团俯首就擒。先登岸的5个敌兵负隅顽抗,边打边退入岳溪村,被埋伏在门楼的铁鹰队战士逮个正着,4个当了俘虏,有个敌兵想开枪抵抗,被我战士击伤。整个战斗不到半小时,俘敌15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手枪1支,俘虏经教育后,发给路费遣返。陈、吴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也予以释放。自此,潭山、石楼一带,再也看不到抢征队作威作福、坑害百姓了。
  岳潭渡战斗取胜后,县长曾昭贻气急败坏,一面以政府名义发出催解田赋的文告,限期上缴,否则&拘拿究办&,一面继续加派武装强行追缴。9月16日,曾昭贻派李福、谢大傻率县自卫大队开赴石碁,要拘留承征石碁一带沙田田赋的邱大棠,追索欠缴的田赋5000石。塱边党支部闻讯后,当即派出武装民兵秘密将邱大棠抢救脱险,交给武工队保护起来。曾昭贻抓不到邱大棠,而在石碁正埗4个粮仓的账面上,又查不到邱以大棠名义存放的粮食,便查封了他的围馆,并下令通缉他。为保证邱大棠的安全,县工委安排他到香港暂避。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番禺大石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