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发帖,关于出男格斗科普屯什么的问题。

您没有登录或者您没有权限访问此页面,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本版块为正规版块,只有注册会员才能进入!
2、您还不是站点会员,请先登录站点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DNF快出男格斗了,屯什么材料赚钱? 我不想弄装备这种风险大的。。。。。_百度知道
DNF快出男格斗了,屯什么材料赚钱? 我不想弄装备这种风险大的。。。。。
提问者采纳
晚了 人家都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囤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dnf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揭秘二战德军征兵制度:如何榨出1000万军队? ...
查看: 6402|回复: 14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到拿破仑时代为止,欧洲各国均以佣兵为常备兵来执行作战。然而法国大革命之后基于民主国家的原则,法国军队不再是“国王的军队”而成为“国民的军队”,也因此产生国民必须强制服兵役的“征兵制”,这个制度使得法国的兵力大幅增加,因而欧洲其它各国也纷纷开始采用征兵制。
& & 其中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相对于法国人口本来就比较少,即使采用征兵制能集结的兵力仍然少于法国。为了弥补这个先天的缺陷,普鲁士王国另外又把退伍军人集合起来成立了“乡土防卫队(Landwehr)”,以作为正规军的辅助部队。这项制度后来就成为世界各国“战时动员令”的原型。
& & 所谓的“战时动员”亦即把服完兵役的士兵列为“预备役”,必要时可以重新征召;而相对于这些预备役,正在服兵役者当然就是“常备兵”了。有了这个制度,平承时期只要维持一小只常备部队,国家有必要时即可在短时间内组成大规模的兵力,当然这个制度也立刻被欧洲其它各国模仿,到一次大战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一般制度了。
& & 然而这个制度最大的缺点在于:预备役军人在被召集之前早已适应一般平民的生活,更何况他们已经尝过当兵的“苦头”,也比较知道怎么在军中打混,所以即使招集了这种由后备军人所组成之部队,其战力一定不如现役部队。法国因此只把这类部队放在第二线从事一般勤务,根本没考虑过要把后备军人投入第一线。只是一次大战由于第一线正规部队的损耗过于惊人,才不得不把后备军人送到前线去。至于德国由于一开始就以法国俄国为假想敌,先天上即使采征兵制所能集结的兵力就居于劣势,加上普鲁士有“乡土防卫队”的传统,所以并没有把后备军人放在第二线,而是视同现役部队一样投入最前线去!!然而后备军人战力不如现役军人的缺点仍然存在。
& &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德国并没有如法国单独成立后备军人部队,而是采用普鲁士时代以来的做法:将后备军人与现役军人混合编组!!也就是说平承时期一个师并没有满编,战时征召后备军人添补缺员后才达到一个师应有的兵力。这样的部队虽然无法达到100%由现役军人所组成的战力,但好处是每一支部队都可视同一线部队调动!!!
& & 新兵训练由非军事组织来代训
& & 一次大战后,为了防止德国再度走向军事大国,凡尔赛公约不只解散了德国的参谋本部,并且在重型机枪、战车、战机等军事细节都加以详细的限制。其中最釜底抽薪的一项是,限制德国只能保有10万现役部队,而且现役军人役期必须长达12年。
& & 兵役役期如果是两年的话,德国在两年后就可以有10万后备军人,并且从此每隔两年就可增加10万;但是役期是12年的话,要等到12年后才有10万后备军人,想要凑到20万后备军人则要花24年。因此德国在1935年重新武装时,国内只有10万现役军人及10万后备军人,除此之外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或军事经历的只剩那些曾参加过一次大战上了年纪的老兵了!!那么纳粹?德国陆军是如何在这么严格的限制中解套的呢?
& & 首先是成立“希特勒青少年团(Hitler-Jugend)”,以教育青少年野外求生技能为名实际上施与军事训练;另外于1935年成立“国家劳动奉献团”,规定一般青少年在受完教育进入社会就职前均有一年以上的参加义务,名义上是为了解决经济不景气所成立的公路建设组织,实际上则施予军事管理,同时相当重视体能训练,几乎可以说是用铲子取代步枪来进行新兵训练,青年们有了这样的经历,将来即使突然征招入伍也很快就能进入状况。靠着以上两个组织,德国青年可亦以说在正式入伍时其实已经完成了新兵基础训练,让军方新训单位能在新兵入伍后短时间内就授与更高度的军事训练。
& & 德国陆军的征兵制及防卫区之角色
& & 1935年3月,德国开始实施征兵制。规定年满20岁的男子在那年秋天必须接受征兵体检,只要无重大身心障碍者立刻入伍服兵役。军方更为了要达到在短期内即可培养大量预备役(即后备军人)的目的,一开始宣布役期为一年,但是旋即延长成两年。主要是因为当时新兵训练时间为期半年,若是只有一年兵役,隔年11月起将有半年没有受完训的现役军人在部队里面了!!在服役期满退伍之后即列入预备役,到45岁为止国家若有征招就有义务再度入营。即使国家下达召集令,一时之间正规部队没缺的话则会编入“乡土防卫队”(不过东普鲁士另外有由45到55岁退役军人所组成的“乡土突击队(Landsturm)”)。
& & 有了这个制度,军方就拥有20到22岁的现役士兵,及23到45岁的后备军人。理论上这些年龄层的人口被征召到枯竭为止,德军都会有源源不绝的补充兵力。
& & 另外后备军人里凡是有在一次大战干过部队主官者,或是因凡尔赛条约被迫退伍的旧军人均被列为预备军官,征召时以军官任用。
& & 德国这个征兵制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以“防卫区(Wehrkreis)”为单位负责召集。军方将德国分成15个防卫区,并赋予罗马数字1到13,17,18(I~XⅢ,XⅦ,XⅧ),其中最后两个地区其实是兼并的奥地利。
& & 二次大战前由各防卫区所编成之师级部队在部队番号之后都会加上防卫区代号,而各防卫区司令部则设在各地大都市里,战时动员令下达后这些防卫区司令部则直接变成防卫司令部下辖所属师级部队。
& & 举个例子,以柏林为防卫区司令部所在地的第III防卫区战争期间编成了第1师,第13师,第23师,而第III防卫区司令部则直接变成第三军团司令部,下辖三个步兵师。另外,跳号的第14,15,16(XⅣ,XV,XⅥ)三个防卫区则是留给即将成立的机械化部队,战时则计画编为陆军总司令部的直属军团司令部。
& & 每个防卫区下面又分两到三个征兵区,每个征兵区下辖数个分区负责该征兵分区内的征兵及新训任务。德国在1938年并吞捷克后将波希米亚(Bohemia)新成立模拉瓦(Morava)防卫区,之后在并吞波兰之后又在波兰但泽Danzig(波兰名格但斯克Gdansk)及Posen(波兰名Poznan)两地成立另一个防卫区,之后被赋予20,21(XX,XXI)两个防卫区番号。波兰其它地区则合并成立一个“政府直辖防卫区”,于是整个德国管辖地里防卫区总数因而达到19个。
& & 当然,由这些防卫区所征召的士兵并不是只拨给陆军,德国国防军陆海空三军的兵源均来自这里,只是配属陆军的占了三分之二。
& & 除了义务役之外当然还有志愿役,志愿役则须年满17岁,入伍后和一般士兵受一样的训练下部队,但是表现优秀者会被提报升为士官,或是直接保送波次坦(Potsdam),慕尼黑(Muenchen),汉诺瓦(Hannover,或译成汉诺威),德勒斯登(Dresden)等四所军官学校,毕业后以军官任用。
& & 采两阶段制的新兵补充制度
& & 上述制度所组成的部队,在作战中对于兵员折损也有一套递补作战人员的系统。直接担任征兵、召集、训练任务的是由一直留在防卫区各驻地的“新训营”在负责,也就是说防卫区并没有把所有征召来的士兵都送往前线部队,而是会留下一些士兵在此负责训练新兵,这些“新训营”和前线部队拥有相同的部队番号,只负责训练送往自己联队的士兵。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在前线作战的步兵第一团下面有个“新训营”一直待在国内原本的驻地负责本团所要补充的士兵,而德军所有连队均有这样一对一的补兵单位留在家乡!!这主要是也是因为德军非常重视乡土意识,认为由来自同乡士兵所组成的部队对于士气有相当帮助而设计的补充兵制度。
& & 当然这个“新训营”底下再依任务不同而分成数个连级单位,有专门负责征兵召集的“征召中队”和专门负责训练的“训练中队”,另外结训的士兵则集中到“转送待命中队”待命等着下部队到前线。
& & 然而从“新训营”的“转送中队”送往野战部队时并不是直接到所属野战部队报到,而是先到野战联队的“衔接训练中队”,最前线的野战部队在需要补充兵员时是由“衔接训练大队”抽调,而非直接由“新训营”。这就是德军的两阶段式新兵补充系统。
& & 这个“衔接训练大队(营级单位)”除了接受由“新训营”送来的新兵之外,由野战医院出院的伤兵及休完假的士兵也都被送到这里衔接待命。这个“衔接训练大队”编制和最前线的战?&部队拥有完全相同的编制,由三个步兵连和一个兵器连构成,在这里新兵老兵混合编组接受训练,好处是可以让新兵在此先适应野战部队的实际状况,同时在实际下部队时已经能有认识的老兵,这对新兵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增加部队的向心力。
& & 另外,“衔接训练大队”的编制和一般野战步兵营相同,基本上就等于是野战部队的预备队,在兵力调度上必要时可直接当成一般部队使用。以上是以步兵单位做例子,其它炮兵工兵通信部队也都有类似的补充兵系统。
& & 因扩编而发动了35梯次动员令
& & 靠着上述的动员方式,德国陆军从废除凡尔赛条约前7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的10万兵力迅速扩编到36个步兵师,4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骑兵师,5个重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的规模。|{1939年8月,为了入侵波兰做准备,陆军紧急在这一个月里面发动4梯次动员令,第一梯次先让废约后扩编的35个师满编(第1师到第46师,中间有跳号),第二梯次16个师(部队番号50到60左右的步兵师),第3第4梯次则分别扩编了21及14个师(部队番号200开头者)。
& & 其实德军每波扩编的部队其编装都会因人员素质,武器装备生产速度及更新,战术变化而有所变更,所以每梯次步兵师的差异性很大。另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成立新部队时通常会由现有野战师拨调三分之一的兵力成为新编部队的主干,也就是说把其中一个步兵旅或步兵团分出来升格为师,再依师级编制补充兵力。这一点也和德军喜欢采用老兵新兵混合编组的传统有关。
& & 开战后陆军仍持续发出动员令,伴随着英法正式对德国宣战,对波兰战役还没结束时德军又发动了第五梯次(到18日),12月第六第七梯次,隔年1940年2月第八梯次,3月第九梯次,入侵法国时第十梯次入营,到第十梯次时所扩编的步兵师其部队番号已经用到90,另外100,200,300开头的步兵师也开始出现。当然这些百位数字开头的一般步兵师和专门负责国境警备的500开头,国内补兵营管理的400开头的步兵师又不同,500,400字头的部队是不会调动换防的(又400字头的部队只是行政司令部组织)。
& & 1941年对苏开战前夕,德军的装甲部队加倍计画也是采用和歩兵师一样的扩编方式,又因为装甲师的步兵兵力只要步兵师的三分之二即可,所以也有步兵师被拨三分之一出去成立新的步兵师之后剩下的三分之二兵员就直接改编成装甲师的。
& & 第12装甲师由第2步兵师,第13装甲师由第13步兵师,第14装甲师由第4步兵师,第15装甲师由第33步兵师,第16装甲师由第16步兵师,第17装甲师由第27步兵师,第19装甲师由第19步兵师在这个时期由上述方式改编而来。另外第18装甲师是由第4,第14步兵师,第20装甲师是由第19,59步兵师各拨出三分之一兵力而成立的。当然这些装甲师的战车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从原有的装甲部队调拨而来。
& & 然而,后方的“新训营”已经无法像野战师一样的扩编,开战前前线部队和后方补兵营那种一对一的关系已经无法维持,这时便成数个步兵师共享一个“新训营”了。
& & 其实一开战,真正在第一线作战的野战部队根本不可能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出来让军方拿来作为扩编新部队的基干,所以波兰之役结束后真正抽调的是各野战师的“衔接训练部队”,这些野战部队在对苏开战前夕才又自行新编出“衔接训练部队”。也就是说对法国开战时在法国战线的德军其实都只是临时由“衔接训练部队”所扩编出来的单位在打的。
& & 因长期消耗兵力德军开始寻找新的补兵制度
& & 到1940年为止的前线作战,德军就靠着上述的动员方式不断扩编,补充兵源,横扫欧洲。将在1941年执行的对苏作战计画扺定,为了再扩大军备,军方又发动了第11~14梯次动员令,而在1940中又扩编了37个步兵师。
& & 然而进入1941年真正展开对苏作战,由于短时间里过度扩编,加上前线兵员损耗的增加,德国国内开始出现装备及兵力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在第15梯次所扩编的700字头步兵师,其下只有两个步兵旅,只能拿来做法国及比利时占领地的驻防部队。不过至少这样就可以把原本屯驻的正规部队抽调出来去支持最前线了。
& & 第16梯次动员,扩编的部队开始变成“警备师”,因为底下只有一个步兵旅,一个炮兵营,战力约为正规步兵师的三分之一,只好驻守德国本土,负责后方保安的任务。
& & 偏偏对苏作战失利,靠着上述方式所扩编的部队几乎在东线战场损耗殆尽。从1941年到1942年冬天为止,苏联战线的兵力损耗已经超过100万名。其间虽然又发动第17到20梯次的动员令,但是就在斯大林格勒之役,德军第三军全军覆没,又丧失了三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及13个步兵师约20万人。此时现有的征兵制已经无法维持补充丧失的兵力了。
& & 这个时候德国军方开始把由希姆莱所指挥的SS武装亲卫队及占领地的外国人全部纳入征兵动员系统里。
& & 动员制对战局恶化所做的对策
& & 从这个时期开始,位于各地区的“新训营”每6个编成一个“新训旅”,之后每6个“新训旅”再编成一个“新训师”,每训练完一批,整个师不打散直接送到前线野战部队,野战军在前线进行衔接教育后直接升格为正规野战师,由于是在前线驻地训练,所以训练完之后对战场环境的适应力较高,也因此,德军开始把新训单位调往国外以利新兵提早适应环境。
& & 由于德国本来就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军用演习场地本来就有限,所以渐渐变成国内召集,然后直接在德国占领地国家的演习场进行新兵训练,结训后直接驻守该地,好处就如上述对环境适应较快。不过这项措施在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产生了一个重大的缺陷。
& & 由于盟军节节进军,常常是德军在国内召集到新兵后整批送往法国占领地新训营区受训时才发现该营区已经成为第一线战场,加上占领地逐渐缩小,德军只好再度把新训改回在德国国内进行。
& & 就在这个战况中,希特勒又开始要求陆军扩编新的部队了。前线部队及军方高层均认为应该优先补充现有部队的缺员,那至少可以让身经百战的老兵带着新兵适应战场。但是希特勒却认为这些战损过度的单位已无剩余价值。军方于是只好将这些残败了的单位解散,再同样的人员为主干成立新部队。也因此1943年之后有些部队虽然和过去被解编的部队有着相同的部队番号(被解散过),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这个时期新成立的部队编装已经变得很小了。原本三个步兵营所组成的步兵旅现在只由两个步兵营构成,一个步兵师也从17000人变成10000人。表面上看起来部队数量还可以,但是实际上每支部队的战力只有以前的一半以下了。
& & 1943年德军在库尔斯克作战失利,希特勒于是为了提高士气,把步兵师改称为“国民掷弹兵师”。1944年第30梯次以后所动员成立的新部队,或是由老部队重新改编的都冠上“国民掷弹兵师”。当然还有原本是500字头的部队也冠上被解散的部队番号再在后面加上“国民掷弹兵师”的也有。
& & 此时,军方开始扩大征兵年龄,由原本的20到45岁扩大成17到61岁,这次扩大的范围已经包括那些曾经参加过一次大战的老兵年龄层了,也可见德国已经渐渐把所有的人力资源都用尽了。
& & 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因体检被淘汰的人员也都列入征兵范围,例如由患有胃溃疡士兵所组成的部队,以部队单位进行饮食疗法执行作战任务。还有由耳聋者所组成之部队,所有命令完全靠手语的。
& & 另外,苏联军的俘虏,东普鲁士的乡土突击队,还有在征兵范围以外的老人小孩所组成的“国民突击队”等,虽然在数量上看起来还有不少可用的部队,但是实际上这些部队根本不能作战,国民突击队不仅没有制服,步枪,训练都根本不足。
& & 大战末期德国就靠着这个动员制度一直把兵源送上战场,随着连续的败仗,1943年所保有的200万后备军人到1944年下半已经降到100万人以下了。1944年一年之中德国陆军丧失了75个步兵师约230个步兵旅,虽然同一时期又增编了60个步兵师约200个步兵旅,姑且不论其素质,至少这个动员令仍然维持有效的运作。相对的苏联虽然在德苏开战初期丧失的部队比德军还多,但是到1943年后期苏联部队的战力反而比开战时还强。
& & 1945年,希特勒竟然又发出一道命令:“禁止以训练,补充,后备为名扩编或调度部队!!”。于是所有的德军部队全被送到第一线战场去,同时再也没有可以训练新兵的现役军人了。
& & 德国本来就没有和全欧洲连打六年的国力,终于在1945年5月用尽所有兵力之后以战败收场。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UID1967096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432金钱1502 荣誉12 人气-2400 在线时间2341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4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432金钱1502 荣誉12 人气-2400 评议0
回复 #1 wm198223 的帖子
不錯~~~文章不錯,難以自信的德国,我以為他本身兵多~~~
UID416867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33金钱156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548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3金钱156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要是德国有中国的人力资源 会发生什么事?
UID632997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6643金钱26935 荣誉22 人气39 在线时间4933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66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5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643金钱26935 荣誉22 人气39 评议0
二战纳粹德国的人力资源不是问题,关键是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啊……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德国一直都想把中国拉进轴心国阵营,一是看重中国的资源,尤其是稀有金属——比如高含量的钨矿石,锑矿石,钛矿石,钒矿石等等。德国自己有,但是杂质太多,当时的冶炼技术去杂能力不行,成品杂质太多不能制作高品质的合金。二是看重中国的人力资源,战争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如果轴心国一下子多了300万生力军,对盟国绝对是灾难。三是看重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苏联的南部和东部,从新疆出发可以进攻苏联工农业重地,从内蒙出发可以袭击苏联的后院外蒙,从东北出发可以打击苏联大后方西伯利亚地区。苏联如果要防着中国,就需要在漫长的国境线部署大量的军队。如果中国向南可以直接打击印度地区(包括孟加拉)和东南亚。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一直给中国提供武器,派遣军事顾问团和技术人员的原因。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法蘭西諾曼第總督
UID3632816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008金钱4226 荣誉11 人气1 在线时间557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0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9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008金钱4226 荣誉11 人气1 评议0
老文章了。。。。。。。。。。。。。。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UID998403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6436金钱9521 荣誉6 人气0 在线时间577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6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6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436金钱9521 荣誉6 人气0 评议0
如果德国要进入中国的话会不会跟日本发生利益冲突呢。。。。。。。。。
UID1552210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56金钱824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6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6金钱824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me109e7 于
00:49 发表
要是德国有中国的人力资源 会发生什么事?
腐败掉,然后被英国骂成欧洲支那````````````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德国不是没有考虑进入中国,是进入不是进攻。&br /&但是日本反对而且德国考虑到和苏联开战的考量,就放弃了。&br /&德国曾秘密撮合中国和日本在澳门密探停火事宜。中国的底线是华中包括shanghai、华南全部和华北部分地区(抗战期间校长曾经说他的抗战到底就是指到这里),也就是四大家族利益的核心区,日本保留东北全部,华北大部分地区包括山西和山东的部分地区,日本在中国享有各方面的特权。停战之后中国军队参加轴心国作战,由德国负责武装并在华中地区建立德中合作的兵工厂。中国出兵新疆(当时新疆被苏联控制,新疆实际的一把手盛世才还曾经提出新疆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并伺机进攻外蒙古,如日本进攻东南亚等与中国临近地区,中国应出兵协助并负责后勤。中国以最优惠的价格向德日两国出口资源,日本在中国全境取得开矿权,由日本发现并开采的大型矿产地设立特别管制区,视为日租界,开采矿产免税5年以上等。但是日本不同意,日本要求占据东北、华北和华中部分地区,尤其是江浙shanghai一带。&br /&最后谈判无果而终。
[ 本帖最后由 wm198223 于
14:33 编辑 ]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可能主要是因为中国当时没有发现石油吧,日本最为紧缺的就是石油,没有石油,战争就进行不下去,橡胶还可以从阿根廷进口,石油就没办法了。
说到这个还应该感谢黄汲青,他治学严谨,1930年就完成了理论推导,但是在没有开展实地探测之前没发表自己的成果,后来9.18事变之后就更没有办法发表了。
后来就是在他的理论指引下,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可不是李四光的理论哟。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UID758981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59金钱2260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381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59金钱2260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wm198223 于
14:29 发表
德国不是没有考虑进入中国,是进入不是进攻。&br /&但是日本反对而且德国考虑到和苏联开战的考量,就放弃了。&br /&德国曾秘密撮合中国和日本在澳门密探停火事宜。中国的底线是华中包括shanghai、华南全部和华北部分地区 ...
老兄,这段有意思,请问这次谈判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国民党谁去的。有没有书籍或文章的出处!
金人更进迭退,忍耐坚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胜不遽追,败不至乱,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
倭性甚狞,虽前锋死而后不退。吾时年五十五,身经几百战矣。各种诸夷无不试者,而无如倭奴之狞狠也。然以铁骑弛突蹂躏,则不能自勇矣!
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蒋介石的早年日记,这是珍贵的近代史料。3月中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与张海鹏先生应邀赴美,参加了3月24日举行的蒋介石日记揭幕仪式,并在当地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集中研究。此文即杨天石先生返京后,根据研究蒋的早年日记而写就。
  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战期间最诡异的事件,这不仅表现在中日双方,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内部。一方面,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是,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过几次对日秘密谈判。
  抗战时期,在蒋介石亲自掌控的中日谈判中,蒋介石最重视,并且用心指导的是1938年的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
  萧振瀛(),吉林扶余人,曾任西安市市长。1930年任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总参议。期间,曾多次与日军驻华北将领多田骏等人谈判。
  1938年7月下旬或8月初,日本军部特务、“兰机关”(抗战时期,日军参谋本部在华组织的重要情报机构之一)负责人和知鹰二到达香港,提出与中国谈判总原则6条,其中有诱饵,也有新的侵略要求。
  当时,日军正节节向武汉逼进,和知“求和”,使国民党内部的部分“主和”派觉得是个机会,但蒋介石对此却不抱希望。8月26日,蒋介石听说和知将到汉口活动,便与智囊、《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商谈,对张表示:“观察倭寇在华之权益与设施,岂能随便放手还我乎?若无重大变化与打击,彼决不罢手。一般以为和知来求和抱乐观者,实未究其极也。”
  9月23日,蒋介石返回汉口,主持汇报会议,决定对策。由于和知的条件首先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梦想,自然勾起蒋的兴趣。9月26日,蒋介石增派曾任北平社会局长、有对日交涉经验的雷嗣尚到港,加强谈判力量。
  28日晚12时,和知离港回国,行前向萧振瀛透露:日方此举的国际根本原因是,希特勒最近多次电请日方与中国谋和,共同对苏;其次要原因则为日本国内困难重重,不堪应付长期战争,拟在军事优势下,以较大让步取得和平。
  和知称:板垣征四郎、多田骏等虽有远识,但日本朝野各方,尚无普遍认识。此次回东京,遭遇困难必多,将拼死努力,于10月10日前以日方最后态度相告。
  表面上看,萧振瀛与和知在香港的谈判以日方承认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为前提,符合蒋介石的要求,谈判也似乎进展顺利,蒋介石甚至在开始研究和谈成功时的停战、撤兵要点。
  10月8日,雷嗣尚到汉口向蒋介石请训,蒋当面指示:1、对方如确有诚意,应在10月18日以前完成一切手续,否则不再续谈。2、我方绝对不要停战,更不害怕汉口失守,尽所有力量支持长期抗战,此层应使对方彻底认识。3、直接谈判系指此次事件之解决而言,并非永久受此限制,但对方如不质询此点,我方自不必自动说明。4、此次谈判,系对方主动,我方诚意与之商洽,对方不得故意歪曲事实,散播不利于我方之宣传,否则认为对方毫无诚意。5、停战协定系两国政府间之协定,不可作为前线军队与军队间之协定。6、谈判重点应集中于恢复“七七事变”前原状,若对方能做到此层,以后双方定能开诚合作。蒋特别强调:“绝对拒绝之事,宁死勿允。”“凡将来之事,不可先提限期,自处束缚。”“破裂则不怪,越范则不可。”
  和知于10月15日再到香港。16日,与萧振瀛会晤称:日方最高会议决定,中日停战协定可以不涉及任何其他协定,但恢复“七七事变”前原状后必须有七项谅解。一、防共军事协作及驻兵;二、中国政府之调整;三、伪组织之收容;四、满洲国之承认;五、中国领土主权之尊重;六、日、华、满经济提携;七、战费互不赔偿。
  这七项“谅解”表明,日方虽然声称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但顽固地要求中国签订“防共军事协定”,在中国国土上驻兵,承认“满洲国”,并且狂妄地要求中国政府改组。
  10月18日,何应钦复电指示:日方所提“谅解”,前四项都是“干涉中国内政”。“若行政不能独立,无异等于亡国万不能承认。如其再提此等事,可知其毫无诚意,不必续谈”。关于第五项,何应钦认为,日方仅提“中国领土、主权之尊重”,而未提尊重“中国行政之完整”,“是其居心仍欲亡我中国。如其有诚意,则其宣言必须言明尊重中国领土、行政、主权之完整,决不能将行政二字删而不提也”。关于第六项,何应钦称:中日经济提携,必须在恢复原状后方可商讨。他表示,“我方除此以外,再无其他可言”。日方有无诚意,以10月20日为期,过此即作罢论。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萧振瀛对和谈前途抱有某种乐观,而蒋介石则一直心情矛盾,举棋不定。9月27日,蒋介石研究和议的弊害,认为可能出现三种状况:一是停战后日方不撤兵或不交还华北;二是共党扰乱,不从遵令;三是英美不悦。蒋介石称之为“皆应注意”的“三害”。然而就在此后的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大鹏湾(应为大亚湾。笔者注)登陆。13日,攻占河南信阳。日军的这两次军事行动使蒋介石强烈怀疑日方的和平诚意,决心坚持抗战。
  蒋介石日记云:“倭既在粤登陆,无论英国对倭是否妥协,我应决心持久抗战,使其威胁作用失效,卒致欲罢不能,更勿以国际外交而影响我作战方针。余三年前早有以四川为抗战根据地之准备,况平汉、粤汉两路以东地区抗战至十五月之久,而敌犹不能占领武汉,则以后抗战必更易为力。敌军侵粤,实已促成余第三步之计划矣。”
  此前,蒋介石早有利用太平洋各国和平会议解决中日一切问题的打算,日军侵粤,战区扩大,不仅让蒋看到了日军陷入被动,会出现更多的“灭寇良机”,而且让他感到,英国与日本妥协的可能性将会减少,召开太平洋各国和平会议,共同对付日本希望大为增加。
  10月14日,蒋介石致电萧振瀛称:“敌既在粤登陆,可知其毫无诚意,不可与之多谈。”此时,进行多时的武汉会战已近尾声,预定打击日军的计划已经完成,为保存有生力量,蒋介石决定自武汉撤退,并开始草拟《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24日,蒋介石接受各将领要求,离开武汉。次日,下令对武汉若干要害地区进行爆破,以免为日军所用。
  30日,蒋介石命何应钦转令萧振瀛,停止和谈,返回重庆。同日,蒋介石致电孔祥熙、汪精卫、王宠惠,要他们考虑对日宣战的利害问题。电称:“今后沿海各口既全被封锁,故我对于海外交通,不再有所顾虑。若我宣战,则美国必实行中立法,可断绝敌人钢铁、煤油之来源,实于敌有害也。又我如宣战,对于国联及各国关系,均应精密研究,切实探明,望即令我驻外各大使全力进行。如何?请核。”
  31日,《告全国国民书》正式公布。该文说明抗战根据,不在沿江沿海,而在广大、深长之西部诸省。武汉会战予敌重大打击,任务已毕,目的已达,现决定放弃武汉,转入主动有利之地。文称:“我国在抗战之始,即决定持久抗战,故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抗战之决心。唯其为全面战争,故战区之扩大,早为我国人所预料,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
  文末,蒋介石号召国人“自今伊始,必须更哀戚、更悲壮、更刻苦、更勇猛奋进,以致力于全面之战争与抗战根据地之充实,而造成最后之胜利”。文告发表后,蒋介石很满意。11月1日日记云:“《告全国国民书》自读之,觉为最近第一篇文字,必使国民感悟持久抗战之意义,且使敌国知所畏惧。”
  大概当时主和派对发表此文有意见,12月2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既知持久抗战是民族唯一出路,为何复有徘徊迟疑?此心既决,毋再为群议所惑。”
  日本侵华,采取的是以战为主,以诱和为辅的两手策略。同样,蒋介石也用这两手策略对付日本。一方面,蒋介石坚持以武力抵抗日军进攻,同时,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也不排斥与日本进行秘密谈判。
  蒋介石虽对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不抱希望,但是,由于和知以“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为诱饵,这使蒋觉得不妨一试。谈判中,蒋细心研究情况,指导起草并亲自修改有关文件,除将东北问题搁置另议外,蒋曾准备以同意日本在长城以外某些地区驻兵为条件,换取日军自中国关内地区撤兵。但是,当蒋发现日方拖延不决,并无诚意之后,立刻下令终止谈判,后来并以“杀无赦”警诫孔祥熙、萧振瀛与和知重开谈判的企图。
  1940年8月,蒋介石为了应付日本方面频繁的谈判要求,指导张群、张季鸾、陈布雷等制订《处理敌我关系之基本纲领》,作为对日谈判的原则和准绳。该文件的最大特点是将抗战结果分为“最大之成功”与“最小限之成功”两种,但是,当张季鸾于同月底带着这份文件赴港,企图首先争取“最小限之成功”时,蒋介石却阻止张与和知鹰二见面,并且迅速命他回渝,使这次经过郑重准备的谈判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
  同年7月,日本近卫第二次组阁后,为了抽出兵力侵略东南亚地区,一面紧锣密鼓地准备给予汪伪政权以外交承认,一面通过外相松冈洋佑推进“钱永铭工作”,继续诱惑重庆国民政府和谈。蒋介石担心日本承认汪伪会在外交和内政两方面严重影响中国抗战,派出张季鸾赴港谈判,企图加以阻挠。日本政府虽曾一度接受中方的“全面撤兵”等条件,但是,最终还是在军方的压力下承认了汪伪政权。
  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长期对日妥协,力图延缓对日全面作战时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逼抗战,但是,他仍长期为战与和的矛盾所纠缠。蒋介石亲自掌控的几次谈判说明,他在坚持抗战的同时,也还在某些时候对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存有期待。
  谈判中,他虽不肯承认“满洲国”,不肯立约放弃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但在一段时期内,他却只将抗战目标定在“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一“最小限之成功”上。这些,都反映出蒋在对日抗战中的软弱一面。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所有他掌控的谈判,都是日方求“和”,蒋虽是被动应对,但在谈判中,他的态度逐渐坚决,条件逐渐提高,是日渐强硬而非不断软化的。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铃木与宋子良的会谈
日夜,铃木卓尔中佐与自称宋子良之人会见,与重庆的接触自此开始。在此以前的12月中旬,铃木中佐通过香港大学教授张治平的斡旋,曾要求与宋子文的胞弟宋子良会面(宋子文当时住在香港未参加重庆政府),但宋子良以需得其兄子文同意为理由,予以拒绝。而此次则是由宋主动要求进行会谈的。因此,铃木中佐认为,这可能是反映宋子文或重庆政府的意向。
在第一次会见时,宋子良所谈要点如下。
一、重庆政府继续进行抗战的真意(摘要)是:
1.日本方面破坏了陶德曼工作。
2.对日本所谓尊重主权、保全独立大有疑问。
3.看不出日本有停止侵略、举行会谈的态度。
二、重庆方面关于收拾时局的意见(摘要)是:
1.日本如尊重中国之名誉与主权,则需有和平的准备,希望在承认新中央政府以前即进行协商。
2.中国希望美国等第三国从中调停。
3.在谈判前休战,希望日本提出撤兵保证。
4.请日本相信国民政府镇压***的抗日行动。
5.希望日本避免干涉国民政府进行改组等内政。
三、中国方面对日本的质疑。
1.日本是否要重新考虑不以国民政府及蒋介石为对手的声明,如要重新考虑,将用何等方法向中国方面证实?
2.日本的对华态度如果真是中日经济提携,则在能达到此目的时,是否能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局面?
3.日本政府有无向国民政府提出和平提案之意?如有,能否暗中向蒋介石本人递交有关和平问题之亲启函件。因公开进行会对蒋介石的对日和平工作造成极大妨害。“近卫声明”即因已公开,致使蒋介石的立场陷于极端困难。
对以上质疑,铃木中佐当然毫无回答的准备,因指示他只在中国派遣军或地下秘密工作范围内保持联络。于日、2月3日、10日及14日铃木与宋继续会谈,中国派遣军的今井武夫大佐也参加了14日的会谈。今井大佐在任北平武官时曾经见过介绍铃木与宋会见并担任翻译的张治平,但与自称宋子良者却是初次见面。在此次会谈中,宋子良转达重庆方面意见:在中日两国正式会谈前,各以三名代表2月底在香港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和平条件,重庆政府颇为期待。要使代表带来委任状。预定宋美龄也将来香港从侧面协助。
这就是所谓“桐工作”开始的情况。在1940年内,现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陆军中央部为求得事变的解决,以抓住救命稻草的心情,倾注精力推进此项工作。
自3月7日至10日,每夜在香港由日本方面准备的东肥洋行二楼,举行日中预备会谈。
参加会谈的日方代表,除铃木中佐、今并大佐外,尚有新参加的参谋本部第八课长臼井茂树大佐。中方代表,除宋子良与重庆行营参谋处副处长陆军中将陈超霖、原驻德参赞最高国防会议主任秘书章友三外,尚有候补代表侍从室副主任陆军少将张汉年、联络员张治平。双方分别出示证明文件,日本方面是烟陆相签发的证明书,中国方面仅陈、章两人持有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张群的证明书。确认身分后进入讨论。中方陈超霖首先发言说:“由重庆出发前,蒋介石特别指示注意三件事:(1)必须取得日本撤兵的保证,(2)明确日本方面的和平条件,(3)会谈要在绝密中进行。”
会谈争论的中心为:承认满洲国问题、华北驻兵问题、对汪政府的处理问题。结果,未能得出结论。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中方最初主张由日中两国保护,但日方反对。经向重庆请示的结果,建议改为对此问题暂不接触,保持缄默态度。据说其原因是,即使不顾收复失地口号在国内的政治影响,以及***的反对,也会由于国民党内部东北系、西北系的坚决反对,将引起党的分裂,很可能造成国内大乱。
关于驻兵问题,重庆方面虽承认将内蒙作为特殊化地区,但反对日本在华北驻兵,并称此问题可改在恢复和平后再行协商,要求日军提出撤兵计划。但又提出,万一中日两国在国防上有必要时可推迟部分撤兵,待恢复和平后再作协商。关于汪兆铭问题,由于中国国内反汪气氛极为强烈,现在不能考虑与其合流,但由于日本政府也有自己的立场,无论如何将作为国内问题研究予以妥善处理。
于是,日方于3月9日夜,提出停战条件。以后双方决定于1940年5月中旬举行今井、铃木与章友三、宋子良四人会谈。今井大佐5月9日由南京出发时,曾向板垣总参谋长建议,在承认满洲国问题上日本方面即使作出一些让步而促成谈判,也未尝不好。但结果反而明确说定:承认满洲国是日本的绝对要求。
会谈自13日21时起在九龙半岛尽头的九龙半岛旅馆234号室内举行,中方主要由章友三发言,他说,“关于前次商定的‘备忘录,在重庆成为问题的是承认满洲国和驻兵问题。我想如将此等问题暂作悬案留在实现和平后再行商谈,即使在汪兆铭政府的善后问题上有些困难,也不会成为决定性的障碍。华北驻兵问题,其目的虽在于防共,但希望最好先不提出‘华北’字样。现在先秘密进行,以后讨论签订防共协定时再作处理。表面虽如此,但实际上是严厉讨伐共军。不久的将来日本方面也可了解其真相。总之,蒋介石衷心希望和平。此点望转达日本首脑部。但蒋的意见不能进行高级会谈。”
对此,今井大佐强调:“果然如此,即先行停战。然后宣布防共亲日,继而进行和平谈判。”并且一再提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举行高级会谈。今井大佐所以如此主张.,主要认为只要能把坚持必须承认满洲国的板垣总参谋长拉到与中国方面会谈席上来,板垣中将也必将改变认识而让步。这是打开日本方面难关的最后一招。对此,章友三说:“所谓高级会谈,其实你现在就是同蒋介石会谈,没有比这更高级的了。请相信我们。要大人物出面,也得到会谈成功时才行,这是不能避免的事。”他认为在私下会谈中尚未肯定日本的最后方案,召开高级会谈是难以确定的。
在日本方面,无人与宋相识,有关方面对此人产生了怀疑。今井大佐18日由香港回到南京,立即将从门锁的孔中拍摄的宋子良照片拿给汪政权的陈公博、周佛海等要人看,代为鉴定,周说象,陈说不象,依然不能确定。
当时,也有情报说此人是受戴笠宠信的蓝衣社在香港地区负责人王新衡。但是,今井大佐期待通过这条路线与重庆进行直接联系,因而决定不管是真是假,继续与之谈判。
尔后,根据中方提议,6月4日在澳门举行第二次预备会谈。在此以前,参谋本部第八课于5月16日拟订“长沙会谈准备要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幕僚并在板垣总参谋长的宿舍集会,研究在会谈中采取如何态度诱导对方同意举行高级会谈。然而,板垣中将却提起注意说:“在判明对方确有诚意前,须戒操之过急。”对此,深知中方意图的今井大佐提出:“自交涉开始以来,考虑到对方一贯认为最大问题的所在是承认满洲国问题,今后会谈将此问题撤回如何?”今井大佐的意见是,即使中国方面不承认满洲国,满洲国已是俨然存在的事实,对日本并无实际损害,只是形式的问题,拘泥于此,只能为结束事变造成更大的破坏。
然而,满洲事变肇事者板垣中将说“蒋介石曾说过将满洲委之于日本。现在又絮烦提出此问题,这只能认为是下面的工作,是否张群之流所为。中方如始终反对,此项工作则可停止。”表示对满洲国问题至死不变的顽固态度。
自6月4日至6日,在澳门市郊一家空房的地下室,秉烛进行会谈。
日方代表增加参谋本部第八课长臼井茂树大佐,并出示参谋总长闲院宫的委任状。中国方面出示有委员长蒋介石签名的委任状,在军事委员会信笺上盖有该委员会的大印和蒋中正的小印。
在委任状上,宋子良却用了宋子杰的名字,宋对使用别名作了解释,日方对此未再追究。交涉的难关仍为满洲国问题和驻兵问题,但在此次会上,中国方面强烈要求在停战前首先使汪兆铭出国或引退。然而,6日14时宋子良和张治平来到日方代表宿舍时,又有所变化。宋表示对此次交涉,因本人已下本钱,尽了很大努力,万一不成将受到极大打击,希望日方让步。随后提出:“希望今后的谈判,留待蒋介石的代表(预定为张群)赴唐人街等地与汪兆铭会谈,以解决汪的安排问题,然后再由蒋介石与板垣中将在重庆进行会谈。”据此,今井大佐提议将顺序颠倒,先由板垣中将赴长沙。但宋不同意。因而又提议进行板垣、蒋、汪三人会谈。宋对此认为有可能,当即接受。6日20时30分进行最后一次会谈,会上日方提议高级会谈地点可选在唐人街、香港或澳门。对此,中方以蒋介石不可能出席为由,希望在重庆或长沙,因此决定今后各自征求国内意见再行确定。
今井大佐6月10日返回南京,向总司令部首脑汇报,当说到“蒋、汪、板垣三人会谈”的提议时,板垣总参谋长率直表示亲赴敌区的决心,当场表示同意。
正当此时,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连日大举轰炸重庆,第11军渡过汉水进逼宜昌。重庆市区被置于日本空军轰炸之下,陈诚丢开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及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等中央要职,亲自奔赴宜昌战场指挥防御战。重庆顿时流传“日军开始进攻重庆”的谣言。此外,从欧洲传来英法联军肯定失败的论调,国民党内的亲德派迅速抬头,对日和平气氛进一步高涨。
6月16日,自重庆回港的宋子良暗示重庆准备接受板垣、蒋、汪三人会谈,但蒋认为有关三人会谈及和平条件等问题,需事先取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同意,目前尚不能作出确切答复。至20日得到回答。当日,铃木中佐所报告的宋子良回答的内容如下:
一、可以接受板垣、蒋、汪会谈。
二、准备提前于7月上旬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现在大致可以肯定三者会谈在7月中旬举行,待确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期时再定会谈准确时间。
三、地点定为长沙。
如日方同意,对水路或机场的使用决无阻碍,准备在会谈前进行清扫或修理。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接到上述报告后,22日电告铃木中佐,要求将会谈地点从敌战线内的长沙改为洞庭湖上。23日,今井大佐和影佐少将向周佛海传达此项工作的内容。24日,板垣总参谋长访问汪兆铭,敦促其参加三者会谈,汪以善意对此表示愉快和赞成。
陆军中央部接到上述香港来电报告后,为了实现停战,省部首脑初步决定撤回过去日方的主张,全面接受在澳门会谈时重庆方面的意见。为指导现地按省部决定行事,泽田参谋次长于6月24日急飞南京。
尔后,在香港继续围绕保障会谈场所的安全等问题进行协商,直至7月22日夜方正式交换了如下的备忘录。
下记日中代表关于进行停战会谈事宜,分别遵照板垣总参谋长及蒋委员长意旨,并互相确认各自上司有关进行会谈之亲笔证件后,约定事项如下。
一、时间:8月初旬。
二、地点:长沙。[
三、方法:板垣征四郎及蒋介石商谈日中停战问题。’
代表铃木卓尔印
代表宋士杰印
昭和15(1940)年7月23日
恰好7月18日滇缅公路被封锁,援蒋物资的运输被切断,美国的通讯社驻重庆记者传说,由于英国封锁了滇缅公路,中国人中关于对日和平问题的议论急剧上升,一般认为战争将在六个月内结束,政府将还都南京。
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在八年日中战争中,说蒋介石感到最严重的危机是宜昌失守之时,原因即在于此。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平谈判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摘译自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UID107310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73金钱3684 荣誉2 人气4 评议0
校长的条件是很多人后来总结的,包括在抗战结束之后校长回忆这段历史时候的总结。
有几点是明确的:校长并不是要投降而是要议和,可以放弃东北,有条件放弃华北,决不放弃华中和华南包括shanghai等与四大家族利益密切相关的地区。
参加轴心国作战的事情是后来校长到台湾之后和别人回忆起与德国的关系的时候提到的。
这可能只是中国向德国的简单许愿,目的是让德国参与调停(事实上德国也参与了调停),中国未必真的会帮德国参战。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发帖数达到10000
大头像勋章
永久勋章,统一售价:8888金币。购买地址:待定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欲望格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