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快来了 最近好多消防宣传小册子册子了 今...

全国购物中心中秋节创意PK!拒绝千篇一律_联商网
全国购物中心中秋节创意PK!拒绝千篇一律
九月即将过半,中秋节已然步步逼近。虽然今年节日气氛较往年略微冷却,但为了能够从中秋红利中分得一杯羹,还是有不少提前做好准备,将创意营销搭配折扣促销来吸引消费者。
尤其是在当下,消费者购物讲求体验至上,一档大型节日营销活动若是在促销基础上没有出彩的体验活动,往往无法吸引消费者买单,商场也难以达到人财两旺的局面。那在今年中秋节,各大购物中心准备了哪些好料?
特色场景营销
上海虹桥南丰城
芝麻街欢乐中国秀
8月13日-10月7日期间,上海虹桥南丰城带来了“芝麻街欢乐中国秀”,真实还原《芝麻街》节目中的经典场景,设有“字母迷宫”、“芝麻街乐队”、“芝麻街课堂”和“积木拼图”等互动游戏区域以及“芝麻街街道”、“芝麻街节目专区”等各式各样的展示区域。
再通过动静结合、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让大人小朋友能够近距离与热情活泼的艾摩、喜欢结交新朋友的大鸟、贪吃饼干却又招人喜爱的甜饼怪、充满好奇心的小仙女艾比以及爱好中国功夫的小老虎丽丽面对面,亲身感受真实、纯真、美好而又有趣的《芝麻街》街道。
广州天环广场
跟数百只玉兔开派对
9月3日至9月18日,广州天环Parc Central将营造梦幻缤纷的中秋美景,首次在广州展出数百只可爱玉兔,举办一场盛大的梦幻中秋派对。其中,六只两米高的发光大玉兔最为吸睛,在月光的辉映下,它们将率领一众小玉兔“占领”天环多个角落。而小玉兔们在绿草丛中与你捉迷藏,每一只的姿态都各不相同,俏皮可爱,随时秒杀相机快门。
萌兽大咖秀
从8月横跨9月,梦工厂《马达加斯加》系列电影里的20只萌兽们,将越过欧洲的繁华,跨过非洲的凶险,闯入广州天河城为顾客倾情出演。
在这次互动展览中,马达加斯加中最具有互动感、观赏性的电影场景呈现在天河城最具人气的核心观景区。所有走进天河城的顾客,都将仿佛置身电影场景与主人公一同开启欢乐鬼马之旅。
据悉,这次的景观布置也是别出心裁。整个场景布置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静态景观,增加动态展示,通过局部表情,肢体语言生动体现时尚动感元素;通过小点与大景观相融合的方式,增加整体装饰的趣味互动性,达到增加参与感的效果;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视觉呈现,增加场内氛围铺陈,把游客更好的带入情景化体验。
香港YOHO MALL
“纸有快乐”展览
新鸿基地产旗下位于元朗的大型购物商场YOHO MALL将在9月8日-10月10日期间,呈献“纸有快乐”展览。一方面,利用传统折纸工艺玩出新形态,邀“玉兔”以立体折纸造型矗立在商场的园林入口,在一大片缤纷闪亮的手工制灯笼吊饰围绕下,散发漫天飞扬的节日温馨。另一方面,商场室内同时摆设多款可爱动物纸艺造型装置供公众拍照,并设有纸艺手作区,提供免费纸品、工具和多款折纸造型范本,让大小朋友可在此体验手工纸艺的趣味,感受纸有快乐、率性而为的喜悦。
香港始创中心
“怀旧?中秋情”展览
香港始创中心特别以“怀旧中秋”为主题,为消费者呈献“经典中秋旧物展”,于9月5-15日期间在商场地面大堂展出逾百件由四十年代至今的中秋怀旧珍藏品,包括月饼模、月饼铁罐、灯笼、月饼会小册子、月饼广告及价目表等,部份展品更为首度曝光,极具观赏价值。
此外,始创中心还将商场大堂打造成一个结合怀旧色彩及错视艺术的中秋园地,诸如将商场正门以色彩缤纷的月饼模、灯笼及月饼盒等传统中秋图案作设计,在地面大堂设置一座仿照彩色玻璃纸制成的巨型大白兔彩灯,在地库长廊两侧设置两组别出心裁的错视艺术中秋装置,营造特别的视觉效果,充满观赏乐趣。
广州高德置地广场
中秋马戏市集
9月10日至17日,为了顺应购物中心需要进行“商业+”的时代需求,广州高德置地广场也不断加料,即将举行“中秋马戏市集”活动,让大家在“买买买”的同时驻足参与,大“玩”起来!&
其中,市集最大的“重头戏”就是将于9月12-17日在高德置地春商场1F南门、春夏商场3F连廊、秋冬商场3F连廊“开张”的“麻花墟”。为此,高德置地精选了超80个来自国内外的创意摊位,届时将展示出上百种新奇好玩的私人收藏品以及独立设计师原创品牌等,现场还有酷炫的马戏场景布置、有趣的互动留影装置以及随时穿插的现场live band演出。
9月8-11日,PMQ作为场地提供方,将与主办单位FEED举办日月市集 (La Moon Market) 。此次市集不单贩卖各式生活品味用品、家居摆设、配饰等,更会有多款美食餐饮提供,当中主办单位特别邀请到多位歌、影、视界星级嘉宾,带来一系列美食餐饮及生活品味。另一方面,活动主办方也会与Team UNICEF World Run合作,慈善义卖DIY纸制中秋灯笼,收入将扣除所得成本全数捐赠Team UNICEF World Run,让有需要儿童受惠。
除此之外,场内更挂满由PMQ元创方共22个设计单位、本地多个设计团队及部分公众参与设计的百余个传统中式纸制灯笼及猜灯谜游戏,当中部分灯谜更由艺人亲自命题,吸引消费者入场寻找,感受中秋佳节邻里相聚的传统节日情怀。
香港葵芳?新都会广场
EAT. It Fest美食市集
9月9-18日期间,葵芳?新都会广场将举办《EAT. It Fest》秋之色?香?味主题食品推广。一系列令人难以抗拒的期间限定美食,诸如Cookie Boy的手制朱古力曲奇、Edible Arrangements的水果花、新派三文治轻食店Bread and Beast原创的“芝心手撕猪肉治”等都将出现在美食市集。
新鸿基地产旗下九大商场
月饼回收大行动
据食物回收组织“食德好”早前所作的调查,推算香港人去年吃剩的月饼多达108万个,但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剩余月饼捐赠社福机构或环保团体。
有鉴于此,新鸿基地产旗下九大商场,包括wtc more世贸中心、东港城、上水广场、Mikiki、将军澳中心、屯门卓尔广场、屯门锦荟坊、荃锦中心及新领域广场,分别与食物回收组织“食德好”及慈善团体“点滴是生命”合作,于中秋前夕向市民收集月饼,再由义工于节日前转赠给香港低收入家庭或独居长者,减废之余更能为弱势社群送上节日祝福。
铜锣湾Fashion Walk
美心月饼Pop-up Store
香港最大饮食集团――香港美心集团旗下著名月饼品牌美心月饼,则将于8月13日-9月16日在铜锣湾Fashion Walk推出全港首个以中秋做主题的“美心月饼Pop-up Store”。
主题灯光秀
广州西城都荟
互动灯光秀
9月5日-10月10日,广州西城都荟联合智艺述新媒体艺术机构举办《都荟耀月》大型灯光艺术展。本次展览汇集了广州国际灯光节一等奖作品《粤能量》,广州国际灯光节优秀作品《时光隧道》、《荧光涂鸦》、《魔幻踏板》和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RGBox》等六个优秀灯光艺术作品,于每晚6-10时带来一场灯光秀。
其中,《粤能量》可根据不同的声音频率展现不一样的光电效果;《时光隧道》通过把人行通道变成一个绚丽的空间,让行人在其中获得美妙的体验;还有《魔幻踏板》,作者通过安装可控的LED踏板灯,让踏板根据跳动变换不同的颜色,帮助70、80后找到童年回忆。
广州乐峰广场
主题型灯光展
9月1-15日,乐峰广场将举办主题型灯光展,将美丽的嫦娥奔月与新奇的心跳感应结合,利用美轮美奂的灯光讲述动人的故事。而且全部免费入场。
广州保利?中环广场
中秋满月游园会
贯穿整个9、10月份,广州保利?中环广场将带来中秋系列活动嘉年华、我们行动我们改变-明星原创艺术作品展、保利中环自营的“原创设计师品牌精品百货”盛大开业等活动。
此外,保利中环将连同节庆系列活动带来中秋满月游园会、中秋大巡游、夏末冰饮及“晒幸福拼月饼”全城抽奖活动。其中在中秋满月游园会现场,将有时尚好玩即视感的太空漫步、月光芭蕾舞蹈、龟兔再跑舞台互动剧等表演。
香港大埔超级城
中秋甜蜜庆团圆推广活动
为迎接中秋节的来临,新鸿基地产旗下商场大埔超级城、新太阳广场、元朗广场及新翠商场还将举办“中秋甜蜜庆团圆”大型推广活动。
其中,大埔超级城不仅融合日式建筑元素,在1500粘〉厣杓瞥觥爸星锷偷圃啊背【埃吧闲陆缍鼻畲蟆⒋锶倨椒盏娜咔宓缡悠聊唬霉丝涂梢砸槐叱栽卤⒁槐吖凵途实缡咏谀炕蛳殖”硌荨还将在9月11日特别举办“爱心月饼暖中秋”活动,邀请有逾30多年历史的著名老字号饼家八仙饼家制作达80嫉娜劬扌驮卤酢
此外,在9月8-18日期间,大埔超级城还设有“月满甜蜜市集”,推出多款特色甜品包括原粒荔枝糯米糍、芝士曲奇、美国进口emoji软糖、高级应节水果等,以及“中式表演庆中秋”活动,将会按排中式杂技、音乐表演、工作坊及魔术等多项表演与消费者共度中秋节。
(搜铺网整理)
更多创新营销案例,扫码关注零售企划零售营销企划最优质交流平台
近期推荐课程: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不吐不快?把你的想法发上来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http://m.linkshop.com/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又是中秋了...
刚刚有人来发好利来中秋月饼的宣传册子,问我们公司要不要买月饼...是呀,眼看快到中秋了,我一直盼着呢,因为可以放假啊!我也可以去奶奶家了,因为很久很久没去了!不过当我拿到这本小册子时,却忽然想起了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那时我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我去了R。
还记得刚到那里的时候,我也没什么事儿,后来中秋节之前,估计也就是这个时候吧,我被少女姐姐派去买月饼=-=当时我绝无怨念,因为新人嘛,就是应该这样!买完了月饼后来还和人特别好的会计去特别牛掰的地方给人家送月饼...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送到某地方时,那看门儿的老爷爷对我说:“要不你拿回去自己吃吧?这儿一大堆了,给他没准儿他也不看,也吃不过来...”汗么?!我有多大胆子把公司让送的月饼自己拿家吃去啊=-=
后来呢,就是中秋节那天了,公司里的人都在吃月饼似的。老板“姐姐”走来走去的,我记得快晚上了吧,我正好在一个同事那里撞见了她,她就问:“这是新来的QQ吧?QQ是么...你有月饼了么?”汗死~我成QQ了=-=我说没有,于是她就发给我一块儿豆沙的,尽管是我最不喜欢吃的,我还是开心的接过来了。好像那天晚上有事儿来的,挺晚才下班,我一个人站在车站等车,抬头望着天空,心莫名的有点儿凉...
再后来呢,就开始了正常的工作,一切渐渐的走入正轨...后来大冯来了,阿一走了,牌儿来了,老四来了!去拍照,去探班,去发布会...开始了夏琳似的生活!直到后来,纠结,烦闷,痛苦,难过,忧虑,无奈,抱怨...最终自己选择离开!
离开时是无比怨恨的,怨恨自己为什么那么丧,怨恨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的耗着我,怨恨自己为什么走错了第一步...可是现在,什么怨恨也没了!因为在R的时候,的确经历了很多,自己也成长了很多,生活中有苦涩却也有甜蜜和幸福,有新鲜,有激情...自己也的确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有时我也在反思,离开也是因为我不够优秀,如果我可以像少女姐姐、俊哥哥、XDOPPA那么优秀,也许就直接把他们开了,把我留下了...(梦呢=-=)
不知为什么,忽然就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又是一年中秋了,一切却没有变得太好,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更差了...现在是没以前那么忙,但是却一点没比以前轻松!曾经每天我都觉得自己在进步,而现在我只会觉得自己在后退,至少也是原地踏步吧...我必须承认,以前自己身边的人都是精英,每个人都很出色!而现在,笑话,身边的人都是笑话...笑话也好,至少会令人开心,但是一旦笑话哪天成了悲剧,谁还能开心的起来呢?!
唉...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自己好像老了十岁=-=不知道明年的中秋,我会在哪儿?我会进步么?会幸福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秋节的来历_百度知道
中秋节的来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又置一桌于塔前,直至夜深,方归家吃团圆月饼,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近观舞姿婆娑,恰似一个大舞台飘在如水的月色里。 望月 中秋之夜。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能即刻升天成仙。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在庭院中设一供桌,上面摆上切开的西瓜及其他果品,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走月 流行于苏州一带。中秋之夜,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带着帐篷灯具、美酒佳肴。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月亮进三步。 祭月 锡伯族于中秋夜,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嫦娥吞下药,久婚不孕的妇女。 行月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广西侗族各村寨的群众踏着月光来到山村开阔地,笙管齐鸣。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载歌载舞。远听声乐震天,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敲起长鼓铜锣,吹起洞箫,宋代、明代,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转身打开百宝匣。火龙是以稻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 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秋节吃毛芋 五华县转水镇有一个奇特的传统。每年中秋节晚上,乡亲们每家每户都要蒸一锅带皮的芋头,在赏月时,全家人先吃芋头后吃月饼,并在剥芋皮时说“剥鬼皮”。据说这样一能“避邪”,二是为了纪念人民起义。 传说元朝末期,统治者对汉人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因害怕广大劳动人民起来造反,在每十户劳动人民中就驻一个朝廷的爪牙。这些凶恶的家伙专门监视民众的生活起居,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他们还规定每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谁要用刀都要从爪牙手里借出。 为了反抗这些坏事做绝的爪牙,推翻统治阶级,有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联络大众的办法,他扮成卖芋头的商人,在熟芋头皮下藏着字条送到每家每户,要求人民在中秋之夜赏月时统一行动,把这些爪牙全部杀掉。最后,全国各地的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行动,每逢中秋节晚上就摆着熟芋头和细茶、老酒、月饼等,一边赏月一边谈论着家事国事,并讲述那久远而传奇的故事。 中秋佳联撷萃 中秋赏月,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的佳联奇对。 四川巫峡瑶台有一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使中秋月色与巫山秀色相对,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古代有一才子,仰望中秋月,吟上联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对不出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那年的除夕之夜,才触动灵感,吟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此联结构严谨,浅显明快。 某年中秋,苏东坡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一上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二更半。其第三个儿子应对曰:中秋八月中。对得工整贴切,出奇制胜。 杭州市有一座浙江贡院,院门口有一副对联描写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生动准确,意境优美。 清代郑板桥在扬州瘦西湖小金山岛的“月观”上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 有副拆字联:日月同明天不黑,山丘共岳地非低。 还有三副回文联: 月锁云中云锁月;人归夜半夜归人。 月弦上挂上弦月;星斗北移北斗星。 月上楼头楼上月;名题榜首榜题名。,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俗谓先看到月亮者可获好运。尔后,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以求长寿。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 寻月 藏族同胞度中秋有水中“寻月”习俗。是日夜晚,然后全家人向月亮叩拜,请月神下凡,品尝人间的瓜果。鄂伦春族也有类似习俗。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嫦娥奔月 相传,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俗称“追月”。十六的晚上,人们扶老携幼,直至夜深方散。 圆月 陕西长安一带民间在中秋节这天,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此刻是月老为凡间男女牵线做媒之时,月老可为虔诚的小伙子觅上一个美貌多情的伴侣。 照月 浙东民间有“照月”得子风俗。传说、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访亲会友,赏月观花,各家都拜土地神,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曾跟随仙人修道,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故称作“玉兔”。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月亮即将升起时,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妇女们相约出游,来到海滩,听涛赏月,青年儿童沿着河流,寻找倒映在水中的明月,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据说,服下此药,兴犹未尽,还要在八月十六的夜晚再过一次,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此来彼往,络绎不绝,“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祈求月神保佑,万事如意,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红烛高燃。晚上,皓月初升。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吟诗弈棋,品酒谈笑,放在锅里烙熟,全家人一同食之,谓之“圆月”,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之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赏月”种种 追月 香港人过了八月十五中秋。 乞月 中秋夜半之后,广东东莞未婚的男青年三五成群地在月光下燃烧香烛,向月下老人祭拜。传说,受孕得子。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此时,蓝天碧海与月光烛光相映生辉,引人入胜,家家做团圆馍,中间放芝麻和糖等作料,朝鲜族人民争先爬上事先用木杆和松枝搭成的“望月”架,在中秋月圆当空时,独自坐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可以祈求月神赐福,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中秋起源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是不是嫦娥奔月
仅供参考  中秋节的来历
来源:光明日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中秋节习俗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1条折叠回答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来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宣传小册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