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支持桂军战斗力!支持广西子弟!送分!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
编辑热线:
投稿邮箱:.cn
抗日战争在广西[一] 桂军主力出师抗日 效命疆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桂系广西当局实行全省动员、誓师出征抗日。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奉命赴南京,会晤蒋介石,商谈广西出兵抗日大计。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是日,蒋介石召集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部,正式任命何应钦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白崇禧为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9月19日,李宗仁受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宣誓拥护蒋介石领导全国抗战,10月13日赴宁督师效命疆场。行前,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名发表《告广西党政军全体同志暨全省同胞书》,发布《训勉全体将士书》,指出:“民族之存亡,决定于这次自卫的战争;战争的最后胜利,决定于今后长期的战斗;而长期的战斗,则深赖于后方不断的振奋,不断的牺牲,不断的建议,不断的贡献。”希望全省同志同胞“负起我们光荣的任务,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表示“纵使全国化焦土,我们也要战斗到底;只要有最后一粒子弹,我们也要战斗到底”,希望全体将士“精忠报国,努力杀敌,争取最后的胜利”。李、白在此期间,在广西进行广泛的抗战动员,广西民众爱国热情高昂,10万健儿应征从军。在原桂系第四集团军的第七军、第十五军的基础上迅速扩编成第二十一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为廖磊,下辖第七、四十八两个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为李品仙,下辖三十一、四十六两个军。四个军中,第七军、第四十八军和三十一军开赴省外抗日前线作战,四十六军留守广西。淞沪战役桂军威名重振。8月下旬,广西抗日大军,浩浩荡荡,分别由梧州、桂林出发,开往华东前线。廖磊率领的第二十一集团军打先锋,接着跟进的是李品仙率领的第十一集团军。9月间,桂军先头部队到达徐州、海州集结待命。10月初桂军奉令调往上海大场至南翔一带布防,15日,廖磊奉命率第四十八军和第七军第一七一师投入战斗,与来犯之日军展开激战。桂军在淞沪会战中,“组织之良好,军事技术之优越,及持久耐战”,顽强坚守,勇猛拼杀,给日军以重大创伤,停滞了日军的进攻锋芒,同时自身也付出巨大牺牲,“总计上海战役第七军伤亡过半,死亡旅长庞汉祯、夏国璋、秦霖等六七人,团长廖雄、谢鼎新等10多人”,但战斗力依然顽强旺盛。11月13日,第二十一集团军从上海撤至第五战区,与李品仙率领的第十一集团军,共同担负津浦铁路南段对日作战任务。台儿庄大捷,桂军再建奇功。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师团向台儿庄发起进攻。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奋起抵抗。驻津浦南段的桂军,连续阻击由南京北上的日军,牵制了敌人的增援部队,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开战不久,蒋介石派副参谋总长白崇禧赴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战斗,歼灭日军1万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取得了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上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精神。日军在台儿庄遭受痛击之后,加紧派遣四个师团兵力,向徐州进犯,包围徐州。李宗仁为摆脱不利态势,于5月15日指挥所部突围转移。在这次突围中,桂军一七三师一O三三团,由周元副师长率领,奉命调守徐州西南重镇蒙城,掩护突围,与敌激战数天,全团官兵2400余人大部阵亡,周元亦在炮火中壮烈牺牲。6月,日军决定调14个师团兵力进攻武汉,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和新调来的第四十八军,奉命担负鄂皖边侧的作战任务。在此期间,廖磊指挥所部以大别山为根据地,积极英勇地向皖西和鄂东袭击,截断敌军交通线,阻击敌军向武汉的增援部队,打得敌寇进退维谷,一筹莫展,达到迟滞敌军的战略目的。驻守湖北黄梅、广济桂军第八十四军的一八九师和一八八师,与进犯武汉之敌展开阵地争夺战,战况惨烈,桂军伤亡数千人。广西空军是在广西航校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抗战爆发后,广西空军编入国民革命军空军战斗序列,随即奔赴抗日战场,参加空中格斗。年轻的广西空军先后在津浦、武汉、南昌、衡阳、禅宁与桂南会战等战役的空战中取得击落敌机46架,击伤敌机5架的辉煌战绩。在空战中,广西抗战健儿梁志航、莫更、黄莺、吴汝染、黄昌琳、农盛枯、韦一青、马毓鑫、何觉民、何信、莫休、李膺勋等数十位飞行员为国捐躯。
编辑:李华林&
作者:庾新顺 刘绍卫】
高清图集推荐追寻抗战的国家记忆:乡关何处?忆忠魂长留大别山的桂军(或八桂子弟兵)!
近来坊间一些著述在涉及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集团时,颇多批判。诚然,在六一事变中,他们利用抗日宣传造势,却又暗中寻求日本人反将的行为是可耻的!衡阳会战后日本人胆寒畏缩不前之际,日本侵略者铁蹄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陷桂林、柳州,突进南丹,深入贵州独山。这种保存实力之举差点使得抗战功败垂成,同样可耻。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没有新桂系,北伐战争可能是另一种进程!全面抗战之后,新桂系也是最早赶赴抗日前线地方军之一。可以说,此后每一次与日本侵略者的会战,都或多或少有新桂系影子!因此,不管怎么说,在全面抗战之后,新桂系集团以及桂军、八桂子弟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今天,我开始追忆抗战中的八桂子弟或者桂军!首先推出的是新桂系的代表人物——廖磊将军!
廖将军广西陆川人,生于1891年。在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安徽省主席。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建立大别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出任鄂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日,因脑溢血,殁于立煌县(今金寨县)。
1.阋于墙:国共的恩怨情仇
8年前的2007年,我站在满目苍夷的芭暮革命烈士墓前,第一次试图全面去了解廖磊!围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之时,廖磊是先锋!芭暮革命烈士墓长眠着7位战士!他们且占且退,弹尽粮绝之后,来到一处悬崖上,将枪砸了,振臂一跃,舍生取义!我当时就将这一战的七先烈比肩狼牙山五壮士!而且必须知道,在这七名革命先烈中,有两名是女战士!有此经历,以至于我站在修缮一新的柳州廖磊公馆旧址前,还深为芭暮革命烈士鸣不平!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厚此薄彼”!是的,历史车轮滚滚,正如毛主席所说“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芭暮红军烈士墓)
(l廖磊故居)
还是8年前的2007年,我站在新圩!从陈树湘师长掩护红军主力过湘江的战斗中再次了解廖磊!陈树湘师长率红34师掩护主力红军,没有渡过湘江!其实,从这时开始就意味着唯一不可选择的结局就是牺牲!此后陈师长与34师就在桂北湘南崇山峻岭中陷入了廖磊率领的桂军以及湘军、中央军的重重围追堵截之中。后来的结局是34师几全军覆没,中共军史上从此没有34师这个番号!陈树湘师长则自己从伤口中掏出肠子,绞断,血淋漓的自杀!这是怎样的痛(列位想必知道江湖中最毒的断肠草)!这是要怎样的革命意志与革命理想!据说,陈师长的头颅被湘军砍下,悬挂在家乡长沙县小吴门城头上示众!29岁的陈师长终于身首异处地回家了!从他高贵的头颅悬挂处,可以望见他的家门,门后就是他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他的妻子陈江英!我们怎能遗忘!?
(陈树湘师长永垂不朽)
2.勿忘国耻: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磊被任命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同年10月升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率第七军、四十八军开赴第五战区抗日。在淞沪战场大塘战役中,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几昼夜,消灭敌军6000之众,收复70余村庄。1938年6月,率部以大别山为依托,截断日军交通线,在黄梅、广济地区给日军重大打击。
1938年9月,桂系第七军、四十八军为主干,加上一些地方团队,组成鄂豫皖边区游击部队。廖磊以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身份兼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安徽省主席、省保安司令、省军管区司令。廖磊一生最出色的一件事可能便是对大别山根据地的经营。而其在安徽的惠政,至今皖人仍感念!在廖建军身故后,桂系另一位代表人物李品仙继承遗志,经营安徽!
安徽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合纵连横中原、江南数省,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日军顺利占领安徽,就可以作为进攻整个中国一个重要桥头堡!但八年抗战中,日本侵略者在安徽无所作为(安徽62县中,能保留完整者35县,县境有敌踪者有7县,县城为敌盘踞者仅19。1939年皖南收复4县,皖中收复8县、皖东及皖东北收复7县,皖北收复2县),这与廖磊将军以及新桂系的经营不无干系!
很可惜,日,积劳成疾,廖将军因脑溢血病故!葬香山寺后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墓碑:豫鄂皖游击总司令陆军上将兼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之墓。据说廖将军身故后,在日军飞机的骚扰下,响山寺也为他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可谓抗倭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教蚁等黎庶永不忘!
白崇禧认为:“他率第七军赴沪作战,敌人装备好又有制空权,伤亡很大,有旅长二人、团长六七人牺牲,而撤退时无论搭车徒步,上下均能守秩序,对百姓秋毫无犯。第七军撤到大别山,后来荣膺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主席,军人能守纪律,政治风气亦佳,安徽人对他均表好感。这时江北、山东都沦陷了,而安徽甚多县份在八年抗战中始终能守住,这基础是他建立的。······继廖任安徽省主席的是李品仙,无论军政都比不上廖主持的时期了。我衷心佩服这人。”
李宗仁评价说:“廖磊在大别山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竟形成令人羡慕的小康之局。······廖君死时,大别山根据地内的军政设施已粗具规模。”
于右老也给予廖磊将军高度评价:坠泪读碑文,惠政难忘羊太傅;破胡留战绩,英风常想岳家军。
蒋中正则说:求治至诚,见危授命,耿耿精忠能贯日;杀敌争先,尽瘁以死,芸芸黎庶载丰碑。
3.相逢一笑泯恩仇:忠魂长留大别山
廖磊去世后,据说叶剑英、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送花圈致哀。
2015年,廖将军去世76年后,我在大别山中羊肠小道上孤独的夜行!我没有想到,几天来,在大别山青山绿水中,竟有如此多抗日死国难的八桂子弟长眠于此!到茅坪时,夜幕已降临,恍然中身后就是一处烈士墓!折回下车一看,”勿忘国耻“提醒我这又是抗日忠魂!时19:41,已经不能对焦记录,上酒草草凭吊后,我又前行!约在古碑镇从x055县道转入x072县道。山中很是安静,一路上不时有野猫等动物串出!
(茅坪抗日烈士墓)
约22点多,夜色中我看到了响山寺的路标!知道已经接近目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黑夜中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中前行,的确有点害怕!找到响山寺后,鉴于当地住宿环境不是很好,便又折回古碑镇。是夜,吃了古碑镇的所谓土猪肉,一般;榻金杯宾馆,善!
(历史悠久的响山寺)
次日一早7点,准时出发!空气质量不很好,弥漫着一股酸腐味!和蒙城一样!不久就来到了响山寺!凭吊廖磊!应该说心情还是不怎么好!墓地没有祭扫的痕迹!预留空间太小以至于不能将于右任与蒋中正的挽联一起拍在一张画面中!据后来上山的寺庙住持介绍,很少有人来祭祀,留在山那边的廖家的后人2014年来祭祀了!2000年修碑与于右任、蒋中正的挽刻。2014年7月才完成墓地周边的硬化!当然,这种局面马上改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革命先烈与抗日战争所承载的国家记忆,目前已经在响山寺一带围绕王明、皮定均、廖磊等人打造纪念设施,日,抗战胜利纪念广场将会竣工!幸!
国家日益富强,抗战的国家记忆将永传!
长眠异乡的八桂抗日子弟永垂不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抗日时期的军歌-桂军军歌【我的团长我的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798贴子:
抗日时期的军歌-桂军军歌收藏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严重鄙视我的团长的编剧,歪曲污蔑桂军 抗日时期的军歌   广西军军歌   谁能捍卫我国家,   惟我广西国军。   谁能复兴我民族?   惟我广西国军。   我们有强壮的身体,   我们有热烈的肝胆,   我们要保护民众四万万,   我们要巩固国防守边关。   我们不会咬文嚼字,  我们只会流血流汗。   我们不会哀求讨好,   我们只会苦干硬干。   流血流汗才是英雄。   苦干硬干才是好汉。   快奋起,   同志们莫长吁短叹,   救亡救乱,   任重如山。   快努力,   同志们莫偷闲苟安,   强国强种,   惟我广西国军!
私人教练,全民健身先驱者,引领健康新潮流的行业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广西军政“新斯巴达”的强兵之路本刊记者 白伟志20世纪30年代,一批出身贫苦、接受西方新式教育与军事训练的中下层军官,在大时代的炮火洗礼中迅速崛起,成为各地雄霸一方的诸侯。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则是其中的翘楚。 日,新桂系三巨头之一的白崇禧,对桂林学界发表题为《从德意两国的自强说到学校军训和体育》的公开演讲,对彼时甚嚣尘上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潮流大加推崇:“德国这些兵,与其说是十万士兵,不如说是十万将校……意国之所以能够像今天的强盛,全是由于慕沙里尼(墨索里尼)所组织之法西斯蒂党的组织严密,同时全国尤其是学生都能军队化所致。”这次演讲正式宣告,新桂系将以全民皆兵的“斯巴达式”军国主义理念为指导,对广西进行全面建设。20世纪30年代,一批出身贫苦、接受西方新式教育与军事训练的中下层军官,在大时代的炮火洗礼中迅速崛起,成为各地雄霸一方的诸侯。与先前的旧军阀顽固守旧、自私腐朽不同,新式军官们大多怀有强国强民之理想,并为此做出各种努力与尝试,这直接表现为在各地风起云涌的引入各种先进理念、建设中华之浪潮。而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则是这其中的翘楚人物。他们所领导的“建设广西、复兴中国”运动,使西南边陲穷省广西,短短数年时间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一时间成为各地竞相模仿之“模范省”。东南亚盟军司令史迪威在日记中感慨:“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而这一切,与“新桂系”首脑们推行的“军省”主义不无关系。外忧内患1931年2月,蒋介石与胡汉民因“约法之争”交恶,宁粤矛盾激化,以陈济棠为首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公然与蒋决裂,一时间蒋介石捉襟见肘、疲于应付。蒋桂大战失利后流亡海外的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趁机确立了新桂系对广西的控制,加入了西南反蒋阵线,两广和解并宣布独立,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三人所面临的局势却极为严峻。自古以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自然生产条件极为贫瘠,交通落后;加之众多民族杂居、民风彪悍,“鸣锣会众,千百为群,齐持枪械,舍命凶斗”之事屡见不鲜。更为要命的是,自1925年陆荣廷旧桂系统治崩溃之后,粤军、滇军、黔军等外来势力先后入境,而省内也是自治军蜂起,广西全境陷入无边战火之中。晚年李宗仁回忆道:“各自称王称霸……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与战乱并立的灾难是匪患。政局失控、兵祸连年,不少人铤而走险、遂去为匪,时人感慨:“泊乎民十,盗匪蜂起,市井为墟……”。彼时国民政府行政院在其《广西农民调查》中描述了普通民众的惨状:“诚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中,蹂躏摧残之下……逃亡的人们是逃亡了,死去的人们是死去了……所剩下的遗痕,不过是枯杨白骨、断井残垣……”84岁的历史学教授钟文典,1924年出生于广西省蒙山县,他清晰记得这段童年的回忆:“司令满街走,统领多如狗……那时候真的是非常之乱,老百姓完全没有安全感。”民团建设但是,仅仅在几年之后,这种土匪横行,社会崩溃的局面就发生了改观。1935年,朝鲜人李斗山由广州踏上去往广西梧州海关的筏板,开始其为期四个月的桂省之行,到达此行第一站梧州后,李斗山“第一个印象便是满街满巷都军人化了……一切一切的壮男们,除了妇孺老弱的人们之外,都穿着灰色的、黑色的服装——军服,都戴着灰色或黑色的帽子——军帽,而拥挤着、动着、行着……”。此一番全民皆兵的景象让抗日志士李斗山感慨不已,而他或许并不知晓,眼前的见闻和此前外界对于“新的广西”诸种传说,正是新桂系集团在若干理念和纲领指导下,大力推行新民团制度的结果。从1930年9月颁布《广西民团组织暂行条例》始,至1938年颁布《广西省民团规程》,新民团制度在广西省全面推行开来。广西全境被分为12个民团区,各区内选择战略要地设立指挥行营,总部设在南宁,由白崇禧担任总指挥。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寓将于学不仅仅在民众中推行民团建设。同时,新桂系还全面推行学生与公务员军训制度。这样做,不仅仅是要“恢复古代文武不分的风气,使社会上的知识分子有文事兼有武备,以应付现代剧烈斗争的环境。”更重要的,按照白崇禧的话说,是要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更多的军事干部,“寓将于学”。1931年新桂系集团主政广西时,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的李宗仁不过40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的白崇禧不过39岁,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的黄旭初不过38岁。也许正因如此,新桂系的施政方略烙着强烈的青年情结和军事化痕迹。新桂系宣称,“要迎头赶上世界列强的青年军训……要储备多量的下级干部去争取民族的自由”。而这个“世界列强的青年军训”的范本,自然是德意日推行的军国主义。由是,1931年秋开始,新桂系在广西的大小学校中强力推行军事训练,范围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女校、师范院校……军训内容包括军人精神教育、军队纪律训练、军事知识、技术和战术等。“那时候,广西青年的精神面貌与外面的截然不同”,89岁的前桂林政协主席魏华龄感慨到:“初中毕业时,必须经过半年的军训,才能颁发毕业证;而升高中后,第一个学期也必须进行军事训练……也就是说从初中到高中,要经过一年的军训。”“那时候的军训,可不像现在这样玩一玩、走走形式,我们完全和军官学校一样,摸爬滚打、射击、野外演习、夜间演习、修筑工事、防毒、作战理论……不仅如此,我们连‘游击战术’都有学。”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第一年,初中升高中的18岁少年魏华龄整整经历了一年的军事化训练,“必要的时候,我们拉出来就能立刻成为班排长等下层军官。”他说那时候同学们情绪都非常高涨,认为“广西是进步的”,而那一年宣传抗日的“六一运动”更是把这种情绪推向了最高潮。除了在所有学校推行强制军训政策,新桂系还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干部培养学校:广西民团干部学校。新桂系对这个学校寄予厚望,故由省主席黄旭初亲自担任校长,而黄本人对此不无自豪地说:“现在国内学校最值得人们注意的,一个是本校,一个是共产党所办的陕北公学。”干校招生非常严格,无论是体格知识都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现年94岁的韦甘睦老人,曾经在广西民团干部学校受训,他们被称为“干训生”,“民团干校不交费,有钱人、穷人的孩子都有,主要以学历为主。”“基层干部都比较年轻,年轻人当基层干部有朝气、爱国”,韦甘睦回忆说。在经过从半年到一年半不等的培训之后,这些干训生被派遣往全省的各个基层担任干部,担负起基层的各项建设事宜。三位一体1934年,从干校受训毕业的韦甘睦被派到基层。他身兼三职,不但是当地镇长,还是国民基础学校校长和民团后备队队长。“三个职务共拿一份工资,月薪约40元,可够二至四人的小家庭开销。”韦甘睦回忆到。这正是在广西全省推行的“三位一体”政策,通过这个政策,新桂系将政治、经济、教育统一起来为军事服务。传统中国社会中,正式的基层政权组织与官僚体系只下延到县级,正如瞿同祖所言:“实际上,在州县级以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政府存在。”广西地处边陲,基层政府更是形同虚设,在乡村说话管用的只有乡绅和父老。政令只能下达至县,到乡村便无法传达,这对于崇尚集权、军管的新桂系而言,是不可接受的。从1931年起,黄旭初便分别派人赴日本考察市町村制度、赴山西考察阎锡山的闾邻村治制度、赴河北定县考察平民教育,随后推出大规模的基层行政编制改革,至1934年,将全广西省编为99个县、201个区、2399个乡镇、24897个村街。与此同时,新桂系大力推行户籍登记与管理,要求“村无遗户,户无漏丁”。通过此举,“使任何人都不能单独存在,都要与政府发生联系”。类似韦甘睦这样的经过干校训练的毕业生,则成为执行和实施这个政策的骨干力量。对于这套系统,黄旭初不无得意地说:“整个广西一千二百万民众,都归到这个系统之下,好似一顶很严密的渔网笼罩着一样。”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三位一体”制的实施,在节省经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政府对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资源的强大控制力与调配能力。这一能力,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对新桂系军队在抗日战场的卓越表现起了直接而关键的作用。到前线去1942年10月的一个上午,“天气晴朗”, 18岁的桂林中学高中生钟文典第一次见到了新桂系的魁首李宗仁,“个子不高,但神情坚毅”,“灰军装,脚上穿的也是布鞋”,除了肩章能表明身份,看不出和老百姓有什么区别的李宗仁慷慨陈词,“努力学习、强健体魄、赶快成才,为抗日、为我中华民族与国家贡献力量……”。从上午9点到11点,李宗仁演讲两个多小时,台下青年学子早已是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此时,已进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五个年头。国民政府各系军队在正面战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沦陷地区由北往南日渐扩大。然而,就在这万马齐喑的局势中,“新桂系”的军队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国民党要员孙科曾叹服道:“你们(广西)刚入伍的壮丁,可以排成纵队前进,实在了不得。在别的省份,刚征的壮丁,有的要用绳子绑住手,成串押解,怎能和你们相比?”戴季陶也说:“广西在抗战中所贡献的人力物力智力,差不多是各个战场的骨干。”不仅是征兵,在交通建设征调民工方面,广西的数量也是高居全国首位。以湘桂铁路为例,新桂系征调30万民团负责修筑其境内900多公里路段,两年之内便基本完成,这让铁路专家凌鸿勋称赞不已:“我们觉得桂省民工的组织以及命令的彻底实使人佩服。”八年抗战,广西共征调近百万兵员参与其中,人数仅次于四川,按人口比例则居第一位。“新桂系”的军队则转战于沪、苏、浙、皖、鄂、豫、湘、桂等地,参加了淞沪、台儿庄、徐州、武汉、桂南、随枣、桂柳等著名会战,成为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难挽狂澜尽管广西军队在抗战初期表现出色,但广西毕竟基础薄弱,十年积累经不住长期消耗。新桂系在励精图治一段时间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腐败。随着战事的延长,无休止的征兵、征工严重影响到了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抗日爱国的激情便逐渐被民怨所冲淡。到了抗战后期,甚至出现了暴力“抓壮丁”服役的现象,抓不住人就抓其父母做人质,抓不到家属就查封家产。其实早在广西建设初期,广西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马君武便已看出新桂系军省主义的弊端,他说:“本省四大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好像桌子的四个脚,一个桌子,一定要四个脚都同样长,这个桌子才能够站得稳,四大建设也是这样。但几年来……没有平衡的发展……只顾军事,不顾其他,犹如头重脚轻,欲行不得……”随着抗战后,整个国民党从大陆的败退,新桂系和其所推行的“军省”主义也一同烟消云散。白崇禧退往台湾,黄旭初去香港做了寓公,李宗仁去了美国。1965年,钟文典第二次看到了李宗仁。这一年,在美多年的李宗仁回归国内。眼前的李宗仁与20多年前并无太大变化,只是褪去了当初军人之威武刚毅,气质完全变得和蔼可亲了。 (本文来源:国家历史 )
顶作者,去他奶奶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桂军威武。
回复6楼:先匿名,再有真名来顶、、、不要脸那!烧饼,看全了再得瑟行不?是桂军某鸦片团,是某鸦片团,这有可能只是一个痞子团,在桂军里就跟死啦的炮灰团差不多、、、、、想骂作者就直接骂,别拐弯抹角的!
lz,煞笔,骂了一个垃圾团而已,你怎么不说作者再骂所有广西人,所有中国人啊?nc
鄙视LZ,狭隘的地方主义,且是不能理解全文的狭隘
桂军,好样的,打鬼子不含糊
大哥你这图片哪找的啊
氮化硼46年生产经验,厂家现货直售!
他娘的,桂军永存我心
据说714是真实存在的 但不是正牌桂军 桂军是厉害 但不是说因为有一个烂团有一个烂兵你就否定广西有个烂团有个烂兵吧 你敢保证那么多桂军里就没有一个这样的烂部队?都像你这样想的话 四川人会容忍死啦死啦这样的炮灰川军团的存在么 东北人会容忍张少帅的队伍中有迷龙李乌拉这等溃兵的存在么应该说 就算有这样的杂牌军队 也抹不去中国军队的光荣
楼主就傻叉一个,b.s。自己查去:广西一个垃圾团,奉命去抵抗日军,结果却神秘消失了,最后才查出来是化整为零逃跑了。 这都是由真实事件的。再次b.s楼主。傻叉一个。
阿译唱的不是军歌。一个军的军歌,连你都知道,何况有点心思的日本人。看不明白自己再去看两百,阿译唱他们军的军歌么?
地域狗滚一边叫去!
您看过团长没?没看过就别瞎胡说、团长说的是桂军的某守备团团歌、那个鸦片团的团歌、那个桂军鸦片守备团团歌、没说你们桂军啊、没看明白就瞎激动
广西军军歌,视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军战斗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