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莒县到达日照莒县卫星地图,到的是日照莒县卫星地图总站吗?有知...

从莒县去日照旅游大道怎么走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从莒县去日照旅游大道怎么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沿振东大道行驶3.2公里,左转进入振兴路6.沿振兴路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S3357.2%2C4207815;s=nav%26c%3D173%26sc%3D173%26ec%3D173%26sy%3D0%26drag%3D0%26sn%3D1%24%24%24%.79%2C4218687,直行进入浮来东路3.沿浮来东路行驶1.9公里起点:莒县1;newmap=1&l=12&amp.9公里.html?iknowflg=1&t=3" class="ikqb-map">驾车路线;t=B_NORMAL_MAP&c=公里.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0米,左转进入浮来中路2.52,&amp.沿S335行驶12,稍向右转4.行驶3.4公里,右转进入振东大道5.93%24%24%25E6%E6%25B8%25B8%25E8%25B7%25AF%24%24%26sq%3D%u8392%u53BF%26eq%3D%u65E5%u%u6E38%u&amp.69%24%24%25E8%258E%%258E%25BF%24%24%26en%3D1%24%24%24%.沿浮来中路行驶290米:全程约22<iframe map="iknow/page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您好,欢迎回来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供应商!
安徽合肥到日照市莒县物流
安徽合肥到日照市莒县物流
1、以***快***省的运输方式,安排合适的货物包装,选择货物的运输路线。货运代理2、向客户建议仓储与分拨。3、选的可靠、效率高的承运人,并负责缔结运输合同。4、安排货物的计重和计量。5、办理货物保险。6、货物的拼装。7、装运前或在目的地分拨货物之前把货物存仓
符先生业务经理
营业执照已上传
邮箱已验证
手机已验证
微信已验证
发货地安徽 合肥
发货期限1天内发货
供货总量100000包
营业执照已上传
邮箱已验证
手机已验证
微信已验证
经营模式|商业服务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安徽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漕冲物流园
供应产品分类
查看全部分类
本页信息为上海友天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安徽合肥到日照市莒县物流"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启运地-省份安徽省启运地-城市合肥市目的地-省份山东省目的地-城市日照市运输方式整车运输价格1元/车专线运输否运输时效4天最低一票65元运价模式门到门、 站到站、 门到站、 站到门启运地-区域合肥市高新区目的地-区域山东省莒县 货盘类型公路货盘到站时间4货物规格重货、 轻货
安徽合肥到日照市莒县物流
&【合肥友天物流有限公司】<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小时服务电话<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51-&&。&&&&&&&&公司承接行李托运.搬家搬厂,红酒.机械.设备..钢琴运输.零担整车.模具.钢材.化工.生活用品等物流货运、整车、零担、仓储、包装于一体的物流公司天天发车、安全快捷、诚信、是经过工商、税务等监督部门审批签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手续齐全,通过合肥陆管部门审核批准;运输网络覆盖全国各地<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多个省、<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个自治区、<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个直辖市,为客户的物流提供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桥梁。现已奋斗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数辆<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T、<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T、<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T、<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T、<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2m、<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2m、<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8m、<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6m、<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m、<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5m等大型运输车和市内小型提货车的现代货运企业。稳重的司机驾龄均在<span style="font-family:color:#年以上,熟悉全国各地的交通路线及路况,确保运输安全、及时、到位。电器机器设备、整车零担、搬家搬厂、专业调车、长途搬家公司、物流托运公司大理石餐桌以及各种贵重物品搬家托运<span style="font-size:15font-family:color:#、承接物流及货运业务<span style="font-size:15font-family:color:#、货物仓储和暂存、中转3、承接整车、零担业务4、货物运输保险5、商品打包,订做封闭、半封闭、纸箱包装、木箱包装6、为个人和公司提供货运公司业务&轿车托运7、贵重物品、展会物资、易碎品软包装运输8、办理如画报、彩画以及手工油画的包装运输业务9&、普通、高级化妆品钢琴电脑专业搬运、包装的运输业务10、提供专业小货运公司业务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与高科技术公司紧密的机会,以“合肥市”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合肥为中心,辐射于全国,我们的业务覆盖西南、华南、华中、华东、东北等地区的大中城市。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国三十多个省会城市,现公司已形成集公路运输、货运、仓储理货、包装加工于一体的物流货运企业。公司地址;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漕冲物流园&&&&&&&&&&&&&&&&&&&&&&&&&&&&&
供应商信息
【合肥友天物流有限公司】24小时服务电话,6行李托运.搬家搬厂,红酒.机械.设备..钢琴运输.零担整车.模具.钢材.化工.生活用品等物流货运、整车、零担、仓储、包装于一体的物流公司天天发车、安全快捷、诚信、是经过工商、税务等监督部门审批签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手续齐全,通过合肥陆管部门审核批准;运输网络覆盖全国各地10多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为客户的物流提供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桥梁。现已奋斗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数辆5T、10T、35T、40T、4.2m、6.2m、6.8m、9.6m、13m、17.5m等大型运输车和市内小型提货车的现代货运企业。稳重的司机驾龄均在6年以上,熟悉全国各地的交通路线及路况,确保运输安全、及时、到位。
合肥友天物流有限公司从事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的陆运,快递进出口及其相关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宗旨,以饶丰、务实、稳健的经营作风,时刻履行自己的承诺,从而为扩大发展企业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我们不断努力已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并以“优质、安全、高效”的服务使公司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合理的运输价位、良好的企业信誉活跃于我国货运行业之林。承揽全国公路货物运输,我们借助于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优势,迅速搭建起了一、二级城市货物运输市场,实现了全国城市之间纵横交错、真正立体化货物快运,运输的产品涉及到电子产品、健身器材、化工原料、报刊杂志、电脑零配件、化妆品、办公用品、家具以及机器设备、植物种子等的货运运输、仓储理货。我们将新老客户的货物“安全、快捷”地运送到全国各地,为新老客户提供安全、迅捷、周到的服务。公司建有一套完整的货运工作流程体系,从货物装车、在途、信息反馈和到货通知都有专人负责,能及时有效处理好具体事宜,24小时服务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协议单位,可预约保险、单独出保单。从门到门——只需一个电话,一切帮您搞掂,身在家中坐,货在全国走  速度快捷——每天准时发车,决不误点,随时随地与货车保持紧密联系、专人负责——每单业务均由专人洽淡、反馈、一票到底、结帐灵活——可货到付款批量货运可签《长期承运合同》。
24小时服务电话:,6
300万人民币
公司注册时间
公司所在地
安徽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漕冲物流园
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工商注册号
主营产品或服务
符先生业务经理
地址安徽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漕冲物流园
安徽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漕冲物流园
上海友天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世博展览馆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 安徽合肥到日照市莒县物流 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中国供应商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上海友天物流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漕冲物流园
技术支持:
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供应商()
成功收藏此产品
图片验证码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 日照保洁/清洁工全职招聘
1年以内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
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更多快速筛选:
公司资质已认证
企业直招认证
莒县振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薪资待遇:
1000元以下
工作地点:莒县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初中
招聘人数:20人
公司规模:100-499人
岗位职责:维持小区保洁
任职资格:有工作经验优先
工作时间:8小时工作制
1000元以下
星海万家连锁酒店
薪资待遇:
工作地点:莒县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不限
招聘人数:2人
有责任心,上进心,守时耐劳,团结同事(该信息由用户发自手机)
日照虹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薪资待遇:
1000元以下
工作地点:莒县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不限
招聘人数:20人
岗位职责:尽职尽责
任职资格:身体健康
工作时间:承包制
1000元以下
惠州市东鸿出入境中介服务有限公司
惠州市东鸿出入境中介服务有限公司徐州分公...
薪资待遇:
工作地点:莒县
工作经验:3-5年
最低学历:初中
招聘人数:10人
公司规模:500-999人
创造时间价值——你在国内二年能挣到多少钱,在国外又能挣到多少钱,想必在国外挣的比
在国内挣的有3倍或者更多。
创造财富——在外工作两年,回国之后可以自主创业,这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和孩子。
一、公司待遇:
1、2万元/月,上5休2 ,
该公司职位由人力资源机构提供:
中土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
薪资待遇:
工作地点:东港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不限
招聘人数:30人
公司规模:100-499人
岗位职责:
1、负责所分配区域或客户的卫生清洁工作;
2、保证按质按量的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3、听从分配和安排。
任职资格:
1、男女不限,身体健康,年龄40-55岁;
2、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工作时间:
日照市东港区启点格泰商务酒店
薪资待遇:
工作地点:东港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初中
招聘人数:3人
公司规模:20人以下
岗位职责:酒店客房打扫、退房时查房
任职资格:客房保洁员
工作时间:早上8点--下午5点
一个月4天休班
日照尊宝贸易有限公司
薪资待遇:
工作地点:东港
工作经验:1年以内
最低学历:不限
招聘人数:2人
公司规模:20-99人
年龄35-50周岁 2、身体健康 无不良嗜好 吃苦耐劳 踏实肯干
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马上,让工作来找你!
赞助商链接
热门城市:
周边城市:
热门类别:
职位推荐:
无需海量投递
24小时企业主动联系您,坐等好工作!
随时随地找工作,尽在赶集生活APPX
如何提升找工作效率?
击败更多竞争对手企业主动邀请你,当日即可找到好工作!
每天投递25次,可获得双倍面试机会,目前已选择个,请您继续投递。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东夷民族的莒部落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莒文化,是较早进入人类文明的地区之一。
  属大汶口文化的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质牛角型号角,即证明莒部落已有严明的纪律和统一的号令,已成为强盛的部落方国。境内发掘出土的国内罕见的酿酒器具和大口陶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标志着莒部落已开始步入人类文明,同时也证明当时莒人文明层次之高。这些图像文字,被专家学者公认为汉字的祖型,它将中国的汉字起源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有200余件属国家级文物。  &&&&&&&&
历经数千年发展和沉淀的莒文化,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古文化。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人发奋图强、艰苦创业提供了无穷的精神给养。
莒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风姿多彩,交相辉映,盛名远播。浮来山,马G山、屋楼崮、以及其它名山等等,无不苍葱列峙、叠岚献翠、幽谷传音、各具特色。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名山文化和寺院文化。在众多的山峦密林中,除了历代文人遗踪、雅士留迹及传奇传说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寺庙无处不在,从而形成自古以来“泰山神多、莒州庙全”的说法。其中尤以莒县浮来山的定林寺、三教堂最具代表性,演绎了莒地鲜明的宗教文化。还有马G山之红袄军抗金,屋楼崮巢楼制始之地、先人祭日等而名动天下。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大自然拥抱,沐浴大自然给你美的浸润;可以与古今名人文思神会,得到独具特色的文化洗礼。
作为民族文化先声和极富生命力的美的形式,民间文化艺术体现着民族精神,人民智慧和人类对文明的执着追求与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宝库与土壤。别具特点的莒文化显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正如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所论:“莒地至新石器时代,在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域中居核心位置,有关于古代文明的兴起,随后莒国迁来,长期传统与华夏有别的古老文化,成为夷俗的中心。这里形成积淀的文化传统,对周围地区以及后世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苍茫数千年,莒地人民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典藉,允文允武,是中华文明的骄傲。然而这一切,正是民间文化艺术辟拓洪荒,才开始了莒文化的美的征程。民间文化艺术以及独特的创造精神,纯朴的表现形式,清新的艺术风格和非凡的书画艺术、工艺美术、戏曲、音乐、舞蹈成就,在莒文化中的独树一帜。
一、&区域地理特征
&&& 莒县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山,山峦连绵起伏,峰秀岩峭,万松凝碧,飞泉流瀑遍布;中部丘陵、平原、洼地交接。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8.6%,丘陵占50.1%,平原占31.1%。
&&& 2、山脉
&&& 全县有大小山头250余座,以马G山为最高,海拔662.2米。
&&& 3、水文
&&& 山东省第二大内河----沭河,纵贯南北,与绣珍河、洛河、袁公河、黄花河、柳清河、马沟河、鹤河、浔河等24条支流呈“非”字型分布,河流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库200余座,总储水量达9亿立方米。沭河总流域面积171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另有占全县流域面积12%的潍河源自莒北箕屋山,蜿蜒北流入渤海。
(二)经济概况
&& 莒县地处中纬度,东有黄海,属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184天,年平均降雨量837.5毫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桑茶、黄烟、棉花、瓜菜、水果等。以莒城为中心的莒中平原,达30余万亩,这里土壤肥沃,五谷飘香,是发展农业的黄金地段,历史上就有“收不收不,下莒州”之美誉。莒地四周起伏的山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类有:金、银、铜、铁、锰、铅、锌等;非金属类有:煤、蛭石、石膏、水晶、重晶石、石英等。另外,交通运输四通八达,胶新铁路、日竹高速公路、206国道、335省道等,纵横贯穿,东距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日照港60公里,陆运、水运十分方便。工业、商贸、科技、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城市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加之莒地淳朴的民风,安定的社会环境,这里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政区沿革简况
&&& 莒县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商代为姑幕国,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建立,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初都介根后迁莒。莒为东夷土著国存在约700年,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设琅琊郡,莒为县。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初置城阳国,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都莒。三国时期,莒为魏地,设城阳郡,莒为县。晋先属城阳郡,后属东莞郡,郡治莒县。南北朝先后属东莞郡、义塘郡,郡治莒县。隋代,莒为州,始设刺史,属琅琊郡。唐代属密州。金元属莒州,治莒县,明、清两代均为州,清雍正七年,改莒州为直隶州。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改莒州为莒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e道。裁道之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战时期()变动频繁,莒县先后划分为莒中、莒南、莒北、莒临边、莒沂边等县,1945年10月将莒中县恢复为莒县,属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3年划归日照市。
&&&& 古老的莒城,已有2500余年历史,从周代起,历经18个朝代,不论为国、为郡、为州、为县,均为治所。城垣建筑雄伟,抗战时期拆除。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科学规划、扩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学校、商厦、机关、工厂鳞次栉比,以一座崭新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屹立在莒国故都之上,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2年,莒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三、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 莒氏,在古代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其活动疆域在沂河、沭河、潍河、泗水流域近海岱地区。这里“具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起步,5000余年的文明史”。约在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首先在莒地诞生了陵阳河古国,约经历了5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以莒县中南部为中心的大规模的龙山古国,在北面河谷地区和东面沿海地区出现了龙山古国群。莒地以莒县为中心,由原始进入文明和文明初步发展的历史进程,证明莒与莒地是中国东夷文明的一个重要中心,这一历史进程也是中国东方古史发展的缩影。
&&&& 当今探讨古代文明有三个标准:即古文字、古城堡和冶金三个标志性因素。这三者,莒地都有重大发现,轰动国内外,尤其是在陵阳河出土的大批古陶器中,发现上面有图像文字刻画的就有20余件,其中被专家识为“旦”字的
“?”图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还早1500余年。考古界、史学界专家认为,山东古文化,应为齐、鲁、莒文化,这为辉煌莒文化确立了准确的历史定位。
&& (二)文物古迹
&&& 莒地文物古迹众多,从上古时代到秦汉以降,各个时期多有遗存。现已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的细石器点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20处,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42处,龙山文化遗址66处,岳石文化遗址12处。商周时期,莒国疆域广袤数百里,农牧业、商业、手工业有了长足发展。莒国青铜器造型和纹饰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中,一件青铜方鼎,器盖上有男女裸体跪坐形象,十分奇异。莒城规模宏大,商周遗址遍布莒地全境。现已发现周代遗址162处。西汉时期,莒城为城阳国王都,是冶铁铸造和漆器制造业的中心,汉代遗址已发现186处。全县共查出汉代以前遗址、墓葬(包括文物点)1300余处,出土了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物,是莒地古老文明的实证,更是研究莒文化的宝贵资料。
&&& 1、陵阳河遗址& 位于莒城东南10公里的陵阳河遗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约4800年左右。遗址面积50万平方米。年,清理墓葬16座,出土文物270余件。其中有双h、箅状h、玉质砭石等重要文物120件。
&&& 1979年,对以陵阳河为中心的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遗址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45座,出土随葬品2800余件,其中有大口尊、漏缸、瓮、高领罐、豆、香、单耳环、薄胎高柄杯等,其中,成套酿酒器具等几项重大发现,在我国原始社会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掘出刻有图像文字的大口尊20余件,其中被专家识为“亘”字的
“?”图像,是汉字的雏型,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还早1500多年。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保存完好制作精美的沙褐陶牛角形号,成为大汶口文化考古中的唯一发现。
&& 陵阳河遗址的发掘及其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酿酒技术的发明与发展、针灸医术的发展与应用、军事集权首领的出现等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探寻我国私有制的产生、文明的起源、民族社会向国家转变……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 2、墓葬& 莒县全境内有大小墓葬、墓葬群181处,主要分布在距莒城较近的几处乡镇,形成一个庞大的墓群。这些古代墓葬,多为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国君、公侯的古代墓葬群。其中,尧王墓、莒子墓、刘章墓等是见于记载和传说的名墓。这些古墓,是莒县文物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历代劳动人民的精心保护,才使其传留至今。其中,“莒子墓”、“天井汪墓群”、“齐家庄汉墓群”、“城阳王墓”等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齐长城& 齐长城位于莒县东莞镇驻地北2公里处。它从“泰山北岗而东,由穆陵关至太平山、高柘山转入诸城,至胶州入海。莒县境内的长城,位处莒北东莞,齐长城东西长千余里,遗址多能勘出的莫过于东莞段,在汉代箕县故城东北一公里左右的杨廷山上的遗址,是保存最完好的地段。城墙高4米,宽15米,境内一段长14公里。光光山顶有古城堡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200米。齐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比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还早300多年。
&&& 4、莒故城& 莒故城是三代古国都城所在,位于今莒县城区。故城由大小城组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大段城墙犹存,至今仍然雄伟壮观。城内冶铁、铸钱、制陶作坊遗址历历在目。宏伟的莒国城池,是贵族们当年豪华风貌的见证。另外,莒所属城邑还有介根、郯、且于、Q、密、纪鄣、向、寿舒、寿余、大庞、蒲侯氏、常仪靡、防等。春秋时的莒国,国力强盛,多次参与列国间的会盟和战争,鲸吞不少周围的小国。莒城作为莒国的都城而成为古代中国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水经注》记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内城方12里,郭周40许里”。元代缩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砖,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莒州”之说。现存断垣1650米,高7至8米,宽40米。莒国故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 (三)历史事件
&&& 莒地显要的人文环境,注定了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在这里发生,如莒鲁会盟、乐毅伐莒、清兵进莒、日军三犯莒城等。
&&& 1、莒鲁会盟& 春秋时期,莒鲁两国经常发生边界磨擦,鲁隐公二年(前722年),纪国国君帛,与莒子在密会盟,调和莒鲁两国关系。后经纪子多次斡旋,终于在“隐公八年(前717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左传》),从此,莒鲁两国重修旧好,与其他邻国的关系也相对稳定,因而常有附近诸国国君或贵族来莒避难,如周庄王十一年(前686年),齐公子小白奔莒,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冬十月谭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前669年),鲁公子庆父奔莒等。
&&& 2、乐毅伐莒& 乐毅,战国时期赵国人,乐羊后人,贤能,喜欢军事。⊥跏吣辏ㄇ284年),乐毅因献“联合伐齐”之策有功,被燕昭王封为上将军,统帅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攻打齐国。在济西一战,打败齐军,齐⊥跆拥杰斐牵罟砍坊兀ㄓ醒嗑诶忠懵柿煜拢恢惫ハ缕攵剂僮停谎嗾淹醴馕@忠阍谄牍髡轿迥辏傲破呤喑牵ㄜ煊爰茨幌隆薄Q嗾淹跞ナ溃萃跫次唬牍锏ナ┓醇榧疲没鹋U螅蟀苎嗑F刖嗉淌崭雌呤喑牵胂逋趵胲旎仄牍次弧
&&& 3、景淑范誓死保莒& 景淑范,山西蒲州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莒知州。第二年,清兵犯境,景知州调集兵勇、民壮、义士200余人,联合布陈守城,誓与莒城共存亡。二月二十九日,兵临城下,守城义勇奋勇抵抗,相持两日,终因寡不敌众于三月一日城破失守,护城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景知州被俘后,宁死不屈,于北门外国士桥畔慷慨就义。清兵攻下莒城,屠城三日,杀2000余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数日后,清兵弃城南犯,城郊幸存乡民,将北城门外阵亡士卒111名,连同景知州遗体,葬于“好汉茔”。清顺治四年(1647),为褒扬景淑范义行,将莒城北门――沙浦门更名为“拱辰门”,因景知州,名淑范,字是“拱辰”。
&& 4、莒县曾名“震东县”& 抗日战争时期,莒县保卫战是台儿庄大捷的序幕。当时的形势是:日军坂垣师团由青岛登陆,直指莒县。国民军在莒部署一个团的兵力,另有五战区第二挺进支队司令刘震东部400余人;从青岛撤下来的海军陆战队数百人;莒县国民常备队及警察等1000余人。就是这支势单力薄的部队,却给了所向无敌的机械化坂垣师团以当头棒喝,拒敌于城下达两天三夜,毙伤日军千人。激战中,刘震东司令、吴国臣中队长等数百名中国军人壮烈殉国。事后,在五战区召开大型追悼会,对刘震东等烈士予以明令嘉奖,并把莒县命名为震东县。
(四)历史人物
&&& 莒县地灵人杰,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养成的文化习俗,一直影响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孕育出了大批杰出人才,上至帝王,下至能工巧匠,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不朽的基础。
&&& 舜& 中国历史上五帝之一,《孟子&#8226;离娄下》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诸冯即古莒地名。舜是一个心地善良、胸怀宽阔的人。他的才能被尧帝赏识,30多岁的时候受到四岳的拥戴,遂摄行天子事,38岁即帝位,在位39年。舜在位期间,社会安定,他所倡导的五德人伦,成为儒家伦理的本源。
&&& 姜尚(姜子牙)& 也称吕尚,东吕人,或称东莒人。齐国的国君。莒地先民向有顽强斗争精神,因而也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斗争经验,经姜尚总结加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留有军事著作237篇。姜尚晚年很得周文王的赏识,立为国师,成为周朝立国的谋划人物。在武王即位的第二年执掌军事大权,为灭商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于营丘,立齐国,为开国君主。
&&& 衡胡& 莒人,汉代的经学大师。
承宫& 莒人,自幼勤学不倦,被汉明帝拜为博士,迁左中郎将。他的学识和德望,远播域外,永平十七年拜侍中祭酒。
刘勰& 字颜和,东莞莒人,汉皇室后裔,梁王朝时期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成为世界显学,千古流传。晚年刘勰回归故里,出家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潜心校经著述,终老一生。
另外,还有三国名将徐盛,文宣公刘穆之,历史学家藏荣绪,元代状元邹惟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都是古今莒地名人中的杰出代表。
(五)历史典故
&&& 有着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的莒地,历代传承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如“千古一士”、“勿忘在莒”、“妙解连环”、“孟姜女哭长城”等。
&&& 千古一士&& 千古一士柱厉叔,是春秋时莒国人氏,莒敖公时期的史官。此人有见识,能直谏,但不被莒敖公所看重。一怒之下,弃官而去一个海上荒岛居住,夏天食菱芡,冬季吃橡栗,过着极为艰苦的原始生活。后来,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要辞别友人,返回莒国,以死来表白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他的朋友说:“你是因为国君不了解你才离开的,现在又要回去死,这值得吗?”柱厉叔说:“我就是以死来让后世人主为不能知人善任而感到无地自容”。柱厉叔毅然回归莒国,站在五孔桥上,见城郭依旧,但敖公已亡。他仰天长叹一声,就纵身跳到桥下深水自尽了。后来,人们将这五孔桥叫做“国士桥”,称柱厉叔为“千古一士”。
&&&& 勿忘在莒&& 这句成语,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春秋时期,齐襄公专横暴虐,对外杀了邻国国君鲁桓公,并奸其夫人。在国内屠杀百姓,凌侮大臣,臣怨民愤,众叛亲离。他的弟弟公子纠和小白,离国出逃,以避祸患。公子纠由管仲辅佐奔鲁国;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这时,齐国大臣派人到莒国请小白回国。鲁国也要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他们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管仲途中暗箭射杀小白。可巧,这一箭射到了小白的带钩上,而小白佯装被射死,管仲回鲁国报功。鲁公与公子纠大喜,便缓缓而行,六天才到齐境。这时,小白早已返齐坐上了君位,称“桓公”,遂发兵拒鲁。鲁国慑于齐国的威力而杀死了公子纠。开初,齐桓公只想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桓公说:“您要成就霸业,非重用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从鲁接回管仲,委以重任。从此齐国日渐强大,终成霸主。
&&& 有一次,为齐桓公举行盛大寿宴,齐桓公要鲍叔牙为他敬酒,鲍叔牙捧着酒杯向前走了几步说:“祝愿您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艰难岁月。”齐桓公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离开席位,深深拜谢说:“寡人与士大夫皆勿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吕氏春秋直谏》)。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
&&& 妙解连环&& 战国末期,七国兵争,莒地属齐。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未下。齐闵王奔莒,求救于楚。楚国派大奖淖齿率二十万军驻莒,骗杀闵王,又缉拿其子法章,欲自立为王。法章躲在莒太史敫家中当佣人。大史敫的女儿为其暗送衣食,并私定终身。
齐闵王的侍卫官王孙贾,寻闵王到莒,听说闵王已被杀,怒入市中,袒右臂一呼,纠集400余人,冲进王宫,将淖齿杀掉,寻到法章,立为齐王,下聘太史敫之女为王后。齐襄王在位19年,基本由君王后主政。襄王死后,其子建立为齐王,但国家的内政外交大事仍由其母作主。君王后确定的外交策略,即联合诸侯,共御秦国,使齐国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外部环境。有一次,秦昭王派使臣赠敫太后玉连环说:“齐多智士,不知能解此环否?”太后将玉环交与众臣,问谁能解?群臣皆不知解。敫太后用锥破之,对秦使臣说:“我已解矣”。秦使臣知齐不可欺侮,未敢枉动。这就是“谁人能解得玉连环”典故的由来。
&&&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据传说故事原本发生在莒地,时间不是秦朝,而是春秋时期。“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左传》)齐将杞梁与莒国国君在且于门展开激战,杞梁战死。噩耗传到临淄,杞梁妻痛不欲生,全身缟素,哭夫十日,莒城墙轰然崩塌,杞妻投入淄水殉夫而死。晋代左芬赞云:“夫卒莒境,郊吊不宾,哀崩高城……”后来,人们出于对暴君秦始皇的憎恨,把故事附会到了三百年后的秦始皇身上去了。
(五)历代文学成果
&& “莒县在考古学、历史学研究中有着特殊地位。……自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处,系中国文化的孕育地之一;至新石器时代,在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域中居核心位置,有关于古代文明的兴起;随后莒国迁来,长期传流与华夏有别的古老文化,成为夷俗的中心。这里形成积淀的文化传统,对周围地区以及后世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李学勤为《莒文化研究文集》所作序言)
&&& 重要和特异,是学者们对莒文化的共同看法,这里的文化面貌,与中原有显著不同。以莒人而论,属于视融八姓的曹姓,后来为己姓。周代曹姓只有邾、莒,己姓只有苏,其他久已绝灭,但是上溯夏、商,曹姓则还有别支斟姓。因此,探讨莒文化,对重建早已佚失的古史,有其独特的价值。
&&& 历史上,莒之实力和地位非同凡响,堪称东夷之雄,曾与齐、鲁抗衡近700年之久,周旋于各大国之间,一度形成齐、鲁、莒鼎立局面。莒人尚武,忠君爱国,唯宁善政,地利人和,自强不息,这是莒在历史上存续时间悠长的主要原因。莒国后期,因连年征战,国力衰竭,后被楚灭归齐,但诚信明理,自强不息之风依然存续至今。莒人仁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优秀文化传统世代传承,成为重要的伦理规则。
&&& 莒县历史悠久,历代均有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创造并发展了灿烂的莒文化。如:晋代徐邈、徐广兄弟著列经史,臧严著《栖凤春秋》,南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等。明、清两代莒人文学著作不下200余卷,较著名的有卢纯的《小文苑集》、《卢山文稿》,管廷献著的《梅园诗文》和《风山手抄》等。
&&& 建国后,莒县的文学创作、书画篆刻、广播电视、体育运动、图书档案皆有长足发展。
1996年3月,莒县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民间书画艺术之乡”,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莒县教育,民国前农村全为私塾,县儒学是唯一的官学。清未废科举、兴学堂。民国时期新学在莒地兴起。然后由于战乱不止,学校时兴时废,莒人受教育者为数极少。
&&& 建国后,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建全。到1996年,全县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形成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全民教育体制。为培养人才,提高人民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作出了贡献。
封建社会,莒地的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只有少数中医进行疾病治疗,民国初年西医药传入莒县。建国后,县、乡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许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天花、黑热病等烈性传染病被彻底消灭,其他传染病得到控制,一般病治疗不出村、乡,大病、疑难病在本县也能得到较好的医疗。
(六)传统书画
莒县书法、绘画艺术历史悠久,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象形文字,被用做《中国美术全集》的封面图案,说明早在5000年前,莒地先民就有了不起的美术创作。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和文饰,秦汉时的石刻、帛画,都看出莒地书画的丰厚根底。特别是明清时期,莒地书画艺术名人倍出。
赵原,元末明初莒城人,字善长,号丹林。为著名画家兼擅善诗文书法,擅山水,师法董源、王蒙,作品多作浅绛山水,笔墨圆劲秀逸。亦长于画竹,画法多变,有龙角、凤尾、金错刀之称。洪武初,奉诏绘古代贤者图,因触君怒被杀。有《合溪草堂图》、《晴川送客图》、《溪亭送客图》、《陆羽烹茶图》等传世。
钱士魁,城北钱家屯人,字擢廷,号星斋。同治年间庠生。“笃好金石之学,篆刻尤精,刀法苍古,逼近汉人”。
李清(亦青),莒城状元坊人,字润卿。光绪甲申年廪生,善书工篆刻,“其八分钟鼎文,尤独出冠时”。其“镌法古朴而工洁,喜作大印,径二三寸,人皆宝之”。传世作品甚少。
周兴南(年)城西大湖村人,字韶亭。清末廪生,为《重修莒志》主要编纂人之一。精于史实考证和金石文学。工书法,尤精于篆籀,为碑坊书丹之名家。有《金石汇补》、《石鼓文考释》等著作和书法作品传世。于长龄,城南于家庄人,字寿山。清同治壬戌科贡生。“工书能诗,尤善绘事。巨幅山水,泼墨淋漓”、“人物、花卉、翎毛、信笔点染,无不工妙”。他的传世作品较多,精品有“麻雀梅花”、“喜上眉梢”和一些巨幅山水。其山水画风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邴宛麟(年),果庄乡田家官庄人,字子骏,号卧云、耕云。善书画,绘画长于山水、人物,尤精于罗汉。作品苍劲逼真,静中见动,虚中有实,为“山林派”代表人物。其画风影响颇深。传世作品较多,如“群仙献寿”、“沂山春晨”、“山水罗汉”等,均为上乘之作。
于树封,莒城东大街人,字疆辰。清光绪廪、贡生,为清末明初著名画家。他善画牡丹、白菜、虾等。其工笔墨牡丹,神韵天成,独具风骚。传世作品较多,对后世牡丹创作影响较大。
董士钦,莒城东关人,字敬亭。清光绪岁贡生。工诗文,”尤善绘事,得宋元家法”、“泼墨作米家山水及松鹰大幅,秀逸苍古,兼得其胜”。传世作品极少。
建国后的崔祝生、宋式云等,其书画艺术,誉震齐鲁,名播京华。改革开放后,莒县书画队伍逐年壮大,现有书画人才3000余人,全县有书画装裱店百余家,每年有10000多件书画作品远销海外。莒县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书画之乡。”
&&&&&&&&&&&&&&&&&
四、自然与文化景观
(一)、莒州八景
“莒州八景”是明初莒州知州杨选址而定,并写了“城阳八景记”记述了八景之胜:“凡此八景,输灵献秀,皆清淑之气所钟,今古称奇,绘而成图,存于心目之间,允为快事。若夫地灵人杰,文献或不足征,然唯八景之在斯州,终不可磨灭也已。”曾任明永乐年间监察御史的莒州人姚鹏亦写八景诗为之咏叹。
浮来夕照& 浮来夕照是莒州外八景之一。指的是秀美的浮来山在夕阳辉照下,映现出的奇异景观。
浮来山三峰鼎峙,拱围相连。北峰“佛来峰”,传说是云游神仙从远方挟来;西峰“浮来峰”由仙翁浮丘公施展法力,从东海漂浮而来;南面“飞来峰”,则是大方神踏祥云,挥巨臂,手托秀峰腾空而来。
此山虽无泰山之雄,黄山之奇,但它却以独有的风韵千古流芳,名闻遐乐。究其因,不外有三。
一曰“古”字。浮来山怪石峪岩石的奇异造型,巧夺天工,据地质学家推断,成型于4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阅尽沧桑三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号称“活化石”。以其高24.7米,干围15.7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人叹为观止。《续高僧传》载:“隋仁寿中岁,昙观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定林寺。”可见,隋初莒之定林寺已闻名京都。
二曰“魂”字。浮来山是人文荟萃之地。《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前715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早在2700年前,浮来山就已是举足轻重的军事战略要地。另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勰故居”定林寺、浮来山八景之一的“校经楼”及刘勰亲题“象山树”等,无不蕴含着一个令人感怀的“魂”字。这是莒人的魂魄,莒人的骄傲。
三曰“秀”字。浮来山,西去莒城9公里,景色优雅,静谧宜人,既无车马喧嚣之扰,又夺自然造化之工。夕阳映照下的浮来山,层林尽染,古刹生辉,使人如临仙境,乐而忘返。浮来夕照诗云:
故国要盟事已非。青山犹自带斜辉。
影浮半壁看仍在,瞑入千岩望渐微。
西麓平林群鸟集,东城远寺一僧归。
笛声吹彻牛羊下,几处人家尽掩扉。
西湖烟雨& 莒城西郊古有西湖,湖面跨今西环路,县一中之西是古西湖中心。元明之交尚是碧波连天的湖泊,后经地震和大水,而今变为土地肥沃、道路纵横、人烟稠密的城郊。
《山东通志》载:“西湖,(莒)州西二里,于钦谓:黄华、吕清之水潴而为湖。”嘉庆《莒州志》载:“浮来山,州西二十里,有泉下注入西湖。”以此为证,元末于钦写《齐乘》时,莒之西湖,名闻齐鲁。近经考察,古湖北起今后城子后村北,南到今坝上村后,东到今辛庄子前,西到今刘西街村东。南北长约6里,东西宽约5里,面积约30平方里。南面湖水被高埠所阻,仅从一小缺口溢出坝川,后在坝畔建村,取名坝上。
明朝莒之西湖仍是碧波荡漾。西湖烟雨诗云:
扶筇西望镜中天,渔父陶家村舍连。
佳气氤氲疑挂雨,卿云缥缈欲屯烟。
遥迷佛寺浮丘树,近绕龙桥坝上川。
谁道洞庭称胜状,此湖应并五湖传。
嘉靖二年(1523),地震大水,西湖面貌发生了变化,分为大小两湖。1945年以前,在大湖村西石桥侧见残碑记云:“癸未(1523)之夏,媪神震怒,倾吕清、黄华之水,破西湖坝川之堤,湖析为二,中淤东西通途,泥泞隔湖之道,汛阻南去之水,囗公醵资倡修此桥。”下书:嘉靖四年。
《南关三元庙碑》载:(康熙七年大地震)“崩为堑,漩为渊,沙涌井堙”。大小二湖又发生了变化。《重修莒志&#8729;大事记》载:雍正八年六月十九日,大雨如注,七昼夜无时止息。二十四日洪水横流,东至屋楼,西至浮来,接连四十里,平地深渊。”小湖村《青龙桥碑》载:“大小二湖,涸于雍正已巳大水之后。”自此西湖成为漫洼沼泽。
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宋齐翼,鸠工开疏西湖积潴之水,加宽坝川南去之口,从此,西湖地成膏壤(见《重修莒志》)。1953年以前,潭塘错落,排水不畅,莒人仍称西洼子,每到汛期,庄稼多被涝死。年,历经多次疏导,始成今貌。
1960年以前,尚有零星汪塘十数处,荸荠、茨菇、芦苇到处尽是。掘地尺许即是腥臭的黑泥,米许即见地下水。1958年在前城子后东北角开渠,在两米下的泥层中,掘出小桥一座。从地势看,此处是古西湖北岸的道路,堙没此桥的泥层呈冲积状。1975年在辛庄子西开掘淤泥河(顺水沟),在深两米左右的黑泥中,曾掘出大量的河蚌、螺蛳的甲壳和莲子等。在孙家村东,掘出完整的船锚及破船残骸。
现在的西湖,历经多次治理,全部变为肥沃的良田和村舍,“西湖烟雨”的诗章已成史料。
沭水拖蓝&& 外八景之一的“沭河拖蓝”是有名的自然景观。八景诗记之:
沭水汪洋万顷流,兴衰相继几千秋。
天光云影相辉映,渚鹭沙凫任去流。
一派笙簧调岸柳,数行蝌蚪写河洲。
金波荡漾浑如带,壮我城阳据上游。
沭河在莒城东傍城而过,城东北方向又有袁公河汇入。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袁公河从莒中平原流入,水中所含泥沙有异,因而汇流后,在同一条河里形成了一段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清流泛出淡淡的蓝色,好似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带子,故称沭水拖蓝。解放后,两河上游分别修建了青峰岭和仕阳两座水库,水患得到治理,已很少见到这一景观了。
“沭水拖篮”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沭河岸上有一农家,只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一年到头拼死拼活,在苦水里煎熬。有一年大年三十深夜,娘俩为东家忙完年活才得以回家,正想舀水和面做饭,但水缸内滴水皆无。夜半子时,又饿又累的女儿只好提桶到河里取水。来到河边,突然看见一只湛蓝色的沙凫僵卧在河冰上,女儿看见很可怜,俯身把沙凫抱在怀里,不一会儿,沙凫睁开眼睛眨了眨好像很感激,女儿把它托在手掌上,沙凫忽然振翅凌空,金光一闪不见了,女儿虽然感到惊奇,但也没放在心上,把河水打满了桶拎回了家,回家一看,她们不禁大吃一惊,满桶河水湛蓝如靛,一想用这水染布不是很好吗!于是,拿来白布放在桶里翻了几下,白布果然染的蓝盈盈的,煞是好看,娘俩欢喜极了。第二年,她们也不去扛活了,就用这水做染料,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红火,从此娘俩衣食无忧。而东家不见她们来干活觉得很蹊跷,于是就暗里跟踪,发现了她们的秘密,也到河里提水染布,可是提来的水是清的,染出来的布还是白的。东家气的干瞪眼,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书院夜诵& 书院夜诵为莒州八景之一,地在莒城南关街南首路西。
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子夏在莒为官,政绩卓著。后人为纪念这两位先贤,曾在莒城西南隅设“二贤祠”供奉祭祀。
曾子、子夏在莒为官期间,曾在莒城南郊设立书院,广招学士,并亲自登堂授课。当时的这一莒国最高学府“槐荫蔽空,芸窗秋爽”,书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雅。这里培育出一批批饱学之士,为莒国强盛、民风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孟子外书四篇记载:孟子游历到莒,看了当年曾子所设讲堂,高兴地登堂弹琴歌唱,有二、三人随他而歌,旁边有一老者说:“很久没有听到这样好的音乐了,肯定是圣人的徒弟啊!”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怀想当年的胜景,常有文人学士来此吊古兴思,不胜感慨。每逢晨风夜露之际,人们常闻琅琅诵读之声。传说,元代邹家庄子村有一名叫邹惟新的少年,每天早晚都到书院旧址听经诵史,学业益进,后来居然考取状元。
清代莒人陈勖曾在南土城外立碑并亲题“书院夜诵碑记”,以为纪念:
莒有八景,书院夜诵其一也。自古父老相传,书院之设,疑即此地。以故耕者芸者,每值晨风夜露之际,闻有书声。噫嘻!果有书声乎?得非后人景慕之心切,俨无声为有声乎?观之传记中,汉儒夏候君追思尼父,一日道阙里,谒文庙,谒孔林,低徊不忍去,夜登孔子之堂止焉。对月思圣,步至阶下,但见明月可中,忽闻满室有丝竹之音,泣曰:“我先圣在天之灵至矣,不然斯音何音也,胡为乎来哉。”坐以待旦,屈指春秋迄汉,几及千年,其感动人心如此。程伯淳谓尧舜其心至今在者,讵虚语哉,嗟嗟!夏候之闻丝竹,犹尼父之梦姬公。莒人之闻夜诵,亦犹汉儒之闻丝竹也。余髫年偕同学辈闲步南皋,尚闻之父老,言犹在耳,而今渺然矣。失今不记,将至磨灭而不可考。噫!又谁责哉。念此莒子之故城也,偶一登之,四顾山河,风景依然,吊古兴思,如出一辙。余故特为记之,以俟博物君子,得有据而考焉。
姚鹏亦写诗歌曰:
曾闻夜诵最堪奇,灵爽洋洋如在此。
┫蛭骱臃蠼倘眨胪持淳薄
千秋道脉传薪火,竟夜书声彻讲帏。
幻景相承真异迹,斯文余韵至今遗。
屋楼春晓& 屋楼崮山不高而突兀,远观似楼塔耸立,平地挺拔。远古之时,这里曾是有巢氏创造历史的地方;这里也是远古莒人祭日记历之地;这里过去曾有佛殿、浮屠晨钟暮鼓。春光明媚的清晨,站立在莒城东望,一轮红日从崮巅冉冉升起,古刹佛塔、苍松翠柏,皆染上金色的霞彩,颇具奇趣,故有“屋楼春晓”之称。古人有诗赞云:
屋楼春色晓苍苍,万象登临尽渺茫。
塔势峭孤撑碧落,松阴偃盖浸寒塘。
凝眸东岭双眉远,回首西河一线长。
直走群山连海岱,久称胜概峙城阳。
马G耸翠& 雄伟秀丽的马G天险,是载之《宋史》、《金史》、《齐乘》的名山。经康熙七年地震山崩后,山势变得更险更奇。《重修莒志》载:清中叶,此山三面悬崖如削,无路可上,唯南有羊肠小径,仅达中峰。至咸丰十年,近山富室为居山防捻,始在东麓强辟盘道,可达极顶。1958年以来,中楼乡民又在山阴辟出近道可以捷足先登。
踏上登山之路,可见此山峰峦之奇:有的象顶天立地的巨柱,有的象直插云霄的珊瑚。在这些险峰峭壁上,有苍翠探身而生的虬松怪树,有垂蔓倒挂的艳丽山花。山鹰低旋,奇鸟巧鸣。空谷生风,云涛翻滚。游人至此,皆有步入仙境之感。八景诗云:
G峰V逼天关,山色茏葱翠染鬟。
蔓草荒苔埋古经,层峦叠嶂倚清湾。
英雄故址依稀在,粉黛遗踪隐跃间。
霸业于今何处是,野花烂熳鸟缗蛮。
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想知此山的雄奇秀丽与英雄霸业相蓖美。
远上中峰日欲沉,偶闻天外吼鲸音;
已惊听法龙归洞,又起参禅虎入林;
僧续断声来沆海,风飘余韵出遥岑;
空门高座知何事,薄暮聊为旷野音。
这是姚鹏为 “城阳八景”之一的“山寺晚钟”写的诗。“山寺晚钟”之寺在哪里?历代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据考,应在在山净土寺。其由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与山寺相距不远处,有一座青云庵又名皇姑庵,据说是为元世宗皇妹鲁国大长公主大病初愈后还愿所建,另选女尼代为修行,并重修山寺。建成后,钦差想取悦公主,要找一处净土寺与其他寺庙不同的地方,好回京向公主回报。钦差与住持方丈想来想去,总觉与其他寺庙没有明显不同之处,俩人苦思冥想,总无头绪。
方丈将寺中的徒弟统统叫去,共找不同之处。不觉红日西沉,已到击鼓的时刻,一个小和尚跑到方丈住处,大声叫道:“师傅,撞钟还是击鼓?”原来在寺庙修好后,撞钟击鼓的和尚收了个小徒弟,身躯粗壮有力,但少个心眼。“晨钟暮鼓”是一定之规,但他每次行动,总要问一句:“撞钟还是击鼓”。就他这一声喊,提醒了方丈,方丈高兴地说:“有了,今晚就撞钟!”从此“晨鼓暮钟”成了别于他寺的独特一景。杨知州在选“城阳八外景”时,将“山寺晚钟”定为外八景之一。他的描绘是:“宝刹凌云,红叶翻妆,僧定禅榻,海鲸吼音者,山寺晚钟也。”
洛山樵牧& 洛山又作络山,主峰在莒城之北15公里。山北有洛河流过,山上出“燕子石”亦即三叶虫化石,是制做砚台及各种艺术品的上佳材料。洛山寺依山而建,暮鼓晨钟,发人深思。登山俯瞰,樵子夕归,景物如画。正如“八景记”所载:“观石磴之峨峨,俯嘉禾之阴阴,牧者休,樵者歌,乃洛山之樵牧也。”“八景诗”亦歌曰:
披览舆图数胜游,洛山络绎更深游。
丁丁柯韵传空谷,隐隐笛声振古丘。
鸟道荒凉云乱发,僧房错落水环流。
迄今转觉人烟集,牧竖樵夫日未休。
(二)浮来山景区
浮来山,又名浮丘,佛来山,定林山,西山。浮来山之称源自宗教传说:“浮”是“浮屠”的简称,按佛教论,有佛爷或高僧来此之意,故又称佛来山;二是源自神教论传说;宇宙洪茺之时,浮丘公驾山作舟从东海漂浮到此,水退山留,故名浮来山;定林山之称,在明嘉靖《青州志》清嘉庆《莒州志》的古地图上,皆标浮来山为“定林山”,其因浮来山定林寺,系晋时古刹,高僧创建,虽经历史上多次灭佛毁寺之劫,但自隋而明,依然是名闻京都的禅寺,明初,莒州定林寺,一度是青沂两州和尚传戒演教之地,按沙门惯例,一般山寺同名,浮来山因定林寺“高闻周远,日于天阙”故沙门以寺而代山称;西山之称则因浮来山座落于莒城之西,是莒西平原的第一个山头故名西山。
浮来山见于志乘记载越数千年,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历代文人名士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浮来山位于莒城西6公里处,海拔298.9米,地处莒县、沂水、沂南三县交界处,南屏飞来峰、西障浮来峰、北居佛来峰,三峰鼎立,拱围相连,构成幽深典雅之境。面积10平方公里。据地质专家考证,约4.4亿年前,此地尚为汪洋大海,后随地壳抬升,海水退去,形成今日之山,山的北东两麓,至今尚见三叶虫及虾、蟹、贝等海生动物化石。此山虽无泰山之雄,黄山之奇,但它却以独有的风韵千古流芳。
浮来山自古有“浮来八观”之景,即自然景观有清泉峡,仙书石,怪石峪,导ρ遥邮鳎蝗宋木肮塾卸炙拢>ィ熳幽埂G寮吻炷昙浞钫蠓蜍煲孛空胖裣∏鸢斯坌吹氖缓笕斯阄小
清泉峡& “清泉峡”发源于西面浮来山峰脚下,顺山势蜿蜒而下,救生泉,卧龙泉尽在峪谷中。泉水四季不竭,为浮来山生命之源,诗曰:
山涌流泉山便活,水穿石罅水弥清。
僧疏绝壑鱼争跃,仙渡寒塘鹤有声。
药坞晓滋香草秀,松岚春侵碧云横。
澄心坐对沦涟影,涤我尘襟濯我缨。
仙书石& 正如诗中所描述,清泉峡的潺潺流水,穿柳桥过石罅,于定林寺门前潴留成谭清澈见底。谭左是一条弯曲的溪水,溪畔布满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的“清泉涧流”四个古茂劲拙大字,这便是名闻遐迩的“仙书石”.《重修莒志》载:“系石之筋文构成,体兼行草,以水污之逾显。”
故八观诗记之:
名心仙迹爱摩崖,一幅霞光沁碧苔。
飞白云悬松t古,杀青藓泐笔花开。
擘窠造物留神品,题石山灵擅异才。
漫笑僻壤观感少,空潭滴翠踏岩隈。
怪石峪&& 由清泉峡向南到飞来峰有一条怪石嶙峋的山峪,这便是“怪石峪”,它东接翠竹园,西邻卧龙泉。这里的奇岩怪石皆是石灰岩结构,岩石之间为绛红色酸性粘土,经亿万年风雨侵蚀,酸性钙溶解腐蚀变形,有的像蜷卧山羊,有的像怒吼雄狮,有的像出海神龟,恰似鬼斧神工雕塑一般,奇幻迷离若置身另一世界:
天孕灵奇此峪中,胚胎石骨透玲珑。
泥涂坚抱峥嵘气,岩壑深藏磊落风。
具体浑成仙佛鬼,一拳缩小岱恒嵩。
定须贡作琼华岛,莫隐嵌崎负化工。
导ρ& 从怪石峪西行,在浮来峰山腰,赫然而立一突兀巨石,是“导ρ摇薄U饫锸巧郊ζ芟⒅兀娜沼旰螅沂系嗡恢梗薪谧嗟胤⒊龌郊Φ纳欤郊ξ盘姆皆萍拭导ρ摇薄0斯凼
浮丘翁旧憩浮丘,列岫曾经控鹤游。
万树鸡栖山寺晚,千年人去洞云留。
素书匣贮山崖古,丹灶星沉石磴秋。
试上高台听担沼嗝髟抡杖鳌
所谓“素书匣贮”,是记述浮丘公与“天书宝匣”的传说:轩辕黄帝率领左右丞相容成子、浮丘公到黟山采药炼丹,成龙升天(唐天宝元年,唐明皇帝李龙基据此传说,下诏改黟山为黄山)。后来,浮丘公在天堂偷得玉帝的天书,乘夜携书返回浮来山,将天书宝匣藏在导ρ蚁拢耸卤换な樘旖⑾郑棺分粮±瓷剑笸冀ο欢峄兀涣洗耸导ρ疑仙郊ζ朊接旖薹ǚ祷靥焱ィ焓榇哟肆粼诹巳思洹
“怪石峪”的北面是刘勰故居定林寺和寺内的“天下第一银杏树”,浮来山最负盛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千年古刹定林寺& 在浮来山三峰环抱之幽静山坳中有一座居高临下的古刹,山门门额悬有“定林寺”巨匾,门左石碑上镌“刘勰故居
”。寺门有联:
法汰东来传神定,
慧地北归校心经。
法汰即:“竺法汰,东莞人,少与谢安同学,随才辩不逮,而相貌过之,汝南世子司马综桥,横甚,法汰卧与相见,旁若无人。领军王洽、东亭王、太傅谢安,并敬之,临亡数日前,忽语弟子曰,吾将去矣,以太元十三年卒”
竺法汰是主张“坐神入定”的创始僧之一,浮来山开山祖和定林寺创建人。相传,慧地是刘勰出家后的法号,其于南定林寺(位于浙江会稽境内)出家后,悄悄来此。隋文帝杨坚时又有坛观奉敕送舍利之盛事:
“昙观,莒人,七岁入禅仁寿(隋朝)中岁奉敕送舍利与定林寺,初停公馆,即放大光,掘地八尺,获铜浮图一枚,平顶圆基,两户相对,制同神造,雕镂骇人,乃用盛舍利,安置瓶内,恰得相容。州民禽巨海者,患症六年,闻舍利至,书请端见,本一粒,分为三分,色如黄金,乍沉乍举,及见三佛从空而降,即能陈述,词句如流”
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典雅,古朴大方,乃典型之北国古建筑风韵。寺中之“校经楼”,为当年刘勰校经之处。
我国一般佛寺格局,正门曰三门(山门)殿,中门大,两侧厅小。入正门是直通后院的中轴线。正中是中主殿,两侧厅是对称殿。第一殿是天王殿,第二殿是大雄宝殿。而浮来山定林寺屡经废兴,扩缩,至明清间重修时,院落缩小,仅以大雄宝殿置首殿,把天王殿之塑像,移于大雄宝殿之后。在大雄宝殿内,中间塑释迦牟尼,左右分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殿内东侧为药师佛,药师佛的左右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西侧塑尼勒佛、观音菩萨。四壁绘18罗汉像,而本应自住一殿的四大天王被赶在大雄宝殿佛爷身后,实属建殿无力因陋就简凑合之举,为此寺僧念念不忘废天王殿之痛,故在盛清时,住持僧在大雄宝殿门框书联:天王明末失殿宇,佛爷清初添金刚,此联虽然不工而欠雅,但可记述此寺四大天王之沉浮及寺僧之遗憾。
大雄宝殿左翼紧挨三座殿宇,即:泰山行宫、菩萨殿、三爷殿;大雄宝殿右翼仅一座殿宇,即关帝殿。
泰山行宫原在寺院之西,清初修复残寺时,因缩建而置此,内供东岳泰山神女碧霞元君塑像,俗称泰山老母祠。据传,当年莒北招贤樊氏之女,夫亡,公爹久病不愈,樊女为公爹祈求早日康复,不辞劳苦毅然去泰山焚香许愿,并跳下“舍身崖”以死换取亲人健康长寿。人们为其悲壮之举所感,便捐资在其家乡立一贤良碑......。后来,为解除莒地香客长途奔波之劳,也避免樊氏殉身之惨剧重演,就在定林寺设泰山行宫,作为泰山老母在浮来山的驻跸之所(清康熙五十六年重修)。
菩萨殿仅一间,内塑“千手观音”与别处寺院的观音菩萨无大差别。
三爷殿。是整个寺内最小的殿堂,殿内塑三爷像名谓“咳嗽爷爷”“疙瘩爷爷”“筋骨爷爷”。供奉此种之神,在其他寺庙里很少看到。传说浮来山下某村有三个村民在一天夜里不约而同地来到定林寺,见山门紧闭进去不得,于是便坐在寺前石阶上各自叙说求佛许愿的缘由。第一个说:明天要到衙门去见官,可不巧,这两天突患狂咳之症,如果在大堂上这样咳嗽不止,成何体统,想求神佛保佑快快停止咳嗽。第二个说:明日要赴试院赶考,却一连三天没睡好觉糊里糊涂的把脑门撞了个大疙瘩,多不体面,想求菩萨施展法力,速速消除疙瘩,以便按时赴考。第三个说:明日要去相亲,可不小心扭伤了筋骨,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甚是难看,如此相亲何以能成。三人越说越投机,遂在寺门外烧上高香跪地许愿:只要今夜让他们的病症痊愈,誓在定林寺建殿塑金身,四时叩拜,永世不忘神恩。三个许愿者虔诚叩拜后就各自回家安睡,睡梦中各自见一老者飘然而至为其治病,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病症果然全好了。为了感恩,他们捐资建了“三爷殿”在殿内安塑他们梦中三尊神的形像:咳嗽爷爷其态涕流咳喘、筋骨爷爷弓腰瘸腿咧嘴示痛、疙瘩爷爷面部及身上尽是瘤子。一时远近善男信女前来参拜许愿者络绎不绝。
关帝殿,《重修莒志》所见:宋靖康元年,浮来山定林寺曾有大修,“关帝殿”始建此时。此殿后人额书“亘古一人”,联曰“匹马征北魏,单刀伐东吴”
校经楼& 是定林寺二进院落的主要建筑。刘勰出家后即回到祖籍莒之浮来山定林寺,主持佛事,并潜心研读校定佛学经典。传说刘勰定居浮来后,每日走出定林寺后门,登上佛来峰顶,在一块巨石上坐定诵经。一日,刘勰正专心诵经,忽然一阵山风,把两卷佛经吹到半空,不知去向,刘勰无奈回到寺里,一眼看见大佛殿后的高台上端端正正放着那刚刚失落的三卷经书。这座土台高不过六尺,方长不出三丈,但背坡向阳,苍松翠竹,天然屏障,正是静心读经的好地方,于是刘勰选定这方宝地,亲绘草图,建成二层楼阁,取名“校经楼”
。校经楼几经沧桑,几度兴废,至清顺康间原校经楼因失修将倾,此间楼西毗庐殿亦毁。康熙四年(1666)重修定林寺时,将毗庐殿与校经楼合并一处,上层塑毗庐像,底层仍称校经楼,民国十八年毁像时毗庐像偶被拆除,住持僧佛成居为僧舍。刘勰遗作及本寺经卷仍存在这里,校经楼之名,依然鸣与齐鲁。正如八观诗曰:
东阳车下博文明,燔发归充退院僧。
贝叶手编云外寺,莲花心印佛前灯。
高人遁世原无闷,才子谈经定上乘。
天为生公留福地,一声梵呗远山应。
&校经楼东侧偏殿名曰地藏王祠,又名十王殿,该店创建年代虽无祥记,但从碑石中散见:宋元时即有规模较大的十王殿,后因毁损缩迁,始存今祠。
“天下银杏第一树”&&
在定林寺前院中央,其树高24.7米,径围15.7米。相传,谁若切割古银杏侧枝上的瘤(读liao副根生长点),七天之内,鼻口出血,非死无疑。这棵古银杏树虽历经沧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八观诗赞曰:
饱咽星霜岁几更,拿云心迹尚分明。
豫章橘李应师友,汉柏秦松或弟兄。
老干夜深闻魈语,虬枝风戛作鸾声。
参天黛色何年值,岩石无言水自明。
定林寺三进院落最后一进,是坐北朝南朱门红墙的三教堂。院内矗立一株干围三合抱的银杏树,传为唐代所植。树侧有明代重修三教堂碑、清代莒进士庄瑶游浮来观银杏碑和浮丘八观碑等。三教堂内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的塑像。
定林寺屡遭劫难,多次重修,汉化佛像,起始于南北朝,而关帝殿最早添建于宋金年间。明初,佛教禅宗势盛,宣德五年(1430)浮来山定林寺在景德镇定制了一大批大、中、小香炉,上书“坐禅人定”。清同治二年(1863),莒州正堂长赓(旗人)曾多次于浮来山定林寺参禅拜佛,起誓许愿,遂拨银五千两修寺。
古有南北定林寺之称,南定林寺早已不存痕迹,而北定林寺得以幸存,并演绎了千百年来的兴废盛衰,为此张竹溪感而赋诗曰:
萝经松泉锁碧岑,山腰布地尚遗金。
琳宫飘缈烟覆去,铁佛庄严岁月深。
飞阁星寒烟覆影,残碑苔蚀卧花阴。
萧梁事业雕龙迹,空听霜钟报定林。
莒子墓& 沿浮来山东麓北去两公里处,有一大型古墓,封土高三十余米,占地34.7亩,此乃浮来八观之一莒子墓。墓西北方有点将台,墓西南方约五百米处的山脚下有烧木炭遗址。莒子即莒国的国君,据载:莒子从一世子舆期来莒,到莒共公亡国历二十三传,称国数百年。莒子墓内所葬莒子为何人,尚无定论。
作为浮来山八观的又一景,想比张竹溪置身孤冢萧墓间,感慨系之,遂发幽叹:
孤冢萧萧峙涧阿,那寻荆棘问铜驼。
苔生残鼎无香火,鹤倚枯松想玉柯。
城厥烟凝寒翠玉,旌旗影落碧云多。
景王祠宇常邻近,一样销沉感逝波。
朝阳观为元代道观,现在龙泉寺旧址复建,时邱处机得意弟子王敏至浮来山挂单,遂将原龙泉寺除旧更新――毁除佛教偶像,另塑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道教神像,改名“朝阳观”。自此全真派道士在此布道、传功。相传,此观兴建不久,高道张三丰曾至此传功、炼丹。时至今日,此地还流传诸多张三丰趣闻逸事。兹后有不少游方高道、方士、金军将领于此学道、密会。相传,此观道长王敏曾加入红妖军李全内部,并身居军师要职。
元明之交,全真派道士失势,惧罪逃离。此时定林寺和尚得势返寺,重兴定林,收回“朝阳观”,除道教之神,更塑佛教像偶。因是地乡民久受道教、神道熏染,对佛教信仰甚差,加之明隆庆以来赋苛役重,灾荒相继,民多流亡,故香火不盛,甚而至于再度僧绝寺荒。
清雍正八年(1730)大水,浮丘山洪冲垮龙泉寺。后有正一宗(天师宗)道士荀某入龙泉寺废墟结庐搭棚,供龙王、雹泉诸神,募缘集资,将龙泉寺改建成正一宗道观,再兴朝阳观。此次扩建,将大门改东为南,正殿改塑正一宗神像。新观落成不久,适逢春旱,民心如焚,绅民聚众祈雨,道长于龙潭之畔立坛诵经,逾数日,巧遇天降大雨,朝阳观名声大振,香火极盛。
民国十七年(1928),莒沂革命党人与激进学生,多次至浮来山,宣传神道贻害,毁除寺庙像偶,观内道士流散民间务农。
浮来山福寿庙会
浮来山福寿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在浮来山隆重举行,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浮来山,在民间亦称“福来山”,素以“天官赐福于此山”而著称,又有“人到浮来福自来”之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浮来山附近州县如:莒县、沂南、沂水、日照、临沂、四十余村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少,云集浮来山“赶庙会”。会上,除常有的贸易游览、娱乐等活动外,突出特点是人们虔诚地祈福禳灾、祛病延年。定林寺、朝阳观、青云庵内,香烟萦绕,木鱼声声,善男信女在古银杏树下,顶礼膜拜、祈福求寿。庙会期间,诸如“麻姑献寿”、“福福寿双全”、“松鹤延年”、“岁岁平安”等绘画、剪纸作品最受游客青睐;“金棒锤”、“陶碌碡““吉祥如意”、“四季发财”等民间工艺品最为抢手;莒地周姑戏连场演出,更有众多民间艺人登台献艺……真是美不胜收,妙趣横生。
相传浮来山福寿山会的起始年代,可追溯到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据《春秋左传》记载:“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春秋时期,莒鲁两国长期不睦,屡起战端。莒鲁和好,两国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更给莒人带来了福音。为了庆贺这一盛事,即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在盟会地浮来山,人们自发举行庆祝活动,这便是“福寿山会”的起因。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章,因诛吕有功,被封为城阳王,都莒,死后称“景王”。莒人崇拜刘章,在莒城建立了“城阳景王祠“。汉灵帝元年(公元184年)曹操任济南相时,一举捣毁600余座城阳景王祠,唯独莒城景王祠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每年正月十六日,都要自莒城出发到浮来山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活动。人们祭祀城阳景王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出于安汉尊刘的政治信仰,而是出于”谴问福祸立应”、“有神明”、不信神就得“病”,这样一种祈福免灾祛病的纯粹功利主义行为。因此,祭祠城阳景王神以及迎神活动,在东汉末年才能发展成为以莒城、浮来山为中心的全民祭神娱神活动。庙会、赛会年年举行,“纷籍连日”,场面十分壮观。扮演城阳景王的人乘坐两千石高官的专车出巡,扮演随从官吏的也都要穿戴官服,摆列仪仗,鼓乐歌舞。与此同时,烹羊宰牛,饮酒狂欢,并举行盛大的倡乐表演。如果本地倡巫不够,还要从外地邀请倡巫参加。
传说,当时城东姜庄有姜姓老两口,在去浮来山赶庙会的路上,老婆累的走不动了,老头儿背着她走,这就是后来庙会上最受欢迎的“姜老儿背姜婆”节目。
自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正月十六的浮来山福寿庙会,又增添了城隍出巡的祭奠活动,由知州主持,礼房主办。届时,知州率文武官弁、居城绅老,在城隍庙作完隆重的祭奠仪式后,再将判官、鬼吏分别请出。由道士端牌位,将城隍木像请入八抬大轿,伴以旗牌伞扇仪仗队导引,知州随后,两侧集全州道士数百,奏击管乐,伴对缓行,直奔浮来山而去。此时,神轿之前,常有数十名游行的人们,是为亲人替罪还愿,祈福求寿的。对这些还愿者,礼房予以登记留名,会后招待食宿,并作“孝贤”褒奖。
历史人物与传说
陈知州留诗古树下& 定林寺古银杏树前,有一通莒守陈全国之诗碑,碑高0.93米,宽0.57米,厚0.12米。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立。
碑文曰:“浮来山银杏树一株,相传鲁公莒子会盟处,盖至今三千余年。枝叶扶苏,繁荫数亩,自干至枝并无枯朽,可为奇观。夏日,与僚友偶憩其下,感而赋此: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这首游记诗,记述了古银杏树立地位置(浮来山定林寺),名胜古迹(鲁公莒子会盟处),树龄(三千余年),形状(枝叶、繁荫、古老而不枯朽)及作者游山之时令(夏季)等等。
陈全国,祖籍安徽霍丘,清顺治九年(1651)任莒州知州,在任五年。“清正廉明,尤精韬略”。到任时,莒地“初定乱,不逞之徒犹或乘间窃发,全国勒令剿除,民皆安堵,尽心缓缉,渐成富庶之观”。陈知州不仅注重社会治安,着力发展农副业,而且重视文化,本人亦善长诗文。
佛成轶事& 佛成()系清末民初间齐鲁名僧。俗家沂水司马店子,乐户(给富室守墓的吹鼓手)徐贵四子,乳名小四儿;四岁丧母,靠父业为生。小四儿五岁即随父兄习管乐,七岁跟父兄应差。因其少小聪慧吹一口好笛,得同行及僧道乐师喜爱。
同治十年,徐贵率子在沂水刘府应丧事,小四儿因与浮来少僧亲近,混入僧群合奏哀乐,被执事人发现后当场揪出僧群。礼成后对徐贵大加训斥:下九流不识行规纵子充僧……小四儿受斥后痛哭告父,誓死不当吹鼓手。徐贵不夺儿志,至其九岁送给一家村馆当僮仆。塾师怜其聪明勤奋允许随读服劳。逾两年毕四书、能临帖。十一岁塾馆停办,四儿回家数月父死急症。丧后徐四儿不愿当富室鬼奴(昔时乐户兼守墓为家)厌看悍嫂白眼,忿然投奔浮丘僧友求助,住持僧隆济念四儿乐队被揪孽缘,暂留寺中浇花、净案,暇时教其写字、习管乐。历年余,其兄多次至寺劝归无果,而绝手足之情。
十二岁的徐四儿经多次向隆济请求,终被收为弟子,命法号佛成,暂为门外徒,按寺规送村馆先读儒书三年。因佛成有馆僮随读与近年自学基础,历三年熟五经、通史书、能诗文,馆师赞其已备郡试资格。十五岁时剃度。自此接受清规戒律,读释经、守殿堂、抄经卷……过上寂苦日子。隆济初见其郁郁寡欢,数年后渐有村馆俗家窗友、乡亲前来作访,渐使佛成尘念复萌。为此当其十九岁,被派去徐州石佛寺初戒。戒归,隆济见其“觉悟”而学识出众、健谈知礼,自此凡来山朝佛、参禅权贵、学者皆命佛成接待。此间佛成曾用隶书录《心经》立轴,悬于禅堂。亲刻《大悲咒》于怪石峪摩崖(毁于文革),名振一时。
清咸、同、光绪以来,贵妇、官眷盛兴供菩萨念经咒为时髦,为此大批贵妇官眷借拜佛进香之机向佛成索求抄录《心经》、《大悲咒》之类,此时佛成风华正茂,偏有红粉信女出入禅堂,引起群僧不满、乡绅非议,而受到住持严词告戒,佛成为洗涤尘垢,经初戒师之荐去济南千佛山二戒,以表诚心。
二戒归山后佛成昼理林田经营,夜陪师尊打座。十年如一日。此间他在浮来山上所植松柏果树无算。“十里杏花八里松,食果乘凉忆佛成……”这是五十年以后人们对他的怀念诗。怪石峪谷东今日尚存当年佛成植树的刻石。
光绪戊申(1908年)住持隆济年过八十,多次与师弟隆慈商榷衣钵传承事宜。当时隆慈花甲初度,身体尚健,但他誓不承此重任,力荐长徒佛成继承。佛成为避争钵之嫌,当年正月毅然赴北京香山寺三戒。佛成沿途化斋而行,数月到京,赶上秋戒。戒毕,留寺听法、学经。时逢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驾崩。佛成以新戒僧资格应选为“四矮”僧队作“国丧”法事。礼成后赐玉钵,授青、沂两州临济宗曹洞别支长老名号。自此佛成蓄全发戴戒箍为游方高僧。可惜其命不逢时,此刻帝制将终,无数封号官衔皆成画饼,何况僧众。佛成乃识时之僧对此荣耀未向一般人炫耀。
宣统元年(1909)秋,隆济传衣钵于佛成,自此成为浮来山定林寺住持,此后隆济终日“座禅入定”,半年后“圆寂”。
宣统三年(1911)佛成为兴修定林寺远去青州境化缘,并求助曹洞别支资助。时有晚清军痞把总――张大魁驻莒。张窥知定林寺积蓄甚丰,且存大宗古玩、国宝,张捏造罪名,诬僧为盗,将寺财洗劫一空,并将在寺僧侣尽数逮捕入狱。佛成在青得知此事后,直奔济南省台上诉。后蒙地方绅董之助,冤案昭雪。张犯仗法。大宗文物追回,佛成护寺救僧美名远扬。
民国十年前后,浮来山畔部分地痞强伐寺植林木,侵垦寺田,采石破坏摩崖……佛成出面劝说险遭殴打。事急,佛成拿着寺档文约到省投诉,得到莒籍律师徐东辰辩护胜诉,当局为定林寺立约刻石。为此地痞给佛成暗送“讼棍和尚”绰号,但乡民不传。此乃佛成两保浮丘文物的史实。
民国十八年由于时代的进步,激进份子将定林寺像偶毁除。定林香火虽衰,但佛成与僧徒辛勤经管山林,严守碑碣文物,得以未损。
民国廿一年国民山东省政府批准恢复莒县定林寺旧观。佛成在此举中与弟子分头四出化缘。在乡民的通力合作下次年竣工。此间佛成年近七旬独居校经楼修经。其悠扬的笛、管独奏声广传山周数村。他的宠物――黑色哈巴狗善在众人面前随其笛声起舞、跳跃。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阳,佛成无疾圆寂,寿享七十二岁。衣钵传弟子法镜。
张三丰传说& 《雍正莒州志》载:张三丰不知何许人,别号邋遢张(莒人谓其拉腿张)。明洪武年间(1382),应化度世,相传嘉隆之际()出没于莒,曾在莒西浮来山朝阳观小住。
张三丰,《明史》谓其辽东懿州人。清《雍正莒州志》及其墓碑,谓其日照人,曾在莒州朝阳观修道,其墓在莒城西南隅,墓碑刻:永寿张真人讳三丰之墓(此碑毁于1950年)。张真人墓呈圆锥形,全部为砖砌,高约两米,底座中留一龛洞,观者躬身侧耳细听,能听到“嗡嗡”的响声。据说,这是张真人显灵。倘在晴日傍晚,可见墓内发出一缕微弱的亮光,传说是墓内的长明灯。
有关永寿真人之道业、法术、灵异,莒地传说甚多。
传张三丰初来到莒时,认大果街一张氏夫妇为兄嫂,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家生活。后来,嫂子嫌他懒,就把他撵到火神庙里居住。有次,嫂子没好气地说:“你不去拾柴,再做饭烧你的腿呀?”邋遢张遂即把腿伸到锅底下,点火燃烧起来。嫂子一看急了,赶忙拉开,扶他上床,不料,床面“咣啷”一声落地,原来床腿已被烧焦。打这以后,嫂子知他身手不凡,也就不再责怪他了。
有一年麦收季节,许多人家先后来到张家,要雇邋遢张帮着割麦。邋遢张都一一应下。嫂子劝他不要应那么多主,怕误了人家的事。但到第二天,各家的麦田都有邋遢张干活。嫂子回家一看,邋遢张还在家睡觉呢!从此,邋遢张的名声越来越大,,唯独东关一个油店老板不服,背地里还说邋遢张的坏话。有一天,邋遢张听说这油店老板常以油品短斤少两坑骗顾客,就端着个油灯到店里打油。进门后,对店老板说:“给你二两银子,打满一灯油行吗?”店老板说:“不用二两,只需一两银子,保你灯满。”于是吩咐店小二,操起提端,往灯中加油,眼看着油缸干了一个又一个,而灯中的油却不见多。最后,店老板自知得罪了张仙人,便伏身叩头谢罪。
青云庵的传说& 浮来山山顶原有一座青云庵,毁于雍正八年大水,至今留有墙基和残碑。
传说庵中住十数小尼、一老尼。清雍正八年(1730)六月,莒地大雨如注,七昼夜无少停,至六月二十四日,洪水泛滥,浮来山、屋楼崮之间,平地深渊,人、畜、房、木随水漂流而下者,不计其数。数小尼立于山顶,放眼东望,见滔滔洪水淹没庄稼,吞没村庄,情景惨不忍睹,急奔庵内,求老尼设法救人。但见老尼,微闭双眼,手把念珠,悠然而语:“急什么?水再大,还能淹了本庵,快去关门就寝”。话音刚落,山下洪水直往山顶爬,一会儿,漫过山顶,尼姑庵荡然无存。水退后,人们发现,山顶树梢上挂满了淤柴,而山下许多村舍却安然无恙。
飞来峰经过这场洪水冲刷,山腰奇迹般地裸露出一条蟠山蛟龙。由此,飞来峰又名蟠龙山。
救生泉& 清咸丰四年(1854)早春,幅、捻军(民称长毛)先后过莒,见城坚不攻,数万之众在莒境梭织掠食。数万难民避乱于浮丘,因人多泉少造成渴灾,危难之际有略知勘识水位者指导,掘地尺许而得旺水甘泉,渴患幸免,寺僧为感谢山灵,立木牌曰:“救生泉”后改成石碑。救生泉之名,由此而得。
同治十一、十二年间(1873)莒地旱、蝗相继,气候反常,瘟疫流行蔓延,寺僧将中草药装袋,系绳沉泉浸泡,乡民相携前来汲饮防病,半月之后,凡饮此水者得治、防两效之功,救生泉名声更佳。
(二)马G山景区
马G山位于莒城东南35公里,居中楼镇西南,海拔662.2米,顶面积30平方公里。是鲁东南群岳之翠,是日照市境内险峻名山。
此山远眺形如天马奋G,昂首狂奔。近观群峦参列,如巨兽拼搏。全山险峰十六,名泉有五,深洞十七,悬崖徒涧数十,奇石怪岩百计。当地山民谓“看完马G景观,住山两宿三天。”马G山,经康熙七年地震山崩后,山势变得更险更奇。《重修莒志》载:清中叶,此山三面悬崖如削,无路可上,唯南有羊肠小径,仅达中峰。至咸丰十年,近山富室为居山防捻,始在东麓强辟盘道,可达极顶。1958年以来,中楼乡民又在山阴辟出近道可以捷足先登。
踏上登山之路,可见此山峰峦之奇:有的象顶天立地的巨柱,有的象直插云霄的珊瑚。在这些险峰峭壁上,有探身而生的虬松怪树,有垂蔓倒挂的艳丽山花。山鹰低旋,奇鸟巧鸣。空谷生风,云涛翻滚。游人至此,皆有步入仙境之感。古人曾在登山途中摩崖留有诗云:
千山千幅画,一步一洞天。
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想知此山的雄奇与秀美。
马G山古迹考究资料,最早见于《宋史&#8729;杨光辅事略》,时在宋仁宗天圣初年(1025年左右)至政和四年(1114年),莒之马G山有奉敕建庙之说。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以后,此山一度为红袄军所踞。元朝统一山东后,此山短暂时间成为香火兴盛的寺庙之山。通过邹惟新所撰庙碑所见,庙会香火未逾十五年,即有红巾军到此下寨。自元明鼎革,至清康熙六年,始见游山文人留文题咏。清康熙七年,是举世皆知的莒地大地震,马G山崩裂巨变见于史册。山貌、建筑遭到破坏,况且清咸、同间抗捻军团练又在古寨址处结庐修堡,其遗址造远近混淆,给考古者又加辨析之烦。
杨光辅读书处&&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
杨光辅,宋安邱人,居莒之马G山。学者多从受经,州守王溥文荐为太学助教。孙]知兖州,又荐为太常寺奉礼郎,州学讲书。仁宗召至,命说《尚书》,光辅讲无逸一篇,论说明畅。帝悦,欲留为学官,固辞,以国子监丞老于家。
《重修莒志》载:杨光辅读书处,在马G山。俗谓杨广峡。马G山西南有巨石多块呈巷道状参列,据乡老所知,抗战前夕,石上尚有刻字,仅存“杨光”二字。后因风化苔封等故而无觅处。史书所见,宋天圣初年,名儒杨光辅曾在马G山设院讲经。据此该山必有书院之设。查志乘灾异之记所见,自宋天圣初年(1024年)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六百多年中,先后经过元至正四年(1344年)、明嘉靖二年(1523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特大地震,致使马G三次崩裂。尤其是康熙七年之崩,详载于目睹人所写的《客舍偶闻》。上述“杨光辅读书处”是康熙大地震以前的残存物,此巨石巷道或许是杨氏书院的残迹。至于演变成“杨广峡”的原因,出自山民讹传。
清末民初,评书艺人在集市评谈广讲《杨家将》说本。因山民不知杨光辅其人,将那巨石残存的“杨光”,误认为是评书《杨家将》中的杨广(光),故将杨光辅读书处称为杨广峡。
海龙观&& 今望海楼(峰)西南,有一院落残址,大门宽1.5米,台阶尚存两级。门内有焚化池,门前有残碑。此处在1940年以前,此处称海龙观,第一进院尚有正殿三间,北边老母洞中尚有泰山老母塑像,每年四月初八皆有香火盛会。
《齐乘》载:马G山山神祠颇宏大,创建于宋政和四年(1114年),有敕赐“惠感寺”匾额。《马G山祈雨显应碑》纳之《莒志》,此碑即在寺址之前。
《重修莒志&#8729;坛庙》篇称:马G山清有海龙观,道人田本钦募缘重修,规模宏伟。观中古树数十。其中古银杏一株高数丈,粗五围,惜其民国二年六月雷击自焚。民初仕莒诗人夏振寰曾写诗志之:
怒龙骧首自东来,到此恁凌巨障开。
绝顶登临真望海,快心谈处且衔杯。
仙人炼药空留洞,大将观星尚有台。
同治上元洪劫后,千年老树又成灰。
综合《沂州府志》、《重修莒志&#8729;坛庙》所载:马G山之庙元为净居寺,明为甘露寺,清为“海龙观”。
山城&& 《中国农民战争论文集》集:“马G山山城自山顶筑起逶迤而下,沿浔河之滨,在平野之上,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经实地考察此山城分两重:
外城北垣在今四关埠村南,东西走向,东起马G山西山脚,至浔河东岸转而南,到今城子村前复而东。借城子河(也叫皇营河)为南城壕,此外城由黄粘土夯筑而成。今存断续残段多处,最高者约两米,宽八、九米。四关埠系山城北关,是当时南北商品集散的大商埠。
内城借峰峦、涧谷险势接筑石墙而成,蜿蜒坚固。在东南山口险峻山道上建一面南寨门。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隘。此门原貌框架尚存――两侧雁翅墙八米左右,高存三米,门前连长方形高台,约60平方米。台下有阶,阶连下山陡坡,有滑板之势。坡连人工所凿盘道,曲折而下,部分坑洼偏倾处有石砌。此盘道里许,而至山脚。
入此大门,可见门侧转石两块,其磨损度约五厘米。以此可证此门使用时间不会很短,门之宽度不下于三米。入此门北、东、西、三面各入高峰,处处可见建筑拆石。以此可证,当年红祆军、红巾军大寨即在近处。惜因清咸同间抗捻练勇又在此结庐与古营址混淆。从总体概况来看,此处是红袄军所建大寨,是红巾军后踞之垒,是防捻团练修补使用之圩无疑。
斩将台&& 马G山西坡,四关埠村前,浔河东岸,沙滩上有平石一块曰“斩将台”。《莒志&#8729;述遗》载:“马G山有巨石,俗呼斩将台,上刻:‘斩大将王仙处’。字径五寸,每逢阴雨,石色殷赤似血,历久不灭。此书按语曰:《宋史&#8729;李全传》:
全拥众数十万,号河北义军,屡败金兵。宰相史弥远以赵国为义军监国,使将至山。全南征未返,杨四娘率众郊迎。赵国直入馆,傲不为礼。杨四娘膝行入谒,赵国悦,全将王仙忿而杀赵国。李全复上书请罪,史弥远置而不问,李全竟斩王仙。
民间传谓:李全错杀了王仙之后,引起部下众叛亲离,而导致马G山失守。后人有诗记云:
宏图初就戮王仙,斩将台端遗血斑。
矢志赤诚卫社稷,宜察寡识对忠奸。
莫怪众人弃山去,空怀赤心迎帝还。
自毁臂膀成永叹,赤祆尽化红杜鹃。
摩崖石书&& 马G山摩崖留字颇多,有文人题咏,有英雄手泽,惜因沧桑之变,剥蚀苔封,所存无几。仅将志书所载与清晰存世者录之三处:
&“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
此刻在东南山口,路西一块近似立方巨石上,字径约三市寸,苍劲古拙,虽经风雨剥蚀,但仍可辨认,不知为何人所书。
《重修莒志&#8729;金石》载:寿星洞路西石柱上刻:“寿星洞路西石柱上刻:“杨四娘子此山下砦”,无记年。此刻1935年邑文人庄余珂至山考察曾亲为拓制,1962年此处山洪暴发曾有滚石滑坡,已无觅处,现在寻找中。
《重修莒志&#8729;金石》载:“龙凤辛丑鸡山陈元帅此山下寨”在马G山摩崖上。据《元史》看,元朝至元二十一年,即韩林儿所立年号的龙凤七年,此字当系红巾军将领所留。1960年在莒县城内出土铜印两块,一曰:“元帅之印”,一曰“管军万户府印”。印柄均镌“龙凤六年”。两相对照,此印很可能即鸡山陈元帅之印。
此摩崖刻石,据传在今寨门附近,惜因此处山石苔封、有损、难觅。
马G古寨&& 查阅《宋史&#8729;李全传》、《莒志述遗》、《国初群雄事略》、《重修莒志》、《中国农民战争论文集》等书证实:南宋嘉定四至十年间,红袄军拥众十万,其军队集驻于马G山周围――北到寨里河,南到雀山,皆其兵营。其中军寨在马G山上,元末陈猱头集结的红巾军踞马G时间虽短,其军帐之寨却袭李全之遗寨。兹后历经三次地震、山崩,古营垒所存皆残。至晚清,抗捻武装又有修寨之举。
在上述庙址北、西,今存大宗非近代陶片,与残破石磨、石碾、马槽、旗杆座等。这些石具皆非莒地传统制作模式,多系青、潍一带古样。以此推断,是李全部下所遗无疑。因李、杨之军多系潍、青子弟。据此,这些遗物绝非晚清抗捻者留。
或云:上述庙址是李全的中军帐。据考,其中军帐应在其西或北。自李全撤离马G,到抗捻武装居山逾六百余载,经三次山崩,尚能存此明显遗物,说明此处遗存太多。旗杆座必须立于大帐门前,从现有的座子看,原是垒砌石基,察其损毁状可知应是山崩地损。因此处山坡坡度不大,似是有些南移,绝非庙中之物。李全的红祆军皆崇信神道,野史所见,李全每至一地,首先拜庙祭神求佑,况且马G庙址近下山之路,是难守易攻之地,李全绝不会冲神威,犯军忌设大帐于难守易攻之庙。从地势路径看,其大帐应在庙之西部或西北部。望海楼(峰)上有小平地一块,民称小校场,1960年捡柴者曾刨出刀矛之类。据此当年李全的军帐或许设在此处。
历次农民起义与马G山
马G山战火之记散见宋、金、元诸史。自明至清初,未见兵事记载,至清咸、同年间,幅、捻乱起,此山屡遭战祸。其重大战争载于《清实录》。自晚清至抗战前夕,此山屡为草莽、豪强所踞。自抗战之始,至解放战争结束,马G山区一直是支援前线的民主根据地。
有关马G山的战史,虽有正史之载,但鲜见战事始末翔实之记。据正史、方志之记和先贤遗稿、笔记、金石、文物等考证,红袄军、红巾军、幅军、捻军等均在马G山有战史。
红袄军在马G&& 南宁嘉定七年前后,蒙古军南侵,夺去金人大部踞地,金人领土急剧缩小。金朝为急需军用,赋敛益横。此时冀、鲁一带民不堪命,纷纷揭竿反抗。泰安沂州一带,以刘二祖为酋;潍州、安邱附近李全为领袖;青、潍、莒三州,以杨安儿部众最多最强,一度立大齐国号而称帝,建元天顺。上述这些起义军,皆以道会神教为精神支柱,身穿红色坎肩,坎肩内絮丝、麻、头发之类,时称衲甲,作战时有防枪、箭之功。按五行之说,红色为火,火可克金。穿此衲金,有灭金祥兆,有防身之功,又是军队的服装标记,故称红袄军。
1211年(南宋宁宗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益都人杨安国(贬称鞍儿),拥红袄兵十万余,踞登州称帝,国号“大齐”。建元天顺。一时势不可档――下宁海(今牟平),破潍(今潍坊市)、沂(今临沂)、海(今海州)诸州县,威震金人。
1214年(南宋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杨安儿由胜转败。是年腊月廿八日,安儿乘船败走海路,行至即墨海隅飞绞保唤鹎布橄盖裳鹱按颍钌洗被髦渌馈0捕拮樱幼友钣眩懦凭糯笸酰幌瘛0仓锞耍娜称洳胁浚媳架斓亍O娜曷酰崖什芯0捕忻茫钫妫懦扑哪镒樱破锷洌ū椋栽疲骸袄婊ㄇ固煜挛薜惺帧保蟹钗霉谩W匀胲斓睾螅擅钫嫱称洳竣佟
1216年(南宋嘉定九年金贞佑四年),杨妙真统红袄军万余众,至莒之马G山下。时有潍州红袄军首领李全拥众数万,先至浔水之滨。两军相遇,争山拼搏。鏖战三昼夜,李全设绊马索智擒妙真,几经交涉,两军讲和,杨氏嫁李,遂在马G山修山城、开商埠。自此,马G山成为红袄军抗金大本营①。
1218年(南宋嘉定十一年金兴定二年),李全以马G山为中军营,分路袭杀金兵。正月,破莒州,擒金将蒲察,并留军踞守莒城,相继破沂水、下日照。此时,南宋宰相史弥远闻李全屡败金兵,夏初遣赵国,为义军监军使至马G山。赵至山,值李全远征未返,妙真率众出迎。赵国傲不为礼,李全部将王仙愤而杀赵国。李全归,随上书史弥远请罪,史置而不问,李全斩王仙于马G山下②。
王仙处斩,军心不服。金招抚副使黄国阿鲁答,乘机袭破李全部于莒州及日照,金军乘胜南犯,李全弃马G而奔海州③。
附:李全、杨妙真事略
李全(?-1231年)红袄军首领。宋、蒙之际割据势力头目,潍州北海人。以弓马敏捷闻名,善运铁枪,因号李铁枪。初以贩牛马为业,南宋开禧间,曾为义军,配合宋军攻进涟水,后起兵抗金。金贞佑二年(1214年)杨安儿败死,安儿妹杨妙真率残部踞莒州磨旗山(今马G山),与李部会合遂结为夫妇,势大盛。嘉定十一年(1218年)降宋,任京东路忠义总管,特补武翼大夫,充京东路兵马副部总管。次年,升观察使、都统制,驻军楚州(今江苏淮安),十三年加节度使。小胜金兵,同时兼并山东红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照莒县卫星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