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怎么样扬帆校园联盟怎么样?

是“扬帆起航”还是“扬帆启航”?_百度知道
是“扬帆起航”还是“扬帆启航”?
我认为是“扬帆起航”,但不知对不对!!!望同学、朋友帮帮忙!!!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但「起运」和「启运」是两词皆收的。可见两字相通.htm两词都是「开始航行」的意思。虽然《现代汉语词典》只收「起航」,都是可以用的。参考资料:http:启航.zdic.net/cd/ci/10/ZdicE8ZdicB5ZdicB7352133.htm" target="_blank">http://www.zdic.net/cd/ci/10/ZdicE8ZdicB5ZdicB7352133://www.zdic.net/cd/ci/7/ZdicE5Zdic90ZdicAF106718
采纳率:58%
来自团队:
是“扬帆启航”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扬帆起航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学校和宿舍环境好不好?求图!_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3,085贴子:
学校和宿舍环境好不好?求图!收藏
别做梦,如果不住新楼,那就夏天蒸桑拿。
正在蒸桑拿
学妹给眉毛好好画画
有新宿舍咯你们
你是来上学的,环境我就不多说啦
如果能去新宿舍楼就很好
你是来上学的,不是来享受的
学校不错,宿舍就差点了
你是来上学的,不是来玩的
你们大一新生说不定能住上新宿舍楼,所以说,宿舍不一定差
学的好就可以了
登录百度帐号“校园激情飞扬,学子扬帆远航”合肥42中举行2017届毕业典礼_新浪安徽教育_新浪安徽
“校园激情飞扬,学子扬帆远航”合肥42中举行2017届毕业典礼
来源:新浪安徽日字号:|
  青春在六月放歌,梦想在此刻起航。6月17日上午9时,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届毕业典礼如期举行。
校长致辞 回首三年初中时光
  庄严的奏唱国歌仪式之后,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艳华作了毕业致词,郭校长对圆满完成初中三年学业的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郭校长还为教师代表献上鲜花,对他们三年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更广阔的未来在等着他们。九(11)班焦珺豪同学吉他弹唱《外面的世界》更是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将毕业典礼推向了一个高潮。
家长寄语 感恩42中殷殷教诲
  13个班级的家长代表上台接受了孩子们的献花和拥抱,并对学校和各位老师表达了感谢,以及对毕业生们的美好祝福。
  郭艳华校长给各班班长颁发毕业生证书,王萍、武江义、王孝和副校长给毕业班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送上对全体毕业生光荣毕业的热情祝贺。学生们走过毕业门,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的微笑。
师长祝福 42中学子扬帆远航
  各班毕业生代表向班主任老师送上了艳丽的鲜花,并深深鞠躬和拥抱,表达对老师们的真挚感谢。班主任老师们更是现场表达了对毕业生的谆谆教诲和美好祝福。
  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全场师生及家长合唱《同一首歌》。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三年的光阴,一千多页的日历就这样匆匆翻去。相信全体九年级学子定将带着满满的收获、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热切期望,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24小时排行
【如何教孩子不懦弱】遇见困难鼓励孩子想办法应对,不退缩...
沒錢吃午飯的小女孩:肚子餓時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凝心聚力,筑梦成真——想起创建庐江中学新校园的那些日子
凝心聚力,筑梦成真
——想起创建庐江中学新校园的那些日子
一、东顾山麓,百年名校展新颜
2013年9月初的一个早晨,天高云淡,秋清气爽。一轮红日,正从东顾山上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投射到山脚下一座美丽的新校园,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这座新校园就是有着“中华百年名校”之称的省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安徽省庐江中学。
学校自2012年8月搬到东顾山脚下以来,已经整整一年了。新校园一切都是崭新鲜亮的,如同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发出清新、绚丽的光芒。她东依蔚然秀丽的东顾山,西邻景色宜人的景观湖,占地270亩,是一所山清水秀、环境优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整个校园依山傍水,坐北朝南,规制成矩形,有南北东三个校门。校园内几条七米宽的柏油马路,将整座校园纵向切分为东、中、西三个板块,正对南大门的是中区,由南往北依次分布着平整开阔的扬帆广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整洁舒适的教师办公楼、造型雅致的艺术馆、碧波荡漾的筱湘湖、宽敞明亮的室内体育馆;进南大门往左是西区,由南往北依次分布着设备齐全的科学馆、翰墨飘香的教学楼、漂亮美观的十个篮球场、排列俨然的二十五张乒乓球桌、绿草如茵有着八道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进南大门往右是东区,由南到北依次为钟楼耸立的行政办公楼、正在建设中的大礼堂、饮食丰富的餐饮中心、安全舒适的六幢学生公寓。按功能大致可分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艺体活动区和综合区四个部分。
步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扬帆广场,广场北面耸立着一根高高的不锈钢旗杆,顶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大型雕塑——扬帆,寓示着百年庐中将从这里开始新的扬帆远航。
这天清晨,在这座广场上刚刚举行过开学初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三千八百多名师生齐聚在此,向鲜红的五星红旗庄重地宣誓:一定要传承发扬“同心、奋进、自立、求真”的庐中精神,用青春、激情和汗水谱写百年庐中新的辉煌。
刚刚作过国旗下演讲的庐江中学校长、党委书记钟社生,此刻,静静地站在广场上,环顾着崭新的校园,沐浴着金色的朝霞,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想起创建庐江中学新校园的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还有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二、高瞻远瞩,谋划教育新篇章
一直以来,庐江中学备受庐江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厚爱,她的成长与发展,也备受历届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怀。
庐江中学老校区位于庐城中心地带,区域狭窄,周边被其他单位和民房包围,缺乏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学校只有南北两门出入,且都位于交通要道,上放学时段人员拥堵,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规模已明显落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在日新月异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
如何加快庐江教育的龙头——庐江中学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庐江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庐江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成为摆在庐江县领导面前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了加快庐江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庐江中学的发展步伐,2008年,在庐江中学建校105周年之际,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论证,最终作出了在庐城镇城东新区兴建庐江中学新校区的重大决定。
这个决定,将改写庐江中学的历史,直接影响庐江中学下一个百年的发展。
当时的庐江县委书记范洛森、县长王民生以及县教育局领导等,多次到庐城镇城东新区实地考察新校园地址,最后决定在城东新区中心地带、毗邻水体公园的地段,划定270亩区域作为庐江中学的新校址。
自2008年1月22日王民生县长召开第一次庐江中学新校区建设筹备会议,至2009年9月8日举行庐江中学新校区开工典礼,县委县政府召集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城投公司、财政局、教育局、规划局、投资委、卫生局、公安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前后共召开了12次专门会议,加以研究、部署、统筹、规划、督促等,为庐江中学新校区的开工建设出谋划策、统筹安排、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引驾护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将庐江中学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名校,无疑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德政大业,充分显示了庐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的眼光。
呼吸着馨香的晨风,倘佯在这景色怡人、书香浓郁的校园里,钟校长内心涌起了甜蜜而幸福的感觉。新校园建设得美丽如斯,庐江中学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要感谢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
首先要感谢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委县政府的高瞻远瞩、心系民生,其次要感谢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鼎力相助,还要感谢新校园建设者们的披星戴月、含辛茹苦。
三、桑梓情深,设计大师绘蓝图
跟随着旭日东升的脚步,踏着满地柔和的晨光,钟社生校长漫步在新校园整洁的柏油马路上,尽情享受着这独处的难得时光。仰望天空,淡淡的云朵漂浮在晨色中,欲醒未醒;眺望东方,连绵的青山将宁静的校园轻搂怀中,若即若离。校园内,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一块块花团锦簇的园地,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绿树,像一幅幅水彩画,惹人心醉。
校园整体格局方正、端庄,各座建筑厚重、典雅,整齐中富有变化,既有对称美,又富层次感。校园主色调为哈佛红与剑桥灰,哈佛红看起来明快而不艳丽,给人朝气蓬勃之感;剑桥灰看起来素雅而不晦涩,给人以厚重大气之感。二者巧妙搭配,相得益彰。整个校园与四周的大环境相互映衬、呼应,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及其精心追求的建筑设计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庐江中学新校园这一杰作的设计者为建筑界两位杰出的专家吴庐生、戴复东夫妇。
吴庐生,女,安徽省庐江县人,1930年生于江西庐山。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同年到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1972年调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先后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总建筑师、高级顾问,获政府特殊津贴。其设计工程获市、部、国家级奖12次。2004年获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戴复东,男,安徽省无为县人,1928年出生于广州市,系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的长子。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获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艺术中心主任、上海建筑师与建材企业家联欢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为了兴建一所设计一流、高端大气的新校园,钟校长风尘仆仆赶到上海,登门拜访已是耄耋之年的设计大师吴庐生、戴复东夫妇。两位老人家听说家乡教育的领军学校庐江中学要兴建新校园,欣然应允。他们不顾年岁已高、舟车劳顿,带领多名研究生,千里迢迢,前后数次赶到庐江,到庐中新校址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几易其稿,最终拿出了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供庐江县委县政府决策、确定。
为使新校园的建设更加完美,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钟社生校长带着图纸,不辞辛苦多次赶往上海,与两位老人家探讨、商量,认真修改设计方案,直到令人满意为止。钟校长犹记得一个细节,当他建议将教学楼门柱由方形改为圆形,并说明这样既能消除安全隐患又增强美观效果时,老人家虚心地接受了这个建议。每当想起这些,钟校长仍然感慨不已。
两位老人家精益求精、虚怀若谷的敬业精神,对家乡深深眷念的赤子情怀,不仅深深地感染了钟社生校长,而且通过钟校长的介绍、宣传,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知情者,激励并教育了广大师生员工。
四、筚路蓝缕,美丽校园平地起
整洁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楼房,清澈见底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常开的花朵……校园里,到处是赏心悦目的美景,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
谁能想到,眼前这座美丽的校园,当初曾半是荆棘丛生的荒土岗,半是蛇虫出没的杂草地。要在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地建起一座现代化校园,谈何容易?土地规划、设计方案、资金筹备、人员安排、建设招标、施工监管……一桩桩,一件件,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要精心考虑,周密筹划,费心思量,尽心去做,其间经历的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问题,难以与人尽说。
千方百计,竭尽所能,学校终于筹集齐2000万启动资金。经过长时间、多方面的精心谋划和筹备,其他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就绪。
2009年9月8日上午,城东新区彩旗飘飘,爆竹声声,一派喜庆气氛。庐江中学新校区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原巢湖市关工委主任郑敬道、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朝祝、副市长罗平,市教育局局长费勤松、副局长王光启,市人民政府督学王业斌,庐江县领导王民生、尚新梅、陈郁、程习龙、陈启波、蒋大彬、操明华、庐江中学校长钟社生等出席开工仪式,各镇、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完职中、中心校、初级中学负责人及城东新区建设指挥部全体人员也应邀参加了仪式。县人大副主任、城东新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徐大中主持开工仪式。
这一天,注定将被载入庐江中学的发展史册。
新校区破土动工之后,东顾山脚下的这块土地很快变成了一片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由于工期短,时间紧迫,在县委县政府多次调度下,庐江中学先后三次“倒排(倒计时安排)”施工时间表,将施工任务具体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全体工作人员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无论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还是酷暑难耐的炎炎夏日,大家都夜以继日,马不停蹄,节假日也无暇休息。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夏天被烈日高温炙烤得黑瘦脱形,冬天被寒风冷雨吹灌得皮肤皲裂;有的吃住都在工地上,有的无暇顾及家中的妻儿老小……
县委书记王民生、县长刁吉润等领导常常亲临一线工地,看望、慰问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任劳任怨予以了充分肯定。这些给了全体工作人员极大的鼓舞,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由于低价竞标,增加了校方质量监督的难度。钟校长每天都睁大眼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为学校的利益严把质量关。他几乎将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射到新校区的建设上来,每天亲临工地,以便及时应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建筑地势东西高低落差太大,最大落差达8.6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钟校长召集有关人员,经过反复思量,设计院最终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落差,将图书馆下面设计为教师停车库,将教学楼下面设计为学生自行车库和半地下自行车库。类似这一类情况或远比这麻烦的问题,难以一一例举。
日升月落,寒来暑往,转眼几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块块园林初现倩影,一条条道路日见成形,一个崭新的校园慢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五、众志成城,社会各界伸援手
按县政府要求,庐江中学必须赶在2012年9月1日之前整体搬迁到新校区。为此,自2009年9月8日开工至2012年8月7日搬迁,县委县政府前后召开了23次有关会议,加以检查、督促、协调、调度。县委书记王民生、县长刁吉润多次亲自主持会议,听取汇报,统筹安排,部署指导,督查落实。
为了确保走读学生的交通安全,保证他们能够按时地上放学,县政府与公交公司签订了协议,特地增加了6、7两路公交车20多辆,并开通了6条公交线路,以保障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正是由于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怀,各项建设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进。每当想起这些,钟校长的心头总会荡漾起一阵阵暖流。让他难以忘怀、心存感念的除了领导的关怀,还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援助。对庐中新校园的建设,他们有的慷慨解囊,有的捐赠物品。
校园内的最高建筑是行政楼北部的钟楼,这是庐江中学的标志性建筑。钟楼顶端四面都有一个边长4米的方形大钟,大钟造型美观大气,钟声响亮悠扬。大钟是由深圳豪威集团董事长校友许生先生捐赠的,钟楼上镶嵌着“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八个红色的楷体大字,旨在告诫激励庐中师生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学以致用,跟随时代一同进步。
合肥庐江商会邵克云会长、莫家进副会长、孙功伟校友等捐赠的大型雕塑——扬帆,竖立在校园广场的正中央,高达15米,雕塑由红蓝两色构成,色泽亮丽,造型抽象,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安徽大地熊公司捐赠高3.2米、重8吨的一级汉白玉孔子雕像一座,雕像安放在教学楼边,用以激励着莘莘学子传承中华文化,矢志读书,报效祖国。
在新校区建设初期,县政府为了绿化校园,要求每个乡镇给庐江中学捐赠6棵直径不低于20厘米的香樟树,各乡镇踊跃支持,有一个乡镇慷慨地将自己办公大院里的大香樟捐赠出来,最后共计捐赠香樟树108棵。这108棵香樟树,像一个个哨兵整齐地排列在校园四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庐中1988届一对不愿留名的校友夫妇赠送了直径达35厘米的两棵大榉树,罗河铁矿捐赠的直径达40厘米的榉树和直径达30厘米的广玉兰,庐江万佳商贸董事长汪梅标捐赠的树龄达30年的4棵美人梅……这些树木、花卉将庐中新校园装扮得绿树成荫,香气馥郁。
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援助下,在全体庐中人的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下,庐江中学新校区终于顺利竣工。
2012年8月7日上午,庐江中学新校区彩旗飘扬,群贤毕至,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庐江中学正式整体乔迁新校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进真,县人大副主任王秋炎,副县长蒋大彬,县政协副主席郭厚英,县教育局局长胡传国、党委书记黄法有等领导出席乔迁仪式。庐城中小学校长、庐江中学全体在职教职员工和庐城部分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的历史时刻。
六、继往开来,扬帆远航谱新篇
晨光微露,教学楼书声琅琅;和风拂面,筱湘湖波光粼粼。不知不觉,钟校长漫步来到筱湘湖边。筱湘湖是为纪念庐江中学堂的创立者卢国华(字筱湘)而建,湖边竖立着一块赭红色的石头,上面由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覃志刚先生书写的“筱湘湖”三个镀金大字。
从东顾山俯瞰,筱湘湖宛如一颗温润的美玉镶嵌在庐中校园。湖里碧水悠悠,四周杨柳依依,一座曲折别致的浮桥蜿蜒到湖心。这是校园景观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也是师生悠游的美好所在。
庐江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名校,学校前身系前清举人卢国华等于1903年创办的新式学堂——庐江中学堂。后数易校名,至1952年正式定名为“安徽省庐江中学”,1978年被评定为巢湖地区重点中学,1984年升格为安徽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12年8月乔迁新校区。
一转眼,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已经整整一年。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助下,全体庐中人顶住压力,戮力同心,迎难而上,克服交通、宿食等方面的诸多不便,坚持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不放松,终于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一、二、三本科达线率喜获合肥市四县一市省示范高中之首,并荣获合肥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这也是自2011年庐江县融入合肥市以来庐江中学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庐江中学经受住了关键时期的严峻考验,没有因为搬迁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也赢得了那些因担心学校搬迁而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们的信任与支持。
想到这些,钟校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着眼前亲切的一草一木,听着教学楼那边传来的琅琅书声,脚下的步伐更加轻快起来。当——当——当——,此刻,钟楼上传来悠扬的钟声,不知不觉早自习已经下课。太阳慢慢地升高,露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给钟楼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边,整个校园也沐浴在金色的朝晖之中,美轮美奂。“依山傍水,风景这边独好;承前启后,校园如此多娇。”钟校长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李明阳亲笔为庐中题写的书法对联。
自从搬迁到新校园,庐江中学拥有了全省一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好风凭借力,送我到青云。钟校长默默地告诫、勉励自己:我们全体庐中人一定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珍惜信任,精诚团结,不辱使命,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为把庐江中学建成高质量、有特色、创新型的品牌名校而志存高远,扬帆远航!
&&&&&&&&&&&&&&&&&&&&&&&&&&&&&&&&&&&&&&&&&&&&&&&&&&&&&
二〇一四年六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