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邮编淅川移民安置点在邓县有几个

当前位置: >>
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介绍10月14日
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简介(2011 年 10 月 14 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 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千秋 伟业。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 证工程按时蓄水,通水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工程建设规划,我 市共需搬迁丹江口库区农村移民 16.2 万人, 安置区涉及河南省 6 个省辖市 25 个县(市、区) 。为全力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 设, 河南省委, 省政府明确提出丹江口库区 16.2 万移民安置 “四 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把移民工作当作重大政治任务,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政策优势,举全市之力,全力抓好移民迁 安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目标任务。止 8 月 25 日,16.2 万库 区移民,已累计搬迁 15.26 万人,占总任务的 94.2%,已基本完 成。其中,1.1 万试点移民和 6.49 万第一批移民已分别于 2009 年 8 月和 2010 年 9 月完成搬迁任务, 8.61 万第二批移民已顺利 搬迁 7.67 万人,剩余的 0.94 万淅川县后靠、投亲靠友分散安 置和郑州市安置的 4 个社区移民将在今年 10 月底前全面完成移 民搬迁任务。- 1 - 一、历史篇 (一) 丹江由来 丹江发源于秦岭深处,自陕西商南县一路南下,流经河南 淅川县,由丹江口注入汉江,因其河水清澈,古称之“粉清江” , 后因尧帝之子丹朱到此地治水有功,死后葬于江岸留下坟冢, 人们为纪念他,将“粉清江”改为丹江。 丹江全长 384km,号称 800 里丹江,流经淅川 100 多公里, 为全段下游。 “烟雨茫沧沧,一线穿南北”“河身如带势环弯, , 一线中流两岸山”“船在水上漂,山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 、 , 把丹江和淅川形象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丹江是古时南方通往古都长安的唯一通道,是鄂、豫、陕 水路运输的天然航道。这一天然航道上自陕西龙驹寨,下至湖 北老河口,顺汉江入航长江。在古代,我市现丹江口库区一带 文化相当发达,公元前 20 世纪至公元 10 世纪,中国政治中心 一直位于以西安、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和伊洛地区,这一地区与 华东、华南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汉江和丹江进行,当时 丹江一带不亚于今天“九省通衢”的武汉。丹江早在战国时期 就已经通航,明清时期发展成为“黄金通道” ,每日有上百艘船 川流不息,沿途码头、驿站颇多,著名的明清“荆紫关”十分 繁华,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商贾云集之地。这里是丹江库区移- 2 - 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丹江口库区考古发现了 1 亿年 前大量的恐龙蛋化石群、50 万年前的大象牙齿化石、20 多种古 脊椎动物化石和猿人牙化石、30 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发现 了“楚始都” “龙城”遗址都淹没在丹江水下,在龙城一带,近 年来相继发掘了 28 座春秋楚墓、 多座楚国贵族墓葬群。 20 大量 实事证明这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丹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出“楚都”和大批良才,伟大诗 人屈原遗响千古名篇《国殇》 ,就是他在登上马蹬岵山凭吊秦楚 大战阵亡的 8 万多名战士而作(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 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①饣髅摹L焓弊 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 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 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春秋战国 时期的商圣范蠡、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北朝无神论学者范缜 等生于斯、长于斯。另外丹江岸边名盛古迹繁多:建于明成化 年间的“魁星楼” ,当时是摩天大楼,有“半截还在天里头”之 说,坐落在丹江北岸的“香岩寺” ,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白马 寺、少林寺、大相国寺) ,唐朝宣宗皇帝因躲避宫廷斗争,藏于 此 7 年,当了 7 年和尚后才回长安即位。另外,丹江岸边还有- 3 - 许多古老神化故事:哪吒闹海的故事发生在淅川县埠口街西丹 江有个叫遁陆口的地方;荆紫关的猴山是孙悟空保师傅唐僧西 天取经路上镇妖的地方;丹江北岸的“愁斯岭”因王莽追刘秀, 刘秀看到眼前难以攀越的山岭仰天长叹“真是一座愁死岭啊” 而得名……这些神话传说,无不增加了丹江人的自豪感,彰显 了厚重的丹江文化。 丹江水滋养着一河两岸的沃土,那东接南阳、西连郧县、 北通定阳、南达襄阳的“顺阳川” ,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粮食 窝子” ,粮食产量占当时淅川县总产量的一半。被掩没的“李官 桥”当时的繁华堪比开封“清明上河园” 。 丹江水库蓄水后,丰产粮食的三大川(顺阳川、板桥川、 淅川)几乎所有肥美的土地全被淹没,代之以 60%的丹江水域。 从此,这里少了许多热闹和人气,留下了长长地历史记忆和世 代丹江人的留恋,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母亲。丹江的血 脉仍在。 (二) 丹江移民变迁 1、丹江口水库兴建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丹江是汉江的最大支流。从丹江 口开始,丹江泻入汉江,两江合势,一泻千里,直奔武汉,由 汉口涌入长江。 虽然说汉江与长江共同努力冲积出江汉大平原,- 4 - 为人们创造了福址,但也带来了无尽灾难。 “三年两溃,十年九 灾”是真实的写照。1934 年 7 月,一场大水,把汉江两岸 10 多个县市变成了汪洋,淹没耕地 670 万亩,370 万人流离失所, 8 万多人在洪水中丧生。新中国的成立为汉江治理带来契机, 1950 年 7 月,全国三大“火炉城”之一的武汉市酷暑难耐,时 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李先念请来各路专家,召开了一个特别专 题会议,议题是汉江治理。1951 年,长江水利委员会经过对汉 江的勘察,提出了在丹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建坝的设想。 1952 年,原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带领百名专家对汉水进行勘 察,确认丹江口条件优越,是理想的首选坝址。与革命先驱孙 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 “改良此水,应在襄阳上游设水 闸”的观点不谋而合。1952 年 10 月 30 日,毛泽东在河南视察, 他登临郑州邙山,俯视脚下滔滔黄河,以诗人的浪漫说道: “南 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嘛! ”1953 年 2 月 19 日,毛泽东视察长江,他站在“长江”号军舰的甲板 上直问陪同他的水利专家林一山: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 能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一些?”说话间,他用手中的铅笔在地 图上久久地指着丹江口一带。 毛泽东手持铅笔只轻轻那么一点, 不仅与水利专家的精心勘测相吻合,更重要的是赋于了规划中 的丹江口大坝又一新的神圣使命, 丹江口水库的设计蓝图由 “以- 5 - 拦洪灌溉为主”,调整为“远景南水北调,近期蓄洪灌溉” 。1956 年, 《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经林一山亲自把关,送达北京。 1958 年 2 月的一天,毛泽东把治理长江和南水北调的任务交给 周恩来总理,他对周说,这些问题今后由你来管,并伸出 4 个 指头强调: “一年抓四次”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 。3 会议,周根据毛南水北调的构想和专家们的规划,在会议上正 式提议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得到中央会议的支持和批准。 毛泽东在会上兴奋地说: “打开通天河、 白龙江, 借长江水济黄、 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联系起来了。 ”1958 年 9 月 1 日开工奠基,1959 年 12 月 26 日上午,汉江成功截流。 2、丹江水库初期工程移民 水库、移民相伴而生,建水库必先移民。 初期移民。 ( 1) 初期移民 。 1958 年丹江口大坝开工,1959 年淅川 县 22000 多人移民青海;1961 年,大坝围堰壅水,丹江岸边 淅川县又有 26000 多人搬出库区;1962 年大坝工程因质量问 题暂停,迁出的大部分移民又返回故园;1964 年,中央同意 丹江口水库工程恢复施工,移民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第一阶段, 青海支边: 第一阶段 , 青海支边 : 1959 年 3 月至 1960 年 5 月先后 移民 22342 人,分别迁往青海省的黄南、贵南、海南三个自 治州。- 6 - 第二阶段, 围堰移民: 第二阶段 , 围堰移民 : 1961 年丹江口水库围堰壅水,国 家决定 124 米高程以下居民动迁,累计动迁 26725 人,其中 4310 人迁往我市邓县,其余 22415 人在淅川县内自安。 第三阶段, 外迁湖北: 第三阶段 , 外迁湖北 : 自 1966 年至 1968 年分 3 批迁往 湖北省荆门、钟祥两县,习惯上将 1966 年迁往湖北省的移民 称第一批移民,加上此后外迁、内迁共 6 批移民。 1966 年第一批外迁移民 14868 人,其中 10973 人迁往湖 北荆门县,3895 人整迁至湖北钟祥县大柴湖区; 1967 年第二批外迁移民 23311 人, 其中 8428 人迁至湖北 钟祥县大柴湖区,其余在荆门安置; 1968 年第三批外迁移民 31670 人,整迁至湖北钟祥县 第四阶段,淅川内安 : 第四阶段 ,淅川内安:自 1971 年起至 1978 年基本结束, 分三批: 1971 年第四批移民 32188 人,其中 10679 人迁往邓县, 21509 人在淅川县内自安; 1972 年第五批移民 24000 人,全部在淅川县内自安; 1976 年第五批移民 25870 人,全部在淅川县内自安。 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移民期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大跃 进和文化大革命。移民青海第一批去的是 8108 个青年,当时 他们是抱着希望,认为哪里比家乡好,后来 12000 多移民家- 7 - 属带着 7 天的干粮,每人一套棉军大衣,坐着火车怀着梦想 去的,由于属部队编制、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应,去了 22000 多人,死了 5000 多人,留下 6000 多人,余下的都逃了回来。 水库水位越来越高,61 年围堰水位线是 124 米,淹没两 个区 4 个公社,移民 26000 多人,其中邓州市 43100 人,其 余 22000 人在淅川县内自安,采取的办法是发点安置费(最 多 310 元) 让自己去流落, , 他们四处投靠, 政府就不再管了。 当时有的在外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又都迁回来,加上青海返 迁的,成群结队移民蜗居在丹江岸边过着“野人”生活,没 户口,没生活来源。引起中央重视后,后来才有“河南管迁, 湖北管安” 、移民湖北大柴湖、荆门。 文革期间,移居湖北移民由于生活所迫,双方交恶,曾 发生几千人携带土炮、锄头械斗,移民打死对方 3 人,湖北 就动用武警部队把村子全部包围,迫使双方停战。后来湖北 准备把移民分散到各个村里,随之而来发生移民返迁问题。 从 59 年开始,到 66、67、68 年,三年去湖北 3 批,70 年第 四批去,74 年第五批,76 年第六批。不少人都是多次搬家, 一生处在颠沛流离状态,家徒四壁,为国家而几代人流离失 所。仓房乡 75 岁的王云汉老人,先去青海、后去湖北,中间 又几次返迁,这次又去郑州,期间搬了将近 6 次家。历史上- 8 - 的丹江移民搬迁是不成功的搬迁,这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有 关。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丹江口库区移民所做出的重大牺牲。 ( 2)中线工程移民。这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 中线工程移民 。 移民涉及南阳市淅川县 11 个乡镇、184 个行政村,规划农村 移民 16.2 万人,其中有 62000 多人是二次、三次、四次、五 次、六次移民。这次 16.2 万移民安置区涉及郑州、平顶山、 新乡、许昌、漯河、南阳等 6 个河南省省辖市的邓州、唐河、 社旗、新野、淅川、宛城、卧龙等 7 个县市区的 61 个乡镇。 (三)初期工程移民生活现状 丹江口水库大坝于 1958 年 9 月动工兴建, 1967 年下闸蓄 水,1973 年全部完成,初期工程坝顶高程 162 米,正常蓄水 为 157 米,总库容 174.5 亿立方米(大坝加高后总库容达到 290 亿立方米) 淹没我市淅川县 365.6 平方公里 , (54.8 万亩) , 动迁我市淅川县移民 20.2 万人,占湖北、河南移民人口 38.2 万人的 52.9%,其中我市淅川县内安置 12.6 万人。初期工程 移民从 1959 年开始,到 1978 年全部结束,历时 20 年。由于 人口自然增长和搬迁回流等原因,止 2008 年底,淅川县内实 有丹江口水库初期移民 18.7 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26%。 据调查,止 2007 年底库区移民人均年纯收入 1120 元,占 淅川县人均水平的 47.5%, 占我市农民人均水平的 38.7%, 其中:- 9 - 人均纯收入 625 元以下的有 3.98 万人。 造成库区移民贫困的主 要原因:一是由于初期工程移民安置欠帐太多,移民最基本的 生产生活资料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在实施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 移民移民中,由于当时未考虑环境质量因素,国家直接补偿仅 7070 万元。 1980 年国家处理丹江口水库遗留问题以来, 自 在长 达 23 年内累计扶持只有 1.8 亿元, 补偿与移民搬迁造成的损失 形成了巨大反差。后期扶持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了库区移民生 产生活条件非常落后。二是多次搬迁,居无定所,移民根本不 可能形成财产原始积累。再加上由于受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的影响,2003 年国家颁布丹江口库区停建令,国家、集体和移 民群众在库区大量减少基础设施投入,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进入 21 世纪,不少丹江人仍生活在极度 贫困线以下,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存在的 主要问题:一是人均耕地少、质量差。库区移民人均耕地 0.94 亩,远远低于我市人均 1.56 亩的平均水平,且其中 1.2 万人人 均耕地在半亩以下, 有的村组人均耕地甚至不足 0.1 亩, 5.5 有 万移民不同程度的依赖消落地生活; 移民耕地 70%以上属于坡耕 地,土地产出率很低。二是人均住房面积少、质量差。库区移 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 23.6 平方米, 远低于全市农村人均住房 35 平方米的水平, 85%的房屋为砖土木结构, 1/3 的移民还住 且 有- 10 - 着七十年代大搬迁时建造的排子房。三是人口密度大。淅川县 库区人口密度 757 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淅川县 261 人/平方 公里和南阳市 404 人/平方公里的水平。四是基础设施薄弱。移 民仍有 7.8 万人吃水难,3.9 万人用电难,11.2 万人行路难, 严重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受地理条件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成 本费用高。五是生存环境恶劣。山区、丘陵、平原兼有,丘陵 和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地干旱瘠薄,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 失极为严重,部分山区存在石漠化现象。改革发展的成果,在 这些丹江人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 他们是 “中国最落后的部落” 。 北京一杯水,移民几滴泪。他们为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利益做 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他们有恩于国家。 二、背景篇 (一)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情况 1952 年 10 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 他在黄河南岸听了时 任黄委会主任王华云的汇报之后, 遥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这 一伟大构想提出之后,经过广大水利工作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 认真的规划、论证、勘测、设计,同时也经过了中央先后四代 领导集体反复的研究和决策,到 2002 年 10 月份,国务院正式 批准了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到了 2002 年 12 月 27 日,时任国- 11 - 务院总理朱F基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地向国人和世人宣 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从毛主席 1952 年提出这个伟大的 构想, 2002 年 12 月 27 曰朱F基总理宣布组织实施正式开工, 到 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到变成现实,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 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 1、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江水,利用京杭大 东线工程: 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 一路穿过黄河北送至天津,输水主干渠全长 1156 公里;另一路 不过黄河向东经济南、淄博、潍坊输水到烟台、威海,全长 701 公里。东线工程分 3 期实施,总调水量 148 亿立方米,主要解 决黄淮海流域津浦铁路沿线和胶东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2、中线工程:从南阳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市团城 中线工程: 湖,沿线以开挖渠道为主,全长 1277 公里。天津干渠自河北省 徐水县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外环河,全长 155 公里。工程 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调水量 95 亿立方米,二期工程建成后调 水量增加至 130 亿立方米,目前建设的为一期工程。中线工程 主要解决京、津、冀、豫四省(市)的严重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主要分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汉江治理工程三部 分。- 12 - 水源工程: 水源工程:又包括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即将大坝由 162 米加高到 176.6 米,正常蓄水位由 157 米提高到 170 米,相应 库容由 174.5 亿立方米增加到 290.5 亿立方米;丹江口库区移 民涉及河南、 湖北两省人口 22.3 万人, 规划搬迁安置移民 34.5 万人,其中河南省 16.4 万人(农村移民 16.2 万人);陶岔渠首 枢纽工程位于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村, 主要建筑物有挡水重力坝、 引水闸、电站建筑物等,电站装机容量为 5 万千瓦。 输水工程: 输水工程:总干渠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沿线经 过豫、冀、京、津四省(市),全长 1277 公里,天津干渠长 155 公里。河南省境内长 731 公里,途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 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 8 个省辖市的 21 个县(市)。 汉江下游治理工程: 汉江下游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汉江中下游兴建兴隆水利枢 纽、引江济汉工程、改扩建沿岸部分引水闸站、整治局部航道 四项工程,以减少或消除因调水产生的不利影响。 3、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long)江、大渡河 西线工程: 及其支流筑坝建库,开凿穿越长江与黄河分水岭的巴颜喀拉山 输水隧洞, 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规划西线工程调水规模为 170 亿立方米,分三期实施。西线工程主要解决黄河上游的青海、 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6 省(自治区)的严重缺水问 题。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属高寒缺氧地区,自然环- 13 - 境恶劣,交通不便,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点多,工程投资大, 目前暂未开工,但是设计方案已经完全成熟。在前不久召开的 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水利部陈雷部长和国务 院南水北调办鄂竟平主任分别向总理建议,西线工程应该尽早 进入前期,西线上马也是指日可待。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将来一旦建成,中国大陆的版 图上将形成“四横三纵”的中华水网。也就是在现有的长江、 黄河、淮河和海河四条由西向东横向流域的基础上,形成东线、 中线、西线由南向北三纵河流。 “四横三纵”的中华水网一旦形 成以后,中国大陆的版图便实现了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 济,所以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兴建的功在 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工程,工程的实施,对优化我国水 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加高后, 淹没影响南阳市淅川县 11 个乡镇、184 个行政村、1276 个村民 组, 涉及总人口 26957 户 105962 人。 淹没影响区土地面积 21.33 万亩,其中耕园地 13.2 万亩;淹没房屋 290.97 万m ;淹没影 响城集镇 3 个;淹没影响工业企业 36 家、单位 169 个,同时还2- 14 - 淹没大量的基础设施,各项淹没损失达 90 多亿元。按照移民安 置规划,我市丹江口库区规划搬迁农村移民 16.2 万人,移民安 置区涉及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 6 个省辖市、 25 个县(市、区) 。其中出南阳安置 6.3 万人,涉及 5 个省辖市 18 个县;南阳市内安置 9.9 万人,涉及 7 个县市区 61 个乡镇, 对这 16.2 万人规划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 208 个, 需调整建设用 地 1.94 万亩。调整生产用地 19.71 万亩,其中南阳市内建设集 中安置点 139 个,调整生产和建设用地 17.2 万亩,此外,还有 3 个城集镇、36 家企业迁建以及大量的专项设施恢复改建和文 物保护等。16.2 万农村移民分三个阶段实施。 1、试点移民。涉及淅川县 10 个村、69 个村民小组、26 处 试点移民。 村组副业、9 家单位、1 家工业企业。淹没土地 9928.63 亩,其 中耕地 5497.36 亩;房屋面积 20.41 万m ;人口 9416 人。试 点移民规划搬迁安置 2537 户 10627 人, 农村移民除投亲靠友安 置 128 人外,其余 10499 人全部出县外迁安置。共涉及 6 个省 辖市 10 个县(市) ,建设移民安置点 12 个,新村占地 1345 亩, 划拨生产用地 13156 亩。其中南阳市内安置涉及 4 个县市区 5 个安置点。 2、第一批移民。涉及淅川县 57 个移民村、483 个村民小 第一批移民。 组、192 处村组副业、65 家村属单位和 4 家工业企业。淹没土2- 15 - 地 7.81 万亩,其中耕地 5 万亩;房屋面积 146.49 万 m ;淹没 影响人口 14887 户 63855 人。规划搬迁安置 6.49 万人,外迁安 置涉及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等 6 个省辖市 的 25 个县(市、区) ,规划移民安置点 82 个(其中近迁外迁 63 个) ,新村占地 7849 亩,划拨生产用地 8.03 万亩。其中南阳市 规划安置 3.8 万人,涉及 7 个县市区 25 个乡镇,57 个安置点。 3、第二批移民。涉及淅川县 115 个移民村、703 个村民小 第二批移民。 组、167 处村组副业、27 家村属单位和 10 家工业企业。淹没土 地 12.53 万亩,其中耕地 7.37 万亩;房屋面积 124.07 万 m ; 淹没影响人口 12851 户 57846 人。规划搬迁安置 8.61 万人,外 迁安置涉及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等 6 个省 辖市的 20 个县(市、区) ,规划移民村 101 个,规划安置点 115 个,新村占地 10230 亩,划拨生产用地 1037 万亩。其中南阳市 规划安置 5.6 万人,涉及 7 个县市区,39 个乡镇 79 个安置点。 (三)中线工程丹江库区库区移民基本特点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动工于 1958 年, 竣工于 1973 年。 移民搬迁从 1959 年开始,到 1978 年结束,历时 20 年。根据工 程施工进度,移民分为六期搬迁,分别安置在青海省 2.2 万人, 湖北省 6.9 万人,河南省淅川县 9.6 万人,邓州 1.5 万人。部 分移民历经多次搬迁,有的甚至搬迁五次、六次。辉县沿江移22- 16 - 民村的部分移民就曾搬迁 6 次之多。由于丹江口水库初期移民 工作处于“大跃进’ ’和“文化大革命”两个特殊历史时期,重 工程建设,轻移民安置,实行以水赶人、先迁后安的移民政策, 导致补偿标准很低、安置容量严重超载、移民生活非常贫困, 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这次移民再次搬迁,与其他水库移民 搬迁相比,面临一些突出特点和挑战。 1、对移民安置质量要求高。此次移民迁安工作处在我国经 对移民安置质量要求高。 济高速发展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生产关系复杂,利 益主体众多。在社会经济变革、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群众法律 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深层次的、历史的矛盾 和问题不断暴露,加上群体承受能力减弱,协调难度不断增加, 移民群众诉求不断提高,社会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稍有不慎, 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对移民安置 质量要求很高。 2、移民安置强度前所未有。丹江口库区移民是继长江三峡 移民安置强度前所未有。 移民之后最大的一次国家行动。 三峡工程实际搬迁农村移民 4 5 万人,历时 16 年(1993 年到 2008 年),平均每年 2.8 万人;河 南省黄河小浪底水库总共搬迁农村移民 14.8 万人,历时 11 年 (1991 年到 2002 年),每年约 1.35 万人。而我市丹江口库区移 民 16.2 万人,除试点移民外,还有 15.1 万人,要在 2011 年 8- 17 - 月底前 2 年的时间内完成搬迁安置,移民迁安的时间、难度和 强度前所未有。 3、移民依赖性和等靠要思想严重。这次丹江口库区搬迁的 移民依赖性和等靠要思想严重。 移民不少为初期工程移民,相当一部分移民经过多次搬迁,人 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活生产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和公益 设施薄弱,在长期接受国家救济、扶持过程中,产生了依赖性, 形成了等靠要思想。再次搬迁,利益诉求多,主动性较差,思 想工作量大,增加了工作难度。 4、补偿标准较其它行业依然偏低。丹江口库区绝大多数移 补偿标准较其它行业依然偏低。 民经过多次搬迁,尽管国家的移民补偿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工业等项目补偿标准相比,还明显 偏低,当地群众的期望和国家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有关 愿望难以满足,加上迁安工作确实给移民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 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5、 社会关注度较高。 社会关注度较高。 作为造福当代、 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 南水北调工程举世瞩目,丹江口库区众多的移民搬迁已成为社 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焦点。一旦出现问 题,不但影响河南形象,也极可能损害国家的形象。做好移民 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对于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队伍政治、 业务、作风等整体素质都是一个重大考验。- 18 - 三、决策篇 南水北调工程举世瞩目,移民搬迁安置社会聚焦。2008 年 11 月,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开始实施后,在世界金融 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国家号召“拉动内需、 促增长、保民生”的大背景下,如何圆满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 务、把库区移民安置好、维护好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实 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是我省各级 党委、政府面临一项重要课题和重要任务。河南省委、省政府 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河南省的实际,审时度势,高屋建 瓴, 果断决策, 提出了丹江口库区 16.2 万农村移民 “四年任务、 两年完成”的目标,移民搬迁完成时间由原计划的 2013 年底提 前到 2011 年 8 月底。即:在 2009 年 8 月底完成试点移民 1.1 万人搬迁的基础上,2009 年 10 月启动第一批移民 6.5万人, 2010 年 8 月底前完成搬迁; 2010 年 6 月启动第二批移民 8.6 万 人,2011 年 8 月底前完成搬迁。决策的背景主要有四点: 一是移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在这次丹江大坝加高后移民中, 一是移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约一半移民为二次搬迁,有的甚至是多次搬迁,人多地少,经 济发展慢,家里底子薄,多数移民生产生活比较困难。为建设 南水北调干线工程, 国家于 2003 年对丹江口库区淹没及影响区 下达了停建令,要求停止在库区淹没影响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 19 - 施建设。由于下令停建的 2003 年到启动搬迁的时间长达七、八 年,移民群众不能盖新房,不能发展生产项目,不能维修房屋, 移民生产发展严重滞后,住房等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库区移 民危房较多。同时,规划的安置区农业条件、交通条件、经济 发展环境都比较优越,移民安置政策、帮扶政策都比较优惠, 搬迁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大大改善。因此,库区移民早搬迁、 早安定的愿望非常迫切,要求早搬迁、早发展的呼声比较高涨。 二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 二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2008 年 11 月,丹江口库区移 民安置工作开始实施后,正处于世界金融危机阶段。受世界金 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减少,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影响。为促主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扩大内需的政策,应 对世界金融危机,减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市南水北调 共搬迁 16.2 万移民,规划建设 208 个移民新村,加上库区基础 设施、工矿企业和城集镇迁建项目,库区移民投资近 200 亿元。 及早实施移民迁安,尽快完成这数额巨大的投资,对拉动中原 地区内需、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较大的促进 作用。 三是移民工作性质决定。 三是移民工作性质决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具有 非自愿性、依赖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性,搬迁安置涉及移 民群众的世世代代居住地的改变,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20 -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政 府行动、群众性工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矛盾较多,这就 决定了移民搬迁必须形成强力的舆论氛围,必须有各级各部门 的大力支持,必须形成合力,越是难度大,越要大干快干。大 干问题不大,小干问题不小,晚干不如早干,慢干不如快干。 四是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 四是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是缓解华北水 资源短缺的重要工程,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千 秋伟业。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 也是工程沿线和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丹江口库区移 民迁安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迁安工作进度直接影 响着水库蓄水和调水。因此,加快移民迁安进度,尽快完成迁 安任务,是工程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支持工程建设的自觉行 动。同时,提前完成移民迁安,缩短移民迁安时间,可以避免 因物价上涨增加移民迁安成本,避免或减少移民迁安超规划投 资。 四、执行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成在水质,重在工程,难在移民, 移民工作重点在南阳。移民安置工作的成效,事关中线工程建 设成败,事关库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在移民- 21 - 人数多、安置任务重、搬迁时间紧、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我 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认真落实这 一重大决策,把做好移民工作作为检验执行力的标准,积极采 取各种措施,全力推进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号称世界性难题。工作实践中,基层移 民干部把移民迁安工作形象的总结为对接难、调分地难、建房 难、搬迁组织难、人口核定难、遗留问题处理难、稳定难、发 展难、融入难、管理难等“十大难” ,更有基层干部感叹“移民 难,难于上青天” 。为了破解难题,完成移民搬迁任务,维护移 民根本利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确保移民迁安工作有条不 紊、扎实推进,提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管理能力,南 阳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四大家相关 领导任副政委、市长任指挥长、主管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 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指挥长和成员的高规格移民安置指挥 部,全面负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工 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安置协调组、政策宣传组、监督检查 组、信访稳定组、工程建设组、财务审计组等 7 个工作机构, 从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察局、市移民局 等部门抽调部分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 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 22 - 驻部专职处理有关事宜。移民搬迁实施期间,专门成立移民搬 迁指挥部,在淅川县设立移民搬迁前线指挥部,专门负责组织、 协调、处理移民搬迁实施中的有关事宜。同时,县乡两级也分 别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 局;充实和加强迁安两地领导力量,推行迁安两地干部交流制 度,互派干部全程参与移民搬迁组织,熟悉情况,建立互信,更 好的服务和开展工作。 市直下派 55 个移民工作包乡联村工作组、 80 名后备干部挂职包村充实移民工作一线,形成了市、县、乡、 村四级联动的组织工作网络,为移民迁安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 障。在责任落实上,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移民工作制度, 明确任务,定死责任,一抓到底。要求各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 挂帅出征,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靠前指挥,做到事事有人管、 件件有落实。将移民工作列入相关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年度 目标,实行一票否决。由市直各局委对移民新村建设对口帮扶, 落实“六包”责任制,即包宣传发动、包政策落实、包思想稳 定、包新村建设、包组织搬迁、包后期扶持。明确迁安两地乡 镇党委、政府为移民迁安的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 全力以赴抓好移民安置工作。组成市县乡三级移民工作专项督 查组,对新村建设、搬迁组织、后续工作开展等进行现场督查, 确保领导措施、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23 - (二)科学谋划,精心实施。在总体部署上,充分借鉴三 峡移民经验,结合实际,制订了试点、一批、二批移民工作方 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将移 民迁安工作划分为实施准备、人口实物调查、移民安置对接、 实施规划、 “三通一平” 、新村建设、生产安置、移民搬迁、库 底清理、后续稳定等 10 个阶段 200 个环节,一环扣一环,专门 印制成工作手册分发到各级部门和移民代表手中。并对每个阶 段的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和工作流程予以明确,按计划、分步 骤有序推进,确保实现移民安置“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可致富” ,努力走出一条既能圆满完成移民安置任务,又能促进 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路子。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 一 是搞好对接。 是搞好对接。移民安置点建设是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关键。在 移民点选择上,坚持“四靠近”原则,靠近县城、靠近集镇、 靠近产业集聚区、靠近主要交通要道,将安置点选定在交通便 利、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并将安置方式 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 真正使移民群众搬迁后安居乐业。 在此基础上按照“四步法”即首先组织县乡干部安置区实地查 看,其次县乡干部带领村组干部到安置地对接,然后组织迁安 委员成员代表到安置地对接,最后是对接成功后,签订对接协 议,确保移民对接一次成功。二是抓移民新村建设。新村建设 二是抓移民新村建设。 二是抓移民新村建设- 24 - 是确保移民搬迁的基础。将移民新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有机结合,一次规划、一步到位,把每个新居率先建成当地 新农村的示范村。对移民房屋建筑样式,组织市城乡建筑设计 院专家设计出了 16 套户型图集供移民选择,兼顾前瞻时尚、经 济实用、美观大方,全面推广坡屋顶房。严把新村建设质量关, 严格落实库区移民安置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建立了移民新村工 程建设招投标、监督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 工安全。深入开展移民建房工程创优竞赛活动,对于质量好、 进度快的施工企业,给予表彰,对于质量和进度不达标的企业, 坚决清除移民工程建筑市场。三是精心组织移民搬迁。在移民 三是精心组织移民搬迁。 三是精心组织移民搬迁 搬迁前,制订严密搬迁方案和搬迁计划表,明确部门职责,完 善保障措施;严肃搬迁纪律,不经验收合格和批准不得擅自组 织搬迁;出台搬迁应急预案,预定搬迁、救护车辆,组建装卸 队伍,备足搬迁物资,为安全、和谐搬迁提供强力保障。重视 移民房屋差价款收缴、外迁移民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新 增移民人口复核、集体财产分割、生产用地划拨等遗留解决, 全面排查化解影响搬迁矛盾和问题。逐村开展移民人口健康普 查,对老、少、病、残、孕等特殊人口澄清底子,建档立卡, 逐人体检,安排救护车辆专门接送。搬迁实施中,推行搬迁预 告制、搬迁驾驶员资格审查和搬迁车辆安检制、特殊移民人口- 25 - 搬迁责任制,采取了先验收后搬迁等一系列措施,指导有关县 市区及早制定具体搬迁方案,规划设计运输线路,确定停车点, 反复模拟演习,实地查看搬迁线路、集结地、途中休息地和时 间段,为安全搬迁、和谐搬迁提供了保障。组织好搬迁车辆进 出、货物装卸、人员运送,确保不伤、不亡、不掉和安全无事 故。搬迁后,对移民生产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对移民迁安两地 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先后编制了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 口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南水北调丹江口 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 设施建设规划,出台了加快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通过 多层次、多渠道加大投入,支持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移 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立足创新,多求实效。针对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时 间紧、任务重、困难大的实际情况,我市在政策制订、移民安 置对接、房屋建设、质量监管等关键问题上积极探索,大胆创 新,确保移民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我们充分吸取试点移民工作 经验教训,经市政府法制局审查、市人大审议,适时出台《南 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实施办法》和《南阳市南水 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新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为移民安置和新 , 村建设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在移民安置上,在坚持从农村- 26 - 到农村这种传统安置办法的同时,把移民安置放在更大的发展 背景下来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为移民发展民营经济、第三产业、 从事各类创业活动创造条件。在移民新村建设方面,为了夯实 移民房屋建设主体责任,本着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维护移民利 益的原则,采取移民户与移民迁安委员会签订《委托建房协议 书》 ,迁安委员会与迁入地乡镇政府签订《转委托建房协议书》 的“双委托”办法,依法确立了乡镇政府的建设主体和监督管 理地位,增强了安置地乡镇政府建设新村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为确保移民新村房屋质量,采取县乡指挥部、质量监督机构、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移民迁安组织共同参加的“五位一体” 质量监管体系,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质量监管意 识,使移民房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顺利搬迁奠定了坚 实基础。在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设过程中,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3 月为第二批移民房屋建设高峰期,在此期间,安置区由于 新村建设强度空前,引起人工、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加上“用 工荒”“节能减排”和房屋建设标准提高等原因,建房期间农 、 村砖混房屋造价超过国家批准的补偿单价 530 元/m ,且预计的 年度价格指数 2.5%低于实际情况。为维护施工企业利益,加快 新村建设进度,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多方筹措 6000 万元对2- 27 - 移民新村建设进度快、质量优的企业进行以奖代补。同时,为 了提升新村建设的档次,我们筹措资金 5000 余万元,对移民房 屋平房改坡屋顶、平房四周加挑檐的进行补助,使移民新村建 房风格有了明显改善,新村外观形象有了明显提升,引领了我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方向。 (四)情系移民,以人为本。拓宽移民意见和建议表达渠 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民主 权利。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订移民稳定工作责任状,一 级对一级负责,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建立健全移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定期分析研判信访稳定 形势,加强事先防范和信息预警预测,完善应急预案,妥善解 决各种苗头性问题,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建立移民信访稳 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移民信访稳定问题,由市移民安 置指挥部牵头,信访、纪检、政法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打好总体战。建立完善移民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 诉求表达、问题排查、挂牌督办、信息报送、群体性突发事件 处置预案、责任追究等移民信访稳定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 依法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避免各种损害移民利益行为的发生, 防止发生新的不稳定。具体工作中,注意做到化解矛盾“六到 户”“四到位” 、 ,即政策宣讲到户、干部走访到户、问题解决到- 28 - 户、矛盾调解到户、议题公示到户、群众评议到户,逐户逐人 走访,倾听移民呼声,收集移民意见,排查矛盾纠纷。对移民 提出的问题,要求合理的,严格按政策落实到位;超出法规和 政策范围的,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解释说服到位; 属历史遗留问题、村组矛盾纠纷的,调解到位;对难以解决的 疑难问题所涉及的重点户、重点人,稳控到位。执行政策“五 公开”“一调整” 、 ,即公开移民补偿对象、公开补偿内容、公开 补偿标准、公开补偿金额、公开办事程序,确保补偿资金及时 足额发放到移民群众手中, 切实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一调整” 即认真抓好土地调整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批准的地块、地类、 数量等,将移民生产用地调整到位、承包到户,确保移民搬迁 后生产有保障,生活有来源。对移民群众反映的特殊人口、线 上果园、 “两会” 资金等问题,按照政策界限,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不能满足的耐心解释,部分能满足的积极寻找政策切入点,力争 解决。 (五)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坚持移民迁安未动、宣传发 动先行,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中线调水工程重大意 义和移民政策,引导移民树立大局意识、奉献意识,为库区移 民迁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突出宣传主题。制定下发了 移民试点迁安宣传方案,实行移民安置宣传“五统一” 即统 ,- 29 - 一印发宣传提纲和宣传标语,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方式, 统一宣传时间,统一宣传内容。各有关县市深入开展移民安置 “六讲八对比”宣传活动,即讲意义、讲大局、讲形势、讲政 策、讲法制、讲安置地的奉献;比土地、比区位、比补偿、比 规划、比补助、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比发展前景、比过去的 移民政策,在广大移民中叫响“舍小家,顾大家,我为国家做 贡献”的口号,用真心、动真情、说真话、办实事,温暖移民, 感动移民。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在移民迁安中,全市上下注重 发现典型、宣传典型,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来教育人、影响人, 以此推动工作。在省、市新闻媒体上,通过大力宣传推广淅川 县盛湾镇鱼关村支部书记王文华的先进事迹,影响带动了一大 批干部;及时总结推广移民搬迁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 推动移民搬迁顺利进行。并从一批先进典型事迹进而总结形成 了“顾全大局,以人为本,负重拼搏,团结协作”的南阳移民 精神。三是注重形式多样。通过编发简报、开展专题座谈会、 组织移民政策宣传队、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对试点 移民安置政策、移民新村建设及移民安置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 人等,进行全方位、大密度、多角度宣传报道,营造移民搬迁 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南阳各主流媒体开辟移民诗歌征集、移 民故事会等移民专栏,组织、动员新闻工作者综合运用多种形- 30 - 式和手段,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报道活动,在全国、全省、 全市打响了南阳南水北调和移民迁安的工作品牌,树立了南阳 的良好形象。 著名作家蒋巍创作的反映库区移民的报告文学 《惊 涛有泪》 《人民日报》副总编徐怀谦创作的报告文学《南水北 、 调进行时》在人民日报上重头推出,MTV 歌曲《我的移民老乡》 已经唱响神州大地,以马有志、李海宪、徐虎等为代表的我市 移民迁安工作敬业奉献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得到宣传和弘扬, 营造了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支持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 迁安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 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 我们策划实施的南水北调移民迁安“五个一工程”也陆续落地: 大型宣传画册《情满丹江》出版发行,由河南电视台录制的大 型移民记录片《南水北调大移民》已在河南电视台播出,由市 移民安置指挥部牵头编纂的《南阳大移民》系列丛书和由市文 联承担的大型报告文学《碧水壮歌》已正式发行,市委宣传部 等单位成功组织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大型图片展和 “北京媒体看南阳”活动,为进一步宣传南阳、推介南阳,弘 扬“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团结协作,艰苦创业, 拼搏进取”的南阳移民精神,增进北京南阳两地深情厚谊起到 了积极推动作用。- 31 - 五、成效篇 移民迁安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始终紧 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一切” (一切为移民、一切 围绕移民、一切服务于移民)为指导,以服务国家大局、维护 移民利益为原则,大力弘扬“顾全大局、克难攻坚、团结拼博、 无私奉献”的南阳移民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谐的 移民环境,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移民任务。 (一)高标准完成了移民新村建设。按照新家村示范村建 设标准,完成了 141 个安置点新村建设,建移民房屋 2.2 万户 320 万平方米、 村部 85 个 5.3 万平方米、 学校 85 个 3.4 万平方 米、卫生室 71 个 6000 平方米,文化广场 28 个 5.46 万平方米, 修建供排水管道 676 公里, 架设供电、 通信、 有线电视线路 1800 公里。新村房屋美观,街道宽敞明亮,生活设施齐全,公益设 施完善,村容干净整洁,道路畅通方便,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 的示范点,引领了南阳新家村建设。 (二)移民搬迁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历时211天,累计集中 搬迁试点、 一批、 二批移民193个批次3.4万户15.27万人, 占16.2 万农村移民的94.3%。其中试点移民22批次万人,一 批移民76批次1.47万户6.49万人,二批移民95批次1.67万户 7.67万人。南阳市内搬迁114批次2人,占全省已 搬迁移民的60%,其中试点13批次人、一批43批次- 32 - 人、二批1人。全市累积投入保障人 员25万人次, 出动搬迁车辆2.5万台次。 移民全部搬迁到安置区, 做到了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和安全无事故,实现了安 全、顺利、和谐搬迁的目标。 (三)已搬迁移民生产生活稳定。移民搬迁到安置地后, 由各安置地落实移民临时生活保障,为每户发放米、面、油、 肉等生活必须品,满足移民一周基本生活需要。移民搬迁后 7 日内,对安置点人口进行张榜公示,采取一户一折办法,按每 人每月 100 月标准及时发放过渡期生活费。及时将移民纳入国 家后扶规划,落实每人每年 600 元政策补贴资金。共为移民调 整生产和建设用地 17.2 万亩, 参与滚地近 500 个行政村 250 万 亩;组织市直单位对口帮扶资金 2.04 亿元,转移民就业 8000 余人,实施扶持项目 7400 余万元,协调移民创业就业信贷资金 2 亿元, 向中央申报了 160 亿元投资的对口支援项目。 目前已搬 迁移民生产生活正在恢复,思想情绪基本稳定,正逐步融入当 地社会。两年多来,围绕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快发展、快 致富”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工作。至目前, 累计举办各种生产技术培训 252 期,培训移民 3 万人(次),培 训内容涉及种植、养殖、针织、加工业、机械维修等,受到了 广大移民的普遍欢迎。同时,加强与发达地区大企业、大财团- 33 - 的联系对接,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广开渠道促进移民就业,转 移就业 2 万余人(次)。在各安置点建立专业维修队,对移民反 映的所有房屋质量问题进行及时修缮,做到了群众不满意维修 队不撤退。切实加大移民新村治安防范力度,各移民新村均没 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治安案事件。热情耐心地接待移民群众的 来信来访,各级先后接待移民信访人访近万起,办结率、满意 率均在 95%以上。从市、县、乡三级抽调大批干部,扎实组织 开展与第一批移民户“一对一”帮扶活动,明确到人到户,根 据工作发展和季节转换等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帮扶内容,帮助 移民群众妥善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和燃眉之急。扎实组织开展了 “知荣知耻、知法知德、知足知恩” “六知”教育活动,增强了 移民的荣辱意识、法制观念,提高了广大移民群众的道德水平 和自身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移民青年与迁入地青年互通 婚姻,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已有 500 多名移民与迁入地居民喜 结良缘,且 90%以上都是移民郎娶上迁入地新娘,共同奏响了 “迁安两地结情缘,和谐移民谱新篇”的大合唱,加快了移民 迁安两地的社会融合步伐。积极融入安置地社会。扎实组织开 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慰问金 556.88 万元,各类 慰问物品折合人民币 140 多万元,移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 政府的温暖。目前,全市迁安两地社会大局稳定,移民正在迅- 34 - 速融入当地。 (四)移民复建工程全面实施。我市丹江口库区移民复建 项目超过 200 个, 项目补偿资金 13 亿元。 至目前, 已完成 8 个, 占 4.57%;完成设计招标 81 个,占 46.3%;处于施工招标阶 段 47 个, 26.9%; 占 其它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当中。 计划于 2012 年 6 月底前全部完成。库底清理工作试点和一批已全部完成, 二批随着搬迁进展已全面展开。 1、试点移民首战告捷。迁出区涉及淅川县 8 个乡镇 10 个 试点移民首战告捷。 移民村 69 个组, 规划搬迁 10627 人; 安置区涉及南阳, 平顶山, 新乡,许昌,漯河,郑州等 6 市、10 个县市区、11 个乡镇、12 个安置点。其中南阳市内安置涉及 4 个县市区 5 个安置点,规 划安置 4298 人。全市共建设移民房屋 1100 户 14.6 万 m ,修建 供排水管道 30km,供电线路 33.43km,村内道路 10.15km,通讯 线路 11.5km,有线电视线路 19.1km。从 2009 年 8 月 16 日至 9 月 5 日试点移民全部搬出, 共组织搬迁移民 22 批次 1.1 万人(其 中南阳市内 13 批次搬迁 4492 人)。全市动用县乡干部、警力、 新闻记者及工作服务人员 18000 多人次, 动用各类车辆 2600 台 次,实现了安全搬迁、和谐搬迁。 2、第一批移民迁安顺利完成。第一批移民规划搬迁 6.49 第一批移民迁安顺利完成。 万人,其中南阳市内规划安置 3.8 万人,涉及 7 个县市区 25 个2- 35 - 乡镇 37 个安置点。全市共为移民建房 8900 户 122 万 m ,学校、 村部、卫生室等公益设施 5.1 万 m ,修建供排水管道 222.1 公 里, 供电线路 202.5 公里, 村内外道路 96.2km, 通讯线路 42.9km, 有线电视线路 123.9km。 第一批移民搬迁自 2010 年 6 月 17 日开 始至 9 月 4 日,历时 80 天,共组织搬迁 76 批涉及 57 个移民村 1.47 万户 6.49 万人,其中南阳市内 43 批次 8900 户 39338 人, 集中安置移民一户不留、一人不剩,全部搬迁到安置区,实现 了平安、顺利、和谐搬迁和不伤、不亡、不掉、安全无事故的 目标。 3、第二移民搬迁基本完成。第二批移民规划搬迁 8.61 万 第二移民搬迁基本完成 人, 涉及我市淅川县 10 个乡镇 101 个村, 移民安置涉及平顶山、 漯河、许昌、新乡、郑州、南阳等 6 个省辖市 20 个县市区,规 划建设 115 个移民安置点。其中南阳市内规划安置 54658 人, 涉及邓州、淅川、唐河、社旗、新野、宛城、卧龙等 7 个县市 区 39 个乡镇 55 个外迁集中安置点、 个淅川县内后靠安置点。 24 我们坚持及早着手、提前谋划,今年 3 月初,就对移民搬迁准 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共建移民房屋 12503 户 180 万 m 、学 校 50 个 3 万 m ,村部 47 个 2 万 m ,卫生室 31 个 3500m ,修建 供排水管道 423.6km,村内道路 152km,10kv 线路 85km,380v 线路 75km,220v 线路 21.3km。 定于 5 月 5 日至 8 月 31 日完成二2 2 2 2 22- 36 - 批移民外迁集中搬迁任务。 月 5 日, 5 我市淅川县大石桥乡西岭 村 147 户 693 人,顺利搬迁到邓州市腰店乡四龙安置点,标志 着我省我市第二批大规模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启动。 8 月 25 日, 至 我市共搬迁 95 批次,搬迁移民 1.67 万户 7.67 万人(其中南阳 市 10362 户 47741 人) ,实现了不伤、不掉、不漏、不亡和安全 无事故的目标, 基本完成搬迁任务, 剩余 0.94 万淅川县内后靠、 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和郑州市安置的 4 个社区移民将于 10 月底完 成搬迁, 届时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 16.2 农村移民搬迁将全部完 成。 我们这些努力,不仅得到了移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 合,也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 较高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专门 就我省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和谐拆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作 要求作 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予以推广。 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予以推广。中共中央政治局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予以推广 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程到我省视察并亲自主持召开了 南水北调工作座谈会,对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征迁工 对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征迁工 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纪委监察部稽查组对我省南水北调工作 进行全面检查后,在向我省正式反馈意见时指出:河南不仅是 河南不仅是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大舞台,也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大舞台, 牢记宗旨、感恩人民的生动课堂。 牢记宗旨、感恩人民的生动课堂。国务院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 37 - 移民工作稽察组在向我省反馈意见时指出:河南省全党动员、 河南省全党动员、 河南省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 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 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专门下 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发通知,号召东、中线其他六省(市)学习河南经验,切实推进 号召东、中线其他六省( 号召东 学习河南经验, 工作。 工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老领导张基尧主任曾多次肯定我省 的工作并给予较高的评价: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 河南省委、 河南省委 设和库区移民安置工作,金省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全力推动, 和库区移民安置工作,金省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全力推动, 已经把政府行为变成了社会行动。 河南省的工作每到关键时刻、 已经把政府行为变成了社会行动。 河南省的工作每到关键时刻、 重要节点都能够冲锋在前,创造经验,始终保持着火车头、 重要节点都能够冲锋在前,创造经验,始终保持着火车头、领 跑者地位,是全国南水北调系统的一面重要旗帜, 跑者地位,是全国南水北调系统的一面重要旗帜,推动着全国 南水北调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鄂竟平主任上任 南水北调工作的有效开展。 不久,来我省调研视察后向省政府反馈意见时指出:河南省委、 河南省委、 河南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 上下同心, 合力攻坚, 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 上下同心, 合力攻坚, 扎实细致,令我“感动” 扎实细致,令我“感动”和“震撼”,河南省的经验对全国南 震撼” 水北调各项工作,对中国的水利建设,乃至对中国的所有移民 水北调各项工作,对中国的水利建设, 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今年3月1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北 作用 京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成员会议,专 专 门安排河南省政府郭庚茂省长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 门安排河南省政府郭庚茂省长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系统介绍 了我省移民征迁工作的主要做法。 了我省移民征迁工作的主要做法。 4月13日至15日, 国务院南水 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竞平主任第四次到我省全面考察工程建设和- 38 - 移民征迁工作后,在向省政府反馈意见时说:“南水北调河南 “ 段的建设形势越来越好,移民迁安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段的建设形势越来越好,移民迁安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施工环 境之好前所未有,桥梁、铁路、电力等专项拆迁之顺前所未有, 境之好前所未有,桥梁、铁路、电力等专项拆迁之顺前所未有, 各项准备工作扎实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各项准备工作扎实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世界银行原社会政策 与社会学高级顾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迈克尔M.塞尼博 士于今年6月8日至10日考察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后,评 价说:中国有世界上最优的移民政策,收到了最好的效果,丹 中国有世界上最优的移民政策,收到了最好的效果, 中国有世界上最优的移民政策 江口库区移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江口库区移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奇迹只有在中国能够完 成,其他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 其他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 六、启示篇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是世界性难题,具有 很强的政府行为性和严格的政策性,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社会 系统工程,涉及到移民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结构的重 建、社会关系的重组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的融合。南水北调工程 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是我国水 利建设史上继三峡工程之后最大的移民安置工程,但中线工程 移民在两年多时间内完成搬迁,搬迁强度、难度超过三峡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涉及中国农村与城市、生存与发展、个 人与国家、局部与全部的综合问题,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牵扯到社会公平与公正、贫困与发展、 地区差别、利益冲突、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等。- 39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时间之紧、搬迁规模之大、工 作进度和难度之大, 在世界和中国水利建设移民安置史上罕见。 在两年多时间完成近 16.2 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创造了移民工 作史上的奇迹,也是攻坚克难的奇迹。在移民迁安工作中,南 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移民干部把忠诚人民、服务人民、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完全、彻底地贯彻到移民迁安全过程,使这 里的党群关系呈现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融洽、 最为和谐、最为感人的鱼水感情,各级干部拼命工作是改革开 放以来少有的,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党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 的,是体现新时期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群体先进形象的鲜活教 材,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生动体现,用实事展示 了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的党 权理念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思想。 我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成功搬迁是展现社会主义制 度优越性和大协作精神的真实写照,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南水北调移民迁安是我市各级党 组织经历的一场使命与责任的“大考”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 进性建设成为我们克难攻坚最坚实的政治基础;再次证明了以 人为本理念和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作价值取向和根本工作路 线。 南水北调移民迁安实践孕育的伟大精神,将为推进我市跨 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南水北调移民迁安中,广大移民群- 40 - 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舍已为公: “舍小家为大 家,为国家建新家”是淅川移民最质朴的语言,也是淅川移民 五十多年来的最好写照;敬民如母: “视移民为父母、把百姓当 亲人,当百姓的贴心儿女、做移民的孝子贤孙,移民工作无小 事、不留遗憾送移民,是移民干部的誓言,是移民干部的承诺, 也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 系”的最好实践;讷言敏行:广大移民干部没有更多的豪言壮 语,没有夸夸其谈,而是认认真真地解决每一个问题、扎扎实 实地把好每一个环节、细细腻腻地打开每一把心锁,标榜着务 实求真的精神,堪为时代干部的楷模;守节如玉:广大移民群 众献了祖先献自身、献了自身献儿孙、不给国家添麻烦和为国 悲壮离家园的实际行动,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操守。广大移 民干部坚守理想,坚守信念,不畏艰难,不畏困苦,流血流汗, 舍已为公,践行了共产党人的诺言,树立了时代公仆的标杆; 敢为人先: “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广大移民干部用自己的辛 劳、智慧、胆识和奉献,创造了世界和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 表现了中华民族敢立潮头弄大潮的非凡气度,彰示了新时代共 产党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更为那些“精神懈怠、能 力不足”的人树立了榜样;不辱使命:移民工作时间紧、任务 重、困难多、要求高,广大移民干部克艰攻难,创新方法,团 结协作,创造了历史奇迹,尤其是他们的为事业拚搏、为理想 奋斗、为移民谋福、为上级解忧、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当为今- 41 - 日之干部典范,不弱古之苏牧、张骞,皇天当哭、万世当颂! 我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区移民迁安伟大实践铸造的“顾全大局, 开拓创新,合力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 财富,应该大力传承。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保障。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保障。 领导重视 在移民迁安全过程,党和国家领导、国调办领导一直高度关注 南阳移民迁安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亲临一线视察指导 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听取移民工 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在移民迁安工作 中,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乡村党组织得到加强,发挥了坚实的 战斗堡垒作用,显示出强大的动员力和感召力。市、县四大家 领导分包移民迁安工作,经常深入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 题。各县市区、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抓好班子,带 好队伍,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吃住在一线,深入细致地 做群众思想工作,排查解决各类复杂问题,周密组织实施搬迁, 保障了移民迁安工作顺利进行。村级党组织在移民工作中得到 加强,迁出地对部分移民村“两委”进行了调整或强化,许多 村支书、村干部主动带头搬迁,成为引导、说服、教育群众搬 迁的主力军,这些都为移民迁安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南阳移 民工作的实践充分说明,只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 42 - 有力,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谱写出 移民迁安的和谐乐章。 (二)情系移民、无私奉献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根本。 情系移民、 无私奉献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根本。 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南阳移民干部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 了重要贡献, 很多党员干部经常带病工作, “5+2” 、 “白+黑” 、 “黑 总会”成为工作常态,不仅承受着巨大工作和精神压力,甚至 为移民搬迁忍辱负重,受尽委屈,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宝贵 的生命。市移民局长王玉献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不舍昼夜奋战 一线,被各级干部称为“拼命三郎” ,被移民赞誉为“宁亏自己 不负百姓的贴心人” 淅川县大石桥乡乡党委书记罗建伟为阻止 。 移民自主搬迁用身躯挡住已开动的车辆,女乡长向小丽被不明 真相的群众殴打谩骂,张湾村村支书张占芳因做移民工作被群 众误解挖了祖坟, 年仅 52 岁的淅川县委办副主任马有志积劳成 疾牺牲在前往移民村的路上。据统计,自移民搬迁工作实施以 来,我市已有 12 名移民干部牺牲在移民迁安第一线。正是他们 的坚忍不拔、不懈拼搏,在移民群众中树立了共产党人勤政为 民的好形象, 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移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保证了移民搬迁及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妥善处理矛盾、及时解决问题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 妥善处理矛盾、 的基础。 的基础。工作实践中,各级移民干部视移民为父母、把移民当- 43 - 亲人,在工作中坚持换位思考,千方百计解决移民的实际问题, 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移民的合法权益。在执行移民政策、选择移 民安置点、确定房屋户型、建设房屋上,实行阳光操作、公开 透明,与移民充分对接,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组织移民群众 全程参与。在具体实施搬迁中,全体动员,全程服务,细致入 微,确保搬迁运输安全。移民搬迁后,迅速组织动员全市各级 各部门开展“一对一”帮扶和便民服务活动,帮助移民解决就 医、入学、培训、就业等实际问题,保证了移民生产生活和社 会大局稳定。正是因为我们在移民搬迁组织实施过程中处理矛 盾及时,化解问题迅速,有力保证了迁安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四)八方支援、合力攻坚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关键。 八方支援、合力攻坚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关键。 工作实践中,我们切身体会到,做好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工程移 民工作,任务重、标准高、投入大,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移民迁安工作任务,离 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在政策、 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省直有关部门的对口支 援,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攻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中 央、省到市、县、乡,一项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一个个项目 得以顺利实施,一笔笔资金如期兑现,一股股力量不断汇聚, 稳定了移民的“心” ,调动了移民干部和施工企业的“劲” ,形- 44 - 成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助推移民迁安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创 造了一个又一个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史上的奇迹。 (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方向。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是做好移民迁安工作的方向。 在移民后续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认识到,实现移民搬得出只 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确保广大移民稳得住、快发展、快 致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移民原在库区有山可养 畜、有水可捕鱼,收入结构多元化,迁出后仅靠土地生活,耕 作种植方式单一,收入结构由多元变一元,面临收入减少、生 活水平下降问题。再加上我市是农业大市,各类资源紧缺,经 济发展水平不高,二、三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 事业落后,移民就业矛盾突出;库区淹没线上留置人口受水库 蓄水影响,人多、地少、土质贫瘠、基础设施落后等矛盾十分 突出,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也有很多不利影响,还有至少 3.5 万人亟需按这次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标准进行集中外迁。 解决上述问题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 关注和大力支持。 七、奉献篇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一项伟业工程,移民迁安是一场看不 见硝烟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广大移民干部不怕吃苦,不怕 疲劳,不怕困难,不计个人得失,“五加二,白加黑”忘我工- 45 - 作。有的,家在眼前,却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长年累月难进 家门;有的,天天忙于搞宣传,作动员,解纠纷,排疑难,喉 咙发炎,嗓子哑了,就依靠手势指挥,依靠手机短信进行交谈; 有的,累倒在迁安一线,紧急救治后,挂着输液瓶继续工作; 有的,面对群众的一时误会和不冷静,受到围攻谩骂和殴打, 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被围困在瓢泼大雨之下,全 身被雨水淋得透湿,仍然耐心细致地给群众作解释工作;有的, 儿女生病无法照看,父母去世无法尽孝,甚至妻子重病去世还 丝毫不知;还有的,累倒在自己为之奋斗的岗位上,再也没有 醒来……。在这场战役中,有多少移民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背井离乡, 离开了世世代代耕耘的故土和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 他们无怨无悔,作出了奉献和牺牲。下面介绍的就是这些人中 的一些代表。 (一)移民干部 1、渠首移民的“好兄弟”――王玉献 渠首移民的“好兄弟”――王玉献 2011 年 5 月 30 日上午, 天空飘着零星雨点。 河南邓州市腰 店乡西岭新村,移民寇开成种下今年的第一季庄稼。25 天前, 他和乡亲们从南阳市淅川县大石桥乡奔波 200 多公里,搬进了 邓州的新家。 “安顿得挺好,多亏咱们的贴心人! ”寇开成说。 寇开成说的贴心人,就是河南南阳市移民局长、共产党员 王玉献。- 46 - 王玉献从事移民工作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节假日, 没有礼拜天,平时要么在移民村、安置点,要么在会场、办公 室,要么就在参观学习的路上,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 胡乱吃口饭,人送绰号“拼命三郎”局长。王玉献以一名共产 党员的敬业精神与高尚情操证明, “宁亏自己、不负移民,只要 我们心对心,移民不难。 ” 2009 年 5 月上任第二天起, 王玉献就一直奔波于迁安两地, 主持召开 20 多场次问计会,记了厚厚两大本笔记。为了理清工 作思路,做好向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汇报准备, 他在一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埋头苦干了四天四夜,终 于拿出了一套全市丹江口库区移民整体工作开展方案…… 正是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王玉献面对着千头万绪的复杂 局面,理清思路、开拓创新、身先士卒、深入一线,很快建立 了督查通报机制、 “六到户”工作法、 “五公开”财务制、效能 问责制和案件查处联席制等 20 多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为此 次顺利大搬迁奠定了基础。 王玉献说, “移民局就是移民的家, 我们就是为移民服务的, 如果服务不好广大移民,就是失职,就无颜面对南阳父老乡 亲……” 在 2009 年的试点移民中, 淅川县马蹬镇中学教师杜海珍一 家原属县内投亲靠友安置移民,后经曹湾村委会及移民指挥部 同意,随同其他移民一起搬迁到了社旗县。但杜海珍随迁后因- 47 - 工资关系未理顺,工资被停发了 5 个月,全家只能依靠其打工 维持生计。王玉献得知后,立即研究决定把杜海珍一家调整到 社旗县移民新村,杜海珍如愿以偿地补领了工资,分到了土地。 2009 年 8 月底的一天,淅川县香花镇移民张翠,搬迁入住 到邓州市孟楼镇张义岗村,突然出现早产、难产症状,经邓州 市公疗医院救治产下一名女婴, 但孕妇张翠却因缺氧危及生命。 王玉献得知情况后,马上协调安排专车紧急把母子转到南阳市 中心医院救治,保证了母子平安…… “库区大多移民多次搬迁,生活苦,心理脆弱,我们要用 真心、动真情、办实事,温暖移民,感动移民。 ”两年来,所有 搬迁批次都实现了“不漏、不掉、不伤、不亡一人” ,代价却是 王玉献没有休息过一天。长期的高强度、快节奏工作,严重透 支了他的健康。 2010 年 5 月, 正在开会的他肾结石病突然发作, 痛得满头是汗,但仍咬牙坚持。会后,他悄悄去医院,一个人 做了碎石手术。等到大家知道了,准备到医院看望他时,他却 出现在第二天的移民工作筹备会上。2011 年 7 月 30 日零时 35 分,头部受伤还未拆线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移民局长王玉献, 趁着妻子回家的空当,头戴草帽来到卧龙区蒲山镇帅庄移民新 村提前搬迁现场。就在此时,他右手上留置针开始回血,回到 医院时,鲜血染红了右边裤兜。 王玉献常说: “移民局就是移民的家,我这个移民局长就是 为移民服务的,如果不为移民着想,我这个移民局长算是白当- 48 - 了。 ” 2009 年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顺应库区移民早搬迁、早 安居的要求,作出了丹江口库区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的重大决策。 “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年均移民超过 7 万,这 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绝无仅有,短时期内也是空前绝后的,困 难可想而知。难题接二连三摆在了王玉献的面前。 难题之一:迁出难 何肇胜,半个世纪以来库区彻头彻尾的“移民标本” :22 岁远迁青海,后返回淅川老家;30 岁再迁湖北,后又返回淅川 老家;75 岁的他,又带领儿孙迁往新乡。 在淅川库区,像何肇胜一样被“搬迁”折腾一辈子的家庭 有上万户。自 1958 年起丹江口水库开工建设,库区移民从未消 停过。 一位老移民曾拉着王玉献的手说: “移民苦啊,我们知道你 这移民局长也难。 ”王玉献知道,老移民说的“难”主要是“移 民迁出难” :丹江口库区绝大多数移民经过两三次搬迁,脆弱的 心理、对安置点的不满和明显偏低的补偿,使得移民群众的期 望值和国家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 解题思路:经过调研,王玉献提出了破解“迁出难”的良 药,移民干部深入移民村开展“六讲八对比”宣传活动,即讲 意义、讲大局、讲形势、讲政策、讲法制、讲安置地的奉献, 比土地、比区位、比补偿、比规划、比补助、比经济社会发展- 49 - 环境、比发展前景、比过去的移民政策;全面推行“六到户” 工作法,做到政策宣讲到户、干部走访到户、问题解决到户、 矛盾调解到户、议题公示到户、群众评议到户。 解题效果:打开心锁,库区移民变“被动搬迁”为“主动 搬迁” 。 西岭移民的转变便是明证。 2010 年 3 月 27 日至 4 月 20 日, 近 2000 位移民打着“宁死淅川,不去邓州”的横幅,把淅川通 往湖北十堰的交通要道堵得严严实实。今年大搬迁,他们却打 头阵,如此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被称作河南移民史的“奇 迹” ! “移民要搬迁, 我们得拿心对心。 王玉献说, ” 只要用真心、 动真情、说真话、办实事,温暖移民,感动移民,难题不可能 破不了。 难题之二:安置难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规划搬迁河南、湖北两省农村移民 31.73 万人, 其中河南 16.2 万人, 南阳市内 7 个县市区 65 个乡 镇安置移民 9.9 万人,占河南安置总量的 61%。 如此海量的移民安置, 南阳要在两年建设一大批移民房屋、 学校、卫生室、超市、文化广场、村部、供排水管道、村内村 外道路、供电及通讯广电线路等,建筑面积达 400 多万平方米, 相当于南阳市往常 3 年内的新增建筑总面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移民工作,不得不面临“两难” :在- 50 - 移民安置点上,如何既让移民满意,还得让当地百姓同意;在 移民建房上,如何使建设业主不错位,还得解决好当地政府后 期维修的责任问题。 解题思路:2009 年试点移民中,上述“两难”让王玉献伤 透了脑筋――移民迁安委员会的非组织性,让迁安两地政府无 法领导、 无力监管, 眼睁睁地看着建设和搬迁日期一拖再拖…… 本是政府行为的大搬迁,政府却无法掌控绝对的领导权。 当年 9 月,试点移民刚结束,王玉献便连续在迁安两地, 主持召开 20 多场次的问计市县乡村四级干部群众的会议, 记了 厚厚两个笔记本,解决问题的良策很快在他脑海形成:选择移 民点时,在 7 个县市区坚持靠近集镇、靠近产业集聚区、靠近 市场、靠近主要交通道路的“四靠近”原则,做到让移民乡亲 满意、当地百姓也同意;移民建房时,采取移民户与移民迁安 委员会签订《委托建房协议书》 ,迁安委员会与迁入地乡镇政府 签订《转委托建房协议书》 “双委托”的办法,确立了乡镇政府 的建设主体和监督管理地位。 解题效果:眼下,穿行于南阳市内任一移民新村,都会感 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移民示范村扑面而来的新气息,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的移民房屋,别具特色、焕然一新的学校村部,错落 有致、花香四溢的绿化树……看着这一切,很多人都说:南阳 移民新村,得劲儿! 难题之三:搬迁难- 51 - 南阳大移民“搬迁难” ,难在总量过大、时间太短、强度特 高。 16.2 万移民在两年内全部搬迁完毕,年均超过 7 万,这在 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绝无仅有,短时期内也是空前绝后的。特 别是今年大搬迁,98%移民村需要拆分,1/3 村班子软弱涣散, 这些问题无疑会加大组织难度。 王玉献说,要知道,三峡库区农村移民近 40 万,先后搬了 18 年,年均搬迁两万余人;黄河小浪底水库农村移民先后迁了 13 年,年均迁出 1 万多人。 不论是试点移民,还是去年的第一批移民和今年的第二批 移民,王玉献自始至终都全程参与:从特殊人口护送到货物装 卸,从搬迁途中饮食免费供给、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到搬迁后免 费提供一周生活用品,他都考虑得十分周全。移民想到的他们 想到了,移民没有想到的,他也替移民想到了。 解题思路:全面推行“十项保障措施” ,组织领导、搬迁力 量、交通运输、治安保卫、医疗卫生、供电安全、饮食供应、 临时生活、暑假前搬迁学生学习、 “一对一”帮扶,使得所有搬 迁批次都实现了“不漏、不掉、不伤、不亡一人”的目标。 解题效果:2009 年 8 月 26 日,淅川县香花镇移民张翠,在 迁入邓州市孟楼镇途中出现早产、难产症状,救治中出现缺氧 危及生命,情况非常紧急。正在现场指挥的王玉献,马上亲自 协调安排转到南阳市中心医院救治,由于转院及时、治疗到位,- 52 - 保证了母子平安。 从 2009 年到今年,每批移民搬迁,他总会陪着移民离开淅 川,驶入高速,去外地的必定将乡亲们送到南阳边界。每次途 中,他一遍一遍默念着: “移民乡亲,一路平安! ” 难题之四:融入难 自古以来,移民融入是个“老大难”问题。众所周知,上 世纪 70 年代,迁入湖北大柴湖的淅川移民,直到 2005 年才有 了移民与当地人通婚第一例。 解题思路: “对于中国这样的‘熟人’社会,通婚是移民的 最捷径! ”王玉献曾多次对安置地移民干部说,青年是移民经济 发展的主力军,鼓励引导移民青年与迁入地青年互通婚姻。 破解此难,他就是从引导青年男女通婚做起的。 2010 年 1 月 28 日, 是农历腊月十四。 搬到新野县王庄镇的 移民王耀军,高高兴兴迎娶了本地姑娘焦雪霞,成就了省库区 试点移民新村第一桩婚事。 王玉献赶在当天中午 12 点前,奔赴百公里送上写着“舍故 土别故友扎根新土,迁新址娶新娘再建家园”的匾额,并为这 对新人送上了新婚祝福。 他当众表示,爱的种子正在生根,新的环境正在熟悉,断 层的人脉关系正在对接……移民乡亲们在重建心灵归属感的道 路上越走越宽阔。 2011 年 5 月 4 日上午,王玉献在唐河县毕店镇移民新村主- 53 - 持“百对移民新人集体婚礼” ,主题是“迁安两地结同心,情系 移民红线牵” ,促进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集体婚礼上,年龄最大的移民新郎是 57 岁的移民范桂林, 在老家打了几十年光棍。迁入移民新村的第 16 天,他即与毕店 镇当地 52 岁的杨青群喜结连理,书写了一曲爱情神话。还是这 个凌岗村,在搬迁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有 32 名淅川凌岗移民在 当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解题效果:据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 5 月 4 日的不完全 统计,在南阳市内安置的试点和第一批移民 4.32 万人中,已有 396 名移民与安置地村民通婚,且绝大多数是“本地姑娘移民 郎”与上世纪 60 年代末移民大柴湖 40 年不与湖北人通婚相比, 。 新世纪的淅川移民以联姻形式迅速进入安置地的熟人社会,叩 开了奔向幸福的一扇门。 “幸福移民,从有尊严开始。 ” 难题之五: 资金监管难 丹江口库区移民资金,凝结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关乎库区 百姓命运。南阳移民任务重,建设项目多,涉及资金 140 多亿 元。王玉献说: “移民款,是移民的养命钱,每一分钱都要管好 用好! ” 解题思路:实行“五支笔”联审――工程承包拨款申请, 需经工程指挥、移民专干、乡财税会计、移民工作站长及乡长 共同审核签字;实行“五公开”――工程指标、移民人头、移- 54 - 民补偿资金、移民建设房屋面积、房屋造价张榜上墙;实行“三 不准”――不准将移民资金用于与移民安置无关的项目,不准 随意调整移民工程项目,不准挪用移民资金作为行政开支;实 行“四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接受纪检监察机关、财 政审计部门和银行的监督,接受移民群众监督,接受新闻舆论 监督。 解题效果: 淅川县审计局 2010 年通报的一次审计结果显示, 通过对全县 8 个移民试点乡镇的审计发现,大多数乡镇能够严 格执行国家的移民政策,移民资金发放及时,项目资金投放到 位,做到了专款专用,保证了移民迁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无移 民拒迁或上访现象。 有网友说,移民就是“移爹” “天下第一难”当之无愧。 , 为破解这个难题, 王玉献, 岁的南阳汉子,拼上自己的老命” 49 “ , 一心想着移民,一切为了移民,力破“天下第一难” ,被渠首移 民称为“好兄弟” ,被南阳领导称作“好参谋长” 。 2、淅川县大石桥乡乡长向晓丽 2008 年 12 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工作正式启 动, 淅川县大石桥乡张湾村成为全县首批 10 个试点移民村之一, 移民工作也随之被列为该乡的“头号工程” 。 移民工作素有“天下第一难”之称,一个“难”字在这里 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难”字也激发了该乡女乡长向晓丽- 55 - 的万千豪气与柔情: “群众是父母,移民是亲人! ”她用真情、 耐心诠释了“南水北调”这个国家行动之下一个女乡长的“移 民观” 。 “移民应得到更多的关爱” 用“惊心动魄”一词来形容 2009 年 1 月 31 日(正月初六) 晚上发生在向晓丽身上的一件事一点也不为过。那晚,小雨雪, 刮着北风。 向晓丽一行 3 人来到该乡移民试点村――张湾村老党员张 丰歧家慰问。张湾村地处丹江流域平原地段,靠山面水,土地 肥沃,素有 “九顷八十亩,不靠老天爷”之说,旱涝保丰收。 听说要搬迁,村里人谁也不愿意! “乡里来抓人了――”不知谁喊了起来,村里百姓“呼啦 啦”地围了过来,屋内、院里、大门口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至 少 200 余。 “我是来看望咱移民的, 给大家拜个年! 向晓丽高兴地说。 ” “你们夜里来干啥,来抓人?”人群中不知谁撂出一个“冷 弹” 。 “你还有脸喝茶?看给我们安置的啥地方?”一位老人上 前一步摔碎了桌上的茶杯。 电灯被人拉灭,屋里顿时一片漆黑,还有不堪想象的混乱, 一个酒瓶在向晓丽脚前落地开了花。几秒后灯亮了。 “都是一家 人,你们说啥、骂啥都没关系,咱们有啥只管说啥好吗……”- 56 - 向晓丽以惯常的微笑,融化着移民群众不愿离开故土的情绪。 直至子时,向晓丽以超越常人的镇定和女性特有的细腻,解答 群众问题,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在心头。 带着党中央“和谐移民” “以人为本”的理念,向晓丽和 、 包村干部一头扎到张湾村,挨家挨户讲政策。她认为,移民群 众背井离乡,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大家首先要理解这一点, 唯一的工作方法就是“动真情,用真心” 。 “向乡长没架子,和村里人都成了老朋友!向乡长为我们 受了好多委屈,大伙觉得很对不起她! ”村民陈寿宽回忆起正月 那件事至今仍很愧疚。现在,全村老少都在忙着拆房、平场地, 准备赶在秋季开学前搬到新家去。 “移民最可亲” “向乡长,快到家里喝口水来! ”2009 年 8 月 10 日上午, 张红华笑嘻嘻地招呼着向晓丽。张红华,74 岁,张湾村7组组 长,是当初叫嚷着“不搬迁”的“大嗓门” 。 “刚开始我们想不通啊! ”张红华回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 一见乡长就吵,谁也劝不住 ,甚至在省领导和新野县领导来村 看望移民时,她带头吵闹着“不搬,就是不搬” 。后来在向乡长 带领下, 张红华和大伙们一趟一趟地去新野安置地看住宅地形、 庄稼长势……“没说的! ”张大娘快人快语,忽然来了个 180 度 的“思想大转弯” 。 “向乡长,以前的事,你可不要生气!7组群众第一批搬,- 57 - 给全乡移民树个榜样! ”张大妈还高兴编“曲儿”唱: “叫咱搬 迁难上难,乡长一来心就软;移民搬迁有问题,去找乡长向晓 丽;找到向晓丽,解决问题有保障……” “不管以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看到群众最终对 我们的工作理解和支持, 我就觉得很满足了, 再苦再累都值得! ” 向晓丽激动地说,在她心中,移民最可亲! “移民干部要当好乡亲的贴心人” “视移民为父母,把移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每一户移 民当做自己的家,充分依靠移民、发动移民! ”每逢班子会和移 民工作会,向晓丽都要反复对同事讲这一点。 “一名干部包一户,入户宣传,听取意见,真正做到移民 政策‘宣传到位、干部走访到户、议题公示到户、问题解决到 户、矛盾调解到户、群众评议到户’ ,用真心、动真情、说真话、 办实事,把工作做到移民的心坎上。 ”这是向晓丽带领全乡移民 干部摸索出来的“六到户”工作法。 移民干部袁春国把向晓丽说得很形象: “向乡长是我们工作 的表率,她有一张‘八哥嘴儿’――苦口婆心给移民乡亲讲政 策、说道理、作对比;两条‘飞毛腿儿’――挨家挨户做工作; 最重要的是一张‘橡皮肚儿’――总是用微笑面对群众的不解 与责难,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 “移民是父母,骂两句也没关系。 ”向晓丽要求大家“一定 要把移民当亲人看,带着感情去工作;一定要知道移民在想什- 58 - 么,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什么。 ”经过与村民的反复交流谈心,掌 握了移民的“心结”所在,向晓丽把移民新村房屋建设和田地 排水问题看得很重: 先后组织群众 1000 多人次到安置地进行对 接,在移民分户、宅基地分配、施工监督、人口核实等环节中, 运用“4+2 工作法” ,让群众说了算,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权利, 最大限度让他们满意。 带着感情去工作,用真情换真心,让向晓丽和无数移民干 部赢得了移民群众的心。移民群众笑了,向晓丽笑了。 3、淅川县老城镇包村干部安建成 在淅川县移民迁安的这项“国家行动”中,安建成不是值 得歌颂的第一人。在服务移民搬迁的干部队伍中,安建成却是 甘愿下跪的第一人,而且,是给死人下跪。为了移民工作,他 曾三次带领移民去安置点,不厌其烦解释,苦口婆心劝说;为 了移民工作,他坚持原则,顶住压力,秉公办事。 移民利益,他尽力维护 老城镇安洼村是淅川县第一批 57 个移民搬迁村之一, 全村 80 多户 425 位移民定于 2010 年 7 月 1 日搬往新乡市获嘉县。 2009 年 9 月份,该镇狮子岗村搬迁任务刚一结束,46 岁的陈岭服务 区副主任安建成就被安排负责安洼村的移民搬迁工作。安置点 的情况如何是移民能否实现顺利搬迁的前提。在安建成的记忆 里,为了搞好安置点的对接,获嘉县他至少去了三次。 “移民的 利益大如天,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好,因为咱是一名移民干部。 ”- 59 - 2009 年秋天的一天, 安建成带领 12 名迁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淅川县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