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是什么样的大学

南开区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南开区
南开区是天津之一,位于天津市城区西南部,东起,与相望;沿荣吉大街、、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和卫津南路,分别与、河西区接壤;西、南至密云路、芥园西道、陈塘庄铁路支线,与相连;北抵老铁桥大街、北马路,沿西马路至西关大街、墙子河、南运河,与毗邻。[1]南开区原是天津旧城迤南的开洼地带,清末人称此地为天津老城“南边的开洼地”,1919年境内成立了著名的南开大学,因此1956年始设南开区之名。南开区主要包括天津老城及城南,以西的地区。南开既是历史文化名区,又是北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民间工艺方面,形神兼备的“”彩塑,彩绘逼真的“风筝魏”风筝,玲珑剔透的“砖刻刘”砖雕,堪称天津工艺三绝。外文名称Nankai&District行政区类别所属地区中国天津市下辖地区辖12个街道电话区号022邮政区码300110面&&&&积40.64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人(2012年)方&&&&言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古文化街、鼓楼等车牌代码津行政代码120104
南开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开区位于天津市城区西南部,东起,与相望;沿荣吉大街、、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和卫津南路,分别与、河西区接壤;西、南至密云路、芥园西道、陈塘庄铁路支线,与相连;北抵老铁桥大街、北马路,沿西马路至、墙子河、南运河,与毗邻。南开区总面积40.42平方公,东西长约3.6公里,南北长约9.2公里。[2]南开区区境约在四千年前退海成陆,地势平坦,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米左右。[2]南开区东、北隅有、、南运河环绕,中部有墙子河、红旗河,南北流向;复康河横贯红旗河、之间。[2]南开区南开区气候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温高湿重,雨热共济;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3℃。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4-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在26℃以上。年气温差为30-32℃。日气温差7-12℃。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58-697毫米,降水日数为64-73天,且多集中在7、8月份。风向受季风环境的支配,夏季主要受太平洋亚热带高压影响,多偏东南风;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偏西北风;春秋两季盛行西南风。[3]南开区元代,大批漕粮经三岔口转运入京。元泰定三年(1326)在境内东北部建天妃宫,此地成为“百货交集”之重镇。[2]
明永乐二年(日—日)设卫建城,居民增多。到漕运、盐业、屯田等日渐繁荣,商业、金融业逐渐发展,人口剧增,多来自、、、、、等省。
清年间(1840年前后)城内人口95351人。从明至清成为天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
民国17年(1928)设天津特别市。时,隶属一、二区和天津县。日时期()更迭为一、二、九区和天津县。
1947年8月,天津市将第七区部分辖域划出,增设第十一区。解放后,仍沿袭原行政区划。
1952年10月更名为第七区,日正式定名为南开区。现区人民政府坐落于黄河道390号。[2]
1999年,南开区辖14个街道:鼓楼街道、里街道、嘉陵道街道、体育中心街道、王顶堤街道、长虹街道、向阳路街道、万兴街道、八里台街道、学府街道、兴南街道、广开街道、华苑街道、蓄水池街道。
2004年初,南开区辖12个街道:长虹街道、鼓楼街道、广开街道、万兴街道、学府街道、向阳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顶堤街道、八里台街道、体育中心街道、兴南街道、华苑街道。[2]截至2013年,南开区辖12个街道:、、街道、、、、、街道、街道、街道、、。[2]南开区1949年,区人口仅为22万,人口密度8404.6人/平方公里。至2006年,常住人口92.5万,户籍人口81.1万,南开区人口密度为19621人/平方公里。[2]
南开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至今已连续十一年保持负增长。2005年,南开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3.97‰,死亡率为4.56‰,自然增长率为负0.59‰。[2]
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南开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08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6.91万人,初中文化程度21.44万人。[2]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了9.01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减少0.17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减少2.56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2.91万人,南开区是天津市人口文化素质最高的地区。[2]2006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11亿元,占南开区生产总值的17.17%;第三产业增加值63.24亿元,占南开区生产总值的82.83%。[4]
2011年,南开区实现增加值2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突破32亿元,五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7%、14.2%和1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88.8亿元,全年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2亿元。[4]南开区水上公园南开区是天津市技术领先、规模庞大的仪表电子、机械制造工业中心,至2010年有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天津电缆总厂、天津液压集团公司等中央和市属大中型企业400多家;天津津美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外商独资、100多家。区属工业则以大工业为依托,建立起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金属制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新型食品等重点行业。[5]
南开区是天津市智力密集、科技发达的高教科研基地。南开区有一半以上的面积被划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至2010年区内有全国著名的、等16所综合性和理工科高等学府,有激光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国家和市级科研机构96家,有中级以上科技人员3万余人。园区集中体现了天津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6] 南开区是天津市商贸中心区之一,以商贸金融、饮食服务等行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有具有专业特色的东马路商业街、南马路五金轴承街、、、科技贸易街等。南开还有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商店28家,如、糕点店、内联升鞋帽店、王和百货商场、官银号副食商场等,其经销的名、特、优商品达5000余种。[7]
南开新建了10余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如古文化街的古物市场、红旗路上的汽车交易市场、海河岸边的羊毛衫市场、黄河道上的皮货市场、西湖道上的鞋城等,王顶堤的水产批发市场和红旗农贸市场已经成为天津市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起到了沟通城乡、辐射三北的作用,年交易额均在亿元以上。[7]
2011年,建成信诚大厦等37.3万平方米科贸楼宇和普天创达等1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00家,专利授权量逾万件,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7.6亿元。南开科技园政策扶植体系效果显著,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778亿元,年均增速30%以上。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和科技进步先进区。[8]
2011年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成C92创意产业园、1895天大建筑创意大厦。深圳发展银行天津分行等地区总部落户南开,金融机构累计达374家,亿元税收楼宇达7座。新建提升改造9条特色商业街和10个专业市场,时代奥城、乐天百货等41座245万平方米商业商务设施落成。
2011年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66个,500强企业累计达19家,民营经济占南开区总量的72.4%,招商引资到位额达520.3亿元,利用外资5.6亿美元。[8] 南开区是天津著名的文化教育区,区内驻有久富盛名的、等16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占天津市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生活和工作在南开区的两院院士19人,占在津院士的82%。南开区人口的21%拥有大专以上学历。[9]
截至2010年,南开区有中学43所,小学47所,幼儿园27所。以南开地域命名,享誉国内外的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更是、两位中国政府总理的母校。在南开中学校友中涌现了43位两院院士,4位旅美外籍院士。区内有天津市占地面积最大、教育设施一流的示范高中校——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原四十三中学),模范学校——。南开区普通教育提前8年实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目标,首批达到国家标准,跨入全国基础教育先进行列。[10]
类别学校列表主要中学  高等院校 南开区科研力量、科技企业、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位于南开区的天津大学信息、科研成果等高度密集。2010年,驻有中央、市属63个科研院所,有国家级科学研究中心5个、工程技术中心11个、检测中心3个,高新技术企业2000多家。据统计2000年南开区科技人才有24874人,占职工总数的12.9%,其中有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津贴的949人,高级人才8198人。科技发展设施完善,科技服务机构云集。北方技术交易市场、、档案馆、、创业中心坐落在区内。南开区是全国科普示范城区。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享誉全国,在多次中获金牌奖。[11]
南开科技园
是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政策区,面积达12.22平方公里。进入科技园的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高新区扶植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科技园内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以信息业为主导的科研开发和中试、科技信息、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人才交流、科技产品加工和科技贸易的完整体系,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优势。园区有鞍山西道、白堤南路科技贸易一条街,有、华侨创业园、、民营科技园等。[12]
科技贸易街
科技贸易街位于鞍山西道的天津科技贸易街是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起步区,1988年建街并孵化诞生市内首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已发展赛博数码广场、等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以鞍山西道、白堤路沿线密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和天津集散地。天津科贸街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科贸街品牌。[11]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用五年时间完成成片危陋房屋改造的宏伟目标,作为天津市任务最重,成片危陋房屋最多的南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开区上下共同努力,截至1998年,累计拆迁危陋房屋152.31万平方米,还迁安置居民64475户,超额完成了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1999年至2002年又拆除危陋平房58.5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8051户。[13]
2003年3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出改造老城厢的重大决策,6月1日全面启动老城厢改造,拆除旧住宅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有28890户受益。南开区供热面积达到1403.66万平方米,住宅热化率达到86%。新建、拓宽、改造南马路等30条道路。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创模”为目标,不断加大保护治理力度,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天津市率先建成基本无燃煤区,环保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连续三年获天津市第一。津河、卫津河经过改造,水质有明显好转,河水生态功能开始恢复。大气环境继续改善。二氧化硫、城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浓度比2001年分别下降6.9%、3.5%。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61.8%。[13]至2003年底,南开区绿地总面积达到1017.12万平方米,成活的树木118.4万株,绿化覆盖率35.08%、绿地率27%、人均7.5平方米。分别比2002年提高4.08%、2%和0.69平方米,实现了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的标准要求。[14]
到2003年,南开区有天津市面积最大的公园——水上公园及等共15个公园、小型游园52个、楼间绿地2085处,627处街旁游园绿地,津河、、四化河等27处河道绿地,星光广场等6个绿化广场。[14]南开区南开区逐步形成以鼓楼商业街和古文化街为中心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水上公园、体育中心为主要景点的都市旅游商贸区,以鼓楼、卫津路为主线的旅游观光线,进一步确立了南开区文化旅游基地的重要地位。[2]
天后宫建于元代,与妈祖庙,的北港合称为的“妈祖三大庙”;文庙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是天津地区现存最完整、规划最宏大的,也是全国唯一府县合一的古建筑群。[2]
广东会馆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四合院和戏楼组成,戏楼是国内尚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木雕,堪称全国罕见,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2]
南开是一个具有历史传统的城区,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革命遗址。有烈士馆、,有一代伟人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纪念馆等。[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2013南京大学数学分析考研复习精编是什么样子的???
2013南京大学数学分析考研复习精编是什么样子的???
2013南京大学数学分析考研复习精编
&& 《2013南京大学数学分析考研复习精编》适用于报考2013年南京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及其各个研究方向的全国各地所有统考考生。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这本精编是在励学南大考研网上的,主要有复习指南部分,提供核心考点解析,复习提示等,结合参考书复习,专业课复习效果更好。
对了 有14年考研南大的学弟学妹看过来,可以加我们新建的14南大考研qun哦@贰零叁六柒叁一零六
这本精编是励学南大考研网上面的,这本书主要包括学校概况,复习指南,核心考点,重难点解析,07-13年的真题等多个部分,说实在的,是一本很不错的辅导书籍,里面的只是狂接构建的比较的清晰有特色,如果结合一些练习题,模拟题和参考书,复习的效果会更好的
《2013南京大学数学分析考研复习精编》这本书是励学南大考研网出的,如果你想知道他是什么样子,可以在励学南大考研官网上加相应的qq群,查看群共享里面的样章
可以去励学南大考研网加群,然后查看样章,数学考研的话《南京大学数学分析考研复习精编》和《南京大学高等代数考研复习精编》两本书一起看的话,顾全了数学考试的两个科目,又能够结合复习,提高效率
我是14年的考生 就在看这本精编,定积分我比较薄弱,在精编中对定积分的相关理论都有详解,我复习起来比较那么吃力,你有什么考研笔记啊之类的吗?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考研领域专家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
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是南开园中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信念的大型环保社团。绿行现设五大项目组和三大中心,分别是社会实践组、校园实践组、生态实践组、社区宣教组、中小学宣教组、宣传中心、培训中心和外交中心。各部门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外文名Greengroup挂靠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团委
全称: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
英文名:Greengroup
简称:绿行
挂靠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团委
成立时间:1999年3月
公共人人主页:我爱绿行
宗旨:普及环保知识,实践绿色生活,谴责污染行为,唤醒青年良知
原则:环保、务实、真诚
活动目标:宣传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培养精英人才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是南开园中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信念的大型环保社团。绿行现设五大项目组和三大中心,分别是社会实践组、校园实践组、生态实践组、社区宣教组、中小学宣教组、宣传中心、培训中心和外交中心。各部门定位明确,特色鲜明。
十四年来,绿行与天津绿色之友、自然之友、根与芽、北京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环境NGO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市林业局、天津市南开区环保局等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并与天津、北京、兰州、济南、成都等地的高校环保社团、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及各地地方小组保持着密切交流。
同时,在绿行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新华社、新浪网、搜狐网、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对我们进行了多次报道。
2014年,绿行即将迎来她的第十五个生日。届时,将会举办绿行庆生大型聚会,各届绿行人将会欢聚一堂!日(世界森林日),有感于当今严峻的环境形势,经济系以云妍为首的七位女生将自己的奖学金捐献出来,组建了绿色行动小组。
2000年4月,配合全国地球日活动,我们展开为期一周的环保宣传。
2001年3月“世界水日展”展出了全国各地及南开水样,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环境现状。
从2001年9月起在迎水东里、盈江西里、凤园南里等社区开展社区环保课堂,开创了又一个“天津市高校社团第一次”。
2002年9月起,我我们把环保课堂带进中小学,先后联系了四所学校,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与家长几百多名,并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2003年绿行成员们赴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观鸟,开启了户外观鸟爱鸟活动。
2004年4月展开绿色地球节之4.22地球日系列活动——校区公寓后荒地种花、“为地球添叶”特别行动、户外环保宣教创新活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调查及签名、“鸟与梦飞翔”图片展及相关讲座。
2004年11月,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动物学家,“黑猩猩的守护神”珍古道尔博士来到南开园,为我们开办精彩讲座。
2005年6月开展6.5环境日系列活动——调查居民的用水用电状况具体活动、在星光广场进行大规模宣传活动,与澳大利亚环境宣传组织绿龙合作、演出了环保话剧地球的诞生。
2006年4月举办系列活动“第一届绿色文化节”,其中“派送春天送花籽”等活动在同学们中间引起广大反响。
2006年11月,为响应天津市自然博物馆“关爱动物,关注环保”主题,绿行成员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自编自演了《睡美人》,《海豹王》,《环保西游记》三部话剧。
2007年4月,开展“五元一棵树” 之废纸回收保护母亲河行动及“废品制作 变废为宝”主题展示。
2008年10月,“运动也环保”校运会回收活动及校园小广告清理开启了绿行公益实践之门。
2009年3月,成功举办绿行十周年庆典晚会。绿行前十届负责人及第十一届成员齐聚一堂,共同感受这个大学生社团的十年历程与辉煌。
2009年6月,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使者”全国项目,作为天津唯一一支入围队伍参与湿地保护。
2009年6月至11月,参与了国家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得到了天津网和网易的报道。
2009年10月,为了庆祝南开大学建校90周年,参与策划并实施了校庆献礼活动。
2010年寒假,社团组成调研小组,对社会环保问题进行了调研,得到了自然之友城市固体废弃物项目组的重视与赞赏。
2010年3月,部分成员赴京拜访自然之友、绿色营、大海公社、地球村等环保NGO,很大扩大了视野。
2010年3月,绿行将联合全校18个社团共同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北方网、网易和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2010年3月,与校内兄弟单位联合开展了为西南旱灾募捐及节水意识推广活动,得到了人民网、天津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环保路上,我们一路走来……
决策层——由五人组成,分别为会长一名,团支书一名,副会长三名。
社会实践组——走出校园,心系社会。从参与天津高校环保联盟的海河绿地图绘制,到将要和西青区环保局联合举办的环保辩论赛,社会组一直在积极走向社会。
校园实践组——立足校园,绿动南开。运动也环保(做好每年校运动会的环保工作),回收宿舍垃圾,提倡环保寓教于乐…..校园组密切关注着身边的环境状况。
生态实践组——亲近自然,关注生态。从七里海湿地到水上公园再到大黄堡湿地,前身是观鸟组的生态组,步伐将会愈加稳健。
社区宣教组——走进社区,启迪居民。从环保课堂到社区调研,社区组一直致力于周边社区的环境美化事业。社区组的足迹遍布了天津市的二十二个社区。
中小学宣教组——关爱儿童,关切环保。中小学组坚持“环保应从孩子做起”的理念,走进中小学,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去年SOS儿童村的开辟,让中小学组将爱心与环保共同播撒。
宣传中心——宣传社团,传播绿色。纳新会上的视频、高校论坛上的社团宣传片以及社团刊物《绿色》等都made in 宣传中心,他们一直是社团绿色文化的坚实传播者。
培训中心——普及环保理念,提升成员素质以及增强成员归属感。即环保理念培训,社团素质培训和特色工作开展。
外交中心——定期环保公益类比赛、活动、项目、基金,对其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社团可行性分析,将筛选后的有效结果推荐给社团实施;观摩并借鉴其他社团或组织的活动,汲取经验。1999——2000南开大学优秀志愿者集体
1999——2000南开大学优秀社团;
2000年南开大学综合类最优社团;
自2002年以来,每年荣获“南开大学十佳社团”和“南开大学十佳社团团支部”荣誉称号;
2002年南开区政府、南开区环保局授予我们“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2003年被天津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授予“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3年4月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授予社团5位同学“绿色承诺先进学生”称号;
2004年3月“壳牌美境行动”策划大赛团体三等奖;
2005年,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城市水情调查大赛“最佳社区宣传奖”;
2005年,获“根与芽”(中国)项目成就奖;
2006年,获“”项目提名奖;
2006年,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天津市自然博物馆);
2006年,南开区社区环保课堂先进集体(南开区环保局);
2007年,获“天津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2008年,获第七届“壳牌美境”方案设计一等奖;
2009年,获“天津大学生环保论坛”方案组二等奖;
2010年,获第八届”壳牌美境“方案设计二等奖;
2010年,获南开区优秀社团称号;
2010年,获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小分队称号。
……我们的环保课堂从2001年9月拉开帷幕,发展到现在,已形成社区宣教和中小学宣教两个特色项目组。
01年9月起我们在迎水东里、盈江西里、凤园南里等社区开展社区环保课堂,开创了又一个“天津市高校社团第一次”,并获得了南开区环保局的嘉奖和大力推广。直至今日,天津市已形成了环保局牵头、各高校社团联合、大学生们主讲的“环保课堂进社区”的盛大局面。
从2002年9月至今,我们把环保课堂带进中小学,先后联系了5所长期开设环保课堂的合作学校。每次宣教,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与家长近百名。在宣教员的带领下,课堂气氛活跃,大家踊跃提问和参与活动。宣教中采取户内宣教和户外游戏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从游戏重体会环保。
为了激发大家在课堂上的热情,我们还尝试采取话剧展演等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让大家在娱乐中了解环保。2006年11月,我们与天津市自然博物馆、南开区几个社区合作,演出以“关爱动物,关注环保”为主题的话剧。自编自演了《睡美人》、《海豹王》、《环保西游记》三部话剧,将环保作为主题,向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参观者呈现了一次轻松又深刻的环保盛宴,让人们在享受欢愉的同时开始思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每年五一、十一长假的观鸟爱鸟活动历来是在绿行成员中颇受欢迎的经典活动项目之一。我们充分利用天津的湿地和候鸟区的资源,组织成员观鸟,做观鸟纪录,在野外实践活动中提高社团成员的知识水平和环保意识。通过观鸟活动我们关注鸟类的生存状况,将湿地的生态问题展现出来。
2004年绿行百多名成员分批赴七里海、团泊洼湿地观鸟。同年,我们又组织一部分成员围绕天津鸟市展开的调研。2005年5月、10月,2006年5月,百多名成员分批赴塘沽、北大港观鸟。
今年,我们又与大黄堡湿地合作,即将开展更加精彩的活动……为了提高社团成员以及社团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我们不定期邀请环保界的名人、老师等前来讲座。讲座让我们见识了环保志士们的风采,同时也提升了绿行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
(1)2004年11月,我们请著名动物学家、有“黑猩猩的守护神”之称的博士来南开进行讲座。
1960年,年仅26岁的珍·古道尔博士本着对黑猩猩的热爱,来到位于坦桑尼亚尼喀湖西岸的坦岗刚比河畔、人迹罕到的茂密热带雨林里,与黑猩猩朝夕相处,近距离观察黑猩猩。到1996年,珍·古道尔博士在研究、保护野生和笼养黑猩猩的道路上已经走了整整三十六年。这是人类迄今历史最久的一项动物研究,珍·古道尔的发现被誉为西方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出于对动物的热爱,博士晚年发起了“根与芽”活动,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现在,根与芽小组已经遍及全世界,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就是这些众多小组中的一个。
2004年11月,我们有幸请到博士,来南开开办讲座。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2)2005年4月,我门邀请著名环保人士郭耕前来讲座:
郭耕老师的讲座精彩异常,他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的现状。并介绍了他自己的创意:用多米勒骨牌制作的灭绝动物墓碑等等。听众不仅从郭耕老师的讲座上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自然,关于环境,关于地球的知识,更从郭耕老师的讲述中深入思考并反省自己的行为。这次讲座我们邀请到了天津电视台的记者,对此次讲座做了全程记录,从而也扩大了这次讲座的宣传面,使更多的人和现场听众一起思考环保这一话题
(3)2005年10月,我们举办了“贾子政访谈”活动,活动一改往常由老师宣讲的单一模式,采取人物访谈的形式,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此次活动将贾先生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所有的精神传达给每一个人,唤醒社会上更多人的良知,也激励这在为环保事业奉献的人们继续奋斗。也将每一个人的感动与敬佩之情传达给贾先生,希望所有人的爱心能够给予他最大的支持,支持他在环保的道路上一路顺风。
贾子政简介:十年来,为了保护动物,宣传环保他放弃了工作,变卖了家产,历经辛酸,妻子也离他而去,而现在他又放下正上高三的女儿骑着三轮车从家乡鹤岗出发前往香港,沿途宣传环保,贾先生还是“画中画”艺术的创造者他所创作的《万兽图》因画中藏有万只动物而获吉尼斯世界之最。
(4)2006年9月,我们有幸邀请袁建明先生来到南开园,为其“环保万里行”做宣传,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
活动与展板宣传、签名捐助等活动结合,现场异常热烈。讲座现场同学们都被袁先生的意志和抱负打动,掌声不断。
袁建明,甘肃天水人。生于1972年,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然而,身残志坚的他在看到无数破坏环境的事件后,立志“用身残志坚的精神唤醒华夏儿女,共同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共建和谐。”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单纯的环保宣传和宣教已经渐渐落在时代后面。将环保宣传与环保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是我们的新目标。
经典活动如下:
(1)关于天津市水情况的调查(获2004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水情况调查三等奖)
本次调查我们就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是天津市水资源污染与保护,二是天津市民的节水意识调查,在调查区域方面我们选择社区和学校可以代表天津市民的两大群体。通过学校,社区两方面的调查,从节水,水污染两方面切入,从社会,心理,经济,制度多方面综合分析天津市水资源现状与解决途径。
(2)2005年11月校园内水用具调查:
此次活动涉及整个校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通过调查统计,基本上得出校园内水用具的破损情况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使大家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体会到了节约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从而更好的将节约贯彻到生活中的去。
(3)2006年下半年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废旧电池回收活动
活动过程中,我们将参加活动的会员分组,负责回收各宿舍的废旧电池。将回收回来的电池汇总,交给电池回收处理机构。会员在例会上进行小组风采展示,将回收电池的情况及有关知识展示给大家
废旧电池是经常出没在校园里的环境杀手,也是最值得做活动的项目。每一届绿行成员都会在各宿舍设立电池回收箱,这次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进入宿舍为手段将校园里的废旧电池一网打尽,消除隐患。并将回收箱的电池清空以便同学们以后将废旧电池投入其中。
(4)开展“拒绝一次性筷子”宣传实践系列活动
我们组织成员制作展板(内容包括一次性筷子被泛滥使用的情况、生产加工和存放状况的揭露、对健康的危害、对植被的破坏、拒绝一次性筷子的警示性海报),并将展板固定在在小引河的桥上,作为长期的宣传对过往行人造成视觉冲击。发放宣传单和调查问卷,并在食堂和宿舍显眼处张贴“拒绝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有害健康”等标语。
与此同时,我们在食堂门口开展大规模的有奖竞答活动,鼓励大家去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奖品有铁木筷子、环保布袋、便携式树脂筷子、饭勺和环保布袋。
与宣传活动相结合,同时我们与学校的后勤、食堂等部门进行交涉,尽量减少食堂中一次性筷子的供给。
这次活动宣传一次性筷子的危害,促使广大学生和老师自觉拒绝一次性筷子,从而打击向校内出售一次性筷子的商贩的市场。使广大师生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隐患及对健康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保障广大南开师生的饮食卫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环保观念,使环保的理念更生活化地深入人心,树立大学生环保由身边做起的意识。2006年的春天,我们正式启动“绿色文化节”系列活动,并准备将其作为绿行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在绿色文化节中,我们将宣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调动全社团的成员,鼓励他们按项目组形式策划、活动,同时互相配合;我们将绿行数年来的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结合,做出一番既有传承性有极具特色的活动。
第一届绿色文化节:
〈1〉“节约用电,从我做起”大型节电宣传活动
通过灵活新颖的问答形式,使同学们了解有关节电和科学用电知识,提高大家的重视程度,树立节电意识。
〈2〉“绿化校园,发放春天”发放花籽活动
传播绿色,青春活力,增进感情,在学校校园内面向广大学生免费发花籽、花土、瓶子(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简易花盆)
在这次的“派送春天”活动中,不只是单纯的发放花子花土花盆,更是借机宣传环保精神,提倡用废旧塑料瓶自己制作简易花盆,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还能让大家体味自己动手的乐趣,培养养花的兴趣将环保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3〉“向左走 向右走 —— 让垃圾回到自己的家”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活动
号召同学们认识并再学习生活中垃圾的种类,合理回收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构建节约南开。
制作展板向大家介绍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由绿行的同学为大家讲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就日常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有奖趣味问答。
〈4〉“4.22地球日之夜”公益晚会暨“绿色文化节”闭幕式
第二届绿色文化节——“节约”主题活动:
活动在2007年4月展开。本次系列活动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绿色风暴”活动;回收废品和DIY“废旧宝贝”征集活动;“废品制作 变废为宝”主题展示;“5元一棵树”之废纸回收保护母亲河四个组成部分
〈1〉.“绿色风暴”活动
通过深入日常生活的全方位高频度宣传,使同学们对节约以及如何节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采取在广播站中设置专栏、校区影院播放电影时插播环保视频、在宣传栏、电梯旁等地贴提示语、在南开bbs上展开网络宣传等形式进行“绿行无处不在,环保无处不在”的席卷式宣传。
同时,我们统计校区宿舍楼内漏水水龙头数量及具体位置并在各个水龙头安放绿色皮套防止漏水。写一份调查报告交给校方作为参考,并以海报形式展出。
〈2〉回收废品和DIY“废旧宝贝”征集活动
①全校范围内征集可利用的废品。分几天在校内设固定捐赠网点,再派一部分同学走进宿舍上门收购。
②将收集来的废品进行分类,将部分废品卖给回收站。
③在每个教室设置回收箱,定期收集。
④定期组织回收中心来校收集废品。
⑤征集用废旧物品做的“废旧宝贝”,并展出
〈3〉“5元一棵树”之废品回收保护母亲河
此活动与回收废品活动相辅相成。并且与保护母亲河组织、废品回收中心合作进行。与“保护母亲河”组织联系,在学校范围进行宣传 ,与“保护母亲河组织”联络,赠予所得收入。
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我国资源紧缺严重的现状,从而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宣传,同学们能够切身的加入到节约的活动中来,从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做起,做好资源节约和回收工作。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智慧,广泛征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的小常识,从而发挥同学们节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节约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定期联系回收中心到学校来回收废旧物品,使这次活动能够长期性的开展下去,在南开园掀起一股持续的节约热潮。
在校内安放回收箱,并与回收公司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活动有较好的持续性和推进性。我是奋进的绿行人,
要求自己,
关注点滴,
谴责污染,
坚持环保,
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
实践绿色生活,
建设绿色家园。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开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