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qq群GAY群····葬丶在妓院前 群号...

看看人类艺术史上那些最璀璨的星辰,同志的光芒照亮了半边天
这一篇讲点艺术的小故事
但我们想讲一讲艺术中的“同志”
也就是同性恋艺术家
HOMOSEXUAL
在盛夏这个让荷尔蒙燃烧的时节
并且七夕也快到了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应该有歧视
尤其是对爱情
从古至今,文学家们从来都不惜用最动人的辞藻去表达同性之爱:
比如《越人歌》中的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曹雪芹用“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来形容宝玉和秦钟一见倾心的初次相遇;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同性恋的爱之歌;
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文豪奥斯卡·王尔德,也是文学家中最著名的同性恋之一,他曾将同性之爱形容为“不敢宣之于口的爱”,认为这种爱“是美丽的,完美的,是最高贵的情感”;
写下“我永恒的灵魂,注视着你的心,纵使黑夜孤寂,白昼如焚”这般扎心句子的象征主义诗人兰波,也是个同性恋。
(天啊写到这儿我就已经激动得不行……)
再随便列举几个伟大到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其伟大的名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稍微近一点的,弗吉尼亚·沃尔夫、普鲁斯特、维特根斯坦、福柯、柴可夫斯基、桑塔格……
如果我们抬头望一望人类文明史和艺术史上那些最璀璨的星辰,同志的光芒照亮了半边天。
看看这些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知识分子……都是同志啊同志们!
铺垫了那么多
现在进入正题
列举几个你必须知道他是同志的
同志艺术家
首先来两个祖师爷级别的
米开朗基罗
左:Leonardo da Vinci,-
右:Michelangelo Buonarroti,-
先说达芬奇。
文艺复兴三杰之首达芬奇,活了67岁,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艺术和科学,终生未娶。他曾宣称自己厌恶男女的肉体关系,这在他看来是最龌龊的行为,曾说:“与生儿育女有关的任何事都令人厌恶,人类若没有美好的面孔以及美感素质将会早早衰亡”。
在达芬奇传世的诸多油画和素描作品中,我们也的确很少看到他去非常细致地刻画女性的身体,相反,在达芬奇很多人体解剖的素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男性裸体,尤其是对性器官的迷恋。
达芬奇关于男性生殖器的解剖学素描
虽然达芬奇是否为同性恋,目前依然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但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达芬奇倾向于男性,原因在于1476年的一条法庭记录:当年24岁的达芬奇,与其他三位青年被指控涉嫌猥亵一名叫雅各布·萨尔塔雷利(Jacopo Saltarelli)的男子。但这一指控最终因无人出庭作证而被驳回,达芬奇也声称萨尔塔雷利不过是他的一名模特而已。虽然这起猥亵事件最后不了了之,但达芬奇也从此被贴上了“同志”的标签。
这位被“猥亵”的男子,据说就是达芬奇的名作《施洗者圣约翰》(St.John th Baptist)中,那位面目清秀、雌雄莫辩的圣约翰。
Leonardo da Vinci, St.John th Baptist,
Leonardo da Vinci, The Incarnate Angel,
(在作品中,达芬奇几乎不会去露骨地描绘女性的生殖器,但男性就不同了。比如在这幅以Jacopo Saltarelli为模特的素描中。)
关于达芬奇的同性恋一说,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在进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当属弗洛伊德1910年的论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Leonardo da Vinci, 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
在这篇文章里,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阐释了达芬奇的“秃鹰之梦”,并认为秃鹰用尾巴打他的嘴巴的行为是被动的同性恋童年幻想,而这个幻想是基于吮吸母亲乳头的记忆(尾巴,意大利语“Coba”,同时象征着男性性器官,尾巴打嘴则象征着“插入”,由此推论出同性恋倾向。关于弗洛伊德对达芬奇的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这篇论文阅读,非常精彩,在这里不继续展开了)。
再说米开朗基罗。
和达芬奇一样,米开朗基罗也是终身未娶,并且同样痴迷于对男性身体的描绘,就连他画的女性,也都是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就像青壮男性一般。据说,米开朗基罗在画女性的时候,用的也是男模特,甚至在有女人的屋子里多停留一分钟,他都觉得痛苦。
Michelangelo Buonarroti,Leda and the Swan, after 1530
男性的身体真的为米开朗基罗带来无尽的灵感。西斯廷教堂壁画中的那幅《最后的审批》(Last Judgment),就是米开朗基罗逛同性恋妓院的时候,在一个澡堂子得到的灵感。
Michelangelo Buonarroti,Last Judgment,
看局部尤其觉得像在澡堂子...
米开朗基罗众所周知的几件旷世杰作,比如雕塑《大卫》、《摩西》、《奴隶》,以及西斯廷壁画中最为经典的一幅《创世纪》,这些作品中的模特,都是一位比他小34岁,名叫托马索·卡瓦切里(Tommaso dei Cavalieri)的美男子。
正是与卡瓦切里的爱情,为米开朗基罗带来了创作灵感,催生出了杰作。
Michelangelo Buonarroti,David,
除了把恋人画进自己的作品,米开朗基罗还会写情诗来表达自己对卡瓦切里的爱慕:“你的名字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The Creation of Adam, 1512
面对米开朗基罗的这份痴心,卡瓦切里也用自己的真诚回报,一直陪伴在这位大师的左右,照顾他的余生。
没有500多年前这段感人的基情,如今我们到哪儿去看这俊美到惊为天人的大卫雕塑?还在欺负同志的人,你想过这个问题没?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这两位老大师的同志经历还不算虐心
现在说个虐的
腐国的弗朗西斯·培根
当今拍场上价格最贵的天价艺术家之一
Francis Bacon,-
培根的画,大家都知道,看着就挺虐的:血肉模糊的一片,人脸都像被啃过一样,很恐怖。
培根的作品里充满着暴力、扭曲、变形,如同噩梦一般的画风也使得培根成为20世纪战后最有争议的画家之一。
Francis Bacon, Study after Velázquez's 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 1953
在培根的画里,有一个人物经常出现——他的恋人乔治·戴尔(George Dyer)。而且他与培根的相遇也是很drama:戴尔原本是个小偷,在1963年的某一天,25岁的他闯进了培根的家,然后被培根发现了。54岁的培根见到这个相貌英俊的年轻小贼,说:“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我报警;二,你留下来陪我睡觉。”
Francis Bacon和他的恋人George Dyer
戴尔选择了后者。这一睡,就睡成了培根的恋人,并且睡进了他的画里,成为了培根最重要的缪斯。
在培根为戴尔画的诸多肖像画里,1966年的《正在说话的乔治·戴尔肖像》(Portrait of George Dyer Talking)被认为是最出色的一幅。这幅肖像在2000年的时候就以4000万英镑在纽约佳士得售出,之后在2014年,又在伦敦佳士得以4200万英镑成交。
Francis Bacon, Portrait of George Dyer Talking, 1966
Francis Bacon, Study for Head of George Dyer, 1966
戴尔虽然是个贼,但性情温顺,而培根却是一个抖M,内心就和他的画一样,很重口味。两人的性格不合,最终导致了这段恋情的破裂,戴尔开始酗酒,精神状态也开始变得不稳定。在日,培根带着戴尔去巴黎办个展,就在开幕的前一天,戴尔吞下了一罐安眠药,死在了酒店的盥洗室内。
Francis Bacon, Triptych, May-June 1973, 1973
才36岁的戴尔就这么自杀了。心中的愧疚让培根彻底崩溃。虽然戴尔已经死了,但他在培根之后的作品中依然不断出现,并且是以更加扭曲、暴力的形式。在1973年,培根画了一幅《1973年5月至6月的三联画》(Triptych, May-June 1973),就是再现了戴尔去世时的场景。
对于培根,戴尔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但在戴尔之前,培根还是有一位更加有名和优秀的恋人——后来被誉为英国当代最伟大的肖像画家的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培根比弗洛伊德年长13岁
培根与弗洛伊德相识于1945年,然后二人的恋情一直维系了30年,彼此都曾出现在对方的作品中(这里大致提一下大师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真的是相当会玩,结过两次婚,与13位女子生了40个小孩,并且除了培根之外,还有别的同性伴侣。大师,服了!)。
弗洛伊德画的培根
Lucian Freud,Francis Bacon, 1952
培根画的弗洛伊德
Francis Bacon, 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 1969
日晚,《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三联画》(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在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会上拍出了1.2亿美元的天价。
同样是在腐国
相比虐心的培根
大卫·霍克尼的基情
就要小清新多了
David Hockney, -
*对霍克尼爷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
这位成天乐呵呵笑嘻嘻、喜欢用五颜六色的衣服打扮自己老爷爷,如今已经是英国当代的国宝级艺术家。霍克尼喜欢画游泳池、山川田野、花花草草、亲朋好友,以及同志的甜蜜日常,用色都是鲜艳明快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愉悦。
David Hockney, Mr and Mrs Clark and Percy, 1970
David Hockney, Early Blossom, 2009
自上世纪60年代出名以来,霍克尼一直红到了现在。除了在艺术圈的地位举足轻重,凭借自成一派的穿衣风格,霍克尼一直以来在时尚圈也颇具影响力,时不时的就会成为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引领一阵潮流(从霍克尼身上,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同志会打扮、好品味、对时尚敏感的典型特质)。
David Hockney, We Two Boys Together Clinging, 1961
David Hockney, Domestic Scene, 1963
David Hockney, Two Boys Aged 23 or 24, 1966
同性之爱是霍克尼一直不变的主题
除此之外,霍克尼从来都不避讳自己的同志身份,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年纪轻轻的霍克尼就公开出柜,以同志的身份闯荡艺术圈。
但在60年代,同性恋尚未在英国合法化,于是霍克尼就来到了美国,在洛杉矶的UCLA当起了老师,然后,在加州自由而明媚的天空下,搞起了师生恋。
David Hockney and Peter Schlesinger
1966年,在UCLA教书的霍克尼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恋人——自己的学生彼得·施莱辛格(Peter Schlesinger)。彼得经常为班上的同学作模特,他的性感和聪慧很快就吸引了霍克尼的注意,并陷入对他疯狂的迷恋中。
David Hockney, 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 1972.
David Hockney, Peter Getting Out Of Nick’s Pool, 1966
David Hockney, Sunbather, 1966
恋爱中的霍克尼开始创作他极具代表性的“泳池”系列——灿烂的阳光、碧蓝的泳池、性感的男性酮体,每一张画面都满溢着青春荷尔蒙。
霍克尼的泳池和裸男不仅成为了他个人艺术风格的标志,也成为了代表60年代同性恋的一份自由宣言:在霍克尼这里,沐浴在加州阳光下的泳池就是同志们的天堂和乐园,年轻性感的身体暴露着让人观看,同性之爱真实且自然,无须遮掩更无需羞愧。
现在说美国
对于美国现代主义艺术
以及纽约的gay圈
怎么能少得了我们的King of Pop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ol, -
在沃霍尔生活的那个纽约艺术圈,很多艺术家都是同志,就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先锋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贾斯帕·琼斯(Jasper Johns,1930-),他俩就是一对。
但这些同志当中,很多都还比较低调,不喜欢公开自己的私密恋情。但沃霍尔不同,他干什么都喜欢高调,招摇过市的。据传言,沃霍尔曾说自己和文学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Garcia Capote, )秘密订婚十年,还相互以裸照为信物。
我们亲爱的安迪,你真是太有意思了。
沃霍尔在“工厂”
我们知道,安迪·沃霍尔身边总是围绕这各种人:名媛、富豪、艺术家……还有从各地跑来纽约,叩响银色“工厂”大门的年轻人。
沃霍尔和他身边的青年们
这些年轻人原本只是想当沃霍尔的助理,打打下手,顺便让他带着混混纽约的艺术圈,但到最后,一个个都成为了他的“恋人”。
有趣得很。在关于沃霍尔这些助理的介绍中,经常会出现“assistant and lover”这样的描述。并且重要的是,和沃霍尔谈过一场恋爱,发生一点关系,你真的就还红了,成为了沃霍尔身边的“工厂巨星”。
在这里,就介绍一位最重要的“助理”——“工厂巨星”的元老级人物、一手打造出银色“工厂”的摄影师比利·内姆(Billy Name,)。
Andy Warhol and Billy Name(条纹衫)
比利可以说是对沃霍尔一见钟情。在进入“工厂”之前,比利原本是剧院的一名灯光师,同时在曼哈顿市中心的一家名叫“Serendipity 3”的甜品店当服务员。1959年的一天,安迪·沃霍尔走进了比利打工的这家甜品店,两人的第一次邂逅虽然没有发生什么火花,但比利当下就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看上去有点像安迪的男朋友。”
的确。两人很快又相遇了。在比利自己的公寓里举办的一次派对上,经由艺术家雷·约翰逊(Ray Johnson)的引荐,比利正式被介绍给沃霍尔,而沃霍尔也对比利的品位,尤其是对公寓的装修一见倾心:整个寓所都被银色的锡箔纸包裹了起来,并用银色颜料将其粉刷。于是,沃霍尔就向比利发出了邀请函,让他把自己新添置的工作室也这么收拾一番。
比利拍摄的银色“工厂”
就这样,比利成为了沃霍尔“工厂”内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将整个“工厂”内的几个无间断相连的大车间用银色全部包裹起来,甚至电梯内外都是银色的。在这间银色的屋子内,沃霍尔度过了他最为风光的“银色时期”,而“工厂”本身也成为了波普时代纽约文化的标志之一。
Andy Warhol with Brillo Box and Ruby the cat, 1964. photo by Billy Name
比利最初的预感也得到了应验,他真的成为了沃霍尔恋人,并且在沃霍尔的影响下也拿起了相机,从事了摄影。
比利将镜头聚焦在那些每天出没在沃霍尔身边的美女、名流,以及与沃霍尔共同维持着“工厂”运作的诸多工作人员身上,比利拍摄的照片,如今都成为了我们了解沃霍尔以及波普时代最重要的纪录。并且,由于比利从事过灯光师,他对光线的娴熟运用也影响了沃霍尔早期实验电影对画面的呈现。
Edie Sedgwick does Gerard Malanga’s hair in the movie Haircut, photo by Billy Name
Steve Schapiro, Andy Warhol, and Edie Sedgwick,1965. photo by Billy Name
沃霍尔曾在日记中这样形容自己的这位工作伙伴与生活伴侣:“比利有着能够让人对他产生信任的魅力。他总是给人一种极具创意的印象,他玩弄着那些灯啊纸啊,所有艺术家会用到的材料。从比利身上我能学到很多。”
1970年的一个早晨,沃霍尔像往日一样来到他的“工厂”,他在暗房的门上看到一张纸条:“亲爱的安迪,我离开这里了,但是我很好。爱你的比利。”
很多年后,内姆这样解释自己离开“工厂”的原因:“或许,我真的只是因为在‘工厂’待厌了,我已经对那些银色产生了疲劳。是的,我只是对它们疲劳了,我想要呼吸一点外面的新空气,去看看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
顺便再说一说
沃霍尔圈子里的一位同志小伙伴
基斯·哈林
Keith Haring, -
相信但凡对波普艺术,或者是街头艺术感兴趣的同学,肯定都会喜欢基斯·哈林。他代表性的空心小人,不仅是波普艺术和街头涂鸦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哈林的涂鸦,也被制成各类艺术衍生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Keith Haring, Untitled, 1993
Keith Haring, Untitled (Yellow Figure), 1982
作为美国波普主义和涂鸦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哈林主张让艺术走向公众,成为大众都能接受并看到的东西。哈林留给世界的涂鸦作品数不胜数,曾经他在纽约的地铁里画涂鸦,经常刚刚画好没过多久,就被路人竭尽所能搬回家。在1986年,哈林在纽约开设了“波普店”(Pop Shop),出售以他的画作为主题的各种衍生品。
Keith Haring, Untitled (Man with UFO), 1982
哈林的涂鸦都充满了漫画式的幽默,空心的小人、空心的小狗、鲜艳的配色、加粗的线条、胖胖的字体,非常卡通的形式,人人都能看懂。
但是在这些通俗的涂鸦里,哈林所寄托的思想却是很激进的,他曾说自己的大量作品都是在表现权力和武力,去关注当今世界中权力的平衡问题(比如哈林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飞碟,就是代表着一种未知的、最终的权力)。
Keith Haring,Safe Sex, 1987
Keith Haring, Best Buddies, 1990
Keith Haring,Ignorance=Fear, Silence=Death, 1989
哈林在1987年患上艾滋病,1990年去世,只活了短短31年。“忽视=恐惧”、“沉默=死亡”,可以说,哈林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热血青春都投身在了维护同志利益以及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中。
基斯·哈林和他的恋人胡安·杜博斯
Keith Haring and Juan Dubose, 1983. photo by Andy Warhol
在得知自己患上艾滋病之后,哈林在1989年成立了基斯·哈林基金会(Keith Haring Foundation),协助儿童以及组织参与防艾教育,为艾滋病研究和儿童福利项目提供资助,同时为公共机构设计logo和海报,并制作壁画,雕塑,造福弱势社区。
最后的收尾
想用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同志艺术家
冈萨雷斯-托雷斯
Felix Gonzalez-Torres, -
这个浪漫的艺术家,简直就是恋人的典范。
看看他说的句子:
“孤独的感觉从来不是用‘1’的存在,而是用‘2’的缺席来表示的。”
泪流满面……
Felix Gonzalez-Torres和他的恋人Ross Lawcock(金框墨镜)
冈萨雷斯-托雷斯1957年 出生在古巴,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纽约定居,学习艺术并开始艺术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冈萨雷斯-托雷斯加入了艺术组合“Group Material”,作为一名活跃的社会积极分子,创作了一些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作品。
Felix Gonzalez-Torres, Untitled (Chemo), 1991
Felix Gonzalez-Torres,Untitled (Summer), 1993
Felix Gonzalez-Torres,Untitled (Last Light), 1993
Felix Gonzalez-Torres,Untitled (Loverboy), 1989
这些作品以观念艺术及极简主义艺术的形式,将政治、情感融入到绘画、雕塑等不同媒介的作品中。冈萨雷斯-托雷斯的作品并没有从社会集体角度、通过观众参与来提出什么宏观的、社会性的诉求,它们通常是私密的、温柔的。艺术家擅长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物件,比如窗帘、钟表、镜子、灯具等,将这些物件中的平庸剔除,转变成承载着个人情感的审美作品。
Felix Gonzalez-Torres,Girlfriend in a Coma, 1990
Felix Gonzalez-Torres, Republican Years, 1992
Felix Gonzalez-Torres,Untitled (Go-Go Dancing Platform), 1991
看过冈萨雷斯-托雷斯作品的观众一定会被其中细腻的情感,以及从平凡中升华而出的美感所打动。作为一名同性恋者,冈萨雷斯-托雷斯曾创作过多件关于自己的恋人罗斯·莱考克(Ross Laycock)的作品。在关于莱考克的那些作品里,不要说同志了,任何一位内心尚且向往爱情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Felix Gonzalez-Torres, Untitled (Perfect Lovers),
在1991年,莱考克因为艾滋病去世。冈萨雷斯-托雷斯为此创作了一件“无题”作品来缅怀自己的恋人:两个完全相同的由电池供电的时钟,最初被设置为同一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个时钟会先于另一个停止走动。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时钟会共同停止在某一时刻,就像被命运绑定的一对恋人一样,总会在一个未知的时间相遇,纵使生命会终结,爱情依然永恒。
冈萨雷斯-托雷斯给莱考克的一封信件,1988年
这件作品又被称作“完美的爱人”(Perfect Lovers),它被悬挂在淡蓝色的背景下。淡蓝色是冈萨雷斯-托雷斯的作品中经常会使用的颜色,在他看来,“如果一段美丽的记忆可以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它将是淡蓝色。”
在关于莱考克的另一件作品《罗斯的肖像》(Portrait of Ross in L.A.,1991)中,冈萨雷斯-托雷斯在展厅的墙角放置了175磅五彩缤纷的糖果,175磅是莱考克健康时的理想体重。前来参观的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带走一粒糖果,每带走一粒糖果,就减少了一点重量,就像莱考克被艾滋病带走的体重。而在这一过程中,冈萨雷斯-托雷斯又会不断补充糖果,将它们恢复到175磅,就像是让莱考克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获得重生。
Felix Gonzalez-Torres, Portrait of Ross in L.A.,1991
日,冈萨雷斯-托雷斯也因艾滋病并发症去世。对于这位艺术家来说,生命的终结并不是时间的终结,更不是爱情的终结。在他身后留下的每一件作品里,都是对这个世界,以及心爱之人,无尽的温柔。
就像在给莱考克的一封信件里写的那样:
“我们是时间的产物,
因此当时间将至,我们也以时间来回馈。
我们是同步的,现在直至永远。
我爱你。”
在每一对相爱的人这里,时间永恒,生命常驻。
讲了那么多同志艺术家
现在要推荐活动了
在7月22日至7月30日,位于杭州转塘的大美艺术创意园将联合杭州的LGBT社群、剧社、探讨相关问题的独立电影导演,以及其他从事绘画、影像、装置、行为的青年艺术家,共同举办一场以LGBT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为当下正被种种不平等待遇所束缚的LGBT群体发声。
No Hiding & Speak Louder
时间: - 7.30 10:00 - 18:00
地址 :杭州西湖区转塘镇 大美创意园大美艺术仓库3楼
7.22 - 7.23 集市开放日
7.22 14:00 | 戏剧《阴道说》演出
7.23 13:00 | 电影《海上良宵》放映
7.23 14:00 | 行为艺术《Reflection》表演
7.29 14:00 | 戏剧《玩偶工厂·橱窗》演出
欢迎来玩~:D
杭州的小伙伴可戳阅读原文购票
以及主编微博 @象外的阿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东莞弱爆了,解放前的上海才是“性都”_时拾史事_传送门
东莞弱爆了,解放前的上海才是“性都”
解放前,上海妓院与妓女的数量,不仅占全国之首,而且在1917年一度居世界八大都市之首。上海早期妓院主要分布在小东门外商业发达地区以及城内虹桥(今光启路、复兴东路口)的繁华地带。嘉庆道光年间(年)许多妓院纷纷搬迁到西门内一带,西城的妓院业就迅速发展起来。科普:小刀会是成立于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属天地会支派,1851年传到上海。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抗粮斗争,南汇﹑华亭(今松江)﹑上海等县继之而起。罗汉党人徐耀还发动了嘉定起义。这些斗争使各个秘密组织逐渐联合起来。1853年,在太平天国起义和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各支力量以小刀会名义结成统一组织,推举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为首领,准备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以后,妓院渐移城外。妓院最早分布在东棋盘街、北海路、广东路、宝善街一带。光绪中叶,由南而北,福州路成为中心。同治三年(1864年)公共租界登记在案的妓院有668户,同治十年(1871年)上海县署统计,登记在案的妓院1500余家。窑姐儿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上海租界的娼妓业愈益畸形发展。民国4年(1915年),上海《中华新报》》有一调查称:当时明娼,仅公共租界一隅有9791人,而数倍于此数的暗娼尚不在此列。民国6年,英国社会学家甘博耳对世界8大都市的公娼人数和城市总人口的比率作了调查,上海为1:137。妓女比例之高,居世界8大都市之首。民国9年,据公共租界工部局调查,上海娼妓总数为60141人。民国16年,上海的公娼、私娼,再加上各式各样变相娼妓,总数不下12万人。其时,娼妓制度合法化,娼妓业还被藉以征收“花捐”,作为税源之一。据公共租界工部局民国29年刊行的《年报》所载,该年“花捐”收即合值粳米3200石、面粉12124包。民国30年侵华日军进入上海租界,日伪政府允许烟、赌、娼公开营业,划定老闸、新成、嵩山等地区为“风化区”,娼妓可以在马路上公开搭客。一时间,不仅妓院大量增设,变相的妓院和妓女,如按摩院、“响导社”、女招待(俗称“玻璃杯”)、酒吧女等大量产生。据日伪上海市警察局民国31年《年报》披露,这一年上海有妓院3900余家,妓女3.9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警察局民国35年调查称,全市估计有妓女4万人。民国36年市政府向市参议会提交的一份议案中称:“上海以卖笑为生者统计不下10万人,间接赖生者而数倍之。”民国37年,福州路会乐里共有妓院151家,妓院主200人,妓女587人,妓佣374人,总数逾千。民国38年初,妓院增加到171家。位于广西路80弄9号的陶陶妓院,是上海最大的妓院,一幢四层楼房分割有128间大小不等的房间,共有妓女108人。上海解放前夕,1949年5月,向警察局登记的妓院由同年1月的800多家减至525家,妓女由4000余人减少为2227人。 中国第一部人体拍摄地也是在妓院旧上海妓院种类繁多,名目复杂,有书寓、长三堂子、么二堂子、宁波堂子、广东堂子、野鸡堂子、外国堂子(最初是西班牙女子居多,后来各国籍人均有,而以白俄居多,抗战胜利后相继关闭)、东洋堂子(日本妓院)、咸肉庄(又名韩庄)、咸水妹、新兴妓院、私立妓院等多种。解放前妓院几乎遍及全市,其中以闹市中心的老闸、嵩山、新成为最。 上海公共租界成立过“窑风调查会”,提过废娼议案,但只是议而不决。民国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舆论压力下,颁布《娼妓领照章程》,规定妓院必须捐领执照才能营业,宣布无照经营为非法,提出“若干年内禁绝娼妓”。实行以后,有的妓女到法租界去搭客,有的妓女到舞厅去“伴舞”,成为明为舞女、暗为妓女的“两栖女”。同年12月21日,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纠风委员会举行首次摇珠禁娼。摇珠仪式在南京路议事厅举行。珠上标明妓院执照号码和门牌号,凡摇到号码的妓院限令停止营业。第一次摇去174家,妓女500人,皆予以登报公布。民国10年第二次摇珠,两次共摇去五分之二的妓院。由于在公共租界摇去的妓女在法租界能够照常营业,工部局的这次禁娼实际上仅仅是走过场而已。后来,公共租界为了保障其财源,未进行第三次摇珠,反而增发了不少妓院执照。 营业执照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市政当局提出“化私为公、化繁为简、化零为整”的禁娼步骤。所谓“化私为公”,即全面实行公娼制,私娼经过登记领证,可成为合法的公娼;“化零为整”,即在虹口、提篮桥一带建立娼妓集中的“风化区”;“化繁为简”,即把全市卖淫场所统一叫妓院,对变相卖淫的响导社、按摩院、按摩浴室,要么关门停业,要么改为妓院。规定娼妓登记期限,尽量促令登记,数目不予限制,在日伪统治时期领有伪照者将伪照缴销换领新证,声称5年内在上海禁绝娼妓。当时喧嚣一阵的所谓禁娼,不仅没有禁绝,相反使一些私娼成为合法的公娼,使一些变相卖淫场所成为公开合法的妓院,使分散的卖淫活动集中为大规模的“人肉市场”。 摘编自上海地方志【征稿】:欢迎投稿,小编招一个豆瓣中毒用户做志愿者,和底下那个招聘无关昂~有意的评论见往期热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我们读史不为装逼严肃八卦才是目的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投稿: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读者群号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时拾史事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2月20日 0:48
时拾史事 最新头条文章
时拾史事 热门头条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义qq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