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 搞一个阿里宠物狗价钱 价钱 具体 情况告诉我

2,009被浏览505,716分享邀请回答9291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8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阿里之约:14年7月22号到成都走川藏线到拉萨,再到阿里——13年西藏尼泊游记
阿里之约:14年7月22号到成都走川藏线到拉萨,再到阿里——13年西藏尼泊游记
今年7月20号省出发,22号中午到,走318到,然后再去。希望可以和有缘的朋友同行。有好伙伴我可以在等两天一起走。
我的微信是yx52117
结伴搭车可以,徒步+搭车++班车,拼车出油费也可以,总之:不强求一定要怎样。
欢迎的朋友捡我,搭车的朋友找我,其它形式的联系我——目前还没结伴。
2014年7月份17日
这里没有帅哥,没有美女,只有最真的祝福。如果来过,请顶一下。不为我,只为自己。
虽不曾靠近,
却无比向往。
只要一想到你,
就泪盈眼眶。
――致我心中的
你从不眷顾无缘之人,
不肯摘下神秘的面纱。
我无限仰慕你的圣洁,
充满对你的向往与牵挂。
我愿为你磕等身长头,
虔诚地匍匐在你脚下。
双手奉上洁白的哈达,
一睹你真容的绝世风华······
照片来自网络:
2014年7月中旬让我再次入藏,拥抱,拥抱,拥抱路途中的扎西次仁......
希望可以和您相约......
再见——扎西次仁
这次旅行(13年7月26到8月24日),无疑充满了遗憾。不仅是因为徒步、搭车出藏、纳木措住一晚、大昭寺磕长头中的前三个计划没有实现,还因为玩得没有以往那么开心。不过,幸好我遇到了扎西次仁,他让所有的遗憾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扎西次仁
  遇到扎西次仁是在21号下午,那天我背着磕长头的行头到大昭寺。可是,刚走到八廓街时,就下起了阵雨。
  到大昭寺时,望着在雨中仍然磕长头起伏不止的人群,我感动不已。站了半个多小时,雨就下得更大了。我撑开伞,拆下防潮垫,坐下来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
  这时,一个僧人冒雨坐到了我的旁边。我赶忙对他说:“坐在垫子上来,我们打一把伞。”
  在我的坚持下,他坐了过来。
  “您从哪里来?”
  “。”
  我一惊,又仔细打量了一下他的衣衫:“您是磕长头过来的吧!”
  “是的。”
  &听到他平静地回答,我的内心却不能平静了,问:“您用了多长时间?”
  “一年零两个月。”
  “这么长时间!您是一个人来的吗?”
  “是,我拉车过来的!”
  再仔细看他饱经风霜的脸庞,褴褛的衣衫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磕长头的情景——他戴着沉重的护手板,双板合十,高举头顶,然后在头、口、心面前合十默念,接着是双膝跪地,五体投地,然后站起,向前迈上三步,再进行下一个反复,而进行这个反复中,还要再退后把装自己必备物品的车子再向前拉。也就是说,到的路,他走了不止一遍。我又想到冬天的时候,他是怎样在高原上蜷着冻僵的躯体一步一步艰难向前,雨天的时候又有多少雨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的阵雨去得毕竟很快,天渐晴了。
  “我帮你拍照片好不好?”
  他有点犹豫。
  “我帮你拍一下吧,然后给你寄过去。”
  我找到拍照位置,镜头中看到他笑得无比灿烂,让人倍感温暖。
  我把相机借给他看,“你家在哪?回去我给你寄照照片。”
  “金刚寺。”
  “你家里还有别的兄弟姐妹吗?你出来家人都支持你吗?”
  “支持的。我们村我是第一个出来的(磕长头),寺里有四百多个僧人,我也是第一个出来的。”
  “你可真了不起!路上的食宿怎么解决呢?”
  “主要是藏民的供养。我一天就吃一顿饭。晚上就睡自己的帐篷,有的时候不方便搭(帐篷),就睡在路边。我每天打座睡,一天睡两个小时。一个月有一百块钱就够了。”
  看着他如此平静,我的心有些抽动了,我很难想象:一天吃一顿饭,睡两个小时觉,全天大多时间都在赶路、磕长头的他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我摸了摸衣兜,知道里面有我回家打算给家人买牛肉干的五六张百零,和一张五十的票子。
  “您今天多大了?”
  “二十岁。我八岁进入寺院学习,闭关打座修炼三年。”
  我又满怀敬意地仔细看了看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脸,问:“路上会遇到狼吗?或是别的什么危险?”
  “遇到过,不过它们在远远地叫。并不过来伤害我。”他又让我看了看手上的伤和缺少的牙齿。
  “这是佛祖在保佑你吧!”
  他笑了笑。
  “你出来的动力是什么呢?”
  “我的师父圆寂了......”
“对不起!也就是说,是为了纪念你师父吗?”
  “可以那样说吧!”
  “下一站,你要到哪里?”
  “。”
  ‘‘要多久?’’
  ‘‘预计也要一年多!’’他的眼里似乎充满了向往。
  ,,也是我所向往之地。我也打算明年骑摩托车约小辉一起去呢!不过,到的路比到的路可要难走得多。也许,我们明年会在相见呢。
  谈话的功夫,有不少小伙伴了解到他的消息都来和他合影。我悄悄把一百的人民币尽数握在手里,无人的时候悄悄地按在他手心里。
  他推辞了一下,在我的坚持下收下了。
  “明天你还来这吗?”
  “来啊!”因为,我要来磕长头的。
  “明天,我们到这里。我送你一串佛珠!”
  “好啊!”我很高兴。
  “这佛珠是XX羊骨头做的,以前......的时候很多,可是现在很少了。”
  “谢谢你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我有一点犹豫,突然知道佛珠珍贵的时候,内心却不如刚才坦然了。
  “大昭寺,你进去了吗?”
  “10年第一次来的时候去看了一次。”
  “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是很神奇的!我看到佛祖时,眼泪就哗地流了下来!”他边说边在脸上笔划流泪的样子。
  “今年在色拉寺的时候,看到一尊慈悲的大佛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藏传佛教很好。他让我们爱世间的一切生灵。我们祈求的也不是个人的福报,而是整个世界的。整个世界有了福报,我们也就有了福报。”
  听了他的话,我开始为自己磕长头时的狭隘祈祷感到......
  我邀请他去吃饭,他拒绝了,他说他只吃一顿。
  我请他喝茶,他同意了。
  他带我到了小昭寺附近一个偏僻的茶馆里,我们一起喝酥油茶。在我的劝说下,他同意以后一天吃两顿饭。
  从茶馆出来,我们同路。想到他一路风餐露宿的,想到自己的睡袋、帐篷、帐篷灯、防潮垫之类的东西正好对他有用,于是约他到青旅,把这些东西尽数送给了他。
  从青旅出来,本打算送他到住处的,可是送出了不远。他告诉我,从城外再回来就没有车了,走得一个半小时,听了他的话,我看了看表,知道自己十一、二点往回走是不明智的,就和他告别了。
  回青旅的路上,我又为他取五百块钱——这些加上白天送的够他每天多吃一顿饭了。
  回青旅,我把他的事和室友们说了一下,并收拾自己的行李包,把其它没用的电筒、针线包之类的尽数整理出来,并为他写下了卡片......
  室友们也都很善良,也把自己的一些不用的东西都拿出来。特别是小李,把自己在家带的一包各类药都拿了出来,还问我是否介意明天一起去见他。我当然不介意。
  已经半夜了,我辗转反侧,睡意全无。脑子里想的都是他的事。
  22号早晨七点多的闹钟一响,我一骨碌就爬了起来。&洗漱后,叫醒小李,收拾停当后就奔大照寺。
  大昭寺早晨朝拜的人不是一般的多。
  在等待中,我默念受水灾的家乡一切安好。
  约定的时间九点到了,他没有出现。
  过了十分钟、二十分钟,他还是没有出现......
  我知道他是不会失约的,半点时才给他打了电话。他马上就出现了——也许我们都在种痘碑的不同面等吧。
  我把小李介绍给他,小李为他送上一包药还有早晨特意为他买的巧克力。我则把其它东西交给他,并把五百块钱给他——他这次推辞得挺坚决的。
  我说:“去也是我愿望。如果能帮助你实现它是我的无尚荣耀。你就收下吧!”在小李的帮忙劝说下,他终于收下了。
  我内心感到无限喜悦——若尽微薄之力,能对他人实现理想大有裨益,则是你我无尚荣耀。 
  记得看过一段视频:一个人死后,想到上帝那里去,上帝却不收他。这个人说他生前没有做过坏事,但上帝却说,在他有生之年,他也没有做过好事。
  回想自己的有生之年,做过不少好事。不过,也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不求上帝会收我,只求回想往事之时,问心之愧能少些。
  收下了东西,他说要去取哈达,然后就飞快地从大昭寺的游客入口处走进了寺里。
  我借了别人的垫子磕长头。
  过了一阵儿,他出现了,不过这次他手里拿着金色的哈达。
  在&旁人的侧目中,他为我和小李献上并系好了哈达,不知为什么,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也许和心地简单而善良的人在一起,内心就会充满阳光吧!
               扎西次仁和小李
  他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包,交给了小李;然后又掏同了一个大一些的包交给了我——那珍贵的佛珠!
  我为这特别珍贵的礼物感到不安,连连道谢......
  在玛吉阿米外的甜茶馆,我请小李和他喝甜茶。
  席间,又有慈祥的老人态度严肃而庄重地送他一点钱。对于此,我早已司空见惯了——在,把金钱送给虔诚朝拜的人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送钱的人没有优越感,因为这不是施舍;接受馈赠的人也没有自卑之心,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也许,这就是我爱,一而再,再而三地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大家的内心中都有共同的信仰,最纯真的信仰。并为他人能实现愿望愿意尽自己微薄之力。
  “来途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问。
  “是在无人区连续两三天找不到水!”
  我沉默了,到比到路途还要险恶呢!我希望,所有正在去的路上,或是打算在14年年末之前去之前去的小伙伴们,如果你们在途中遇到了扎西次仁,遇到了这个只有19岁就背景离乡,为心中的信仰,为纪念师父,一路风餐露宿,到、到、未来还打算到去朝拜的小伙儿,那么请你驻足,这不单是为了帮助他,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你自己,我相信你能从他身上得到阳光,得到勇气,得到力量。
  “你什么时候出发?”
  “拿到边防证,明天就出发。”
  小李说他明天会去送一下。
  ......
  喝完了茶,他从怀里拿出个纸包,用舌头舔了些纸包上的粉末——原来是胃药。我给他倒了些水,他喝了下去。
  已经近11点了,我们三人在茶馆外的煨桑炉前合了影,我就不得不回青旅收拾东西奔火车站了。
  到了车站,打通了他的电话:“扎西次仁,我到火车站了。你一路顺风,记得要吃两顿饭啊!”
  当列车缓缓开动时,望着窗外,忽然发现自己的内心平生出许多的牵挂,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扎西次仁!
  我在心里默念:再见,再见扎西次仁&,再见......
   到8月23号时晚上时,在车上倍感疲惫的我却毫无睡意。于是坐在卧铺车厢过道里,借着灯光写日记。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遇到了扎西次仁,心里总会牵挂他。会想到他今天出发之后,即将遇到的所有艰辛,虽然我知道这是在追求信仰之路中,不可缺少的磨炼 ,可是还是会为他担心。当然,也会想和他来年在再见热情相拥(而泣)的情景。
  一个执著的追梦人应该得到我们的支持、尊重与理解,更应该得到我们的祝福。
  现在,我开始相信祈祷的力量了。我坐在两节车厢接头处的地毯上,用藏族阿妈刚教会的印,去默默地祈祷......
  8月24号晚上我终于到家了,第一时间给老妈打电话,然后给扎西次仁打了电话——他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扎西次仁,感谢佛祖在我第三次即将离藏的时候让我遇到你,感谢你传递出的乐观、坚忍、不屈的信念......这些,为我的这次旅行画上一串不圆满中的圆满的省略号.......
龙在旅途()——在路上
  7月26号
  离开家的我并没有点滴的兴奋,因为内心里多得是牵挂。
  坐夜班车时总是睡不踏实,总是醒来。
四海之内皆兄弟
  7月27日
  中午到时,我的精神头就来了,因为我要去“国博”。  坐地铁时,略有一点转向。
  于是问同车的一个小伙儿:“兄弟,你知道国家博物馆怎么乘车吗?”
  “对不起,这个我不知道。”
  “谢谢啊!”
  过了一会,小伙说:“你先.......”
  “四海之内皆兄弟”啊!我们可爱的小伙儿虽然不知道,不过却用手机给我搜了一下路线。这着实让我感动了一把。
               最爱“国博”
  “国博”我去过不止一次了,但是,这仍是今后我到之后的必到之处。因为这里不仅有国家一流场馆,稀世的藏品,还有极其专业而又平易近人的专家志愿者为你免费当导游讲解。
  上次寒假来的时候,我就在这里转了一白天,直到快赶不上车才跑掉。
  这次,很想遇到上次讲解的苏老师,可是遗憾的是,未能如愿。不过,另一个学问渊博的老师弥补了我的遗憾。
  这次我重点看的还是青铜器、钱币、扇面展馆。
  在国博中一直流连,一直到下一班车的时间。
  晚上上了火车。
  在火车上,坐在我对面的一对情侣,这次旅行回归后就办婚礼了。坐在他们旁边的是一个谦和的年轻工程师——陈善。坐我身边的是两个大学生MM。我们相处得都非常友好。
  7月28日
                老乡的温暖
  一觉醒来时,竟然感觉车上特别冷,原来是开了空调。问问大家也有同感。于是把棉睡袋拿出来,大家一起盖。提醒进藏的朋友,即使是夏天进,在车上也要准备件厚衣服,否则晚上会很难过。
  例如坐在我临座的一对的母女就是,小女孩儿光脚穿着凉鞋,裤腿也不“够长”,冻得很狼狈。后来,我送她没有准备衣物,就送她一双新袜子穿,她说感受到了来自老乡的温暖。
                有心的小伙儿
  到站时有几分钟停车时间,于是下车透气。这时,我忽然看到有一个小伙儿在擦车窗。我马上就会意了,他这是为接下来透过车窗拍照做准备啊!真是个有心的小伙儿,于是我也赶忙效仿。
  像我一样明白过来的也纷纷效仿。
  擦车窗时遇到了要自拍的雅靓,主动帮她拍了一下。原来是坐临近车厢的,大家一起约伴。不过,有趣的是,我们都没有到玩的计划。
                 流鼻血了
  晚上到水房洗漱,洗脸的时候,发现脸上似乎有血迹,仔细一看,是流鼻血了。同来洗漱的一个不相识的女生也注意到了,帮我拿纸。
  我很平静,因为我知道高反的症状是什么,用手纸很快把血止住了。
                  最幸福的女人
  回到位置,大家脸上都充满笑意。我不解其故。可是没多一会,我也和大家一样了。
  原来,邻座一个大婶的老公反复打电话过来,而且铃声非常大。大婶总是挂掉,但是打电话的人却锲而不舍——原因,姐夫是对大婶放心不下。
  我们开大婶的玩笑,说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她有些脸红。
  到大婶要下车的时候,我带着大家起哄,让大家列队欢送,并追下车要亲眼目睹一下模范姐夫是什么样的好男人。
  送走大婶,我们都很为她高兴。因为,有一个人到如此年纪,依然能为她如此牵挂,虽然她昨日黄花已变成今日菜花......
  7月29日
  一宿还是没有睡好。
  早晨起得很早。
  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雪山也渐露真容,时不时出现在窗外的藏野驴等珍稀动物,也像投落湖中的石子一样,在大家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离越来越近了,大家的心情似乎也越来越好。
  小余来电
  车行到——忽然接到小余的来电。小余是我去年来时,在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遇到的一个好玩伴。因为关系融洽,今年寒假到玩时还特意到她家玩了两天。
  &小余已向领导请假,想和我一起去玩。我告诉她等她来。&不过,放下电话算时间的时候,我却发现,这不是一个好的计划——她的时间全在路上,没有玩的时间(后来,我劝她改走别的线路,有机会再同游)。
  站终于到了,我从大家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期待。
  下了车,我的伴还没有搭好。于是......
龙在旅途()——第一次磕长头
  7月29日
  下了火车,两个MM投奔同学去了,我、陈善和X侠情侣一起走。
  坐一路公交车的时候,我看一个阿妈没有位置,就把座位让了出来。坐在后面的藏族小朋友看见了,马上有两个小朋友坐在了一个座位上,热情地对我说:“你坐这,你坐这。我们两个坐一个!”
       
  因为在火车上没有订到房间(青旅的床位不接受预订),所以在拉百站下了车,到去年住过的祝兴旅舍住了下来。
  祝兴旅舍虽然换了老板,可是居住环境还是和去年一样糟,否则在离布宫和大昭寺这么近的黄金地段,这个时间还是房源充足也难怪了。
  晚上,我陪陈善接了他的两个朋友。&
  7月30日
一百块&  二十块&
  虽然8点多起的床,但是在,我还算是起得早的了。
  洗漱完毕直接去办签证——出门在外,一定要遵循要事优先的原则,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
  的驻华大使馆就在罗布林卡的墙外,坐公交车很快就找到了。到了大使馆,看到有不少人在站队了。
  马上排队加入其中,一个使馆的工作人员交给我一张申请表并悄悄地对我说:“一百块钱,我带你先去办!”
  我没听清,问:“你说什么?”
  他又说了一遍。
  我礼貌地回绝了,心想,这是什么情况啊?
  开始填申请&表了,他又来问:“我帮你填表,二十块钱!”
  我又礼貌地回绝了——这真是全世界通用的法则:哪里需要办事,哪里就需要MONEY!
  申请&表其实很好填,信息全在护照的前几页个人信息里,有个别不会填的,问了一下身边的人,也都填好了。结伴搭车
  从博物馆出来,遇到了海伦和内蒙小情侣。小情侣&准备搭车到,然后从再到,海伦也要搭车到,不过他们三个一起不好搭车,如果加上我的话,可能一男加一女会比较好些。于是,约我去搭车。说实话,我还真想体验一下搭车&,于是就考虑......
  谈笑中,大家一起到博物馆转。
我可以再等几年&
  从博物馆出来,我因为要去见我们领导李哥,所以就和他们分开了。
  在拉鲁湿地旁边的一个饭店里,我和李哥和他的老爷子见了面。李哥的老爷子年轻时在当过军医,这么多年过去了,总是想回来看看故土,今年终于得偿心愿。想到曾经英气勃发的小伙儿,如今已满头华发,不禁让人感慨不已。
  从今年寒假出来旅行开始,我就不得不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同行的伙伴当中,总是我年纪最大或接近最大。
  曾经自己还是那么年轻,那么年轻的小伙儿,那时,我曾对身边的朋友说,“我可以再等几年”,可是现在:
   弹指一挥间,
   三千七百天。
   岁华如风过,
   空留未了愿!
   流水不回头,
   光阴怎倒流?
   劝君多努力,
   莫待志难酬!&第一次磕长头&
  告别了李哥和老爷子,我就去大昭寺磕长头。&
  因为没有磕头用的垫子,买一个新的又觉得带着不便,所以就买了一条围巾来替代。
  大昭寺门前,我看到善男信女们在猎奇的游客的长枪短炮下,庄严地朝拜。自己找好了空位,马上把围巾铺下来。
  这时,身旁一位藏民阿妈马上很友善地把她的垫子借给了我。我没有犹豫,马上学着她的样子开始磕起来。
  过了几分钟,这位阿妈&大概看出了我不是要“装张相片”就走的,于是说:“手要像我这样!”
  我看到他用拇指的指肚按住无名指的指肚,然后保持姿势双手合十在头顶、嘴、心口各触碰一下再双膝跪地,双掌放在护垫上,身子向前倾并伏在地上,双掌顺势向前关合拢,然后收手、撑地、起身,再进行下一个轮回。
  我不禁为这个仪式感动,即使不提五体投地的姿势,单从双手在头顶、口、和心口三处合十,我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虔诚。这是脑海中思考的,嘴里说的,心里想的都要五体投地,这是三观合一啊!
  在火车上做计划的时候,我曾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其中就有一点就是只要在,就要磕217个长头。可是,刚磕了几个,我就知道,磕长头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不能想着数,否则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起伏中,天色渐晚,&看看手表,时间很快过了两个多小时。我向借我垫子的阿妈道别致谢。
龙在旅途()——人是有脾气的
  人说“早起的鸟有虫吃”,我说“早起的人能看到更别致的风景”。
  七点多就起床了,很快收拾好,先到东措订了床位,然后穿过一条条熟悉的小巷到八角街追随虔诚的藏民的脚步一起转经。
  还没进入八角街的转经道,就看见从煨桑炉中升腾起的缕缕轻烟就飘散而出了。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右下角的就是煨桑炉。
&&&&&&&我是从“玛吉阿米”旁边的一条小巷转出来的,出口不远处就是一座煨桑炉。这缕缕轻烟随着我的靠近也变得更加浓郁。
  藏民们穿梭在这烟雾中,走近煨桑炉,把自己准备的松枝、柏枝等物扔入炉中。我带着一颗敬畏之心,看着炉火在缓缓燃烧,让灵魂也随着轻烟一起飞升。
  转了几圈,我还是忍不住拿出卡片机把这难忘的风景录了下来。
鼻烟壶&·&“小灶”
  &太阳缓缓升高了,轻烟慢慢消散了,转经的人渐渐变少了,我也开始发觉自己有点饿了,于是到“玛吉阿米”前方的甜茶馆吃面喝甜茶。
  &甜茶馆只有十几平米,只摆了四张长桌。茶馆里面坐的大都是转经的老人,只有一个稳重端庄的美女游客。我选择和一人藏族大爷坐在了一起。一落座,热情的藏族大爷就开了腔,问东问西。
&  对什么都都比较好奇的我注意到桌子上放了一个小瓷盒,这个我可从没有见过。于是问:“大爷,这是什么东西啊?”
&  &“鼻烟。”
&&&&&&&&大爷的普通话不大标准,我没听明白,又问了一次。&&
&&&&&&&&&“鼻烟,”说完就从盒里倒出了一些粉末出来,“你吸不吸?”
&&&&&&&&&“谢谢大爷,我从来不吸烟的。”我笑着连连表示感谢。
&&&&&&&&&当茶和面都端上来的时候,和坐在旁边的美女谈了几句,她朋友晚一点来,她自己先玩着,于是约好一起转。
&&&&&&&出门的时候,我问:“怎么称呼您啊”?&
&&&&&&&“叫我小赵就可以了!”
&&&&&&&“我上学的时候从没吃过小灶,就在大食堂了!”
&&&&&&&她笑。
&&&&&&&“刚才那个鼻烟我想试一下的,不过没好意思说!”
&&&&&&&我忽然也觉得,那个鼻烟我也应该试一下的。对于未知的事物,如果对己没什么不好的影响,不妨体验一下。不过,机会错过了就只能叹息了,总不能厚着脸皮回去试。
&&&&&&&“你是研究生吧?”
&&&&&&&“你怎么知道?”
&&&&&&&“我看你没有XX后那么得瑟!”
&&&&&&&她笑。
&&&&&&&“我特别想去药王山看甘珠尔塔,你要去看吗?我是非看不可的。”
&&&&我给她讲了去年在火车上看到的道登达娃和《甘珠尔》佛塔的故事。
道登达娃和《甘珠尔》佛塔:
  药王山有一座石板垒砌的佛塔,石板上刻的是大藏经《甘珠尔》。
所有远道前来的朝圣者——手持木屣、系着肮脏的皮袍、口中念念有词的贫穷百姓,无一不在此处得到慰藉。只因多年前修建大藏经《甘珠尔》石板佛塔的人——道登达娃。他以亲身朝圣的经历,不露痕迹的表述着与佛祖的命运。
  多年前,四十岁的道登达娃从家乡州曲麻莱磕着长头出发,那时他的女儿还不到二十。和很多朝圣者一样,道登达娃不动声色地积累着他们的脚步,即使睡觉也要用石头在地上作出标记,以免匆忙中打乱一个步伐。途中,道登达娃的小儿子生下来了,他的女儿也生下了儿子。
  两年后道登达娃一家人到达,去过了所有能去的寺庙,全家人决定留下了。道登达娃说:“我是这么想的,我哪里都不去了,我要在药王山修个塔子……”
  整整十年,道登达娃每逢吉日都风雨无阻地坐在绘满佛像的药王山下,为修建佛塔托钵化缘。每位来此的善男信女,将手中的布施的哪怕一分一角钱都恭敬地交给他。十年后,恢弘的大藏经《甘珠尔》佛塔得以伫立于此。
记得看完故事后,自己的眼眶就溢满泪水了,心里默念着一定要亲眼去看看这座佛塔。可惜去年入藏时竟无缘一见,以至于每念至此,都感到惋惜。
和小赵一起来到药王山后面的小路,看到一些卖擦擦的藏民。我一摸兜,没有零钱,小赵抢着付了钱。
“擦擦”,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汉地及以往书面语称之为“模制泥佛像”或“拓模泥像”等。
&&&&捧着擦擦,我们沿着小路走,先来经到了一个酥油灯室。酥油灯室里有一些藏民正在点酥油灯,我的每一个问题都显出了我的无知。
&&&&从酥油灯室出来,我们来到了万佛墙。万佛墙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佛像和六字真言,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由刻玛尼石的人一点一点刻出来的,至今仍延续着。小赵是“居士”,所以就下跪朝拜。我也拜了拜。
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虽然看到了收票口,可是竟无人收票。高兴地走了过去,就看到了一座高耸的佛塔——《甘珠尔》佛塔。
走到近前,仔细看这堆起这高塔的一块块石板,我不禁想起了聚“石”成塔,集腋成裘这两个成语来。我仿佛看到了道登达娃当年是如何集一分一角之资,在三千六百多个日夜中,内心中虔诚地祷告,用肉体的辛劳向佛祖献上这厚礼的。在“上蹿下跳”中,我和小赵把擦把擦擦都留在了这里。
  看过了佛塔,我们跃过围栏,走过一段有点危险的小路,继续往山上走,这时我又发现小赵这个旅伴的好——不娇气,不畏难,也不需要别人照顾。
在和转经藏民的相对而行中,我们发现了自己走反了。不过,事已如此,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从所谓的出口走出去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走回头路。这导致我们兜了好大好大一个圈子才走到罗布林卡。
小赵有去的行程,所以,打算一起约伴。我们先到大使馆问了一下签证的事,然后一起去吃了午饭,转过了博物馆,她去接朋友,我去取签证,这样就分开了。
不愉快的相识
&&&& 回到东措时,和小赵及其今天到的朋友X子见了面。在谈行程安排时,我发现我和X子的计划差异很大,而且我也听出来X子似乎对我的“不赶”的建议很是不满,所以只好保留意见。
  虽然彼此意见不合,不过还是在小赵这条纽带的维系下,大家一起去吃饭。   饭后,我去磕长头,她们去转。
  这是我第二次来磕长头。
&&&&&&&我整理好防潮垫,然后用纸壳代替护手板,开始磕起来。
&&&&&&&磕了一会,就感觉有人在后面用硬纸板一样的东西捅我的腿。我回头一看,一位藏族阿妈正微笑着把一副黑色的护手板伸向我:“给你用这个!”
  我连连道谢,激动地接过了这沉甸甸的护手板......人是有脾气的
&&&&&&&&一个多小时后了,磕完了长头,又和赵汇合了。又谈到了旅行路线的问题。也许这很不合X子的心意,所以在晚上回去的路上,她极尽贬低人和我之能事,碍于小赵的面子,我一言不发,就不远不近地默默走在小赵身边。
&&&&&&&&后来,话我真是有些听不进去了,于是自顾自地对小赵说:“小赵,我给你讲两个上次从回家坐火车时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上次从往回走的时候,很巧的是,我的邻座全是人。一个学导演的小伙到(考虑到小赵也是人,我把隐去了)看艺术展的时候,捡到了一个手机。这时,手机来电了,小伙一接,对失主说:“你现在在哪,我马上给你送过去。”谁知,失主说:“唉呀,你们人也不是爱占小便宜的呀!”“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小伙怒了。失主又重复了一次,小伙在展厅里没搂住火,直接大骂:“我C你M,你五分钟之内马上给我到这,要不你就到黄里去捞手机!”最终,小伙把手机扔到了黄里。
  第二个故事:
  我晚上到餐车去吃饭,然后买下餐车的一个大座休息,和一个的小姑娘挨着坐。可是十一点了,一个铁路的领导还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喝,吹牛......我们姑娘激了......
  “我想说的是,我们人是脾气的,只不过有的人懂得克制而已。”
  不知道X子是否听懂了我的故事,反正我第二个故事的结局没讲完,她就飞快地走到前面去了......
龙在旅途()——你会不会感到遗憾
尴尬&&道别
&&&&&&&在东措住了一晚,就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脏、乱、差”,所以一早就到“八朗学”去订床位。
&&&&&&&订完床,和小赵联系,她求我帮订一下房间,所以又回八朗学等候。等了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终于开始办理订房手续了。这时,小赵的信息来了——X子不想订了!这让我在已经熟识的工作人员面前很是尴尬。
&&&&&&&因为知道小赵从中是有些为难的,所以就释然了。&&&&&&&出门奔布宫方向转,路过邮政银行时,看到正在进行宣传征兵的有奖答题活动。我试了一下,答对了两题,得到了两只水杯。在回程路过路过东措时,把其中的一只送给了小赵,并得知小赵她们明天就出发去。&
下午,自己依然去大昭寺磕长头。直到晚上再路过东措时,去和小赵道别,可是到了她们房间,发现人不在那里了,于是给小赵发信息。
回青旅等了好久,也没有回信。我想:旅行中,很多本来有好多好的朋友会与你不期而遇,可是他们大都又与你擦肩而过......
&&&&&&&早晨醒来的时候,虽然并不晚,可是这对我送朋友来说,却还是有些迟了。因为,小赵发来了信息,约我去道个别的时间已经错过了,这时的小赵已经在路上了,所以我很是懊悔。
&&&&&&这时,陈善发信息过来,让我帮忙订房,于是帮他订了房并和他一起约伴到色拉寺去。
Array&&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成于宣德九年(1434)。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色拉寺是格鲁派六寺之一,僧侣达到9000人,主要建筑有措钦(集会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早期建筑以麦扎仓、阿巴扎仓为中心,后经历代增修扩建,才具有今天的规模,所以平面布局上无整体规划。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挤,杂而不乱,因地制宜,主体突出,体现了格鲁派大寺的特有风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寺内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释迦益西从返藏时带回的皇帝御赐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其中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cm,宽64cm,虽经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鲜艳。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用金汁抄写,十分珍贵。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因为在书中看到,色拉寺除了辩经等声名远扬之外,还有一些珍贵的壁画也值得一看,而且需要带手电筒才好看,所以出行前我和陈善都准备了一支。没想到,这小小的手电筒,却给我们接下来的旅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坐公交车到色拉寺时已经下午两点多了。因为色拉寺的辩经从15:00开始,所以进了寺门之后,虽然看到自己喜欢的红宫白墙等,但我们都没有急于照相,就直奔辩经园了。
辩经园的门口已经有老外在等候了,看到小小园门还没有开,我看还有半个小时才到三点,于是,和陈善打个招呼,就到附近去转。等我再回来时,园门已开,所有等候的人都入园了。我赶忙走进去,陈善看到我进来马上招呼我坐在他旁边(出门在个,有个能为你着想的朋友真是好啊)。坐下来之后,我仔细看了看这个辩经园。
辩经园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地大小。地面上铺的是青色的碎石,园中夹杂的粗壮的老树见证了僧人们每天一次辨经活动。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辩经时,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
随着人群有点骚动,园内走进了一对穿红色僧衣的僧人,两对、三对......随着僧人的越聚越多,园中的气氛的也开始变得热烈了。在僧人的辩论声中,有力的击掌中,或紧张或轻松的表情中,我的耳边也不断响起快门的喀喀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谁知老天让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外行也看不痛快,没过了一会下雨了,刚开始,僧人们还用藏语若无其事地辩论,可是,随着雨越下越大,他们只好撤走了。
  从辩经园走出来我们很随性地四处游荡。在一处我记不得名字的佛殿中,我看到了一尊满眼慈悲的巨大佛像,当我们四目相对的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眼眶里竟含满了泪水......
  掩饰了一下,匆忙走开了。
转了两个多小时.....
你会不会感到遗憾&
&&&&下午六点多的时候,我和陈善来在山脚下遇到了三个僧人。我指着色拉乌孜山问:“大师,我们多久能爬到山上的小寺庙?”
&&&&“两个小时!”我们一算,两个小时上,再加上两个小时下,那不就十点多了嘛!这可有点难度。这时大师又说话了:“不过,宗喀巴大师在这有一处修行地(原话记不得了),离这也就二十多分钟。”我们顺着大师指的方向望去,不禁有些动心了。于是,决定试试。这时,又有三个伴也有此意,并且冲到了我们前面。
&&&&爬了二十多分钟,我们倒没看到宗喀巴大师的修行地,靠近山顶的小寺庙倒是越来越清晰了。本来不打算爬到山顶的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确定一个又一个终点......
&&&&因为今年寒假有一次独自爬贡当神山的经历,想到半夜下山有一定危险性,所以说心里话,有一点担心。不过,我是那种一确定目标就很难回头的人,一看到了峰顶就不会退缩的人,所以在我们五个汇合到一起之后,我问大家:“如果你没有爬到山顶,你会不会感到遗憾!”大家纷纷表示:“会!”“那么,大家就一起爬吧!我带了电筒。”
&&&&就这样,大家走走、停停、歇歇,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在天快黑时终于来到了山上的小寺庙。寺庙并不大,只有两个僧人,可能是因为很少有人上山的缘故吧,僧人的普通话很不好,这让我们交流起来很有难度。考虑到“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决定早点回。
&&&&这时,小僧人送了出来,我们请他帮忙合影,也和他合了影。临走时:“同行的一个哥们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送给小僧人,我见了也从兜里掏钱&。小僧人说什么也不要。不过,小僧人说什么也不要。这时,还是万能的佛祖最管用。我们的人说:这就当是我献给佛祖的,于是......&
&&&&开始下山了,我们没有像上山时那样随心所欲,尽抄小路,直上直地走,而是小心谨慎地选择已有的路走。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速度很快,可是,随着市内的灯火愈加通明时,天终于毫不留情地黑下来了。我和陈善虽然打了手电,但是还是不敢和大家走快。这个时候,大家比上山的时候更团结,更能互相照顾了。大家总是互相提醒:这儿要注意一下,滑!注意要走八字步......
&途中,大家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看着市内美丽的夜景,不禁让人感慨:我错过了风,错过了雨,原来还有这样的美景会不期而遇。
从山顶安全地又安全地回到山脚的出发地时,我们都很高兴,可是我有点高兴得早了。在进入寺里的小巷时,一条大狗拦住了去路。大家都有点紧张,不敢往前去。看到狗始终不让路,也不肯摇尾巴,自恃有一点狗缘的我,刚硬着头皮往前上了一步,狗就“汪汪”大叫了一声,我很配合地把手里的XX一下子就扔在了地上,这真是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狗看我走过去,还扔掉了东西,一下子也跑掉了。
快走到出口的时候,大家提议留个纪念,于是拍了张照片。
走出寺门,已经是十点十五分了。我们都说,这次爬色拉乌孜山将是我们这次旅行非常宝贵的经历和回忆。
到了市内,吃过饭回到八朗学已经十一点多了。因为陈善明天就要走了,所以他整理背包时,把没用过的药尽数送给了我——他真是一个旅行中难得的好伙伴啊!
龙在旅途()——若兰&若兰&信仰&信仰
若兰&&若兰&&&&&
早晨起得很早,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走来走去,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大昭寺门口。
也许是因为来磕长头的次数多了,藏民们对我有些熟识我了,于是有藏民很愿意把垫子借给我。
我脱下鞋,俯下身子,高举手臂,开始一个又一个地磕起磕长头来。
磕了很长时间,身边走来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女孩,她问我是否可以教她磕长头。
说真的,我一点儿也没把她放在心上——在大昭寺前虔诚地磕长头的人我见得多了,而为了装几张“相片”就匆匆磕几个长头,一走而过的人我见得更多了。
不过,我还是教她每一个动作,看她磕起长头来。她刚刚磕了几个长头,这时,身后的一个小男孩儿就来喊了几次她,让她走,可是她坚定地回绝了。
我不以为意,找过垫子继续磕着长头。
过了好久,我才意识到,是自己小瞧了这位小姑娘。
又过了好久,我磕得有些累了。转头看她,细密的汗珠就像细小的雨滴落在一朵娇羞的兰花花瓣上。
我被感动了,从背包中拿出单反——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想为除藏民之外的磕长头的人拍照片。
“我给你拍几张照片吧,为你留一个纪念。〞说完,我简单调了调相机,就咔咔地摁下了快门……
她累了,我们一起坐在垫子上休息时,我才得知:她叫X若兰,今年高中刚毕业,是孤身搭车从川藏线来到的……
我不禁开始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了。
我没有问她为什么要孤身进藏?因为我知道,她也一定和我十几岁的时候一样,也一直都做着一个关于的梦。我把自己的水送给她喝,并想请她喝杯八廓街的甜茶……
又磕了一阵长头,她如一朵兰花悄然飘去……
我静静地磕着长头,回想着身边她虔诚地磕长头的样子,心想:也许,我要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内心里也有这样一份虔诚的情感,我不求她和我一起来磕长头,只愿她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啊!
信仰&&信仰
回到青旅,想起自己初中的时候,好像是因为一部电影《谷》(也许不是因为《谷》,也许是莫名的向往),就像邂逅了初恋的情人一样,一直对念念不忘,梦想着有一天能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
10年的夏天,当我决定说走就走的时候,当我第一次踏进这片土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注定了自己会来第二次,第三次,14年还要去第四次,也许还会有第五次……
前不久,在大昭寺门前结识的小敏曾在微信中问我:为什么要来?为什么会情迷?
我想,原因很简单——有最真的信仰!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佛教徒,我只能算是一个有佛缘的人吧!我打心眼里敬重那些内心中有虔诚信仰的人。我看到藏民的转经筒,每天转动了成千上万个轮回;我看到藏民在桑烟袅袅的布达拉、大小昭寺和八廓街的转经路上从不停歇,我看到藏民在木如寺、大昭寺、布达拉前磕长头朝夕不绝,总会感动得想流下泪来。
在我看来:真正的信仰不是你走得了路、煨得了桑、转得了经,也不是弯得了腰、跪得了地、磕得了长头,而是你要用得了心,用一颗虔诚的真心!
在,有许许多多这样用心的人,也有许许多多能感染你,让你同样用得了心的人,更有许多值得你同样去用心的人和风物。
所以,我爱!她就是我梦中的故乡!
龙在旅途()——看晒佛
&8月4日  约伴邀请
8月4日,为了方便结伴,早晨在A4纸上手写了“约伴邀请”,出门时分别贴在了“八朗学”和“东措”的信息墙上,并抄下了一个叫“菲菲”的年龄相仿目的地相同的旅伴的电话号。
白天从外面转回来时,接到了来自东措一个男生的信息,正好菲菲也在东措,于是信息联系了一下,约好一起在东措楼下见面。
研究生X俊亮也是80后,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很帅。交谈了几句,我就觉得他真是个不错的伴,果断决定和他结伴。我叫他小帅,并开他的玩笑说:我都为你的儿子和女儿起好名了,以后有了儿子就叫X帅,女儿就叫X靓。
菲菲和我们的线路不同,就没再联系。
我算了一下,加上小帅,再加上小七(网上约的伴儿,晓玲的朋友)、晓玲及其老公,可以包车了。于是,晚上约好一起在酒吧确认行程。
大家相谈甚欢,直到一点多才散去。
              8月5日  罗布林卡
早晨起得非常早,不过没能及时出门——一个网友求我帮忙预订一个床位。
等了很长时间,才把床位搞定,然后先去转大昭寺,然后直奔罗布林卡。
在罗布林卡买好了票,刚想给小帅发信息,问他何时到,小帅的电话就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女生旅伴。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
                                 ——以上内容引自网络
罗布林卡的景色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在里面转了转,小帅和他的伙伴就要去色拉寺了,于是分道扬镳。我独自在里面转,偶然遇到了一个藏族的女导游正在给几个游客讲解,于是凑过去听。她讲得非常详细,而且也很无私,不遗余力地高声讲解。我紧紧跟住她不放。
在讲解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一个卖店,赶忙跑去为她买了两瓶饮料,以作回馈。
听完导游讲解,自己又回来转。这时遇到了一个藏民带他的孩子来这里玩。他请我给他们照相,并要给我钱。我说照几张相要什么钱?给他们照了几张之后,留下了他们的地址,并告诉他们回到家一定会给他们把相片寄过去。
午后回到了八朗学,把住宿的单据交给了网友。网友不知道是不是太兴奋了,话实在是太多,我不堪其扰,躲开了。
  晚上,住隔壁的小伙亚平来找我聊天。我约他到大昭寺去磕头,没想到他同意了。
在大昭寺门前,放下了防潮垫我就开始磕起长头来。磕着磕着,一个藏族阿妈走过来说:你的垫子有些大。主动帮助我整理,我马上顺从地站起来,看她一言不发,很快帮我把垫子整理好。我向她表示了感谢。
又过了一会儿,一位阿妈又主动借给了我一个厚棉垫。
磕了不到一个小时,我把垫子借给了身边的一个小女孩——一位信小乘佛教的老师,她以为我是一个佛教徒。加了一下QQ号,匆匆谈了几句就散了。
回“八朗学”路上,得知小七他们不能同行了,因为晓玲和老公一早去纳木措,错过了办签证的时间——要事不优先,确实有些耽误事啊!
晚上,接到了一个操着口音的女生的电话,她也要去泥泊尔,在得知住在八朗学的同一楼层之后,约其面谈……
回到八朗学之后,找到了口音的小朋友——小月。
  小月是人,在做服装工作,人长得很漂亮,皮肤特别特别白。他和一对父子结了伴。
不过,我和小帅与他们的行程略有一些冲突。在反复沟通了几次不能协调一致后,我决定第二天看完晒佛后和小帅一起走。
8月6日  看晒佛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座楼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雪顿节期间,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曙光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大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引得万千信徒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前两次到,很遗憾我都没能赶上雪顿节,更无缘看到这壮观的场面,今年之所以在留连这么多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去看晒大佛。
6号这天,不到五点我就起了床,然后满怀期待地和亚平一起出门打车去看晒大佛。
的天亮得晚,五六点钟还黑得很,这丝毫阻挡不了看晒佛人群的热情。我听说很多人为了抢一个好的位置,上半夜或是一两钟都出发了。
坐上车,在离靠近哲蚌寺还有一大段距离的路口,我们就不得不下了车,随着人流一起涌向哲蚌寺。
虽然听说在雪顿节这天,哲蚌寺的门票是免费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买了坑爷的门票。现在的旅游真是啊:随意设个卡子就可以收,狠狠地收,真有点以合法的明义明抢的感觉!
买了门票之后开始走山路,我在路上买了一条长长的哈达。
  上山的路似乎怎么也走不完。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我们才终于来到了展佛台的不远处。不过,因为有山势阻隔,还是看不到大佛的真面目。不过,身边挤在一起的人,真让人有一种透不气来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被人流裹挟着不由自主地向前移动。这时,人流中时而传来小孩儿的哭声,往前拥挤的人流的起哄声。
这时,听身边一个导游说,他们团一个外国人犯病了……
又过了一会,我和亚平被挤散了。
在武警的指挥下,我们终于离山后的目标更靠近了一点。
随着天渐渐放亮,我听到在山的另一边传来了阵阵喧闹声,晒佛活动应该是开始了吧。
在目睹了我身边的一只鞋被挤掉,我很想帮忙去捡而无法弯腰的经历后,我终于进入了晒佛的核心区。
赶忙回头拍了一下,后面仍等待着,等着武警一批一批放行的人们。
  在走过一个起伏的山头后,我终于远远地看到展佛台上那巨大佛像时,不知怎的,内心里竟有一点失望。
随着人流,我越来越靠近了他,可是当走到他的面前,亲手献上洁白的哈达时,内心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在巨大的唐卡佛像前,我们被武警有秩序地一批一批地向下引导。我也像其他的藏民一样,走到下面的布施处,向功德箱中布施。
在渐渐远离了核心区的地方拍下了几张照片,这时,时间已是中午了,考虑到下午要坐晚班车出发到,所以无心在寺内细细观看,果断决定下山。
走了漫长的一段下山路,看到上山的人依然不见一丁点儿地减少。最让人沮丧的是,车根本就打不到。
这时,小月来电话了,说准备和我们同行,于是连忙给先下山的小帅打电话,让他帮助预票。
在走了至少一个多小时之后,我终于在罗布林卡打到了车,但是即使坐上,心里也充满了担心——车堵得不是一般地厉害。
车子终于爬到了“八朗学”之后,赶忙和小月以及她的另两个伴一起打车奔向驻华大使馆。
人到全之后,大家互相认识了一下,就坐上了车。原本小帅向司机订的是车票说是300元,可是快开车的时候,车票TMD又变成400元了,而且死活不承认有300元一回事。我C,怎么啦,真是逼着人说脏话啊!
  这天的心情不太美丽啊!
龙在旅途()——“加都”迷路
汽车终于缓缓启动。虽然因为300到400的事件让人有一点生气,但随着车慢慢驶出了市,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期待就把那点怨气挤得无影无踪了。
司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把车停下来——这段公路有限速的要求。司机开得较快,我们就有机会下车休息一会。
随着天渐渐暗了下来,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也渐渐变成了黑色,只有车灯把不远的前方照得比较明亮。
晚饭要在吃。不过大家在车上都饿了,纷纷拿出东西吃。我把在买的几个饼分给同伴们一起吃。
车子路过一个边防哨所检查的时候,检查的战士向我们坐在车后的一个小伙儿亲切的问好。检查完毕后,只听见车下一群官兵整齐的声音——老兵好!我透过车窗,看见战士们微笑着敬礼,心弦就像被一双温柔的手拨动了一样,泪花瞬间开满了眼眶——我们车后坐着一位年轻的老兵。
一路上有冈哨查验证件,我们都排队去验证。查证时,外面还下起了雨,很冷。
车到时,已经半夜了,我们匆匆吃了饭,继续上路。
在车上,我一路都睡得都不踏实,总是醒。
  天终于亮了起来,车子继续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行驶,时而钻到这让人触手可及的一片片如绸般薄雾之中。虽然窗外的风景确实让人赏心悦目,但公路外侧的深渊也常常让人心惊胆战。
在一处补给点,司机给车加水。我们也跳下来洗脸,顺便看看风景。
汽车终于来到了小镇。
距离首都只有90多公里,因而许多境外游客把这里作为他们入藏或出藏的大门。境内有世界第14高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和几十个大小湖泊,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供观光旅游。
地处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而下的公路两侧。
——资料来自网络
               半山腰的小镇
我们下了车,马上有一群藏民拿着钱围了上来:换钱吗?1比16.3!
我在网上查到,换卢比在是最合适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我找了一个看起来很实诚的大姐换了三千块钱的人民币,眼看着三十张100元人民币,换成了一摞一匝多厚的卢比,心里也不免会做白日梦:我C,这换出来的要是美元该多好!
卢比的颜色和大小都小异,如果不看面值的数字的话,一下子还真有点很难区分。
换完了钱,我们马上到不远处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办完了相关手续。
办完了手续,应该有车安排我们坐车到友谊桥。可是,不知出了一些什么差头(后来知道下边的路塌方了),下边的车上不来,上边的车又不允许开到下面去的。所以同车的一些旅客,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起来。
  我问了一下司机,知道走到友谊桥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我回头望了望云雾缭绕中的小镇,看了看前面在幽谷中蜿蜒到远方的山间公路,真是很向往走下去。在建议徒步无果后,我就不知声了。最后,等候已久的我们,还是徒步走起。
下山的路毕竟是好走的,公路两边的风景确实很美,&走的人非常多,也平添了不少乐趣,我边走边主动给大家拍照片。
                 这就是不通车的原因
  因为我们那颗向往的心,所以走的速度还真挺快。可是,走到了半路的时候,很多人纷纷打车或搭车了,我心想:咱最好坚持走下去。
集体活动最忌讳个人脱团了!我最终也不得不随队伍一起上了车——我们队中唯一的女生小朋友也搭上了一台车。
在经过检查站的时候,我们都下了车。可是检查一结束,小朋友搭的车没等她就开走了。考虑到一个小女孩儿不安全,于是我决定弃车和她一起等车。
在检查站,没有等到车,我们就一起往下走。
走了一会儿,小朋友累了就不愿意走了,要搭车。我们刚停下来等,上面就缓缓驶来一辆小汽车。小朋友一伸手,车停了下来……
开车的司机夫妇是来自的,他们非常的热情而又友好。不过,坐在车上的我,没有过多的喜悦,也没有什么新奇的感受,因为这毕竟不是自己内心真想要的。
一路上,大家还是相谈甚欢,没多一会就到了口岸。
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东、南、西面与接壤,为国家一级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距736公里,距120公里,是和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是通向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口岸面对中腹地区,畅通的中尼公路带来了边境贸易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地理上形成了从口岸到、、以至国内兄弟省区的连接。口岸气候较好,海拔2400米,国界友谊桥头1700米。口岸交通方便,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保障,海关、银行、工商、联检、公安等管理机构健全。
——口岸资料来自网络
下了车,看到看到了几个妇女和孩子。说实话,人长成了一道风景。
看到马哥、小马(父子关系)和小帅已经到了,我们就等临时认识的女生小二儿了。
过了口岸的安检,走过了友谊桥,我们就来到了边境。我们先在的办事处办理了手续。工作人员会说汉语,再加上身边全是我们亲爱的同胞,所以手续填写非常顺利。
经过了人的安全检查之后,跨过一座并不高大的铁门的小门,我们就踏上了这个向往中的国度。
门这边有很多等着载客的司机,因为我们在大客车上事先订好了车,所以就联系司机。
接我们的司机,会说些汉语,而且很友好,他把我们带到一辆越野车上,先发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大瓶矿泉水。因为我在网上看到的资料说:在一定要注意饮水的安全,更不要饮生水,否则拉肚子爱你没商量。所以,一下子感觉和司机亲近了不少。司机让我们等一下,等着其它的车一起走。
我们在越野车里有一点坐不住——于是下车等。正说着话呢,不知怎的,自己在摸胳膊的时候,忽然摸到个凉飕飕的东西,我一看,手上全是血,我抬起胳膊一看,手臂上也都是。原来是中了蚂蝗的招。我从地上把它捡起来一看,这小东西已经喝得胖乎乎的了。我抬头看了看,上面没有树;我左右看了看,也没有啊!爬上来的更不可能啦!我把它处理掉,开始止血。这小东西叮完了虽然看不到什么口子,但血却淌了不少,我擦了很多次,都没法止住,后来干脆对它置之不理了……
汽车在同样区折的山路上一路狂奔,让我感受到的司机真不是盖的,说他们拐弯都加油门,还是有可信度的。资料中说司机考驾驶证非常严格,从司机的驾驶技术中可见确实属实。
透过车窗,我目不暇拉,时而拍下从山上倾泻而下的瀑布,时而拍下随风飘动的经幡,时而拍下山脚地的片片农田……
这时,我们看到前面一处蹦极。司机把车停了下来,看到人在橡皮筋上像小蚂蚱一样跳来跳去,再看到山谷两侧突兀的岩石,我们谁也没有勇气尝试——我怕死。不知道有不怕的没有?
远处,吊桥上的人们在蹦极。
车渐渐驶过一些人烟相对众多的坐落在农的小城镇。当我透过车窗双手合十,向车窗外以好奇的目光向飞奔的车内张望的人说“na&mu&si&dei”(你好)时,我看到他们赶忙双手合十回礼,这真让人感到温暖。
因为司机的热情友好,在一处加油站,我们商量了一下,每人齐了200卢比,想下车时给司机一些小费。
车在不太像样的公路上一直开着,终于来到了首都——最热闹的泰米尔商业街区&
围绕这个名称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与河谷有关,大意是这样:远古时代,河谷是一个巨大的龙潭湖,人们为了生存,只得栖息在河谷两旁的高山上,行走十分不便。
有一天,的文殊路经这里,得知百姓疾苦,于是善心大发,挥起神剑,辟开一座大山,形成一个巨大的峡口,湖水沿峡谷倾泻而出,形成一个富饶的谷地。于是,百姓欢天喜地,来到谷地,修建房屋,定居下来,形成城市,这便是。人们为了感激文殊的恩德,便在斯瓦杨布山上修建了一座文殊庙,直到现在每年二月的春王节,许多当地百姓满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文殊庙,敬献香火,顶礼膜拜。
人口41万多,海拔1370米,因坐落在喜马拉雅坡,这道天然屏障为城市遮挡来自北方的寒风,城市南面迎着洋的暖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年平均温度20℃左右,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绿树葱郁,鲜花盛开,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
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如故宫哈努曼多卡宫、纳拉扬希蒂宫、中央政府大厦、狮宫、比姆森塔、烈士纪念碑等。城内教、佛教寺院更是比比皆是,形成庙宇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景象,如古赫什瓦里庙、贾格纳特寺、太后庙、湿婆神庙、塔莱珠女神庙、三界魔力寺、湿婆帕尔瓦蒂庙、文艺女神庙、黑天神庙、斯瓦扬布佛塔等,有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的造型典雅,布局严谨,有的以庙前镏金铜狮驰名,有的以庙内精美的木刻神像著称。城内的庙宇、佛堂、经塔、神像等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种类繁多,难于准确数计,198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列。
城内的古老建筑物更是举目可见,成为独特的历史遗产,即使那些私人住宅,虽然是传统的砖木结构,但外观装饰得玲珑精巧,门窗、梁托及支架均是精雕细琢,就连郊区的乡村小镇也显得古香古色,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的古代建筑艺术中心和文化中心。
河谷地带,以城为轴心,形成一处佳景美不胜收的游览观光区。东南3公里处的,也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内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公元12世纪的金寺,被誉为“艺术之城”。东面12公里处的巴德冈,建于公元389年,曾是摩拉王朝的都城,雄伟的摩拉王朝宫殿,是全国著名的古迹之一。市郊大峡谷的东西两侧,有栖居着数百只猴子的两座古庙,大小猴子整天围着寺庙里精美的石雕、尖塔、佛像嬉戏、晒太阳或玩耍,别有一番情趣,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以上资料引自网络
下了车,我们把小费交给了司机,但并没有入住司机推荐的旅店。我们找来找去,在蓝宝石旅店以500卢比(给合人民币32元)一个标间的价位住了下来。
收拾停当,大家出门吃饭。
  我们先选择了一家看起来挺好饭店坐了进去,不过菜量太小,大家没吃尽兴,出门找另一家。
在来之前,同住在一起的一个小伙刚从回来,把他用过的卡送给了我。当时,他还跟我说,他想给很多人,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不要。同时,还把一个能在尼泊用的电源插头送给了我。
路过一家电话卡售卖处时,马哥他们想买一张当地的电话卡。可是,没想到办理电话卡的程序是那样的复杂。我和一个小朋友一会出来,一会进去,终于实在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到外面去转了一下。可是,等我们转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不在了。我们又找了一下,觉得没有希望了。这时,我们有点饿了,就来到电话卡售卖处的一家西餐馆吃饭。
  小朋友不会说英语,幸好我还没有把初中英语完全还给老师。说起来可笑,我们能照着样子点了两份黑椒牛排。一
份黑椒牛排,只要380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24元),而且完全能吃得饱。
  吃完饭,外面下起了雨。因为在区内小路岔路非常多,所以我想打个车走。于是拦出用别脚的英语和司机交谈,可是还没说上两名,我一回头,发现小朋友不见了,她竟自顾自地走掉了。我急坏了,赶忙奔向她可能去的方向,边跑边大声喊她……
  在漆黑的夜晚,又在陌生而又曲折的小巷中寻找旅店难度真挺大的。在又经历了一次问路而又找不到小朋友的经历让我懂得:一定要用嘴问路,用眼盯着她跑路。
小朋友倔强得很,根本不听我的话,完全按自己认定的方向找,我只好跟着她一起找。不过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
在询问了多个热情友好的人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线索,并地把小朋友带回了旅店。
  回到旅店大厅,我没多说什么。和路上结识的一个哥们唠嗑。他说,他今天亲眼目睹了一个店被几个孩子抢了。其实,在找路的过程中,我也听到了呼喊声,不过警察似乎并没有理会。
不过,我还真有点后怕:今天要是没把小朋友看住,任她自顾自地走,也不听劝,要是真走散了,出了问题怎么办?不过,这也没办法,路上结识的伙伴就是这样,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的。
龙在旅途()——咱不逃票不行吗?
                    咱不逃票不行吗?
  很早就被窗外咕咕叫的鸽子吵醒了,拉开窗帘看了看,天还没有亮,在床上赖了一会儿还是睡不着,就起身拿着相机到走廊和楼顶拍拍照片。
雨后的植物因为晚上刚刚洗了澡,所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样的充满生机。
集合之后,伙伴们开了导航,大家一起步行到杜巴广场。
  路上,看到有卖店,大家每人买了一袋牛奶(折合人民币不到2元)。牛奶的份量实在是太足了,大家在一起合了影,引得人冲我们直笑。
  我喝了大半袋就喝饱了,不过还是把剩下的也坚持喝了下去。
  资料上说:是世界上唯一的教国家,国内最大的特点就是庙多神多,走在的大街小路上,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真可谓“庙宇和房屋一样多”。在共有3亿3千万位神祇,比全国人口还要多。
事实确实如此:在路边古老的建筑、庙宇和神佛随处可见。不过,它们虽然古老,但却显得那样年轻,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当看到灰色的鸽子,轻易就踩将古老的佛头踩在脚下,悠闲地在他的头上留下一堆堆粪便的时候,不知道鸽子会怎样想?佛会怎样想?
  路上,穿过市场时,看到当地人悠闲地做着买卖,地摊上摆着各色的农副产品,。
是一个农业国,80%的人口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就不难让人理解,为什么一个国家首都的繁华地带,雨后的路仍如此泥泞;
   为什么当地人铺个垫子就睡在了路边;
  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小朋友可以从容地坐在这边读书边做买卖……
  不知穿过了多少条弯曲的小路,我们终于来到了杜巴广场外面。卖货的尼泊人把衣物、水果等都堆在地上……
  马哥买了一堆石榴回来分给大家吃。我们依次排开,坐在一个店铺前面,开始吃起来,引得小摊上的尼泊人都冲着我们友好地笑。
  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向我来推销笛子。虽然我既不会吹,又不适合学这种乐器,但还是因为喜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八百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50元)的价钱买了下来。
  吃完了石榴,我们收拾好一下,就沿着市场往广场走。路边的庙宇里,人们正来来往往。
  再往里走,杜巴广场里的一些重要的主体建筑就露出了真容。
  不过,路边卖“花环”(不知道怎么叫她手里的东西,当地人把它献给了神)的小姑娘依然是那么抢镜。
  杜巴广场(DurbarSquare),是最有名的广场,也是观赏寺庙建筑的好地方。这里囊括了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有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它的门票只要1000卢比,和国内相比,价钱真的不贵。不过,大家不想买票,于是按照攻略中的指示,在售票处左侧直接走进去。不过,工作人员很有礼貌地把我们请了出来。
  我找到售票员说:“我在资料上看到,人不是可以半价的吗?”
  售票员微笑着回复:“在杜巴广场不是这个样子的。”
  “买团体票可以打折吗?”
  “没有团体票的。”
  “可以给您拍张照片吗?”
  她笑着同意了。
  我走回去和伙伴们说:“咱来都来了,咱别差这点钱,就买票进去吧!”
  不过,有伙伴还是不同意。和大家又在外面的小巷子里转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逃票的小路。
  转来转去,竟然进不去,搞得我十分郁闷,心想:咱不逃票不行吗?
  最后,大家说要去猴庙去看一看。
                      参观猴庙
  路上,热情的妇女,向我们投来友好的目光,露出亲切的笑容;
  富于才华的帅哥,用他们画笔,展示给我们异国的风情;
  充满活力的孩子们,脸上绽开了花朵,诉说着生活有多么美好;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不知正在为什么着迷;
  酣睡的小狗们,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这就是——一个无比悠闲,而又让人感到无比满足与幸福的国度。
  我非常喜欢狗,看到狗就想往前凑一凑。这不,看到一只狗正趴在墙边,于是走过去对它吹笛子——看来它真是懂得音乐欣赏啊!我还没吹出几个音,它就无奈地走掉啦!
  这边,一个美女为我们的一个小朋友的额头上涂什么东西(人的额头都会涂的一种红色的颜料一类的吧,真不知是什么),抓拍了一下。
  一路走走停停停,走走拍拍,走走吃吃,就来了猴庙(MonkeyTemple)脚下。
  猴庙也叫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是一座圆佛塔。由于它坐落在谷地里的猴山(山上有很多野生的猴子)山顶,高高在上默视四方,而成为的象征之一。
  站在山脚下向上望去,在略显陡峭的无数台阶尽头,露出一座金碧辉煌的尖顶佛塔;在台阶的两边,每隔几步,都有一些我们所不认识的神兽(姑且叫神兽吧)。
  在半山腰的一个小摊上,大家停下来休息。精力始终充沛的我就到小摊上和和热情好客的大妈交流起来。交流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初到,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对人真的不是一般的友好!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实在是太差的话,我想自己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和收获吧!
  攀登途中,用我的拍照神器——笛子,来装装“相”。
  快到山顶时,售票处出现了。我们都买了三百卢比的门票(折合人民币不到20元)。
  在山顶,我先是俯瞰了一下——密布的楼房很多都在建设之中,它就像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城市。
  猴庙尽在眼前,大家一转眼的功夫,就各看各的了。
  我围着猴庙,把一个个转经筒转动起来——转经筒啊,你转动了多少个轮回,转动了多少年轮啊!
                  叫不出名字的建筑
                    叫不出名字的法器
                  佛塔的另一面拍。
  男生都喜欢刀这类东西真是一点不假。在山顶转了一会,我就发现了军刀。细细地把玩了一下,没有买。因为坐车回时,在口岸检查是带不回去的(回程坐车时结识了一个前座的小姑娘,她认识口岸的朋友,就带了把刀回来。不过在,在火车上也是带不了的,即使是一把七八厘米的小刀也不能,查得不是一般严)。
  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刀不仅是的国刀,并且是喀士兵的荣誉象征,获得战功的士兵将被赐予镌刻上他的名字的刀。在有记载的战争历史当中,刀它那寒光雪刃第一次暴显威力是在1814年驻守的英军士兵在西部与兵的战斗中。从那就产生了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在人的手中,这个看上去小小的弯刀变成了一个令人不可置信的凶险兵器,在数次的战斗中面对敌人,用它树立了了罕见的英勇顽强的威名。
         ——刀资料来自网络
  上山的路上,我们只看到了几只猴子,不过在下山的途中,猴子就多得数不胜数了。猴子似乎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看到众多游人给它们拍照,它们就玩起了高空跳水,真是不亦乐乎!
  马哥背了一些零食,于是坐在地上,分给它们吃。他们还是胆子很大,趁人不注意,还会上来突然袭击,抢走东西。下山的路上,始终都有猴子的踪迹,只要你离小猴子近了点,大猴子就会警惕地咆哮。
                     伙伴们,你们在哪?
  从猴庙下来,我花了四百卢比(折合人民币约25元),大家打车到了烧尸庙。就这样,我寻找伙伴的旅途开始了。
  烧尸庙名为帕提纳神庙,俗称“烧尸庙”,大约修建于公元400年,是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1600多年来,络绎不绝的教徒来到“烧尸庙”,朝拜他们心中伟大的湿婆神。而同时,一代代人也在这里告别人世,在庙前河畔的一堆堆火焰上化作缕缕青烟,其独特的露天火葬,令不少游客感到惊讶、震感和纠结。
  烧尸庙的门票要一千卢比。有两个小伙伴不想进去。我们很为难,最后我们一组人分成了两队。一队票进去观看,一队在庙门正对的那条路上四处参观游览,然后大家再汇合。
  进入烧尸庙,没走几步就来到了直巴格马蒂河上面的的座桥上。桥的下面,一群小朋友光着屁股在玩水,他们毫不畏惧走光,更不怕离他们不远处就有逝去的人。桥的两边,除了一列白塔还可以勉强叫上名字外,其它的我一概不知。
  从桥上下来,没走几步就来到了直巴格马蒂河烧尸体的河边的对岸。岸边坐着不同颜色皮肤的很多人。
  不清楚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有人正往烧尸体的台子上放木柴还有稻草,看样子他们马上就要开始烧了。
  过了一会儿,柴草被点燃了,浓密的烟,带着逝者的灵魂慢慢地升向天空。我只拍了一下远景,不想镜头拉得太近,以免打扰到逝者飞天的脚步。当逝者的骨灰被扫入巴格马蒂河,让其顺河流流到的,人生就此结束……
  我起身向上游走去,正迎面碰上一头神牛。所谓的神牛,其实就是黄牛。在,牛是非常神圣的,它会帮助已故的亲人早日升入天堂。在年历的八九月份,还有一个神牛节,它是最为著名的节日之一。
  我不敢冒犯它,小心地从它身边绕过去。
  在上游,同样有一个尸体停在河边。送别的仪式似乎正在进行,河两岸的人们,大都用猎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一奇特的仪式,冷漠地旁观着那一家人的悲伤。
  我默默地坐在河边的岩石上,听见河对岸传来痛失家人的亲属撕心裂肺的呼喊……
  看了一会,我和伙伴们汇合后向山上转。这时,回头望去,山下的轻烟又升腾起来,一个灵魂又随着轻烟飞向天际……
  旁边,一群人正在会餐。想到国内,这永远是不可能的吧!
  再往上走,看到了几位苦行僧。在,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圣人”。他们被看成是来凡尘普度众生的“神的使者”,受到人们的尊重。烧尸庙里就有许多苦行僧。我看到有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和他们合影拍照,并很豪迈地交了钱。
下面的这个是关于苦行僧的一个很好网址:
http://news.sohu.com/9588578.shtml&&
  转了没一会,大家要坐下来休息,可是我依然精力充沛,又充满好奇与开拓精神。我告诉同伴先休息,我在旁边转一下,马上回来。可是,当我转了一会回到原处时,我惊呆了——我的小伙伴们都不见啦!伙伴们,你们哪去了?
我等了一下,没有看到人。我想了一下,猜他们可能往山上走了,于是赶紧向上爬,可是即使找到了山顶,也没有找到他们。
烧尸庙山顶的建筑
烧尸庙山顶的建筑
烧尸庙山顶的建筑
  在山顶上没有看到人,我不免有点着急了,猜自己找错了方向。马上拿出手机想打电话,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手机没电了。于是,赶忙往山下找。不过,我里里外外地找了好几圈,不过没有发现人影。
  伙伴们都跑哪去了呢?
  我又来到入口处等,并向售票员打听,可是仍然一无所获。
  是不是他们去找另两个外面的伙伴去了呢?我和售票员打了声招呼,就到外面找,可是在外面的路上以及路边的小店里又找了好久,仍然没有线索。
  我又怀疑他们还在里面,于是,到处向同胞借电话打。遗憾的是,他们有的说电话打不了,有的干脆不借。我不免有点泄气,决定回到庙门口等。
  这时,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姑娘正独自游玩,报着试试看的态度和她沟通了一下。没想到她马上就按我的要求拨了电话号,见没有打通。她又拿出另一部手机打,也没有打通。她又让我打。我们打来打去还是没有打通。我真诚地向她表示了感谢,她就飘然而去。
  又等了一阵,看到了一位的大哥。
  “大哥你能帮我打一下电话吗?发个信息也行。我和同伴们走散了!”
  大哥很爽快地答应了。
  他拨通了小朋友的电话,不过,没有人接。他又发了一下信息,终于有回复了——伙伴们早已经回到了泰米尔区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我的心里真是很不开心,不过又马兴了起来:咱不用在这傻找了,更不用傻等了。咱兜里有卢比,鼻子下边有嘴,还会说几句英语,到哪都能找到家!
  “大哥你们住哪?”
  “泰米尔区。”
  “我也住那。咱们一会儿一起打车走呗?”
  “行啊!”
  和大哥一家三口一起在外面转了转,并互相拍了拍照片。
  直到要走的时候,我才知道,人家三口包了一辆车和一个导游,一路就是跟着导游走的。
  大哥上车的时候跟司机兼导游说了一句:“这是我朋友,和我们一起走。”
  听了大哥的话,别提了,我的心里真是热乎乎的……
             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
  佛眼总是满怀慈悲地注视着在众生中苦苦挣扎的我们这些小人物们。
  走进大佛寺的入口,我就和一座巨大的佛塔对上了眼。它就是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
  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是全世界最大的圆佛塔,白色巨大的穹形,气势不凡,给人以宽大为怀的感觉。各种肤色的人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佛的敬意。我俯下身子,用磕长头的方式,回馈和感谢他带给我的宁静与安详。
  绕着大佛塔,转着转着,我忽然看到了一位没有眼晴老人,他正绕着佛塔,手抚着转经筒,默默地、慢慢地前行。我的心被震撼了……
  沿着台阶,登上了佛塔。在一处宽敞而又人少之地,我俯下身子磕下长头。这时,一位老人走到了我的旁边,说“You……”,并指向了更好的朝拜之地,他亲切地拉着我走了过去。我想:是对佛同样的敬畏,让我们原本陌生的心灵走近吧!这也许就是佛惠及众生的一种直接的表现吧!
  太阳已经渐渐偏西。在大佛寺的一角,我看到了一位工作人员用粮食喂鸽子。一群孩子走上去和鸽子一起玩。我也加入到了他们当中。
  这时,我忽然看到了我们的一个小伙伴。我很奇怪她为什么没有和其他的伙伴在一起。她邀请我再去烧尸庙,并说这个时间工作人员下班了,就不收门票了。
  我谢绝了。
  从大佛寺出来,和大哥一家回去坐导游的车。路上看到有商店,赶紧跑进去,给大哥一家及导游买了饮料。
  在网上、在青旅,我总是看到、听到很多人搭车的故事。很多人都吹嘘自己花了多么少的钱,占了多么大的便宜,走了多远的路,看了多么美的风景……
  我不反对搭车这种方式,因为它是我们实现梦想,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我却不苟同只管占便宜,却不懂得感恩与回馈的举动。感恩该发自内心并付诸行动,当然,未付诸行动的感恩之念,也要好过占了便宜却洋洋自得,“多吃多占王八蛋”的心态。
  和大哥一家终于回到了泰米尔区。下了车,我们合了张影以作纪念,并互相留了手机号。
  感谢大哥一家,祝你们永远健康、平安、幸福、喜乐!
                     人生何处不相逢?
  即使顺利回到了泰米尔区,在区折的小巷中找自己的旅店还是有一点难度的。不过,在热情的人的指路下,我又顺利地回到了旅店。提醒各位朋友,出门住店一定要往旅店要一张名片,这样即使迷路也很容易找回去。
  到了旅店,换了电池,给小帅打电话,得知他们都出去吃饭了。自己便到外面寻食:吃了两份五十卢比一份的“momo”(饺子),吃得又好又饱。
  吃了饭,往宾馆走的路上竟然看到小赵和她的伙伴。我爱开玩笑,爱恶作剧的毛病又犯了,跑过去把她们吓了一大跳。在异国遇到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总是倍感亲切,尤其是对曾经在一起玩得非常好的小伙伴更是如此。小赵看到了我,也觉得非常意外。反正回去还早,于是陪她们一起找旅馆住。和小赵边聊边走。没想到,还没走多远,竟然又遇到了同游博物馆藏的小情侣。于是,又和他们聊,不过聊着聊着,把小赵她们弄丢了!
  唉,有缘人总是不期而遇,无缘人总是匆匆一瞥,从此天各。
我们是伙伴
  回到寝室时已经很晚了,才发现去烧尸庙的小伙伴仍然未归。听其他伙伴说是她遇到了一个小伙……
  外面开始下雨了。考虑到一个女生在外面毕竟不安全,于是打电话问其安否。
  平安。
  第二次打电话时是这个小伙伴主动打给我的。原来,她找不回来了。
  我赶紧跑到前台,让她和店里的员工通电话(小伙伴的英文很好)。
  过了很久,发现实在很晚了,还是没收到她回到旅店的电话,更没见到她走那么十来步到我们房间来敲门报平安,于是再次打电话给她。
  电话接通后,她说,她早已回来了。听到消息后,虽然放心了,但是,心里不免会想:我们是小伙伴!我们是小伙伴吗?(后来,回家后给她发了一些路上抓拍的照片,她说怎么不让她摆好POSE再照。我无语,把她删掉了。)
  很了才睡觉,睡前,总结了一下:
  很不爽的地方——没有结伴后集体的归属感;
  很感动的地方——得到了异国的陌生美女和爽快的大哥的倾情帮助;
很意外的地方——偶遇了内蒙小情侣和小赵这两组好朋友。
  下一站,向奇旺国家公园进军。&
龙在旅途(之奇旺)——她是一个好女孩儿!
8月9日经历,也许是之行中最波澜起伏啦!
早晨,我依然起得非常早。今天就要出发跟团到奇旺。昨天晚上,伙伴们报的团。不过,迟归的小伙伴不去,我们队伍还是来时的四男一女。
和大家一起出门,居然看到了的“煎饼果子”,于是大家一起买。可是我们的小朋友小月继昨天晚上丢了钱包之后(落在买衣服的商店里了,诚实的店主等到她回来找就还给她,小月给了店主一千卢比),今天再次破财,把一千卢比“变成〞了五百卢比,只好自认倒霉啦!
我们满怀期待地坐上了开往奇旺的车,我在心里不时地会勾勒一下骑大象在丛林中探险的感觉,给小象洗澡时滋味。刚启程不久,就遇到了塞车,等了很久才继续上路。在车上有些困,不过睡不着。一路上靠窗坐着的小月总是睡,而我在外侧不便拍照,更觉无聊。
她是一个好女孩儿!
  &到了午饭时间,车子在一家路边的饭店旁停了下来。
饭店是一家经营当地菜肴的自助风格的餐厅,餐厅外有当地人卖水果。让我意外又惊喜的事就此发生了——我竟然看见了昨天帮助我热心打电话的女孩儿。她看到了我也非常惊讶。
我们说了几句话后,我便寻思着向她表达一下谢意。
吃过饭,我马上到水果摊去买了一袋水果。我先是给小伙伴们挨着分了一下,然后就去找这个女孩儿。
“昨天,谢谢你打电话给我的朋友。这是给你的。”我把水果递给了她。
“别客气。这太多了。”她不接受。
“嗯,一个梨?〞我把一个梨递过去,她接受了。
这时看到了我的小伙伴,我马上互相介绍了一下,并把她帮助我的事告诉了大家。
“我们能合张影吗?”
“好啊!”
我们用各自的相机,分别让马哥给我们合了影。马哥也要和她合影(美女就是有市场啊!)。
“你下一站去吗?”她问我。
“是的。”
没说上几句话,又分开了。
马哥对我说:小龙,她是一个好女孩儿!
是的,我也这样想:她是一个好女孩儿!
要鞋不要命
车继续在山边的公路上行驶,这时一条河伴着公路蜿蜒前行。
记不清车又开了多久,我们就在路边的一个草房前停了下来一一漂流点到了。
一个皮肤黝黑而又清瘦的帅气小伙接待了我们,他让我们把贵重物品放在一个塑料桶里,其它的东西就由客车拉走了。他和一个小孩一起帮我们穿救生衣。
                       换装
伙伴们建议我买双拖鞋在橡皮艇上穿,我买了一双试了一下,马上就脱了下去,装在了背包里。我觉得穿运动鞋更方便。
小伙儿带着小孩,还有他的家人,和我们一起来到了河边。在河边,已经聚集了几条小艇和不少人。
小伙儿可真坏,刚到河边不一会,我们身上就被他淋湿了;小伙可真负责,虽然我们比较笨,不能很好地理解他讲授的安全注意事项,但他还是系统而又耐心地为我们讲懂为止,最后还带我们操练了几遍。
终于出发了,因为河很宽,水流很急,起伏的波浪又非常大,再加上小伙儿非常善于调节气氛。一路上大家非常轻松而欢乐。尤其是每当前面或后面有船来“挑衅”时,我们必定会加倍还以颜色,大获全胜。这又给漂流增添了许多欢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队人的船主,被我们“打〞得似乎直生闷气。
在一处水面宽广,水流平缓的地方,我们上岸休息。大家从塑料桶中拿出相机开始摆各种POSE拍照片。
&&&&拍着拍着,小月又出了状况。昨天新买的红色大裆裤(听说是当地的一种服饰,在就看到很多人穿)居然掉色,从腿到脚一片红色,洗还洗不掉了一一真是太有才了!
又拍了一会儿,我们上船继续前行。这时,不知哪条船的船员掉进河里了,在急流中他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这时我真体会到什么叫随波逐流,还好,因为有保护措施,他很快就被拉了上来。
在我们的一路说笑中,在一路顺风顺水中,在我们即将靠岸到达终点时,危险终于发生了。
马哥一不留神,就滑落到水中。坐在他身边的我反应非常快,下意识地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胳膊。因为马哥的块头非常大,再加上手臂上有水非常滑,我拉了两次没拉上来。
我马上想到了教练教我们的方法,赶忙用一只手去抓他救生衣的肩膀处,另一只手马上也抓牢了……这下不用担心了,他肯定“跑不了〞了&。
这时,不知马哥是故作镇定,还是怎么的,竟然还急切地对我说:“小龙小龙,先把我的拖鞋拿上去。”说完就在脱鞋,然后把鞋递给了我……
“我C,大哥你不能正经点啊!这都什么时候了。要鞋不要命啊!”我心想。
饿就饿着吧
下了船,我们拿着桨,背着相机包,穿着水淋淋的衣服往山上走,我有点纳闷。这怎么还上山了呢?走着走着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横跨在河上有一座七、八米长的吊桥通向对岸。
走过吊桥,穿过小路,我们就来到了河对面的村庄。小伙儿带着我们把车上的背包取了下来,然后带我们到饭店里去洗澡换衣服。
“你们先去吧,我给你们看衣服,你们完事儿我再去。”伙伴们先去洗澡、换衣服了。
过了有一会儿,终于有人回来替我了。洗澡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卫生间。每次只能进去一个人,我在外边等了一会儿,终于走了进去。谁知我在里面刚把衣服脱下来,这时,伙伴们就来喊我了,说:“快点儿,车来了。〞
我真想快点儿了,可是真没办法快呀!身上的泥沙,怎么也得冲一冲啊?
正想着呢,又来催了……
我赶忙胡乱穿好衣服,跳了出来,再取背包。
小伙儿看见我,让我去吃桌上泡好的面。
怎么吃啊?人都在等着呢!饿就饿着吧!
“I&love&you!”
出门走上小型的中巴车,车上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这时,我的心情不免有些不太美丽,但想到有人在车顶上坐着呢,在资料中也看到了车顶是可以坐人的,于是对负责我们的小伙说:“我可以到车顶坐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我噌的一下就蹿了上去。
车顶上已经坐了十来个人,还有不少行李。我马上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并说:“你们谁想拍照片,我给你们拍。”
马上就有人响应。
给大家拍了几张,我想了想,马上跳下车把自己的相机取了出来,再次回到了车顶。
这时,一个小伙从下面爬了上来。车上的空间确实已经很小了,他上来之后就显得更有点拥挤了。他先把旁边的背包往前面推了推,就和我并排坐了下来。
“多挤啊,上边没有地方了。你别坐我的包!”一个长得挺帅的小伙挺蛮横地表达了不满。
我一听口音,是的,心里不免有几分厌恶。
“你看我坐了吗?”听口音是我们的小伙。
“我包里有贵重物品,坐坏了,你赔啊!”
“你看我坐了吗?”后上来的小伙儿火上来了,语调也高了起来。
“大家都是出来玩,都图个高兴。能坐在一起就都坐着吧!”我赶忙劝了一下,希望能缓和一下气氛。
可是的小伙依然不依不饶,好像车是他家的一样。
小伙彻底被激怒了,骂道:“你tmd别再这XX,咱俩现在就下车单挑。”
坐在我身边的老外听不懂汉语,不知道发生什么,看他们剑拔弩张的样子,一个劲儿地问我:“发生了什么?”
我一边儿说“N0!N0!”,一边劝两个小伙说:“哥们们,咱们都是人,出来玩就图个开心,咱别让人家老外看笑话。行不?”
劝了几句,的小伙挺敞亮的,觉得有理就不骂了,的小伙儿不敢下去单挑,也就不敢装了。
随着车子缓缓开动,气氛马上又变得活跃起来。大家都沉浸在车顶旅行的独特体验中。我主动要求为坐在对面的伙伴及身边的老外们拍照片,这马上就接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瞬间就打成了一片。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说人旅行时眼睛里有自己,而外国人眼睛里有风景。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人并不是眼睛里只有自己,而是注重人在风景中的美好体验与回忆;外国人也并不是眼睛里只有风景,我遇到的所有外国人,当我主动为他们拍照片时,他们没有一个不是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所以,我真要感谢那些在路上为我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与难忘回忆的朋友们,因为有了你们,我的回忆是那样多彩。不过略感遗憾的是,走过这么多地方,结识这么多朋友,很少有人在不经意间主动为我按下快门。我不能不说这是旅游旅行的一大缺憾。也许是我太贪心啦!我多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相机中看到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别人幸福微笑的眼神(需要说明的是,从同到的伙伴,即使是仅在同行的马哥,在我回家后也收到了我为他们拍的一百多张照片)。
行车中,和坐在后边的朋友聊天,才知道他们有的是老师,已经结了伴;和坐在右边的老外谈天,教他用中文说“帅哥女”;和坐在左边的美女聊天,才知道她为什么英语说得那么好,汉语却说得不地道,原来是一个美籍华人。
她叫秋实,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搞死qq宠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