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人事人才网是什么

常州金坛好玩的地方
常州金坛好玩的地方推荐,要知道常州金坛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来这里随便挑吧~
顾龙山(又名乌龙山),在金坛城南的金溧漕河之滨,距城二公里左右,其山形似拳头,海拔近百米,...
华罗庚公园。如果不管它无缘无故由啥啥阁更名为中山公园又更名为人民公园又更名为华罗庚公园,这...
上善若水,不同的泡池拥有不同的温度、特性、气息、风景,以及乐享快乐的人,带着温泉中获得的感...
茅山山峦起伏,仓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
久红农业生态观光园面积约600亩,是江苏省一处拥有四星级农家乐的休闲基地;园区临水而建,别...
刺激好玩的真人CS,尽在金坛花山。这儿分为业余赛场和专业竞技,有普通的真人竞技,也有适合骨...
当季热门景点
周边游,就上侠侣网 -
使用以上合作网站帐号登录/注册[聚焦金坛]&史上最全金坛话解析——最纯正的金坛话,你真的会说吗?
一、金坛话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概述
方言是地域文化最外在的表现,而方言的演化则喻示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历史。
在金坛,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两种方言交流,一种是江淮官话,一种是吴侬软语,操双语者比比皆是。初到金坛的外地人大抵都会诧异,两种方言是如何并存交流的?金坛方言的这种独特构成曾经吸引了海内外语言学者的关注。但金坛人早已习以为常,而这也是金坛地方文化南北交融的体现。
金坛处于两大方言——江淮官话和吴方言的分界线上,两种系属、语音截然不同的方言在这里交汇,犬牙交错却又泾渭分明。一种是“金坛本地话”,属于吴方言太湖片毗陵(常州)小片,多分布于县域的东部地区;一种是“江北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洪巢片,多分布于县域的西部地区。从方言图上看,金坛的江淮官话区犹如一只巨大的触角,深深地嵌入吴方言的领地,在吴方言的腹地洒下星罗棋布的方言岛,并汇织成一个江淮方言的大半岛。这个半岛只在正西面与同是官话区的句容方言相连,而北、东、南三面被吴方言紧紧环抱。
& & 从吴音到淮韵
金坛———典型的江南小城,文人墨客的笔下,少不了对金坛吴侬软语的描绘,段玉裁的外孙,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在《金坛方言小记》(1824)一文中明确记载了当时金坛方言的吴语属性,“人”曰“宁”,“不”曰“弗”,清清雅雅,仿佛把大家带入了一个莺歌燕语、如诗如画江南水乡。在清代前期,当地人说的是老金坛话。因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所引金坛方言和龚自珍《金坛方言小记》中所记金坛方言均与现在的老金坛话相同。
  时间的画卷向后翻转了四十年,这个原本吴侬软语的江南小城却已是淮韵声声,间或各音杂陈,从人到言,无不经历了一场翻天巨变,而导致金坛方言百年巨变的,就是那百年前发生的一场战争,和随之奔涌而来的浩荡移民。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邻近各县皆被太平军占领,而金坛孤城坚守达三个半月之久,城破后,太平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屠城,且屠戮比它处尤为残酷,当日血流满城河,城民死者十八九。有诗为证,晚清学者于桓《金坛围城记事诗》记载了这次围城事件:福地缘何福未钟,惨遭兵燹劫重重,杀尸七万有谁封……试向东南城上望,村乡何处觅康庄?据民国《金坛县志》记载,战后“乡之遗民不及三万,城不及三千”。即以3.3万计,仅为战前人口的4.7%,战时人口损失66.7万,人口损失率超过95%,冠绝苏南。残酷的战争使得一些家族几成绝户,如上城费氏合族子孙十仅存一,儒林储氏仅存三人。
  昔日人口稠密、繁华热闹的江南水乡,竟是十里无人户,百里无炊烟,“村乡”无处“觅康庄”了。甚至战后十余年,仍是户口百不及三,荒田垦不及半。金坛县当局以地广人稀、田园荒芜为由,前往苏北各县招抚良民,前来垦殖,之后他省移民亦纷来垦殖。仅仅数十年间,苏南西部、安徽东南部、浙江西北部就遍布着苏北、河南、湖北等11省的广大移民。在之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因为移民人口的绝对优势而使移民方言(江淮官话)演变成为金坛的主流方言和交际用语,而原来的吴方言逐渐退缩到城郊和东部乡村,成为家庭用语。
由于与江淮官话区毗邻,又由于外地方言岛(它们大多讲江淮官话)的影响,金坛话的口音、词汇带有较多的江淮官话色彩。如常州人说“锅子、脚盆、穿衣服、东西、说话、跪”,与江淮官话相同,吴语区其他地方则一般说“镬子、脚桶、着衣裳、么事、讲闲话、跽(读音为“巨”)”。金坛有人讲“拉鬼”l&gui(奇怪。为方便,以下注音主要使用汉语拼音,所表语音只是近似)、“假妈拉鬼”(装模作样)、“唉呆”heidei(迟钝),这些话就是与邻近的江淮官话区共有的方言。但是,金坛(老派)语音仍完整保留古全浊声母的体系。如店、志、绢、富等字分别读清音声母,电、治、倦、妇等分别读浊音声母,而官话区人往往把它们读成同音。
吴语再度复兴
常州一直是吴方言的重镇,虽也经过北方移民的多次洗礼,但吴文化始终根植在这片土地上,并对周边地区吴方言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历史上丹阳、武进都曾经有过大量的北方移民,方言也一度芜杂,但最终还是吴方言占了上风,这在南方方言和北方官话的竞争中是并不多见的反例。同样,这种力量也影响着与常州毗邻的金坛东部区域,使得金坛西部和城区在迅速淮语化的同时,东部仍然可以与吴方言的腹地保持交流,并在相当程度上吴化着金坛东部各乡镇定居的大量北方移民。
&& 更为重要的一个趋势是,几乎在地改市的同时,中国千百年来最大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了。金坛城区从1983年的不到3万人迅速增长到目20万人,东部吴方言区的大量人口迁入城区,不断改变着城区淮语占优势的状况,原来城区的3万人口显然无法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去快速同化纷至沓来的数量远远超过原有居民的“新居民”。而常州作为金坛的上级治所和最近的中心城市,无论在经济、新闻媒介、还是日常事务的交流中都对下级县市起着相当的导向作用,方言的影响也不例外。作为上述变化的直接反映就是1990年代以后,江北话(江淮方言)作为金坛城区乃至全县的通用语,本地话退缩成为乡村和家庭用语的趋势在不断弱化甚至停止,吴方言在各个大众场合重新登堂入室,那种说本地话(吴方言)会被讥笑为乡下人的日子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记忆,这个趋势在近十年的演变中越发明显。
1928年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把常州话(包括金坛话)分为“街谈、绅谈”,亦可称为民腔和官腔,即下层群众的口音和上层人士的口音。所谓“绅谈”或官腔是常州绅士所说的口音。绅士因为与外界交流更广泛,又有文化,所以说话带有更多的官话腔调,也更多地使用“文读”语言。在除北方话以外的方言中,存在着文白两读的现象。所谓文读,就是用南方语音说北方话的词汇,因为当地没有这个词汇,所以当这个词汇进入当地时,就只能使用北方话的读音,因为当地的发音方式和习惯与北方话不同,所以不免带上当地口音。白读则完全是用当地方言语音读相应词汇,因为当地方言中也有这一词汇。
文读的读音大体与北方话相近,而白读的读音和北方话就完全不同。南方六大方言中文白两读现象的程度各不相同,大致说来,中国方言中,吴语、粤语受北方话的影响较大,而闽语受北方话的影响最小。吴语中有文白两读的字大约有300多个,所以文白两读在金坛是一种很普通的语言现象。同一词语,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有时,白读或文读却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如“生活”,作“活计”用时“生”读如商,为白读;作“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用时“生”读如森,为文读。生活还有一个意思是“揍”,如“吃生活”即挨揍。
现在的属于吴语体系的金坛方言区内部也有口音和语汇方面的细微差别:可称为老派和新派,旧的过去的口音和新的现在的口音。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推广普通话,形成新派金坛话。老年人说的老派金坛话更接近旧吴语,年轻人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口音在旧吴语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可称为新派金坛话。
半个多世纪以来,与整个吴语区一样,金坛语音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如老年人说“艺”字为“尼”,年轻人说为“亿”。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年轻人发音大都不区分尖团音,如“借—驾、尖—坚、西—希、酒—九、消—嚣、精—京、浆—姜、接—结、七—吃、小—孝”,他们会把“借”(zia)说成是“驾”(jia)等等。
吴风淮韵的未来?
金坛两种方言的分布态势可谓相互纠缠,犬牙交错,就算用表现力最为直观的方言地图也难以将之完全区分开来。因为即使在吴方言势力最强的东部县域,仍然遍布着密密麻麻的江淮方言岛。同样,在西部江淮方言的势力范围,也有一些孤岛坚守的吴语群落。城区方言曾是县域内最大的江淮方言岛,从现在来看,却更像一个日益发展中的吴、淮双方言区。
  据年的中美合作研究项目《江淮官话和吴语的边界研究》所述,金坛的两种方言尽管在分布上异常复杂,但在语音上却各自保存得十分完整,绝少出现混用,界限异常分明。这点几乎不同于江苏境内其它所有吴淮分布界线上的情况,无论是溧水、丹阳还是南通,它们都有一条明显的方言过渡带,在这些过渡带上,吴、淮的优势和成份依次递减或递增,这是相当长时间交融和接触的结果。从这点来看,金坛的方言特点显得尤为不同和年轻,但不同代表各自的特色,年轻蕴藏融合的潜力。
  在金坛方言的百年竞争和转换中,吴语、淮语可谓是各领风骚、几度春秋。在未来的语言演变和竞争中,金坛方言又将走向何方?是向普通话这个大趋势靠拢?是本地吴语在经济人文的强势背景下继续复兴?还是会相互交融,演变出一个亦吴亦淮、吴风淮韵、兼容并蓄的特色方言?也许这些只能留待我们的子孙去实践和书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金坛两种居民各自语言文化的百年坚守和弘扬中,都已充分展示了各自民系文化的特色和精髓,证明了各自民系文化的内涵和博大。这对于整个金坛,对于金坛人,对于金坛人的子子孙孙,无疑都将作为一笔巨大的财富永久流传,金坛的方言与文化也将在这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中不断升华!
二、金坛话音系(老派)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三、例举一些特殊词汇和修辞方式
有的吴语借不到相应现成的汉语言文字,必须创造方言专用的字表达。如呒啥(没什么),“呒”字就是后来创造的。同样的情况还有发噱、噱头、雪糕(冰淇淋)、浜(小河)等。它们已经被创造了出来,属于具有正式文字的方言,被纳入了普通话体系,但是来源是吴方言,主要在吴方言地区使用。此外,如金坛方言中zai(追)、ca(斥皮,裂缝)字,虽然已经创造了出来,可能还没有成为规范的普通话文字。在吴方言中有大量的土语(主要是俚语、俗语)一方面没有现成的文字可以借用,另一方面也还没有创造出专用文字,如hai(皮肤肿,读“嗨”
)、pang/guang(洒水,读“乓”),这就给书面交流带来困难。
在金坛方言中,有一些词汇是金坛(常州有些地区也用)特有的,吴语区其他地方没有这些说法。如dzuε(厚脸皮,读“治”)、dza(叽叽喳喳、说话无遮拦,读“咋”)、bou
(走,读“波”)。说脸皮厚的人叫“治头”,说叽叽喳喳的女人叫“咋婆”,说走路叫“波路”。
吴方言词汇中给外地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嗲”。嗲的意思是啥、什么,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是“嗲佬”(什么)、“嗲东西”(什么东西)。
金坛的“佬”字作为语气助词出现频率很高,它可以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如“铁佬、木头佬、男佬、红佬、晓得佬、开心佬、好佬、甜佬”之后,表示“的”的意思。但是,这个“老”字,在以下不同的词汇中还有不同的意思:小佬(小孩),好佬(好的),嗲佬(什么东西),嗨佬(多得很)、既佬(这样子)、个佬(那样子)。还有一个“咧”字,如“好老咧(好了),坏老咧(坏了),坏落咧(坏掉了),走老咧(走了),走落咧(走掉了),做嗲咧(做什么了?)”。这个“咧”字主要表示“了”的意思。
你要是到金坛做客,长辈的主人会亲热地叫你“乖乖”,并说要烧“鸭子、鸡子”给你吃,别以为主人会杀鸡和鸭招待你,其实他是要煮鸡蛋和鸭蛋给你吃(这也是贵宾待遇)。做客时,金坛人说你“体面”(或“天面”),不是说你穿着像样、有面子,而是说你长得漂亮;金坛人称你“老成”,并不是说你老练、成熟,而是说你老实。但是,如果听到有人说你“老娘家”,那就不是在说你是什么娘家亲戚,而是在讥讽你不客气,有点受之不愧、大模大样了。
金坛话的语法表达具有特别的感情色彩(此段参考常州总体方言特点)。运用形容词的重叠加强语气,普通话是ABAB式,而金坛话是AAB式和ABB式。例如,形容颜色雪白、漆黑,普通话是雪白雪白的、漆黑漆黑的,金坛话是雪雪白、白笃笃、侧侧黑、黑侧侧。还有霉嗜嗜、嫩叽叽、辣哗哗。普通话固定词组中没有ABAB式,而金坛话有,如析历析历(小孩不安定,弄小声响)、蟹里蟹里(做事费劲的样子)、剐里剐里
( 步履蹒珊的样子)等等。
就如同属于吴语体系的苏、沪、浙、常口音会有很大差别一样,金坛方言也有内部的差别,它是一个大家族,除了城区,各个乡镇的口音、词汇都有所不同,他们各自内部还有些微差别。比如,在儒林镇的西部和南部乡村,xu即是“水”,qiexu(喝水),(金坛人一般不用“喝”这个词,多用“吃”代替),而在儒林镇的东部和北部的乡村,则qiezuo即是指的“喝水”的意思(现在的年轻人多说“housu”;qie—吃,hou—喝)。同是喝水,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难怪有人说吴语是“吴侬软语”,说话麻麻烦烦的。但是,了解金坛话后,对于金坛民俗的理解也可以有道可寻了。
四、金坛话典型词汇举例
【名词】(人)1、小佬、小佬家—小孩子2、丫头家—女儿,女孩3、新妇—媳妇4、养新妇—童养媳5、老老头—老头6、老宁家—老人7、细策佬—小男孩8、细末代—长辈带着疼爱称呼自家小孩9、石脚—瘸子10、治头麻子—脸皮厚、喜欢动手动脚的人11、祖宗亡人—自家祖宗12、野亡人—非自家祖宗13、眯眯佛—和蔼、常带笑脸的人—(
身体)1、馋吐、涎吐—唾液2、眼塘—眼睑3、鼻头—鼻子4、额骨头—额头5、膀子—手臂6、驾—脚,有时也泛指小腿和脚7、尼都—耳朵8、眼米毛—眼眉毛9、块头—身高(大块头—身材高大肥胖;细块头—身材矮小)10、头库囊—头11、光郎头—光头12、多梳—女子额前齐平的刘海13、面孔—脸14、酒塘塘—酒窝15、眼乌珠—眼珠16、背皮—后背17、肋膀骨—肋骨18、肚脐眼—肚脐19、腰眼头—两腰20、倒切皮—手指甲周边倒卷的皮21、雀子斑—雀斑22、胎记23、瘦驳皮—瘦骨嶙峋的人24、稀毛癞痢—头发稀少的人
(植物)1、饭瓜—南瓜2、老卜—萝卜3.高塞—茭白4、夏菜—荠菜5、高手—茭白6、梨瓜—香瓜
(动物)1、田鸡—青蛙2、赖白交—癞蛤蟆3、活狲—猴子4、莫恰恰—麻雀
5、羊子-—一般特指山羊6、甲猪—种公猪7、猪婆—母猪8、鸡婆—母鸡9、鸭颠颠—鸭子10、刺毛—一种食树叶带毛的小虫11、猛虱子—虱子12、胡蜂—马蜂13、鳜婆子—鳜鱼14、昂工—一种体黄带黑点、大嘴、两鳍坚硬锋利的小鱼15、黄把鳅—泥鳅16、披膀—翅膀
(食物)1、麻糕—烧饼2、告头—酵母3、糍团—糯米饭团4、饭米絮—饭粒5、勾剥—锅巴6、雪糕—冰淇淋7、棒冰—冰棍8、馒头:实心馒头—馒头;##芯馒头—包子(如:豆沙馒头—豆沙包;青菜馒头—青菜包)9、圆团—元宵或汤圆(“小圆团”特指无馅的元宵)10、高粽—粽子
(事物)1、节场—集市2、湿气—癣3。牛皮筋—橡皮筋4、秤砣砣—秤砣5、洋火—火柴6、牌片—纸牌7、脚踏车—自行车8、地策—簸箕9、日头—太阳10、阵头—雷11、忽闪—闪电12、田埂14、烂泥—泥土15、巷弄—小巷16、坟墩头—坟头17、郎桶—粪桶猪郎桄—拦猪的栅栏18、草掀—用稻草或麦草编成的用来盖物、防雨、防晒
(抽象事物)1、兆头—预兆2、关目三—花样3、清头—理智、知觉4、要紧三慢—关键时刻5、腔调、调头—语调、态度
&(方位)1.隔壁隔—毗邻2、对过对—对面3、茄对过—斜对面4、让—上面5、顺手边—右手边6、忌手边—左手边
(时间)1、早起—早上2、大清(老)早—清晨3、一个老早—很早4、夜快点—傍晚5、夜头—夜晚6、砸末来—最后7、捏脚—日子8、天光—白天的时间9、日里—白天10、前年仔—前年11、后末来—后来12、上半天/上昼—上午13、下半天/下昼—下午14、昨啊/昨啊头—昨天15、前啊/前啊头—前天16、今啊/今啊头—今天17、下朝—今后18、天晓—天亮19、一歇歇/一眨眨—一会儿20、歇眨眨—等一会
【动词】1、吵架—吵嘴、拌嘴2、告手劲—比握力3、吃丁公子—挨揍(手握拳,用食指和中指敲打对方脑袋)4、哈—吓5、做关目/搞花头—玩花样6、恰皮—指甲边起翘皮7、狠鼻涕—擤(xing)鼻涕8、波路—走路、步行9、逃—跑(逃着去—跑着去)10、把巴头—显示排场11、拨话头/搞骚—挑拨离间12、嚼舌头—说闲话13、吃生活、吃家伙—挨打受罚14、拨be—给15、收骨头—严格管理16、坼烂污—做事马虎偷懒17、白相(相)—玩耍18、沟衣裳—洗涤衣服19、洸水—泼水20、得得头—暂时救急21、跌跟头—摔跤22、淆—割(淆草—割草)23、倒鬼—说悄悄话—
(心理动词)1、懂清头—懂事2、懊老—后悔3、依心让—任性4、上心—用心5、回娘家—算旧账
【形容词】1、败家精—败家子2、节吼吼—急切3、死腔样子—难看的样子4、敏及—了不起5、得类—丢人6、三拳头打不出个闷屁/闷葫芦—不作声、不吭声7、拉鬼—奇怪8、假妈拉鬼—装模作样9、挨呆—迟钝10、泥子刮搭—黏黏的11、充宁—没本事,还装作很有权势和本事
【副词】1、到都—真、很、非常(如:好到都—真好、很好、非常好)2、大—很(大敏及—很了不起)3、弗—不、不用、不必、不要、不想(弗去—不要去)4、洒刮—麻利、利索5、石类—心浮气躁,做事不稳当
【代词】1、囊开点—让开点2、—
【量词】1、一部桥搓—一辆轿车3、ze—只4、
【象声词】1、郭郭蛋—鸡蛋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盘向导楼09-3009-3009-3009-2309-2108-1108-11
10月15日,山水网统一面试,不见不散哦……
9月24日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秋季专场招聘
9月3号山水网家装节大钜惠 严选33家优质品牌
6月10日-11日金坛便捷的选车地点在吾悦广场
4月23日,去皇晶家纺厂购吧!折扣惊人
摄影无忌...
乐享生活...
&|&&|&&|&&|&&|&&|&&|&
版权所有:山水网
商家合作:
站务热线:1/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经营性ICP:苏B-号 3sjt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金坛市大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金坛市剑群律师事务所 杨晶 律师
Copyright&2008-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1工作日 8:00-17:30在线“金坛”的由来(下)
来源:市广电台&&【最后复审或发布时间:
&&&】&【字号:大&中&小&】
  从隋朝之前的金山乡、金山县,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改名为金坛县,金坛已经历经了6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史料记载,除了叫“金坛”,在明清时期,“良常”和“金沙”也曾成为金坛的别称。
  说到金坛的别称,其实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地名、桥名等就会透露出一些历史信息,过去的“金沙八景”、现在的“金沙广场”、“良常大桥”大桥等,无一不在透露这人们对历史的留念。明朝县志类文献《茅山志》中记载,“良常”和“金沙”就是曾经沿用较广的两个金坛别称。
  良常的由来呢,相传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游会稽,在和群臣宴饮的时候,他说道,“巡守之乐,莫过山海。自今以后,良为常也。”
他说今后这个出来游山玩水,要成为一个制度,良为常也,就是要经常性的事情,后来的文人把北垂山改为良常山,把金坛有个雅号叫良常。
  秦始皇当年在茅山希望“长久欣赏良辰美景”的感慨,使得后人更是喜爱用“良常”来做金坛的别称。而关于“金沙”这个别称的最早来源,出现于《金坛县志》里收入的明弘治进士段敏所作《赠别曹公廷贵还金沙》一诗。
  据说在茅山东南边的一座玉叠峰,峰的南边有个金星小山,在山顶俯视下方,则是满眼金光,这种景象被称是“金沙布地”,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就将山下的金坛称为金沙。
  到了清朝,“金沙”这个称呼在民间的使用更是十分普遍,这座城市就像古人一样,名金坛,字金沙,号良常。
  春秋末期&&&&&&
原始地名 金山乡
  公元595年&&&&&
隋文帝建为金山府
  公元617年&&&&&
乡人自立金山县
  公元688年&&&&&
改名为金坛县
  明清时期&&&&&&&
被称为金沙
  明清时期&&&&&&&
  1993年&&&&&&&&&&
撤县设市&改为金坛市&
不想骗自己%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金坛旅游景点__常州金坛旅游景点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金坛旅游景点
    三星村遗址位于金坛市西岗三星村,1985年省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并被确认为新石器时代一处较重要的遗址。年5月,南京博物院联合金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金坛三星村遗址连续六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揭露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的墓葬1001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据碳十四测定和考古学研究,三星村遗址的年代为距今年左右。它对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和文明起源等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区域研究、体质人类学研究增添了……AAA   华罗庚公园建于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由私家花园命名“雅约园”。民国十七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更名为“中山公园”,文革期间改为“人民公园”一九九二年为纪念数学泰斗华罗庚先生,家乡人民隆重命名为华罗庚公园。  公园内古木参天,绿荫如盖,水面贯通开合,柳影动静相映,旧景新观,是人们休息聚会的好去处。。。。  古城墙、护城河诉说着四百多年的风雨故事,平添一份不出城廓而拾山林之趣;亭台曲折之间,凭栏临池,或晨雾初霁,或落日熔金,神气灵秀,充满水乡情调。  作为公园的精髓,华罗庚纪念馆是家乡人民……   段玉裁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城南风景区,占地15000平方米,是一座仿清式的古建筑,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四面环水,树绿花香。于日段玉裁诞生250周年之际开馆。段玉裁纪念馆门楼上悬挂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段玉裁纪念馆”匾额。大门内宽阔的庭院,地面是绿茵茵的草坪。穿过庭院就是纪念大厅,其厅飞檐画栋,古色古香。正厅门上挂着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朴学宗师”的金字大匾。跨进正厅,前后两排红漆柱子上两副抱柱楹联:一幅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书写:“九经陶铸资群彦,一字源流奠万”,一……    金坛建县虽只有1400多年,但境内早有人类生活。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西岗三星村遗址,后经南京博物院和金坛市文管会6次联合发掘,探明这一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5500年至6500年。三星村遗址出土各类文物4000多件,其中有国内同期文物中最大的玉i,有目前国内所见时代最早、最完整的钺,考古成果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区域的空白。   金坛博物馆馆藏文物之丰,还得益于当代金坛籍银行家和文物收藏家张律均。他平生酷爱文物,每见精品,不惜重金收购。198……    鳄鱼乐园坐落于金坛市经济开发区,是由香港奥金国际投资公司独资创办。乐园占地面积50亩,现饲养泰国暹罗鳄鱼3000余条,它不仅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同时也是一个集鳄鱼养殖、产品开发、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也是金坛市第一个由旅游部门开辟的农业旅游观光景点。   鳄鱼是脊椎类两栖动物,也是爬行动物。食肉、冷血,一般寿命可达70-80岁,长寿的可达100多岁,和乌龟差不多寿命。它虽然个体庞大,却是卵生,一般7-8岁生理机能发育成熟,开始产卵,雌鳄每巢产20―70枚蛋,蛋……     顾龙山,亦称乌龙山位于市区小南门外1.5公里处。山形如拳隆起,海拔21.2米,多花岗岩石,傍丹金漕河,面积约80余亩。山南竹茂林密,城东塔寺巍峨,因其“青绫绕水色,翠羽叠山容”,向有“乌龙叠翠”之美誉。 &&&&景点主要有宝塔寺、龙山塔、御碑亭等。南宋度宗曾于咸淳七年(1271)年将邑内茅山书院迁此。朱玩璋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率兵东征时曾驻此山。明嘉靖进士、邑人张祥鸢《春睛泛舟登龙山》云:“一春今日好,与客泛新睛。野水绿于染,青山近若迎。岩花娇送……   金坛太平天国戴王府在金坛市区县直街东。王府坐东朝西,原门前的照壁旗杆已毁,门屋亦经改建。前进正厅平面长方形,三间七架梁,梁上有太平天国龙凤彩绘。厅后为二层楼房,亦3间。楼右附属建筑已毁坏。由于当时太平天国处于战争时期,王府系拆用旧建筑翻盖的。戴王黄呈忠原为李世贤部将,曾转战于浙北、皖南一带。……   常州段玉裁墓,在常州金坛花山乡大坝头村。墓区四周以青砖砌作护墙,墓门前石砌九级,连接甬道为出入口。两旁刻有楹联:砚田乐事千秋业,铁骨家风七品官。墓区正中为段玉裁墓,东侧为段母墓,西为金坛县人民政府、中国训诂学会新立重修墓碑记。现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段玉裁墓清代金坛市薛埠……   本善桥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本善桥宋代金坛市城西乡 ……   戴王府遗址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戴王府遗址太平天国金坛县城 ……   庄城桥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庄城桥南宋金坛市白塔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坛人事人才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