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文化产业园有哪些优惠政策

近日,西安市莲湖区编制印发了《莲湖区落实〈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配套政策》,作为落实省、市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和充分补充。
该《配套政策》由目标任务、财政扶持政策、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保障机制四个部分组成。提出到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超过6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的发展目标。具体规定了对重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小微企业、文化创意产业、文艺演出团体发展和社区书屋建设的支持扶持政策。
该《配套政策》是经过广泛调研,充分吸收文化产业发达省份有益经验,认真分析辖区文化企业经营困难和面临的发展问题,可操作性强,规定具体,符合莲湖支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入驻,助力做大做强的实际。
【】【】【】
来源:西安市委宣传部&&编辑: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我的图书馆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曲江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其发展领域
(一)曲江文化产业是指曲江新区内外,由区内机构、企业投资创办和区外机构、企业在区内创办的,以文化产品设计、生产、营销为主要业务,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二)曲江文化产业是本区域及其辐射区域的主导产业,并肩负示范全国、统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
(三)曲江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十大领域中的四大领域,即在新闻、出版、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艺术、网络、休闲、广告、会展、艺术品拍卖、文化用品生产营销等十大领域中,结合曲江自身产业基础和区域特点,以文化旅游业、影视演艺业、会展创意业、传媒出版业为四个核心领域。此外,兼及广播电视、网络、体育、广告、科教、文化艺术品、酒店、餐饮等产业门类,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独具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四)曲江文化产业充分依托现有城市产业基础,并与其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互动发展。如:动漫产业将依托西安高新区的软件产业园,印包产业将依托西安经济开发区的印包产业园。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当前位置:&&
陕西:六大优惠政策助力文化产业大发展
前瞻网摘要:
陕西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发展。据前瞻网记者了解,陕西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财税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建立文化企业奖励激励机制、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这六个方面意见,是陕西省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诸多举措中&含金量&高、最具操作性的文件。
为了便于落实操作,文件还针对陕西省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系列量化的财税金融优惠奖励政策,例如:投入机制方面要求各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不低于2%用于文化建设,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国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各级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重;从2012年起,陕西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发展基金,以后逐年增加,重点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资讯榜
整体来看,微公交、环球车享、TOGO、Gofun运营车辆...(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
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就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贯彻落实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五新”战略任务为统领,依托特色文化资源,综合运用文化经济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粗放型向集约型、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决胜全面小康作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年均增长15%以上,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建成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园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强优补短扶新,优化结构布局
(三)巩固提升优势文化产业。关中以西安为核心,依托区位、科教、历史文化等优势,率先发展创意设计、出版印刷、文化会展、工艺美术、广播影视等产业。陕北陕南依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工艺美术等产业。优先支持优势文化产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并购重组、项目融资、品牌推广、对外贸易等工作,进一步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四)补齐文化制造业短板。鼓励通过政府注资、国企参股、互持股份等方式,在印刷设备制造、文物复仿制等领域扶持一批本土骨干文化制造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原则,引进一批文化用品生产、文化专用设备制造等领域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文化装备制造基地。
(五)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重点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互联网等融合,鼓励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文博创意等产业发展,加快“西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等建设。
(六)编制陕西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突出文化产业重点领域,注重相关产业协调配套,持续优化文化产业功能布局。
三、打造专业园区,促进集群发展
(七)加快现有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引进专业园区运营团队,通过精准定位、精致设计、精心服务、精细管理,促进园区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转变。省级财政资金和争取到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基金等,对园区内的项目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予以倾斜支持。
(八)新策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各市(区)每年至少策划建设2个以上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或重点项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建设。盘活存量房地资源,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转型兴办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一批产业定位明晰、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九)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建。鼓励创建“国家文化创新试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等,认定命名一批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十)提高文化产业园区配套服务水平。省级以上园区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对重点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联盟给予补贴。支持园区企业开展产业链式合作,对合作开发项目取得良好效益的给予奖励。
(十一)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孵化功能。鼓励园区面向小微文化企业和创业团队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提供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创业投资、资源共享等服务。全省试点建设一批文化企业加速器,培育更多文化“瞪羚企业”。
【】【】【】
来源:陕西宣传网&&编辑:陕西省人民政府建议提案办理系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大会期间提出的建议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提交日期:
<td width="254" height="30" align="left" valign="bottom" bgcolor="#F5F5F5" class="td-01-15
提案来源:
是否调研:
界&&& 别:
提案类别:
大类:文化建设领域&&&&子类: 文化建设领域
建议承办单位
(供参考):
提 案 者:
回复联系人: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西安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是西安最显著的城市特色、最丰富的产业资源、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有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西安传承历史文脉、用足资源禀赋的必然选择,是西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品质的最优路径。2015年,西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51.6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7.8%,增速10.12%,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7%。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陕视察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省委省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规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西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逐年增长,其中年,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年均增速,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显现。年,西安市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名。201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西安文化产业增速放缓,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文化产业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支柱性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但与其他副省级城市对比,西安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结构不优、规模不大、基础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在结构上,传统业态多,新兴高端业态少。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成为发展重点,杭州、深圳、广州、青岛、武汉、南京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目前,西安仍以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化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高端业态比较少。二是在分类上,服务业多,制造创意研发类比较少。与南京等副省级城市相比,西安在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等类别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西安文化产业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要着力提高文化制造业的比重,推动文化批零业增长,巩固文化服务业优势。三是在规模数量上,企业个数多,规模比较小。截止2015年底,西安有文化及相关企业近9000家,较2011年增长近50%。但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西安在文化企业数量、规模、从业人员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文化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已成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土地、人才等发展要素趋紧,产业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上涨,西安文化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在效益上,社会效益多、经济效益少。西安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十二五”期间,以“曲江影视”为代表的西安影视作品登陆央视的数量位居各副省级城市前列,但广播影视服务业在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文艺影视生产叫好不叫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协调,文艺创作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能力仍需提高,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尚未全面兑现。二、西安文化产业“四多四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受市场发育程度、文化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等客观条件制约,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制造业发育不足。二是文化产业结构不优。高附加值的新兴创意产业亟待发展,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数量少,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链,缺少像宋城集团、华强方特那样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三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西安文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引导性仍需增强,政策体系仍需完善。四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视野不够开阔,强调社会效益多,对经济效益抓得不够。国有文化单位的市场化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工作力量还不够强。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单靠宣传、文化部门难以有效发挥协调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段不多、力量不强。三、关于支持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作为陕西省省会,西安聚集了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西安文化产业已成为陕西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城市,西安正在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议省委省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和扶持,进一步发挥西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将西安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新高地。1、建议省上强化对西安文化产业的项目支持。建议省上在安排重大文化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时,充分考虑西安的区位、产业、配套等优势,优先向西安倾斜、优先在西安落地。支持西安参与国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文化产业项目在西安落户。2、建议省上强化对西安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建议依据西安在全省文化产业的所占份额,明确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及相关资金对西安的定向分配比例不低于60%。协调省级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西安文化产业资金信贷支持。大力支持西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发展。3、建议省上强化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建议省上制定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健全并落实文化产业领域招商引资、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用地、对外贸易、人才引进、上市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些文件时效过期),加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统筹协调。指导成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对接省级文化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强化对省级政策落地落实的督查,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参照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做法,将省级对出版企业、电影院线、文艺演出、艺术交流等的审批管理权限委托市一级行使,实施属地管理。4、建议建立省、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联系机制。建议省、市联合建立由宣传、发改、文化、新闻广电、财政、工信、科技、旅游、工商、统计、商务、文物、建设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信息,调研分析,完善政策,统筹协调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5、建议省上对现有文化产业考核办法进行调整。由于文化产业数据统计周期较长,数据公布比较滞后等原因,省上对文化产业采取错年考核办法,时间跨度较大,不能及时准确反映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此,建议省上对现有的错年考核办法进行调整,在考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的基础上,加大对各地市出台扶持政策、投入力度、承办中省重大文化活动、获得国家级奖项、招商引资等常规性工作要素的考核权重,提升考核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提案人:吴逸伦&&&&&&&&&&&&&&&&&&&&&&&&&&&&&&&&&&&&&&&2017年1月13日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交办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复函
西安市人民政府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
西安市人民政府
签发人:李德文
市政办提函〔2017〕32号
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63号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吴逸伦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就提案答复如下:自2005年以来,我市文化产业就成为了支柱性产业,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等领域均有较大发展,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相关工作。一、通过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有效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提高市图书馆、群艺馆的公共服务承载力,加快区、县级“两馆”的整合与改进,整合基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广播室等设施,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百姓戏楼等设施,并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质量。推进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实施千场戏剧惠民演出工程、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每年举办一届“西安读书月”活动,组织开展红五月音乐会、夏日文化广场、广场舞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支持群众性文化团体、演出队伍开展活动,活跃民众的文化生活。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激发市民的文化享受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发挥产业政策引领作用积极落实中、省发展文化产业各项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包括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扶持。我们采取扶弱帮中提强的政策措施,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企业人才培训、拓展企业营销途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加强引领扶持。研究制定刺激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文化产品与服务、发放消费优惠券等形式,引导、刺激社会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费市场氛围和环境。三、转变思想理念,加强市场的调节作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加快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决用市场的手段和方法发展文化产业,尝试用市场的手段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国有转制文化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造血”能力。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即“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文化产业项目,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四、加强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市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深入落实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规模以下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有效增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以竞争促活力、带发展。持续打造西安文化产业特色板块、街区、基地及行业,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优化现有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建设发展,确保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借助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小镇的发展机遇,整合集聚西安市现有各方面资源,科学规划,找准定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着力形成文化产业集聚的重点区域,建设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特色小镇的建设突出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从而带动一个区域的文化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五、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建设对外文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积极推动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出口,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扶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水平。六、加大对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零业的关注和支持,在培育文化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夯实文化制造业基础,延伸文化贸易网络,扩大文化产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在文化产业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方面支持文化制造业和批零业的发展,鼓励培育文化制造和文化批零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加强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利用平台的资源整合及线上线下操作运营模式,大力宣传推介西安制造的文化产品,为西安文化产品开创广阔的国内国际销售市场,扩大文化制造业和批零业传播影响力,不断拓展贸易空间。七、促进新兴高端业态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软件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制高点。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中的高端影视、现代传媒,创意设计以及3D模型、国际动漫加工、原创动漫开发、漫画数字化应用、影视特效制作、手机娱乐、数字出版等新兴业务。从而促进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八、通过文化产业体制机制的转变增强工作力量推进西安市文化产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信息,调研分析,完善政策,统筹协调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构,负责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事项决策,各区县、开发区参照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这样在全市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分工合作,增强工作能力。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委员对办理情况的意见
满意度调查
基本满意&&
办复征询意见表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西安市人民政府
委员对办理工作及本件答复结果的意见
陕西省财政厅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
陕西省财政厅
签发人:习云杰
陕财办案〔2017〕79号
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63号提案的复函
&吴逸伦委员:&&&&您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财政方面的问题答复如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至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80.26亿元增长到711.93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左右。西安市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451.62亿元(含市辖区内省属文化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3%,带动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省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省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省属骨干文化企业、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给予支持。据统计,省财政近几年累计投入1.5亿元,对西安市包括陕西大剧院、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给予补助,有力地支持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您提出的“建议省上强化对西安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明确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及相关资金对西安的定向分配比例不低于60%以及建议省上制定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等建议,对于推进西安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都很重要。我们统计,近年来,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总量超过80%的部分投入西安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包括产值统计在西安市的省属文化企业)。今后,根据我省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结合我省文化产业布局和省政府实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继续向西安市倾斜安排,但不宜固化资金分配比例。同时,我们积极参与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研究,即将出台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招商引资、税收优惠、项目用地、人才引进、上市奖励等方面给予激励引导,将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支持财政工作,省财政厅将竭诚为委员服务。陕西省财政厅2016年7月13日
委员对办理情况的意见
满意度调查
基本满意&&
办复征询意见表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陕西省财政厅
委员对办理工作及本件答复结果的意见
陕西省文化厅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
陕西省文化厅
签发人:刘宽忍
陕文函〔2017〕85号
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63号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吴逸伦委员:您的《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建议。现结合省文化厅实际工作,就有关内容答复如下:近年来,西安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文化强省”发展思路,在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上,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政策驱动、项目带动、板块推动战略,着力把西安打造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15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51.62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3%,基本形成了集文化旅游、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和装备制造设计等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是,就目前而言,西安市的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结构不优、规模不大、创意不够、基础不强、效益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与所具备的文化科技人才等优势还有很多不匹配的地方,需要省市联合,加快推动,将西安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新高地。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今年以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部门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快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已进入省委省政府审批阶段,该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健全财政投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支持民营、市场准入、奖励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中央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申报中,着重支持西安市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龙头文化企业发展。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聚焦移动互联数字内容,培育壮大网络文学、网络视听、网络娱乐、网游动漫、文化产品网络交易等领域,构建彰显陕西文化特色、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较高的网络文化产业体系。整合西安高新、曲江、碑林产业园区的聚合联动效能,推动设立陕西动漫游戏产业基金,打造动漫游戏产业基地。鼓励动漫游戏企业与国内外巨头合作,促进信息、技术、人才有效对接,适时组建陕西省动漫游戏产业集团,提升动漫产业的国际参与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发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动漫创意文化周的优势,省市联手打造动漫游戏会展西部高地。三是加快中小微文化企业扶持。《制定陕西省小微文化企业培育计划》,开展成长性中小微文化企业命名奖励。推进小微文化企业创业载体建设,与西安市联合搭建文化企业孵化基地,建立文化企业或项目众筹平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股权众筹等创新融资试点。四是推动文化金融合作创新。与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鼓励商业银行设立文化金融事业部、文化支行和“文化银行”,探索建立“文化金融主办行”制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模式在西安市组建陕西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各方提供政策解读、财务咨询、项目对接、投融资辅导等综合性服务。五是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厅联合推动组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在西安市打造陕西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基地,促进文化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产业、农业、体育产业以及商贸、交通等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支持中国“创意”产品大赛、西安原创动漫大赛、陕西手机动漫大赛、西安微电影艺术节等活动,发掘民间创意力量。六是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扶持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文化交流中介机构,培育一批能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外向型文化企业。依托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思路,采用“互联网+文化+外贸”模式,以建设国家级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为核心,积极开展文化贸易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完整的文化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生态链和产业链。七是加快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动漫游戏文化周、西洽会、西部文博会等会展平台,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办展水平,打造展会品牌,吸引更多专业采购商参展参会。鼓励与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义乌文博会、杭州国际动漫节、东京电玩展、法国安纳西动漫展、香港授权展等国际国内重大文化展会和项目推介会。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文化企业到西安落户、兴办分公司或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期望您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意见。&&&&&&&陕西省文化厅&&&&&&&&&&&&&&&&&&&&&&&&&&&&&&&&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方玮峰
陕发改办复〔号
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63号提案的复函
吴逸伦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第36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要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对于您提出的省上强化对西安文化产业的项目支持建议。我委编制的《陕西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构建以大西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引领辐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实施5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中,西安国家印刷包装基地、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西安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文化产品跨境电子交易中心)均被纳入;打响陕西西安国际音乐节、仿唐乐舞系列、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长恨歌情景系列、陕西民歌系列、民族歌舞系列等一批陕西知名文化品牌;做好丝绸之路西安国际动漫创意文化周和西安国际原创动漫大赛、陕西省手机原创动漫大赛等品牌活动,实现陕西动漫游戏创意产业的突破发展。对于您提出的省上强化对西安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建议。我委将协调金融部门,在资金上进行大力支持。对于您提出的省上强化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建议。我委编制的《陕西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对已有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和延续;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及水电气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文化单位、机构和企业的产业项目在园区落户,推动项目、资金、人才聚集;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精简审批流程,严控审批时限,公开审批标准,提高审批效率。对于您提出的建立省、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联系机制建议,我委将建议省政府,研究确定联系机制。对于您提出的省上对现有文化产业考核办法进行调整建议,我委编制的《陕西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考评机制,强化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定期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和省级重大文化项目淘汰机制。坚持考核内容公开、考核标准公开、考核过程公开、考核结果运用公开,体现精神奖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原则,考核方法采取定性考评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具体采取自我评价、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核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由文化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国资委文资局、新闻广电出版、体育等部门组成评估考核小组具体负责评估考核工作。感谢您对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4月26日
委员对办理情况的意见
满意度调查
基本满意&&
办复征询意见表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委员对办理工作及本件答复结果的意见
满意度调查
基本满意&&
办复征询意见表
关于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委员对办理工作及本件答复结果的意见
主办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陕西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