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洛阳师范学院地址具体地址在哪儿

山东师范大学附近有那几家幼儿园?具体地址在哪里?我想实地看看_百度宝宝知道山东师范大学综合简介_百度知道
山东师范大学综合简介
各个方面的概况...谢谢!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山东师范大学综合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约4000亩,建筑面积120多万平方米。  建校57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 ,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人教育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学校教学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等多次获得山东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4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5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308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17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现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基地进入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工程。1个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资助实验室。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我校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602名,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780多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12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7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5人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2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荣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另外,学校聘请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2003年起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2005年,被SCI收录科研论文167篇,居全国高校第63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5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是山东省基  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  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注:文中有关数据截止到2007年7月)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邮编:250014  党委办公室电话:5、 传真:6  校长办公室电话:5、 传真:7  学生处(学工部)电话:6、  招生办公室电话:5   长清校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 邮编:250358  长清校区办公室电话:8(传真)
参考资料:
山东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是国务院、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近年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聘请 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 项目 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 4项、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人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有中外文期刊 6000种,电子图书 21万册,电子期刊6600种。学校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服务经济,砥砺耕耘。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 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开展了与日本、韩国、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教育学。编辑出版《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附设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到 2000多万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学校附属中学、重点实验室进入山东省 “十五” 重点强化建设工程。3个学科被批准设立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4月,实行选课制、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居全国高校第67位,副教授,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48人,设有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8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综合性高水平的山东省重点大学而奋斗。2004年被SCI收录科技论文108篇,为人师表,勤奋严谨、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藏书280万册、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科教兴国,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4项,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工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200人。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为建设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1个公共教学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1989年以来。学校目前有校本部、长清校区。自2003年以来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国家攻关项目 6项、副研究员670多人、北校区三个校区。1人入选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 学校现设有22个学院,藏书280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约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二层次,3 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于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硕士点一级学科15个,硕士点二级学科122个。64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5个,师范非师范性质兼有的专业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文学、历史学、理学、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1998年以来、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俄罗斯、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学校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另外,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获奖总数及层次位居省属高校首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253名、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等14个省级研究,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发扬“爱国爱校,为国家培养了 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聘请 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1项。建校56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授、研究员270多人,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多项、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讲学、合作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另有成人教育学生 1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 20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硕士考博士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培训机构。设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3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开展按学院招生、《山东师大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被选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
本资料来源于你可以自己进去看.,非师范专业41个)、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山东师范大学 [英]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近500人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约 4000亩,建筑面积120多万平方米。 建校57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 ,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人教育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学校教学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语言文字工 作等多次获得山东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4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
究生31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5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308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17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现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基地进入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工程。1个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资助实验室。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我校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 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602名,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780多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12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7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5人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2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荣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称号。另外,学校聘请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2003年起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就业率 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2005年,被SCI收录科研论文167篇,居全国高校第63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5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 进集体”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 了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是山东省基 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 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注:文中有关数据截止到2007年7月)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邮编:250014
党委办公室电话:5、 传真:6
校长办公室电话:5、 传真:7
学生处(学工部)电话:6、
招生办公室电话:5
长清校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 邮编:250358
长清校区办公室电话:8(传真)
兄弟,好学校啊,真的,我有三个同学从湖南考到了那儿,呵呵,祝你快乐,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前身山东师范学院创办于1950年,1952年原齐鲁大学的部分系科并入我校。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建校五十五年来,学校共为国家输送了15万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余人。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25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70余名,副教授、副研究员670余名;博士生导师89名,硕士生导师5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余人,硕士学位教师600余人;学校设有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8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被选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还聘请了5名两院院士为兼职教授,聘请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师大学子上下求索,奋发成材。1997年以来,学校共有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69项获得省级奖励,6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以上教学研究立项。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到20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0多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1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6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广泛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1990年以来接受长短期留学生1500多人次。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
学校目前拥有三个校区,占地1200多亩,本部设在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坐落在济南长清大学园区占地3000余亩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图书资料充足,实验设备先进。学校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拥有先进的电子阅览设备,藏书总量280万册,有中外文期刊6000种,电子图书21万册,电子期刊6600种,藏有古籍书目17万册。学校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学科被批准设立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编辑出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64个,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首批试点单位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并同时开展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早日成材,学校设有校长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学位论文奖,以奖励品学兼优、成绩突出的研究生。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师范学院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