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看江宁大学城和南京仙林大学城城谁强

&figure&&img src=&/v2-fcdf15338f24db_b.jp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fcdf15338f24db_r.jpg&&&/figure&&p&有这么一波人,她们成为papi酱的粉丝和她夸张的表演无关。可能因为都是女性的缘故,她们喜欢听她说话,真实而痛快。&/p&&p&&br&&/p&&p&“为什么会做这么多女性视角、女性价值观输出的内容”。“因为我是女人呀,我自己所经历的,我身边朋友所经历的,就是这样子。”papi酱的回答让我瞠目结舌。&/p&&p&&br&&/p&&p&她说她喜欢看《中国有嘻哈》,因为real。那种直接发泄出来的感觉,会让很多人莫名地找到共鸣。&/p&&p&&br&&/p&&p&而那种共鸣背后的洞察,决定着很多内容的价值。&/p&&p&&br&&/p&&figure&&img src=&/v2-b12b4efde525fd80fe7a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b12b4efde525fd80fe7a6_r.jpg&&&/figure&&p&&br&&/p&&p&&br&&/p&&p&papi酱说她不想飘在空中。在她看来,一个内容生产者如果不接地气,不能观察和体验生活,那做出的东西,只是假的,或者是你自己,而不算是大家的。&/p&&p&&br&&/p&&p&“前阵子‘开女性黄腔’那期被很多人认可,我就很高兴。好像转了17w,具体我没统计。很多男性观众过来,在微信下面直接留言,说我顶你,我支持你,很有触动那种。这种状态,我觉得特好。”papi酱自己说道。&/p&&p&&br&&/p&&p&&br&&/p&&p&其实单纯从好玩有趣角度看,那期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严肃。可那就是papi酱想说的,她甚至没有想过采用表演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观点。那是她的态度,她的洞察,她的理解:要让所有人了解问题的重要性,真正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便是最好的内容模式。&/p&&p&&br&&/p&&p&聊天进行到那个瞬间,我似乎感觉那就是她作为一个自媒体,一个内容制造者最有价值的一面。她和她的短视频、她的平台融合在了一起。内容制造者要有信念,不一定做出来的就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自己最有态度、最真实的呈现。或许应该叫Real,最近迷上嘻哈的她。很喜欢那种感觉。&/p&&p&&br&&/p&&p&聊到这儿,我问她,现在接广告还会拧巴吗?——她接广告其实挺晚的,团队对于她格外保护,就怕她自己绕不过来这个弯。&/p&&p&&br&&/p&&p&她说:不会了,我现在很拥抱它。&/p&&p&&br&&/p&&p&在她眼里,接广告、广告变现是个技术活:“我的内容强,客户的东西影响不到我,而如果影响了,只能说明我的内容还不够强。”&/p&&p&&br&&/p&&p&内容制造者不需要那么在意背后是不是有金主、有客户,双方价值观的契合度和最终呈现出内容质量的高低才更关键。不能让某些东西绑架自己,那样自己会不自由。一年多来,这一直是她秉乘着的原则。从美即、积家、NewBalance、航班管家,到昨天短视频里的多芬。&/p&&p&&br&&/p&&p&&br&&/p&&p&片子中,papi酱用习惯的方式讲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的种种“简单要求”。部门刚来的小孩看完后说:那就应该是她(papi酱)的广告。小孩是papi酱的粉丝,我跟她开玩笑:你知道吗?她花了多大的努力,才能有朝一日能本色出演。&/p&&p&&br&&/p&&p&品牌找到papi酱一定是看中了她身上的某些特质。它不会强迫她去做改变。这很重要。自媒体这一行的竞争很激烈,生存的压力会不断考量你的意志力,逼着你去不断拷问自己,到底该不该坚持下去。这感觉特别残酷。但你回过头想想,真正以内容成功的人,一定是有他鲜明风格和对世界的某些洞察的。&/p&&p&&br&&/p&&p&所有做广告内容变现的人都说好客户可遇不可求,但实际情况是那样吗?你真的要客观评价下自己,这很难。但明确了自己,才有可能明确客户,才有可能从被动转到主动。对于自媒体、对于广告公司、代理公司,这点都特别重要。&/p&&p&&br&&/p&&p&客户是未知的,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客户,会接到什么样的brief,但你至少应该了解自己,给自己多做一些功课。&/p&&p&&br&&/p&&p&如果我是papi酱,我当然会感谢多芬,它没有让我改变自己。但我更会感谢自己,感谢自己那些源于女性的洞察。&/p&
有这么一波人,她们成为papi酱的粉丝和她夸张的表演无关。可能因为都是女性的缘故,她们喜欢听她说话,真实而痛快。 “为什么会做这么多女性视角、女性价值观输出的内容”。“因为我是女人呀,我自己所经历的,我身边朋友所经历的,就是这样子。”papi酱的…
不谈马克思了,从中国的视角谈一谈世界主义。&br&&br&=====================分割线======================&br&&br&&b&所谓世界主义,顾名思义,是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共同体,无论是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构建共同体的理论,而二者的区别在表面上看是共同体范围的大小,但是在实质上却是区分“我者”与“他者”,即共同体的标准不同。&/b&&br&&br&&b&世界主义划分共同体的标准是价值和理念&/b&,世界主义者对于国家的界限持有根深蒂固的怀疑,在世界主义者眼中,所有个体都是平等的一份子,彼此之间的伦理关系不应被国界分离,基于普世性的价值,个体与世界得以被联系起来。&br&&br&而不同的世界主义者所认知的普世性价值则各不相同,诸如智者学派的理性、康德的道德和自由、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但是无论世界主义者的理念有多大的差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主义者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超越国家、民族,至高无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则是文明体系的核心理念。&b&整个世界因文明程度的不同而被作出纵向的区分,即世界上只有“文明”与“野蛮”的纵向对立,而没有不同族群之间的横向对立。&/b&&br&&br&&b&就这一标准而言,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便是一种世界主义的价值&/b&,基于中国古代的话语体系,以下将以“天下主义”代替“世界主义”进行论述。中国古代的历史疆域,在客观、绝对意义上,大体与今日中国之疆域相似,可以说这一点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主观、相对意义上,中国古代对于世界的认知图景和今日却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古人来说,天下不是东亚的一个部分,而是世界的全部,因而儒家所倡导的礼乐价值,实质上是普世性的。&br&&br&古人对于边疆的蛮夷持一种鄙视的态度,但是必须要强调的使,古人对蛮夷的歧视与今日的种族主义截然不同,近代以来西方世界歧视黑人是因为他们的血统、民族这样的先天性、外在性因素,是一种与价值无关的横向歧视。而中国古代歧视蛮夷并不是因为他们先天的血统,而是因为他们不知礼乐、不懂教化,是因为他们无君无父、披发左衽,换句话说,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而言,华夏和蛮夷并不是一个横向的血缘问题,而是一个纵向的文明问题,因而中国古代的民族观是非常开放的,【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便体现了这种取向,这里的【入】,不光是地缘上的入,更是文明上的入,如果蛮夷学习了礼乐,掌握了文明,他们也就是华夏文明世界的一份子,夷狄也可以变为华夏。&br&&br&概括而言,&b&天下主义是中古古代世界观的认知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认知图景中,整个世界是有儒家的礼乐价值为核心构建起来的,&/b&没有先天血缘的区别,没有不可冲破的族群分别,世界上的所有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有的只是文明程度的差别,位于天下中央,熟习礼乐的是华夏,而身处四夷,无君无父的是蛮夷,然而作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华夏,有责任去教化四夷,让蛮夷成为华夏文明世界的一部分,从而推动整个天下的文明化。大一统事业,不光是一种政治上的理想,同样是一种文明意义上的理想世界,而天下主义恰恰是中国古代世界观的根基所在,在天下主义的架构下,礼乐文明超越了血缘分别成为世界无可置疑的最高准则。&br&&br&&b&中国的天下主义在晚清却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前所未有的冲击&/b&,当西方人带着工业文明、世界市场、民主制度轰开中国国门时,中国社会两千年来的文明领袖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进而中国社会的天下主义视野都慢慢瓦解了,&b&对于当时人而言,这并不是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冲击,而是世界认知图景和礼乐文明体系的崩塌。&/b&&br&&br&过去人们论及晚清的世界认知,总以天朝上国对其进行嘲讽,殊不知在过去的两千年来,天朝上国确实是事实,中国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上的天朝上国,更是文明意义上的天朝上国,周边的蛮夷披发左衽,不过是野蛮的象征,即使他们凭借武力入主中国,也无法改变礼乐价值在天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两千年来华夏文明所遭受的最猛烈的冲击也只是来自于佛教,经过了宋明理学的努力,已经将佛教的伦理消融于儒家礼乐体系之中,无法撼动其核心地位。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审视一下王夫之所谓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所谓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指代的则是礼乐文明体系的崩溃,而晚清正是一个亡天下的时代。&br&&br&西方人的到来从表面上看是让中国人从地理上明白中国不是世界的全部,而只是东亚的一个部分,然而更加重要的意义则是在价值层面,&b&西方人用他们经历过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洗礼后的自由主义价值体系,彻底的击碎了中国两千年来的礼乐幻想,华夏也不再是整个世界最高的文明了,中国成了西方视野下不知礼乐的蛮夷,这种世界观的冲击才是晚清社会最大的变革。&/b&&br&&br&&b&从晚清到民国,整个中国社会在世界观上产生了巨大的分裂,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倾向&/b&。有人固步自封,愚昧的守护着儒家的纲常伦理、科举取士,成为落后于时代的保守派,他们使改革的反动者,却也是那个时代,无知而无力的大多数。&br&&br&&b&有人延续了天下主义视野,他们依然将价值视为最高准则,但是其文明标准已不再是儒家礼乐价值,而是西方的现代文明&/b&,他们主张中国积极西化,重新追求更高的文明形态。他们从洋务运动走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走到新文化运动,他们从肤浅的器物层面一步步接近西方价值体系中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并且尝试着以此重新构建世界认知体系,以使得中国能够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社会之中。&br&&br&&b&然而,二十世纪不仅仅是中国的价值危机,同样也是西方自由世界的危机,&/b&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和阶级撕裂正在一步步蚕食着洛克的理想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依附于自由价值的民族主义开始独立起来,并一步步走向了法西斯主义,西方的自由价值体系同样面临崩溃,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正是这一时期西方文明世界的真实写照,而伍德罗·威尔逊只是旧世界中可怜的殉道者。&br&&br&&b&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也开始试图脱离西方,1919年成为历史的导火索,共产主义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同时,自然也会有人彻底抛弃了天下主义的视野,顺应潮流转入民族主义的世界观&/b&,他们开始认为这世界上的人本就是不同,文明不是划分人群的唯一标准,民族国家才是世界的基本格局,华夏不再是天下的全部,而仅仅是东亚的一个国家,他们同样追求国家崛起,但是在他们眼中,文明已经不再重要了,他们所追求的只是政治、军事意义上的崛起。&br&&br&&b&概而言之,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与其说是世界观上的不同,毋宁说是价值观上的不同&/b&,天下主义者眼中文明是这个世界最高的原则,在文明原则之下众生本无分别,而国族主义者则否认这一点,他们认为民族国家就是世界的最大分别,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原则,并不存在至高无上的价值标准,前者主张现代普世价值,后者强调中国特殊国情,二者一纵一横,在晚清传统天下秩序崩溃之后,在新秩序的构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直至今日。
不谈马克思了,从中国的视角谈一谈世界主义。 =====================分割线====================== 所谓世界主义,顾名思义,是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共同体,无论是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构建共同体的理论,而二者的区别在表面上看是共同体范…
&figure&&img src=&/v2-66aae453c8c4ff0f9b01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66aae453c8c4ff0f9b01_r.jpg&&&/figure&&p&大学校园是承载一个人青春记忆的地方,但对2007年入学就读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孙经纬和他的同学来说,这份记忆割裂成了3块。&/p&&p&入学本科5年期间,他搬了两次宿舍,换了3个校区——大一大二在浦口,大三在仙林,大四大五在鼓楼。这3个校区分布在南京的不同位置,以位于市中心、历史最悠久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参照,浦口和仙林两个校区分别位于它的西北方向15公里和东北方向18公里处。&/p&&p&回忆起2009年第一次换校区,孙经纬用了“壮观”来形容。盛夏的7月1日和2日,南京大学专门从公交公司调来了100辆公交车,近7000名即将升入大二、大三的学生与他们的行李分成4批由浦口送至仙林。南京长江二桥为此还专门打开了一条军车专用的绿色通道,方便这支浩大的队伍过江。&/p&&p&在这次大规模的集体搬迁结束后,南京大学使用了16年的浦口校区整体转让给了独立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大学的所有本科低年级学生从那一年开始直接在仙林校区入学——孙经纬他们成了最后两届在浦口校区度过新生生涯的南大人。&/p&&p&这场折腾的校区平行迁移影响的不仅仅是南京大学,它也意味着南京三座大学城的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p&&figure&&img src=&/v2-f4ba0e2ef837d54ba6babd91f9e8d024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f4ba0e2ef837d54ba6babd91f9e8d024_r.jpg&&&/figure&&p&拥有两所“985工程”大学、8所“211工程”院校的南京是优质高校资源最丰富的新一线城市,每万人口中就有987人是高校在校学生。但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也意味着可供高校使用的土地资源有限。早在1980年代,受南京主城区内的校区用地紧张所限,多所高校就已经陆续在城市外围开发新校区。这一轮建设,从空间上形成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在浦口,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仙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河海大学在江宁的局面。它们分别从城市的北、东、南3个方向环抱主城区,构成了日后南京三座大学城的雏形。&br&&/p&&p&&figure&&img src=&/v2-83c05ac3599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83c05ac3599_r.jpg&&&/figure&1999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开启了大学扩招的序幕,也将很多大学用地不足的尴尬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使得中心区的土地日渐饱和,高校已几乎不可能扩建位于市区的老校区。在这个两难的背景下,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新建大学城,集中安排高校,成为很多城市的解决方案。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和江宁大学城,以及上海松江大学城、广州大学城等都是2002年前后新建的大学城。&/p&&p&&figure&&img src=&/v2-ef1fdb65abe11c9b09cb9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ef1fdb65abe11c9b09cb9_r.jpg&&&/figure&上图为gif图,想看动图请点&a href=&/?target=http%3A///mmbiz_gif/VEbqgwiaLv49FAnN8R39EtVShtiaiaH9AnMV53wE1l7c7tKfRoD6ChvBbYUOjBe2bVoJP59UxEa8gwSBfZQr5PJDQ/0%3Fwx_fmt%3Dgif%26tp%3Dwebp%26wxfrom%3D5%26wx_lazy%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与美国的波士顿、硅谷以及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围绕知名大学自发生长出来的大学城不同,中国的这些大学城多数都是在距离主城区遥远的土地上,从头规划、全拆全建的。在起步时,它们所在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交通极其不便,周边荒凉,几乎没有商业配套。但相比其他类型的新城开发,大学城可以带来的人口和经济红利是更容易预期的——高校扩张属于刚性迁移,自学校建成招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人口导入,在此基础上的商业、地产开发等带动自然不愁。&/p&&p&&figure&&img src=&/v2-5a3ab6c4207beae6f51becdb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5a3ab6c4207beae6f51becd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f6be4cf7eb10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f6be4cf7eb10_r.jpg&&&/figure&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青杰至今还记得自己2002年刚来到仙林时的场景,“那时候这里算是郊区县,从新街口过来要花一个多小时,转几趟公交车。除了牧场和果园,周边什么都没有。”&/p&&p&过去是一片农牧场的仙林大学城彼时正在经历第一轮开发,由当地企业江苏亚东建设集团牵头,规划了一座18平方公里的新城。亚东的策略是通过引入高校来增加区域的知名度,等拿到土地开发的溢价收入后再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引入更多的高校。1996年,它成功地吸引到了正在寻找新校区的南京师范大学,并在1999年完成校区建设并投入使用。但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城开发进展缓慢,到2001年年底,仙林引入的高校也仅增加了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两所。&/p&&p&政府的力量在这个时候介入了进来。2002年2月,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成立,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开始对这块47平方公里的土地做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p&&p&&figure&&img src=&/v2-4b66bf85e2fcff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4b66bf85e2fcff_r.jpg&&&/figure&启动之初,仙林大学城共开展了13项宏观规划和40多项细部设计,投入规划的资金达到了七千多万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仙林大学城在2002年耗资8.9万美元邀请了全球最大的生态公司——美国易道公司设计仙林大道的生态景观。易道公司提出了“将城市建于自然”的理念,把这条长10公里、路幅宽度达140米的东西向主干道设计成了在公园中穿行的生态大道,这在当时大学城的规划中非常先锋。&/p&&p&这些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在后续十几年中没有大的调整,几乎全部从图纸落到了现实中。在实际建设时,仙林也保留了对自然景观的尊重,很多小区都面向山体而建,使得大学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望见紫金山。&/p&&p&开发速度也提了上来。到2003年年底,成立不到两年的仙林大学城已经完成了主要规划和对1.5万户、5万名原住民的拆迁安置;到2005年年底,所有的骨干路网全部建成,大成名店公园等配套商业设施也已开业。&/p&&p&事实上,高效的建设与仙林大学城高规格的定位直接相关。在南京,仙林大学城是第一座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大学城,并且仙林大学城所在的仙林地区是南京规划的3个新市区之一,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明确要求“以大学城的建设带动新市区的发展”。仙林大学城的资金主要来自南京市的两条优惠政策:土地出让金扣除国家和省市刚性计提后全部留在地方滚动发展,建设规费收入亦是如此。&/p&&p&相较而言,江宁大学城则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宁区政府共建,由江宁开发区下属的江宁科学园(2012年改称为江宁高新园)管委会负责具体的开发管理,管辖级别较低。而浦口大学城虽起步最早,但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一直没有统一的建设和管理部门,各个学校的分布也较为零散。&/p&&p&&figure&&img src=&/v2-a9fd9db00eb320c579f02e8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a9fd9db00eb320c579f02e8_r.jpg&&&/figure&在南京人眼中,位于江北的浦口大学城存在两个先天的“缺陷”:过江交通的不便和过去发展化工行业留下的污染。在2001年南京长江二桥通车之前,往返两岸的交通方式只有南京长江大桥和轮渡两种。由于大多数教师早已在主城置业,每天到了下午四五点便会下班返程,大学城里几乎就只剩下了学生。在南京工业大学任教的程佳佳现在依然每天往返于江北的学校和主城河西的家,她认为后天配套的缺失也是造成江北人气不足的重要原因,“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很难留住教师。”&/p&&p&回顾过去,浦口曾占得先机。1980年代末,江苏省力推江北发展,希望以优势高校资源的入驻带动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两所南京最好的高校分别在1989年和1993年入驻浦口。然而它们留在浦口的时间都没有超过20年——在南大迁往仙林前,东南大学已在2006年将主校区迁往了江宁大学城。&/p&&p&&figure&&img src=&/v2-5661016cdd6bc6e6d4368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5661016cdd6bc6e6d4368_r.jpg&&&/figure&在离开浦口前往仙林的时候,孙经纬感慨终于从一个“区位差、条件差”的校区来到了一个“区位偏但条件好”的校区。然而孙经纬不知道的是,在南大校区整体搬迁的背后,校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决策过程。&/p&&p&在仙林大学城成立之初,入驻高校名单统一由江苏省政府决定,不过像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样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并不在此列。想要引进最好的高校,需要大学城自己去争取——对于高规格建设的仙林大学城来说,如果不能至少引进一所985高校,它就很难称自己是全国一流的大学城。&/p&&p&而仙林也确实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在仙林大学城的邀请下,长期受到浦口校区与鼓楼校区交流不畅、教师不愿意留在浦口等问题困扰的南京大学在2003年4月将新校区的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当年12月,南大组织了六百多位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投票,投票结果是多数赞成去仙林建新校区。但随后全国针对大学城建设的土地政策收紧,仙林大学城原先预留的土地也存在产权隐患,南大的仙林校区项目便搁置了下来。2004年5月改变了征地计划后,南京大学组织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分3天到仙林考察,并再次投票。最终做出搬迁决定已是2006年9月,南京大学成为仙林大学城12所高校中最晚入驻的一所。&/p&&p&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部分入驻仙林的高校都在2002年开工建设,并于2004年至2005年间启动招生,南大比它们足足晚了4年。&/p&&p&这4年间,随着大学城人口从2万迅速增长到15万,配套缺失的矛盾开始变得突出。很多学生一到周末就去了主城,没有教师宿舍的老师也是下了课就离开,到了寒暑假更是显得空空荡荡。&/p&&p&&figure&&img src=&/v2-4b565141deb04ea39b7da0d8c7889df6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4b565141deb04ea39b7da0d8c7889df6_r.jpg&&&/figure&为高校教师配建教师公寓的计划最早于2005年启动。首批2000套住宅由政府主导推出,由各学校分配具体的拿房名额,以大约40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定向供应给老师。当南大来到仙林以后,由于首批教师公寓已分配完毕,这所学校选择了自己成立公司,以参与土地拍卖的方式拿下学校正门仙林大道以南的地块,建成了可容纳四千多户的教师公寓南大和园。此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也走上了自建教师公寓的道路,它们选择的是和企业合作的模式:以学校的名义拿地,企业出资建设,学校为教师团购买房。&br&&/p&&p&现在,仙林大学城的教师公寓共有四大片区,建筑面积达到一百多万平方米,按户均100平方米计算,约有1万户教师居住其中。加上很多教师早期已在东方天郡、亚东城和香樟园等商品房楼盘置业,“住在仙林”的教师队伍开始壮大。&br&&/p&&p&兴建教师公寓的过程中,仙林大学城还引进了优质的基础教育——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2002年,刚成立不久的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就主动引进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和南京国际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它来到仙林后设立了小学部、中学部和国际高中部。南京国际学校则面向外籍人士招生,吸引了一批外企高管搬到仙林居住。此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金陵中学这两所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名校也在仙林开设了分校。&br&&/p&&p&名牌中小学的入驻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仙林房价与房租的上涨。在确定为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的学区房后,南大和园的房价从4000元/平方米一路上涨至3.5万元/平方米,如今已是仙林价格最贵的公寓楼盘之一。而面向全国招生的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和南京国际学校也带来了大量住宿需求,周边部分楼盘的租金甚至超过了市中心新街口。这些高质量标杆性中小学的引进,对大学城的吸引力提升效果不亚于引进一所高校。&br&&/p&&p&&figure&&img src=&/v2-88d89eeeff31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88d89eeeff31_r.jpg&&&/figure&这和程佳佳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应。南京的三座大学城几乎都是从一片空地上兴起的,在高校人口刚性迁移的背后,“留住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工程。用全面的商业配套和稀缺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将教师和学生留下来,仙林由此跑在了最前。&br&&/p&&p&当孙经纬那一代南大学生在2009年来到仙林的时候,这里的各方面配套已经渐成气候。大学城核心区的商业设施基本建成,前往市区可以选择中途只停几个大站的D1快车,40分钟便可到达主城。到2010年5月,直达新街口的地铁2号线也建成通车。与地铁同步开通的还有一系列3字开头的公交接驳环线,在大学城里它们被称为“公交微循环”。这些环线负责将仙林居住区、学校和商业区的人流依次“收集”起来,运送到大学城内的各个地铁站。&br&&/p&&p&&figure&&img src=&/v2-cadebde68ede66a4db79362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9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cadebde68ede66a4db7936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912d5290eebae9a2be7eac42db8631fc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912d5290eebae9a2be7eac42db8631fc_r.jpg&&&/figure&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住宅、商业、交通等一系列配套都已投入使用,更多人开始搬到仙林大学城居住。仙林的地区总人口从15万人增加到了40万人,而其中在校师生的数量仅在15万人的基础上增加了1万人,这种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仙林一年四季都有活跃人口,仙林大学城作为一个城市新区的功能已日渐丰满。&/p&&p&但对于学生来说,仙林还无法满足他们学业所有阶段的需求。很多与孙经纬一样在多校区大学就读的本科生都曾经历过类似“两年新校区、两年老校区”的就读体验,这一方面是为了分流学生、平衡各校区的使用率,另一方面也方便高年级学生回到主城实习和寻找就业机会。&/p&&p&第二次搬校区是孙经纬他的和同学更期待的,这一次是从仙林回到鼓楼——往后的日子构成了他5年南大记忆中的最后一段,也是最喜欢的一段。&/p&&p&作为一座使用时间超过60年的老校区,鼓楼校区在很多南大人的心中充满分量。对内它是南大治学历史和文化传承最核心的载体,而对外,市中心的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学生一出校园就能便捷地到达城市各处。回到鼓楼后的孙经纬开始实习,与他同期回到鼓楼的同学也都在市中心的公司或老师的实验室实习。&/p&&figure&&img src=&/v2-ad705a1e1cbafaf3dedaff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ad705a1e1cbafaf3dedaf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39f896c01a920d719a252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39f896c01a920d719a252_r.jpg&&&/figure&&p&尽管仙林校区在2012年正式取代鼓楼校区,成为南京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主校区,但仙林周边企业少、就业机会少的事实依然无法使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在留住人才的问题上,仙林目前留住了老师,但还留不住学生。&/p&&p&这也是仙林大学城下一阶段发展的痛点所在。经过10年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这座大学城在教师和学生之外,已经吸引了一批有置业居住需求的居民和相关的服务业从业者。但要谋求更进一步的扩张和发展,它需要更像一座功能完整的城市。&br&&/p&&p&在大学城的基础上向科技城转变看上去是一条捷径。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的事情,在中国官方话语体系中有一个固定的名词:产学研一体化。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学教师和学生需要一个活生生的,和社会有真实联系的校园,而不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与现实脱节的大学城。&br&&/p&&p&&figure&&img src=&/v2-15c09a49daae79e43ef7a1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15c09a49daae79e43ef7a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18db55e0cc8e8c4ffa9de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0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18db55e0cc8e8c4ffa9de_r.jpg&&&/figure&事实上,仙林大学城2008年就开始筹划这件事了。从那时开始,南大科学园、生命科技园、紫东创意园和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4个园区的陆续启动建设。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的计划是,先把硬件的部分准备起来,在园区中引入一些专注于做研发与转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出发,它们还拒绝了加工制造型企业的进驻,并要求园区内的企业研发最多做到中试环节,不得从事生产。&br&&/p&&p&2012年,南京市政府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意见》的文件,提出要在以仙林大学城为核心生活圈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地区的产业发展。&br&&/p&&p&在这份文件的推动下,仙林大学城开始将产业布局的重心从园区建设转移到了企业招商上。作为一座基础建设和人口导入都已经做得不错的大学城,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在2012年时就曾面临了一次团队危机,“搞城建是我们的强项,但要说产学研合作,我们团队里没有人懂这个东西,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连人才储备也没有。”张青杰说,面对转型科技城的目标,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的全体人员集体去了北京中关村、上海杨浦区以及杭州、苏州、常州等城市学习经验。&br&&/p&&p&北京中关村和上海杨浦算是中国为数不多依靠优质的核心高校资源,自然生长出来的大学城,也是在大学城向科技城方向发展上最成熟的两个区域。临近北大和清华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经超过30年,是现在最接近“中国的硅谷”概念的区域;而上海杨浦区围绕百年历史的复旦、同济等高校发展科技和创新类产业园,成为上海最具创业氛围的片区。与2000年前后规划形成的中国大学城不同的是,它们的产业发展已经不再需要完全依赖高校在校教师和学生。&br&&/p&&p&&figure&&img src=&/v2-d81e20ce3a2555dee4c0b5c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d81e20ce3a2555dee4c0b5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1090d8f82580c52edd2a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1090d8f82580c52edd2a_r.jpg&&&/figure&这是仙林还无法做到的。考察回来后,大学城管委会结合仙林的实际情况,对几个产业园引进的企业类别做了明确区分:南大科学园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主,生命科学创业园以生物医药、生命类产业为主,紫东国际创意园支持文化创意类产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则主要引入软件外包和服务企业。目前入驻仙林大学城的这4个园区的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每个园区都有可免费使用的孵化器和创业苗圃。&br&&/p&&p&其中,南大科学园由南大和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合作共建,今年5月由国务院确定的南京大学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就落户在此。园区主要吸纳大学生创业、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等团队,并提供政策与资金的扶持。&br&&/p&&p&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南大科学园的企业之一。在南大科学园常务副主任谢晓燕看来,它是大学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完成成果转化、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典型。三生万物公司的董事长麻浩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教授,他从2003年起从事荒漠生态治理技术的研发,并在2014年发明了一项名为“设施防护管育苗与机械化移栽一体化荒漠造林”的新技术。这项技术能降低造林的成本,并将荒漠树苗的成活率从5%提升到70%。凭借该技术,三生万物开发的产品已在新疆、内蒙和甘肃等荒漠地区做了示范推广,准备大规模推向市场。&br&&/p&&p&在南大科学园工作多年的谢晓燕认为,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模式之一是“当市场上出现某一方面的技术需求后,拿着这个需求去寻找匹配的科研团队”。而麻浩的技术正好是基于实地需求的定向研发,比起一般的实验室研发具有更高的商业转化成功率。而依据扶持政策,南大科学园为“南京市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麻浩和他的公司提供了200万元扶持资金、3年免房租的优惠,以及代为申请各项政府补贴等帮助。&br&&/p&&figure&&img src=&/v2-92c2d66ed9d3a38c6ff81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92c2d66ed9d3a38c6ff8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39a8fed38a318eecdbee8d1c544facd6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39a8fed38a318eecdbee8d1c544facd6_r.jpg&&&/figure&&p&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的教授韩冰也有过自主创业的经历,如今又回到学校的科技与产业处担任副处长,主推产学研合作。在他看来,高校教师创业最缺的3样东西是:资金、经验与人才。说得更直白些,教师除了拥有技术本身,几乎欠缺其他所有的创业要素。&/p&&p&与仙林大学城类似,南京工程学院所在的江宁大学城这两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为来自高校的创业者们链接这些要素。韩冰本人就是孵化器“材智汇”的一名创业导师,这是一群由新材料化工领域的专家教授组建的平台,为领域内的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配备职业经理人,并给予创业辅导与资金支持。&br&&/p&&p&但从大学城经营者的角度看,这些在各自专业领域实现的产学研融合从人才引导到众创氛围都还没有成气候。“如果有一个平台既可以了解高校里的哪些研究项目可以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同时也了解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维系科技城运转的链路就打通了。”张青杰说。理想状况下,这有点像是硅谷的模式。&br&&/p&&p&仙林在2011年成立了仙林科技城发展联盟,希望将它搭建成一个承担信息互通功能的平台。不过在高校的行政体制框架下,这个平台的角色有些尴尬,也没有真正运转起来。多年来在“唯论文式”的高校职称考核体系下,教师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一直不足。即使在国家层面力推双创战略的导向下,出现了“允许高校科技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适度地兼职兼薪”等开放性政策,高校教师要真正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业经营,还要面对从原创技术到工程技术的转化、技术入股的纳税问题等诸多障碍。&br&&/p&&p&仙林大学城正在尝试通过更多的方法将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工作继续推进下去。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在2014年组建了科教服务处,启动了针对高校产学研合作上的基础条件及需求的摸底工作。&br&&/p&&p&&figure&&img src=&/v2-64df73dcdb6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64df73dcdb6_r.jpg&&&/figure&上图为gif图,想看动图请点&a href=&/?target=http%3A///mmbiz_gif/VEbqgwiaLv49FAnN8R39EtVShtiaiaH9AnMay8LjkMBVa9NFF2DdPRtfAqJPZqKp7vgZFtr7qqd0NX1fTBo48LXeg/0%3Fwx_fmt%3Dgif%26tp%3Dwebp%26wxfrom%3D5%26wx_lazy%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p&&p&无论如何,在这座14年里从无到有吸引了40万人居住、生活于此的大学城,16万高校师生仍将是它最大的创造力所在。&br&&/p&&br&&p&题图素材/李雷和韩梅梅@FORK&/p&&p&文/车洁舲 视觉/王方宏&/p&&p&&i&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拥有文章版权,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微信id: TheRisingLab。&/i&&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200& src=&/dfd3bfb9e28e51ffe10b57d1cbd33bd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p&
大学校园是承载一个人青春记忆的地方,但对2007年入学就读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孙经纬和他的同学来说,这份记忆割裂成了3块。入学本科5年期间,他搬了两次宿舍,换了3个校区——大一大二在浦口,大三在仙林,大四大五在鼓楼。这3个校区分布在南京的…
&figure&&img src=&/v2-d58fbc771eae9ae44b94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58fbc771eae9ae44b94c_r.jpg&&&/figure&&p&作者:neo anderson&/p&&p&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能拥有远超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治安水平? - neo anderson 的回答 - 知乎&/a&&/p&&p&来源:知乎&/p&&p&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p&&p&&br&&/p&&p&说到底,中外社会结构不同。&/p&&p&&br&&/p&&p&(上)&/p&&p&&br&&/p&&p&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让大家对美国的命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p&&p&&br&&/p&&figure&&img src=&/v2-30c7f5da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v2-fb398cad3ce329fe0b95f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figure&&p&&br&&/p&&p&书中的法医比尔巴斯是世界上第一家人体农场的创办者和管理者。人体农产是模仿凶杀现场,研究人类尸体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过程的法医学实验室。&/p&&p&&br&&/p&&p&书中提到的美国的命案,有叔叔奸杀侄女,室友杀害另一位室友,男友杀害女友,老婆杀害老公,老公杀害老婆,野兽男连环杀害站街女,性虐男连环拘禁杀害被虐女性奴。相比这些案件,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是小巫见大巫,如果不是辛普森是名人的话,根本不会受到关注。&/p&&p&&br&&/p&&p&&u&&b&这些命案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多。第二是许多案件无疾而终,即使疑点重重,也未必立案。第三是即使破案,也很难通过陪审团,即使通过陪审团也很难判处死刑,即使判处死刑也很难执行。&/b&&/u&&/p&&p&&br&&/p&&p&命案多是相对于人口和警力而言。毫无疑问,无疾而终和难以执行死刑,进一步刺激案件数量上升。此外,还有大量的案件,虽然找到了尸骨,最终并没有破案,成了无头案。&/p&&p&&br&&/p&&p&在所有提到的案件中,没有一个杀人凶手被执行死刑——即使个别被判处死刑,也迟迟不会被执行。在那位连环杀害三位性奴的性虐男入狱后,还曾经有大量青少年打电话写信给他,表示崇拜。对此,作者的说法是:“我对人骨有广博的认识,然而还有很多事情是我想不通的,我永远看不透人心的阴暗深处。”&/p&&p&&br&&/p&&p&言归正传。&/p&&p&&br&&/p&&p&&u&&b&治安问题取决于三个因素,政权对犯罪的态度如何,政权拥有技术手段和财政资源如何,民间对犯罪的认可度如何。&/b&&/u&&/p&&p&&br&&/p&&p&其中,第一个因素是决定因素。&/p&&p&&br&&/p&&p&第二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忍度的国家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巨资,打击犯罪。何况,即使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经费,也未必有效打击犯罪。反过来,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如果对犯罪采取低容忍度,则完全可以采用全民动员的方式打击犯罪。&/p&&p&&br&&/p&&p&第三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第一和第二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有轻罪重罚、重罪弃市传统的国家,一个大案必破、枪案必破、命案必破的国家,一个在政权不遗余力推动下“打人犯法、杀人偿命”的思维已经深入人心的国家,民间自然对犯罪有戒惧心。&/p&&p&&br&&/p&&p&反之,一个杀人未必偿命,死刑未必执行,大案未必破案,未破枪案、命案堆积如山,只要律师拼命矫情,犯罪嫌疑人就有极大概率逍遥法外或者逃避应有的惩罚的国家,民众自然不忌惮犯罪,甚至会试图效仿某些罪犯。&/p&&p&&br&&/p&&p&杀人犯逍遥法外或者杀人不偿命,无疑会起到恶劣的示范效应。对此,比尔巴斯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把鲁本斯坦处死,被害人还是活不过来。但是这或许可以保护其他人,不至于遭受同样的命运。”&/p&&p&&br&&/p&&p&许多人看过《12怒汉》。男孩的父亲被人用匕首刺死了,男孩是第一嫌疑人。陪审团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男孩被宣布无罪。&/p&&p&&br&&/p&&figure&&img src=&/2b1efe3df9e91fa8b9e1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b1efe3df9e91fa8b9e1f_r.jpg&&&/figure&&p&&br&&/p&&p&这部电影潜移默化传播的思想是,只要存在合理的疑点,就不能随便认定有罪,并据此判刑。作为宣传“疑罪从无”的影片,这部电影是很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宣布一个被瑕疵证据指控的人有罪,是极大的恶行”的观点。这部电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谁也没法反驳。&/p&&p&&br&&/p&&p&但是,这部电影并没有说,究竟是谁杀了男孩的父亲。也没有说,不为一个无辜者伸冤,也是极大的恶行,并会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p&&p&&br&&/p&&p&硬币一般有两面,硬币的另一面,这部电影中看不到,要到《教父》中看。&/p&&p&&br&&/p&&figure&&img src=&/77ebddbcd35c9c4c109b7b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77ebddbcd35c9c4c109b7b0_r.jpg&&&/figure&&p&&br&&/p&&p&《教父》中,索洛佐的刺客杀伤了反对毒品交易的教父考利昂。索洛佐和警长要求与教父的儿子迈克谈判。迈克趁机想出计划杀掉索洛佐和警长。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索洛佐和警长。&/p&&p&&br&&/p&&p&杀人之前,考利昂家族给迈克准备了没有登记、不会留下指纹的黑枪。家族的军师、律师汤姆黑根教给迈克,如何在杀人之后,低头平稳不吸引注意力走出餐馆。只要做到这两点,在律师的拼命辩护下,陪审团就很容易产生合理的存疑,法律便拿迈克没办法。&/p&&p&&br&&/p&&p&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律师指导自己为之辩护的当事人如何“合法”地犯罪,不被追究,成为一门重要的生意。当然,这些当事人只要不太蠢笨的话,经过几次法律程序,基本也能无师自通,懂得如何规避法律。&/p&&p&&br&&/p&&p&从教父的发家史上看,教父本人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从杀死原有街区的流氓头子法努齐开始,不断杀人越货,生意越做越大,血债越来越多,却一直难以被追究。&/p&&p&&br&&/p&&p&&u&&b&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深入人心的不是中国人信仰的“杀人偿命”,而是只要“技术巧妙,毁灭证据,律师矫情,杀人就未必偿命”。&/b&&/u&不仅如此,统治阶级也在通过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宣传“不能因为可疑的证据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哪怕他血债累累,恶贯满盈也不能处死。&/p&&p&&br&&/p&&figure&&img src=&/v2-dd9ea5f362230acf0623fad68f265286_b.jpg&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figure&&p&&br&&/p&&p&比如这位挪威杀人狂,杀害77人,不仅没有被处死,还反咬挪威政府一口。&/p&&p&&br&&/p&&figure&&img src=&/v2-aedc018b7c6_b.pn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4& data-original=&/v2-aedc018b7c6_r.png&&&/figure&&p&&br&&/p&&p&可以想象,&u&&b&大多数犯罪嫌疑人的选择,自然是把坏事进行到底,想尽一切办法销毁证据。其中,受害人往往是最关键的证据。杀害受害人,往往比留着受害人在陪审图面前指证自己更有利——受害者,最重要的证人不存在了,其他证据,自然难以有效指证他们。&/b&&/u&再说,受害人不死,往往还可能提出天价的民事赔偿。&/p&&p&&br&&/p&&p&换句话说,因为他们的行为越恶劣,越不容易被追究。&b&&u&犯罪成本,在这样的国家往往是随着犯罪罪行的上升,而下降的。这在无形之中,自然鼓励犯罪分子采取极端手段——比如,小偷&/u&入户&u&盗窃的时候,撞到主人在家,一枪崩了主人最有利。因为主人是最重要的证人。主人见上帝了,他就很容易疑罪从无了。&/u&&/b&&/p&&p&&br&&/p&&p&这与当年侵华日本士兵强奸中国妇女之后,往往杀害受害人如出一辙。按照日本军纪,如果受到强奸受害人的指控,施暴日本士兵要受到军纪处分。反过来,如果受害人死亡,没有人指控,自然也就无所谓军纪处分了。当然,日本军队的高层不是不知道制订这样的军纪的后果,他们这样制订军纪,其实是有意鼓励日本士兵杀人灭口,销毁证据。&/p&&p&&br&&/p&&p&杀人尚且如此,强奸和抢劫就不会太重。否则,犯罪分子就会直接选择先奸后杀,先杀后抢或者抢后杀人。&/p&&p&&br&&/p&&p&许多情况下,检察官不得不与嫌疑人进行辩诉交易——嫌疑人主动承认轻罪,检察官不以重罪起诉嫌疑人。&/p&&p&&br&&/p&&figure&&img src=&/v2-edc6c3bd7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c6c3bd77_r.jpg&&&/figure&&p&&br&&/p&&p&许多律师为了扬名立万,也愿意接一些影响力大的棘手的恶性案件。他们很清楚,能让恶贯满盈的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必然能让自己名利双收。&/p&&p&&br&&/p&&p&对时时刻刻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处于风口浪尖的警察来说,这样的法律体系下,他们很难给犯罪嫌疑人定罪,不仅如此,对方还很容易使用法律手段反咬一口。作为警察来说,理性的选择,往往是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直接击毙——这既可以先下手为强,让自己在受到涉嫌滥用武力的调查时处于有利地位,也可以免留后患。这一点与犯罪嫌疑人的选择其实很类似。美国警察为什么动辄开枪?除了本国枪支泛滥,美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也鼓励他们开枪。&/p&&p&&br&&/p&&p&&u&&b&在刑事案件破案率低、起诉率低、定罪率低、死刑率低、执行死刑率也低,尤其是有钱的犯罪嫌疑人这几类程序最终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的比率更低的地区,法律自然没有足够的震慑力,发案率必然高。&/b&&/u&&/p&&p&&br&&/p&&p&如果上帝不能随便降天火, 发瘟疫,打雷劈杀,《十诫》自然是一纸空文。在国家暴力处处受到局限,刑法处于跛鸭状态的地方,大家自然不把犯罪当回事。&/p&&p&&br&&/p&&p&重罪轻罚,证据存疑就不罚的地区,治安能好吗?&/p&&p&&br&&/p&&p&不过,如果这个问题到此为止,那么最终的结论似乎就是&u&&b&西方政权对犯罪的容忍度比较高,在“冤枉一个好人,与放走一个坏人”的两难选择之间,倾向选择“不冤枉一个好人”,所以导致类似经济条件下,治安相对恶化。&/b&&/u&&/p&&p&&br&&/p&&p&不过,那样一来,问题的答案就停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好奇的人显然会再问一问,为什么西方政权喜欢对犯罪采取高容忍度,而不像东方政权一样,选择对犯罪低容忍度呢?难道这真的仅仅是心理和文化的不同吗?&/p&&p&&br&&/p&&p&(中)&/p&&p&&br&&/p&&p&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社会结构和历史说起。&/p&&p&&br&&/p&&p&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是维持社会正常基本秩序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要容忍这么高犯罪率呢?&/p&&p&&br&&/p&&p&&u&&b&西方国家政体,起源于希腊、罗马,本质上是一种贵族或骑士家族的联盟,这种联盟统治,必然要求较高的犯罪容忍率。&/b&&/u&&/p&&p&&br&&/p&&p&&u&&b&大多数社会,我们都可以默认为存在四种人:政权(官僚、军阀、僭主、君王)集团、贵族(骑士、豪强)集团、民众中的恶棍和民众中的良民。&/b&&/u&&/p&&p&&br&&/p&&p&放到罗马看,第一类人比如苏拉、凯撒、后三巨头。第二类人比如元老、骑士和贵族。第三类和第四类人属于平民。其中,第三类心存恶念,第四类则相对老实本分、规规矩矩。&/p&&p&&br&&/p&&p&前三类人都是社会成员中的少数,甚至极少数。第四类人则是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教父》之中,那个在考利昂女儿婚礼上向教父求助的殡仪馆老板,就是他们的典型。他们没有太多的欲望,也不惹事生非,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当然,可能的话,最好能晋升为第一类或者第二类人,是他们的梦想。不过,他们自己也清楚实现这种梦想的概率并不大。&/p&&p&&br&&/p&&p&&u&&b&第二类人或者说贵族们有足够的资源和大量的财产,有些还有强大私人武装,但是并没有直接进入政权,或者处于元老院、议会等政权中与暴力机器相对间接的部门,因此往往并不能直接指挥军队、警察、特务、法院、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b&&/u&&/p&&p&&br&&/p&&p&历史上,第一类人经常血洗第二类人,原因很多,大家自己体会。第二类人也经常因为第一类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政治要求,出钱资助反对第一类人的活动。&/p&&p&&br&&/p&&figure&&img src=&/v2-8c3d0ebfdab02dd487804a_b.pn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7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v2-8c3d0ebfdab02dd487804a_r.png&&&/figure&&p&&br&&/p&&p&两类人都属于统治阶级,彼此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类人中的野心家往往趁乱招兵买马晋升为第一类人,比如董卓。当然,有些第一类中的相对次要的角色,也往往趁乱篡权晋升为帝王或者僭主,比如王莽、曹丕、司马懿。由于存在这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关系,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两类人之间存在潜在的尖锐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出现流血冲突。&/p&&p&&br&&/p&&figure&&img src=&/v2-daeccce8d7a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daeccce8d7a2_r.jpg&&&/figure&&p&&br&&/p&&p&&br&&/p&&p&比如,公元前82年苏拉逼迫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终身独裁官。权力稳固后,他就展开恐怖统治,捕杀所有马略和背叛他的前执政官秦纳的余党,贵族中被杀的有1500人。&/p&&p&&br&&/p&&figure&&img src=&/v2-868ac7b6ea00ae2b057e27b_b.jpg& data-rawwidth=&19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1&&&/figure&&p&&br&&/p&&p&&br&&/p&&p&比如,前43年10月,渥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在博洛尼亚公开结成政治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巨头的军事能力迫使元老院承认了他们的实力地位,并赋予他们统治罗马5年的合法权力。三巨头很快开始以“公敌宣告”的方式来清除他们的政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有300位元老和3000名骑士被杀。&/p&&p&&br&&/p&&p&再比如,中国历史上知名的豪强郭解被灭族的例子。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当汉武帝感觉到郭解这类人的存在,威胁自己对政权的如臂使指的控制的时候,郭解就死定了。汉武帝必然用郭解的血警告所有试图效仿的人。&/p&&p&&br&&/p&&p&在第一类人拥有足够权威的国家,只要某个第二类人有足够的实力,可能威胁到政权的存在,就总有一款罪名适合他。在罗马时代的罪名是人民公敌,在东方的罪名是谋反。&/p&&p&&br&&/p&&p&对第一类人来说,为了维护政权稳定,有必要经常主动打击第二类人。反过来,对第二类人来说,为了避免被莫名其妙地血洗,有必要严厉抑制第一类人的权力。防止他们使用国家的名义,血洗自己。&/p&&p&&br&&/p&&p&从《大宪章》时代开始,经过反复、激烈的斗争,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类人取得了胜利。于是,第一、第二类人君臣关系调整,彼此位置互换——第一类人成为第二类人的代理人,第一类人不能随便使用国家暴力机器处置第二类人。&/p&&p&&br&&/p&&blockquote&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blockquote&&p&&br&&/p&&p&《大宪章》中的这一条如果不是最早,也是宪法性文件中较早涉及程序正义的条款。规定这样的条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贵族们规避来自国王(政府)的法律诉讼的打击。后来的法律实践也将证明程序正义确实有这样的功能。&/p&&p&&br&&/p&&p&再比如,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处处制约国王,同时保证议会的权力。国王在立法、征税、征兵等方面,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绝对权力。很明显,这是第二类人使用法律手段限制第一类人。&/p&&p&&br&&/p&&blockquote&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blockquote&&p&&br&&/p&&p&美国的《权利法案》在这些方面更明显。&/p&&p&&br&&/p&&blockquote&第一条:言论、宗教、和平集会自由;
第二条: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
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第五条:正当程序、一罪不能两判、禁止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第六条: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
第八条: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
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
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立法的权利;&/blockquote&&p&&br&&/p&&p&&u&&b&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类人控制了国家的实权。他们必然通过这类宪法条文,如此才能确保他们控制的实权不会被第一类人逐步侵蚀,他们不会被第一类人血洗。因为有这样的宪法条文,第一类人被严重束缚,只能老老实实做他们的代理人。如此,第二类人,才能像董事会一样,牢牢控制政权,成为真正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幕后势力。&/b&&/u&&/p&&p&&br&&/p&&p&&br&&/p&&p&&b&&u&这类宪法条文相当于第二类人的免罪金牌。《利维坦》中曾经分析过,最高统治者(或者统治阶级)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必然有免罪的技术后门。事实上也是如此。&/u&&/b&&/p&&p&&br&&/p&&p&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u&&b&通过了这类宪法条文,刑法正常运转,打击犯罪的难度急剧增加。&/b&&/u&&/p&&p&&br&&/p&&p&为了实现目的与不择手段的犯罪嫌疑人相比,国家暴力机关在获得线索,抓捕嫌疑人,取得相应证据,提起公诉,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必须中规中矩,处处受限,处于跛鸭状态。其中,获得线索、抓捕嫌疑人和取证环节是激烈博弈的环节,这些环节受限,必然严重影响打击犯罪的效果。&/p&&p&&br&&/p&&p&只要人类科技没有达到能够制造时间机器的地步,各种案件就必然难以百分之百还原犯罪过程,就必然存在“冤枉好人”与“放纵坏人”之间的两难选择,就必然存在值得律师争辩的疑点。结合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禁止逼供”这些限制可能存在程序瑕疵的取证的手段,这些疑点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必然难以取得关键性证据,或者即使取得也难以成立。因此,在律师的奋力争辩下,不了解背景的陪审团的裁决,往往倾向于“放纵坏人”。&/p&&p&&br&&/p&&p&此外,强调程序正义,也必然导致律师可以通过程序瑕疵,拖延案件审理,死刑执行,甚至推翻原有的法律裁决。最终,司法过程很容易陷入程序僵局,出现程序正义,事实不正义的情况。&/p&&p&&br&&/p&&p&&u&&b&这种使用层层手段设置苛刻的法律程序,限制刑事诉讼成功率和死刑执行率,默许金钱在诉讼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或者说,强调“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法律思想,必然导致刑事案件办案效率低、破案率低、起诉率低、定罪率低、死刑率低、执行死刑率也低。&/b&&/u&&/p&&p&&br&&/p&&p&&u&&b&限制政府使用国家暴力,这显然对第二类人或者说贵族(骑士、豪强)有利。&/b&&/u&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政治问题,刑事案件解决。再说,许多第二类人,比如教父,本身也不是什么善类。&/p&&p&&br&&/p&&figure&&img src=&/0a6aaee00a6bf768a5fdebaa79c4b305_b.jp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figure&&p&&br&&/p&&p&&u&&b&这时,政府必然同时容忍较高的犯罪率。&/b&&/u&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分析过,来自国家的绝对暴力让大家收起刀剑,心平气和地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一旦国家的绝对暴力缺失,或者受到严重制约的领域,私人暴力必然膨胀。&/p&&p&&br&&/p&&p&&u&&b&统治集团内讧,限制了政权,于是一些作奸犯科的平民,趁机得到了为非作歹的机会。&/b&&/u&&/p&&p&&br&&/p&&figure&&img src=&/v2-b07dadaabca58d2fecf1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figure&&p&&br&&/p&&p&不过,这些作奸犯科的平民恶棍最初并没有资格享有这种特权。那些与英王签订《大宪章》的人,显然是领主,至少是贵族,不是平民。平民相当于罗马奴隶或贫民,制订法律根本不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免罪金牌是给贵族预备的,不是给平民预备的。对第二类人来说,平民不是贵族,不姓赵,也配杀人不偿命,也配逍遥法外?所以,这种限制国家暴力的立法思想,最终体现到平民身上,让作奸犯科的平民免于受到法律制裁,或者说,贵族(骑士)们为自己留下的技术性后门被平民中的恶棍利用,还需要一个平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普选权普及的民主进程。&/p&&p&&br&&/p&&p&在普选权普及以前,对社会顶层的统治阶级来说,完全可以考虑设立两种平行的法律制定,不同阶级的人适用不同的法律,做出同样的行为对应不同的条款,受到不同的惩罚。在工业化以前,这是很常见的。&/p&&p&&br&&/p&&figure&&img src=&/v2-c93bf8c9b738beb99eee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93bf8c9b738beb99eee8_r.jpg&&&/figure&&p&&br&&/p&&p&《双城记》玛奈特医生的遭遇,让我们很清楚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和第三等级适用两套不同的法律系统——底层严刑峻法,上层则是法不上大夫(贵族)。&/p&&p&&br&&/p&&p&这种状态直到《悲惨世界》之中冉阿让的时代仍然存在,冉阿让25岁时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而偷窃面包,被判苦役19年。沙威警官,这位冉阿让的追捕者,自从假释时见过了主角冉阿让后,便对其穷追不舍,并发誓永不放弃追捕。&/p&&p&&br&&/p&&figure&&img src=&/v2-b0de1523c6cbd86ff4c5eb559a42d3a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b0de1523c6cbd86ff4c5eb559a42d3a2_r.jpg&&&/figure&&p&&br&&/p&&p&工业化发展,导致全民皆兵,最终彻底结束了实行义务兵役制国家中,一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有两套标准的做法,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p&&br&&/p&&p&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全球大兵变的一部分。当时除了沙俄,德、法、奥匈、土耳其、日本、意大利都发生了兵变。谁握剑,谁立法。谁有资格参军,谁所在的阶级,就有资格参与法律制定的过程,这是罗马时代就被人认识到的基本规律——否则,一旦国家陷入长期战乱、灾荒等时期,士兵权力增长,必然出现兵变。&u&&b&全民义务兵的时代(比如罗马共和国时期),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理论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至少在表面上如此。&/b&&/u&&/p&&p&&br&&/p&&figure&&img src=&/a4836aadfead4a952e169b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4836aadfead4a952e169ba_r.jpg&&&/figure&&p&&br&&/p&&p&&u&&b&于是,平民中的作奸犯科者,也享受到了难以被法律追究的好处。与之对应,第四类人,即平民中老实本分的大多数人,则不得不接受刑事案件(甚至恶性刑事案件)增加,治安下降的结果。&/b&&/u&&/p&&p&&br&&/p&&p&对第一、第二类人来说,民间刑事案件增加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p&&p&&br&&/p&&p&一方面,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完全可以通过雇佣保镖,增加安保投资,住在相对偏远、封闭的社区等方式,消除潜在的威胁。比如,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自己的住宅周围修墙。比如,希拉里在持枪保镖环绕之中谈禁枪。&/p&&p&&br&&/p&&figure&&img src=&/v2-dd74c912af_b.pn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dd74c912af_r.png&&&/figure&&p&&br&&/p&&p&&br&&/p&&p&另一方面,平民陷于黄、赌、毒、激烈刑事案件和与之对应的内部矛盾之中,也有利于彼此分化,难于团结起来,产生革命的压力。&/p&&p&&br&&/p&&p&对这些贵族(骑士、豪强)来说,重重束缚政府权力,导致政府对刑事犯罪容忍度高,法律威慑力差,犯罪率高,关他们屁事——只要别伤害到自己就行。相比之下,强调程序正义,保持较低的破案率、起诉率、定罪率、死刑率、死刑执行率,显然对他们更有利。&/p&&p&&br&&/p&&p&&u&&b&限制政府权力,强调程序正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犯罪率上升则是这个结果的必然的负面的外部性。&/b&&/u&当然,定义这个外部性是负面的,是站在第四类人,即老实本分的平民的角度看,而不是站在前三类人的角度看。&/p&&p&&br&&/p&&p&当然,&u&&b&统治的最高艺术之一,是把小团体的利益宣传成全民的利益,并不断给被统治者洗脑。因此,“疑罪从无”、“程序正义”这类显然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观点才会充斥媒体,占领学校,成为社会主流观点。最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产生幻觉,担心自己成为被国家暴力机关构陷的犯罪嫌疑人,忘记自己更大的可能是成来自民间的恶棍盗窃、抢劫、强奸和谋杀的受害人。&/b&&/u&&/p&&p&&br&&/p&&p&说点题外话。&/p&&p&&br&&/p&&p&在政府权力被牢牢束缚的领域,民间权力自然会扩张。&/p&&p&&br&&/p&&p&贵族(豪强)曾经在一个时期承担维护本地治安的任务。这些人维护治安绝不是为了公益,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p&&p&&br&&/p&&p&教父是意大利移民区事实上的领主。他杀人越货,但是他一旦统治街区,就有必要维护街区的安宁。教父的利润来自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维护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生意兴隆,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这就如同开实体店,不能允许有人来撒泼、耍混、砸场子一样。&/p&&p&&br&&/p&&p&对教父来说,这并不难,他不追求程序正义,只追求事实正义。谁敢在教父的底盘上胡来,教父的打手们就教他学做人。对那些不能从正常法律渠道获得正义的人(比如那个女儿被流氓毁容的殡仪馆老板)来说,教父是他们值得信赖的靠山。&/p&&p&&br&&/p&&p&所以,作为黑手党的首领,教父既干违法的构当,又是许多弱小意大利平民的保护神,深得这些平民的爱戴。&u&&b&他与当地平民之间的关系,与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颇有类似之处。&/b&&/u&&/p&&p&&br&&/p&&figure&&img src=&/v2-b0aa5b78dad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v2-b0aa5b78dad_r.jpg&&&/figure&&p&&br&&/p&&p&不过,这种状态在今天发生了变化。金融资本加虚拟经济日益成为资本之王。现代金融骑士和IT贵族统治经济,他们从金融和虚拟经济中获得利润对治安的要求,显然不如教父从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生意中获得利润对治安的要求那样高。&/p&&p&&br&&/p&&p&相比教父,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接触更少,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金融欺诈、赖账、黑客攻击和盗版,而不是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刑事犯罪。&/p&&p&&br&&/p&&p&所以,这些人不必像教父那样主动承担起维护所在街区的治安的责任,成为民间的领主。&/p&&p&&br&&/p&&p&因此,随着经济虚拟化,老一辈教父的隐退,社会治安的普遍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p&&p&&br&&/p&&p&(下)&/p&&p&&br&&/p&&p&与西方国家相比,从秦汉开始,由于存在强大的中央集权,中国的第二类人(贵族、骑士、豪强)一直不成气候。&/p&&figure&&img src=&/v2-7b4df6c511ab27ec7ff85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b4df6c511ab27ec7ff851_r.jpg&&&/figure&&p&&br&&/p&&p&中央政府很清楚这些人的存在,必然削弱自己的权威,并形成对现政权的威胁。所以,这类人的势力稍有抬头,中央政府就会全力铲除。反过来,这些贵族(豪强)一旦有机会成为第一类人,也必然反手镇压其他可能的竞争者。这一点,与西方国家贵族(骑士、元老)结成同盟,形成联盟统治完全不同。&/p&&p&&br&&/p&&p&&u&&b&把政府权力束缚到最高,大量的事情民间自己摆平,这显然有利于民间有钱有势的人,不利于中央权威。对中央来说,最大的利益,是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具体说来,是奖励耕战,严禁私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鼓励生产,严打各类犯罪。&/b&&/u&&/p&&p&&br&&/p&&p&中央政权很清楚,一旦基层被贵族掏空,中央政权就会土崩。对中央政府来说,默许民间乡贤存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统治基础的一部分,并不是主动放弃伸向民间的管理,而是迫于受落后的劳动生产率严重制约的通讯、交通、财政和武力投射条件,不得不如此而已。对中央政权来说,周期性地使用武力手段或者推恩令之类的非武力手段铲灭、削弱贵族(豪强),是必须做的功课。&/p&&p&&br&&/p&&p&为了维护大一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持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央政府必然一面全力削弱贵族(豪强),一面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各种危害基本社会规则的恶性犯罪。&/p&&p&&br&&/p&&p&因为没有贵族(骑士、豪强)联盟掣肘,所以从秦朝开始,大一统政权可以放开手脚,毫不留情地对待各类犯罪。这并不难,因为总有一款罪行适合潜在的社会秩序破坏者!&/p&&p&&br&&/p&&p&与之对应,其内在政治哲学就是法家思想,轻罪重罚,重罚轻赏,严厉震慑各种犯罪。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是给法家思想披上儒家的外衣,为铁拳带上天鹅绒的手套,实现外圣内王。&/p&&p&&br&&/p&&p&只要有“不放过一个坏人”的指导思想,办法总比困难多。&/p&&p&&br&&/p&&p&比如,在技术手段落后的时代,中国最早出现了连坐、保甲、户籍制度,实现了网格化管理,限制流动人口。&/p&&p&&br&&/p&&p&比如,地方政府维护治安,守土有责,对命案、大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案督办模式古已有之,各级政府对大案、命案和督办的案件,必须有一个结果,决不能轻易不了了之。破不了案,拿捕快是问。&/p&&p&比如,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时候,抓大放小,集中力量突击大案、要案、枪案、命案,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底限。&/p&&p&&br&&/p&&p&比如,有了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保护贵族(骑士、豪强)的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法律思想,执法过程往往向事实正义而不是程序正义倾斜。捕快破案的手段,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少。&/p&&p&&br&&/p&&p&再比如,周期性的整顿社会治安运动。运动时期,各种犯罪嫌疑人被从重、从快、公开打击。打击往往结合公开警示教育震慑潜在犯罪者,比如在公开场所或者人员密集区将罪犯斩首、弃市,比如使用站笼处死罪犯。&/p&&p&&br&&/p&&p&《水浒传》之中,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成了大案。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何清兄弟,因为迟迟不能破案,被县官打板子。后来,他们得到线报抓捕白胜,白胜熬不过苦刑,供出了晁盖等人。一桩大案就此告破。这样的情节,在现代西方司法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即使警方使用了这样的手段破案,犯罪嫌疑人白胜、晁盖等人,也会因为警方取证过程有问题,而被宣布无罪。警方采取的手段,必然被认定为“黑打”。&/p&&p&&br&&/p&&p&与之类似,新选组破获池田屋事件的过程中,也对抓获的嫌疑人俞屋喜右卫门使用了刑讯逼供,并获得重大线索,挫败了尊王攘夷派试图在京都纵火引起骚乱进而挟持天皇的计划,并对尊王攘夷派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p&&p&&br&&/p&&p&从意识形态上,中国人的信念中,被深深地打上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终有一报”的烙印,对犯罪往往心存忌惮。&/p&&p&&br&&/p&&p&在封建时代,这种不遗余力打击犯罪维护大一统之下社会稳定的思想,受到当时落后的生产率的限制。一些民间势力或者犯罪团伙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啸聚山林,占山为王,一些重案犯可以远走高飞隐姓埋名。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这种犯罪分子对抗、逃匿的情况难以实现。&/p&&p&&br&&/p&&p&改革开放前,中国有严密的户口、介绍信制度,各级基层组织深入民间,随时掌握动态,及时获得情报。公检法系统经常使用公审等手段,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p&&p&&br&&/p&&p&现在,有了天网工程,有了全国联网的身份证系统。这些技术手段,与注重实质正义敢下重手,动辄严打的法律思想相结合。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大陆一旦成为被督办的大案、要案,想逃脱法网的制裁是极其困难。&/p&&p&&br&&/p&&p&&b&&u&为什么同等和类似国家中,中国的治安状况要远远好于其他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u&&/b&这与社会结构有关,与法律思想有关。&b&&u&归根结底,因为中国并不存在强调程序正义的贵族(骑士、豪强)统治集团掣肘,所以政府可以放手打击犯罪,在不冤枉一个好人与不放过一个坏人之间,倾向选择后者。&/u&&/b&&/p&&p&&br&&/p&&p&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可以想象,这些维护社会治安的行动中的有些做法,倾向于“不放走一个坏人”,而不是“不冤枉一个好人”,很难否符合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以后大规模洗脑的人权思想,也未必符合程序正义。与之对应,难免出现一定比率的冤假错案。&/p&&p&&br&&/p&&p&世事无两全,关键在权衡。&/p&&p&&br&&/p&&p&对社会中下层的第四类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低犯罪率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生活。这就是《教父》中的殡仪馆老板求助于教父的原因。因为他很清楚,教父能够给他,美国的民主和法制不能给他的正义和公道,与其信仰美国的法治,不如信仰教父的权威。&/p&&p&&br&&/p&&p&&u&&b&所以,当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律系统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的时候,也应该清楚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自己在这样的法律系统及其规范的社会环境下,获得了什么,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b&&/u&&/p&&p&&b&**********************************************************&/b&&/p&&p&补充:&/p&&p&国内国外,一个地区治安最好的标志,第一是房价,第二是房价,第三还是房价。&/p&&p&高房价可以撵走很多流动性大、犯罪机会成本低的社会中下层。&/p&&p&远离市区富人区也可以限制很多没有良好交通工具的潜在犯罪嫌疑人骚扰,这就类似扎克伯格修墙。&/p&&p&以目前的科技,什么样的墙也挡不住决心要翻越的人。但是多了一道高墙,会对作案者增加很多困难,让他们觉得与其翻墙进去,不如找一点更容易得手的目标。
&/p&&p&在法律追究不利的国家,富人深宅大院住在远离市区的郊区的国家,兔子更爱吃窝边草。毕竟,富人区太远,没车去不了;地形不熟,翻墙困难;安防设备技术含量高,不好摆平;富人家里没多少现金,偷东西也不好销赃。
&/p&&p&许多杀人案,都是侵财犯罪或者性侵犯罪的延续。对富人来说,这两项都没有必要。他们不缺钱,也不缺性。穷人不易到达的富人区治安较好,是很容易理解的。
&/p&&p&从美国犯罪率高、犯罪分布高度不均的角度看,既然有安宁和谐的富人区,就必然有犯罪率惊人的穷人区。
&/p&&p&由于掌握实际权力的精英集团住在高档富人区,所以他们对严厉打击犯罪并不太感冒,相比之下,他们更担心政府血洗他们,就像罗马时代军阀血洗贵族那样。
&/p&&p&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他们更愿意不遗余力地限制政府权力——哪怕这样会导致整体犯罪率上升,穷人区犯罪率爆棚。&/p&&p&&br&&/p&&p&————————————————————————————————————&/p&&p&补充:&/p&&p&&br&&/p&&p&日本统治阶级控制的是人,不是钱,采用的是极度的保甲制度,只是有西方制度的一张皮而已。&/p&&p&&br&&/p&&p&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贵族很清楚,如果学习西方贵族控制钱而不是控制人,他们是控制不住社会的——因为他们的财力比西方差远了,西方很容易把手伸进来。&/p&&p&&br&&/p&&p&这种控制,在大正时代尤其强化。&/p&&p&&br&&/p&&p&什么叫终生雇佣制?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工作。有一点劣迹,一辈子翻不了身。换企业,必须从头小兵再来。大家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很明显,没有劣迹决不会无缘无故从原先的企业辞职,重新从待遇低下的小兵干起。&/p&&p&&br&&/p&&p&工作基本不变,住在一个地方,很难搬家。家门口要有门牌,表明姓氏,大家都是熟人。有点什么劣迹,所有街坊四邻都知道。全家抬不起头。&/p&&p&&br&&/p&&p&有时,个人惹祸,甚至家里人劝他自杀。他死了,家里人能抬起头来。&/p&&p&&br&&/p&&p&为什么日本军队能发动板载冲锋?因为都是熟人,不冲锋,回去也找不到工作,抬不起头来做人,只能当个半流浪汉,说不定还要被家里人逼着自杀。&/p&&p&&br&&/p&&p&这和美国的人财物高度流通的社会制度是一回事吗?&/p&&p&&br&&/p&&p&不要只看表象,要看到本质。&/p&
作者:neo anderson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说到底,中外社会结构不同。 (上)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让大家对…
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我而开的,因为我的工作就是交互装置设计师。本来以为这个概念,对艺术或者新鲜事物略有兴趣的人应该多少听过,但事实是,这个词汇远比我想象得冷门。那么就从这个回答开始,向大家分享一下对我个人有所触动的装置吧,以互动的为主。&br&&br&-------预警:手机答的,图片渣渣球别喷。有需要的话以后更新高清图。----------------------&br&&br&1.daniel rozin 以色列艺术家。代表作是《wooden mirror》等一系列mirro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220& src=&/efabfadcd383c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220& src=&/4b0a845dea28c6e9bbf8e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4b0a845dea28c6e9bbf8e3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src=&/1d5e7b75b3fe5da66c9a3afac99c11a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正如上面所示,他的作品用各种材料(金属、木头、硬币、绒毛、甚至玩偶、企鹅……)来模拟镜子。其原理是用一个kinect摄像头捕捉前面人们的影像,经过图像处理之后转化成电信号去控制“镜子“背后的一个个小马达,让这些单体各自转到相应的角度,在视觉上就会有明暗或色彩的区分,可以“照”出你的影像了。&br&&br&他自己也在试图突破,但这个系列的创新无非是材料、机械结构的改变,所以生命力相对有限,然而不失为经典。&br&&br&有趣的是,很多品牌用这样的装置来做互动,效果还不赖。举个例子,东京电通帮格力高做的这个《盒你一起玩》,用的是我们吃货最熟悉的盒子——————格力高盒!&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267& src=&/62a9d62ca413c79a327b5ad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62a9d62ca413c79a327b5adb_r.jpg&&&/figure&&br&哇塞,好多个格力高盒放在一起简直密集恐惧症有木有&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src=&/ffe019bad01a0fcd695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fe019bad01a0fcd6955_r.jpg&&&/figure&&br&下面看一下互动效果(去年6月中旬在来福士)&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5& data-rawheight=&363& src=&/3f9206e12ebdc60574e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5& data-original=&/3f9206e12ebdc60574e9_r.jpg&&&/figure&&br&在前面摆造型,就可以看到用格力高盒子组成的脸哦……很吸粉吧。然而在熟悉daniel rozin的人眼中,这当然不过是一个“微创新”罢了。我个人挺欣赏品牌这么做的,毕竟会去艺术馆的人到底是少数,也许那几天在来福士体验这个装置的人压根不知道谁是daniel rozin,但却不代表他们没有权利去感受新奇好玩的互动形式。希望越来越多的品牌,能有勇气和意愿把钱花在这样的东西上,而不是花巨资请各种长腿oba来站台(可是谁让观众们只买移动荷尔蒙的账呢)。至于格力高有没有给daniel版权费,这就不得而知了。&br&&br&&br&&br&2.解构表面(breaking the surfac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71& src=&/0cbfcfe8c92e48bf2e7b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0cbfcfe8c92e48bf2e7b3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41& src=&/511cecef72a13e8f9ea4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511cecef72a13e8f9ea456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40& src=&/c70a0e476d4fc0dca76e2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c70a0e476d4fc0dca76e2f_r.jpg&&&/figure&&br&由Scandinavia Design Group, Abida, Intek & Ctrl+N合作完成。客户是不差钱的挪威石油公司,所以用的控制系统都是工业级的呀。另一个因素是,这是陈列在公司总部的永久装置,不比上文的格力高(5天在商场的临时项目),所以怎么费钱怎么来。 &br&&br&如图,529根丙烯酸穿孔管从天花板吊下来,精准的负反馈系统(由3层传感器网络构成)可以随时根据人的位置和动作调整这些管子的高度,达到的效果嘛,自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通俗的说,在这里面行走,就像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一样,只须大胆往前走,不用担心头顶的牛鬼蛇神,因为有党替你开道。&br&&br&这个团队为了坑钱(也为了达到工业级的控制效果),用的是德国beckoff的工控平台,这软件是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以贵著称,淘宝上搜一下你懂的。 同时还编了一些openFrameworks插件用来传输传感器数据,不然人家体质怎么会这么敏感捏。&br&&br&之所以强调这种对控制灵敏度和精度的高要求,是为了跟下文某个案例对比。hold on hold on……&br&&br&&br&&br&&br&3.德国的art+com公司为慕尼黑宝马博物馆所作&br&的动能雕塑(Kinetic sculpture)&br& 名叫 The shapes of things to come&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360& data-rawheight=&765& src=&/97c246b62bcfe27aa7415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0& data-original=&/97c246b62bcfe27aa7415f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360& data-rawheight=&765& src=&/639c4da4c08a6d14c5a0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0& data-original=&/639c4da4c08a6d14c5a04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360& data-rawheight=&765& src=&/e35c3da6a636fdb9af2d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0& data-original=&/e35c3da6a636fdb9af2dd_r.jpg&&&/figure&&br&&br&&br&优酷上视频大把,国内外后继者无数,比如樟宜机场那个,这类作品后来被称为吊球矩阵。&br&&br&下面分析一下art+com出品到底好在哪里。&br&小球的运动,就像粒子的舞蹈一样,有自己的节奏和幅度在里面。那么舞蹈的好坏取决于什么?编舞和舞者。同理,吊球矩阵,如果程序编写的不好,或者控制系统无法达到需要的灵敏度,出来的效果都会谬之千里。art+com的视频堪称震撼,它像一个出色的舞者,有张力也有定力,反观很多跟风的山寨作品,只是看到群魔乱舞,根本谈不上美感。由此可见,美确实是个技术活。&br&&br&另外,从service design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完美的案例。作为互动解决方案公司,art+com设计这个装置显然不能只为了装逼,还要符合客户的品牌精神和气质吧。还有什么比这个作品跟宝马更契合的呢?速度、控制力、优雅的美感贯穿了整个作品,设计者真正了解了品牌的精髓。&br&&br&///////&br&带着这种为用户设计的思想,回头看《解构表面》这个作品,也是可圈可点的。首先,这管子上上下下,让你联想到什么?钻探啊!对啦,人家就是给挪威石油公司设计的。而且起伏的外形,也很像海平面以下的地表景观。总之,装置的静态外观和动态过程都和品牌有密切的联系,我个人把它称为一种storytelling design,用一个装置,去讲一个品牌的故事。&br&&br&&br&&br&&br&4.韩国艺术家崔有让。&br&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仙林大学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