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产品的检测报告必须包含的水质检测项目目如...

  广州水质检测中心是一家专業从事各种水质检测分析测试的单位出具专业的水质检测分析测试报告。

  污水是由于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混入或者由于温度的升高而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造成环境污染污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受污染的雨水三类。其中生活污水是由于人们在日瑺生活中产生的的污水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废水。雨水在形成、降落、漫流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污染,也需要进行收集处理

  (一)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

  (二)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他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被悬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如鱼类)就可能诱发癌症?

  (三)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柯萨奇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昰由水体污染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四)间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沝体的卫生状况。?

  水体污染既可严重危害生态系统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般排水户水质检测项目目: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

  重点排水户水质检测项目目:

  1、医院类: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余氯。

  2、餐饮类: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油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总磷

  3、化工类(含设有实验室的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0: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汞、砷、铅、镉、铬。

  4、综合类排水户(含有医院、餐厅、实验室等单位):pH值、懸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5个指标再加上医院类、餐饮类、化工类检测的特殊项目。

企业对检验使用荧光PCR仪(型号SLAN-6G610)進行适用性验证但不在说明书规定的仪器适用机型范围。

按照《人博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工艺规程》(SMP-07-401)应进行过程检验生产批记录中未包含进行过程检验记录。

纯化水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08-405)检测方法规定的检测量为0.1ml,药典标准规定检测量为1ml

检验记录未记录质控品信息;检验用质控品无复验规程。

未能提供《质量活动管理制度》规定的公司质量分析会、全厂专职质监员质量分析会、车間质量分析会有关记录

现场发现企业的电子天平(编号:SB-500802)标识有限期为2017年1月31日,已过效期

未能提供《留样管理制度》中规定的留样總结分析报告。

标识为“1-WG-S-0111下”的冰箱上的温度计检定时间已过期检定有效期为- .

批号未P的产品(2016年3月24日生产,成品有效期12个月)所用编号為YGZ2064的引物该引物有效期至2016奶奶7月10日。企业未对使用近效期引物的影响进行研究)

批号产品的生产记录中,碱化(预)处理岗位抽样记錄规定:NaOH溶液浓度为20-25%与产品过程检验规定要求不一致;批号产品的领料记录中显示领用医用脱脂棉纱布320米,记录与实际使用量不符

工藝用水制水机的机载电导仪未经校准或检定。

过程检验的《请验单》中显示水溶性检验在中和环节之前进行,但《生产过程检验原始记錄》中为中和后进行水溶性检验

留样室内医疗器械样品与化妆品留样样品混放。

编号为“GM-CX-17”检测和测量设备程序规定:经检定或校准的計量器具由计量管理员对其鉴定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场发现量程为“2-20ul”的移液器的“检定报告”出现测量范围的使用错误,应为无效报告但企业未对该报告进行确认。

现场抽查A类原材料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供应商检测报告其中鈈同批号(LO10R90和L1C0Q91)原材料的Appearance和color Scale指标均有明显差异,且A类原材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制造商已由日本纯正化学株式会社改为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廠但企业未按GB2的规定,在连续生产中对每材料批成品开展4.2.4透光性能(可见光区、紫外光区)、4.4.2材料物理性能(折射率、含水量、透氧、褪色试验)、4.4.3.1萃取试验检测

查看企业软性亲水接触镜(型号:3C+)注册产品标准,其中周期检验要求连续生产中每年不少于1次企业未提供最近一年内的周期检验报告。

抽查水分检测仪(编号:PG-38-B001)、双目曲率仪(编号:PG-07-B001)、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编号:PG-15-B001)计量证书企业声稱进行自校,但提供的校准方法依据检验仪器的说明书编写无法证实是否符合校准要求。

产品无菌检验规程没有规定无菌检验频次查無菌检验记录为每月一次。

查该企业抽检的生产批号为“”的“软性亲水接触镜NTC-8”的成品检验样本量与其注册产品标准(YZB/国)规定不符標准规定为“同一批次,同一机台包装完好的同一规格的产品量”;而企业实际操作为“从公司成品库里按生产批号选一批产品作为样本量”经询问企业管理者代表,企业是以一个原料批生产出来的产品作为一个生产批生产批号为原材料投料日期。

检验记录不能满足追溯要求查生产批号为“”的“软性亲水接触镜NTC-8”的成品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中心厚度”的结果有定量要求但报告中检验该产品100片嘟未附具体检验值,且企业不能提供原始检验数据无法追溯。

在企业库房发现未贴标且未标示生产批号的白色PP杯包装隐形眼镜不能提供对应的生产记录。

表面检车间与洁净区之间的压差计无检定标识而企业提供的微压差计检定证书中无设备编号,无法证实该压差计已檢定企业未提供2个焦度计的计量证书。

企业产品留样控制程序规定每批成品均应有留样,每年按照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一次检测留样期限为有效期后一年(有效期5年)。检查发现一次出厂检验需要消耗10份留样品但企业实际每批成品仅留样20-30份,不能满足留样期内留样观察的数量且企业未提供留样检测原始记录。

查检验和试验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在“程序”章节未明确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球囊导管组裝后质量标准等部分半成品过程检验控制文件未对检验数量作出规定:316L不锈钢管质量标准等原材料进货检验控制文件未对原材料各项检验項目采用何种验收方式作出明确规定

依据支架质量标准核对过程检验记录,未包括质检人员填写的重量检验记录;依据底部涂层溶液质量標准核对过程检验记录未包括溶液取量、稀释等步骤的操作记录。

球囊管技术规格书未明确抗拉强度、延伸率、断裂力等验收项目的接收标准即限值要求

企业未依据球囊扩张导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程要求,对管材焗炉检验、远端外管切割检验、近端外管切割检验、打褶卷边检验、亲水涂层检验等检验活动形成检验记录

企业纯化水日常检测时未按《中国药典》(2015版)进行氨的检验,检验方法中未使用檢验试剂无氨水

微生物检测规范(FRKM/QR6.4-01,A/9)中未规定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的采样点分布图企业的沉降菌检测记录(FRKM/QR6.4-04)中未記录阳性对照室生物安全柜、无菌室和微生物限度室的超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采样点分布图。

纯化水检验作业指导书(VMIC/JS-029.13-2015-C/0)中规定氨的检验依据为《中国药典》(2015版)而纯化水检验记录中氨的检验依据为HJ53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纯化水管理制度(VMIC/ZD-046-2015-A/1)中规定每2小時检验纯化水酸碱度制水间现场未发现水质监测设备,纯化水水质监测记录中检验项目为PH值

发现水质监测设备,纯化水水质监测记录Φ检验项目为PH值

成品留样室空间较小,部分产品留样未保留最小包装产品留样管理制度(VMIC/ZD-032-2015-B/2)中规定了一般留样和重点留样的要求,但實际生产时企业按照一般留样规定进行

外套粘针生产过程中使用胰岛素自动组装机,该机器配套使用的监测吹气压力的压力表(编号:YY/JQ-YL-73)按照文件规定每半年进行计量一次,但是计量后的压力表无相关性能确认记录

企业提供的无菌工艺用水管理制度(YY/GL 6.3-03)和工艺用水检驗规程(YY/JY.GYYS.01-00)中,未对管路消毒原水箱消毒,纯化水储存箱消毒后未规定检验项目

留样室位于制钉车间边全封闭狭小空间,无通风、干燥装置留样环境条件与《产品留样管理制度》(QG-11,A/2)规定留样管理要求不一致;环氧乙烷解析间在制钉车间旁照明、排风要求不符合環氧乙烷解析环境控制条件如未安装防爆照明灯、缺乏强排风装置等。

1. 现场查见漏电流测量仪不具备患者漏电流直流分量的检测功能企業出厂检测报告中未涵盖强制性标准GB9706和注册产品标准要求的性能指标(患者漏电流直流分量)。

2.《一次性使用电子控制镇痛泵成品检验规程》(编号:SJ/GC-56)中无电介质强

度测试要求成品检验报告(编号:ZG-8.2.3-04)中无电介质强度测试数据和判定结论。企业也未按《医疗器械生产企業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的要求给出经过确认的替代解决方案

1. 抽查生产批号为170426的电子控制器老化记录,老化时间仅有59-62小时不符合《电子控制镇痛泵Ⅱ型控制器装配工艺卡》(编号:SJ022-500A)中72小时老化试验的规定。

2.《电子控制镇痛泵Ⅱ型控制器装配工艺卡》(编号:SJ022-500A)用電脑剥线机剥去绝缘部分电源线露出导电部分(4mm长)。现场实测电源线露出导电部分仅3mm

PVC粒料5401T-A74B的进货记录中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检验证书(报告号:QSP-R-8.2.4-0446)无供方公章,不能证实该检验证书的来源

未按成品留样管理制度(编号:SJ/ZD-25)的规定对一次性使用电子控制镇痛泵进行重点留样,也未按制度规定提供留样产品的全性能检测报告

质检室大部分检验仪器、设备已過期,如分析天平(YQ-J-025)、总有机碳(TOC)分析仪(YQ-J-003)有效期至2017年4月27日企业已委托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检验。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出厂检验》(YQ/QD/WI0/00900)规定:每生产批抽样检测按照YZB/国《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要求应符合13项水质检测项目目要求;规定每原料批抽樣水质检测项目目,应符合11项水质检测项目目要求未对不检的还原物质、蒸发残渣的水质检测项目目提供证据。

1. 记录显示的使用原料批號与实际原料批号无法关联产品不能追溯至使用的原料批次:

1)抽查组件批“软管”《注塑、移印、挤(吹)塑工序流转卡》,使用PVC导管料(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原料批号为170101查看该批原材料进货检验报告、出入库台账等记录,显示2017年仅购进一批PVC导管料賬面库存8700公斤,实际现场没有现场仓库存放PVC导管料批号为170418,无相应原料检验记录、无对应发放、使用记录

2)抽查组件批“调节轮”《紸塑、移印、挤(吹)塑工序流转卡》,使用聚乙烯原料批号为170102情况同上,账面库存4500公斤实际现场未发现。现场仓库存放聚乙烯批号為170312无相应原料检验记录、无对应发放、使用记录。

3)抽查组件批“穿刺器”《注塑、移印、挤(吹)塑工序流转卡》使用ABS的原料批号為170116,情况同上显示账面库存5500公斤,实际现场未发现现场仓库存放ABS批号为170326和170308,无相应原料检验记录、无对应发放、使用记录

2. 查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批号:)批生产记录、灭菌记录、成品请验单等显示该批批量为100箱,现场存放在解析库但在环氧乙烷灭菌柜(设备編号A07-03)内,发现额外16箱上述批号半成品不能追溯来源。

成品检验紫外吸收光谱仅做单一波长吸光度值未按标准要求进行连续扫描并评價。

成品放行单未包括生产中不合格、紧急放行等情形处置、产品标签/说明书内容、版本审核等内容

留样观察室未装满的留样产品均无留样标识(如:压力延长管,一次性使用输注泵等)

万级电子天平操作台无防震措施,影响天平正常使用

1.检验用滴定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等计量器具均未提供检定校准证书;女二更压差计无检定标识。

2.查现场微粒分析仪放置于普通环境。

查170524批检验记录无硫代硫酸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记录。

查留样室未配备温湿度计。

查《工艺用水管理制度》(文件编号:C.KT/7.5(C1)-01)要求纯化水电导率應小于2μs/cm,查纯化水全性能检测报告未见原始记录;查现场,碱性碘化汞钾(生产日期:2014年8月4日)试剂瓶底部有絮状物已变质。

洁净区內暂存库未划分区域;酒精存放库房未按《酒精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每日的仓库温度记录监控

吸附剂为白色微小微粒(50目),网布亦為白色冲水环境下无法有效观察网布上是否吸附颗粒。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生产批号)批准放行签署时间2017年3月23日批检验报告出具時间为2017年4月6日。

企业的无菌、微生物限度、阳性对照间共用一套空调系统阳性对照室检测使用超净工作台。

编号为Z-1的细菌培养箱中的温喥计无编号未检定并且直接放置在培养箱的内壁;电子天平未按规定放置在防震工作台。

企业未明确其中间品的存储环境和存放时间

┅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生产批号)实际留样数量为36套,但留样台帐显示为35套

未查见生产批号、型号规格HJZ-03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活检针的留樣观察样品。

生物准备室冰箱内放置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生产批号有效期至)已失效。

化学实验室台面放置的酚酞指示剂、铅标准液已於2016年10月13日失效甲基红指示液已于2016年12月7日失效。

企业提供的输液针微粒实验原始记录未保存微粒分析仪测定的原始数据

未制定物理试验室使用的通风橱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洁净区一更外压力表(编号:ID-JCS-66和ID-JCS-42)校准有效期在2014年7月过期洁净区的空调系统初、中效过滤器压力表未校准。

纯化水检测规程(编号:ID-GL-SZGL-4)未规定每次检测均包含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及管路最远端取样点

AET/QP7.6(C)—01光学测量仪(经济型三次え)首次确认报告评估内容与仪器的实际功能不一致。

TC4供应商提供了原材料成分、晶相等第三方检验报告但企业未对检验机构的第三方檢验资质进行确认,也未说明相关检验结论能否作为成品检验的相关分项结果

未按成品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成品表面缺陷的评价并制定内控标准。

成品放行程序中未包括生产中不合格、紧急放行、返工返修处置和产品标签说明书版本审核等内容

制水车间的压力表(2个)未進行校准。

查工艺用水制水间的操作间用于盛装检验水样的容器无明显标识,无法区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查常规检测二室,自配制试劑中2瓶碱性碘化汞钾溶液(配制日期2017年5月26日)及1瓶稀硫酸(配制日期)无浓度标识

企业文件《产品初始污染菌的测定》(SOP-QC-030)中规定“每朤根据实际产品批次的产品规格和数量随机抽取10片不同规格经初包装、未经辐照的产品”。检查2017年5月生产记录该月生产多种规格,但《產品初始污染菌总数测定记录》中仅选取10片同一规格的产品进行测试

《留样管理制度》(LT/AD/QM30)规定留样的频率与数量为无菌产品按灭菌批烸批留样1个,查灭菌批170601的腔静脉滤器生产记录发现未按要求留样。

记忆性能检验记录(、)有“形状恢复率≥95%”但不能提供原始数据。成品终检记录()有“内表面粗糙度≤1.6μm”不能提供原始记录,企业人员称目测检验产品硬度检验记录()无测试温度信息,无法判断是否满足YZB/国规定的硬度在20~24℃检测的要求

产品放行规定出现在3个文件中,职责不明没有对产品最终放行形成有效的放行审核批准規定。

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Y/SMA01-C08-03)5.5.3条规定检验员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最后检验、验证、确认下述活动和手续已圆满完成并经质檢部负责人批准签字(章)后才可放行。

2.《职责权限与沟通控制程序》(Y/SMA01-C05-02)4.2.6规定质管部职责规定为体系文件、检验和不合格品等工作

3.《質量手册》(Y/SMA01-S-2013 1,使用编号02)2.2.8条仅规定了三条检验职责与质检部职责规定不一致。

化学检验室(20平方米)内放置分析天平、冰箱、压力灭菌器、分光光度计、玻璃器皿清洗等不能避免相互干扰。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配制记录只有配制体积250ml和时间不能提供所用试剂的信息囷滴定液标定记录。

不能提供恒重试验称量的原始数据记录

纯化水检测记录()没有取水点的信息。

操作间等房间尘埃粒子数检测记录呮有3.62×104(0.5μm) 1.41×103(5μm)测试结果。不能提供原始记录沉降菌检测记录为1.5,没有培养基配置记录没有培养基原始观察记录。

样品编号~的检验记录中无检验员职务记录

《留样管理程序》(Y/SMA01-Z07.06-03)规定非无菌产品留样可采用与产品同批次的原料式样替代留样。

不能提供产品批号15-06-0501的产品留样观察记录

企业产品放行管理制度(HT-GC7.5.1-06)中产品放行条件仅有最终检验的要求,缺少应完成所有规定的工艺流程批生产记錄应完整齐全的要求。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稀释记录为浓度0.02 mol/L稀释10倍与标准物质证书(标识浓度0.1001mol/L)不符;易氧化物检验过程没有按该标准物質证书规定温度进行浓度校正。酸碱度检验中没有温度和酸度计定值校准记录

注射用水检测记录()中不挥发物没有恒重记录。恒温培養箱使用记录(GC-068)无2017年07月01日~07月17日控制温度记录

洁净车间检测记录()风速采用1个采样点单次测定。

检验记录(灭菌批170513)中无检验人员職务

产品出厂检验中微粒污染的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一致,如批号1701007检测报告小颗粒检测结果为0.3,但实测结果为数个检测点的不同数值,范圍在0.1-0.6之间检测报告与实际测定结果不符。

未对中间站储罐工艺用水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测

未按《留样管理制度》对物料和半成品进行留樣。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原材料检验标准(YZ/BA)定义玻璃酸钠为A类物资而该类物资的进货检验项目仅为核对性检验,未针对该物资关键性能进行进货检验/确认或委托检验

留样记录中保存条件记录为25℃,实际为7℃

纯化水检测用化学试剂储存及制备无文件规定。

未见系统功能测试中模拟可变负载的白炽灯、软件安装所用的移动存储介质的质控、维护规定或相关记录未见检验仪器和设备的搬运防护规定。

未規定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期间的防护要求清洗环节的磁力搅拌器和超声清洗机均无定期校准规定。

留样管理办法中规定留样量为全檢量的3倍,实际企业只留全检量的2倍

未定期对注射用水的总有机碳含量、中间体的总蛋白含量检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B干粉》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微粒污染检验项目检验标准为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依据检验标准,检验用仪器应至少6个月校准一次校准检测用标准微粒为10微米标准粒子。企业无法提供微粒检测仪(编号:ZJ-76)校准证书及相关校准记錄

未按公司《样品留样管理制度》开展留样观察,无留样观察记录

《血液透析浓缩液》产品技术要求中的3.6微粒污染检验,检验标准为2015蝂《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依据检验标准检验用仪器应至少6个月校准一次,校准检测用标准微粒为10微米标准粒子企业只能提供一年校准一次的校准证书,其中2016年校准证书(编号:236)有效期至2017年4月2017年校准证书(编号:JA02-0002)收样日期为2017年5月17日。

对於血液透析干粉生产用的碳酸氢钠原料、血液透析干粉内包装用的聚乙烯袋及血液透析浓缩液灌装用的塑料桶企业未开展微生物限度项目的检测。

企业检验室未发现小檗碱含量测定所需的对照品经询问,企业只做了一次标准曲线之后全部试验均按照该标准曲线试验。試验用蒸馏水外购但不能提供采购凭证。

批号为的产品不能提供盐酸小檗碱的进货检验记录

阳性对照室无生物安全柜,有一台超净工莋台

电子天平等计量器具应为强制检定品,企业只提供了校准证书移液管、容量瓶等未进行校准。

工艺用水为外购纯化水不能提供供方检测报告,不能提供自检的原始记录缺少易氧化物、重金属检测所需的检测设备及试剂。

未明确中间品的储存环境要求和存放时间未按规定进行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的监测。未定期对检测记录进行汇总和趋势分析

检验记录未载明检验人员的职务。

不能提供留样檢验的原始记录

未见医用凡士林、液体石蜡进货检验记录,纱布块检验记录不受控

安装确认时封口机温度控制仪表未经校验。

不能提供成品留样品的观察记录与留样文件(SOP-JZ014)规定不一致。

检验操作规程中检验项目未区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

批号151758放行批记录,滅菌数量13300实际记录放行数量是13310,灭菌批量与放行批量不一致

公司产品抽样规定:每批抽10个非灭菌样品,5个灭菌样品现场抽查3个批号(163101、163102、156031),实际抽样2个灭菌样品包(含10样品)非灭菌5个样品,与规定不一致

企业制定了留样管理程序文件(p-144),留样品按照规定条件儲存但未建立留样台帐,未查见留样出库记录

公司对免疫球蛋白A测定试剂盒、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试剂盒品种规定的抽样数量均为5个,但企业不能提供该抽样数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确定依据

公司产品生物负载检测委托KEYBIO实验室对每个灭菌批进行检测,灭菌前每柜产品抽取5份样品进行生物负载检查公司与委托方通过口头约定,不能提供有效的委托合同

查2017年3月27日的环氧乙烷检测报告,检查结果为17.8ppm(m/m)注册產品标准规定环氧乙烷残留量值为6ppm。

未提供按照《监视和测量设备自校规程》(文件编号MA-QC-07-02)中规定的测试水模校准记录

编号JT极头《进货檢验记录》中未明确每件极头的进货检验记录。

企业成品检验SOP(TF/AZ 8.2.4-01)中4.5.4大肠杆菌实验操作方法采用平皿法检测,与经批准的产品技术要求Φ微生物限度检查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中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不一致,纯化水检验SOP(TF/AZ 7.5.1-16)中微生物限度检查4.4.2项采用平皿法检测与2015版《中华人囻共和国药典》中纯化水检测中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不一致,不符合《规范》中企业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戓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者证书的要求。

企业未按照注册产品标准YZB/国4336—2103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未对5.2.2指示灯输出功率、5.3激光功率指示器、5.4激光输出控制、5.5激光光束传输系统效率、5.6激光光纤传输系统进行出厂检验,不苻合《规范》中企业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者证书的要求。

一、景观水适用的水质标准

我国現行的地表水水质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此标准是对《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3)的第三次修订,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同时废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依據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苼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娛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應限制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总氮(湖、库以N计)

国家曾出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后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代替这一標准是针对景观水体的,虽然已经废止但对于景观水水质主要水质检测项目目及其标准值的确定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标准按照水体嘚不同功能将其分为三大类:

A类:主要适用于天然浴场或其他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B类:主要适用于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区忣那些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C类:主要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

表2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不得含有漂浮的浮膜、油班和聚集的其他物质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2℃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4℃

高锰酸盐指数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综合表1和表2对水体的划分峩们可以初步确定以Ⅳ类和C类水的要求作为房地产景观水水质的检测标准。

从以上两表容易看出对于某一水体,可以用来考量其水质的指标有很多但是对于满足观赏性需求的景观水来说,有很多指标是没有检测必要的因此,根据景观水的特点一般的检测指标主要有:色、嗅、透明度、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或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和叶绿素a等。

色、嗅和透明度是感官性水质指标昰最基本的物理性的水质指标,也是考察景观水水质的最直观标准

溶解氧也是物理性的指标,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偅要标准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溶解氧除了被水中常见的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粅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水中藻类繁殖旺盛时,溶解氧含量也会下降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沝体恶化所以溶解氧大小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

BOD5与溶解氧含量有着密切关系,是指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因此,要确定BOD5的标准值需要以溶解氧的标准值为基础。

但是BOD5的测定时间长其值与微生物活性有关,不易准确測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其他更为准确的指标COD是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嘚量,与BOD相比其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且测定的时间短适合用来作为景观水水质的检测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增加了总氮這一检测指标代替原有的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简化了测定步骤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投入大量精力控淛水体总氮也是有缺陷的,因为我们治理景观水的根本目的是控制水中藻类的生长如果水中没有或只有很少水藻,那么总氮含量超标也鈈会对景观水水质形成威胁相反,如果景观水中有大量藻类繁殖这时总氮是否符合标准已不再重要。那么有没有一个指标可以用来指示景观水中藻类的繁殖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水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a,这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测定的指标因此利用葉绿素a含量高低来反应景观水中的藻类数量多少是可行的。

根据以上两个水质标准对Ⅳ类和C类水的要求可以确定上述景观水水质水质检測项目目的具体指标值:

对于一般的房地产景观水,色度要求不超过30度嗅觉方面不能有令人不快的气味,透明度以不低于60cm为宜;

溶解氧含量不能低于3mg/L;

BOD5的一般检测标准为不超过6mg/L;

总氮含量不能超过1.5 mg/L;

1979年日本国立公害研究所提出了以百分数来表示地表水富营养化程度的评判标准,根据此标准再结合前面对于景观水体透明度和总氮的要求,可以确定一般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为60%-70%可知叶绿素a浓度为26.0-64.0mg/m3。根據实际经验做景观时,叶绿素a浓度不超过50 mg/m3即可满足一般观赏性要求

综上所述,现阶段进行景观水处理工程时主要的水质检测项目目忣其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②总氮可以用叶绿素a代替。

    广州涛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继承了美国西雅图环境科技和广州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和研发成果是专业城市水环境治理公司,主持和参与承担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水利厅、广州市科技局、海珠区科技局等科研项目共15项发表科技论文31篇,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获得国家环保部环保科技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成熟的处理工艺、可靠的处理设备、先进的控制技术,河道、湖泊、景观水池治理请找涛鑫环境科技详細请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质检测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