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图市G18-1495公里在...

G18荣乌高速入口附近的公交站: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G18荣乌高速入口附近的公交车: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自驾去G18荣乌高速入口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终点:G18荣乌高速入口
出行提醒:G18荣乌高速入口在格克乌素附近(西方向2.8公里左右)。
G18荣乌高速入口附近的热门地点
准确无误,你值得拥有!
|(<span id="little_q)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span id="aaaa5)
天空飘来五个字,赞赞赞赞赞!
从G18荣乌高速入口到景点怎么走啊?
我的看法(20-2000个字)请勿发表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
前往论坛发布你的想法!
看这里的人还关注了…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鄂尔多斯市相关链接当前位置: >>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部分 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一章 一、规划期限 (1) 规划期限为
年。 (2) 近期为
年,中期为
年,远期为
年,远景为 2030 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和范围 (1) 市域:为鄂尔多斯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现辖一区七旗(东胜区、达拉特旗、 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
托克前旗),总面积 86752 平方公 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中心城区:包括东胜和康阿两大片区。其中 2030 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340 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三、 城市规划区 包括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全部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为 8098 平方公里。 总则第二章 一、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以打造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辐射晋陕蒙高端服务业中心、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点, 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 “资 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宜居宜业城市”。 二、 城市发展战略 (1) 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大型化、集约化,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 为重点的消费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积极构筑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 先进制造业为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 结合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 (2) 改善民生,富民强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和功能完善的公 共服务体系。 努力扩大就业,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3)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公共服务均衡化和要素流动自由化, 实现城乡的统筹发 展,形成城乡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建设。 有序引导农牧区人口转移,加快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4) 区域协调,合作共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跨界合作 加强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左旗等的协调发展。推进在产业园区建设、基 础设施建设、生态保育等方面的合作。 (5) 优化环境,保护生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城乡生态保护统筹发展机制。 积极转变城乡空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集约、综合利用;通过优 化城乡空间组织,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二部分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三章 一、市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1)规划近期 2015 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 240 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 80%,城镇人 口 190 万人左右。 (2)规划中期 2020 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 285 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 85%,城镇人 口 240 万人左右。 (3)规划远期 2030 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 320 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 93%,城镇人 口 300 万人左右。 (4)考虑到市域地域范围较大以及人口流动等不确定因素,2030 年市域各项设施及资源按 照 360 万人配置。 二、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中心城市(220-240 万人):中心城区。 (2)副中心城市(15-30 万人):薛家湾、树林召。 (3)重点镇(2-8 万人):锡尼镇、乌兰镇、嘎鲁图镇、敖勒召其镇、乌兰木伦镇、沙圪 堵镇、棋盘井镇、蒙西镇、上海庙镇、乌审召镇。 (4)特色服务社区(&1 万人):泊尔江海子镇等 34 个特色服务社区。 三、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 (2)市域副中心城市:薛家湾、树林召。 (3) 重点镇:锡尼镇、乌兰镇、嘎鲁图镇、敖勒召其镇、乌兰木伦镇、沙圪堵镇、棋盘井 镇、蒙西镇、上海庙镇、乌审召镇。 (4) 特色服务社区(工矿服务型):准格尔召镇等 10 个。 (5) 特色服务社区(集贸服务型):泊尔江海子镇等 7 个。 (6)特色服务社区(旅游服务型):伊金霍洛镇、等 7 个。 (7) 特色服务社区(农牧服务型):阿尔巴斯苏木等 10 个。 四、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确定的城镇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两区四轴”。 (1) 一主两副 “一主”是指中心城区。 “两副”是指树林召和薛家湾,推进适时启动撤旗设市程序。 (2) 两区 东部发展区:包括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伊金霍洛旗。做大 做强中心城区,依托中心城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准格尔旗薛家湾打造“增长三角”,带动 东部发展区的整体发展。 西部发展区:包括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采取点轴开发战略,依 托沿黄、沿边和荣乌三大发展轴线,实现一体发展。 (3)四轴 包西发展轴:依托包西铁路、包茂高速、210 国道,向北对接包头、向南对接陕西 省北部能源化工基地,构筑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综合发展轴。 荣乌发展轴:依托荣乌高速、109 国道,构筑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综合发展轴。 沿黄发展轴:依托京包兰综合运输通道,打造沿黄发展轴,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该轴 线集聚,重点发展能源化工产业。 沿边发展轴:依托南部重要交通轴线,打造沿边发展轴,重点发展资源开采、能源 化工、生态旅游等产业。第四章 第一节 一、第一产业发展引导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产业发展引导(1)深化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生态”的现代农牧业。 (2)加快实施《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土地 配套管理方式改革。 (3)强化农牧业对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保障作用,对服务业发展 的特色化支撑作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保育作用。 二、第二产业发展引导 (1)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形成资源开发、资源深度加工转化、资源综合利用、 新能源开发利用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建成国家级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 (2)努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PVC 深加工、陶瓷、氧化铝及 深加工产业。 (3)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园区建设,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 地。 (4)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羊绒服装、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企业 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 三、第三产业发展引导 (1) 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总部经济、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会展经 济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2) 重点发展以商贸服务、休闲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业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 支撑城市功能的完善。 (3)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 区。 (4) 大力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统筹规划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草原 文化旅游,打造我国西部特色旅游基地。 第二节 一、总体思路 遵循自治区重点打造沿黄河经济带的战略指导思想, 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 整合产 业园区,以自治区级产业园区为龙头,以市级产业园区和其他产业园区为协作配套基地,构 建&主导园区-协作与配套基地&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实现广域内组织产业链, 重点打造沿黄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园区体系。推进大路、独贵塔拉、上海庙、蒙西、棋盘井、 树林召等工业园区联合组建鄂尔多斯市沿黄能源化工基地。 鼓励有条件的重点工业园区单独 或联合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二、自治区级产业园区发展引导 (1)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教育培训以及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为 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列入国家级产业园区。 (2)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产品及甲醇下游产品 加工。加强与托县工业园区、清水河工业园区的产业互动,打造成为自治区级以上的循环经 济示范园区。 (3)达拉特旗树林召工业园区:煤化工重点发展甲醇、二甲醚及下游产品;建材重点 发展陶瓷、PVC 建材及特种玻璃等。积极接受包头产业辐射,在铝、镁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 方面取得突破。 (4)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制气、煤制化肥、煤制甲醇及下游加工。 (5)鄂托克旗蒙西工业园区:化工重点发展 PVC、PVA;冶金重点发展粉煤灰提取氧 化铝;建材重点发展水泥。加强与千里山工业园区的产业互动。 产业园区发展引导 (6)鄂托克旗棋盘井工业园区:化工重点发展 PVC 及多晶硅;冶金重点发展新型合 金;建材重点发展 PVC 延伸加工。加强与西来峰工业园区、乌斯太工业园区的产业互动。 (7) 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工业园区: 积极与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融合, 构筑煤气化、 煤焦化两大主导产业链,发展烯烃、乙二醇、焦炭、煤焦油深加工等产品。 (8)东胜-康巴什装备制造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煤炭机械、化 工机械、机床、仪器、仪表、新能源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环保设备、电子信息产品等制造 业。 (9)东胜轻纺工业园区:发展轻纺、酒类、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市级产业园区发展引导 (1)准格尔旗沙圪堵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陶瓷及高岭土深加工产品等。 (2)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整合图克工业项目区和乌审召化工项目区。煤化工重点发 展煤制二甲醚、煤制化肥;甲醇下游加工重点发展烯烃及合成材料等。 (3)杭锦旗巴拉贡新能源示范园区: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加强与锡尼镇新能源产业园区的一体化发展。第五章 一、发展战略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货运发展战略:推进鄂尔多斯至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煤炭产地至中部省 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 (2)客运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呼包准鄂复合型的交通走廊,构建沿黄河、沿包西、沿呼准 鄂和沿边交通走廊。 二、机场规划 (1)构建以鄂尔多斯机场为主、4 个通勤机场相互协作的高效商务服务机场体系。 (2)规划近期新增准格尔旗、乌审旗和鄂托克旗的通勤机场布点。规划年末,完成鄂托克 前旗的通勤机场建设。 (3)完成鄂尔多斯机场扩建,将其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机场升级为 4D,预留 4E 并 按 4E 级机场预留和控制周边地区。 (4)加强以区域枢纽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和航空物流枢纽建设。 三、铁路网规划 (1) 城际铁路: 规划新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鄂尔多斯―准格尔―呼和浩特城际 快速铁路,并延长至榆林。 (2) 规划“三横四纵”铁路干线:“三横”自北向南为何家塔―大塔―大滩―巴拉贡(沿 河)铁路(新建)、乌海至准格尔铁路(增建复线)、朔州―红进塔―新街―嘎鲁图―新上 海庙铁路(新建);“四纵”自西向东为蒙西-新上海庙铁路(新建)、乌拉山―靖边铁路 (续建)、包西和包神铁路、呼和浩特―准格尔旗(周家湾)―大饭铺―马栅铁路。 四、公路网规划 (1)强化“井”字型高速公路网,提升等级、完善路网、增加密度、打通出口,打造“八 横十二纵十一个省际出口二十七座黄河大桥”。 (2) 扩容改造包茂高速公路(G65),其中包头至东胜增建二线,现状沿河一级公路升级 为高速公路,与荣乌高速公路(G18)、呼大高速共同形成“井”字型的高速骨架,满足快 速联系需求。 (3)公路干线网形成“八横十二纵十一个省际出口二十七座黄河大桥”的格局。 八横为:荣乌高速公路(G18);大路至巴拉贡一级公路(沿黄一级公路);国 道 109 一级公路;兰家梁至水洞沟一级公路;喇嘛湾至巴拉贡二级公路;万家寨至伊和乌素 二级公路;榆树湾至巴拉贡二级公路;大柳塔至千里沟二级公路。 十二纵为:包茂高速公路 (G65); 德胜泰至杨家坡高速公路,即包东第二高速; 海生不浪至龙口镇高速公路;210 国道九小渡口至苏家河畔一级公路;巨合滩至大昌汉沟一 级公路;蒙西至棋盘井至芒哈图一级公路;独贵塔拉至掌高图一级公路;吉格斯太至庙沟门 一级公路; 昭君坟至毛盖图一级公路; 恩格贝至呼吉尔特二级公路; 察汗淖至付家峁子公路; 呼和木独至补浪河一级公路。 规划十一条省际出口公路, 以加强鄂尔多斯与陕西省、 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 联系。 规划二十七座黄河大桥,以方便相邻地区联系,提高资源外运能力。 五、物流体系组织 在新庙、马栅、沙圪堵、大路、树林召、杭锦淖尔、蒙西、上海庙、浩勒报吉、乌 审旗 10 处规划物流集运站;在棋盘井、东胜、阿康、札萨克、大塔和点岱沟规划 6 处物流 中心。第三部分 中心城区规划 第六章 一、城市性质 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的核心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中心, 呼包鄂 城市群重要一极。 二、城市职能 (1)我国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基地和以服务于能源、新型化工产业为主的科技研发、人 才培训、交易服务中心。 (2) 蒙陕甘宁地区重要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3) 内蒙古自治区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羊绒服装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信息技术、生 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金融贸易、总部经济、商贸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 地和以文化旅游、文艺娱乐、广告会展、体育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基地。 城市性质和规模 (4) 鄂尔多斯市的政治、文化中心。 三、 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1)规划近期 2015 年中心城区人口 115 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 173 平方公里,人 均 150 平方米。 (2)规划中期 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 155 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 224 平方公里,人 均 145 平方米。 (3)规划远期 2030 年中心城区人口 240 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 340 平方公里,人 均 142 平方米。第七章 一、 四区划定原则中心城区“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1) 禁建区:包括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敏感区、山体、河流水域、基本农田、高压走廊 等。 (2)限建区:包括林地、牧草地,机场净空区,河流水域周边,地势起伏较大的丘陵台地 等。 (3)适建区:适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区域。 (4)已建区:指现状已建成的城镇区域。 二、煤矿禁采区划定 (1)禁采区划定 新划定的鄂尔多斯中心城煤矿禁采区范围,主要加强了对东胜片区已建区北部的 安全防护,扩大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矿区禁采范围,留足城市远景发展空间;增加罕台川水 源地保护区、万利组团的禁采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位于矿区内的其他水源保护区, 应纳入禁采区范围进行统一管制。 (2) 禁采区管制措施 禁采区内严禁新建矿井, 已取得相关采矿权的可采取外围补偿的方式进行转移。 禁 采区内正在进行开采的矿区, 应立即停止相关开采活动, 并进行相关的尾矿回埋等恢复措施。 禁采区内已停止开采但发生地面塌陷、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应加强沉陷区综合治 理措施,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第八章 第一节 一、 城市发展方向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1)规划期内城市发展方向:轴向发展、南北对接。 (2)加强东胜片区和康阿片区功能协调和空间衔接,引导城市功能区向南北轴线高效有序 集聚。 (3)东胜片区在现有建成区基础上加强内部整合,以南拓为主;康阿片区重点推进康巴什 新区与阿镇一体化发展,并适当向东拓展。 二、空间结构形态 总体空间结构为“一城双核、一轴两带多组团”。 (1)一城为鄂尔多斯中心城区,包括东胜片区和康阿片区。 (2)双核为东胜片区综合服务核和康阿片区综合服务核,分别是城市南北两大片区的中心 极核,主要承担城市公共服务与综合生产服务职能。 (3)一轴为中部综合服务功能轴,为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拓展的中心主轴,主要承担区域 级和市级商业商务、行政办公、科教研发、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职能。 (4)两带为东部产业集聚带和西部新兴功能拓展带。东部产业集聚带规划为城市现代产业 布局的主要拓展带,串接东部各类产业组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汽 车贸易等产业。西部新兴功能拓展带规划为城市新兴功能集聚和特色产业拓展的重要轴带, 培育发展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科教研发等新兴产业,提升完善装备制造、绒纺等传统加工 制造业。 (5)多组团:指分布于东胜和康阿两大片区的各类功能组团。第二节 (1)东胜核心组团中心城区组团发展指引规划定位为市级传统商贸与公共服务中心, 区级行政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居住生活区。 规划 2030 年人口 120 万人。 (2)东胜拓展组团 规划定位为市级新兴现代服务中心、文化旅游服务基地和重要的生态休闲居住区。规 划 2030 年人口 20 万人。 (3)康阿组团 规划定位为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商务中心区,重要的教育研发、会议会展、旅游服务 以及创意产业基地,具有蒙元文化特色的生态休闲居住区。规划 2030 年人口 100 万人。 第三节 外围组团发展指引外围组团主要是指中心城区周边、 高速环以内的产业发展组团、 乡镇发展组团和生态休 闲旅游组团,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团、阿康物流产业组团、装备制造基地组团、石 化物流组团、 万利组团和罕台组团以及九成宫生态休闲旅游组团、 转龙湾文化创意产业组团、 阿镇文化体育产业组团和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组团。 重点解决与中心城区的功能协调、 空间对 接、设施共享等问题。第九章 第一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城市住区及居住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 2030 年,中心城区居住总人口 240 万人,居住用地总面积约为 11117 公顷,占 城市建设用地的 32.73%,人均 46.32 平方米。 (1)东胜核心组团居住人口 120 万人,居住用地面积约为 5225 公顷。 (2)东胜拓展组团居住人口 20 万人,居住用地面积约为 1105 公顷。 (3) 康阿组团居住人口 100 万人,居住用地面积约为 4787 公顷。 二、旧城棚户区改造和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 (1)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全面有 序推进东胜老城区和阿镇旧城棚户区改造。 (2)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 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3) 规划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议选址在东胜组团东南部地区、 东胜组团北部包府公路与 北外环路之间的地区、康巴什组团的北部地区、阿镇组团的西部以及南部地区。鼓励在接近 外围产业园区的居住用地上灵活安排公租房。 第二节 一、公共中心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公共中心体系。 (1)市级公共中心 包括东胜市级商贸服务中心、康巴什市级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和东胜拓展组团市级生 产性服务业中心。 (2)组团级公共中心 包括铁西行政文化中心、康巴什北部核心组团商务中心和阿镇商业服务中心。 (3)社区级公共中心 规划 22 处社区级公共中心,其中东胜片区 12 处,康阿片区划 10 处。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在康巴什新区规划市级行政办公区,在东胜铁西区、康巴什新区 东部和北部规划区级行政办公区。 原来分布在东胜老城区的市级行政办公用地逐步向康巴什 新区的市级行政办公区搬迁,部分现状零散行政办公用地需进行用地置换。 (2)商业金融设施规划 市级商业服务中心包括位于东胜片区伊金霍洛街两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位于阿 镇中心区的商业服务中心 市级商务中心位于乌兰木伦湖南岸, 同时在康巴什北部核心组团规划建设区级商 务中心。 形成四大专业市场:东胜组团北部专业市场、东胜西站站前地区专业市场、阿镇 组团西南部地区专业市场和铜川专业市场。 (3)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在康巴什新区市政府周边规划市级文化中心一处;在东胜片区的铁西新区和老城 区规划建设区级文化娱乐设施。在康阿片区结合教育科研用地布置区级文化娱乐设施。 文化产业园区: 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东胜拓展组团北部的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和康巴什 组团西北部的文化产业园建设。 加快建设转龙湾文化创意产业组团、 阿镇文化体育产业组团、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组团等外围文化产业组团。 旅游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 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东胜拓展组团南部的市级旅游服务中 心建设。在九成宫生态休闲旅游组团、阿康文化体育产业组团、转龙湾文化创意产业组团、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组团等外围组团规划旅游娱乐设施。 (4) 体育设施规划:推进东胜片区体育场建设。在康阿片区规划市级体育中心 1 处。依托 国际那达慕大会和体育主题公园开展体育开发活动。 (5)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东胜片区规划增加大型综合医院 2 处,完善专业医院设施。 康阿片区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医院 3 处,专业医院 3 处。 在各居住片区设置社区医疗机构,就近服务社区居民。 (6)教育科研设施规划 高等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中心:继续完善东胜组团西部的铁西科研教育区,积极 发展职业培训。在康巴什组团中部规划高等、职业教育中心一处,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团 规划高等教育园区一处。 科研中心:在东胜拓展组团规划集科技研发、影视、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科技研发中 心。在康巴什组团东部规划科技研发园区一处。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结合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完善敬老、便民、康复医疗、青少年活动、托幼 助残的社区关怀功能。 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公 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的校外活动需求。第十章 第一节 一、 航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 将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机场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 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通勤通用航 线网络的中心机场。 (2) 近期 2015 年按 4D 标准进行规划改造;中期 2020 年,机场成为开通国际航线的中型 机场;远期 2030 年,机场向 4E 等级发展,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二、 铁路 (1) 规划建设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城际快速铁路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 际快速铁路并向南延伸至成陵和榆林。 (2) 规划将包神铁路东胜段以及东乌铁路康阿段进行改线。 (3) 矿区铁路应完善与铁路干线的联络线建设,并尽量避免其对中心城区的分割。 三、 公路 (1) 保留现状荣乌高速公路(G18)。现状包茂高速公路(G65)城区段改造成为东康第四 快速路,新建包茂高速公路(G65)在中心城区西侧绕城而过,与中心城区外围东部新建的 包东(包头至东胜)高速公路以及高速公路连接线共同形成城市外围的高速公路环线,分离 过境交通。 (2) 规划 G210 国道改线至中心城区西侧,规划 G109 国道改线至万利组团北部,两条国道 与规划的城市环线共同形成联系周围产业组团的城市货运环线。 (3) 现有的阿松线改造成为阿镇组团内部城市干道, 阿大线改造为联系机场与康阿片区的 快速路。 (4) 规划中心城区长途客运站将形成“四主四辅”的格局。四个主要的一级客运站为鄂尔 多斯客运总站、铜川长途客运站、东胜西长途客运站与鄂尔多斯长途客运站;四个辅助的二 级客运站分别为东胜客运中心站、罕台汽车站、康巴什汽车站与阿镇汽车站。 (5) 规划中心城区将形成“两主两辅”四大货运中心。“两主”为装备制造基地货运中心 和阿康物流园货运中心,“两辅”为石化物流组团货运站和阿镇货运站。 四、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规划建设四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即东胜站枢纽、东胜东站枢纽、东胜西站枢纽和鄂尔多斯 站枢纽。 东胜站枢纽将集合呼包鄂城际快速铁路、 鄂尔多斯客运总站以及大容量公共交通系 统、公交枢纽站等多种交通方式;东胜东站枢纽将集合呼准鄂城际快速铁路、铜川长途客运 站以及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公交枢纽站等多种交通方式;东胜西站枢纽将集合包西铁路、 东胜西长途客运站以及公交枢纽站等多种交通方式; 鄂尔多斯站枢纽将集合包西铁路、 呼包 鄂城际快速铁路、 呼准鄂城际快速铁路, 鄂尔多斯长途客运站以及公交枢纽站等多种交通方 式,通过一体化设计,使乘客快速抵离,并提供舒适便捷的换乘服务。 第二节 一、 路网结构 中心城区内部道路系统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二、 快速路规划 (1) 规划“十一横六纵”的快速路体系。速路系统均采用主辅路形式。规划快速路路网规 模为 600 公里,路网密度为 0.57km/km2。 道路系统规划 (2) 十一横为东胜北线快速路、民族快速路、东罕快速路、东胜南线快速路、旅游专线快 速路、装备基地快速路、康阿北线快速路、康阿西北快速路、伊克昭快速路、康阿南线快速 路以及阿大快速路。近期可按城市主干道标准修建,远期改造为快速路。 (3)六纵为东康快速路、东康第二快速路、东康第三快速路、东康第四快速路(原包茂高 速)、机场快速路、富兴快速路。 第三节 一、 大容量公交系统规划 (1) 规划在东胜与康阿片区各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城市新型有轨电车, 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 构筑“一环四横”的快速公交系统,总长度为 252 公里。 (2) 有轨电车东胜线: 罕台――植物园――区政府――东胜站――鄂尔多斯大街――铜川 ――东胜东站,全线长 30 公里。 (3) 有轨电车康阿线:阿镇西――阿镇――CBD――阿康物流组团,全线长 23 公里。 (4) 快速公交一环: 民族快速路――东康第二快速路――阿松线――机场快速――东胜南 线快速路――铜川――民族快速路,全线长 111 公里。 (5) 快速公交四横:罕台――文化教育产业园――东胜南――东胜东站――铜川,长 34 公里;东胜西站――装备基地――东胜拓展组团,长 11 公里;康巴什北部组团――高科技 园区――保障房社区――高新区,长 17 公里;阿镇西――康巴什――高新区南区,长 26 公里。 (6) 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 BRT 的建造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采用地上地下相结合 方式。 有轨电车及 BRT 站点可在商业区与居住集中区域进行设置, 并带动城市土地开发与空 间拓展,同时需要与对外交通枢纽进行无缝衔接,方便乘客换乘。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 BRT 可分近远期进行建设,近期可采取公交快线方式,中期改造成 BRT,远期根据客流情况改造 为城市轨道交通。 二、 公交干线网络规划 (1) 规划在东胜组团、东胜拓展组团与康阿组团各自形成公交干线网络,三大组团公交干 线可南北联系,形成系统,多数公交线路集中在公交干线网络上。 (2) 东胜组团公交干线网络为“四横六纵”主要公交干线通道为:鄂托克大街、鄂尔多斯 大街、纺织街、天骄路、伊煤路、伊化路、达拉特路、那日松路、富兴快速路等。 公共交通规划 (3) 东胜拓展组团公交干线网络为“二横二纵”:中心路,中环大道等。其中,二纵可与 东胜片区主干网衔接。 (4) 康阿组团公交干线网络为“二横五纵”:伊克昭街、萨拉乌苏路、乌仁都西路、天骄 路、站前路等。第十一章 第一节 一、 规划目标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1) 至 2015 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绿地率达到 37%,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不低于 12 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 城市建设标准。 (2 ) 至 2020 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绿地率达到 38%,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不低于 13 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2%以上,巩固和加强国家生态园林城 市建设。 (3)至 2030 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绿地率达到 38%,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不低于 15 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5%以上,继续巩固和加强国家生态园 林城市建设。 二、 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构建 “一环五横,两纵多核”的绿地系统结构。 (1) 一环:沿 210 国道新线、109 国道新线、城市环线和外围高速环形成的环状生态绿 带。 (2) 五横:东胜台地山体廊道、沿荣乌高速公路交通廊道、阿布亥沟生态廊道、乌兰木伦 河生态廊道、呼和乌苏沟生态廊道,五条东西向生态绿化廊道。 (3) 两纵:罕台川-吉鲁庆沟-东西海子生态廊道、水头沟-昆独龙沟-东乌兰木伦河生态廊 道,两条南北向生态绿化廊道。 (4) 多核:城市内部多个依托大型公园绿地形成的城市绿核。 第二节 水系规划(1) 重点打造吉鲁庆沟、阿布亥沟、乌兰木伦河三条水系。 吉鲁庆沟:在包西铁路东胜西站东面和高科技园区东面分段筑坝蓄水。 阿布亥沟:在中部结合考考什纳水库蓄水,在康巴什新区东部筑坝蓄水。 乌兰木伦河:重点保护上游的乌兰木伦水库,重点打造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 湖。 (2) 在东红海子、西红海子、昆独龙沟分别蓄水造景,保护三台基水库的水域。第十二章 (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2015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0%,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率达到 90%。2020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2%,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率达到 95%。 2030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3%以上,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率达到 100%。 (2) 水环境保护目标 2015 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99%,河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城区生活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0%, 再生水回用率达到 40%以上。 2020 年,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河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5%,再生水回用率达到 50%。 2030 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河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 理率达到 100%,再生水回用率达到 50%以上。 (3) 声环境保护目标 符合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2015 年、2020 年和 2030 年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达 标率 100%。 (4) 固体废物治理目标 固体废物治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目标。2015 年,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85%,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 100%。2020 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9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 到 100%。2030 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危 险废物处置率达到 100%。第十三章 第一节 一、 用水量预测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1) 2015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高日总用水量为 30.4 万立方米,均日总用水量为 26.5 万立方米; 2020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高日总用水量为 43.4 万立方米, 均日总用水量为 38.0 万立方米; 2030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高日总用水量为 84.3 万立方米, 均日总用水量为 73.4 万立方米。 (2) 2015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需水厂提供高日用水量为 23.9 万立方米, 2020 年中心城 区及外围组团需水厂提供高日用水量为 32.6 万立方米, 2030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需水厂 提供高日用水量为 65.7 万立方米。 二、 水源规划 (1) 规划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生活用水水源为黄河水、西柳沟、罕台川水源地、木肯淖尔 水源地、哈头才当水源地、阿镇东线水源地、浩勒报吉水源地、札萨克水库及西柳沟二期、 召沟、黑赖沟、展旦召水源地等可争取的地下及截伏流水源。其中黄河水将成为中心城区主 要水源。 (2) 备用水源为神树塔水源地、甘珠庙水源地及乌兰木伦水库。 (3) 道路广场浇洒、绿化及热电厂用水采用再生水供给。 三、 供水设施规划 规划至 2015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保留现状水厂 3 座,完成在建水厂 3 座,新建水厂 2 座,扩建 1 座,总规模为 26.2 万立方米;至 2020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扩建水厂 3 座, 完成在建水厂 1 座,总规模为 34.5 万立方米;至 2030 年保留现状水厂 1 座,扩建水厂 8 座,总规模为 70.0 万立方米。 (1) 规划 2015 年、2020 年保留现状引黄一水厂,规模为 5.0 万立方米;2030 年扩建至 10.0 万立方米;水源来自黄河水和远期可争取水源。 (2) 规划 2015 年扩建引黄二水厂,规模为 8.0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为 10.0 万立方 米; 2030 年扩建至 13.0 万立方米;水源来自黄河水和远期可争取水源。 (3) 规划 2015 年完成在建柴家梁水厂,规模为 1.0 万立方米,2030 年扩建至 2.0 万立方 米;水源来自黄河水。 (4) 规划 2015 年完成在建民族街水厂,规模为 1.0 万立方米; 2030 年扩建至 3.0 万立 方米;水源来自黄河水。 (5) 规划 2015 年扩建装备制造园水厂,规模为 1.5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 2.0 万立 方米;2030 年扩建至 6.0 万立方米;水源来自木肯淖水源地、札萨克水库及黄河水。 (6) 规划 2015 年新建万利镇水厂, 规模为 0.5 万立方米; 2030 年扩建至 3.0 万立方米; 水源来自黄河水、西柳沟水源地。 (7) 规划 2015 年至 2030 年保留康巴什一水厂,规模为 3.0 万立方米,水源来自扎萨克 水库。 (8) 规划 2015 年完成在建康巴什二水厂,规模为 5.0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 10.0 万 立方米;2030 年扩建至 25.0 万立方米,远景按 30.0 万立方米规模预留。水源来自哈头才 当水源地、浩勒报吉水源地、阿镇东线水源地、黄河水。 (9) 规划 2015 年保留现状阿镇原水厂,规模 1.2 万立方米;规划 2020 年完成在建阿镇水 厂,规模为 2.0 万立方米;2030 年扩建至 5.0 万立方米,水源来自哈头才当水源地。 (10) 将郝兆奎水厂及阿镇原水厂作为备用水厂, 取消三台基水厂, 将其改造成给水泵站。 第二节 一、 污水量预测 排水工程规划 预测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均日污水量 2015 年约为 17.5 万立方米,2020 年约为 23.9 万立方 米,2030 年约为 47.2 万立方米。 二、 污水设施规划 规划至 2015 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保留现状污水厂 3 座,完成在建污水厂 3 座,新建污 水厂 4 座,总规模为 26.2 万立方米;至 2020 年,扩建污水厂 4 座,总规模为 29.7 万立方 米;至 2030 年,扩建污水厂 7 座,总规模为 50.5 万立方米。 (1) 规划 2015 年、2020 年、2030 年保留现状北郊污水厂,规模为 6.0 万立方米。 (2) 规划 2015 年建设完成南郊污水厂,规模为 5.0 万立方米;至 2030 年规模不变。 (3) 规划 2015 年完成在建罕台组团污水厂,规模为 0.4 万立方米;2030 年扩建至 2.5 万 立方米。 (4) 规划 2015 年新建万利组团污水厂,规模为 0.3 万立方米;2030 年完成二期工程规模 至 2.0 万立方米。 (5) 规划 2015 年新建铜川组团污水厂,规模为 1.5 万立方米;2030 年完成二期工程规模 至 4.0 万立方米。 (6) 规划 2015 年新建拓展组团污水厂,规模为 1.0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 2.5 万立 方米;2030 年扩建至 5.0 万立方米。 (7) 规划 2015 年保留现状装备制造基地污水厂,规模为 1.0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 1.5 万立方米;2030 年扩建至 4.0 万立方米。 (8) 规划 2015 年新建阿康污水厂程,规模为 5.0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 8.0 万立方 米;2030 年完成二期工程规模至 15.0 万立方米。 (9) 规划 2015 年新建阿镇污水厂, 规模为 3.0 万立方米; 2020 年扩建至 4.5 万立方米; 2030 年扩建至 7.0 万立方米。 第三节 一、 再生水用途及水量预测 (1) 热电厂用水、浇洒道路、绿化的全部用水采用再生水供给。 (2) 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均日再生水供水量 2015 年约为 6.5 万立方米; 2020 年约为 10.8 万立方米;2030 年约为 18.6 万立方米。 再生水工程规划 二、 再生水厂规划 结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厂,每座污水处理厂均建设 1 座再生水厂,再生水厂 规模按照全部污水深度处理预留。 第四节 一、 负荷预测 预测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用电负荷 2015 年约为 1600 兆瓦,2020 年约为 2640 兆 瓦,2030 年约为 3700 兆瓦。 二、 电源和变电站规划 规划扩建现状 500 千伏布日都变电站, 变电容量扩至 3×750 兆伏安。 规划新建伊 旗 500 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为 4×1000 兆伏安。完善中心城区 220 千伏电网结构,形成以 500 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辐射状和环状 220 千伏网络结构。 第五节 一、 负荷预测 预测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供热负荷 2015 年约为 8323 兆瓦, 总供热面积约为 16200 万平方米;2020 年供热负荷约为 10543 兆瓦,总供热面积约为 20700 万平米;2030 年供热 负荷约为 20657 兆瓦,总供热面积约为 38600 万平米。 二、 供热分区及热源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共设置 9 个供热分区。以热电厂为供热分区主要热源, 区域锅炉房为补充热源。保留并扩建现状国电热电厂、蒙泰热电厂、康巴什热电厂,现状鄂 尔多斯热电厂搬迁至罕台。规划新建 4 座热电厂,即南郊热电厂、东南热电厂、伊泰煤矸石 热电厂和阿镇热电厂。保留并扩建现状阿镇区域锅炉房、康巴什现状区域锅炉房,新建康巴 什第二、第三区域锅炉房,新建罕台区域锅炉房。 第六节 一、 用气量预测 规划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天然气气化率为 100%。预测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天然气 年用气量 2015 年为 40598 万 Nm?,2020 年为 54719 万 Nm?,2030 年为 83814 万 Nm?。 二、 气源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 供热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长庆气田第二净化厂及苏里格气田的天然气为主要气源,以煤制气作为辅助气源。 三、 燃气设施规划 规划新建罕台门站、阿镇门站、万利门站,城区内现状天然气门站改建为高压调压站。按照 组团及用地规划设置高中压调压站,共设置高中压调压站 21 座。 第七节 一、 通信工程规划 大力发展本地电话交换网、传输网、光纤接入网、宽带数据通信网、智能网,加快电信支撑 网和电信服务网的建设。推进“三网合一”进程,实现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重点推进 云计算通讯应用。 二、 邮政工程规划 (1) 规划按照平均服务人口 10 万人标准设置邮政支局;按照服务人口 2 万人标准设置邮 政所。中心城区共需设置邮政支局 24 个,邮政所 120 个。 (2) 在城区主要道路、道路交叉口、居民区等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报刊亭,邮亭及信筒。 第八节 一、 垃圾量预测 建立合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卫设施的建设、运营和 服务水平;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密闭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15 年 达到 90%,2020 年达到 95%,2030 年达到 100%。 二、 垃圾收集与处理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生活垃圾产生量 2015 年约为 1150 吨/日,2020 年约为 1550 吨/日;2030 年约为 2400 吨/日。 第九节 市政基础设施廊道规划 环卫工程规划 通信工程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管线主要包含电力高压线(220kV 及以上)、输水干线、输 气干线、输油干线、重大排水管线、供热主干线等。市政基础设施廊道结合重要交通干线、 绿化带及河流水系建设。主要廊道规划宽度为 200-300 米。 第十四章 一、 近期( 年) (1) 发展策略:就近延伸、完善框架。 (2) 发展规模发展时序规划 2015 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 115 万人。 近期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在 173 平方公里以内。 (3) 重点发展地区 推进城市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区建设。 近期东胜片区重点开发地区包括东胜森林公园东部片区、 铁西二期、 星河湾居住区等地区。 近期康阿片区重点开发地区包括康巴什北部核心组团东北 片区、康巴什文化产业园、阿镇东南片区等地区。 (4)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 在对外交通方面,启动包鄂城际铁路的建设,推进 G210 国道和 G109 国道的改线,按 4D 标 准对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机场进行规划改造, 建设东胜西站和鄂尔多斯站等大型综合交通枢 纽。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推进机场快速路和东康第二快速路的建设,加强组团间交通性主 干路的联系,并疏通完善组团内部道路体系。 二、 中期( 年) (1) 发展策略:优化布局、组图推进。 (2) 发展规模 规划 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 155 万人。 中期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在 224 平方公里以内。 (3) 重点发展地区 东胜片区以整合提升为主,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康阿片区以拓展完善为主, 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和完善功能体系。大力推进装备制造基地组团、阿康物流产业组团、罕 台组团和铜川组团的产业发展,并完善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三、 远期(2021 年―2030 年) (1) 发展策略:功能提升、结构调整。 (2)发展规模 规划 2030 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 240 万人。 远期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在 340 平方公里以内。 (3) 发展重点 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职能,推动商务办公、文化会展、科技研发、休闲旅 游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依托自然人文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强化城市特色。东胜片区 与康阿片区之间形成合理的职能分工,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从南北双城结构向轴带网络组团 结构转变,加强城市南北城市轴向间的功能联系与空间整合。 (4) 重点发展地区 东胜片区向南拓展, 建设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和生态休闲居住区。 康阿片区进一步整合提 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外围产业组团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 若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体系。 四、 远景发展构想(2030 年以后) (1) 发展策略:结构完善、一体发展。 (2) 融入区域,实现呼包鄂核心地区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与达拉特旗、准格 尔旗的联动关系,推动城市向更广泛地区辐射。 (3)城市综合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 承接商务、 休闲、文化、 旅游新兴现代服务高端职能, 全面实现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各项分目标。 (4) 多中心网络化组团结构全面形成,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形成良性互动,融为一体。 图纸目录1 规划区范围界定图2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3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 4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5 市域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引导图 6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7 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2010)
8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9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分析图
10 中心城区组团分析图
11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1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http://www./xxgk/ghjh/fzgh/397.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