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婆婆房间睡觉,我却在二楼默默地流泪流泪...

您的位置:
一岁孩子享用爬楼梯的进程,而大人却帮倒忙了,本来孩子是在?
婴儿在刚刚出生之时,除了本能的反射反应外,几乎什么都不会做,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逐渐学会原本并不会的诸多本领的呢?
其实,解释起来也并不复杂,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婴儿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吸收能力,我们称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换句话说,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的。
曾经有一个父亲抱着他一岁的儿子在广场上游玩,孩子发现了不远处的台阶,兴奋地蹒跚着向台阶跑去,到了台阶前,孩子开始手脚并用地一级一级向上攀爬,站在一边的父亲看到孩子爬得那么费劲,便将孩子抱起来一下子放在最高层,孩子立刻大哭,样子痛苦不堪。这位父亲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孩子不就是想爬上去么,为什么把他抱上去了,还要哭?
这时我一个搞教育的朋友正好路过,很心疼孩子,就走过去对那位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把他放在台阶下面让他重爬他就高兴了。这个父亲疑惑地看了我的朋友一眼,眼神中充满疑惑,但还是将孩子抱起来下了台阶,刚把孩子放下,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脸上还挂着眼泪,开始了爬台阶的工作。
当一个儿童需要学习的时候,如果被成人或其他事情阻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就会非常痛苦,长期下去,孩子心理就会被扭曲。
儿童吸收的力量是巨大的,并且令人感动。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需要和这种需要产生的力量,成人如果不能懂得孩子,就会像这位爸爸一样帮倒忙,将成人的目的当成孩子的目的。
成人上台阶是为了到达顶端,而孩子上台阶是感受台阶和享受爬台阶的感觉。所以孩子会重复地一遍一遍地攀爬,是为了爬台阶而爬台阶,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和力量所决定的。
每一个儿童自身好像都有一个勤勤恳恳、技术娴熟的老师。
人类使用得最流利的语言正是他们在婴儿阶段学到的。如果儿童在长大后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即使让最高明的学者来教他们也不可能让他们学得像说自己母语一样自如。
必然存在一种精神的力量,能够发挥作用去帮助儿童发展,而且,不只是表现在语言学习方面。
在2岁时,儿童已经可以认识周围所有的人和事物。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儿童已经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而促进自己内心的成长。
人类的所有东西都是在儿童阶段形成的,特别是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形成的。儿童不仅要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同时适应周围的生活,而且其中还有一些东西是成人无法教授的,比如智慧、信仰和民族与社会特有时情感等,这些都形成于这个阶段。
大自然仿佛能够使儿童不受成人推理方式的影响,而是使他们以自身的内在学习方法顺利地进行学习。
在成人所谓的智慧占据和改变儿童的内心以前,儿童就将它们的心理构架建设好了。
3岁时,儿童就已经打下了他的人格基础,并从这个时候开始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儿童在0~3岁这段时间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所以有的人会说,3岁上学时的孩子就是个小大人了。
心理学家们也肯定地说,儿童用3年时间学会的东西,我们成年人可能要60年的艰苦学习才能够完成。心理学家用一句话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思:“3岁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可是,儿童这种从周围环境中学习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到极致。
儿童的这种“有吸收力的心灵”可以接纳任何东西,并最终把这些东西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是的,儿童的大脑有一种与成人不同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非常之巨大。
本文「一岁孩子享用爬楼梯的进程,而大人却帮倒忙了,本来孩子是在?」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精宝育儿相关文章
宝妈求助小甜橙最近在颈部和身体都长了”水瘊子”,应该是最近天热带去公共游泳池感染的。”水瘊子““肉猴”是民间的称号,医学上称之为“传染性软疣”, 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与人的机体免疫功用的降低、皮肤擦伤或搔抓等要素有关。一般来说
宝妈求助听一个妈妈说的,她家孩子是男孩叫晨晨,小区还有一个搭档家里孩子也是男孩叫分明,两个孩子还在一个班,经常一同玩。这天放学分明要去晨晨家里玩,由于晨晨家里玩具比较多。两个孩子一同玩的时分,晨晨妈妈拿出刚买的马卡龙,挺贵的,一盒12个,让他们一同吃。
宝妈求助:小宝宝出世后,一家人常常又是振奋又是慌张,查看宝宝的时分发现,屁股和后腰处有大片皮肤发青色,医生说很正常也就并未介意。可是跟同病房的妈妈聊地利,竟意外听到一个温情的说法,感觉心都要融化了“孩子们本来都是天主左右的小天使,但在找到母亲后,必须
宝妈求助当宝宝出现了小儿惊厥以后应该怎么办呢?怎样预防小儿惊厥啊?发高烧39度以上的宝宝是不是比较容易出现惊厥,真出现了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症状小儿惊厥,我家宝宝在一岁多,发烧不到3回答者:李洪双病情分析:可能是出现了
宝妈求助:一岁2个月宝宝,偶尔突然咬牙全身用力使劲。是怎么回事症状全身性发作 全身性常有意识障碍,脑电图上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同时对称放电。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1)强直-阵挛性发作(tonic-clonic seizure):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全身肌
宝妈求助我外甥现在八岁半,老师反映他在学校表现特别差:一是上课不停地做小动作;二是几乎不停地干扰其他同学,和同学说话、逗同学笑;三是性格非常急躁;四是老师批评他一次,最多管几分钟。另外,走路时,喜欢推搡或拉扯别人,用脚去勾或踢别人的脚。但是,他在父母
宝妈求助我家宝宝刚出生就有黄疸,医生说是病理性的,有人介绍了一个偏方,是中药,我想问问新生儿黄疸天天吃中草药的偏方会怎么样?天天给吃偏方会影响宝宝的肠胃吗?症状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
宝妈求助我宝宝一岁半了,一直是我自己带,可他不粘人,谁抱都行,叫他名字从来都不会答应,了不理人不爱和小朋友玩,就算在孩子群里他也是自己玩自己的,有时自己玩得高兴他会冲我我笑,逗他玩时他也会笑,玩时候很正常,有点互动,但他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不会开口说话
病因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 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引起炎
宝妈求助您好!我孩子从小体弱多病,4个多月患川崎病在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伴有咳嗽症状,后来到儿童医院检查说有咳嗽变异性哮喘,期间用了2年多的辅舒酮治疗,现在孩子4岁了,但是停药后又要反反复复,弄的现在几乎是每周都要咳嗽,都要吃药,想请问,孩子这种情况到底
宝妈求助怀孕在家休息,但是看外面禽流感好像很严重,孕妇要怎么预防禽流感呢?具体要怎么做呢?看了好多报道,但是很多方法都不适合孕妇,有没有针对性的方法呢?症状1、潜伏期 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
宝妈求助我的宝宝1岁4个月,咳嗽有二个星期了,也不发烧,今天做X光检查说是两侧纹理多粗,两肺中下可见素条状,玟理状影,边缘模糊,延伸致肺外带,心外形大小正常。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血检为的细胞12.1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25.3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渡309 粒细胞绝对计数8
宝妈求助宝宝两个月,患有呼吸道感染百日咳病菌,怎么办?我家宝宝两个月了,医院检查呼吸道感染百日咳病菌,给打了四天的红霉素第五天要求出院了,在医院真实休息欠好,忧虑宝宝在传染其他的,回家后第二天早上宝宝声音亚了,怎么办?不想在去医院看了,有没有什么好办
宝妈求助因为我宝宝在出生十一天时因急性肺炎送到医院抢救,当时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说呼吸衰竭,脑有缺氧现象,怕会有后遗症,所以我现在非常担心,担心是不是会有后遗症. 真希望医生当时只是吓吓我们而已,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现在宝宝两个月大不会咿咿呀呀说话,我非常
宝妈求助我的宝宝还不到一岁,最近感冒了,医生说是小儿流行性感冒,请问该吃什么好?患了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孩子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食疗方有哪些呢?症状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
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
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但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喘病人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反之,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发生哮喘。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数始发
磨牙症是指睡觉时有习气性磨牙或白天也有无意识磨牙习气者,随时刻一点一点加剧,是一种长时刻的恶性循环疾病。宝妈求助:晚上去给孩子盖被子的时分,听到还有吱吱磨牙的声响,呈现了还不止一次,晚上常常磨,这是肚子里有蛔虫的预兆么? 宝牙是宝宝生长的必经阶段。婴儿
宝妈求助我家宝宝47天了,她一出生就是新生儿肺炎,住保温箱12天回家,两个星期后又是肺炎住院一个星期。出院后宝宝一直有打喷嚏,咽喉有痰.吃奶时感觉有鼻涕,偶尔咳嗽。可从前一天开始宝宝出现重咳大概8次。精神状态有点蔫,昏昏欲睡的感觉。是不是肺炎又复发了呢?我
宝妈求助我儿子出生刚满一周岁,可是最近宝宝突然发高烧,去医院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那么这该如何治疗啊?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是由阿萨基病毒a11型引起的以手,足部皮肤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季多见,是通凤凰号出品
丈夫去世婆婆怕拖累偷偷回农村,我带孩子接她,屋里景象让我泪奔
每天读点故事app作者:婴宁应宁 | 禁止转载1办公室就是个小社会,大家嘴里都说忙忙忙,可却总有时间聚在一起聊闲话。早晨的堵车、孩子的补习班、家里第三轮婆媳大战、老公又变化了藏钱地点……内容零零碎碎,但绵长悠远,且屡禁不止。去年端午节,因为不发东西,全员聚堆抱怨、气势磅礴,聊天小分队第一次达成了全员共识,而今年虽然发了粽子,却因为爆发了甜咸之争,反而不能够相亲相爱了。新来的玲子提着粽子礼盒,高跟鞋踩着节奏抱怨,“全都是甜粽子啊,单位可真小气,我从来不吃红枣的粽子,我只吃蛋黄肉粽子的……”她把盒子往办公桌上一扔,甜粽子党立刻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知道你是南方人,每个节日我们都得重新知道一遍!”我们始终记得玲子来报到的那天,那天是三九第一天,领导带着玲子进了屋,我们齐刷刷地抬头,倒吸一口凉气。玲子穿着裙子和丝袜,冲我们一笑,而我们裹着厚重的毛衣、外面还穿了马甲,全都抱着个热水袋挤在暖气边上取暖。玲子的笑容甜甜的,她的声音有点娇,“我叫玲子,我是军嫂哦,初来乍到,请多关照!”玲子是为了爱情到北方,玲子的老公大伟是军官,两个人相恋四年,之后大伟被分配到了北方的部队,玲子,一个柔柔弱弱的南方姑娘,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军。就冲着玲子为了感情的这份儿付出,我们的佩服和崇拜之情在闲聊中持续了一周,直到一周之后,我们被玲子的南北差异逼出了家乡自豪感。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玲子端着盘子,皱着眉头看盘子里炖成了糊糊的土豆,“天啊,这是什么啊,这看上去像是谁吐的!”下一个菜是红烧肉,玲子挑挑拣拣,“这么油的菜给谁吃啊。”每个炖菜都惨遭玲子的毒手和毒舌,跟在她身后打饭的同事被气出了内伤。那天玲子只打了米饭和咸菜,在她看到了汤盆里的羊杂汤的时候,玲子完全被北方的饮食打败了。她恨恨地吃着米饭,“这都是些什么菜!过分烹调,又加了这么多油,一点都不健康!再说那个汤……”老刘风轻云淡地回应了玲子,“明天食堂做包子,没有米饭。”玲子被噎得一阵咳嗽。玲子的种种言行,成为了我们下午闲聊时的瓜子伴侣。“你们说,现在都全球化了,从南方到北方,至于有这么大的南北差异吗?而且我好多同学也都在深圳上班,反应都没有这么大啊。”“不不不,你想错了,这个根本不是南北差异,这是玲子和普通人的差异才对。玲子啊,她那么挑,是因为她妈妈很会做菜,养成了习惯——”“这么一个小姑娘,能适应得了我们这的生活吗?”“没有妈妈的照顾,老公又不常在家,这么娇滴滴的小姑娘,我看够呛!”我们闲聊的时候,玲子正在隔壁办公室的电脑上做功课,她恨恨地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日常东北话学习……2三千公里的距离,二十度以上的温差,处处都显示出这里和家乡的差异。玲子放弃了她的裙子和丝袜,按照我们的配置,穿上了厚重的羽绒服,过膝的靴子,甚至还夸张地买了能盖住耳朵的棉帽子,装扮完整个人胖了一大圈。她挺过了三九天,捱过了北方冬天的夜晚,见到了漫天大雪和大雪之中街头的烤红薯。春暖花开的时候,玲子的爱情有了结晶,她怀孕了。我们办公室全员都跟着兴奋不已。大伟平时工作期间需要在部队值班,每周只能回来一次,他怕玲子一个人太孤单,特意让自己老妈过来陪伴。玲子和我们说起过她的婆婆,满是敬佩和赞美。她的婆婆是个典型的北方老太太,孩子的父亲去世得早,这么多年就靠着老太太一个人养大了儿子。老太太没来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办公室所有人心中的好婆婆。她一个人在农村住,按照季节给玲子和大伟送吃的,鸡肉、鸡蛋、蘑菇、各色蔬菜,听说玲子喜欢山里的榛子,她寄给了玲子满满一袋的榛子果仁。拆开那个包裹的时候,整个办公室发出了一阵惊呼,这么一袋子的果仁,需要采多少榛子、晾干、炒熟、再砸开才能得到啊,而砸的过程中,自己都没有舍得吃,全都攒了下来。几个生活在婆媳大战之中的女人当场发出了哀叹,这个玲子可真是好命啊。但相爱容易,相守难。玲子接来婆婆之后才发现,两个习惯不同的人相处起来并不简单。周五快下班的时候,大家又聚堆讨论“晚上家里吃什么啊”。不提还好,一提起这个,玲子哭丧着脸,“饺子,老刘,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饺子啊?冬至吃,夏至也吃,过年吃,平时还吃,我婆婆就喜欢包饺子,三鲜馅的饺子,天天都是,家里一股韭菜味,哎。”“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包饺子多麻烦啊,你婆婆有这个耐心,你还不领情!”“我哪敢不领情,可是,我不爱吃啊。我婆婆说大伟喜欢吃,所以每次大伟回来,都是饺子,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我,哼。”饺子似乎成为了导火索,顺带着引发了其他慢慢浮出水面的矛盾。原来,玲子的生活,基本是上班,下班,下班之后出去玩,回家之后懒懒地一躺。家里一直混乱到周五,大伟就会回来收拾了。婆婆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看着懂事勤快的儿媳妇,生活中竟然是这样的状态。看那成堆的衣服、沙发上堆着的零食、从来不叠被的床铺,婆婆的眼睛瞪得老大。婆婆说了几次,但玲子并不悔改,还一通歪理振振有词,“那个被子,铺在床上也蛮好看的,为什么非得叠起来啊,再说叠起来,晚上也得再摊开,多麻烦。”婆婆气得直叹气,“你哪里像是个军人的媳妇儿!”大伟打开门,就觉得气氛不对,媳妇儿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在厨房包饺子,两个人都是一声不吭。见大伟回来了,玲子从沙发上滚下来,一脸委屈地叫声老公,大伟忙问,怎么了。婆婆站在厨房忙活,瞪着眼睛,“她这是恶人先告状。”玲子委委屈屈地拉着大伟的手,“我没有,我不是恶人。”之后的二十分钟,说实话,大伟并没有听清两个人各执一词嚷的是什么。两个人从厨房到客厅,两个女人,像是一千只鸭子,吵得累了一天的大伟头都大了。他就听见玲子说:“吃饺子,天天都是吃饺子,难吃死了,我最讨厌——”一听这话,大伟黑下脸来,“玲子,不爱吃你就饿着!”玲子从来没见过大伟这么大声的说话,她反应了五秒才知道他说的是自己,一时间也忘记了回嘴,甩手进了卧室。玲子躲在卧室里打电话给自己妈妈,电话立刻就接通了,听见妈妈的声音,“玲子啊,吃饭了没有啊?”玲子的眼泪就像是断线的珠子滚了出来。“我还……没……吃。”玲子抽泣着。“哎呀,宝宝啊,怎么哭了?受委屈了呀?不哭不哭,我的宝贝女儿最坚强了,哭对眼睛不好啊,我问问大伟到底是怎么了,乖啊,玲子乖。”“你别……问了,没什么事。”玲子的眼泪和鼻涕流了一脸,只觉得说不出的委屈。再多的海誓山盟还是抵不过细碎的日子吧?我爱的俊朗少年,坚毅、宽容、宠我、爱我,可是却是个妈宝男?为了你,我吃了多少苦,可是我来东北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我这么迁就都是为了谁啊?门轻轻地开了,大伟走进来,他没有说话,从身后轻轻抱住了玲子。“滚开,别碰我,呜呜,我讨厌你……”靠在大伟的肩上,玲子虽然又哭又闹,但却在大伟的怀里渐渐安静了下来。“玲子,你知道吗,我父亲走的早,妈为了供我读书,一个人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那时候我们娘俩很苦,但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吃点好的。“我家园子里总种着几垄韭菜,一把韭菜,磕一个鸡蛋,就能给我包一顿饺子。为了这顿饺子,我妈得小心地算计着韭菜收割的日子,为了包这顿饺子,她天不亮就得起来。“我早晨一起来,就看见桌子上用毛巾包着,扣着的铝盆里放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她已经下地去干活了。我知道,她这一天吃的,可能都是苞米面的大饼子。“你是南方人,你不爱吃饺子,我理解,可是玲子啊,饺子是我妈能做出的最好的东西了。你就这么当着她的面说难吃,你没看到她当时的表情,就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说着话的大伟,声音越来越低,直至哽咽。玲子回抱了大伟,用很低很低的声音说:“老公,我错了。”两个人互相擦了眼泪,相视一笑,大伟拉着玲子的手,“走吧,我们吃饭去,都等着你呢。”大伟拉着玲子走出卧室,餐厅里,桌子上摆的饺子一个未动,婆婆很不安地看着玲子,“饭我已经煮上了,马上就好,大伟你过来,你看看这菜得怎么做,我学一学。”玲子的眼泪又下来了,她走过去拉住婆婆,“妈,别忙了,刚才是我不好,我们吃饺子。”3从那以后,也许是入乡随俗,玲子适应了北方的天气,更适应了北方的饮食。下班之后,玲子不再出来玩闹,连最喜欢的逛街也戒了,竟然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包饺子。她包的饺子,脸皮极厚,肚子里却是瘪瘪的,和婆婆包的皮薄大馅的饺子相差甚远,辨识度极高。每次一端上桌,婆婆心疼儿子,赶紧往自己的碗里放玲子包的饺子,还一直告诉儿媳妇好吃,大伟看娘吃的这一碗饺子,皮厚的几乎咬不动,更是不忍,也挑玲子的饺子夹。剩下的反而都是大肚子的婆婆包的饺子,玲子的饺子总被夹光。结果就是,不管大伟和婆婆怎么劝,孕妇应该多休息,玲子却总是热情洋溢地忙里忙外,越帮越忙。玲子是在单位的时候,突然临产的,她突然一阵难受,吓坏了办公室里的所有人,七手八脚,总算是叫了救护车。打给大伟的电话,却打不通。当机立断,电话打给了玲子的婆婆。在这之前,我们去玲子家玩的时候,见过玲子的婆婆,一个朴素的老太太,不怎么说话,只是忙里忙外地给我们准备吃的。怎么也没有想到,婆婆却像是准备好了一样,她赶在玲子进手术室之前来了医院,还拎着被子、小衣服、甚至是奶瓶这些东西。玲子推进手术室之前,婆婆握着玲子的手,轻轻给玲子擦汗,“闺女,别怕,妈在外面等你。”玲子的婆婆,虽然给玲子擦汗,但玲子进去之后,她的汗就下来了。我们扶住她,“阿姨,你没事吧?”“没事,我没事,只是,有点害怕。你们不知道啊,孩子,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走一遭,我家玲子平时就弱,玲子不会有什么事吧?”护士出来的时候,她几乎是扑了过去,一下子抓住护士的手,“我闺女,闺女没事吧?”以至于送进病房之后,护士都说:“不就是生个孩子嘛,可把你妈妈吓坏了。”玲子看着婆婆,两个人相视一笑。等大伟得到了消息,赶回来的时候,媳妇儿在床上、孩子在摇篮里、妈守着摇篮。“媳妇儿,你辛苦了。”玲子眨眨眼,“你猜,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怎么?你不喜欢女孩?”“人家都说,女孩长得像爸爸,要是女孩,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大伟妈一下子乐了,“来吧,过来看看你的倒霉闺女。”三个人都笑了起来,屋子里温馨而且快乐。如果能一直这么快乐,就好了。4从女孩到女人,褪去少女的青涩,承担更多的责任,是女人最大的成长。可谁也没有想到,玲子从女孩到女人,竟然由南方人变成了北方人。有了孩子之后的玲子,说起话来,掐着腰,瞪着眼睛,说话完全是东北口音,比北方人更北方。与一年之前的细声细气,一脸娇羞的玲子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好事者就跑去问玲子,玲子拽着词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玲子白天上班的时候,婆婆在家里照顾孩子,晚上的时候换玲子来照顾。婆婆白天要看着孩子,还要抽空做饭,收拾房间,洗衣服,婆婆很辛苦。而玲子,白天要上班,晚上的时候还要半夜喂奶,哄孩子睡觉,玲子也很不容易。两个人都忙里忙外,却出奇地合拍,而且一致拒绝了大伟提出的雇个人帮忙照顾孩子的想法。玲子的女儿叫菲菲,菲菲会爬了,会走了,会说话了,到后来,奶奶牵着手,送去了幼儿园。看似走在正轨上的小日子,总是因为不相干的人,变得脱离轨道。大伟出事那天,是个很热的晴天。电话是部队打来的,一次寻常打靶,两个孩子因为一点矛盾举起了枪。大伟是连长,他赶紧阻止,可是一个孩子在慌乱中还是扣动了扳机,大伟挡住了子弹。玲子见到大伟的时候,大伟胸前染红了一大片,已经没有了呼吸。“大伟!大伟!你醒一醒,我是玲子啊,我是你老婆,你看我一眼!你不要老婆了吗?那妈怎么办,菲菲怎么办,你说啊?你和我表白那天,你和我说,你不仅会保护祖国,更会保护我,我呢?我怎么办?你说啊。”她疯了一样摇着大伟。凌乱的头发、嘶哑的嗓子、红肿的眼睛,玲子看人的眼神里是一种绝望的恨意,医院里是部队的领导,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想帮大伟整理仪容也遭到了拒绝,玲子抱着大伟,不允许任何人靠近。“怎么办?”所有人束手无策。大伟的兄弟擦擦眼睛,“叫老太太来吧,”“能行吗?老太太快七十了吧。”“实在没别的办法了,我见过老太太,是个明理的人,让她来劝劝嫂子吧。”大伟妈在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一切,她安安静静的,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到了医院,大伟妈看着披散着头发的儿媳,看着她怀里的儿子,她拉起了儿媳妇,“玲子,别哭了,妈来了,来,孩子,你看着我,别怕,妈在呢。”玲子很茫然地抬起头,哇的一声又哭了出来,“妈,大伟走了,妈,我们怎么办啊?”大伟的妈妈抱住儿媳妇,“大伟走了,还有菲菲呢,别哭了,你得好好的啊,妈不能没有了你。”师长握着大伟妈的手,“阿姨,我没能照顾好大伟,我对不起您。”“不,别这么说,你们都是好孩子,大伟也是,他救了个孩子,我儿子是好样的。”屋子里没有一个人不流泪。5对于玲子来说,那段日子的记忆对她来说,始终很模糊。婆婆忙里忙外地做着本该她做的各种事情,爸妈也特意赶来看她,可玲子躺在床上,谁来看望也不言语。她总是回忆起从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那时她大学刚开学,去图书馆借书,她长得娇小,图书馆书架最顶端的书总是够不到,她蹦了几次都差一点够到。正着急的时候,有人把那本书拿下来递给了她。他就站在那里对她笑,他文质彬彬,但眉间英气。她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午后,有一道光正洒在他的身后。“谢谢。”她一下子就脸红了。她接过书就坐回了座位。一张纸条递了过来,“同学,我也想看这本书,你能在看完之后借给我吗?”她抬头,就看见还是他,可这次却是他脸红了。就这么认识了,他叫魏伟,是国防生。一见钟情这种事情,简直比中彩票的概率还小,那么两个人互相一见钟情呢?玲子的父母都是通达的人,他们支持玲子追求爱情,就这样,玲子选择了跟随大伟随军。现在想来,恍若隔世。大伟,你扔下这一老一少给我,我该怎么办呢?想起一次两个人约会,约在学校的足球场。可是大伟不在,夜色渐渐笼罩,路灯晕黄的光,玲子在足球场上转了好久,可大伟就是不在。足球场上好多人,可是哪个都不是他。大伟,你去哪儿了呢?找来找去,玲子着急起来,就记得她越来越找不到。后来,她坐在地上,委屈得不得了。突然有人拍她,站在她的背后,还是那个让她急,却不会让她恼的大伟。“亲爱的,我给你去买了饺子。”“我不吃,我减肥呢。”“好好好,先放着吧,等晚上你饿了再吃。”那天玲子委屈得不得了,发着神经地抱住大伟,“你怎么才来,我以为你不来了呢。”大伟笑,“别怕,我怎么舍得扔下你,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也会在别的地方,守着你。”他还是笑着,但却把她一点点从怀里拉开,“玲子,好好的,我一直都在你身边。”说完这句话,大伟就转身走了,玲子在后面急着大叫,“大伟,大伟,大伟,你去哪啊?”……“玲子,玲子,醒醒,又做噩梦了。”玲子睁开眼睛,却是婆婆,床头放着一盘饺子,三鲜馅。6日子总算翻过了这令人心碎的一页。玲子的妈妈要回广州了,临走的前一夜,她问玲子,“往后的日子打算怎么办啊?”玲子空洞地一笑,“上班,下班,养孩子,养老人。”玲子的妈妈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玲子,和我回去吧?”“啥?”“和我回广州吧,孩子我给你带,把北方这一切都忘了吧,回家,咱们重新开始。你还年轻,总不能……”玲子坚决地摇着头,“不,我不回去,我的家,就在这。我不能扔下婆婆不管。”“可是——”“妈,你和我爸注意身体,别惦记我。”两个人登机的时候还是一步三回头,但玲子却坚定地冲他们摆手。日子恢复了寻常。上班、下班、回家。那段时间玲子非常宅,下班了就回家,婆婆接了孩子回来,两个人一起做饭,看孩子写作业,讲学校里的事。两个人都不提别的事情,虽然独自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心事重重。每天清晨,玲子都看着大伟的照片,默默地说,“放心吧,没有了你,我是一样的。”天气开始转冷之后的一天,孩子的幼儿园打电话给玲子,“是菲菲的家长吗?今天没人来接孩子放学啊。”玲子心里慌了,婆婆没有去接孩子?电话打给婆婆,那头好长时间才接了电话,“玲子啊,你去接菲菲吧,我没去。”“妈,你在哪呢?”“我啊,我回老家了。”说完就挂了电话。玲子接了菲菲,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冰箱里放满了婆婆包好的速冻饺子,她的衣服却都没有了。毫无征兆的,婆婆回了老家。玲子一下子愣住了,为什么呢,她不知道。电话再打过去,婆婆的声音不似往常,“玲子,电费、水费卡都在第一个抽屉里,存折在第二个抽屉,你收好。我不在那,你照顾好自己。”“妈,你为什么突然回去了,为什么?”一阵沉默,“玲子啊,我不能一直陪着你,你得有自己的新生活,电话费贵,我挂了啊。”菲菲哭,玲子也哭,她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一样,她抱着菲菲。“菲菲,怎么办,奶奶也不要咱们了,咱们怎么办?”婆婆走之后的两周,她和菲菲吃的一直是冰箱里的速冻饺子,吃过饭两个人就看着电视,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菲菲也变得懂事,原来总是缠着奶奶要这要那,现在每一件都学着自己动手。直到两周之后,玲子才知道,为什么婆婆突然回了老家。那是一个周日,玲子带着菲菲去超市,从超市回来,她拎着一袋米和一大袋蔬菜水果,重得直咬牙。邻居张婶就这个时候从小区乘凉的花坛走过来帮忙,“小玲回来了啊,我帮你拿。”“谢谢你了,张婶。”“谢啥,你也是个刚强的,小小年纪,一个人吃这么大的苦。”张婶叹口气,“小玲啊,张婶想问你,想不想再找个人啊?”“什么人?”玲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哎呀,我就直说了,给菲菲再找个爹啊。你才多大岁数,现在婆婆也回老家了,你没有拖累,虽然有个孩子,但你这年纪,这模样,这工作,张婶手头就有一个,离婚的,也带个孩子,玲子——”“你说,我的婆婆是个拖累?”玲子没头没脑地问了这么一句。“哎呀,玲儿啊,这人都是现实的,大伟没了,她和你就没什么关系了,有她在,你还怎么再找人啊,总不能就这么和她过一辈子吧。张婶这都是大实话啊……”谢过了张婶,玲子总算是拖着这两大袋子的东西进了家门。一进门,她就躲进了卫生间,放水,洗澡,画眉,梳妆。打扮整齐的玲子和刚才满脸汗水的样子大不相同,她问女儿,“妈好看不?”闺女非常捧场地点头,“好看,妈妈,什么事啊?”她印象里,只有大事发生,妈妈才会盛装打扮。玲子笑了,“闺女,走,我们去接奶奶回来。”7大伟的老家,偏僻而复杂,需要坐火车,之后倒客车,再之后坐个人的黑车才能到达。之前她只和大伟来过一次,这次能找到,还是靠着婆婆邮过来东西附带的地址。折腾到的时候,已经是太阳落山。总算是找到了婆婆的家。农村的门不习惯上锁,玲子推开门(原题:《食爱物语之三鲜水饺》作者:婴宁应宁。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 ,下载看更多精彩)(谈客为读点故事旗下媒体号)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谈客故事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默默地流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