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几年以后就几岁不可以考驾照翻案了?

此人是谁?为何逝世后毛主席说我错了,连说三声翻案?真相惊人!
此人是谁?为何逝世后毛主席说我错了,连说三声翻案?真相惊人!
咆哮吧历史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虎气雄风、一世坚强,但往往忽略了他柔情似水、忧患如山的另一面。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7月共产党决定组织南昌起义。7月28日,周恩来再度会见贺龙,当时,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共产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向他下达了率领二十军参加起义的决定,贺龙表示坚决执行命令。周恩来为起义争取到这样一支有生力量而高兴,于是任命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与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共同领导起义活动。贺龙一参加革命,就成为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
1955年,由于贺龙在南昌起义和红军中的历史地位,贺龙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在清理林彪集团的材料过程中,毛泽东逐渐了解到“文革”中所谓的贺龙问题的真相。由于受到林彪等人的迫害,贺龙被非法关押两年之久,最后于日在北京301医院被迫害致死,终年73岁。为此,毛泽东对于贺龙元帅的死非常自责。1973年2月底,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召见张春桥时,对他谈到了贺龙,并且说:“我看贺龙没有问题,策反他的人,贺龙把他杀了。”为此,他自责地说:“我有缺点.听一面之辞。”然而,张春桥却对毛泽东的交代密而不宜,既不向中央政治局传达,更谈不上去着手为贺龙平反的工作。12月21日,在调动八大军区司令员时,毛泽东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上讲话。他再一次提出说:“我看贺龙搞糟了。我要负责呢。”他又说:“当时,我对他讲,你呢,不同,你是一个方面军的旗帜,要保护你。总理也保护你呢!”他第二次指出:“要翻案,不然少了贺龙不好。”最后,他再一次作自我批评说:“都是林彪搞的。我听了林彪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毛泽东如此自责,两次提出要为贺龙平反、“翻案”,可还是没有得到贯彻。到了日,毛泽东又催问这件事。在一次谈话中,他问道: “贺龙恢复名誉搞好了没有?”,对贺龙之死,毛泽东深感痛心。有一次会议,当讲到贺龙时,毛泽东连声说:“翻案,翻案,翻案!”毛泽东和邓小平谈话时又说,要给贺龙平反。邓小平立即在政治局会议上作了传达。在获悉还没搞好时,他生气地说:“不要核对材料了。”在毛泽东三次过问之下,党中央终于于9月29日发出中央25号文件《关于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毛泽东亲自为贺龙翻了案。次年6月,在贺龙逝世六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在八宝山举行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病重的周恩来亲自参加,并发表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对贺龙的战斗一生作出了评价。贺龙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他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大公无私,刚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达大度,爱护战士,关心群众。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日,贺龙最后一任妻子薛明因病逝世,享年95岁。这是中国十大元帅夫人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咆哮吧历史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尽在咆哮吧历史!
作者最新文章“死刑犯”坐牢20年翻案:对冤案制造者追究到底(2)-中新网
“死刑犯”坐牢20年翻案:对冤案制造者追究到底(2)
日 03:49 来源:新京报 
  杨明始终未做有罪供述,日,杨明被逮捕。日,贵州黔东南州检察院提起公诉,指控杨明故意杀人。起诉书中写道:王家凤得知杨明与杨雪梅相恋后,1月21日到杨明家与其争吵,次日凌晨一时许杨明将王家凤扼死,并抛尸屋后荷花塘。
  女友证言成为关键证据
  “当时只判了死缓,很明显这是留有余地的判决。”
  实际上,让杨明最终深陷牢狱之灾的,是当时他女友杨雪梅的证言。
  日,杨雪梅因涉嫌杀人被刑事拘留,9天后,又因涉嫌赌博收审。直到5月23日杨雪梅被释放。
  杨雪梅被拘押期间共作出四份供述,均和她涉嫌杀人以及赌博无关,而是关于杨明涉嫌杀人。杨雪梅直到第四次提审,才作出指向杨明涉嫌杀人的供述。
  按开庭时公诉机关宣读的证词,1月21日晚,她留宿杨明家,睡在三楼,次日凌晨大约2点,听到一楼的卡拉OK厅有音乐声,还有女人吵架的声音。她听到“嗯,嗯”的呻吟声。后来上楼睡觉的杨明告诉她是同王家凤吵架。杨雪梅称第二天发现杨明脸上有三道抓痕。
  此时已被羁押的杨明并不知道女友也被刑事拘留,更不知道女友在警局做出的供述。直到一审开庭,他和律师还对无罪判决充满信心。听到检方陈述杨雪梅的证词时,他呆住了。“完全出乎意料!”杨明说,他在庭上大喊:“她在说谎。”“简直一派胡言,想不通她为何这么说!”回到看守所,他还气得直哆嗦。“当时恨死她了。”
  “我当时就申请让杨雪梅出庭,现场对质。”杨明说,他的家人也书面申请证人出庭,但都未能如愿。
  杨明的一审辩护律师杨敏为杨明做了无罪辩护。他认为,指控杨明杀人很荒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比如按警方的认定,王家凤已在1月21日被杨明杀害。但却有多名证人证明曾在此后的1月23日及26日在舞厅等地见过被害人。即使对于关键证人杨雪梅的供述,不能排除其被威胁及引诱作证的可能性,她的证言合法性存疑。
  杨敏曾和另外两名律师进行现场模拟。当时天气寒冷,门窗关闭,在杨明家三楼根本无法听见一楼的打闹声。
  日,此案第一次开庭审理。黔东南州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日,检察院重新起诉,但没有增加任何证据。12月26日黔东南州法院认定杨明故意杀人罪名成立,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日,贵州高院裁定驳回杨明的上诉,维持原判。
  杨明说,当法官把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书宣读给他时,他情绪一下子失控,“我没罪,你们凭什么判我死缓?”
  他的举动让一名法官不知所措,“还从来没人敢和我们拍桌子。”
  杨明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法官没有办法,收走了判决书。怕场面再度失控,两名警察把他架回了看守所。
  回到看守所,他一下子瘫坐到地上。“那时绝望到已经哭不出声来了。”就坐在黑暗里,默默地流眼泪。
  天柱县公安局法制办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杨明案发生时,指导公检法机关办案的还是1979年的《刑法》。“当时的背景是疑罪从轻、从有。”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才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而杨明正好赶在新旧刑法交替之时。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当时的确作出了补充侦查的决定,可是公安实在收集不到新的证据了。“当时只判了死缓,很明显这是留有余地的判决。”
  “减刑是对我的侮辱”
  狱警拿他训诫其他不听话写申诉的犯人:“你看杨明,快20年了,有什么用?”
  杨明不服判决。在监狱,他拒绝劳动改造,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申诉上。
  监狱里有几条生产线,做丝锥、齿轮等零件。劳动的好,会得到加分、减刑的奖励。
  “我要写申诉,没空。”拒绝劳动改造的后果,是除了一次被关进几个人同住同吃的狭小牢房,不能出去活动外,他很少遭受惩罚,更没有被减分。杨明后来慢慢明白,“很多狱警都知道我的事,他们同情我,所以对我比较宽容。”
  他不停地写申诉。从看守所写到监狱,每天至少6个小时。写到手麻得不听使唤,方块字成了无法辨认的线条条。
  如果手不受伤,他可以写得更快。杨明说,他的右手留下了刑讯时的伤。字写多了,手指吃劲,牵着整个胳膊疼。他要不时地甩胳膊缓解疼痛。
  申诉材料的每页信纸上,他都用大拇指按下两个清晰的红手印。
  他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贵州省相关机构等寄出了反映冤情的控告信,他记得很清楚,一共寄了625份。他也向全国各地的律师事务所、媒体发出求助信。
  他直接写信给有关领导,后来这些官员中很多人都落马了。杨明忍不住乐起来,他描述如何满怀虔诚地写给时任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的周本顺,“亲爱的周秘书长……”“谁知道后来也落马了,”他叹息起来。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申诉材料转一圈,又回到原点。
  他记得监狱里的信箱,等管理人员去开锁取信时,锁锈住,不得不用棍子撬开,犯人们塞在里面的待寄的信落了厚厚的灰。很多时候,申诉材料发不出去。
  杨明一次次跑去问有没有回执,管教人员用一个字回复他:滚。
  他成了监狱里的反面教材。狱警拿他训诫其他不听话写申诉的犯人:“你看杨明,快20年了,有什么用?”
  杨明还拒绝减刑,拒绝死缓减刑为无期。有人问他,不怕死吗?“不怕,绝对不怕。”
  杨明说,“从头到尾,都自信。有理走天下。”
  监狱管理局的一位干部多次找杨明谈话。这位干部告诉杨明,即便他不争取积极表现减分,也可以考虑给他减刑。
  杨明一口回绝:我没罪,谈何减刑?减刑是对我的侮辱。
  监狱最后还是给杨明减了刑,从死缓减到无期。
  潮湿的环境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跑步。在监区外,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他一天跑30多圈。
  杨明说,在监狱里,人的机能是会慢慢衰退的,比如记忆力。很多人没事做,就只能数蚊子,还有身上的包。
  夏天的牢房是被蚊子包围的,每天身上都咬出百余个大包。他甚至学会了辨识监狱里的蚊子和外面的蚊子的区别。监狱里的蚊子,从远处飞来时,突然加速向人进攻,不像外面的蚊子,嗡嗡嘤嘤地着陆到皮肤上,让人很难察觉到。
  在狱中,杨明听到了最好的消息,也等到过最坏的消息。女儿考上大学,父亲去世。他说,没有最绝望的时候,每一天都是绝望的。
  “要么死在牢里,要么清白出来”
  “20年了,他自己从没有放弃,一直不认罪,一直在申诉,这让我们很震撼,也坚定了他无罪的信心。”
  转机还是来了。
  2013年初,北京律师张磊和贵州律师王宗跃接手了杨明的申诉案。
  张磊说,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此案存在严重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只凭一个证人的间接证据定罪,而且是在证人处于关押的情况下作出的证言。但这样的关键证人最后却没有出庭。”
  张磊说,让他下决心代理这起案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杨明的决心。“20年了,他自己从没有放弃,一直不认罪,一直在申诉,这让我们很震撼,也坚定了他无罪的信心。”
  张磊对一次会见杨明时的情景记忆深刻,那天一整天都在下着很大的雨。在监狱办公室里,杨明习惯性地低着头说,我没有杀死她,我是无罪的,我要申诉,要么我无罪走出这里,要么我宁愿死在这里。
  2014年10月,贵州省检察院启动复查“杨明故意杀人案”。日, 贵州省检察院发出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该院以“生效判决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决定向贵州省高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今年8月11日,贵州高院再审判定,杨明故意杀人的事实及理由均不能成立。判决杨明无罪。
  杨明的无罪释放,令杨家欢欣鼓舞。而被害人王家凤的家人则感到愤懑。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疑罪从无”。
  王家凤的父母和哥哥均已去世,今年6月11日,杨明故意杀人案再审第一次开庭,王家凤的姐姐出庭。
  在法庭上,她大声质问法官,“不是他还能有谁?”
  8月11日,王家凤的弟弟王家军,听到了杨家接杨明回家的鞭炮声。这让他很不满,认为杨家大张旗鼓。他认同当年办案的一位周姓警官的说法,这名警官也听说杨明将无罪释放。“他很确定地和我说,凶手就是杨明。”
  “我们就是要一个真凶,”王家军说,“如果他不是,那凶手是谁呢?”
  指证自己杀人的恋人杨雪梅,在杨明入狱两年后死于一场意外,在广东打工期间坠楼。“我一开始挺恨她的,但知道她去世的消息,我的仇恨逐渐消解。她当时被无故关押了50多天,估计也吃了不少苦,身不由己吧。”
  “一切从头来”
  对于自己曾经遭受的刑讯逼供,他说一定要追究下去。“我一定要找到这些人”。
  从监狱出来后,相关部门找到杨明说要给他恢复在火电厂的工作。但他没心思考虑这些,他和母亲暂时住到了贵阳的亲戚家。
  他参加了两次小范围的同学聚会,他尽量不去聊收入、房子这些话题。“同学们也怕我尴尬,都不提这个。”杨明说,大家都只谈孩子、老人。可他还是明显感到了落差。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车,有的还是奔驰、宝马。“坐在车里真舒服啊,”他感叹,随即又开始失落。“我不是嫉妒,但想想自己啥都没有,越想越凄凉。”
  同学特意载着他在贵阳市区转了一圈,高楼间一条条繁华的商业街,让他不住感叹,“发展太快了,和上学那会儿完全不一样了。”
  同学邀请他去家里坐坐,他客气地婉拒了。同学们都在市区有房子,有的不止一套房了。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家。那座四层的小楼,在他入狱后,不得不卖出去一半,维持给他申诉的花费。房子年久失修,屋子潮湿发霉。
  入狱后,他在三层的卧室摆设还保持着原样,家具都是20多年前结婚时置办的。只有过年时,母亲周德英会把家人召集到这间屋子,一起坐着,看电视里的春晚。老人认为这是对身处监狱的儿子的一种怀念。
  回来后他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以前没见过的,比如电梯。他搞不清楚怎么按楼层数字,经常坐错。他看到女儿上网,感到很稀奇,“这个看着挺好,我要学。”
  女儿帮他注册了微信,他在介绍里写道:“一切从头来”。
  对于申请国家赔偿,他没有什么想法。“你说赔多少能换回我20年里失去的?”
  具体的打算呢?他说不清楚,51岁了,做什么都晚了,身体也早不如前,他感到迷茫。
  “在里面待太久了,先出去转转吧。”他很想去北京、上海和香港。那里曾是他梦想生活的地方。8月27日,他去社区警务点提交了办理身份证的申请。他说等办好了身份证,就动身。
  一个人静下来,他总是想监狱里的事。恨自己的20年就这样没有了。
  对于自己曾经遭受的刑讯逼供,他说一定要追究下去。
  “我一定要找到这些人”。
  想了一会儿,他说,我要从长计议。
  □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贵州贵阳、黔东南州报道
【编辑:官志雄】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岁不可以考驾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