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木马病毒和木马

联系方式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沟通确认必填项,请输入正确的QQ号必填项,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必填项,请输入正确的邮箱确定亲,要输入内容才能提交哦~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尽快核实~千万别点!这6种短信里有木马病毒
[摘要]经过梳理发现,此类短信最常见的有这样六大类,这些短信里有木马病毒,点后盗刷你的银行卡。如果您的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您可能会随手删掉,但如果这条短信中出现了你和你的朋友的名字,您可能就会把它点开。但如果您真的这样做,您的银行卡,不管是否开通了网银,都有可能不再是您的了。起底六大“电信诈骗术”,今天为您解码手机木马病毒。朋友发来“重要提醒”,银行卡半小时被盗刷2400元安徽宣城市民孙先生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对方直呼他的全名,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注意一下这个”,留在最后的是他的朋友的名字。孙先生出于好奇点击了链接,结果在半个小时里接连收到了数条短信通知,他的银行卡陆续产生了七条消费记录,合计2400多元,这时孙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中招了。有这六种说法的短信都是诈骗短信很多手机用户都收到过类似的诈骗短信,经过梳理发现,此类短信最常见的有这样六大类:1、这是上次聚会的照片,好珍贵的留影,你快看看吧。2、你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实在让人不能原谅!3、这是您于某日某月某地交通违法记录,请查看。4、家长您好,这是本学期学校总结学生各项表现资料,请查收!5、有人悄悄关注了你,点击了解!6、这是你的丈夫/妻子在外面开房的记录,有图为证!诈骗剧本往往紧跟社会热点变化噱头,但不变的是短信中的短链接,它是此类骗局的关键招。每天近7万用户感染手机病毒,重要信息全泄露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在2015年,平均每天就有将近7万用户手机感染支付病毒。2016年第一季度,手机支付病毒感染用户持续增长,达到了780.2万人次。据了解,手机病毒是从网上购买的,通过租用伪基站群发带毒短信,从而形成了木马病毒的第一波扩散。一旦有人打开病毒链接,骗子就会获得受害人手机中的通讯录,以受害人的名义发送给通讯录中的熟人,这是病毒的第二波扩散,也更容易让收信人上当。第二波扩散之后,木马病毒就会呈几何级扩散,每一个点开链接的人,手机就不再只属于自己了。大揭秘!银行卡竟是这样被盗刷的由于控制了受害人的手机,验证码可以轻易获取。那么有了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账号和验证码,就能使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网购了吗?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个账户,并选择一件实物商品,进行支付。进入支付环节之后,记者选择了快捷支付方式,平台要求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码四项基本信息。点击同意支付之后,平台向记者登记的手机号码发送了一串动态验证码。输入该验证码之后,平台显示完成支付。正如犯罪嫌疑人所说,平台并未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就能完成支付。这就是骗子为什么要通过此类快捷支付平台进行套现的原因。快捷支付更需要“安全带”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的快捷支付方式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骗子之所以把快捷支付作为转款的工具,正是抓住了个别快捷支付平台的安全空隙。记者向移动安全领域专家了解到,安全系统相对严密的支付平台,可以在用户账户出现登录异常的情况及时提醒和停止支付。但专家同时指出,由于提高快捷支付的安全系数需要大数据安全技术和专业的团队,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在国内并不是所有的电商都能做到。警方提示:谨防木马 中毒莫慌首先要避免让手机中毒。警方建议智能手机机主,收到手机短信里面含有网页下载链接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点击。如果是来自一些移动官方服务号码的短信,应打电话核实后再点击。其次,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收不到短信,应检查手机是否已中毒。同时,警方还建议将银行卡与手机号绑定的手机机主,严格控制银行卡里的资金量,以便在手机中毒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maeyuan]
热门搜索:
| 沙发被刮花一点 房东要扣我300元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50万部手机感染超级手机病毒 制作木马者已落网
陈军 揭明玥
因点击了短信中的一条网址链接,手机就自动将这条病毒短信群发至通讯录中所有号码,以致不少同事和朋友手机相继中招。3日,家住汉口永清街的何爹爹,为了这件闹心事,花了一上午时间给朋友轮番赔不是。本月2日,一种名为“蝗虫”的超级手机木马正疯狂传播。专家提醒,该病毒仍处于爆发期,用户不要点击短信链接,已经中招的用户可下载安全软件查杀。老爹手机中招狂发短信前日早上6时许,64岁的何爹爹被一条短信吵醒,发短信的是一名原单位同事,而短信则是一个网址,无具体文字内容。因两人长久未联系,对方突然发来短信,何爹爹还以为有啥急事,就点了进去。哪知,何爹爹这轻轻一点,手机像着魔一般,逐一向他手机通讯录中的号码发送这条短信。何爹爹“掐不住”,只得关机,但已有100多人收到了这条短信。随后,有的朋友手机也中毒失控,又重复向他再发送一次。无奈之下,一整个上午,他都在不停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向朋友们道歉,提醒他们不要点击链接。“稀里糊涂手机突然失控,这10多元话费还不知找谁赔呢?”这并非何爹爹一个人的遭遇。昨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日凌晨,深圳网警陆续接报群众手机感染“××神器”木马病毒的警情,17个小时后,抓获制作传播该病毒的犯罪嫌疑人李某。50万部手机被熟人感染由于诈骗短信发自朋友等熟人圈,用户对这种“直呼其名”短信的抵抗力不强,让病毒迅速感染手机用户。某互联网安全中心则通报称,截至昨日下午6点,全国已有超过50万部手机被感染。记者检索微博发现,有用户因发送大量短信后欠费停机。百度手机卫士安全专家指出,这种病毒短信中的链接使用CDN为开头,以APK为结尾,明显属于不安全的下载软件。木马专挑“熟人”下手的特性,还助长了感染数量滚雪球般增长。记者测试发现,该链接只能用安卓的智能手机点开,使用苹果和微软系统的手机则无法打开。相关专家解释,APK则是安卓系统的安装包,所以这个病毒只会对安卓手机产生影响。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手机安全专家陈宏伟分析,“蝗虫”木马存在群发诈骗短信、窃取隐私信息、伪造或删除短信内容、转发手机中短信到指定手机号码、发送所有联系人到指定邮箱等五大危害。目前,主流安全软件已可对该木马进行查杀并拦截其发送的欺诈短信。■链接手机用户防毒6招1、不打开陌生号码发送的信息、链接;2、不下载、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3、使用内存卡交换数据时注意防止病毒感染;4、隐藏或关闭手机蓝牙功能;5、重要信息记得经常性备份;6、建议安装手机杀毒软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benzhang]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木马病毒变身“学习报告” 警方提醒家长莫上当
  红网浏阳站7月7日讯(分站记者 李小雷)“这是我和你老婆的相片,你快看看,照片地址XXXX。”如果你点击了,那么与你手机绑定的银行卡资金将遭受威胁,不少人因此被骗。最近,这一被称为“炸弹相册”的木马病毒,又有了新的变种,此番针对的是中小学生家长。    昨日,市民陈先生的手机短信就收到了“老师”发来的一份孩子“学习报告”,并要求点击链接查看具体内容,万幸的是,陈先生的小孩还没有入学,所以他一眼就识破了骗子的伎俩,“如果我小孩真在上学,我可能就会上当,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    “老师”发短信让下载学习报告    现在不少学校、幼儿园都是通过群发短信,将孩子在校及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尤其是暑假来临,孩子上一学期的学习成绩怎样,家长们迫切想了解情况,也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期,骗子们的手段又开始翻新了。    “陈X家长你好,这是本班各位同学的学习报告,您看看。”这是昨日上午陈先生收到的一条陌生的手机短信,后面还附有一个网址,不过让他一头雾水的是,自己的孩子才两岁,根本就还没有上学,哪来的学习报告,“所以我就认为这是个诈骗短信,后面那个网址很可疑。”    对诈骗信息天生敏感的陈先生,在看到这条短信后,立即联想到媒体曾报道过的“炸弹相册”木马病毒。“这种网址很不正常,与以前报道过的木马病毒链接相似。”陈先生说,他立即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情况,结果发现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家长因此上当受骗,“只要点开链接,手机银行的信息就会被盗,资金安全就受到威胁。”    尽管自己没有上当受骗,但让陈先生感到担忧的是,目前正值暑期,如果家中有小孩上学,有些家长在收到这样的信息后,很有可能会立即点击,“以前骗子总冒充淘宝客服、银行工作人员行骗,很多人都知道怎么防了,但'老师'发来的学习报告,很少有家长会多想,所以很有必要提醒一下。”    手机点击短信链接必中木马病毒    为了验证陈先生的质疑,记者随后选择了一台没有关联任何网上银行的电脑进行了操作。    在电脑浏览器内输入短信上的链接网址后,电脑桌面上立即弹出一个文件名为“资料9.apk”的文件,并询问是否安装到手机。记者发现,该文件并非是文档文件,而是一个应用程序,当记者选择下载后,电脑杀毒软件立即提醒发现“木马病毒”。    “这实际上就是‘炸弹相册’的变种木马,我们正针对这一新情况进行杀毒软件升级。”据某杀毒软件提供商安全专家网上在线回应,前段时间发作的“炸弹相册”木马病毒以机主照片为诱饵令其点击短信链接,手机被感染后,最终劫持银行卡盗刷资金。而此次变种木马只是换了一套说辞,但诈骗的核心行为没有变化,仍是以诱骗受害者点击,下载木马为突破口。    据手机安全专家分析,当手机被装入“炸弹相册”变种木马,该木马很可能通过私自发送短信到指定号码,或涉及与登录、支付相关的功能,进行窃取网银支付密码,并发送与网银指令相关代码短信,最终导致机主网银资金被盗。因此,手机用户在接收含有陌生链接短信及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警方支招:防诈骗警惕心最重要    对此,警方已提醒广大家长,暑期来临,骗子将目光盯上了中小学生家长,并以学校老师的名义要求家长点击链接下载孩子的学期学习报告。如遇到此类含有不明链接网址的短信,家长们应提高警惕心。    首先,家长应存储2-3位学校老师的手机号码,以防紧急关头联系不上学校。接到不明电话,家长应找其他老师进行信息核实;其次,收到可疑短信后,不要对里面的不明网址及链接随意点击、下载、运行,以防犯罪分子通过木马软件对自己手机进行控制,造成信息泄露、资金损失;最后,家长要为手机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拦截各类诈骗短信、电话,对于钓鱼网址和木马病毒进行识别和查杀。
( 16:55:37) ( 17:16:22) ( 21:08:22) ( 10:28:49)他的最新文章
他的热门文章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和木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