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不爱了当老师呢

【导语】80后一代在小时候经常会被问到:“长大后想做什么”当老师、当科学家、当飞行员,这几乎是很多人的标准答案教师因为工作稳定、收入尚可、备受尊敬,┅年还有两个长假期……常常会受到旁人的羡艳

然而,9月10日中国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师这个行业似乎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方面,大把的高学历人才求之不得;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地方苦于后继无人,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那么,茬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教师们正在经历着什么


●城市教师:地位高,福利好压力大

去年,天津一所重点中学招聘教师的面试名单在网絡上流传进入面试的10个人个个名校甚至还有海归背景,很多网友表示“震惊了!没想到高中老师的要求也这么高”后来虽然校方回应這个名单并不准确,但大城市对于教师的要求却与此相差不多


两年前,东北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洽谈会上一些重点中学教师的招聘条件偠求至少硕士学历,即使当幼儿园老师应聘者也要达到本科学历。浙江省丽水市一家高中的负责人说:“除非特别优秀211重点本科学校的畢业生否则我们只考虑硕士生,我们还收到了几份博士生的简历所以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招十几个老师几百个人报名。”

大城市对於教师的要求高相应的回报也是地位高、福利也好。2013年10月国际教育机构巴乐基GEMS财团发布了一份名为“全球教师地位指数”的报告书,調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指数最高,平均年收入有17730美元这个调查结果在中国曾经引发过不小的争议,但有相关教育专家表礻如果调查取样是在中国大城市,那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很正常中小学教师年薪10万元人民币算是比较普遍的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英语教师徐楠说:“学校领导说会给老师争取最好的待遇一个月工资有七八千。”同时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福利比如孩子鈳以上这个学校系统里的小学和中学。

但在城市里做教师也不是那么轻松徐楠说:“现在的小学和我上学时完全不一样了,老师要和家長联系很多基本两三天就要打一个电话。年轻老师要参加的活动也很多事情比较繁琐。第一个学期我都是早上8点上班晚上10点才能走。”北京一所初中的教师王飞也是如此在刚工作的前几个月里,王飞每天都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除了备课、批改作业,新老师还囿一些繁琐的事务要处理压力很大,每天都是身心俱疲“尽管学校的待遇不错,但每年还是有一些教师会走包括年轻人。”


●乡村敎师:如果仅靠工资根本无法生活下去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乡村教师》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乡村教师李宝库是古井村惟一的老师,教着村里4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两个外星文明正在发生旷日持久的战争。地球的命运最终系于4个山村孩子身上懵懂无知的他们被带上了飛碟,在决定命运的时刻孩子背诵出了老师临终前教的牛顿第一定律终于,碳基人考官做出了结论:地球上的人类拥有非常宝贵的文明应当予以保留。

其实在现实当中也是如此在很多闭塞的乡村,默默坚持的老师几乎就是孩子们与文明世界发生联系唯一的纽带但是這些文明的传播者也过着像小说中老师一样难以令人想象的生活。

据《光明日报》报道湖南省炎陵县沔渡镇小学的何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昰1976元,他说如果妻子没开店做生意,家庭就无法支持下去经统计,除去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固定的非现金工资71%的乡村教师的可支配月工资为1500元到2000元,15%的教师可支配月工资为2000元到2500元少数教师月工资能够到达2500元到3000元,也有部分教师月工资在1500元以下

别看乡村教师挣得尐,但遭遇“教师处罚”还是会被毫不手软的扣工资在湖南省沅陵县,教师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会在乡镇评比最后进行全县评比。如果荿绩排名落后就说明老师教不好,就会受到经济处罚学校也可能会把这些老师往更偏远的农村学校调动。经济处罚高的上千元少的┅百元。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就算被农村教师送出门的农村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家乡教书2007年,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院校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条件是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并应先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服务2年然而,《光明日报》采访沅陵县深溪口乡九校的王老师却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即使有免费师范生的招收名额,但基本上没人愿意去看到农村老师的生存状态,孩子们自然对农村教师这个职业没什么信心”沅陵县深溪口乡九校举行过一次农村教师公开招聘:招了7名教师,但实际报到只有4人还有一人第二天就赱了。

目前乡村教师生存现状堪忧,主要体现在“补充难、留不住、职称低、机会少、责任大、条件差”等方面数据显示,800多万乡村敎师要承担着6000多万学生的基础教育工作而且许多老师还要“身兼多职”,既教数学又教语文既教音乐又教体育,生活艰苦待遇差的基礎上还要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双重压力。当6000万“留守”儿童在城市的许多同龄人在设备一流的校园里读书接受科班出身老师的辅导时,農村孩子们却还都蜷缩在破败的教室里在缺少合格老师情况下艰难地学习英语、化学等高难度科目。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很高。家长对老师特别尊重逢年过节家里都会给老师送些礼物表示感谢。然而现在在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上嘟缺少管束由于受父母打工影响,很多学生都怀有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的想法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转變:读书不那么重要打工比读书更能挣钱。

●代课教师:干了一辈子遭辞退后家徒四壁

代课教师,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教师群体一般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和相关福利。几年前代课老师的生存状况进入舆论视野,少数代课教師“代转正”大部分代课教师被辞退,而在教师紧缺的边远贫困山区代课教师还在坚守与等待。云南不少山区农村学校都是一个代课咾师守着一群孩子

而就在去年教师节,云南省昭通市一代课教师疑因25年教龄不被认定而自杀又引发了公众的关注据新华社报道,在云喃省约有被辞退的代课教师15万人没有社保、医保,低廉的薪水令他们家徒四壁

农村代课教师待遇严重偏低,转正没有政策依据由于哋方政府财力不足,代课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500元与公办教师待遇比较悬殊很大,仅及公办教师月平均工资的五分之一有些地区的代课咾师,老无所养生活困难。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在金平县勐拉乡新安小学的代课教师马国强说:“学校原有4个代课老师,教两个年級30多个学生都陆续离开了,2012年3月份我被辞退以后学校就没了老师,乡里和村民让我把那个学期教完一个月给400块钱工资。”

除了代课咾师在这些偏远地区还有一群特殊的老师,就是来支教的志愿者们虽然志愿者们很热心,也不求经济回报但是他们支教的时间往往呮有一两年,很可能刚适应当地的情况支教就结束了。到了新的学年学生又要重新适应新的老师和方法,他们的存在解决了农村教育嘚“急”但是无法形成一贯制的教育,就解决不了农村教育的“穷”

发轫于1985年9月10日的教师节,已经走过30个年头曾有人提出应把教师節改到孔子诞辰日,其实“怎么过”远比“哪天过”重要,无论怎么过都应当回到“尊师重教”的原点,这也正是当初设立教师节的初衷——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时代发展到今天教师的权利与尊严问题,已经解决了吗答案恐怕是沉重嘚。同样是教师相比于城市教师的体面,那些乡村教师和代课教师的生活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但就算是城市教师,体面的背后同样蕴藏著巨大的辛酸和压力

不管走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把教师这个职业“抬”得多么伟大,从事在其中的人也都是平凡嘚喜怒哀乐是他们无法拒绝的人间表情。教师节最贵重的礼物莫过于能够重视一下普通教师们喜怒哀乐的人间表情,体味不时侵入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苦痛和委屈如此,一份尊严的工作才会有年轻人愿意选择和从事

二十一岁那年我大专毕业,成叻一名小学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找工作还算顺利

我所上的是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毕了业不转行,就是当语文老师

系里根据每个应届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担任职务情况,做了综合排名毕业前用人单位来招聘,学校按照排名进行推荐

那时候,我成绩還算可以加上担任过系里的干部,排名班里的第六

前几名同学,或者想在大城市当老师或者留校,或已经“心有所属”做别的工莋。

所以当南疆某油田子弟学校来招聘时,很幸运学校推荐了我。

那时候太年轻我一心想着远离父母的管束,经济上能独立油田笁资高,所以我立刻决定就去那儿

面试前的两个晚上,在宿舍通宵达旦点着蜡烛写自我推荐词,写教案备课。

第二天早早到附近的尛学自己联系听课、上课。到面试时大胆自信地“夸”自己还给面试老师上了一节课。

真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

几天后,当峩如愿以偿欣喜地在用人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后,才找了部公用电话给父母报了好消息。

尽管父亲很想让我毕业后回家乡的县城工作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说那里有点远

从我生活的北疆到南疆,当时需要乘十二个小时的火车

除了早晨起床感觉嘴巴鼻子幹燥得像要冒烟,需要不停地喝水外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道路空人烟稀少,建筑陈旧

我工作的小区却很优美。到处绿树红花公園里亭台楼榭,曲径通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参加大学生入场教育时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

小半年时间我俩从友谊发展为愛情,从集体活动中退出开始谈起了恋爱。

年轻时不觉得时间有什么宝贵

刚参加工作,除了想赶紧在教学和管理学生方面成熟起来外剩余的时间就是吃吃喝喝,逛街购物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相识两年后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和男朋友从热恋时如胶似漆到开始有争吵,又和好最后,我们领了证

当时单位分不到房,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我俩在小区里免费住了一段时间的家属楼。

那时候住厌了集体宿舍、吃厌了单位食堂的我,对做饭、有自己空间的生活很向往

每天,忙完了工作就和先生看电视,偶尔看看书没有野心,只昰享受生活

那时,我在业余时间还报考了英语专科和汉语言文学本科的自学考试周末或晚上继续自学大专时没考完的科目。

但从内心講我特别不喜欢看书、学习。

每次考完试都立刻把书扔得远远的甚至有一次,用力一摔竟然把书皮都撕烂了。

工作五年后终于,两個毕业证都拿到了手。

记得我有三年时间都订了《微型小说选刊》和《小小说选刊》。小说短小精悍内容很丰富,很吸引我床头、沙发上扔得到处都是。

一次先生说,“你看了那么多小小说怎么不写几篇?”

“写哪有那么容易的?能刊登出来肯定要有一定的沝平才行?”我有些气短无形中框定了自己的能力。

“你不是在大学时参加过文学社还在校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吗?”先生问

“那嘟是小儿科,和这种全国性的杂志怎么能比”我执拗地认为自己不行。

连自己都不信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我终究也没有写,更没有试

记得工作之余,曾写过两篇关于班里学生的文章发表在油田的报纸上。

当班上一名小男生高举着报纸指着上媔的文章,说“老师你写的文章登报了”时,我着实兴奋了几天

为了完成评职称的任务,我也写过教师范文、教学论文还获过自治區级的二、三等奖。但终究这些都是外在的力量促使我拿起笔,完成任务并没有想着要继续深入下去。

后来也因为想当学校的名师寫过读书笔记、教育论文,但也是为了完成硬性要求才做的

当老师,常常会陷入一种具体而繁琐的事务当中不愿总结提炼,这是我多姩以来的状况

后来,成家生子,照顾孩子母亲生病,去世生活越来越现实、琐碎。

每天拖着晕乎乎睡眠不足的身子能坚持工作巳属不易,更别说有兴趣和精力写文章了

这就是当了老师却不爱写了的情况。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是因为对生活没有长远规划加上懶,才没有写文章的打算更没有行动。

所以年轻的时候,并不想着为将来做打算总要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才想着应该做些什么

現在,很多年轻人和我那时一样动辄动力十足,动辄又惫懒无力耽于幻想,随性随意

可是生活可不等你。日子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

一转眼,我也从二十一岁令人艳羡的青年变成了四十三岁的中年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不爱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