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想学习怎么办?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杜忠云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好好的孩子为什么突然不想上学了
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进行心理咨询:“本来成绩挺好的,为什么突然就不想上学了?”& & 这样的孩子还真是不少,他们大多还是学校、班级里的佼佼者。有的是几个县市联考的第一名;有的是当地名校的实验班的前几名;有的小学阶段英语达到大学四级水平,或者拿下钢琴、电子琴10级,是其他家长、同学眼中“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不去上学了,原因和表现则各式各样:有的早晨不愿起床,喊、肚子疼,或要求休息看病,父母若不同意便大吵大闹,甚至扬言要自杀;有的要父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才去上学,但往往是达到了他们的要求第二天仍然不去上学;有的是在患了某些躯体病休息之后,便再也不去上学。父母、老师、同学来劝说或陪送上学,或同意他们的“条件”,给各种好处也无济于事;有的父母强制将他们送去学校,但还没进教室的门或学校门,便要逃跑,表现非常坚决,而不得不让其离开学校,回到家里。& & 还有的孩子,表现更为奇怪或者极端:有的上一段时间学后就开始发烧,体温甚至烧到38、39℃,间断发作一两年却查不出什么原因;有的反复恶心、呕吐,有的尿频尿急,有的突然失明,有的反复,但查体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却没有什么阳性结果;有的在家表现得好好的,说是上学了,学校里却找不到人影,离家出走了。找回来后,给他讲道理,他知道的比家长还多,也答应得好好的。可是,没过几天,他又走了。& & 当然,最常见的,是放着好好的学不上,沉溺于网络游戏,家长干涉时对家长大喊大叫,甚至会大打出手,让家人觉得他失去了人性。家长为此也伤透了脑筋,也想过许多办法:有的家长就用打骂的方法,希望能把孩子打服、骂服;有的家长会互相责怪对方,指责是对方惯坏了孩子或者打跑了孩子;有的家长用耐心教育,讲事实摆道理,鼓励孩子勇敢地站起来;有的家长用哭,用下跪求,却仍然感化不了孩子的铁石心肠……& &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何在呢?每一个深陷此中的家庭,包括孩子,都在反复追问着这个问题,但却似乎不得要领。& & 看似各式各样的症状,却隐藏着相同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事件性因素,另一种是个性因素。事件性因素一般两个,学习成绩下降或者人际交往受挫。这两种挫折,也可能真实发生,也可能只存在于孩子的想象中或只是隐含的可能,但二者必居其一;个性因素一般三个,要强、敏感、爱操心又不愿让人分担,三者肯定都有。&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用几个比喻逐一地解释:1、厌学与厌食:厌食是指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的症状,多见于1-6岁小儿,这是父母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可能,常常与以下这几个因素有关:幼儿饮食习惯不良;受到不良心理如刺激(惊吓、恐惧、紧张);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孩子的活动;当孩子食欲不振时,采用强制手段或威吓办法逼迫孩子进食;过分溺爱,无限制迁就孩子;生活无规律,过度疲乏;一次吃得太多,“吃伤了”,均可使孩子食欲低下,导致厌食。厌学的原因也与此类似,孩子学习习惯不良,经常处于负性情绪或者疲劳状态,父母要求过高、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都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这也是我经常说“厌学的孩子往往都是要强的孩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因为太要强了,总想一下子吃得太多,吃伤了,反而会厌食。不论父母还是孩子自己,要求太高,是造成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2、网瘾与偏食:偏食指只爱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它也是父母们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网瘾的孩子放着该学的功课不学,该交的同伴不交,而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与偏食何其类似!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纠正偏食的孩子不能操之过急,如采取哄骗打骂等强制手段,更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反而不好。纠正网瘾的孩子,更不操之过急。如果没有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情感满足的来源(这是营养丰富的正餐)时,绝不能断然要求孩子马上停止游戏(即使是偏食,它还是提供一定营养的)。批评或者指责孩子玩游戏,只会加重孩子的自责心理(增加了他的饥饿感),让他更加沉溺于网络游戏中。3、挫折与毁容:护理过被毁容者的人,对被毁容者的心理都会深有体会。他们大都心烦易怒、敏感多疑、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比较恐惧与他人的交往,尤其是以往的熟人。厌学的孩子,常常就有这种被毁容者的心理。尤其是那些个性非常要强、但又没达到自己期望已久的目标者(或者是成绩下降,或者是人际交往受挫),甚至会出现一些关系妄想的状,怀疑别人的行为老是针对他、轻视他、侮辱他,因此不能坚持正常的上学和社会交往。如果是亲属代其到医院就诊(孩子往往拒绝求助),若医生不详细了解病史,或者经验不足,仅听亲属描述病情,甚至会做出“精神障碍”的诊断,并安排其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治疗,有可能会贻误孩子一生。实际上,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异的行为表现,就是因为他再也找不到他以往那种优秀的感觉了,就像一个曾经容貌姣好的姑娘突然被毁容一样。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非亲历者不能完全理解。如果能帮助其重新找到未来的希望,并看到自身所具有的改变现实的力量和清晰可见的途径,他奋勇前行的步伐,无人能挡。& &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或者已经拒绝上学,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不但不能打骂,就是苦苦婆心的劝说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要充分了解、理解孩子的厌学的心路历程,读懂孩子的心,才能帮上孩子。如果你力不从心,就要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了。&&本文网址:/html/kechengneirong/604.html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21
杜忠云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杜忠云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杜忠云大夫提问
杜忠云的咨询范围:
一、失眠、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惊恐发作等神经官能症和应激障碍;
二、儿童注意力、学习兴趣、压力和效率问题,工作适应、社会交往、恋爱、情感、婚姻、家庭和子女教育等问题;
三、植物神经紊乱、心身疾病、心理生理障碍等。提供电话、网络咨询。推荐到广播
6284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子吟萌萌哒。)
(泡温泉的猫咪)
第三方登录:不想学习就看一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不想学习就看一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为什么有的时候不想学习?
121 个回答
我不想做的事多了去了,除了不想学习,还有: 不想睡觉,简直是浪费人生第一大杀器!不想卸妆,回到家就想立刻瘫倒在沙发!不想洗碗,水和油混到一起的感觉像是被恶心的异次元生物舔了一样! 不想挤地铁,有的时候我尾巴还没收进来门就关上了,你们这些人类也不知道帮我看一下! 但是 睡觉才会有嫩嫩的皮肤,棒棒的体力,好好的脸色面对一天又一天,暂时还看不到头的战斗。 卸妆是为了下一次化妆,重新描细细的眼线,画红红的嘴唇,刷弯弯的睫毛去见重要的人,一次又一次,说再见也不怕,还有明天。 洗碗等到再次开饭,香喷喷的白米,绿油油的青菜,一顿又一顿,从三口之家,到一个人,到饭在锅里,我在床上。 挤地铁我才能离开虚情假意的象牙塔,听广播里一站又一站的报下去,等我该去冒险的站台门打开,当个随机的英雄。学习也是一样,只是一个选项而已。因为你明知学习能进步,你明知,大家都说,持续学习能进步,所以你认可学习是一件好事,天经地义该去做。那么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谁告诉过你,好事就一定会想做了呢?我没有能力科学分析,只能乱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座城堡,里面住了两只小怪兽,一只是李智,一只是秦感。李智怪没劲的,早早把日常都列了一张单子出来,起床洗脸,刷牙吃饭,散步看书,泡妞睡觉。然后就两脚一翘,晒太阳去了。秦感又活得太劲儿劲儿的,今天站在阳台看到另一座城堡,真特么好看,不想做李智列的日常了。明天城堡草坪剪坏了,没心情,去他的李智日常。于是,李智才没有无所事事晒成植物人,他常常要安慰秦感,和秦感聊天,找躲起来的秦感,叫秦感起床,骂秦感,揍秦感。这样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城堡的日常才能完成的差不多,然后城堡一天天建的更大,变得更美,站的更高。有的城堡里住的李智,气场特别强大,一瞪眼秦感就不敢废话了。有的城堡里住的秦感,脾气特别暴躁,倔起来李智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我们当城堡的应该记得,他们都是我们体内的小怪兽,没有谁好谁坏,都很可爱。城堡只要足够坚强,庇护他们,给他们好的营养,让他们成长强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想学习,无非是你的李智还没劝好你的秦感,等你的李智找到更有力的激励机制,更有趣的学习方向,更高明的学习理由,秦感就会蹦蹦嗒嗒跟上了。想做一件事,不想做一件事,再正常不过了,别想太多啦!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找到了状态再学习,而是学习了才能找到状态。
关于为什么突然不想学习,这里好多答案了,而且其实道理大家都懂的。。。所以这里直接上干货了 。谢看。在quora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做一次搬运工。讲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感觉把文章直接扔上来分分钟被乱刀砍死,所以认真翻译的一下,水平一般, 请见谅将就。还有谢赞,你和答主一样是难得的好人。原文链接地址:在描述我的学习方法之前有两个重要的研究值得分享。第一个研究是关于记忆力图表、第二个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人类记忆力图表(应该就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吧!)这个研究表明:当你阅读的时候,你对阅读中所见所闻的记忆几乎是活着的。我们把它用图表表示为100%水平,而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下降。当你一天后再回顾,记忆联系被加强。此时它的下降的速度比没有回顾的慢很多。这个速度随着每次回顾你想记住的东西次数增加而减慢。可以用下图解释。除了记忆,尝试设定一个不会有任何紧张情绪且比较放松的复习计划。集中注意阅读,然后放下它。选择晚上再读一遍,第二天再读一遍,然后下一个星期再读。测试第15天,然后一个月后检查。你会注意到你不再那么容易就忘记你之前阅读中的内容, ,此时你记得大部分相关的细节或材料中的内容了。人类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从这个图很明显看到,人的注意广度在45分钟后只有30%水平。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低于大学水平的学校中学生的注意广度。到大学可以增加一个小时或着更长。你可以通过慢慢增加时间改善你的注意力,但最好是集中学习约一个小时后有个短暂休息 (约5分钟)。短暂的休息将使你恢复约90%的注意力。(所以突然集中不了注意力不想学习了当然是有道理的,完全不用当心!放松点!)另一个有关记忆力的重要事情是可以从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阅读同一个主题。它有两个好处,不会那么无聊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同一场景。Later one increases latency of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mind when required.。(这句确实不大明白)你的大脑关于这个内容的信息连接越多,这个内容就越有可能会存到你的头脑中。另一个要重要考虑的因素是效率高的那部分时间。也许会有一些人不同,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晨是最富有成效的时间。记得要保持房间温暖一点。它将有助于你集中注意。以上很多关于如何学习的研究,我设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随着时间不断改进和根据效果制定出来。现在这是一个精致的计划,里面有许多本来就有的研究和一些我自身的经历。规划和管理你的学习制作一个时间表,我用在学习的时间是11个小时。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在学习,并且对它感兴趣,所以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当然你可能少于11个小时。它只是表示我对学术和我毕业后的梦想的专注和热爱(学霸的世界!)(外国的鸡汤格外咸,此处省略一小碗。)人们可以集中注意在一个科目上40分钟,或最多1小时。所以每隔40分钟或1小时后换换你的学习材料或科目。但到后面你可以慢慢增加到2小时。我就是这样做。每天学习新内容,在复习前一天所学的内容后。书中后面的章节很多都是从前面的章节引出。在开始的时候学习新事物会给你希望,让你更有动力。不要学完一个科目或模块后直接开始另一个,先休息5到10分钟。在这段时间吃一些巧克力,水果和维他命。做一些sit- stands(这个画面感好强!),去看看大自然,或者脑海中模拟一个(自然现象)用来恢复精力。这就像你在开始另一个程序前在桌面点击右键刷新。每天三次学习一个科目,设定的时间表中每个科目每天有3次。在第一次时做笔记,在第二次时复习等等。笔记不要直接复制书上的内容。每一到两周后重新分配时间表上每一个模块的时间。或者在你考试后的一个星期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安排。有时候在时间表的中间时段自己安排考试。时间表的后面有一些额外的时间用来回顾你这一天所学习的内容。第二天,先看前一天的主题。但不要在一天学习开始的时候做一个考试。从开始到结束慢慢增加难度。对重要和不重要科目或困难和容易科目做一些统计和根据统计方法分配时间。例如首先设定每个科目的难度水平为40%和60%等等。如果在家里或实验室学习东西比较容易,不要错过。当我学生物时,我曾试过在树上造个新家,虽然我只是试一下而且没有什么结果。(- -!)我一直在编程模拟物理概念,这个帮助挺大的。具体科目学习:对于数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失败了,通过用手查一些辅导书。用手复制答案后,可以推断出忽略哪些条件。这叫做用手学习而不是用脑(应该指手写吧)。这是因为一些情况下答案告诉你解决方案。对于物理,从写相关方程开始, 用如上所述相同(数学方法)在纸上证明,然后再从理论开始。把方程放到主题中去。对于英语,在笔记本记下难的单词。先学这些单词。对于理论学科,从各种源头找很多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读,阅读完书就放下它。然后在维基百科上读,然后离开。然后再从其他的书学习。这是简单的而且非常有用的方法。不要试图只从你的教科书学习,这将会使你厌烦,而且你也不能很好地记住。考试技巧:在考试前一个星期左右结束准备。设定你的考试时间表,你的紧张考试准备就结束在考试的前一个星期。一个星期额外的准备。最后一周比一个月更有价值。你在这周所做的一切都是额外的而且非常能给你动力。如果在写论文时有2、3天间断,就不要执着在这上面。如上面说的这会耗掉你有效率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为了重新专注和恢复精力,至少换个研究模块。考完后,不要把试卷扔到垃圾箱,认为现在可以走了。它能帮助你的头脑安静下来。检查你正确的有多少。计算你在每个试卷的得分并加总。它会激励你,像我们在得分的游戏。(学霸中的战斗机了!这个不知道要不要忽略!)不要忘记考试期间的锻炼和健康的食物是唯一仅有的恢复精力的方法。后面还有一些Miscellaneous facts。先不翻译了。也是一些比较常识的方法。关于如何制作学习时间表和统计时间的,下面这个链接 有个丧心病狂的回答。你们可以去感受一下。最后补充一点:这个图说明Teaching是得到知识最好的方法,所以记住有人找你问数学问题不一定是喜欢你,可能是听别人讲真的比较容易记住。所以多教教别人,或者有问题一定要记得及时请教。这个图说明Teaching是得到知识最好的方法,所以记住有人找你问数学问题不一定是喜欢你,可能是听别人讲真的比较容易记住。所以多教教别人,或者有问题一定要记得及时请教。所以找个伴教来教去相互学习也是极好的。什么!!!!!!秀恩爱,学得快???等等!!怒摔,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些年一直不想学习了!再谢赞!
很多时候,人们把『学习』和『准备考试』这两个概念搞混。准备考试学的内容,多半考完了就没用了,且学的东西本身给自己带来不了什么满足感。并且会给人一种在体制中无可奈何的感觉。而真正的学习则不是那样,很吸引人,并且比游戏还容易上瘾。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人性是什么?是趋利避害。进而是不劳而获,是好吃懒做。是希望微小的付出——甚至不用付出——就能获得巨大的反馈,而且最好是立刻。而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彻头彻尾的反人性的行为。它需要你孜孜不倦地付出、努力,需要你不计回报地潜下心来克服你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你也许会在其中获得些许成就感,但绝大多数的时间,你是在与枯燥和艰涩作斗争。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拿到回报,甚至都不知道会不会有回报。你是在拿自己的汗水和信心,跟未来作一个赌注。在这样一种其路漫漫的氛围里,怀疑、颓废、低迷、动摇的情绪都不奇怪。你看着周围人该玩玩该混混,过得似乎也挺好。你的心里产生一种动摇,我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有没有意义?甚至你都已经放弃了努力。得过且过吧。这一天努力不努力,也没有什么区别。60分与80分,不也一样拿得到毕业证么?人性如此嘛。人性如此嘛。人性如此嘛。麻木不仁,尤为可耻。
1 缺乏成就感。一件事情,如果花费很多的时间,可是最后收效甚微,可能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学会弄等,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伴随很久,甚至会蔓延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彻彻底底让自己觉得失败。一提起学习,就会回想起以前的经历,久而久之就有一种厌恶的感觉。解决这种心态的方法在于,要让自己认识到什么事情都是花了精力就会有成效的,只不过有的东西浮在表面你看得见摸得着,而有的东西潜移默化,已经埋在你的大脑里。还有,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东西肯定会符合80/20原则,你花了80%的时间,只学到了20%,可是你再花20%的时间,说不定就能全部学会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嘛。2 完美主义。学习的时候,总感觉现在的方法不对,效率不高,一定要挑一个合适的心情,合适的时间,何时的地点,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看书,一句话没看懂,就不肯看下一句,非要读个一百遍,看看有没有现出意思来。记笔记,非要这本书看一点,那本书看一点,然后『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写出一份没有任何错误、不用修改的笔记。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这项工作真的特别累,虽然有想学习的心,可是一想到这么繁重的事,就有了想要放弃的决心。后来我想明白了,每个人的聪明程度不同,我这种人蠢笨,很多东西人家一遍就看得懂,我要看三四遍才知道的大概。索性我就告诉自己,人家看一遍就行,这本书我要看3-5遍,慢慢来,不要求一次懂,越是不懂,越是反复看(我想起郭靖学降龙十八掌也是这样)。不贪多,先把课本看完,看透,再学别的(我想起了段誉学六脉神剑图谱时,枯荣大师这么跟他说)。3 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喜欢做计划,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全全面面,静静凑凑,比如介观物理花2个小时,看完第三章,做完后面的习题,积分变化花一个半小时,做完第二章的课后练习题。可是,有的时候事与愿违,比如介观物理花了一天时间都没看完。这样引起的连锁反应打破了所有的设计好的计划,一下就觉得学习真的不是一种很好的经历。另外,常常会和周围的同学比较,那个谁,都在做历年真题了,我怎么还在看第一章呢。心里顿时会觉得自己失败,于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比不上别人了,就放弃吧。有时候周围有太多优秀的同学是好事,有了问题可以请教,但是更多时候却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常常会觉得低人一等甚至两等。所以调节自己的心态挺重要的。4 外界的诱惑。好玩的东西不止一点点,学习算是最没劲的事了吧。比如最近有新电影,电视剧又更新了,同学们要去聚餐了。。。可是,追根溯源,还是不懂得取舍,不知道如何分轻重缓急。比如这个礼拜没看新电影,我下个礼拜还能看的。我这礼拜没复习好考试砸了,我下礼拜看得再好也没任何意义了。有的时候,也要学会拒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安排,不要因为别人的介入而打断了自己的计划(人家说不定是学好了才去,可是你却是什么都不会)。5 生活受了伤。生活上受到了情感或者其他方面的打击,也往往会让人陷入一种什么事都不想做的状态,精力不集中,脑子里反复地回放过去发生的事情。这种困境,不是一下子就走的出来。你需要的是找一个人聊天、倾诉。我的本能反应是找一个陌生人,从头到尾说自己的经历,好的坏的都说,暴露自己的阴暗面。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效果到底如何,但总是可以慢慢地放下很多事情。其实,很多事情归根结底,都是自己自控力和学习惯性的问题。明白道理、知道原因,谁都可以轻易地做到,可是要是实践起来,确实万般困难。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到了固定的时间去做对应的事情,虽然会让生活变得特别枯燥无聊,但未尝不是一种让自己去学习的好方法。我自己是学渣,常常就会陷入这种状态,上面所有的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有的还反复出现,至今依旧。很多时候,我都告诉我自己,维持一种状态也挺好,就是去看书,就算一点看不进去,这样即使你还是什么都不懂,但好歹告诉自己我没浪费时间(好有阿Q精神)。
狠拍那些一味以励志、意志力和鸡血为导向的答案。学习这个事,以及很多其他的事,都需要有足够的动机和能量来帮你启动,有足够的时间去投入、完成和得到正反馈,以及在一时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人在旁边推你拉你一把,又或者是纯粹依靠自己在另一个维度上的深入思考把自己带出泥潭。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以上任何一个环节的条件未能得到满足(如缺乏动机和能量,缺乏时间进行投入等),你自然会不想学习。以上是为正答。而这种不想学习的状态,也未必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的时间精力确实已经被大量其他事情所占据甚至接近,又暂时无法在“学习”中得到能量补充和正反馈,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它?
這個??我拿嗑瓜子舉個例子啊嗑一顆瓜子,馬上能吃到一粒瓜子仁,鹹鹹香香的~馬上就能誘導你再嗑一個、兩個、一直吃到第二天喉嚨痛。可是讓你先把一包瓜子全部嗑完,等嗑完才能全部拿去吃,我想未必能堅持到最後全嗑完吧?這就是總是不想學習的原因啦,一直在付出,那個刺激你多巴胺分泌的回報卻遲遲不來。其實如果想不那麼煎熬地學習可以仿照嗑瓜子嘛,例如:我把這本書看完就獎勵自己吃個喜歡吃的東西,跟女朋友協商好,背完某一部份雅思詞彙就解鎖一個新姿勢。自己發揮吧~
想学习的时候发现什么都不会,去预习别人复习的内容也看不懂,做题无从下手。 这时候想学习,已经掉了链子,学不进去了。
玩习惯了,惰性也就培养出来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活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