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名零点乐队解散了吗,组合有多少一年半后没解散...

|切换至邮箱注册
验证码输入有误
密码需至少6个字符
2次输入密码需一致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
|切换至手机快速注册
验证码不正确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切换至邮箱注册
验证码输入有误
密码需至少6个字符
2次输入密码需一致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
|切换至手机快速注册
验证码不正确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悉数香港乐队组合(上)_七精选集 - 虾米音乐
Loading...
入选曲目(50)
“黑鸟乐队,成立于70年代末期,是香港最早的独立乐团,华语抗议/反叛音乐鼻祖,音乐政治运动先驱,反体制实践团体。他们拒绝向政府申请任何形式的补助,经营乐团所需要的器材和资金全靠他们自己参与其它社会劳动所得。二十余年间,黑鸟自主发行过《东方红 给九七代》、《宣言》、《活此一生》、《民众拥有力量》、《连众颠覆》、《暴风雨前》、《黑夜骊歌》共七张作品,并以音乐为核心,讲反叛/无政府主义辐射到文学、话剧、影像等多个文化领域。黑鸟乐队的主要成员有三人,主唱兼吉他手郭达年,贝司手是郭达年的妻子咭式,鼓手是在香港长大的英国人Peter Suart。郭达年是黑鸟乐队当之无愧的灵魂,他早年曾任著名音乐刊物《吉他杂志》的主编,期间举办过数次Player Festival乐队比赛,其中优胜者包括Beyond、刘以达等人,为日后的香港独立音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成军于1973年的温拿,前身叫做Loosers(失败者),那时的阵容除了谭咏麟,叶智强,彭健新,还有陈百祥兄弟俩,可惜壮志未酬团先散,完全应了取名Loosers的命运。不屈不挠的阿伦又花了番功夫找来陈友和阿B于73年重组新团,名为Wynners(温拿),首张唱片《Listen to the Wynners》推出反应不俗,五个大男孩谭咏麟、钟镇涛、彭健新、陈友、叶智强立刻成为香港年轻人追逐的超级偶像。就和许多红得发紫的乐团一样,温拿也几度面临解体危机,灵魂人物阿伦和阿B也在媒体过度关爱的眼光下,多次传出不和,成员间的矛盾与不合,使Wynners几度面临解体危机,最后也不得分道扬镳。但乐队并没有对外界正式宣布解散,所以他们每几年都会重聚一次。这一首连串的组曲,至今有些电台还在用副歌部分L.O.V.E。”
“Beyond于1983年成军,组成是为了参加《吉它杂志》所举办的山叶吉它比赛,报名当时需要一个乐队名字登记,当年负责弹吉他的邓炜谦便把乐队之名命为Beyond。Beyond也不负众望,演出自己作品得到冠军,当时的成员是黄家驹,叶世荣,邬林和李荣潮。当时的Beyond还尚未成型,他们同时又和好几个乐队一起玩,像家驹和家强和前太极的邓建明,也组成了一个Nasa乐队。此时创作的歌曲,如《大厦》等,以英文歌曲为主,曲风走向都是Art Rock,比较讲求技术性,重视音乐上的变化。另外,每当提到Beyond时,人们还会自然而然地想起Beyond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包含着率真、博爱、不计名利、不屈不挠、敢怒敢言、坚持原创、不断超越等等令人们学习的榜样!Beyond已经被公认为华语乐坛上最伟大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乐队!他们是华语乐坛的一大不可超越的奇迹!!!。这首歌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也是黄家驹的绝唱。”
“日太极乐队成立。成员:盛旦华,朱翰博,刘贤德,唐奕聪。经Edde提议,太极与Trinity合并,雷有曜任队长。Blue Jeans邓祖德后任幕后经理人。曜(中音/琴键)辉(低音/手鼓)明(高音/吉它)华(贝司)博(鼓)德(吉它)聪(低音/琴键)七剑合壁。日全港最大规模乐队比赛“嘉士伯流行音乐节”首度举行。太极七子以「暴风红唇」夺得冠军。亚军:Rozza;季军:The Breeze。太极日后的作品部分主流化,初期的凌厉风格亦随乐坛衰落日渐淡化。他们至90年代、21世纪仍有稳定的不同形式的作品,是少数长寿的殿堂乐队之一。每次去KTV,这首歌曲是我和小楼的保留曲目。”
“1985年,蔡一智、蔡一杰和苏志威是青梅竹马的好兄弟,彼此志趣相投,热爱音乐和舞蹈。三人组成草蜢仔参加“第四届新秀歌唱大赛”却未能成功入围总决赛,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三人的多才多艺给当晚坐在台下的阿梅留下深刻的印象,遂邀请三人为她伴舞,并收他们为徒,草蜢仔正式成为“梅家班”的首名入室弟子。1988年,草蜢仔改名为草蜢,喻意草蜢仔长大了,正式独立发展,推出首张唱片《草蜢》。草蜢早期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他们也是少数几只由80年代到90年代仍屹立不倒的乐队组合之一。个人推荐这首歌曲。”
“1985年,刘以达欲再组组合,在现已停刊的《摇摆双周刊》上刊登广告寻找合作伴侣,黄耀明便应征,试音时唱了一首Culture Club的作品,两人一拍即合.资深广播人俞为他们取名“达明一派”,并介绍他们入宝丽金唱片公司。“达明一派”两个外形极端,性格迥异的男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外人怕是说不明,也道不清。20年来,歌迷们关于复合的叫嚣始终没有停息过。“达明一派”聚了又散,分了又合。2004年,两人以纪念“达明20周年”的名头再次复合,在香港连开三场演唱会。去年,“达明”打着纪念张国荣的旗号在上海举行了“达明一派为人民服务”上海演唱会,演唱会结束后,两人以音乐理念不合再度“劳燕分飞”,并且宣布不再复会。这是我第一首听到他们的歌曲。(还喜欢黄秋生与Black Box的版本)”
“City Beat(城市节拍)出道于1988年,因获1986年度嘉士伯流行音乐节季军而为人认识,成员包括John Laudon(刘诺生)、Daryl Ching、JerryMarshall和JymKay,全属外藉人士,却以唱粤语歌曲为主。「暖流」是City Beat的经典曲目之一,是表达友情的一首歌曲。朴实的歌词,清亮的声音,却透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深沉,不是少不更事的狂热,而是心心相印的如水的感情。1991年发行最后一张专辑《Goodbye》后宣布解散。主音刘诺生在乐队解体后仍是活跃的作曲人。超喜欢这首歌,强烈推荐。”
“Blue Jeans于1987年成军,乐队以黄良升为首,成员还包括苏德华和单立文。三位的名字在今天都是响当当的资深音乐人。他们最早曾是重金属乐队Chyna的成员。Chyna在1983年出过一张英文专辑以后解散了。黄良升为乐队取名BlueJeans,是基于牛仔裤够普罗大众,藉此表示他们的音乐亦如是,可以捱得、耐听及国际性。他们凭「岂有此理」于亚太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香港区决赛勇夺冠军,受到普遍的重视。他们被公认为是80年代中后期,香港乐队潮流极盛而衰时期的实力派乐队,并签约CBS/SONY,由幕后正式踏上台前展开他们另一个新阶段的艺术路途。个人非常喜欢单立文,喜欢他的电影(最搞笑的就是被梁家辉演的林冲一枪给劈成两半时他还在说:林冲,现在我死了,你又能拿我怎样呢)哈哈。”
“1988年,由李敏和刘文娟组成的梦剧院在80年代是很受欢迎的校园二人女子组合,是那个年代香港乐坛少女组合的代表 。李敏和刘文娟在一次大专歌唱比赛中为唱片监制发掘,走清纯的校园少女路线,当时二人都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两人以梦剧院的名义合作填词,词风清丽动人,是80年代中期乐队热潮中的一阵清流。后来刘文娟前往日本作交换生一年,留下李敏一人在香港,但二人仍然有保持合作。不过,翌年,李敏前往外国进修电影,刘文娟只能独力支撑大局一年,之后梦剧院正式解散。梦剧院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唱风而自成一派,在乐坛上屹立多年,为热爱她们的歌迷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可能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梦剧院,或者已经淡忘了她们,那可真的是件让人遗憾的事情!由李敏和刘文娟组成的梦剧院在香港歌坛绝对是经典级的二人女子组合。”
“小岛乐队出道1985年。第一代成员有黎允文、区新明(当时是商业二台DJ)和黄守发,是掀起八十年代中后期乐队热潮的主要力量,代表作有「小岛传说」、「她的心」等。其中区新明曲词都有创作,黎允文主要负责音乐,而黄守发则填了数首词。可惜三人很快拆伙,区新明与崔炎德另组“凡风”,而黎允文则与邓惠欣和何日君重组“小岛”。第二代“小岛”寿命亦很短暂,虽引入了填词人卡龙参与创作,但论创作却未及第一代,突出的作有「冻结的印」和「画匠」。小岛乐队各自在乐坛都有发展区新明与黎允文为90年代香港乐坛幕后非常活跃,帮不少大牌歌手创作歌曲。”
“风云乐队出道于1987年,走红于80年代。乐队发展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代风云由郑敬基和陈少伟组成,只出版过一张专辑,两人年轻而帅气,两人加上唱片监制David Campbell包办了所有的词曲及编排。而他们的唱片在当时算是很成功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却匆匆忙忙解散,是音乐理念的分歧还是小公司制作的资金问题,不得而知。第二代后期的风云由三个人组成,郑敬基离开加入了王利名和蒋志光,人员换了,唱片公司换了,并未能延续二人“风云”时期的风光,二代就在重组后也只留下一张几乎叫人无甚记忆的大碟“迷城”,当做是历史档案。 两代风云乐队的灵魂人物郑敬基和蒋志光,单飞后都曾活跃于乐坛和影视圈,但二人其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都不及影视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可谓越唱越不红那一类,所以大家要想听听他们当红时期的歌曲,也只能找找为数不多的几张唱片回味吧。”
“1986年由小岛乐队演变而来,由区新明(当时同时是商业二台DJ)和崔炎德组成的二人组合,推出的大碟《奇想》风格清新,无论是写移民的「中国饭店」环境污染的「奇想」或写人生的「廿五」都叫人感觉新鲜。区新明负责大部分的曲词创作,而崔炎德亦有份参与。后来凡风为了市场需求而调校了创作路向,虽然也有如「看熟睡的你」、「紫色夏日」般流行的作品,却嫌不如早期作品的清丽动人。”
“浮世绘在1985年组成,浮世绘的前身是LifeExhibition(当时亦未有浮世绘之名),成员包括刘志远、梁翘柏、麦镇东、岑德卫和伍维安,主流唱片公司签下浮世绘,试图在主流流行曲范围试新浪漫派作品,虽有刘志远及梁翘柏等在队内,但成绩不稳定,未能够像达明一派长期发挥水准。之后推出了「忧伤都市」和「舞姬」这两首歌后便解散了。随后刘志远和梁翘柏重组浮世绘,两人包办了所有创作,刘志远主要负责作曲,而梁翘柏则曲词兼顾,浮世绘在香港乐坛里一直被冷落在一旁,但其实他们的歌曲很动听,尤其是第一张专辑《爱花的少年》里的一曲「忧伤的美有谁知」更是其唯美乐风之典范。”
“Raidas出道于1986年,由陈德彰和黄耀光(与“达明一派”的黄耀明毫无关系!)组成的二人组合,陈德彰负责演唱,而黄耀光则以作曲及编曲为主。他们藉「吸烟的女人」获“亚太地区流行歌曲创作邀请赛”亚军而成名,成为最具代表性流行乐队组合之一。他们的歌曲深受1980年代英伦舞曲影响,带有明显的电子舞曲风格,旋律节拍明显,电子乐器的运用也是纯熟恰当。歌词中也多带有年轻人的迷茫和叛逆。可惜,好景不常,Raidas只出了《传说》和《没有路人的都市》两张专辑后,由于乐队的核心创作人黄耀光与公司发生分歧,只得解散。陈德彰曾个人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并不顺利,出了一两张专辑后沉寂于歌坛了,但他与当时在香港电台任DJ的周慧敏的恋情,相信老歌迷仍会记得。”
“Fundamental出道于1987年,原是一班由学生由杨汉源、符元伟、胡玉仪、陈光荣、劳国超和刘家煌组成。1988 年赢得了第二届嘉士伯流行音乐节的亚军后,便进军乐坛,当时乐队的整体形象和歌曲内容都比一般乐队来得「健康正派」,其音乐予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作品颇能获得普遍大众接受。1988年可说是乐队组合声势强劲的一年,Fundamental虽然不算长寿,但却有较多重要作品,首张推出的唱片《Fundamental》,当中有林夕、潘源良和刘卓辉的填词,其后亦有些不错的作品,对词坛的贡献较一些同期的乐队为大。之后Fundamental出版了《第二章》中,以陈少琪的「后现代爱情」和周礼茂的「感觉号渡轮」是较突出的情词,分别以现代爱情观和渡轮的场景取胜。题材最独特的则要数刘卓辉写香港殖民晚期的作品「告别英伦」,这首作品可算是后过渡期香港的殖民想象的代表作品之一。到了1989 年,各乐队声势亦开始滑落。1990年解散。这一年包括蓝战士、浮世绘、梦剧院、达明一派、City beat等相继解散。”
“威镇乐队出道1980年,由冯伟林(威利)、冯镜辉、Ricky、Tony和阿友组成。各成员主要负责乐器演奏,较少参与创作,有别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乐队组合。威利,原名冯伟林,是威镇乐队主力,以主唱广告歌「阳光空气」一炮而红,解散后,威利独自发展,成绩不俗。威利淡出歌坛后仍间有在香港娱乐圈演出电视节目,现威利仍活跃于歌坛,携同好友们(如,吕珊、张伟文、胡美仪、李隆基等人)一起开演唱会。不得不提的是,威利是1980年代初电视剧《猎鹰》主题歌「胸怀大志」的演唱者。威镇代表作有「阳光空气」、「落叶季节」、「阳光与希望」等。威利的传略”
“赤道乐队出道于1986年,由吴洁梅、杨淑贞、郭多加、刘向荣、谭佩芬和蒋忠汉等组成的组合,成员全属基督徒,在流行乐坛中相当罕见,但他们的歌曲却並无明显的传道意味,反而着重反映现实问题。他们于1986年推出首张大碟《有情天地》,其中以「无言者」和「赤道宣言」较见突出。后来虽有人事变动,蒋忠汉接替谭佩芬,赤道的风格並没改变,如「星的归宿」等作品,便写出了流行曲较少触及的社会问题。赤道乐队的部分经典曲目:「赤道宣言」、「飞越风沙」、「四季城」、「最后一个太阳」、「计时游戏」。”
“边界乐队出道于1986年,因获1986年度嘉士伯流行音乐节冠军而晋身乐坛。乐队成员包括白嘉倩、黄伟年、张铁虎、林锦华、陈家诚所组成。边界乐队成员黄伟年包办作曲﹑填词及琴键手等重要角色,当时还在理工主修时装设计的白嘉倩是乐队的主音歌手。1986年第二届嘉士伯流行音乐节,边界乐队击败群雄,夺得冠军 (亚军及季军得主分别为 Fundamental 及City Beat),可惜并没有因为该次获奖而顺利走红。边界解散後,黄伟年和白嘉倩卷土重来,在1991年组成Purple Heart,主打歌包括「超越边界」虽然勇气可嘉,却仍未能在偶像派当道的乐坛占一席位。二人在1992年加盟星工厂後,分别得到和SL在幕前及幕後合作的机会,也参与了1993年天地野花情陷红馆的演出。星工厂/场关门大吉後,黄伟年仍然活跃於香港乐坛,为歌手作曲和编曲及担任音乐剧《印象苏丝黄》的音乐总监。”
“民间传奇在1988年出道,走Hard Rock路线,不过只出了一张唱片即告解散。民间传奇四个长发过肩的队员,一个中国化的队名,配以中英参半的歌词,民间传奇就以一首自创歌曲「Forever Young」夺得本届嘉士伯流行音乐节冠军荣衔;其中余远鸣更获选为最优秀键琴手。翻一翻他们的历史,其中主音歌手/结他手Stephen曾为Visa Band成员之一,离队后仍不时与余远鸣客串Visa Band的表演。民间传奇虽只在比赛前三个月才组成,但四位成员早在多年前已认识,同是音乐发烧友,亦曾共事于相同的录音室。他们现时的职业都是乐手,丰富的现场表演经验,对是次夺魁不无帮助。创作「Forever Young」的灵感源于希望不断提醒自己音乐是他们真正的兴趣,而不要视为没有感情、机械化的工作;这正好作为从事音乐工作者借镜的励志歌曲。在音乐水平方面香港自然不能与英美等国家相提并论,然而民间传奇认为香港现时其实已拥有及得上世界水平的乐手,只不过分布在不同环境组合罢了。”
“风之Group在1988年出道,由王渭妮与方树梁组成的二人组合,曾参加上海巴黎歌唱比赛。方树梁主要负责作曲及乐器,王渭妮则专责演唱,走清新的城市民歌路线,作品中以「迷城少女心」较受注目。方树梁后来活跃于乐坛,创作了一定数量的歌曲。1988年出道,由王渭妮与方树梁组成的二人组合,曾参加上海巴黎歌唱比赛。方树梁主要负责作曲及乐器,王渭妮则专责演唱,作品中以「迷城少女心」较受注目。方树梁后来活跃于乐坛,创作了一定数量的歌曲。”
“软硬天师的两位成员葛民辉、林海峰各是商台DJ,自出道的1988年至今,20年累计下来的听众数量相当可观,被称呼为香港说唱鼻祖。90年代初连年徘徊于各颁奖礼组合、新人奖的银铜奖之间。93年以「广播道软硬杀人事件」开创了粤语Rap音乐先河。「中国制造」、「非常口」等歌曲的歌词内容通俗诙谐。他们的歌虽然常常涉及政治敏感词汇,但是极尽调侃恶搞之能事。将小市民对那些事物的会心一笑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正经、不英雄、不浪漫,走非主流路线,但是人缘非常好,颇具娱乐性。此外他们还与TVB合作了一套电视节目《软硬制造》。两人在不同的领域也各有发展,林海峰有出个人专辑,而葛文辉常常出现在各小制作电影里,扮演一些畏缩小人物。2006年两人在红馆开了十场《软硬天师Long time no see 》,软硬以小市民的视角登场,获得了当时香港年轻人如今香港中年人的普遍认同,是市井小民的文化Icon。”
“My Little Airport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音乐组合。成员P和Nicole是同班同学,因为歌唱比赛而结识,目前正就读于大学新闻系的P和Nicole是最佳拍档,外表清秀的二人自称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如果非要有,那就是他们都爱回忆。P负责创作编曲,Nicole轻柔的嗓音是完美搭配,两个都很害羞的人组成My Little Airpot。他们默契绝佳,他们不是情侣。Nicole喜欢吃香蕉;P喜欢用最简单的Casio玩具键盘,做出童音般的可爱奇特声音。在他们的首张专辑《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中,他们以吉他、小电子琴及歌声来充当笔,记录了一段一段回忆。每一首歌都是以人名开始,写给过往失散的朋友,借由回忆过去来珍惜现在所有。虽然惊人的空降叱吒电台排行榜,但他们还是依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希望在杂志社工作,然后慢慢的一张一张做自己喜爱的音乐。”
“水晶迷(Crystal Zone),就像队名一样,他们的音乐也带有那么些许的神秘主义和科幻色彩。他们来自香港的80年代末,标准的重金属风格让他们在当时的香港成为了异类,以至于到现在知道他们的人也并不算多。乐队成员:张展鹏、庄伟强、施伟贤(Silvester See)。乐队受西方列强的影响颇为深重,演唱的大多是英文歌,再加上“国际化”的歌曲编排,以至于在不知道乐队的情况下,根本听不出来这是一个中国的乐队。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乐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在当时可是高手中的高手了!乐队的音乐整体听起来虽然劲道十足,但并不是充满阳光的那种,而是有那么点“邪”的感觉,这可能与乐队的创作主题十分相关。施伟然就是这个乐队的绝对核心人物,极具语言天赋,纵览乐队歌曲用的语言竟有四种(普通话、粤语、英语、偶尔再来那么两句猥琐日语)。”
“Zenith顶峰之意,当初出道时因公司觉得缩写Zen较容易记,自此1994年ZEN乐队正式成军,加盟华纳唱片有限公司。Zen由主音:黄和兴,低音结他手:郑伟鸿,吉他手:邓明辉及鼓手:关礼琛组成。乐队组成不久后他们参加了“新一代流行音乐节”并脱颖而出获得冠军,进一步肯定了乐队的实力,成为本港摇滚音乐界的活跃份子,其后他们开始不断在各类大小型的音乐节目中演出,渐受各方注意,最后受到唱片公司的赏识并签下唱片合约。首张EP《I Remember You》于1995年中面世,获得各方好评,碟内多首歌曲不但打入了本地各主要流行榜,为他们闯入乐坛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995年底,Zen推出了首张大碟《交织怒火》,Zen的成员包办了大碟内所有歌曲,词及编曲部分对于当时的香港乐坛来说,Zen的出现有如一股清泉,带给了本地音乐界一个新的创作空间及领域,在95年底各电台的颁奖礼上,分别获得叱吒乐坛生力军组合金奖及叱吒乐坛组合铜奖(商业电台);香港新登场劲爆乐队组合金奖(新城电台),及专业评判推介最有音乐才华新人奖(香港电台)。”
“其实L.M.F.第一次正式面世是在1992年,当时只是一个为了于高山剧场举行之《Dark Entry》独立乐团音乐会做压轴演出的临时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成员,几个香港Indie Band如Anodize、Zig Zag、Zenith、Fraina、Martyr 等都曾加入L.M.F演出。而后随着《Dark Entry》的停办,L.M.F.也停摆了一段时间;直到1998年,L.M.F.重出江湖,阵容底定为Anodize、Screw、NT三个独立摇磙乐团再加上1996年时赢得Technics World DJ Championship世界大赛亚军的DJ Tommy。以全新面貌重生的L.M.F.,音乐上除了同时结合三个乐团特色而兼备Metal/Heavy Rock等元素之外,最大的转变则是将日渐入侵香港的Hip-Hop文化融入L.M.F.的创作中,这方面个人相信阵中最初主要负责Rap词的MC仁与音乐制作/Scratch的DJ Tommy绝对扮演重要推手,架构出一种犹如昔日Judgement Night原声带般的Thrash-Hop/Rap-Metal型格。就这样Lazy Mutha Fucka如平地一声雷般为沉闷的香港乐坛投下一颗威力强大的革命炸弹,缔造破万的销售佳绩不仅广被视为近年香港的一则独立音乐神话,也让他们得以被网罗至香港华纳唱片子公司DNA旗下。”
“at 17是人山人海公司签约的第一支组合, 由卢凯彤及林二汶组成, 年纪轻轻的她们充满音乐感和自信, 在舞台上甚有大将之风。 她们相识于「原音2000」歌唱比赛, 两人惺惺相惜, 始後二人以组合身份于2000年走访了不少地方, 争取了不少演出经验, 林二汶曾于3P少爷占及刘以达的音乐作品中出现, 而Ellen 卢凯彤9 岁随父亲学古典结他, 在「原音2000」歌唱比赛中和哥哥合唱「More than Words」夺得季军。在偶然机会下林二汶的歌声获得黄耀明赏识并邀往试音, 而二汶同时极力推荐好友兼音乐伙伴Ellen一起前往, 结果一拍即合,在 日正式签约人山人海公司。她们的音乐风格以电子民谣为主, 以清新的音乐风格清洗乐迷耳朵。”
“Black and Blue这支乐队正式成立于1992年,在1995年参加了香港乐坛《豁达革命计划》中崭露头角,乐队曾数次在广东开平举办的摇滚音乐节上演出,所有看过他们现场演出的人,也不会忘记乐队的唯一女性主唱兼吉他手的卢巧音。然而在此之前Black and Blue乐队就已经在香港各地进行表演,目前成员有Charles、Brian、朱仔、枫。这是一支模仿欧美摇滚乐队的香港乐队,歌曲以英文为主,一直无法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这么多年来的坚持却显示出了作为独立音乐人的勇气和决心。Black and Blue在香港独立唱片厂牌D.I.Y. Music旗下曾推出过《Hope In Just One Day》和《Black and Blue》两张专辑。1998年,乐队解散,卢巧音加入新力唱片开始了单飞生涯。”
“1996年,Dry(干乐队)成立。没有当日的Dry,不会有今天的Mark雷颂德及Steven冯德伦。尽管他们的原创音乐不入主流,却叫懂音乐的人为之称道。当时大家似乎很看重Dry,大家还记得当时大热的「有我必须有你」与Kelly合唱的「纪念日」。自此,雷颂德忙于替歌手作歌,冯德伦则安于拍广告及电影;一个靠音乐才华,一个擅于大银幕下的演出。叁年后,他俩所走的路距离愈来愈远,出碟Plug歌的数目亦愈来愈少,Dry的解散亦是意料中事。解散后的冯德伦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学习做导演以及音乐,并继续出碟。提及这个短命的组合,无非是要记录下雷颂德的过去,雷颂德的创作更多传达了城市人的不羁,年青人的热情。不过,当时两人仍渴望Dry如达明一派一样,暂别后能走回一起再大玩音乐。”
“PixelToy乐队由何山及主音胡咏丝于2001年暑假组成。二人为大学同学,因一次倾谈下发现大家的音乐喜好类同,于是决定组成乐队,并邀请朋友担任结他手参加一年一度的蒲窝青少年中心乐队比赛,幸运获取&最佳改编歌曲&奖项,并开始受注目。往后PixelToy 常游走于学界或独立乐圈的表演,除增加演出经验外,亦积极将团队的音乐向各独立唱片厂牌自荐。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创作只锁定向某些音乐厂牌推广,而是不断的尝试著为自己找不同的出路,诚意可嘉。PixelToy 对音乐的诚意和独特的触觉引起黄耀明及&人山人海&的注意,并于2004年正式签约加入人山人海公司。PixelToy二人均有参与歌曲旋律创作工作,何山主要担任编曲及监制等工作,而Candy则主力填词及担任乐队主音,另外胡咏丝更是PixelToy官方网页设计人及平面设计师,何山亦兼任PixelToy歌曲「说说看」及与at17合唱歌曲「漂亮」MV导演,堪称全能创作人。”
“Hyponic是华人世界的第一支 Doom Metal (厄运金属)乐队。Hyponic对于大陆热爱金属音乐的朋友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们曾多次出现在内地独立音乐厂牌的作品辑中,早前独立发行的Black Sun也在内地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被广为流传。国内的媒体也都给这个乐队以积极的评价。多年以来,Hyponic一直保持着自己对于音乐的认真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Hyponic乐队由Roy和另一吉他手组建于1996年。那时候他们一直是以翻唱歌曲为主。1998年,他们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之后乐队阵容一直在变更,直到2000年初他们固定了现在的成员。虽然一直没有找到鼓手,令Hyponic有一段时间不能够做公开演出,但乐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专注在自己的排练/录音室内筹备灌录首张专辑,唱片内鼓部份则由亚来负责,由于人手﹑器材﹑金钱﹑经验等有限,首张专辑《《 Black Sun 在》2001年五月始才正式推出,从歌曲创作、录音、后期、封面设计以至发行,均是由成员自己完成的。”
“李蕙敏与区海伦组成女子组合Echo在1989年出道。相比走纯情校园女生路线的梦剧院,Echo走得却是非常开放,大胆的城市WET女形象。她们穿着相当大胆,出位,走的是潮流的前线,唱的歌曲也以情歌为主,非常有活力,青春气息的。Echo的歌曲里面有不少改编歌曲,而她们的唱片主要是由Andrew杜自持监制,加上不少Anthony伦永亮的出品,林振强和周礼茂的词,非常强大的制作班底的。很喜欢周礼茂给她写的「第四者」、「舌战」和「不再纠缠」三首歌曲,前两首还都素Anthony的作品,讲述两个女子由抢夺男朋友争风吃醋到最后成为好朋友的三步曲。今天介绍的是第二曲「舌战」收录在她们的第二张广东大碟《准许我爱你》。是两个女生为了心爱的男人而展开一番舌战,他不够主张,似你一般怎配一望,他太没眼光,如何能爱你着一种三不像。周礼茂非常精彩的词,把小女生的心理刻画得非常到位。如此演绎一首歌曲,也确实在香港的流行乐里并不多见的。1992年Echo因彼此发展意向不合而拆伙,转而经商,Echo拆伙后,李蕙敏继续歌唱事业至今,亦偶尔接拍电影;而区海伦则转到电视界发展,近年结婚后正式退出娱乐圈。”
“Face To Face由蔡慧玲(Connie)及吴少芳(Jodi)于1990年出道。与另一队Echo同期的二人女子组合一样是注重形象包装,歌曲路线两者也大致相近。但 Face To Face 的歌格调较柔和,音乐类型也多样化,因此也颇受欢迎。以「一些」、「蝶梦」和「情迷Milano」较为熟悉。1992年,成员吴少芳和其经理人驾车返回将军澳寓所,在距离寓所还有3分钟车程的地方与一架泥头车相撞,这次撞车令吴少芳四肢瘫痪,其经理人亦逝世。Face To Face也随之解散。”
“B2组合成员分别是谭嘉荃(Amy)及郭可颖(Sandy,郭可盈堂妹)。于1998年参加新城电台举办的一级班少女歌唱大募集分别获得亚军及季军,获得BMA唱片公司合约。2000年正式出道,她们的曲风以快歌为主。于2000年10月推出首张EP《B2 ATTACK》。她们于2000年&新城劲爆颁奖礼&获得最受欢迎组合的第三名。及后于2001年推出了《B2同名专辑》。她们的主打歌「型男索女」的歌词被认为粗俗,而被各大电台及电视台禁播。2002年1月,她们推出了首张大碟《娥世代》。及后她们于同年的6月在台湾推出了《娥世代》的台湾版。到了2003年,因为唱片业的前景不好,及较多竞争者出现,她们于同年的1月宣布退出乐坛。Amy退居幕后发展,Sandy则到外国进修。”
“1998年,Ketchup正式成立。Ketchup是香港本地一人独立乐队,原本是三人组合,后来只剩现时唯一成员Ken Tsoi一人。Ketchup的创作歌曲以温情的城市民谣音乐为主,常以他个人的生活感觉为题材,其特色是全部歌曲皆为英文歌曲,而非香港主流的粤语歌曲。Ketchup起初成立时,三人均对乐器以致音乐没有什么认识,但大家因兴趣而边玩边学。Ken一学会吉他便开始尝试作曲。1998年至1999年三人曾在荃湾租了地方不分昼夜地玩音乐。Ketchup的Ken在乐队中身兼创作,吉他手和主音。而事实上Ken是一位香港全职的图像设计师,音乐创作只是其业余兴趣。在回香港工作后,Ken认识了JSD的低音吉他手,自始认识了Nirvana,因而开始他对乐队及音乐的浓厚兴趣。Ken住在围村,所以曾自称“乡下佬”,却因而能创造出与香港大城市繁忙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作品,他在郊区的家中一手包办构想、作曲、填词、录音、编曲和封面设计,然后再亲自送交别人印制。1999年底,因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三人不能再续租该处练歌,乐队唯有暂时解散。”
“1993年,刚刚在加拿大大学毕业的张崇基、张崇德兄弟俩回到香港,希望能够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回来时新秀歌唱比赛恰好正接受报名。两人在大学副修音乐,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两人就轻松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比赛。没有想到的是,两人最后竟夺得冠军,并且签约成为华星唱片旗下的歌手,正式成为流行乐坛的新成员。1994年曾获得第17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新人奖及新城电台劲爆组合奖。提起实力派音乐唱作人张崇基、张崇德两兄弟的名字,无论是在流行乐坛,还是福音乐坛,都会引起相当数目乐迷的关注。身为基督徒的崇基崇德在制作福音音乐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曾先后推出《音乐友情CD》、《上帝听祷告》、《寻见真爱》等众多专辑,其中的《回家》等乐曲在信徒中一直传唱不衰,成为经典之作。两人亦有多年从事幕后音乐制作的丰富经验。因他们在演唱和制作音乐方面的才华,被人誉为实力派音乐唱作人。现在专门开办了名为音乐人教室的音乐学校,以教育更多对音乐感兴趣的青年人。”
“风火海是香港90年代初一个颇为出名的青春组合,由风(朱永棠)、火(陈小春)、海(谢天华)所组成。1992年,陈小春、朱永棠和谢天华在一次为林忆莲伴舞后,赢来了他们人生的机遇。他们的活力立刻引起了星工厂老板许愿的注意。正好许愿也想组织一个以草蜢类似的团体,于是将这支即会唱又会跳的三人组合起来,起名为“风火海”,能够加入演艺团体对还是舞蹈艺员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最佳的归宿了,于是毫不犹豫的与星工厂签了约。终于“风火海”凭着非凡的舞蹈功底与独有的张扬气质脱颖而出,第一次亮相在香港演艺舞台的聚光灯下。因为相似的星路历程和共同的演艺抱负,陈小春、朱永棠和谢天华成员结下患难与共的情谊。由于种种原因,“风火海”这个组合没成立多久便即告解散。如今“风火海”这三个字,以成为陈小春至今不忘的一段美丽记忆和一个刻骨的遗憾。”
“EO2是香港的一队跳舞组合,于1999年出道,是潮艺娱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艺员。而取名EO2是因为有两名成员的英文名字的第一字母是E,另外两名成员的英文名字的第一字母是O。EO2由以下四位成员组成的:彭怀安(Eddie Pang)、洪智杰(Osman Hung)、王志安(Otto Wong)及谢凯荣(Eric Tse Hoi Wing)。2002年获得劲歌金曲第二季季选“最受欢迎新人组合银奖”、“新城劲爆新登场组合” 第25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新人组合金奖”。在演唱方面,EO2四位男生非常注重团体的合声美,总体感觉是用心在唱歌。也许是一位团员是舞蹈家的缘故,EO2声音的拿捏与感情的收放更自由,有时,能从的音乐中听出一些肢体语言之美。”
“2006年出道的Soler组合是来自中国澳门、于中国香港发展的男子二人乐队。两位成员是一对欧亚混血双胞胎,哥哥名夏利奥(Julio Acconci),弟弟名夏健龙(Dino Acconci)其父是意大利人,而妈妈是缅甸克伦人,他们自己则在中国澳门出生长大。他们通晓粤语、普通话、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法语多种语言,而创作的歌曲则以粤语及英语为主。在意大利佛罗伦斯组成的Soler,其实这个团名的来源,是来自于妈妈的名字Soler!Soler在克伦语 (缅甸少数民族语言) 中代表“目标远大”之意,而在意大利文中则是有“太阳”的涵意,所以Soler的团名有着“如同太阳一般伟大的目标”的使命呢!”
“花生女郎(PP Gals)是一队已经解散的香港女子音乐组合。花生女郎於1991年出道,根据香港乐评人袁志聪的说法,花生女郎的幕後搞手是当时风云乐队的郑敬基。花生女郎的四位成员分别是苏美欣 (Joey)、袁丽丽 (Lily)、陈雪燕 (Jonie)和张可颐 (Tina)。队中除了张可颐留短发之外,其馀三位成员都是留长头发的典型90年代青春美少女形象。 花生女郎在1991年推出了一张唱片,名为《PP GalsoDj Boy》,主打歌「DJ BOY」为当年香港电视、电台及Noon D热播歌曲。花生女郎推出一张唱片之後,随即解散,成为一片歌手。解散的原因,至今仍未有定案,有传是其中一位成员怀孕,也有一说是唱片公司破产倒闭。 花生女郎解散以後,成员张可颐改洋名Maggie,并参加1994年香港小姐并晋身最後五强。”
“香港Death Metal乐团Heresy改组而成的Elf Fatima,成立于1997年,分别在2001年及2005年发表过两张专辑,由早期的低调Post Punk/ Dark Pop 风格蜕变成近年较为Post-Rock的取向。组成以来,Elf Fatima曾参加许多大大小小的音乐演出,例如红磡体育馆组Band时间音乐会,MCB音乐殖民地举办的多场重要音乐会,台湾野台开唱,广州不插电吧音乐会, Lonely China Day香港音乐会暖场,台北The Wall音乐会,Underground Live,Art Centre, Fringe Club,The Backstage,大学Music Society音乐会等50多场演出。日为苏格兰后摇名团Mogwai香港音乐会暖场。2005年出版第二张同名专辑。Bonus Track 更得到日本Heavenly Voice乐团Jack or Jive女主音Chako 献唱。”
“原成员包括C-Kwan君、陆永、主唱Gigi和DJ Galaxy,目前的固定成员是C-Kwan和陆永。前LMF成员DJ.Tommy是他们的经纪人。LMF解散之后,C-Kwan和陆永这两个冒出来继续积极耕种、栽培Hip-Hop文化。这两个人本身就是L.M.F.的粉丝,他们的音乐风格包括了Hip-Hop、R&B、G-Funk、Breakbeat、Jazz。以农夫的“音乐两大方针”出发:“不求甚解,只求开心;不求Fans,只求知音”。他们没有前辈LMF的生猛,他们更鬼马搞笑无厘头。他们的曲子热闹尽兴或者感人至深,体现了年轻人懒散乐观的生活态度。姿态很低,心态平和。这从他们《音乐大亨》中「Dj Galaxy's Dictionary」把成员间的吹水内容也放进专辑的做法就可以看出来。2006年发行《音乐大亨》全城热卖,也成为了2006年少有的比较出彩的中文唱片之一。”
“开心少女组由1985年出道,是20世纪80、90年代香港流行乐坛的一个少女组合。成员先后新老交替分别有:罗美薇、陈嘉玲(后改名陈加玲)、袁洁莹、林姗姗、罗明珠、柏安妮、李丽珍、何佩儿、林颖娴、傅明宪(孙慧)、黎姿都曾经也是开心少女组的成员,但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为罗美薇、陈加玲、袁洁莹。她们基本上都是黄百鸣发掘,并且接演了《开心鬼》、《开心乐园》、《开心鬼撞鬼》等生活喜剧片。开心少女组以健康、活泼的形象,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成为当年香港年轻人喜爱的青春偶像团队。”
“Swing是一个香港二人创作组合,由郭伟亮(Eric Kwok)与陈哲庐(Jerald Chan)组成。其前身为Snowman,于2000年改名为Swing。Swing最为人熟悉的歌曲有「1984」和「半张飞」。在2001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Swing夺得叱咤乐坛组合金奖。Swing的歌曲多为Eric或Jerald作曲和编曲。歌词方面,填词多与林宝合作,题材除了爱情以外,还有包括生活、社会和创作。Swing的曲风包括Jazz、R&B、Euro Dance Beat、Bossa Nova等。在音乐上,他们各有独当一面的风格。Eric和Jerald还分别为森美小仪歌剧团《流星级的演唱会》写了「耀荣娱乐」和「小流星」两首歌,收录于其大碟《Swing Swang Swung》。Swing也为香港电台节目海琪的天空和伦住黎试分别创作「惺忪」和「一命、二运、三风水」。在2002年,Swing宣佈解散,2009年复出,推出新碟《武当》。”
“Twins,香港二人歌唱组合,成员包括蔡卓妍和锺欣桐,英皇娱乐集团在2000年跟她们签约。Twins於日正式组成屹立乐坛,是一对经常以孪生姊妹形象姿态出现的女子二人歌唱组合。蔡卓妍和锺欣桐各有暱称,分别为阿Sa和阿娇。Twins组合以可爱著称,并因其形象贴近校园少女而广受学生的喜爱。虽然她们的组合名称称为Twins,但她们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孪生姊妹。以广告女郎身份签约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的阿娇、阿Sa因为多次被指相貌相似,犹如双生儿,故成立Twins组合。20岁的阿娇和19岁的阿Sa以“年轻得像威化饼干一样干脆”的青春可爱形象赢得上至公公婆婆,下至3岁女孩的喜爱,打破了“香港女子组合好难红”的咒语。可爱的娃娃脸和青春跳舞路线,使得她们在出道半年便人气直升,吓坏了其他新人。甫一露面,引来歌迷无数,甚至要有警察来维持秩序,真是青春无敌。Twins,像阳光下闪着露珠的苹果,孩子气地美丽着。年轻是她们的旗帜,幼稚是她们的优势,一份无爱不欢的少女情怀,令所有披着苍老灵魂的成熟老女人相形见绌,绕着走远。”
“AMK在1989年组成,成员包括许惠琛(琛):Guitar 麦海珊(Anson):Bass/Keyboard/Vocals 关劲松(松):Guitar/Vocals 玲玲:Drum Machine,是当时香港独立乐圈中较受欢迎的乐队,据说其唱片的销量亦是当时香港独立乐队中最高。AMK原名Adam Met Karl,Adam是资本主义经济之父Adam Smith,而Karl就是共产主义之父Karl Marx。由于早期的Adam MetKarl成员各有不同的音乐喜好,就像一些极端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所以阿松便为乐队起了这个名字。AMK的音乐风格属Indie Pop,歌曲轻快;歌曲则以生活政治为内容,歌唱和歌词中亦常带点幽默感。事实上AMK的作品留有大量思考空间予听众,他们不是单向地渲泄不满,相反,我相信他们更想与听众沟通和交流。AMK于1996年解散。乐队成员之一许惠琛现于一家学校做讲师,教微观经济学;关劲松与亚瑞安现于商业二台主持“不设划位”,同时他跟候淞耀组成二人组合Handmade。”
“川鸣乐队由潘健康、梁兆辉及颜福伟三人在1986年组成川鸣乐队。1987年推出第一张唱片《愿你知》,但未受注视。有主打歌曲「午夜场」但其歌路未有掀起热潮。成员颜福伟认为开始时以玩玩下的心态看待音乐,因此对受欢迎与否就不太在意。如今川鸣乐队的成员早已各分东西,特别是颜福伟在2007年好红,各种新闻不断,梁兆辉在港台主持同志节目,潘健康在无记音乐组工作多年,现况不详。”
“Douceurs Doux是由独立厂牌I C Records(德国前卫电子乐手Klaus Schulze自家厂牌Innovative Communication的香港支部、及后成立的Local制作部门)力捧的二人女子组合,由吴莉莉及吴婉儿组成,走清纯玉女Look,她们只曾在1986年出版过一张12”单曲《让我Fly Like An Angel》。唱片监制是日后Beyond的经理人Leslie Chan,主打歌是改编自Euro-Beat组合New Romantique的D场大热作「Shy Like An Angel」;B-Side歌则是原创作品「星夜之恋」。一半Euro-Beat改编、一半原创的作风,跟日后的梦剧院可谓为不谋而合。一半Euro-Beat改编、一半原创的作风,跟日后的梦剧院可谓为不谋而合。这队沧海遗珠组合最让人刻骨铭心,是二人的Off-key唱腔,听得汗颜。但我与友人所津津乐道,还有「星夜之恋」这首「Side-Cut」此曲由刘以达作曲编曲、陈少琪填词,跟达明一派的早期电子Ballad曲目如「爱的作弄」和「惑星」简直同出一辙,达明迷该找来一听。”
“2003年成立的二人组合Lazy:Mode乐队,现任成员:古惑猫,擅长曲、词、编、琴、唱、画。Leo Yang,擅长曲、词、编、琴、结他、程序唱。Lazy : Mode是独立二人组合,两位成员都是来自多伦多,回港后才认识,发现音乐创作路向相同,于是便成为音乐伙伴,并先后以队名“Lazy Trio”及“猫科动物”于不同场地演唱原创作品,亦曾参与Green Coffee 及 Neo Acoustic Movement 的演出。”
“RubberBand组成於2004年,名字取“橡筋&”既可將物件連結起來,同時具高度彈性之意。RubberBand成员包括:六号 (主音) 、阿琛(键琴手)、阿正(吉他手)、阿伟(低音吉他手)、泥鯭(鼓手)。2007年拿着自己的作品周围叩门,终於得到雷颂德赏识,签进金牌娱乐。这个过程最典型,但在香港来说,也是最不平凡的。这支其貌不扬的男人组成的乐队,先后夺取903专业推介冠军。他们将多元化的音乐放进首张专辑《Apollo 18》,成功升空夺得叱咤乐坛生力军组合金奖。如果说Dear Jane和Mr.是传统的硬式摇滚乐队,那RubberBand则是玩多元化音乐的乐队代表。他们能否在乐坛撑下去,都对香港的乐坛极具意义。80年代的主流乐队风不再,香港越来越少乐队,甚至连组合也捱不下去。RubberBand打正旗号打Band玩Band Sound,在20世纪的香港乐坛,是有很大的标志作用。希望我们不用等一年,就能看到他们的成就。”
“Mr. 前身为独立乐队White Noise。由于音乐的认受性亦建基于大众对乐手本身的印象,因此才决定改名为Mr.。Mr.的真正意思是指平凡人,以平常心去面对喜怒哀乐,是乐队事业路途上所持的态度。成员为:主音Alan Po(布志纶)、低音吉他手Dash(谭健文)、吉他手Quincy(MJ)(谭杰明)、吉他手Ronny(黎泽恩)、鼓手Tom(杜志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请用虾米帐号
at17跟soler算組合吧!
黑鸟挺晚啊,我以为他是香港鼻祖呢,不过香港就一个那么左派的象征性思想乐队。可怜。好喜欢黑鸟,其他的就当重温70年代罢了
那个……好碉堡,我的梦就是有人做精选集的时候放地址
因为爱离线上接听
你就再复制一个新地址吧 失效了
现在资源都被封了,加我QQ好了:
七说:现在资源都被封了,加我QQ好了:
对了 黑鸟能买到吗 好像要啊
好,无以言表。
很多都是乐队组合的成名作品,可以说是经典怀旧!值得收藏。
!!!!!!
(第1页, 共51条)
七的其它精选集
收藏了这张精选集的人们...
关注虾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点乐队解散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