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怎么看待一个像上海人的外地人?开始以为是上海人,跟她说上海话,她说用普通话转上海话说听不懂,她是外地人

女朋友 他家里人都是上海人
父母从小都说普通话
她也一直说普通话
今天郁闷 跟我来句以后别和她说上海话
说上海话她就装听不懂
切伐准撒思路
有撒办法好矫正下伐 求解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错气懒羊羊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要么矫正她,要么你被矫正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要么矫正她,要么你被矫正
高无 哪能桥正?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我觉得你要翻翻户口,说不定是硬盘B死要装B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旁友帮帮忙呀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我觉得你要翻翻户口,说不定是硬盘B死要装B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我觉得你要翻翻户口,说不定是硬盘B死要装B
反正等空了肯定高高路字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不能用语言去征服,就用行动去征服,不行就换个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想起“大坏蛋,大坏蛋”那个帖子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如果没猜错 爷娘里面起码有一个不是上海人
就算家里父母是知青的 上海话也都是母语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 不习惯说上海话的 基本都。。你懂得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如果没猜错 爷娘里面起码有一个不是上海人就算家里父母是知青的 上海话也都是母语生在上海长在上海 不习惯说上海话的 基本都。。你懂得
才上海额呀 古两天再来汇报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不勃不精彩
我觉得你要翻翻户口,说不定是硬盘B死要装B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老上海IB装知识分子!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照目前发展趋势,今后上海话将属于小语种,等有了宝宝后,如果父母不能创造语言环境,以后语言就断了。
我家小区里,同龄宝宝只有我家会说上海话,幼儿园同班上只有2个宝宝说上海话。
现在外出时,老是有人推荐小孩学英语,我跟上来推销的人说,宝宝现在要学的是沪语,因为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国语和英语是不用着急的,到时候自然会说。沪语将变成物以稀为贵的东西。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无也觉得死装B嘛!~~
上海话好听的来,YP根本学不来额~~~~
侬女拧忘本~~~~要高高路子~~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照目前发展趋势,今后上海话将属于小语种,等有了宝宝后,如果父母不能创造语言环境,以后语言就断了。我家小区里,同龄宝宝只有我家会说上海话,幼儿园同班上只有2个宝宝说上海话。现在外出时,老是有人推荐小孩学英语,我跟上来推销的人说,宝宝现在要学的是沪语,因为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国语和英语是不用着急的,到时候自然会说。沪语将变成物以稀为贵的东西。
四饿呀 无两个侄子 上海话才刚伐来额。。 一口流利额普通话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和同事之间关于教小孩说上海话的一次对话_上海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350贴子:
和同事之间关于教小孩说上海话的一次对话
我和同事都是上海宁 有天偶然看见我的同事在和他的女孩说话 作为上海人平时交流的语言自然是上海话 但他和他女儿说话时确用起普通话 于是等他们说完我就走过去问他 我说你女儿不是上海宁吧 他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反驳道 当然是上海宁 侬啥额意思 我接着说 那你为什么要用生硬的普通话和她说话呢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和外地的小孩说话呢 他突然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又说道 哦 平时她在学校里主要讲普通话说着说着就习惯了 我接着说 学校是学校 我们以前在学校上课时也说普通话 但在家里你应该和她说上海话呀 一个上海人连上海话都不会说还算什么上海人呢 我继续问他 在上海你平时和什么人说话要用到普通话啊 他说 自然是外地人啦 他们不会说上海话么 对啊 在上海只有对不会说上海话的外地人才会用普通话 这是为了方便交流 上海人和上海人之间开什么国语啊 之后我又举例说道 你看我们公司请来的打扫卫生的乡下阿姨刚来时我们也用普通话和他说话 在上海呆了几年后 现在和我们说话也会说上海话了 你怎么把你女儿当成外地人那样说话呢 他听了后笑了笑 嗯 是的 是应该多和她说说上海话 不然就像你说的连上海话都不会说 算什么上海人呢
弗争气个家长实在太多
看样子,现在有得交关对处于危机中的自家家乡母语没的主意识感,亲情感,认同感额上海宁塞是错投胎到了上海来,来之前切了质量伐过关额孟婆汤,又切了一眼忘情水,才会照成现在格种连自家母语都讲勿来,甚至忘记脱额局面
学校是推普机最强的手段,但总不能作为上海人,连一点话都讲不来把。。这里消亡也差不多了
上海闲话同粤语一样,是世界语.将来人类移民至火星及外太空后,还会成为地球移民常用语言的一部分,中国普通话靠边去吧
上海话的未来在宇宙
支持楼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这种“思想教育”我已经做过无数次了,甚至在公共场所只要看到家长在和小孩说普通话,我就会条件反射地凑上去先套出家长是否上海人,然后对其进行一通“洗脑”,基本所有家长都会幡然醒悟转口对孩子说上海话,虽然其是否能就此改变我不知道,但总会有人彻底醒悟的。就算在外地(吴语区),我看到当地家长对小孩说普通话,我都会上去游说一番。
兄弟,侬刚了好,做了对!支持侬!
保护母语,从幼儿零岁开始!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有学校的口号是“只要没学死就要往死学”。
美国救人者受法律保护,德国见死不救要受惩罚。
港报:上海人担心沪语会慢慢消失
08:38 来源: 作者:外媒看上海
核心提示: 与内地标准普通话相比,上海话有几种腔调,以更古老的形式保留下来。
5日,一位乐手在上海一家露天茶馆为前来消夏的顾客演奏萨克斯管。
参考消息网7月10日报道 上月底上海电视台在新闻节目《新闻坊》中首次用上海话播报新闻。许多上海居民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种努力姗姗来迟,对一种消失中的方言做出了些许支持。
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过去20年来,许多上海居民都避免用上海话,因为在上海以外,几乎没人能听懂上海话。上个月由上海社科院公布一份研究报告对21个小学班级、24个初中班级的语言习惯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60%的学生能够讲上海话。
上海大学语言学专家钱乃荣说,真实的情况更令人沮丧。他对市区的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一个有30名学生的班级里,能流利地讲上海话的学生只有一到两名。钱乃荣说:&那些1990年到2000年间出生的学生能听得懂上海话,但是他们在平时不说。而大部分2000年后出生的学生一句上海话也不会说。如果不采取行动推广上海话,这种方言就会消失。&
研究上海历史与文化的作家程乃珊说,她希望《新闻坊》每天都能用上海话播报。她说:&方言是文化载体。没有了方言,本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
夏慧(音)说,她对自己12岁的女儿不会讲上海话感到悲哀。她说:&我丈夫、她的祖辈和我在家都讲上海话。我女儿能听懂我们讲什么,但是她一直用普通话来应答,只是偶尔会用上海话冒出几个简单的词。&普通话是夏慧女儿学校课堂内外使用的语言。
文章称,与内地标准普通话相比,上海话有几种腔调,以更古老的形式保留下来。更进一步的区别在于,它还采用了许多直接音译过来的外来语。
钱乃荣发现上海话的缓慢消失源自在全国发起的推广普通话运动。上海大学学者丁迪蒙在推广上海本土文化的网站沪语网上说,这场运动发展到最高潮时,教师和学生都被禁止说上海话,违者所在学校会被处罚。
夏女士是少数坚持要求子女讲上海话的父母之一,但是她承认,这无异于一场战斗,经常让人气馁。她说:&在寒暑假中,我要求女儿在家讲上海话。如果她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她就必须用上海话提出要求,否则我就不答复。这样做太难了,因为我女儿用上海话吐字很慢,不会讲长和复杂的句子。&
[责任编辑:冯灵逸]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参考消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参考消息微信
加入读者俱乐部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拒绝访问 | www.6665.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6665.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6b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新上海人”是上海人吗?大家吵翻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沪漂”了将近一年,小魔头发现,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她的人口构成、理念文化等等其实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而其中派生出的“新上海人”概念,更是一度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那什么是“新上海”人呢?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专栏的文章对其做了阐释,称其是本质区别于老上海人的移民人。  网上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外地或者国外来的到上海来定居的或者工作的人,但前提是拥有“310”开头的身份证(即上海户口)&&  而围绕这一概念又产生了许多话题和讨论,其中一个比较受关注的就是——“新上海人是否算上海人?”  针对这个问题,小魔头也问了一下身边的小伙伴,他们给出了这些回答:  阿柏怪  以前觉得在上海买了房子就算上海人了,但一直没有考虑“落户”。直到最近被人问起有没有上海户口~不过,已经在办啦!  想当摄影师的警察  我觉得只要是在上海奋斗、热爱这里的人,应该都算上海人吧!另外,“新旧”这个概念我觉得挺虚的,没有必要刻意去划一个界限。  浪客李同学  可能最让我在意的是自己不会讲上海话吧~想要融入一个地方的人际圈子,语言关总还是要过的。  追梦赤子心  其实,我不是很在意这个问题。我想的是,到一座城市就得在这座城市留下一点痕迹,证明我来过,就可以。  小伙伴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不过,小魔头感受到到大家还是非常积极地想要融入这座城市的。而可能因为是朋友的关系,所以大家回答起来语气都很平和。  不过在网络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要显得“火热”许多。小魔头甚至在这其中看出了一点“划阵营”的意味~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回答的吧!  “现身说法”土著派  ▼  周晟  上海的传统到底是啥?到底尊重什么传统,作为一个三代居住在上海的人真是完全搞不清楚,20年前的上海人和现在的上海人习俗完全不同。我们家三代以前是父系江苏人,母系浙江人,算是上海人么?比我家更早的大概多是浦东人了,浦东人算是上海人吗?我奶奶就是浦东人。按我的理解拿户口的就算上海人了,在上海工作和投资的大概也算吧&&  一只死考拉  我也不明白,我一个上海土著,在上海的学校和另一个上海人进行私下交流,说的上海话,然后被来了句“讲普通话做文明人”~侬则港币跟那老娘也开国语额咯?  ——以上纯属吐槽,你310开头、母语上海话、自然就是上海人。  匿名用户  硬盘别yy了,本人祖籍就是上海的也不认为自己是上海人,三代都是310,且祖籍是江浙的,就是上海人,他们是最正统的海派文化的市井人,除此之外都是盘二代。新上海人就是外地人别忘了自己的根流的是哪里血,可是不是上海人那又怎么样?难道你不是上海人就过的比上海人差了吗?新上海人完全就是自取其辱的说法,难道自己是哪里人就不能说了吗?我的观点就是上海人就是上海人,外地人就是外地人,但并不意味着外地人就比上海人差了。  才才  本人是绝对正宗上海人,三代都是上海籍,有发言权。其实换个问题,“黑人和中国女人生下来的小孩算不算中国人?”vs“白人和中国女人生下来的小孩算不算中国人?”vs“亚洲人和中国女人生下来的小孩算不算中国人?”,是不是是你自己定义的?  有人觉得自己拿到身份证就是中国人了。有的人觉得“龙的传人”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皮肤不算。有的人觉得新加坡之类的,只要继承中国文化的,即使你移民了,还算中国人,李连杰不就这么自称的吗?不论北上广不都这么来定义的吗?先看你身份证是不是110,310开头,再看你上海有没有房、是不是市中心的。最重要的是你会不会上海话,这个完全学不了而且造不了假。再过一点,看你爹妈祖辈。要讲究起来,你永远都不是上海人。所以,在意什么?  乐观的小胖子  本人土生土长上海人,新上海人当然算上海人!户口在哪儿就是哪儿人,好么甚至我再说的明白一点,人家享受了和所谓老上海一样的权力你们的孩子教育都是一样的。再说难听一点,个税社保交哪儿说自己哪儿人有啥问题呢?上海文化是什么是很有意思的,要说土著我想真上海人在松江,我们现在这些所谓市区内高贵的上海人在人家眼里那也是新上海人。一个城市的文化由人决定,上海作为移民城市本来没有什么自身文化,现在有的文化的是以前洋人那套混杂了江浙文化的混合体。那么现在更多不同地域的人来了,文化应该去融合新移民而不是排斥他们。某些市区土著守着破房子的秘制优越感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一天到晚看不起这个说人家新上海人。 最起码在我身边,所谓新上海人过得比老上海人好得多得多。人家压根就不理会这帮人。这事情就像在国外生活要和华人区的一些老化人划清界限。上海的年轻一代们也应该和一些所谓老上海人划清界限。  “旁征博引”数据派  ▼  经纪  当然不算。只有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是真·上海人:1.日之前有大清国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户籍的居民及其直系后代;2.满足条件1的居民直系后代,血统比例不得小于3/4,需要具有生物学上【和】法律上的经公证的证明文件。3.目前拥有上海二环内户籍,且连续在籍不少于40年,连续常住不少于25年的居民及其直系后代。4.持有上海市(崇明岛除外)不动产权,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80㎡,共同持有人不超过一人,且产权比例不小于50%。5.第一语言必须为【上海本地话】,不包括松江话、川沙话、金山话等郊区方言,也不包括娘里娘气的所谓的“上海话”。注:接受【同时满足以上5个条件】【以外】的人类或非人类捐献器官超过一个的,不包括。以上任何一个或多个条件不满足的人,都是硬盘。  匿名用户  往前数100年上海也就一百多万人,咱们假设这一百万人在百年间增长到400万,那问题来了,现在户籍人口1429万,请问剩余1000万同志的归属问题怎么算?58年江苏十县划归上海,这样算,100年前上海人的后代有优越感也就罢了,请问60年前加入,或者30年前加入上海的后代,有个鸡毛优越感,不就是早来个几十年吗!所以来了30年的,在来了60年的眼里是外地人; 来了60的,在来了100年的眼里也是外地人!结论就是,能留在上海的,都是上海人!区别就是,你们家是最近几年来的,他们家是三十前开的,对门是六十年前来的,如果你住在黄埔静安虹口徐汇等老区,恭喜你,你们家楼下这个邻居很可能是一百年前来的!最后煽个情,小区门口有家面店,老板是位60多岁和蔼的本地阿姨,去的多了,就跟阿姨混了个面熟。有次阿姨问我是哪儿的,聊了会竟然和阿姨是老乡,随即讲了几句家乡话,阿姨竟然落泪了。她说她很小就来上海了,家乡话都不会讲了,父母去了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过,老家认识的基本走的差不多了,听到家乡话,想起了父母和童年的小伙伴。后来搬走了,挺想阿姨的!  “据理力争”辩论派  ▼  关系模型  什么土著什么新移民,新什么地方人完全是伪命题,都忘了本了。上海是移民城市不错,你看老一辈移民到了上海,小苏州,小山东,都是以自己籍贯相称,这有什么。等到他们的儿孙辈从小上海生上海长,一口上海话自己认同是上海人了,那自然就是上海人。非要新哪里人搞得像出国留几年学回来自称从国外回来的不是一个道理。做人要自信,对家乡也要自信,那没人数落你什么!  忧伤的怪蜀黍  其实很简单,所谓的老上海人是面子社会,以社会关系为主轴,维持社会关系为主业,具体表现就是保守、传统、两面派。  所谓的新上海人是利益社会,以金钱利益为主轴,攫取金钱利益为主业,具体表现就是激进、开放、一根筋~  所谓的新老上海人之争就是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斗争,保守派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和媒体资源,激进派拥有更多的金钱资源和人力资源,总的来说维持着平衡。  但是随着很多高素质保守派上海人及其子女选择出国,保守派的政治资源就日趋减少,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媒体资源则几近枯竭,所以近年来激进派的反攻倒算一直很严重,保守派就快撑不下去了。  所以不要急,保守派早晚要放弃不玩,到时候激进派自己会分裂的。  温酒  上海人是一种文化符号。也就是一种标签。就好像美国人一样。美国人有白皮肤的,黑皮肤的,黄皮肤的。美国人自己都把自己分三六九等。美国人当今的主体是移民后裔。美国人当年的主体是印第安人。美国人当今的新成员,依旧是移民。  上海也有来自各地的人,自己把自己分成三六九等。主体是移民后裔,当年的主体我们叫本地人。现在的新成员就是新上海人。然而,美国人的标准是什么?说不清。不是你拿了绿卡就是美国人了。哪怕你彻底融入美国的文化,美国的价值观,美国人的行为模式,依旧有美国人说你不是美国人。上海人也一样。拿了户口,离真正的上海人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是我瞎讲,我这种南市区出生,浦东成长的人,在很多上海人眼里都不是上海人,何况新上海人呢?讲道理,我这一辈的上海人,一般认为:当对方的精神文明融入上海以后,在形式思维和谈吐上,一般会和“不是上海人”的时候有显著差别。这时候,就可以称其为上海人了。而形成这种显著差别的原因是:移民前社会环境和移民后社会环境的巨大差距。而有少数新上海人,一方面原来的家乡和上海接近,另一方面看不出和上海人的差别,那么他天生就会被人误解为上海人。这种精神文明上的差距,是很玄学的,没有标准,但的确存在。  Pansz:  说句让很多人不高兴的话:现在有多少人还认为印第安人是美国人?  即便有少数人依然认为印第安人是美国人,当说到美国人的时候,其所要表达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印第安人,而是移民到美国的新美国人。而这,才仅仅只过去了200年。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200年后,没有多少人还会认为老上海人算上海人。将来说到上海人,指的只会是新上海人。  所谓新上海人必须尊重老上海人的习俗才算上海人,这个观点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新美国人丝毫不尊重印第安人习俗,但同样的,现在只有新美国人才算美国人了。  对老上海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残酷的悲剧,但它就将会是事实:历史的车轮会无情的淘汰掉旧的习俗,你引以为傲的旧习俗只会成为你通往新上海人之路上的绊脚石。  穆吉悠:  前面看到一个回答,说上海人像印第安人,新上海人像美国人,所以上海人希望新上海人尊重其风俗的行为终是无用功,在未来,不尊重上海人习俗的新上海人才是上海人。个人认为有些偏颇,多少有点比喻不恰当。  因为上海人(老移民后代)某些方面来说比起印第安人反倒更像现在的老美国人(老移民后代),上海人祖辈自上海开埠后来到上海,发展了上海,这一点和美国老移民是相近的(当然屠杀这一点上有所不同)。而上海本地的土著居民(县城与农村居民)则类似印第安人,现在的上海比起当年的北美大陆更像是现在的美国,都是经过了一定发展的地方并且多年以来都是老移民以及其后代为其主要居民,而且后代中都存在一些“红脖子”,当地的外来新移民也越来越多(入籍了的和没入籍的),新移民倡导多元化,部分保守红脖子则希望觉得新移民需要融入和尊重美国文化,而不是一味多元化,他们中部分人排斥新移民在心里并不认为新的外来移民是美国人(标准各有不同)。  部分新移民认为老移民的后代不过是来的早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认为老移民后代起初着有更好的福利却浪费了它们,认为他们的竞争力不能与新移民相比,认为自己更加优秀,是当地建设和未来发展的主力支撑;部分老移民后代认为,新移民素质参差不齐,并且许多都不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文化,没有新移民的时候在当地的生活更加让人舒心,认为当地原本是他们建成的,但他们的权益却在不断减少,并且在开始觉察到自己一旦发表不欢迎新移民的言论会遭受不小的舆论压力后心情越发复杂。  (上面两者的例子只是部分人而已,老移民后代欢迎和理解新移民,新移民尊重理解老移民后代的情况都蛮多的。) 上海很早就有过移民了,印第安人和美国人的事情其实算是发生过了的&&(上海土著与上海老移民)反倒,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的情况其实比起印第安人与美国人,更接近美国人与美国新移民。  要是说以后的上海人和上海文化习俗是以谁为主,我认为没有什么必然的答案,上海文化包括各地的文化一直都是在发展演变的,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或者一定变成如何一说。至于我对新上海人算不算上海人的看法:大家别掐架了&&有的说以上海话为标准有的说以第几代移民为标准,有的说以310为准,有的说以价值观为标准,有的说在上海的就是上海人,这些都是很正常很个人很主观的事情,我觉得最简单,最打消口水的方式就是按户籍,入了上海籍并且也愿意当自己是上海人的那就是上海人吧,这样划最干净利落。  “心外无物”哲学派  ▼  老欧  你的心在哪里,那么你就是哪里人。不管为钱为别的什么,追求形式或者为了一个头衔等等都是身外之物。落叶归根。  咩咩羊  年深外境犹吾景,日久他乡即故乡。  匿名用户  这个世界本来没人上海人,当人来到了上海,就成了上海人。  凋零者  热爱这座城市的才是上海人,反之哪怕你是310也不配做上海人。  “思考人生”疑问派  ▼  大话家  我真的想知道这个有意义嘛?会对你生活产生啥影响?  琅邪杨文理  这种问题可笑。划掉地域一目了然:——新(上海)人算是(上海)人吗?——新人算是人吗?说白了就是新鸟进笼个个啄。这么多年观察,地域歧视最强烈,最把“上海人”标签当回事的,无非两类人:一、社会下层;二、新上海人。鄙人的普通话是准播音级,日常被认作东北人。前几天一群劳动者来咨询,为首大妈操一口越派沪语,顾盼生姿,蜜汁自豪,我忍无可忍改了沪腔:“阿姨,你的上海话太洋泾浜了,我听着累,你同事也听不懂,这样没法了解案情,能不能说普通话?对了,身份证麻烦出示一下。”果然。何苦?  哇擦咧  其实我不是很懂,先来和后来本质的区别究竟是啥?能在一座城市存活,最后靠的不都是自己的本事吗?在上海扎了根,谁还在乎你是哪里人?  “七嘴八舌”其他派  ▼  李溯本  以前的移民后代很容易学会当地方言,现在的新移民却很困难了,甚至很多本地人的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从语言学家的立场来说,只会说普通话的人就不能算哪儿的人,只能算“普通人”~~  反正美着也是美着  算不算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因为真正的老上海人基本看不起外地人。  并且在上海的人问一句你是上海人吗如果回答是的以后,会接着问一句,你老家就是上海本地的吗?再怎么样,他们也会这么区分。  所以咯,你管新不新,买得起房就是王道。  张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十里洋场不是守旧的小村落,上海就是在变化中的,旧习俗新元素不断更迭才是上海。  文武尊者  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上海人,在外地别人问我哪儿人我都说老家。也从来没觉得自己不是上海人。待人接物也从来没按对方是否上海人来区分。  Ed Sheeran  很多外地人不了解上海其实是江南浙北移民和本地人辛苦奋起来的。  所以你不是吴语区的人,移民上海,生了后代,那也永远是外地人。  上海人天生自带走在路上辨别外地人的功能,所以被刺痛了自尊心的新上海人们,不要挣扎了。  ——以上网友回答内容整理自知乎  小魔头有话说  ▼  其实,不只是上海,在很多城市的异乡人心里,最直接的目的似乎都是在眼前的这座城市“安家落户”,成为本地人。但在现实中,大家却又常常因为各种问题而茫然失措,甚至很多人即便拿到了城市户口,也依然没有归属感。  而在“逃离北上广”一词甚嚣尘上的今天,依旧还有无数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顶着巨大压力在大城市里找寻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在这条未知的路上披风历雨,究竟是“负隅顽抗”,还是真的“在黑夜中怀揣希望”?最终我们想要获得的又究竟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话转上海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