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好吃的地方什么地方收购蜜橘

高校给优秀学生发“橘子奖” 回收橘皮做科研
[提要]这几天,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内忙着发“橘子奖”,请学生吃橘子,一时校园内橘香四溢。据了解,在对优秀学生实行“橘子奖”的同时,回收的橘子皮将被作为学校课题实验材料,统一回收。
  原标题:武汉一高校买1.5万斤橘子送学生 回收橘皮做科研
  同学们一起&聚餐&吃橘子。通讯员辰熙 摄
  这几天,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内忙着发&橘子奖&,请学生吃橘子,一时校园内橘香四溢。据了解,在对优秀学生实行&橘子奖&的同时,回收的橘子皮将被作为学校课题实验材料,统一回收。
  2011年,该校从华农采购了300株柑橘大苗,种植教学楼及住宅区。经过3年精心培育,今年挂果。10月8日,已先期采摘了一批,供应教职工尝鲜。经人提议,校方一合计干脆从湖南采购回1.5万斤橘子,奖励给表现突出的学生。
  此次奖励橘子对象,为优秀寝室长、优秀班级学习委员会主任。其中,&好室长&每人8斤(由寝室同学分享),&好学长&每人15斤(由班级学委会成员分享)。此外,对于在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每人奖励3斤。
  截至昨天,学校总共下发橘子2824份,共1.5万斤。
  香甜的橘子吃后,橘皮要被集中统一回收。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人说,橘子皮晒干后,将提供给药学院和园林系,用作研制中草药原料,或作为混合配制复合有机肥料(供生产盆景花卉使用)的原材料之一。
  药学院副院长刘焰教授介绍,&我们现在正在做一项中草药泡脚原料研制的校本课题研究,考虑加入橘子皮。橘子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香精油,对足部的皮肤可以起到很好的滋润作用&&&
  园林系副主任丁健博士说,橘皮富含氮磷钾、果胶、纤维素等成分,加上秸秆,如和厨房余料(烂菜叶、果皮、剩饭)等进行堆肥沤制,是一种难得的有机肥料,比较适用柑橘类的芸香科植物,相对无机肥料来说,这种缓释肥料有益植物扎根,效力更持久。
  据了解,在武汉高校,&请学生吃橘子&为该校首创。该校学工部部长余仕良昨天表示,&这个花钱不多,对学生有一种表彰激励作用;在收获的金秋,获奖者和其他同学一起分食,有助养成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相关链接
  自己动手制陈皮
  将果蒂剪平,选取果皮完好的橘子;将剥好的果皮放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晾晒时橘白朝外;将风干的橘子皮,存放于密封装置2~5个月,用湿度为80%的潮湿空气加湿,以使果皮软化;果皮软化后,将其捆绑固定,风干,然后再次放到当阳处晒干;等到完全晒干后,陈皮即制作完成,将其用塑料袋密封存放即可。
  一般来说,橘子黄皮、青皮都可以做。做之前,橘子皮最好用清水泡上半个小时,洗干净,然后再晒干,要避免受潮长毛。刚晒干的橘子皮没有经过陈化,如果泡水、做菜,味道显苦,泡水还可能上火(橘子本身热性)。最好是存储了2年以上的橘子皮,泡水喝才不会出现上火。
  阴干1年以后才能称之为陈皮,三年以上最好,未超过一年的橘皮,尽量不要拿来泡水或食用。
  通常,陈皮以新会柑的柑皮价值最高。陈皮最显著的药效是化痰止咳,疏通心脑血管,降血压等,是药食同源的宝贵原料之一。(武汉晨报 记者尹勤兵 通讯员辰熙)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秦霞]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手机查看产品信息
起订量:1 件
可售数量:面议
支持批发采购
上海市 上海市
经营模式:
生产型企业
发送询价单,获取准确报价
分享拿好礼:
本企业产品分组
本企业推荐商品
同类商品推荐
【根欢喜】防治草莓根腐病
红中柱根腐病滴灌特效药
水产饲料中草药诱食剂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年
中草药沐浴露行业市场容量预测及销售前景分析报告年
出售中草药煎药机济南凯弘
年中国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态势与投资潜力报告
安徽金银花清洗机
优质中草药清洗机
万利源中草药清洗机
福建金银花清洗机 专业中草药清洗机
云南金银花清洗机 万利源中草药清洗机
安徽中草药清洗机
筛板式金银花清洗机
最好的金银花清洗机 安徽中草药清洗机
天一高效节能环保|最新隔墙板设备|隔墙板设备工艺流程
养殖小龙虾、养殖小龙虾赚钱、武汉农科大(认证商家)
池塘养殖小龙虾视频、武汉农科大、养殖小龙虾
养殖小龙虾、池塘养殖小龙虾视频、武汉农科大(认证商家)
养殖小龙虾|武汉农科大|池塘养殖小龙虾视频
没有找到想要的产品?
你是不是要找相关的产品信息?
发布询价单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联系我时务必告知是在世界工厂网上看到的!
上海莫卧儿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炒橘核 炒桔核 橘子核 橘米 中草药 中药材 100G的详细描述:
问:如何炒制橘核?
炒橘核: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温火炒。
种子略呈卵形,长0.8-1.2cm,直径0.4-0.6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灰白色,光滑,一侧有种脊棱线,一端钝圆,另端
渐尖成小柄状。外种皮薄而韧,内种皮菲薄,淡棕色,子叶2,黄绿色,有油性。气微,味苦。以色黄白、子粒饱满
、大小均匀者为佳。
问:炒橘核有什么药用价值?
1.治四种颓病,卵核肿胀,偏有大小;或坚硬如石;或引脐腹绞痛,甚则肤囊肿胀;或成疮毒,轻则时出黄水
,甚则成痈溃烂: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50
克,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25
克。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虚寒甚者,加炮川乌一两;坚胀久不消者,
加硇砂10克(醋煮),旋入。(《济生方》橘核丸)
2.治乳痈初起来溃:橘核(略炒、25克,黄酒煎,去滓温服,不能饮酒者,用水煎,少加黄酒。(《光华医药
杂志》(3)6:53,1935)
3.治腰痛:橘核、杜仲各100克。炒研末,每服10克,盐酒下。(《简便单方》)
4.治酒齄风,鼻上赤:橘子核(微妙)为末,每用5克,研胡桃肉一个,同以温酒调服,以知为度。(《本草衍
温馨提示:
以上是关于炒橘核 炒桔核 橘子核 橘米 中草药 中药材 100G的详细介绍,
产品由上海莫卧儿母婴用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如果您对上海莫卧儿母婴用品有限公司产品信息感兴趣可以
,您也可以查看更多与
相关的产品!
附件下载:
联系我时务必告知是在世界工厂网上看到的!
企业名称:
企业商铺:
联系地址:上海市上海市-中国 上海市嘉定区 江桥镇爱特路68弄33号1101
按字母分类:
相关区域产品:
相关区域厂家: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世界工厂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联系方式: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湖南石门45万吨柑橘滞销 无人收购烂在泥地
  10月23日,常德市石门县秀坪镇,橘子交易市场小仓库,橘子堆积如山。今年橘子的销售比往年更加艰难,不少地方的橘子园甚至还未开剪。图/记者华剑
  树上硕果累累无人采摘,成堆柑橘被丢在泥地腐烂变质——石门柑橘近年频遭丰年之困,橘农颇为无奈:十年前五毛钱一斤的橘子,为什么现在还只卖五毛?同样是柑橘,为什么美国新奇士橙售价是石门蜜橘的8倍?石门柑橘,真的应该进行产量控制了吗?
  10月25日,常德石门县举办第12届柑橘节。但天公不作美,雨淅淅沥沥,从当天凌晨开始下,持续了整整一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雨下到石门橘农心里,越发拔凉拔凉的。
  因为连着几场秋雨,柑橘的销售十分低迷。原本应该差不多卖完的早果,只卖出三分之一。售价也大跳水,只有去年的一半。
  由于行情低迷,S303省道石门段沿线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柑橘树无人采摘。
  本指望丰年增收,如今橘农满腔希望落了空。“中国柑橘之乡”石门,应该走向何方?
  早果滞销三分之二,售价只有去年一半
  石门被称为“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4.05万亩。今年天遂人愿,石门柑橘大丰收,预计全县总产量达45万吨。但是,到了收获季,橘农却高兴不起来。
  10月16日,网友“澧水湘狼”发微博称:“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早熟蜜橘大面积成熟,由于天气下雨,大量的优质蜜橘滞销”,呼吁网友扩散消息。
  潇湘晨报记者在石门实地调查发现,原本应该基本卖完的早果,还剩三分之二,大量橘农面临丰年亏损的局面。
  “澧水湘狼”本名冯耀军,是石门县秀坪镇桂花打蜡厂(桔湘果业)负责人。秀坪是当地公认的最好的蜜橘产区。
  他说,“去年早果上市,我平均每天要发四五车货,一车七八万斤,总共发了100多车;今年每天就一两车,总共才25车,不到去年的20%。”
  不但销量大大减少,价格也持续走低。10月23日,外地采购商在秀坪开出的价格是优果每斤0.7元,而去年均价是1元。10月25日,价格又跌到0.55元,相比去年大跌近50%。
  石门县皂市柑橘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柑橘产地交易中心与集散地。10月24日,在这里采购的外地货车不到10辆。
  皂市当地柑橘经纪人刘凡虎说,去年跟他合作的3个外地客户,今年只来了1个,而且出价极低。“去年最贵1.2元,今年开秤价才0.75元,这几天下雨,一路往低走。”
  销量和价格都上不去,最吃亏的还是橘农。
  石门龙凤园艺场橘农刘湘庆掰着指头算账:“一斤橘子,农药化肥0.1元,雇人采摘0.1元,从山上挑下来送到采购站要3分钱,经纪人5分……你别看采购商出7毛,那是要优果,1万斤橘子还要减800斤水分再给钱;挑剩的统果(小次残果)卖到罐头厂,不到2毛钱,平均下来每斤5毛钱算不错了。”
  辛苦一年,勉强卖出去,也就赚个1毛多钱,而现在,因为没人收购,这一毛钱都赚不到了。刘湘庆算着算着,沉默了。
  由于行情低迷,S303省道石门段沿线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柑橘树无人采摘。
  根据往年经验,石门柑橘早熟品种的销售期只有一个月,从国庆长假后算起,销售期只剩不到10天,而橘子却还剩三分之二。为此,湖南省果品协会发出行情预警,建议果农适时采收,随行就市,不要因市场价格低迷而惜售,以免错过销售时机。
  十年前就卖5毛钱,现在还卖5毛
  皂市镇朱家坪橘农龚英家的1万斤橘子还未采摘,她趁下雨天到桔湘果业打零工。对橘子的价格,她十分不解,“十年前是五毛钱一斤,为什么现在还是五毛钱一斤?啥都涨咯。”
  来自吉林长春的采购商郝金明说,他28岁开始到石门收橘子,现在50多岁了,至少在最近10年,橘子的价格确实没什么大变化。
  郝金明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橘子在市场上确实卖不起价。
  “1斤橘子,打蜡要1毛3,包装工价是6分,塑胶框好一点的要2毛5分,便宜的也要1毛8,蜡光纸、内袋要3分,长途运输费2毛5分……5毛钱收的橘子,运到东北就变1块2了,但零售价也就卖个1块2。”
  因为不赚钱,今年的采购商很少有回头客。
  “(外地货车)来一车亏一车,来一个亏一个。”皂市镇白沙渡村橘农龙声丕说。他种的3亩多蜜橘还未开摘,已经很苦恼。
  为什么橘子在市场上卖不起价?一个直接原因是,消费者普遍反映,今年石门蜜橘的甜度不够。
  橘子“太酸”,除了气候原因,也与个别橘农过早采摘青橘有关。龚英说:“那么早就上市,酸酸的,把石门橘子的名声搞坏了。”
  然而,口感太酸并非常态,橘子难卖却几乎年年发生。一个让石门人不得不正视的事实:中国的橘子真的太多了。
  一名政府官员估算:石门年产柑橘40万吨以上,分给全国人民,一人要分3到4个。但湖南不止石门产柑橘,而且中国也不只湖南产柑橘。柑橘是中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栽培面积达2865万亩,产量2059万吨,双双居世界第一。
  以上还是2007年的数字。2007年至今的五年中,仅与石门毗邻的鄂北栽种的柑橘就超过15万亩,目前全部进入盛果期,与石门形成直接竞争。
  冯耀军说:“湖北橘子打了蜡都只卖4毛5,好多东北的老客户都不来了,犯不着舍近求远还多掏钱嘛。”
  石门县农业局副局长、柑橘办主任方元久称,今年中国四大果品中的苹果、香蕉和梨同时增产,也导致橘子滞销。
  皂市柑橘大市场所在的朱家坪社区支部书记姚首平说,朱家坪只有1880亩耕地,但柑橘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辖区内基本没有荒山了。“前几年还有100多亩中稻,今年只剩20亩。种那么多橘子哪里吃得完。”
  出口形势不好,国内就更加难卖
  石门是湖南最大的柑橘鲜果及加工出口基地,柑橘一半靠内销,一半靠出口。
  今年,中日、中菲双边贸易降温,石门也遭受冲击,东南亚对橘瓣罐头和柑橘鲜果的进口需求大跌。
  湖南省节节高食品公司是石门县柑橘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产品80%销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该公司行政办负责人谭立强说,与去年相比,今年出口更低迷,主打产品18L的果汁原浆囊包价格下降约15%。
  据他所知,节节高公司是湖南唯一开工的囊包生产企业。“很多大厂去年的产品压库较大,影响了今年的加工。”
  益阳佳美果汁工业有限公司主要以柑橘统果(残次小果)为原料,生产橘瓣罐头销往国外。由于出口订单减少,今年该公司推迟了在石门采购柑橘统果的时间。
  出口遇阻,产品堆在国内,竞争就更激烈了。
  “优果尚且卖不出去,小果、次果就更加无人问津了。”皂市柑橘大市场的代办商说,去年收统果的客户有4家,今年只有1家,开秤价是2毛5分,这几天跌到了1毛5。在石门至皂市的公路边,不时可见成堆的柑橘被丢弃在泥地里腐烂变质。
  此外,品种单一、深加工欠缺也被认为是石门柑橘滞销的原因。
  石门柑橘70%是早熟品种,集中在国庆后一个月内上市,销售压力很大。今年因为上半年多雨,早熟品种推迟了上市时间,不仅与本地中熟品种“撞车”,更与广西、湖北等地的橘子同步上市,导致供过于求。
  另据湖南省农科院副巡视员、研究员蔡立湘介绍,美国、南非等国家的柑橘产品鲜销比例只有30%,70%以上是深加工,而中国柑橘产品的深加工占比只有5%左右,95%的产品是鲜食。“你说那么多橘子,一下子怎么吃得完?”
  都是柑橘,新奇士怎么卖那么贵
  在长沙,人们吃的橘子里,每10个就有5个来自石门,但石门蜜橘在长沙水果店最高只卖2元一斤,最低不到1元,超市零售价1.5元左右。而漂洋过海的美国新奇士橙,尽管被一些人认为外面光鲜、食之乏味,口感还不如石门蜜橘,但在同一超市的售价却高达12.8元一斤。
  同样是柑橘,为什么新奇士售价是石门蜜橘8倍还多?中国柑橘产量巨大,怎么就玩不过一个“新奇士”?
  被誉为石门“柑橘大王”的方元久,认为新奇士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品牌培育问题”,品种统一卖相好。
  方元久说,石门现在也在向新奇士学习,通过合作社的模式提高品质,同创品牌。石门县龙凤园艺场橘农之友合作社今年获得了欧盟市场通行证,上海瑞丰果业负责人李泽森就冲着这个“认证”找上门来,一次采购了60多万斤。
  让人遗憾的是,石门柑橘产业发展近60年,合作社多达120家,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宣传平台,而在百度上搜索“新奇士”,第一条信息即是新奇士中文官网。在品牌形象上,中国消费者一看到“新奇士”三个字,就联想到“阳光加州、像阳光般鲜艳的橙子”。
  资料显示,美国新奇士创立于189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柑橘营销机构,6000多名果农通过新奇士把柳橙、柠檬、葡萄柚等柑橘类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蔡立湘认为,统一高效的营销集团正是新奇士成功的关键,这一经验在南非同样取得了成功。南非有3500个农场种植柑橘,年产93万吨,64%用于出口,出口收入占柑橘收入的92%。“相比之下,湖南柑橘的营销还是太分散了。”
  另外,新奇士橙卖得贵,还因为钻了中国柑橘青黄不接的“空子”。
  蔡立湘称,世界柑橘产量中,橙和橘比例为7∶1,以甜橙为当家品种,而我国柑橘70%以上是以温州蜜柑为代表的宽皮橘,橙类比重不大,每年3月至9月国内无橙面市的时间里,加州甜橙就在中国唱独角戏。
  “柑橘的限量生产和品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蔡立湘说。(记者张冬萍)
】【】【】上海崇明柑橘丰收后滞销部分烂在泥里 _新闻中心_沈阳网
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上海崇明柑橘丰收后滞销部分烂在泥里
11:03:16 来源: 东方早报
  ■ 横沙积压的柑橘超过2万吨,照这个进度明年1月也收不完。
  ■ 岛上是闭塞的,外地橘子都已经运到上海了我们还不清楚。
  ■ 专家说这里土质适合种橘,而且大家都种,没考虑过种别的。
  早报记者 顾文剑 邹娟
  实习生 霍雪莹
  秋风吹过,橘树轻轻摇晃起来。成熟的金黄色从枝头的绿叶间亮出。这是季节更替的信号,也将决定橘农一年辛勤劳作的命运。
  今年是上海市崇明县横沙乡有史以来柑橘丰产又美味的年度,“全乡总产量超过了3.2万吨。”崇明县横沙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建飞说。柑橘的甜度单位值也超过了12,这个数值在去年是9。
  但不仅是崇明,浙江、湖南、江西等全国多地都迎来了柑橘大丰产。这些外地柑橘甚至抢先占领了上海的市场。
  根据横沙农业部门11月14日提供的数据,全乡柑橘目前销售量约为产量的1/3,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字达到了70%。
  今年到横沙收购柑橘的商贩尤其挑剔,因为选择太多。橘皮若有斑点,他们就不要了。这些橘子最终将熟透掉落,烂在泥里。
  在横沙乡富民村里,橘农们忍受着商贩的挑剔,还要小心翼翼请商贩吃饭。不然,挂满枝头的橘子就别想卖出去了。
  相信老天爷
  对外交通仍依赖摆渡的横沙岛是个恬静的地方。
  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横沙岛的村落一半是橘林,一半是水田。阳光洒入橘林,橘子的清香便飘散开去,蟹苗也争先恐后爬上蟹笼的织网。
  橘子和蟹苗是横沙岛的两大农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称,横沙乡橘子种植经济占据了整个乡经济结构的三分之一。
  横沙乡有24个村子,富民村最靠近渡口,因此离上海最近。富民村橘园有600多亩,养殖蟹苗800多亩,稻谷等常规农作物只有不到100亩。
  横沙乡橘子的种植要追溯到30年前。橘子是外来的经济品种,从浙江临海被引进横沙栽培,随后成为上海本地品种而供应本市市场。
  67岁的季国强种过水稻,养过鸡鸭,说自己只会种地。他的5亩地在6年前全种了橘树。在橘子的成熟季节,这名脸色黝黑、裤腿沾着泥巴的老汉习惯大声招呼邻居,“买橘子的来了”。
  季国强说,自己没考虑过种其他作物,原因有二:专家说这里的土质适宜种植橘子,而且大家都种橘。
  他相信专家,更相信老天爷。
  橘树成熟的周期有五六年。在这期间,橘树从苗到树,结不了果。
  季国强和橘树培养了6年的感情,他撒下有机化肥,还要对付害虫,虫害会让橘子从黄色变成黑色。
  日上午,季国强在橘林里锄草,摘下开始变软的橘子,树下散落着很多已经腐烂的橘子。
  橘树已长出了成年人的个头。随着越来越多的橘子开始成熟,树身也开始加重。为此,季国强在树根和土壤的连接处使用了木架子,它用于支撑橘树的重量,防止橘树倾倒。
  去年,季国强的橘树结了第一个果子,去年5亩地的橘子,让他赚了1万多元钱。
  在种植历史上,横沙乡从未有过像今年这样的丰产。“所有的橘子都丰产。”崇明县横沙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建飞说。
  “今年雨水不多、温暖期又长,早晚温差大,台风虽然来了,但没有吹折几棵橘树。”季国强说。
  满枝摇晃的橘子容易引发丰收的联想。所有人都期待今年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晚了一步
  横沙乡的北边与崇明隔江相望,西与长兴岛毗邻,东边出去就是大海。“孤岛,名副其实。”朱建飞说。
  一辈子在田里忙活的季国强称,自己是种菜好手,却不会上网。他坚持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玩意。
  他与外界的联系,一个是电视,还有就是渡口。
  季国强每次去上海市区,必须要搭乘渡轮,10多分钟后,到达长兴岛,然后辗转搭车赶往市区。
  在没有手机之前,季国强经常去渡口打听,他通过和船员聊天的方式去了解,上海发生了什么事。
  在接受采访时,季国强不得不承认,横沙是闭塞的。“外地的橘子都运到上海了,我们还不清楚。”季国强说,大家晚了一步。上海的市场已经被各地的橘子陆续占领。
  季国强说,今年10月中旬以后,久久未见有人来横沙收购,焦虑的情绪渐渐浓了起来。
  村民们打听来的消息是,丰收的不止崇明和横沙,远在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地的柑橘都“大丰收”。
  外地橘子已经开始“先发制人”。因为早熟于崇明柑橘20来天,它们已经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上海。
  只求保本
  听闻崇明岛和长兴岛有商贩去收购橘子,横沙乡的橘农坐不住了。
  都11月份中旬了,前来收购橘子的商贩依旧寥寥。季国强跟熟识的商贩联系,对方都说,今年橘子太多了,我们怎么也卖不掉,你们那过来不方便,再等等吧。
  “再等等橘子就要烂了。”季国强的心事是,手头5亩地,成熟的橘子约有4万斤,再怎么也要卖掉。
  于是,眼下富民村的橘农心态近乎一致,保本。
  橘子的田头收购价一度降至每斤0.45元。去年的这一数字最低也要每斤1.1元。
  田地收购意味着橘农只提供橘子,不负责运输。
  即便如此,他们还面临另一个困境,那就是采橘人工费比去年涨了10元,达到历史最高的每天60元。
  人工开到了最高价,季国强也找不到劳力来帮忙。“电话约好了,第二天可能又变卦了,很多劳力也不讲究诚信。”季国强说。幸运的是,季国强只有5亩橘地,“我晚上加班剪橘子,事情可以对付过去了。”
  他苦笑着说,还不如明年去帮别人剪橘子,自己不种橘子了。
  季国强的儿子季培康目前是富民村村委会主任。他计算了下,如果田地是自有的,如果橘子的田地收购价低于每斤0.35元,就要亏本。
  季培康告诉父亲,“你要学上网,不仅要看天还要会看行情。”
  对未来担忧
  横沙乡橘农的销售渠道目前有两种,卖给来当地采购的小商贩,或者卖给果行,即水果批发市场。
  今年6月,横沙乡专门修筑了数十条水泥路,通向乡里所有的橘园。但在记者采访期间,罕见有商贩驾驶货车从市区开来收购。出现在村口的收购商成了“抢手货”。
  11月13日下午,富民村村民陆亚宝的橘地里,安徽商贩杨美丽正挑拣着橘子,随后将运往宝山区江杨北路的水果市场售卖。
  静悄悄的橘园里,不时传来商贩挑剔的声音,这个不要剪,那个不要了。
  56岁的陆亚宝小声告诉记者,今年的商贩特别挑剔,不过为了能早日卖出橘子,橘农还要请来收购的商贩们吃饭。
  杨美丽要看的是个头,还有更加重要的“卖相”。
  今年可挑选的余地很大,果农摘下的全是“漂亮”的橘子,而树枝上剩下的橘子多数有“风斑”黑点。“风斑”的成因,是因为遭受风力和雨水的侵袭而自然形成。陆亚宝说,虽然有点难看,但并不影响“吃口”。
  杨美丽解释,上海的顾客非常讲究“卖相”,因为今年生意难做,她也迫不得已。
  杨美丽丈夫在装箱,其实也在进行二次精选。额头冒汗的商贩抱怨,今年本地橘子吃口没有外地的好。
  “我们的生意也不好做。”杨美丽说,今年每三天来一次横沙乡,以0.5元一斤的价格收购蜜橘,一天装一车约180箱,共8000斤左右。
而在往年橘子丰收的季节,杨美丽可能每天都要来横沙乡“报到”。
  陆亚宝说,24岁的儿子还没娶上媳妇,全家的收入几乎都靠卖橘子。
  橘子和儿子是陆亚宝最大的心事。
  最近几天,富民村的村民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崇明岛和长兴岛的橘子因为交通便捷已经开始大量销售了,接下来终于要轮到横沙乡了。
  “再不收乡里的橘子就要烂掉了。”季国强说,照这样的进度下去,明年1月底也收不完。就算自家的橘子可以全部售完,今年的利润顶多5000元,仅仅是去年的一半。
  明年就是季国强种植橘子的第8个年头。对于前景,他满心担忧。
  崇明橘“脱困”缺什么? 缺 预警 缺推广 缺品牌
  连续施了3年的有机肥,橘树自然越长越好。在上海崇明县横沙乡惠丰村的橘林里,今年结的橘果,甜度达到了单位值12-12.5。
  这是有史以来崇明县横沙乡的橘子丰产又美味的年度,“全乡总产量超过了3.2万吨。”崇明县横沙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建飞说。
  当地农业部门11月14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乡柑橘目前销售量不足1/3,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达到了70%。
  早报记者 顾文剑 邹娟
  实习生 霍雪莹
  在上海市区4个公园设立直销点后,崇明县横沙乡严重滞销的柑橘渐渐打开了销路。
  横沙乡农业部门11月14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乡柑橘目前销售量不足1/3,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字达到了70%。
  崇明橘子第二次因为滞销而大规模见诸报端了。上一次是在2008年,当时受四川广元“蛆橘”事件的波及,未生虫的崇明柑橘因此滞销。这一次却是因为早熟和大年。
  专家指出,崇明的橘农们遭遇了三重困扰,在大量外地柑橘涌入市场时没有预警,掌握不了价格以外的经营主动权,缺少品牌化和本地化经营策略。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今年的初冬,这句话应验在了上海本地出产的橘子上。
  今年是大年
  连续施了三年的有机肥,橘树自然越长越好。在上海市崇明县横沙乡惠丰村的橘林里,今年结的橘果,甜度达到了单位值12-12.5。
  这是有史以来上海市崇明县横沙乡的橘子丰产又美味的年度,“总产量超过了3.2万吨,超出了去年2.8万吨。”崇明县横沙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建飞说。
  然而,今年10月中旬以后,乡里几乎所有的橘农都在发愁。丰产不丰收,是眼下横沙乡近2000名橘农所面临的现状。
  “今年是个大年,但并非是个收入的好年。”在横沙乡富民村承包了45亩地的橘农叶君善说,只有数量不到10%的橘子才刚刚被采摘走。
  富民村村委会与村子的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一起办公。村委会主任季培康说,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外部的动态信息,及时指导橘农调整生产结构。
  季培康的办公室上有电脑和打印机。季培康一旦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橘子在上海销售情况的报道,马上打印出来,然后分发给橘农看。
  “目前的情况很糟糕。”季培康这样告诉父亲季国强——种有5亩橘地正担心销路的老农。
  受制于沟通
  最近一个星期,上海祥鑫柑橘专业合作社社长施永祥没日没夜地忙。他指挥20多名工作人员下午采橘,晚上装箱。于是,橘子便能在次日上午到达上海市区的公园了。
  自从11月12日开始,横沙乡滞销的柑橘陆续进入上海市区的4家公园直销后,施永祥未曾消停过,而合作社厂房内的自动滚蜡机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11月14日的中午,合作社的门口停放了3辆卡车。一部自动运输机将挑选好的橘子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进卡车车厢。在那里,6名工人忙着搬运橘子,然后装箱摆放。
  施永祥说,上午已经有4辆卡车开往了市区,它们运载了900余箱橘子。因此这4辆车子属于“加班车”。
  当日,施永祥接到的前方销售情况是,中午11点,中山公园的橘子就被抢售一空,其他公园销售点的贩卖情况同样火爆。因此,合作社再次加班运送橘子。
  橘子运往市区公园定点直销的做法并非首创。
  2009年秋天,横沙乡就尝试过。“效果没有今年那么显著,”朱建飞说,“因为今年积压的情况实在严重。”
  在开通市区公园的直销渠道后,合作社每天的出货量在60万斤左右。朱建飞说,每家公园的需求量约有3万斤。
  在横沙乡,几乎通向橘园的道路都修建了水泥路,以方便进出。但在与市场沟通的交通条件上,横沙乡具有天然的缺陷。
  朱建飞说,与崇明其他橘子产区不同的是,横沙乡与上海隔着长江,车辆进出全部依赖摆渡,而崇明县其他橘子产区与市区连接的陆路交通则畅通无阻。
  在经过多方协调后,来往于长兴岛和横沙乡的渡轮目前推迟营运至22点,并且减免运输车辆的摆渡费。相关部门也减免了崇明三岛来往于市区和产地的高速路通行费。
  即便如此,公园直销每斤一元的价格也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施永祥算了一笔账:现在橘子的种植成本每斤0.5元,加上交通运输和劳动力费用,利润只剩下每斤0.15元左右。
  怕得罪乡亲而不推销
  更多的滞销可能受到乡里乡亲情面的牵制。
  朱建飞回忆,在上海本地的柑橘市场接近饱和后,横沙乡农业部门就谋划将崇明的橘子卖到外地。他们的目标是销往不种柑橘的东三省。
  今年9月12日至9月16日,朱建飞也曾带领合作社工作人员飞往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寻求外销之路。横沙乡甚至还给出了这样的政策,可以报销机票并享有每天80元的差旅补贴。
  许多不愿具名的橘农透露,这一做法的确起到了效果,但享受这些政策的名额,每个村只有一人。
  “许多人怕得罪乡亲不敢出去,”一名橘农解释,“我出差只卖掉自己的橘子,招来嫉妒不说,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能力去卖掉一个村所有的橘子。”
  按照部分橘农的说法,横沙乡没有一名橘农愿意去东北出差的。
  碍于情面还体现在眼下的橘子收购中。
  上海祥鑫柑橘专业合作社社长施永祥说,合作社一共由25户橘农组成,橘子种植面积300亩,而在市区公园的定点销售渠道打通后,也只是缓慢收购部分农户的橘子。
  “先收购哪家都会得罪其他人。” 施永祥说,只好先收购残疾人士和生活困难家庭的橘子。
  6年周转期
  即便到了收获的季节,橘农们还需要锄草,并选择明年适合嫁接的树苗。静悄悄的橘林里藏着收剪橘子的忙碌。
  对于从苗长成树,橘农的感情异常复杂。“栽下苗种后,不断地施肥浇灌。”橘农叶君善说。
  橘树在成功种植后的5至6年间是不结果实的,即便有也是无人问津的青果。
  “在最初种苗的6年,橘农是要赔本的。”横沙乡富民村农委副主任朱水兵说,这些成本有地价租金,自身的劳动力,以及肥料、除虫剂。
  种植橘子的周转期过长导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无法即时调整。
  “现代社会的节奏都在加快,但橘子的生长规律不能因此轻易去改变,” 朱水兵说,这也是对顾客的健康负责。
  “农产品不像工业生产,灵活度比较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产量和产品性能做调整。”富民村村委会主任季培康认为,哪个农民舍得立即砍掉自己的橘树,去改种别的经济作物?
  富民村村委会主任季培康认为,橘子种植的周转期过长可以解释,为何在2008年崇明柑橘发生大规模滞销后,当地未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仍坚持种植柑橘。
  “除了这里的土质因素外,也没有找到其他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产品加以种植。” 季培康说。
  而季国强称,橘树越往后出产的橘子也越甜,即便今年收成不好,也不舍得砍掉橘树,而且自家地里的橘树才出产两年。除了降低价格,他所认识的橘农并没有很好的经营性策略。
  在这30年,种植橘子和养殖扣蟹(大闸蟹的蟹苗)逐渐成为横沙乡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这个人均种植橘树面积20亩的橘乡,去年种植橘子的产值达到了5000万元。
  横沙乡富民村橘园有690多亩,而养殖螃蟹的水田面积为800多亩。
  “今年恐怕蟹农的收成要远远高于橘农了。” 季培康算了算,离收购蟹苗的日子就剩下20来天了。
  “身价”缩水
  然而,与水稻的命运不同的是,水稻可以被国家收购,而橘子则参与市场流通,面临市场竞争。
  上海本地出产地橘子还需面临“全国性竞争对手”,如出产于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柑橘。
  “上海的水果市场就这么大,今年虽然早熟,但全国其他产业也早熟,甚至比我们还要提前20来天,市场早就被外来的橘子给占领了。”在掌握农产品的商业运作规律上,橘农们承认,崇明柑橘的市场预警能力欠缺了些。
  然而,竞争或许来自内部。
  朱建飞说,与崇明县盛产橘子的其他产地相比,部分产区因为今年征地计划,农民在柑橘成熟期到来之前就获取了补偿,至少有6个自然村的橘农在橘子成熟后,开始贱卖,这也致使柑橘价格下跌。
  季培康认为,上海水果市场的柑橘的利润不高,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瞧不上柑橘,水果批发行也更喜欢“有包装、卖相好”的高档水果。
  “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各类水果中,柑橘的总体档次在下降。”季培康说。
  另谋出路
  另一个让横沙乡农业部门感到惊奇的地方是,虽然柑橘的田地收购价只有每斤0.5元至0.6元,但经过层层转手,在上海市区销售的蜜橘是每斤2.5元。
  “收购价低得有点离谱。”橘农叶君善说。
  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透露,目前上海果市所销售的柑橘主要来自于湖南、福建、江苏、江西、浙江、上海郊区等地,市场批发价基本在1.2-1.5元/斤,零售价在2-2.5元/斤。
  为何柑橘丰收,田头价不到1元/斤,市场销售价格却要2元/斤以上。山华市场肖先生透露,事实上,他们从湖南进货,加上运费、人工、耗损等,批发价每斤1.4元已无多少利润,而零售市场经过两次三次转手,环节多、摊位费等因素,也使得柑橘价格层层加码。
  叶君善一家从浙江临海辗转到崇明岛绿华镇再到了横沙乡,他在上海种植橘子的时间已有8年。
  11月14日下午,叶君善刚刚送走一辆满载了140箱橘子的货车。他塞给司机800元现金。这是一辆车子运输橘子的交通费,不管多少总是800元。
  跳下车的他拍了拍满身尘土,脸上笑呵呵的,能将橘子多运出一些,又放心了些。
  叶君善是个承包大户。家里的45亩橘地里只有10%脱售。他说,收购价是每斤0.55元,今年怎么也卖不完。因为自己承包了富民村的土地,而土地租金和人工费都在上涨,今年的亏本数目在3万元左右。
  叶君善谈及明年的打算,如果橘子的价格继续走跌,他可能考虑不再种植,另谋出路。
  谈及此次公园直销的影响,“还是提高知名度吧,使横沙蜜橘真正‘走出去’,让上海市民都吃横沙蜜橘。”
  由于今年橘子滞销严重,朱建飞表示压力很大。一般横沙蜜橘总产3万吨左右,去年是“小年”,至今的销售量应该占总量的55%~60%,但是今年只有33%。
  对于“一年大,一年小”的橘子生产规律,朱建飞说,“或许明年我的头发可以变回黑的了。”
  早报记者 顾文剑 邹娟
  实习生 霍雪莹
  在上海市区4个公园设立直销点后,崇明县横沙乡严重滞销的柑橘渐渐打开了销路。
  横沙乡农业部门11月14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乡柑橘目前销售量不足1/3,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字达到了70%。
  崇明橘子第二次因为滞销而大规模见诸报端了。上一次是在2008年,当时受四川广元“蛆橘”事件的波及,未生虫的崇明柑橘因此滞销。这一次却是因为早熟和大年。
  专家指出,崇明的橘农们遭遇了三重困扰,在大量外地柑橘涌入市场时没有预警,掌握不了价格以外的经营主动权,缺少品牌化和本地化经营策略。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今年的初冬,这句话应验在了上海本地出产的橘子上。
  今年是大年
  连续施了三年的有机肥,橘树自然越长越好。在上海市崇明县横沙乡惠丰村的橘林里,今年结的橘果,甜度达到了单位值12-12.5。
  这是有史以来上海市崇明县横沙乡的橘子丰产又美味的年度,“总产量超过了3.2万吨,超出了去年2.8万吨。”崇明县横沙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建飞说。
  然而,今年10月中旬以后,乡里几乎所有的橘农都在发愁。丰产不丰收,是眼下横沙乡近2000名橘农所面临的现状。
  “今年是个大年,但并非是个收入的好年。”在横沙乡富民村承包了45亩地的橘农叶君善说,只有数量不到10%的橘子才刚刚被采摘走。
  富民村村委会与村子的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一起办公。村委会主任季培康说,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外部的动态信息,及时指导橘农调整生产结构。
  季培康的办公室上有电脑和打印机。季培康一旦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橘子在上海销售情况的报道,马上打印出来,然后分发给橘农看。
  “目前的情况很糟糕。”季培康这样告诉父亲季国强——种有5亩橘地正担心销路的老农。
  受制于沟通
  最近一个星期,上海祥鑫柑橘专业合作社社长施永祥没日没夜地忙。他指挥20多名工作人员下午采橘,晚上装箱。于是,橘子便能在次日上午到达上海市区的公园了。
  自从11月12日开始,横沙乡滞销的柑橘陆续进入上海市区的4家公园直销后,施永祥未曾消停过,而合作社厂房内的自动滚蜡机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11月14日的中午,合作社的门口停放了3辆卡车。一部自动运输机将挑选好的橘子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进卡车车厢。在那里,6名工人忙着搬运橘子,然后装箱摆放。
  施永祥说,上午已经有4辆卡车开往了市区,它们运载了900余箱橘子。因此这4辆车子属于“加班车”。
  当日,施永祥接到的前方销售情况是,中午11点,中山公园的橘子就被抢售一空,其他公园销售点的贩卖情况同样火爆。因此,合作社再次加班运送橘子。
  橘子运往市区公园定点直销的做法并非首创。
  2009年秋天,横沙乡就尝试过。“效果没有今年那么显著,”朱建飞说,“因为今年积压的情况实在严重。”
  在开通市区公园的直销渠道后,合作社每天的出货量在60万斤左右。朱建飞说,每家公园的需求量约有3万斤。
  在横沙乡,几乎通向橘园的道路都修建了水泥路,以方便进出。但在与市场沟通的交通条件上,横沙乡具有天然的缺陷。
  朱建飞说,与崇明其他橘子产区不同的是,横沙乡与上海隔着长江,车辆进出全部依赖摆渡,而崇明县其他橘子产区与市区连接的陆路交通则畅通无阻。
  在经过多方协调后,来往于长兴岛和横沙乡的渡轮目前推迟营运至22点,并且减免运输车辆的摆渡费。相关部门也减免了崇明三岛来往于市区和产地的高速路通行费。
  即便如此,公园直销每斤一元的价格也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施永祥算了一笔账:现在橘子的种植成本每斤0.5元,加上交通运输和劳动力费用,利润只剩下每斤0.15元左右。
  怕得罪乡亲而不推销
  更多的滞销可能受到乡里乡亲情面的牵制。
  朱建飞回忆,在上海本地的柑橘市场接近饱和后,横沙乡农业部门就谋划将崇明的橘子卖到外地。他们的目标是销往不种柑橘的东三省。
  今年9月12日至9月16日,朱建飞也曾带领合作社工作人员飞往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寻求外销之路。横沙乡甚至还给出了这样的政策,可以报销机票并享有每天80元的差旅补贴。
  许多不愿具名的橘农透露,这一做法的确起到了效果,但享受这些政策的名额,每个村只有一人。
  “许多人怕得罪乡亲不敢出去,”一名橘农解释,“我出差只卖掉自己的橘子,招来嫉妒不说,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能力去卖掉一个村所有的橘子。”
  按照部分橘农的说法,横沙乡没有一名橘农愿意去东北出差的。
  碍于情面还体现在眼下的橘子收购中。
  上海祥鑫柑橘专业合作社社长施永祥说,合作社一共由25户橘农组成,橘子种植面积300亩,而在市区公园的定点销售渠道打通后,也只是缓慢收购部分农户的橘子。
  “先收购哪家都会得罪其他人。” 施永祥说,只好先收购残疾人士和生活困难家庭的橘子。
  6年周转期
  即便到了收获的季节,橘农们还需要锄草,并选择明年适合嫁接的树苗。静悄悄的橘林里藏着收剪橘子的忙碌。
  对于从苗长成树,橘农的感情异常复杂。“栽下苗种后,不断地施肥浇灌。”橘农叶君善说。
  橘树在成功种植后的5至6年间是不结果实的,即便有也是无人问津的青果。
  “在最初种苗的6年,橘农是要赔本的。”横沙乡富民村农委副主任朱水兵说,这些成本有地价租金,自身的劳动力,以及肥料、除虫剂。
  种植橘子的周转期过长导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无法即时调整。
  “现代社会的节奏都在加快,但橘子的生长规律不能因此轻易去改变,” 朱水兵说,这也是对顾客的健康负责。
  “农产品不像工业生产,灵活度比较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产量和产品性能做调整。”富民村村委会主任季培康认为,哪个农民舍得立即砍掉自己的橘树,去改种别的经济作物?
  富民村村委会主任季培康认为,橘子种植的周转期过长可以解释,为何在2008年崇明柑橘发生大规模滞销后,当地未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仍坚持种植柑橘。
  “除了这里的土质因素外,也没有找到其他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产品加以种植。” 季培康说。
  而季国强称,橘树越往后出产的橘子也越甜,即便今年收成不好,也不舍得砍掉橘树,而且自家地里的橘树才出产两年。除了降低价格,他所认识的橘农并没有很好的经营性策略。
  在这30年,种植橘子和养殖扣蟹(大闸蟹的蟹苗)逐渐成为横沙乡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这个人均种植橘树面积20亩的橘乡,去年种植橘子的产值达到了5000万元。
  横沙乡富民村橘园有690多亩,而养殖螃蟹的水田面积为800多亩。
  “今年恐怕蟹农的收成要远远高于橘农了。” 季培康算了算,离收购蟹苗的日子就剩下20来天了。
  “身价”缩水
  然而,与水稻的命运不同的是,水稻可以被国家收购,而橘子则参与市场流通,面临市场竞争。
  上海本地出产地橘子还需面临“全国性竞争对手”,如出产于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柑橘。
  “上海的水果市场就这么大,今年虽然早熟,但全国其他产业也早熟,甚至比我们还要提前20来天,市场早就被外来的橘子给占领了。”在掌握农产品的商业运作规律上,橘农们承认,崇明柑橘的市场预警能力欠缺了些。
  然而,竞争或许来自内部。
  朱建飞说,与崇明县盛产橘子的其他产地相比,部分产区因为今年征地计划,农民在柑橘成熟期到来之前就获取了补偿,至少有6个自然村的橘农在橘子成熟后,开始贱卖,这也致使柑橘价格下跌。
  季培康认为,上海水果市场的柑橘的利润不高,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瞧不上柑橘,水果批发行也更喜欢“有包装、卖相好”的高档水果。
  “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各类水果中,柑橘的总体档次在下降。”季培康说。
  另谋出路
  另一个让横沙乡农业部门感到惊奇的地方是,虽然柑橘的田地收购价只有每斤0.5元至0.6元,但经过层层转手,在上海市区销售的蜜橘是每斤2.5元。
  “收购价低得有点离谱。”橘农叶君善说。
  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透露,目前上海果市所销售的柑橘主要来自于湖南、福建、江苏、江西、浙江、上海郊区等地,市场批发价基本在1.2-1.5元/斤,零售价在2-2.5元/斤。
  为何柑橘丰收,田头价不到1元/斤,市场销售价格却要2元/斤以上。山华市场肖先生透露,事实上,他们从湖南进货,加上运费、人工、耗损等,批发价每斤1.4元已无多少利润,而零售市场经过两次三次转手,环节多、摊位费等因素,也使得柑橘价格层层加码。
  叶君善一家从浙江临海辗转到崇明岛绿华镇再到了横沙乡,他在上海种植橘子的时间已有8年。
  11月14日下午,叶君善刚刚送走一辆满载了140箱橘子的货车。他塞给司机800元现金。这是一辆车子运输橘子的交通费,不管多少总是800元。
  跳下车的他拍了拍满身尘土,脸上笑呵呵的,能将橘子多运出一些,又放心了些。
  叶君善是个承包大户。家里的45亩橘地里只有10%脱售。他说,收购价是每斤0.55元,今年怎么也卖不完。因为自己承包了富民村的土地,而土地租金和人工费都在上涨,今年的亏本数目在3万元左右。
  叶君善谈及明年的打算,如果橘子的价格继续走跌,他可能考虑不再种植,另谋出路。
  谈及此次公园直销的影响,“还是提高知名度吧,使横沙蜜橘真正‘走出去’,让上海市民都吃横沙蜜橘。”
  由于今年橘子滞销严重,朱建飞表示压力很大。一般横沙蜜橘总产3万吨左右,去年是“小年”,至今的销售量应该占总量的55%~60%,但是今年只有33%。
  对于“一年大,一年小”的橘子生产规律,朱建飞说,“或许明年我的头发可以变回黑的了。”
  崇明柑橘可学习美国脐橙
  早报记者 顾文剑
  为什么美国新奇士脐橙可以始终处于高价位?为什么新疆阿克苏苹果在上海也能卖出好价钱?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磊认为,崇明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下的生态农业区,而它的区位条件并非全国每个地方都有,这可以强化崇明农产品的生态特征。其次,消费者的内心都有种恐惧,如果崇明农副产品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将成为赢家。
  除了重视建设唯一性的生产基地以及在食品安全上下工夫外,石磊还认为,需要改善崇明柑橘的营销生态以及物流分销体系。
  唯一的生产基地
  进入秋天,当季水果橘子一旦集中上市就没有了退路。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磊指出,橘子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即便是最低的价格,橘子也要卖掉”。否则,橘子的命运就是脱水或腐烂,让橘农们感觉“不如不种”。
  但橘子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低价”困扰。上世纪的1992年,就出现了“价贱伤农”,而近年来,“橘子滞销”的现象也有出现。
  崇明的橘子就遭遇了这种逻辑。
  在石磊看来,橘价伤农,共同的原因在于大家的决策都是理性的,期待增加产量,预期增加收入,几乎每个人都这么想的。然而,橘子的种植属于公开的大众信息。
  “这种信息的特征是,你知道,别人也知道,”石磊说,“这种信息不具备隐秘性,因此橘子的产量若要进行即时调整,对于生长周期较为漫长的水果而言,是不太现实的。”
  橘子是3年才能挂枝、5年才能丰收的水果。那么崇明橘子缘何发生滞销问题,崇明柑橘的前途在什么地方?
  就目前崇明柑橘前往公园定点销售的做法,石磊认为“并非长久之计。”
  “种橘子并非一定是亏本买卖,关键是怎么种,有哪些组织营销的手段,怎么样将无差异的产品变成有差异的产品。”石磊说,崇明橘子的差异性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也可以在生产销售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石磊认为,崇明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下的生态农业区,而它的区位条件并非全国每个地方都有,这可以强化崇明农产品的生态特征。其次,消费者的内心都有种恐惧,如果崇明的农副产品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担心,将成为赢家。
  石磊说,区位条件是水果俘获竞争力“约定俗成的方式”,比如阳澄湖大闸蟹,还有新疆阿克苏苹果。
  公开展示“安全感”
  石磊指出,在构建差异化竞争能力上,崇明的柑橘仅仅打造自身品牌,就眼下日益理性的市场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走迂回的道路”,即对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
  这些“迂回的道路”包括,在“农产品安全”上塑造自身能力并予以公开展示,使得消费者对崇明柑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除了重视建设唯一性的生产基地以及在食品安全上下功夫外,石磊还认为,需要改善我们的营销生态以及物流分销体系。
  “橘子销售并非简单地批发给零售商,这不能解决生产基地巨大的产量外销问题。”石磊说,在极端天气影响下,橘子一到了秋季就大规模上市,而上海市场集中了大量的外地橘子,这也能说明崇明地产橘子为什么一到上市季节,就不得不低价销售。
  “因为劳动力和土地因素外,外地的生产成本可能比上海更低。”石磊说,这也回归到了为什么没有给消费者提供很好的区域条件,就会导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政府和行业该做什么?
  石磊坚信,危机也是契机,借此调整生产方式,使得崇明的柑橘生产规模化、生态化、组织化、机械化。
  然而,如果仅仅依赖农民完善农业组织是无法确保形成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在危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石磊认为,政府应以此为契机,请农业专家前往授课,学习现代生态农业园的管理经验,大家一起如何做好生态农业。
  “政府在市场经济面前提供学习产品。”石磊说,毕竟农户分散去找老师,不太现实。
  其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学习日本农协、生协的经验,恪守标准,加强行业管理,不准任何一方发生损害行业的行为,即“负外不信”。这意思是,一个人做坏事,整个行业会覆灭。
  “美国的脐橙协会就可以解释为何这种水果价格‘居高不下’,他们在生产还是流通领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从而控制了质量和销售。”石磊称,国内也引进了这一品种,但就是没美国当地出产的品质好。
  石磊说,对于崇明柑橘而言,区位条件和生态农业是真正需要去努力打造的,“真的做到了,就展示出来,如果做不到,那就认真做,继续改良。”
  “否则,橘子的低价滞销会重复出现。”石磊断言。
编辑: 武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菏泽好吃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