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变迁经历了几次海陆变迁、

古代北京城的五次变迁
我的图书馆
古代北京城的五次变迁
& & 核心提示: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经注》里提出,蓟城的西北隅有一个土丘,称之为蓟丘,蓟城是以蓟丘命名的。侯仁之先生曾推测这个蓟丘位于白云观西面。这里自古有一座土丘,1970年考古人员又在此地发现一处城墙的拐角,正对应了《水经注》里“西北隅”的方位,蓟城也就被推断在这个区域之内,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安门一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我国首都自古多变迁
& &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作过首都的城市不胜枚举,在世界上也可说是首都变迁次数最多的国家了。从古至今,我国建立过的都城共有217处,其中地位重要、建都时间较长的就有7个:安阳、洛阳、西安、南京、开封、杭州和北京。这七大古都中,作为首都时间最长的是西安,超过千年;北京是九百多年;时间最短的杭州也在两百年以上。
& & 首都作为政治中心的同时,也应是一个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与军事中心。其中,经济条件与军事环境最为重要。前者保证首都政治功能的运行,后者保证人员的生存。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这两个条件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深刻影响了我国首都的变迁。
& & 夏商周三代时,首都的迁徙比较频繁。夏兴起于豫西、晋南,向东发展。商兴起于河南东部与山东西南,向西发展。现发现古城址有洛阳、郑州、安阳三地。古代文献中称夏迁都八次,都城有七处;商迁都五次,都城六处。但若把这些大大小小的都城画在地图上,就可以看出,两朝13处首都大体分布在以洛阳、安阳与商丘为顶点的三角形范围内——在这里,黄河流出三门峡进入平原,两岸地形平坦、向东倾斜、自高向低,黄土淤积平原有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那里是当时整个黄河流域农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地区。同时,那一带的地势较高,有利于防洪,灾荒少。这些因素是当时首都多集中于该地的主要原因。至于为什么多次迁都,可能是为了防止长期利用一地的土壤会导致肥力下降吧。
& & 秦与西周一样,兴起于渭河中、下游,故原定都在关中,秦统一后,就以秦的原都咸阳为都城。西汉时,刘邦也选关中,以长安为都。关中土地肥沃,以东有崤山和函谷关作屏障,以西又紧邻陇蜀两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一旦情况有变,顺渭河而下可以很快控制局面。既能驾驭诸侯,又能补给京师。所以这里也被娄敬称做“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凭借有利的经济条件和控制天下、防卫自身的军事优势,长安因此备受青睐。由于西汉末战乱破坏,长安一时难以恢复,洛阳就成了都城的新选择。那里虽然条件不如西安,但地处全国中枢,紧邻黄河下游农业最发达、面积最大的平原。在军事上,洛阳位于伊水、洛水河畔,南北东西也都有险可守,所以这里可以说是经济与军事相结合的理想之地。
& & 到了宋朝的时候,我国的都城经历了东移和南下的过程。早在唐朝时,北方因受战乱与藩镇割据的影响,财力、物力多取自经济发展较快的江南,终于在五代时,都城东移至开封与洛阳。北宋时,江南的实力更强,开封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洛阳。这时,北方契丹崛起,其所建的辽以燕京(今北京)为南京,对宋的威胁很大。后继的金,大兵南下,灭了北宋,迫使南宋以杭州为都。南宋借着江滩之阻,使杭州与金中都(今北京)相对峙。
& & 从元代起,北方的军事形势成为重点,长城东线的形势尤为重要,而北京恰好位于焦点。崛起的游牧民族要控制中原必须将首都放在民族的接触地带,汉族的政权要保护汉民也必须将首都建在农牧接触带的前沿。北京的区位恰好适合双方对首都的需求。因此,元朝以大都(今北京)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作为都城,大都方便控制汉地,上都便于与漠北草原联系。明朝的基地在南方,选南京为都。为防退回草原的蒙古族南下,就加强北平(今北京)的军事地位。但是政治与军事中心一南一北的分离,最终演变成靖难之变。为此,明成祖迁都北京。清取代明,考虑到满汉融合,为便于统治仍以北京为都。
& & 总的说来,政治的需求将我国首都的位置由中原拉向关中,而经济变化则将其拉向东南,最后是军事力量又将其拉向北方。如果打开地图,西安、杭州、北京连线恰形成了以黄河为中心,北到海河平原,南到长江三角洲的大三角形,而洛阳、安阳、商丘连线则形成了其中的小三角形。其实,从小三角形到大三角形的首都迁移轨迹,正反映了我国文明的兴起、王朝兴衰与民族融合的历史在地理背景下的演变过程。(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9期 作者: 王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北京城的发展历史
&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当时它的名称叫做蓟,是周朝所分封的一座都城。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统称幽州。辽朝以蓟都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继辽之后正式迁都到这里,名为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叫做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昨天的老北京 今日的新北京。
& & “蓟”的成长“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乐记》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蓟”是西周分封在北方的诸侯国名,也是当时的国都所在。这就是说,至少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今天的北京城附近就已经有一座被称为“蓟”的城市了。
& &&&“燕”与“蓟”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蓟国的时候,还在北方分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这里所说的北燕就是我们所说的燕国。这样一来,在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
& & 那么,周武王分封时的初封地在哪里呢?长期以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后来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区琉璃河附近发现了一座西周时代的古城址和大规模的墓葬区,并从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之后,历史上关于燕国初封地的这桩悬案,才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 & 到了东周时,北京周围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位于蓟国以南的燕国势力增加,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 &&&蓟丘和蓟城 对我们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蓟城城址的确切位置,它究竟在今天北京城的什么地方?现今的北京城是否还保留了一些古老蓟城的遗迹?北魏(386-534年)时代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对蓟城的由来作了比较可信的注释,并且还对蓟城与蓟丘的关系,作了说明。郦道元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按这一说法,蓟城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始于城内西北角的蓟丘,如同鲁国的曲阜,齐国的营丘一样,都是由于当地有一个显著的地理特点,即靠近一个突出地面的土丘而得名的。
& &&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时,蓟丘仍然历历可见,如此才可能有陈子昂蓟丘怀古的诗句。既然郦道元所说的蓟丘的相对位置是可信的,那么,根据这个重要线索,并参照有关的文献记载,我们便乐意按图索骥,来确定蓟城所在的位置。从地理方位及地理形势分析,郦道元所记载的蓟丘,约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现在白云观西墙外原有一处高丘,很可能就是古代蓟丘的遗址。北京解放初期,在高丘周围新开挖不久的土豪里,曾经发现一些战国时期的陶片,说明这一高丘的历史是很久的。1957年春夏之间,考古工作者曾有计划地发掘了这座土丘,发现了一段埋藏在地下的古城墙,和一些从汉代至隋唐间的遗址和遗物。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发觉并未能挖到当地文化层的最底部,因此没有找到早期城址的直接证据,但也没有发现充足的证据来否定这里不是古代蓟丘的故址。蓟丘位置最终确定,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来证实。
& && &唐时期的蓟城 隋唐时期,蓟城在我国北方的军事地位显得十分突出。隋的涿郡和唐的幽州都以蓟城为治所,因此蓟城又被简称为涿郡或幽州。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全国统一之后,都曾利用蓟城做为基地,向东北进行征讨,这是汉族中原王朝在势力强大的时候,往往把蓟城作为进攻据点的典型例子。
& & 辽朝的陪都----南京城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居住在今天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首都以外另建的国都)。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又称燕京。契丹为什么要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南京城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要利用这里有利的地理形势,作为向南进攻中原的据点;另一个原因在于契丹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它的统治疆域大大扩展,而且新占领的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饶,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和生产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契丹族原来活动的北方草原地区。因此,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和掠取更多的财富,幽州城自然而然地成为辽在华北的政治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北京城的五次变迁
& & ■初始建城: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
& & 周末的广安门桥上不再是如织的车流,护城河也安静得看不见一丝涟漪。桥北侧一座大理石的纪念柱周围搭起了钢筋脚手架,我站在纪念柱脚下,听着丁丁当当的敲击声微微搅动着这个周末的早晨。
& & 纪念柱是由建筑历史学家王世仁设计的,上面的笔墨出自书法家唐殷之手: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为周其名曰蓟。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在纪念碑记中追溯了北京城的历史,“……今日北京城起源于蓟,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
& &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经注》里提出,蓟城的西北隅有一个土丘,称之为蓟丘,蓟城是以蓟丘命名的。侯仁之先生曾推测这个蓟丘位于白云观西面。这里自古有一座土丘,1970年考古人员又在此地发现一处城墙的拐角,正对应了《水经注》里“西北隅”的方位,蓟城也就被推断在这个区域之内,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安门一带。
& & ■第一次变迁:从战国至唐辽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蓟城坐落于广安门一带
& & 不久前宣武区烂漫胡同进行施工改建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副教授岳升阳与几位专家为了核实前人的一个推论专门赶到现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唐幽州城大致位于今天宣武区西部,法源寺即唐代的悯忠寺踞于它的东南角,烂漫胡同则是东护城河的位置。胡同的地下被挖开后并没有发现城壕,烂漫胡同是唐故壕的说法也就被推翻了。
& & 虽然城墙的位置迟迟得不到确定,但按照大量城内水井的遗迹来判断,从战国至唐辽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蓟城依然坐落于广安门一带,规模似乎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 & ■第二次变迁:女真人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
& & 顺着一个个蓝色的指示牌,我曲折找到了位于右安门外玉林小区深处的辽金城垣博物馆。1990年9月末的一天,当一处住宅楼的地基挖到4米深的时候,工人们忽然发现了一些排列有序的石板和木桩。工程立即停止,经过仔细的挖掘,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是800多年前金中都的南城垣水关遗址。
& & 水关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遗址只残存下基础部分。它正南北向,南距今天的凉水河即金中都的南护城河70米远,中都城内的河水就是通过这个水关流入南护城河的。
& &女真人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中都建设于辽南京的基础之上,是一座4000多米见方的城市,它的西北城角位于今羊坊店附近,东北城角坐落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周围,西南城角踞今凤凰嘴村,东南城角则立足今北京南站一带。
& &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文物部门就把金中都的护城壕与街道勘探出来了,金中都至今遗留下凤凰嘴、万泉寺、高楼村三处城墙夯土残壁,而水关遗址则是除城墙外仅存的建筑遗迹。
 ■第三次变迁: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 & 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是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建设的元大都所奠定下的,忽必烈进入北京时,金代的皇宫早已荡然无存。在政权南移的决策下,他决心以位于今天北海琼华岛旁的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建立新的都城,并命设计师刘秉忠主持规划。
& & 元代建城已经有了明确的设计思想,刘秉忠选定今天鼓楼一带为北面的中心点,与南面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棵被称为“独树将军”的大树相连,画出了一条直线,作为建立宫殿的中轴线,所有的建筑都要围绕轴线展开。1267年新城开始动工,到1272年基本完成。修建好的元大都东西长6700米,南北长7600米,略呈长方形。今天的长安街是它的南城墙位置,北土城是它的北城墙,东到朝阳门,西至阜成门。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 & 当年的西城墙如今已经演变为西土城路中的一条绿化带,隆起的土丘默默掩饰起它曾有的气魄。明光桥下修筑起的一座城墙断面上,“元大都城垣遗址”一行字揭示了这高低延绵的土丘的秘密。残土城的夯土上已经长满了灌木与松树,顺着石料铺出的小路可以一直漫步到蓟门桥。两侧是穿梭的车流,这里却独具静谧。和舞剑遛鸟的老人错肩而过时,我们似乎都将脚下这700年的根基视若平常了。
 ■第四次变迁: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后重定北京为首都,他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又向南移了800米左右,重修后的北京城为长方形,西北处因为太平湖的存在形成一个斜角。从积水潭地铁站走出来时,暮色将至。我特意从这里步行去西直门,因为这一段路就位于明代北京城西北面残缺的那一角。左手侧是繁忙的二环路,右手侧则是冬日宁静的北护城河。
& & 明洪武元年,徐达率兵攻打到通州,元朝的皇帝弃城逃跑了。为防止元军卷土重来,明朝放弃了元大都北面三分之一的城池,后退5里重新筑一道城墙,这个地点就选在了今天德胜门一线。原来这里有一条大河,元大都时用以运输的,向西又是太平湖,河湖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在后来的考古中,人们发现这道城墙修筑得十分仓促。当把城墙拆开后,里面还残留着两米多高的墙壁,一些生活用品也掩埋于其中。北城墙是应战争需要而修建的,它也是北京城墙中最高最厚的。
& & 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后重定北京为都城,当他重建皇宫时又遇到了城市改造的难题。他已经在元后宫旧址上修建了镇山,即今天的景山,所以整个宫殿都不得不南移,但原先城南的面积显然不够了。朱棣索性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又向南移了800米左右。重修后的北京城为长方形,西北处因为太平湖的存在形成一个斜角,于是北京城的城墙也就缺了一角。
& & 曾经让修城人为难的太平湖如今早已不见了踪影,护城河边遛弯儿的老人告诉我,当年为了修地铁湖被填平了,现在那里成为地铁车辆段的所在地。
& & ■第五次变迁:有人提出一个省工的方案:金中都的南城墙和西城墙还有残留,北面元大都也留下了一段城墙,把它们连缀起来建成一个凸字形外城
& &&&嘉靖年间,京城一再受到蒙古军队的威胁,朝廷多次讨论是否要修建外郭城以加强防御。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提出一个省工的方案:金中都的南城墙和西城墙还有残留,北面元大都也留下了一段城墙,把它们连缀起来建成一个凸字形外城。设想付诸实践后朝廷才发现这个范围太大了,国库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完成,于是原先东西20里的距离缩减为12里。最终外城并没有形成包围式,而只修建了南部的城墙。此时的京城虽然分内外城,但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城池,外城只包了内城的一面,另外三面则再也没修建起来。这座约62平方公里呈凸字形的明代北京城便是今天二环以内老北京城的规模。(&&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四、从古地图看北京城的变迁
& & 古都北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从先秦时期的燕都到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直至明、清北京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自1153年金正式迁都北京(当时称中都)起,作为一代王朝的首都,北京至今已有853年的建都史,这期间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北京古旧地图。这些古旧地图承载了大量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对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金中都占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它是在以莲花池为主要水源的古蓟城旧址上发展起来的,是北京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即首都的开端。将大定、贞祐年间(1160年—1215年)的金中都图与今天的北京地图作仔细对比可以看出,金中都的位置相当于今宣武区的西部及相邻的海淀区、丰台区的一部分。其西南角在今丰台区凤凰嘴村一带(现在此处辟有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西北角在军事博物馆南的黄亭子,东南角在今北京南站西南的四路通,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图上金中都城呈正方形,辟十三门,其中会城门这一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据载,当时金中都城墙周长37里余。图中清晰显示了都城、皇城与宫城嵌套的金中都平面格局。中都的中心位置是皇城,皇城分宫城和同乐园两个区域。宫城内有美丽的皇家御用花园鱼藻池,即今天宣武区的老游泳池所在地。今白纸坊桥往西的青年湖,乃皇家园林同乐园内的太液池遗址。如今的莲花池当时为中都城外一方圆不过三里的湖泊(金中都图因只绘至城墙范围而未表示该湖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西湖。自西湖发源的一条小河叫洗马沟(今莲花河),不过数千米,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一湖一河,却维持了金中都及其前身蓟城近2000年的生存。现在此建有莲花池遗址公园。
& & 元朝在筹建都城时,根据当时的水源等地理条件,放弃了金中都旧址,在中都城的东北郊,规划建造出一座面积相当庞大,“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每边为六英里,有一土城墙围绕全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述)的棋盘状新城市——元大都。元大都的北城墙在今北三环之外,即今北京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西城墙在现在的东、西二环路内侧,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即古观象台自东向西的延长线上,并从此为后世预留下一条东西贯通的街道空间。城墙共辟11门。从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的元大都城图来看,元大都分都城、包含太液池(今北海)的皇城与宫城(大内禁城)三重,宫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当时全城分为50坊,原金中都城内(元代称“南城”,元大都城图未标出)仍有人居住。元大都城图呈现出一棋盘状整齐的城市街道格局,东西、南北向各9条大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各居住区内又由若干条胡同平直分割。这一街道格局自此一直保留至今。这幅图即可作为北京城的特色之一 ——胡同始于元大都城的重要佐证。据史料载,元时北京有胡同413条,明时约1170条,清时则达到约2077条。据统计,2003年北京旧城胡同只剩下1559条。从这幅图中还可看出,从丽正门(今天安门南)向北经宫殿区至中心阁(今鼓楼所在的位置),有一条贯穿全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线就是今天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雏形。元大都的建成,标志着北京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上来,为日后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从今天的北京地图来看,二环路以内的整个区域,为一典型的“凸”字形轮廓。这种平面格局始于明代。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初为便于防守,将北城墙向南收缩五里,在现在的北二环路建起新的城墙,并将积水潭西部隔于城外,因地势形成日后的北京城西北的斜角。在今天的地图上可以发现,西直门桥到积水潭桥之间的二环路走向与东直门桥到雍和宫桥间的二环路走向并不对称,其因正在于此。此后,因皇城和中央各衙署规划建设的需要,将南面城墙向外拓展二里,移至现今的前三门大街一线。明迁都北京后,增筑城南一面外墙,自此北京城有了内城、外城之分,形成一特有的“凸”字形平面轮廓。全城共分为36坊,面积约62平方公里,设内城9门外城7门,明形成的这种北京城市平面格局历经清、民国未变,一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为了发展需要,城区才逐步向外扩延。
  明北京城的规划重点是在宫城和皇城的建设上。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建筑群分外朝和内廷,另在宫城后面人工堆起万岁山(清起改称景山),为当时全城制高点和几何中心。宫城外筑有皇城,承天门(清起改称天安门)乃皇城的正门,今在皇城东墙处辟有皇城根遗址公园。著名建筑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天坛等均兴建于明代。以上这些在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年—1644年)的明北京城图上都有确切反映。
& & 明朝北京城市建筑和宫殿格局,清朝几乎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将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与明代北京城图相比可以发现,北京城只是在街巷和宫阙名称上有所调整,并且街巷的数量比明代增加了不少,主要体现在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区域。清最显明的特征是实行八旗制度,内外城分治,实行旗人驻守内城、居民迁移外城的措施,把京师划分为两个世界。从京城全图可以看出,内城由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的满人居住,汉官、汉民、商人、回民等居住的外城,则自西往东依次划分为西、北、中、南、东五城。清代建造的王府散布内城各处,外城基本不建王府。有几座王府比较完整地保留至今,如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孚郡王府、礼亲王府等。乾隆年间有王府30座,其中包括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这些在京城全图上都详细标出,并注有名称。清代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最大贡献就是建于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现今,在畅春园的遗址上建有北京大学新校区和宿舍区;圆明园曾遭英法联军的劫掠焚烧,现已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清漪园后经扩建改称颐和园,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引人入胜的美景之一;静明园和静宜园现分别是玉泉山和香山公园。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地图上,清晰地绘有这三山五园。其周边驻扎有镶黄旗、镶白旗、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等多个旗营,今天的地图上中关村和香山附近仍留有这些地名。
  北京的旧城经过明朝初期的规划建设,清朝的继承和维护,基本完好地延续到民国初期。民国时期对北京街巷布局影响最大的是皇城的拆除,从而使皇城内外的大街小巷融为一体,形成今天前三门大街以北的二环路内的街巷格局。在日伪统治期间,北京城在格局上发生的显著变化则是,开放了东面和西面的新城门(现在的建国门和复兴门)。另外在当时的东郊大北窑以南新建了工业区,在西郊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到玉泉路一带规划建设了近代新市区。这两个新市区的发展,带动了城区在东西方向上的延伸。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地图上,因制图范围有限未表示出这两个新市区,但已表示出新增的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以及民国初期建造的环城铁路。这幅图与清期地图相比,虽不再标绘皇城,但仍区分有内城和外城,图上北京城共划分为内城7区、外城5区和近郊8区。
& &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旧城的城市建筑和设施得以完整保留。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城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杨洪泉& &来源:中国测绘报)
& & 北京的胡同:北京许多胡同富有历史意义。作为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如司礼监胡同、恭俭胡同(内宫监变音而来)、织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钟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蜡库胡同、瓷器库胡同等等,都是历代内府太监的监、局、司、库,各衙门所在地,显示了当时皇城的范围。从前众多的衙署也遗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东厂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锦衣卫所在地,是太监残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贡院胡同,为明清的考场。许多权贵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阁老胡同,《长安客话》说李东阳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为永乐年间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时宠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时,手艺好的手工业者、买卖公道的商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刘兰塑胡同、磨刀儿胡同、粉房刘胡同、豆腐陈胡同、沙锅刘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称,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据说这类以贫贱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过权贵者命名的胡同,这是北京胡同名称值得称道的地方。
& & 北京的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
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______学说的正确性.(2)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______板块之间.(3)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你认为:“时分”是因为______.(4)台湾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______A、水稻&&&&&&B、甘蔗&&&&&&C、香蕉&&&&&&&D、茶叶(5)煤是由陆地上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怪现象吗?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2)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3)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时分”是因为第四纪冰期时,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被淹没成海峡,与大陆隔离.(4)台湾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甘蔗.(5)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说明了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资源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转化成了煤炭.故答案为:(1)板块构造;(2)太平洋;(3)第四纪冰期时,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被淹没成海峡,与大陆隔离;(4)B;(5)说明了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资源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转化成了煤炭.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主要考查你对&&台湾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台湾省: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岛上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最大湖泊日月潭。台湾省地图:台湾的工业和旅游业特点: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台湾的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台湾省资源状况:1.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2.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3.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发现相似题
与“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441422910185546122093522891058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陆变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