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新疆地矿信息网局你有没有认识的人?我想咨询个事,能交个朋友吗?

找矿?发展?和谐――记“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
当前位置:&&&
找矿?发展?和谐――记“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
焦鸣 张立 邹震
中国矿业报
】【】【】
  夏秋之交,记者来到少数民族占90%的“西域古城”――新疆喀什市。走过有着少数民族浓郁情调的闹市街头,来到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简称二队)这一充满勃勃生机的队部大院。
  在此之前,记者采访了极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经验的新疆地矿局党委书记刘颂东,他说:“除了找矿突破成就在全局名列前茅之外,二队还是一个由汉族和维吾尔族等9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二队现有职工483人,其中161人为少数民族,占职工总数的33%。可以说,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稳定发展是二队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战略思维的过人之处。”
  瞄准发展,地质找矿创奇迹
  作为新疆地矿局驻喀什的一支综合性地勘队伍,建于1958年的二队,主要工作区域在条件异常艰苦、环境恶劣、地处南疆三地州的西昆仑山和西南天山。二队地质找矿功绩卓著,仅从“十一五”以来,就承揽各类地勘项目174个,创造了21.1万余米岩芯钻探进尺和22.4万立方米槽探记录,以及修筑钻探道路150余千米的不凡业绩。
  “三铁一金”为二队最新找矿突破的显著标志。近日,二队在西南天山发现了127吨超大规模的萨瓦亚尔顿金矿;2008年,在国家航磁项目的支撑下,二队快速圈定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带,共发现赞坎、莫喀尔、叶里克等4处大中型铁矿,初步估算潜在价值达6000亿元以上。且不论二队为南疆经济发展提供了何等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仅在发展地矿经济上,2013年,二队实现年经济总量1.5亿元,较之10年前增长8.7倍。
  为人热情谦逊、办事细致周到、今年57岁的二队党委书记赵加洋,15岁便从陕北子长老家来到南疆打拼。不怕苦、不怕难的他,从槽探工等基层工作干起,30多岁便当上了队党委书记。10年前,他开始与崔洪斌队长搭班子,上级曾两度调他到乌鲁木齐工作,都被其婉言谢绝了。为何如此痴迷南疆?笑声朗朗的赵加洋用浓重的陕北话说:“这个地方很适合我(e音)生长,所以,早就下决心要把老骨头交给南疆、交给二队咧!”
  此次,记者随着赵加洋书记走进二队大院,感觉眼前一亮。这里既有一幢幢较为老式的职工宿舍楼,又有新建的万余平方米宿舍大楼,还有花草簇拥的标准篮球场和职工大食堂。
  赵加洋书记说:“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一点也不错。这大食堂和遍布野外的二三十个小食堂一样,都是几十年一贯制、雷打不动的清真餐。这等管理细节,透出二队领导班子视民族团结为大事的战略意图,亦奠定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石,此为二队的好传统和传家宝。尽管喀什形势较为紧张,可二队保持了四季如春的好景色,就连普通邻里之间也能做到和谐共处咧!”
  再看二队大院门口认真而庄重的少数民族保安,在其12位保安中,有10位为少数民族同志。联想大街上偶尔遇到的持枪执盾的巡警和装甲车,以及较为常见的身背2米长折叠警棍的交警,似乎与这里形成了一种反差。记者问崔洪斌队长:“如此信任并委以安保重任,就不怕大院出事吗?”
  崔洪斌队长对此坦然一笑,他一字一顿地说:“不怕!因为二队同志久经考验,久经野外地质的高原历练和闯关越隘的生死考验。更何况我们早已清醒地认识到,稳定是大局、发展是根本、关键在找矿。10年前,队领导班子提出‘找到矿是硬道理’的战略目标,其用意就在于发展二队、稳定二队和创建‘和谐二队’!”
  说得好,崔洪斌一语道破战略思维的天机。国家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不同样充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辩证法嘛!
  服务大局,长治久安献爱心
  自建队以来,二队始终把民族团结、稳定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较早形成了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彼此一家的优良传统。所以,56年来,二队干部职工携手并肩,出色地完成地质找矿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与肯定。198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二队“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987年,喀什市冠于其“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的称号。
  尤其是近年来,地处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前沿阵地,二队领导班子始终把维稳与民族团结视为头等大事,并结合大队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教育平台,坚持长年不懈地抓好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工作。人心思定、人心思稳,确保了地质找矿突破和地矿经济的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二队开阔视野、立足全局,着力推动南疆地方经济发展。在其成功运作的61个矿权中,有“三铁一金”的赞坎、莫喀尔、叶里克铁矿和萨瓦亚尔顿金矿,已纳入合作开发建设的战略版图。其中,赞坎磁铁矿已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有二队历史上发现的、先后投入开发建设的瓦吉尔塔格钒钛磁铁矿、大红山铁矿、伽师铜矿等一批矿产地,给南疆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并为多民族群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
  多年来,在加大地质找矿力度的同时,二队积极参与南疆地区多项大地质工作。仅从上世纪80年代伊始的防病改水工作来看,他们就先后为喀什、克州、和田地区凿井近2000眼。其中,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爱卫会委托的墨玉县防病改水示范井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从而结束了当地居民世代饮用涝坝水的历史,对预防地方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胸怀全局、视野开阔的二队,为支持少数民族教育等公益事业,常年坚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自2004年崔洪斌一班人上任以来,先后对喀什七小捐助办学经费2.3万元,累计向社区捐助“精神文明”活动经费1.285万元和各类图书230本。二队还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为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和患病群众捐款。如,为喀什六中白血病学生艾克拜尔等5名患者捐款1.864万元。2007年至今,二队共举办12次“爱心捐助”活动,捐款金额近6万元,充分展现了地质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风采。
  鉴于南疆的特殊环境,二队十分重视拥军爱民工作。2010年~2013年,二队共慰问双拥共建单位20余次,送去慰问金近10万元,为稳定边疆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应有贡献,多次获得“喀什市双拥共建单位”的荣誉称号。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利长远
  加强民族团结,重在抓细、抓长、抓实,此为二队的成功经验之一。
  二队坚持长年不懈地开展马列主义等系列思想教育,开展新形势、新任务思想教育,不断在传统与传承上下工夫,不断更新和巩固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
  令人称奇的是建队56年来,不管外部环境有何变化,二队职工、家属和子女中,不仅无1人参加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非法活动,而且涌现出像救助6名汉族同志、被喀什地区评为“维护民族团结有功人员”的艾拜杜都拉?卡斯木,涌现出数名“维护民族团结有功人员”和“先进个人”。
  二队原物业部主任艾力赛买尔,曾连续两次获得新疆地矿局“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连续5年获得队级“先进个人”称号,曾被提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先进个人”。2010年,被自治区组织部选调到阿克陶县担任科技副县长一职的他,因操劳过度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其告别仪式上,二队和阿克陶县的各族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以艾力赛买尔同志为榜样,为建设“和谐二队”与“和谐南疆”做出应有的贡献。
  难能可贵的是,二队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共培养中层以上少数民族干部38名。其中,包括队级干部(县团)8人,还为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输送出队级领导4人,有1人曾任新疆地矿局副局长,有1人现任塔什库尔干县县委常委。
  在二队在职少数民族干部中,有科级1人、队级3人,以及18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不负众望,在地质找矿、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等多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在二队,有一位被人们亲切称为“老麦”的“地质二代”,他的大名叫买买提明?米日阿卜杜拉,有着和父辈一样的坚韧、坚强和坚守,不但能吃苦,还能打硬仗,成为大家公认的敢想敢干、脚踏实地的少数民族技术骨干之一。这位不到40岁的壮汉子,10多年来,主动放弃坐办公室的机会,不断穿越在喀什与克州地区的山水之间,为地质找矿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用汗水和业绩放大着二队地质人“热爱地质、献身地质”的正能量。
  综合治理,众志成城铸辉煌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历史必然趋势。为此,地处维稳前沿喀什的二队,不仅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而且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促使这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创新制度,维稳反恐抓落实。2009年,乌鲁木齐“7?5”、喀什“7?6”事件之后,二队党委迅速行动起来,先后制定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暂行规定》、《出租房屋管理规定》、《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明确职责,狠抓制度促落实。二队与全队151户职工签订《维稳责任书》,把责任层层分解细化至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确保责任人和其家属子女、亲朋好友不信谣、不传谣、不上当。同时,该队还大力营造维稳和反分裂活动的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内部电视频道等,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加强领导代班和干部值班制度,不断提高应急小分队的反恐作战能力。
  综合治理,和睦相处得先进。2013年,在东突恐怖组织及“三股势力”制造多起恐怖事件之后,二队党委及时号召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地维护稳定和端正思想,强化制度和法制观念,不留任何死角,不给恐怖分子可乘之机,不仅做到各族职工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而且在历次恐怖案件中,全队职工无一人参与或受伤,从而获得新疆地矿局的高度评价和喀什地委的通报表扬,连续3年荣获“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设立基金,扶贫帮困助团结。自2005年开始,二队干部职工按标准(队级干部100元,中层干部50元,一般职工20元)建立了“扶贫帮困基金”、“孤寡基金”和“金秋助学”基金,使扶贫帮困有了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在二队的困难职工中,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同志,从中受益的往往是他们。该队还坚持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对他们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金,并定期慰问遗孀和退休职工。
  在二队,流传着许多扶贫帮困的温暖故事。像尤勒达西?卡旦去世后,女儿古再努尔考上了卫校,二队承担她的学费一直到毕业。维吾尔族工人买买提艾力吾买尔的妻子生下3胞胎,为减轻他的家庭负担,从2005年至今,两位队主要领导坚持用工资每月贴补他200元,并安排他到收入较高的一线工作,使其3个孩子能够衣食无忧地健康成长。
  “维稳,还在于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饭吃。”按照崔洪斌队长的这一基本理念,随着地矿经济的大发展,二队每年以减少15%的进度,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待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并解决34户、128人次的职工遗孀和特困子女的低保问题。
  2007年,为了使全体职工充分享受改革成果,二队对22名少数民族的职工遗孀,按年龄分四档发放月生活补助。2013年,又再次提高发放标准,使其每人可享受300元~480元的月生活补贴。
  住房问题,最关乎职工的切身利益。鉴于部分少数民族职工的困难现状,对买不起楼房的,由二队出资修缮房屋;对40多户无力购买全额集资房的,采取改住低廉房改房的变通办法;对5户少数民族职工及遗孀,则出台廉租房办法,使其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就这样,这支较为罕见的多民族地质队,在国家“358”战略和找矿新机制的统领下,在新疆地矿局正确领导和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运用“战略思维+地质规律+市场规律”的新战术,接连取得地质找矿和“探采一体化”的制高点,在传承“三光荣”精神的基础上,创造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地矿文化,创造出极富“和谐二队”色彩的南疆民族团结史。2013年,二队年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创造了历史上最高水平,且连续18年获得新疆“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和”文化源远流长,她蕴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从二队的维稳实践可看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找矿突破和地矿经济大发展的首要条件。今后的二队将以更加豪迈有力的步伐,团结各族职工同心同德、携手并肩,以更加辉煌的地质找矿突破业绩,来回报党和祖国对多民族地质工作者的关心与厚爱!
&&发表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承办: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日上午,西安天宙矿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天恩与陕建安装集团董事长孟坚代表双方在西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4月11日下午,陕核集团214大队与西安天宙矿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古城西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为矿山企业提供地质找矿、地质技术咨询服务、矿权交易信息、选矿工艺研究、矿石化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缅甸《新闻周刊》3月17日报道:缅甸计划与经济发展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本财年前9个月止(日至12月31日)缅甸翡翠的出口额为9.2亿美元,与上财年同期的2.97亿美元相比,增加6.2亿
3月18日,首个《中国铁矿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该规划编制由工信部、中国冶金矿山协会组织、鞍钢矿业公司牵头承担主体工作。
新疆地矿局在整装勘查区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选矿技术网&&&&&&时间: 9:07:40&&&&&&人浏览
【导读】记者日前从新疆地矿局获悉,经过3年的努力,该局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取得初步成效。新疆地矿局在煤、铁、铜镍、铅锌、金、钼、铀、钾盐、钠硝石等重点矿种的勘查中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日前从新疆地矿局获悉,经过3年的努力,该局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取得初步成效。新疆地矿局在煤、铁、铜镍、铅锌、金、钼、铀、钾盐、钠硝石等重点矿种的勘查中取得重大突破,共发现和评价大中型矿床106处,其中大型以上45处,探获巨量资源量,形成了西天山、西南天山、东疆、西昆仑、东昆仑等五大金属矿产开发基地,西准、准东、西天山、库拜、东疆等五大煤电煤化工基地,吸引和带动了国内外7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新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中央为保障现代化建设全局而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新疆地矿局通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围绕国家、自治区关于“358”项目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新疆地质环境构造和区域成矿特点,在对以往找矿部署、工作思路认真总结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地质成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确定了“主攻西天山,深化东天山、阿尔泰山,加快昆仑阿尔金山”的找矿工作总布局,探索出“环塔里木”、“环准噶尔”找矿新区域,进一步完善了“区划、区调、物化遥感、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原则,提出在三大成矿带、十三大远景区、二十四个矿集区分层次,并突出整装勘查区部署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做到面上结合、重点突破、点面结合、有序推进,努力实现快出成果、出大成果,加快找矿突破进程。
  3年来,该局在整装勘查区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在西天山阿吾拉勒铁多金属矿勘查区,评价出松湖、尼新塔格、查岗诺尔、智博、敦德、备战等中-大型矿床10处,其中亿吨以上大型铁矿5处,累计探获铁矿资源量14.8亿吨(新增14.2亿吨)。
  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整装勘查区,评价出赞坎-乔普卡、老并-叶里克、莫卡尔等中-大型矿床7处,其中亿吨以上大型铁矿3处;新发现赞北、赞西、其克尔克、叶东、叶南、维来勒、卡拉本等多处铁矿点,累计求得铁矿石7.34亿吨。
  在祁曼塔格钨锡铅锌铁矿整装勘查区,评价出迪木那里克铁矿、柯可?卡尔德钨锡矿、维宝铅锌矿等5处大中型矿床,累计探获铁矿石2.5亿吨、三氧化钨13.17万吨、锡7.16万吨、铅锌90万吨。
  在若羌县坡北地区镍(铜)整装勘查区,评价出坡一超大型、红石山大型、坡十大型,累计探获镍资源量214.69万吨(新增204万吨)、金5.94吨、铜31.4万吨、钴9.8万吨。
  在西天山那拉提一带金铜整装勘查区,评价出卡特巴阿苏大型金床和泥牙子铁矿协金矿,探获金资源量80余吨。
  在阿尔金山喀腊大湾一带铁多金属整装勘查区,评价出喀拉达坂铅锌矿、喀腊大湾铁矿、沟口泉铁矿、英格布拉克铁矿等大中型矿床4处,探获铁矿2.5亿吨、铅锌120万吨。
看完此新闻你的心情是
Copyright &
西安天宙矿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新疆]乌苏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新疆文明网 &&
诗朗诵《我们是新一代的钻探人》
舞蹈《鸿雁》
  乌苏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喜迎2015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春节的到来,全队干部职工及家属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活动在欢快的大型舞蹈《张灯结彩》中拉开了全队干部职工及家属翘首企盼的地质之声文艺汇演的帷幕。小品《党小组会议》紧贴时代脉搏,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婉转批评了在党组织生活会议中存在的一些好人主义、形式主议等不良现象。诗朗诵《我们是新一代的钻探人》、小合唱《勘探队员之歌》、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歌曲串烧《妻子辛苦了》《勇敢一点》,生动表现了新时代地质儿郎为了祖国的地质事业默默地传承和践行着地矿行业“三光荣”传统、“四特别”精神,无私地奉献着青春与智慧,但对于父母妻儿,他们却只能表示深深地歉意。舞台剧《年代秀—匆匆那年》、双人舞《西班牙探戈》、舞蹈《trouble maker》、《火花》、诗朗诵《春天的祝福》等节目展现了七队地质人的青春活力与多才多艺。藏族舞蹈《康定情歌》、哈萨克族舞蹈《冬不拉之恋》、维吾尔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蒙古族舞蹈《鸿雁》等展现了各族职工对单位、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这些由第七地质大队职工自编自演的节目不仅给观众们带来了欢乐也让大家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人的骄傲与自豪,整场文艺演出展现了地矿职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于 洪举
新疆文明办主办 新疆文明办主管 联系电话:
(C) All Copyright Rights Reserved 新疆文明办 版权所有物化探大队,测绘这行主要是干什么?有谁是新疆地矿局的吗?_百度知道
物化探大队,测绘这行主要是干什么?有谁是新疆地矿局的吗?
提问者采纳
估计就是野外搞测绘什么的吧,我也不太清楚。我今年也签到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地矿局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在物化探大队的话,测绘算是个辅助行业,不怎么样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地矿信息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