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闻不问的云南干旱的原因?

关于 韩寒 这些狗真麻烦 一文,难道政府真的不闻不问吗.都那么久了还没反应阿?_百度知道
关于 韩寒 这些狗真麻烦 一文,难道政府真的不闻不问吗.都那么久了还没反应阿?
太失望了.做做样子都懒得吗?
提问者采纳
中国就这样,就算全国人都死完了那些当官的也会闭着狗眼的,当然如果有好处的话例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人民享有言论自由,集舍自由…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目前可用积分:208823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27:29 &&
不破不立!!!!可劲的破坏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28:11 &&
22:19:50&&的原帖:某组织是很厉害的,云南许多人身有体会――几万年都美丽着的滇池,五六年就彻底弄死,近千年一直宁静美丽的丽江,八年不到就弄死了,建设能力没有,破坏力倒是连上帝也要佩服的。它们就是撒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29:21 &&
蔡松坡安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6:52 &&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2:38 &&
22:01:25&&的原帖:心痛是的,一群历史的罪人,人民有一天会清算他们的滔天罪行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3:15 &&
我听过青藏高原所一个研究员的报告,大概的意思:中国和印度是两大雾霾制造国。中国雾霾主要向东扩散,印度雾霾则主要在青藏高原东南沉降,且雾霾随大气的运动,沉降更容易在寒冷的地方发生。原本干净的雪山上,沉降了雾霾之后+青藏高原温度升高,加速融化,导致雪山、冰山加速退化,造成云南干旱。不仅造成云南干旱,可能对我国的大江、大河都有深远的影响。祁连山、天山的雪水很快就只够山下人饮用了,甘肃缺水已是无力回天。更宏观的来看,罪魁祸首是雾霾,雾霾的背后是疯狂发展。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7:08 &&
有心出力,无力回天!除非印度和中国迅速进入欧式文明。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0:14 &&
<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textareaeditor/face/smilies/9.gif"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2:35 &&
&&&&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4)翥:飞举。&&(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13)芙蓉:莲花。&&(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b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 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3:47 &&
18:05:14&&的原帖:我认为还是森林遭到破坏,以及人口大幅度增加,耗水农业,比如水稻的大规模的种植,这让下游无水。是雾霾,疯狂发展产生的雾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5:10 &&
&&&&<img SRC="http://p1./photoworkspace/contentimg//4926361.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视频截图&&&&&&<img SRC="http://p5./photoworkspace/contentimg//5014861.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视频截图&&&&&&<img SRC="http://p1./photoworkspace/contentimg//5273067.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记者前不久来到云南省的马关县,这里是个林业大县,县里分布着众多的天然林和人工经济林,其中天然林属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这里的森林资源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身处林区的当地人本该是护林人,本应具有很强的呵护植被、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偏偏就是在这里,记者却看到了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  今年年初记者来到云南省马关县一个叫茅草寨的杉木林,林间响彻着电锯声,在伐林现场大大小小的杉树被一剃而光,这样的做法让许多林业工作者看着心疼。&&&&&&  树木有选择地伐大留小,在林业上叫做择伐,不分大小全部砍光叫皆伐,我国的林业法规定皆伐要严格控制,然而马关县的林业砍伐大多数是采取剃光砍尽的皆伐方式。记者在马关县采访时,沿途的山道上伐木的行为也很多。大规模的违法砍伐无人制止,小规模的砍树更是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一些偏远地区的天然林也难逃厄运,位于云南省马关县的深山有一条沟叫古林菁,古林菁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长着古树的大山沟。2010年时这里不仅林密,野生动物也可以见到的。然而到了2012年,这里的林木被一伐而光,云南文山州的天然林属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这里的天然林禁止砍伐,那么为什么要砍伐这片林子呢?记者首先来到了马关县林业局,就在马关县林业局的林区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古林菁在林业地图上的状况,地图上的绿色部分属于林业,而古林菁所在的位置,恰恰就是一片绿色。&&&&&&  然而马关县林业局还是给上级出具了一份古林菁的林业资源调查报告,报告声称这里适宜砍伐改造,并且在2011年开具了采伐证。&&&&&&  据马关县林业局介绍,开具采伐证依据的是古林菁的林业资源调查报告,而调查报告来自局里的专业林业调查队。记者在林地状况调查情况的文件上看到有两个调查员的签字,这意味着这两个调查员曾经实地调查过古林菁的林地状况,那么当初他们是如何调查,并且得出这里的林地适合砍伐的结论呢?当记者问这两位调查员是否实地调查过?字是不是他们签的?得到的是却是否定的回答,古林菁他们也根本没去过。&&&&&&  根本没有去实地调查,马关县林业局却凭着这样莫须有的奇妙的调查把古林菁列入林地改造项目,并且开具了采伐证,在2012年砍伐一空。&&&&&&  虽然调查报告出师无名,不过马关县林业局局长仍然声称,古林菁并不是什么天然林,在砍伐之前沟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大树了,所以列入低产林改造项目。&&&&&&  这样的说法符合事实吗?就在被砍过的山坡上,原来林木的树桩还存在着,巨大的树桩说明被砍伐的树木已经至少生长了几十年。这样的大树桩在被砍伐过的林区比比皆是,而且从茬口上看上去砍伐并不是很久,然而马关县林业局仍然坚持他们的说法。&&&&&&  我们以前都是听说天然林被盗伐,专门从事天然林保护的林业局把上千亩的天然林砍伐一光这还是少见的,那么不去认真调查,先砍后奏,超规定砍伐,这马关县林业局到底是为什么呢?在砍伐过的山坡上,还能看到不少身影在忙碌。把杉树苗运到山里面,然后种到坡地里变成经济林,这就是他们砍树的最终目的。&&&&&&  杉树是一种速生经济林木,这几年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云南的不少地方都在荒山上种植,树木成材后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据种树的农民反映种杉树的是一些个体老板。&&&&&&  马关县林业局先是以低产林改造的名义把天然林伐去已经是蹊跷的事情,种植经济林木又是个人在承包收益,那么是什么人能够指示林业管理部门为自己服务呢?记者在马关县林业局的砍伐证登记表上看到有杨琨二字,巧合的是在林业局的布告栏里,也有个叫杨琨的局领导,难道这两个杨琨是一个人吗?如果是这样林业局就把砍伐开给了自己的领导,对此林业局的干部却吞吞吐吐。&&&&&&  这事恐怕只有杨琨才能说得清楚了,然而采访期间杨琨却怎么也不肯出现。在马关县林业局记者了解到,古林菁所在的林地林权证属于附近的村民,记者决定去林地所属的村庄了解事实。在干沟村村主任给记者出示了林地转包合同,他们的林业刚刚转包给了别人,新的承包者里面杨琨的名字赫然在目。&&&&&&  看来林业局的局领导杨琨果然是砍林和承包的人,在承包合同上还有被涂黑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杜礼坤,也是局长。不仅如此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参与承包林地的还有不少林业局的干部。&&&&&&  这一系列的事情之所以得到马关县林业局的一路绿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马关县林业局的领导在后面操作,面对这样的事实马关县林业局长承认,林业局里的干部们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强调只要合同双方受益就是好事。&&&&&&  暂且不说马关县林业局允许干部们这样做违反了国家干部不得利用职权从事经济活动的有关规定,局长所说双方受益的说法也不是事实。记者了解到,原来干沟村的村民虽然拥有林权证,但是按照天然林禁止砍伐的规定,这些年来他们只能在林地间种植一些经济林木和采摘一些野生菌子,一棵树木都被禁止砍伐。&&&&&&  天然林被砍光后林业局的领导们拿到了20年的承包合同,村民们得到的转包费总共有8万元。干沟村的村民每户平均拿到了6000元,其实如果天然林不被砍伐,每年林间生长的菌子都会给村民带来不少的收益,今后这些收入将不会再有。&&&&&&  而马关县林业局的干部承包20年,除了砍伐天然林树木的收入,造林还能够得到国家每亩200元的补贴,1000多亩的林地,只是补贴就达20万元。杉木成熟后的经济效益就更加可观,1000亩的杉木成材后,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值就能卖到数千万元,平均每亩收入有几万元。看来如此承包收益方只能是马关县林业局的领导们,这样的林地承包方式长期存在,使马关县林地的承包者受益匪浅。&&&&&&  工资并不高的林业局干部,他们的住房在马关县条件相当好,林业局长的临街的豪华别墅可以说是县里最好的,不仅如此他还拥有县里黄金地段的数百平米的铺面房。&&&&&&  砍林种林双方受惠不是事实,受益方是谁已经分出了结果。伐了天然林种上杉树,看上去都是林地,然而林地的功能却大不一样了。&&&&&&  砍伐天然林的后果,不仅仅是树木被破坏了,连动物都看不到了。马关县的林地大多数是位于坡度较陡的山区,这样的乱砍乱伐损害的恐怕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记者看到,在一片刚刚被砍伐过的山坡下面就是一个村庄,如果林木完好的话它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而现在一旦天降大雨,泥石流就有可能会顺着山坡冲刷下去,直接危害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森林被滥砍乱伐,失去的是自然的和谐和环境的安全;而党纪国法被随意触犯、影响的将会是社会的和谐和民心的向背。破坏了自然法则大自然终有一天会报复我们,而违背了国家法律又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呢?&&&&&&[焦点访谈]管林?毁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7:57 &&
21:53:15&&的原帖:我听过青藏高原所一个研究员的报告,大概的意思:中国和印度是两大雾霾制造国。中国雾霾主要向东扩散,印度雾霾则主要在青藏高原东南沉降,且雾霾随大气的运动,沉降更容易在寒冷的地方发生。原本干净的雪山上,沉降了雾霾之后+青藏高原温度升高,加速融化,导致雪山、冰山加速退化,造成云南干旱。不仅造成云南干旱,可能对我国的大江、大河都有深远的影响。祁连山、天山的雪水很快就只够山下人饮用了,甘肃缺水已是无力回天。更宏观的来看,罪魁祸首是雾霾,雾霾的背后是疯狂发展。雾霾不仅在城市里直接毒害你的呼吸系统,还在更广阔,更深远的层次上毒害人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10:31 &&
22:05:10&&的原帖:&&&&<img SRC="http://p1./photoworkspace/contentimg//4926361.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视频截图&&&&&&<img SRC="http://p5./photoworkspace/contentimg//5014861.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视频截图&&&&&&<img SRC="http://p1./photoworkspace/contentimg//5273067.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记者前不久来到云南省的马关县,这里是个林业大县,县里分布着众多的天然林和人工经济林,其中天然林属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这里的森林资源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身处林区的当地人本该是护林人,本应具有很强的呵护植被、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偏偏就是在这里,记者却看到了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  今年年初记者来到云南省马关县一个叫茅草寨的杉木林,林间响彻着电锯声,在伐林现场大大小小的杉树被一剃而光,这样的做法让许多林业工作者看着心疼。&&&&&&  树木有选择地伐大留小,在林业上叫做择伐,不分大小全部砍光叫皆伐,我国的林业法规定皆伐要严格控制,然而马关县的林业砍伐大多数是采取剃光砍尽的皆伐方式。记者在马关县采访时,沿途的山道上伐木的行为也很多。大规模的违法砍伐无人制止,小规模的砍树更是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一些偏远地区的天然林也难逃厄运,位于云南省马关县的深山有一条沟叫古林菁,古林菁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长着古树的大山沟。2010年时这里不仅林密,野生动物也可以见到的。然而到了2012年,这里的林木被一伐而光,云南文山州的天然林属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这里的天然林禁止砍伐,那么为什么要砍伐这片林子呢?记者首先来到了马关县林业局,就在马关县林业局的林区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古林菁在林业地图上的状况,地图上的绿色部分属于林业,而古林菁所在的位置,恰恰就是一片绿色。&&&&&&  然而马关县林业局还是给上级出具了一份古林菁的林业资源调查报告,报告声称这里适宜砍伐改造,并且在2011年开具了采伐证。&&&&&&  据马关县林业局介绍,开具采伐证依据的是古林菁的林业资源调查报告,而调查报告来自局里的专业林业调查队。记者在林地状况调查情况的文件上看到有两个调查员的签字,这意味着这两个调查员曾经实地调查过古林菁的林地状况,那么当初他们是如何调查,并且得出这里的林地适合砍伐的结论呢?当记者问这两位调查员是否实地调查过?字是不是他们签的?得到的是却是否定的回答,古林菁他们也根本没去过。&&&&&&  根本没有去实地调查,马关县林业局却凭着这样莫须有的奇妙的调查把古林菁列入林地改造项目,并且开具了采伐证,在2012年砍伐一空。&&&&&&  虽然调查报告出师无名,不过马关县林业局局长仍然声称,古林菁并不是什么天然林,在砍伐之前沟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大树了,所以列入低产林改造项目。&&&&&&  这样的说法符合事实吗?就在被砍过的山坡上,原来林木的树桩还存在着,巨大的树桩说明被砍伐的树木已经至少生长了几十年。这样的大树桩在被砍伐过的林区比比皆是,而且从茬口上看上去砍伐并不是很久,然而马关县林业局仍然坚持他们的说法。&&&&&&  我们以前都是听说天然林被盗伐,专门从事天然林保护的林业局把上千亩的天然林砍伐一光这还是少见的,那么不去认真调查,先砍后奏,超规定砍伐,这马关县林业局到底是为什么呢?在砍伐过的山坡上,还能看到不少身影在忙碌。把杉树苗运到山里面,然后种到坡地里变成经济林,这就是他们砍树的最终目的。&&&&&&  杉树是一种速生经济林木,这几年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云南的不少地方都在荒山上种植,树木成材后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据种树的农民反映种杉树的是一些个体老板。&&&&&&  马关县林业局先是以低产林改造的名义把天然林伐去已经是蹊跷的事情,种植经济林木又是个人在承包收益,那么是什么人能够指示林业管理部门为自己服务呢?记者在马关县林业局的砍伐证登记表上看到有杨琨二字,巧合的是在林业局的布告栏里,也有个叫杨琨的局领导,难道这两个杨琨是一个人吗?如果是这样林业局就把砍伐开给了自己的领导,对此林业局的干部却吞吞吐吐。&&&&&&  这事恐怕只有杨琨才能说得清楚了,然而采访期间杨琨却怎么也不肯出现。在马关县林业局记者了解到,古林菁所在的林地林权证属于附近的村民,记者决定去林地所属的村庄了解事实。在干沟村村主任给记者出示了林地转包合同,他们的林业刚刚转包给了别人,新的承包者里面杨琨的名字赫然在目。&&&&&&  看来林业局的局领导杨琨果然是砍林和承包的人,在承包合同上还有被涂黑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杜礼坤,也是局长。不仅如此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参与承包林地的还有不少林业局的干部。&&&&&&  这一系列的事情之所以得到马关县林业局的一路绿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马关县林业局的领导在后面操作,面对这样的事实马关县林业局长承认,林业局里的干部们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强调只要合同双方受益就是好事。&&&&&&  暂且不说马关县林业局允许干部们这样做违反了国家干部不得利用职权从事经济活动的有关规定,局长所说双方受益的说法也不是事实。记者了解到,原来干沟村的村民虽然拥有林权证,但是按照天然林禁止砍伐的规定,这些年来他们只能在林地间种植一些经济林木和采摘一些野生菌子,一棵树木都被禁止砍伐。&&&&&&  天然林被砍光后林业局的领导们拿到了20年的承包合同,村民们得到的转包费总共有8万元。干沟村的村民每户平均拿到了6000元,其实如果天然林不被砍伐,每年林间生长的菌子都会给村民带来不少的收益,今后这些收入将不会再有。&&&&&&  而马关县林业局的干部承包20年,除了砍伐天然林树木的收入,造林还能够得到国家每亩200元的补贴,1000多亩的林地,只是补贴就达20万元。杉木成熟后的经济效益就更加可观,1000亩的杉木成材后,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值就能卖到数千万元,平均每亩收入有几万元。看来如此承包收益方只能是马关县林业局的领导们,这样的林地承包方式长期存在,使马关县林地的承包者受益匪浅。&&&&&&  工资并不高的林业局干部,他们的住房在马关县条件相当好,林业局长的临街的豪华别墅可以说是县里最好的,不仅如此他还拥有县里黄金地段的数百平米的铺面房。&&&&&&  砍林种林双方受惠不是事实,受益方是谁已经分出了结果。伐了天然林种上杉树,看上去都是林地,然而林地的功能却大不一样了。&&&&&&  砍伐天然林的后果,不仅仅是树木被破坏了,连动物都看不到了。马关县的林地大多数是位于坡度较陡的山区,这样的乱砍乱伐损害的恐怕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记者看到,在一片刚刚被砍伐过的山坡下面就是一个村庄,如果林木完好的话它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而现在一旦天降大雨,泥石流就有可能会顺着山坡冲刷下去,直接危害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森林被滥砍乱伐,失去的是自然的和谐和环境的安全;而党纪国法被随意触犯、影响的将会是社会的和谐和民心的向背。破坏了自然法则大自然终有一天会报复我们,而违背了国家法律又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呢?&&&&&&[焦点访谈]管林?毁林!() 所以在下在主贴中说官方不作为,就是对自己职责所在的事不闻不问,甚至因为利益故意违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11:58 &&
22:19:29&&的原帖:云南旱季不降雨是常态。土壤缺水,我认为还是森林遭到破坏,以及人口大幅度增加,耗水农业,比如水稻的大规模的种植,这让下游无水。说句实在,在中国这个低智商社会,官员们能根本不可能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我以前在丽江呆过,丽江地震后,呆了4个月。另问教书匠,雨季也是如此吗?第 14 楼
22:27:13&&的原帖:回兄台,自去年开始,黑龙潭在意料之中干涸,然后一直干涸到现在,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意料之中的是,不出意外,黑龙潭不再会出水了。这都是因为疯狂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原因。疯狂城市化建设导致气温变化(导致降水减少)、地下水下降(取用多而自然渗透补水严重减少)、雪山死亡。可笑的是,官方竟然通过远距离引雪山水入城来维持表面有水的样子,但这是疯狂的,因为雪山早就在死亡之中,而且这水需要从雪山白水河向上至少抽一百米的高度才到甘海子,才能到达城区,这种水成本是很高的。我在云南生活了10年(),那是一个气候比老家苏南还要好的地方,不能想象云南会旱成这样。这种变化肯定跟人类的活动有关。有些超大型工程,对气候的影响本来就缺乏研究,政绩焦虑驱动下什么事不敢干?正是“人有多大胆,天有多大旱”。再看几年,云南、重庆还旱下去吗?如果仍然如此,应考虑把三峡水库放到死水位,看几年,就可得出结论了。有人认为这有点不靠谱,殊不知天气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著名的“蝴蝶效应”就是说的天气系统,千里之外的一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这儿就刮起一场风暴。何况距离没那么远。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2:25:51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20:14 &&
应该归结为市场经济的罪过
共 140184 次点击,801 个回复&
本版块主题总数:2950319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8546 / 昨日发帖:34493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 死亡中的云南,以干旱诅咒了害它的人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干旱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