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汪旋周祖籍是安徽合肥区号西乡人(长镇乡)吗?

字号:大 中 小
&&&&& 五、 清代著名历史人物传略
清节廉明的廖腾奎
矢志修志的邓文修
100编修成第四部《沙县志》,全书共12
1648&S226;
&S226;宁文龙与四营头余部虽然在建宁转战数年,奋起杀清官吏,除暴安良,但反清复明的大势已去,加之
&&&&&&&&&&&&& &
体恤民情的聂儆
1660174316601681
刚介清高的江六瑞
江六瑞(生卒年不详),字首山,号松岩居士,泰宁县人。江六瑞从小聪颖过人,文才出众,有“南闱文出,人争传诵”之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考中贡元,出任福州儒学司训署教授。
金抚军编纂福建省志,礼聘江六瑞秉笔编修。他修志认真,多方考证,文风严谨,精益求精。他所编纂的福建省志饮誉四方。
康熙三十年,江六瑞入京。和硕康亲王非常仰慕江六瑞的文才,将他推荐给朝廷。朝廷拟命他为官。可是,江六瑞鄙视利禄,洁身自好,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坚决推辞不就。
江六瑞回到家乡专心从事著述。他著有《似斋集》、《卧庐逸稿》、《地理略》、《北行草》、《春怀草》等书。江六瑞自号松岩居士,青松的挺拔,岩石的坚硬都是他所仰慕和敬重的,自己一生刚介清高,重义气,重情份。所以,他的人格和文采都名噪一方。
办事公正勤练的聂大勋
168517421685
172436河北河间府5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
1702能够靠画肖像取得一些报酬赡养母亲;同时,他对花鸟、山水、楼台、鱼虫的绘画技艺也有所涉猎。18 26 这些出游使黄慎开阔了胸襟,增长许多见识,也提高了画艺。这一时期,他的作品题材多为取自历史、传说和诗文的人物情节画,如《碎琴图》、《洛神》、《鬼推磨》、《漂母饭信》、《采芝图》、《老人瓶花图》、《陶渊明诗意图》等,人物还是以工笔为主,书画相配格调一致。
1724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图取材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庆历五年(104530
173576曾应巡台御史杨开鼎(玉坡)之邀,黄慎欲去台湾,后来因故未成行。
17516516《维扬怀古》的诗中写道:“水关凫舫接,不到几回春。为问新巢燕,今非旧主人。紫箫歌白,花想芳尘。惟见邗沟外,垂杨翠可亲。”黄慎这次重返扬州,除了作画卖画之外,更多地是与旧识新知,诗酒唱和。乾隆十八年,黄慎的好友卢见曾再次出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是著名大学士纪晓岚的儿女亲家,有“文章太守”之称。据说,他十分喜欢与文人墨客交往,“凡名公巨卿,骚人~客至於其地者,公必与选佳日,命轻舟,奏z竹,[於平山堂下,坐客既醉,劈笺分韵,啸傲风月,横览古今,人有欧苏、O洋起之恭。”
作画既重形似,又狂逸不羁,往往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他的草书虽然师承怀素,但更为出神入化,有崩岩坠石之奇、鸾舞蛇惊之势。而且,黄慎还善于运用破毫秃笔,放纵而又严谨;他曾写过一幅对联:“别向诗中开世界,长从意外到云霄”。因此,黄慎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同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评价黄慎,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从黄慎学画的人很多,可考的就有李乔、罗洵、巫逊玉、陈汝舟、伍君辅、刘非池、张试可等10
71339177019878
&&&&&&&&&&&&& 瘿瓢山人小传
&&&&&&&&&&&&&&&&&&&&&&&&&&&&&&&&&&&&&&& &&&&&&&&&&&&&&&&&&&&&&&&&&&&&&&&&&&&&&&&&&&&&&&&&&
和易诚笃的理学家雷f&&&&&&&&
17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他认为理学应当根据二程、朱子所倡导的“力辨于危微之界,反复于克念罔念之几,以推及于天下治否”的立论,强调“力行”、“躬行”,主张亲自实践。他说:朱子之要,大而能博,学者未能遍观而识。其主要精神是: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修身养性,奖掖后进,致力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等专著,充分阐明了他的理学观点。
1723庶吉士。庶吉士是高级官员职前培训制度,并没有实职。雷f请假乞归。雍正十三年,清高祖弘历即位后,召雷f入京,命直上书房。乾隆元年,雷f被授予瀚林院编修,入侍皇子讲读。乾隆元年(1736
“皇上裁成激劝,俾以古纯臣为法,意至深厚。然台谏所得者名,政事所得者实。论臣子之分,不惟不可计利,并不可好名;而在朝廷乐闻谠言,不必疑其好名,并不必疑其计利。孔子称舜大知曰隐恶扬善,则知当时进言者不皆有善无恶,惟舜隐之扬之,所以嘉言罔攸伏,成执两用中之治。”(《清史稿&S226;雷f传》)
廉洁持重的罗英笏
清军直攻莎罗奔的老巢勒乌围。莎罗奔恐惧,求降,并“稽颡膜拜,衷甲持弓矢迎,”
古诗、文大家朱仕d、朱仕L
清乾隆年间,建宁县杨林朱家出了两位杰出的古诗、文大家。
兄长朱仕d1753朱仕d朱仕d多次参加科考,因新颖的文风,不为主考官接受,而名落孙山。他对功名心灰意冷,转而游历各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他曾渡过黄河,朱仕d在
朱仕d被授予德化县教谕,二朱仕d的心情是惆怅的。朱仕d朱仕d朱仕d……
朱仕d出补尤溪县学教谕。乾隆三十八年,朱仕d擢升为河南省
朱仕d的诗,说他能得选神理;清代著名学者S叔琳也认为:“王士祯]后,不见此调久矣!” 103310420
资性朗悟,而记诵拙,日可数十言,援笔为文辄立就。”(《清史稿q朱仕L传》)15岁那年,朱仕L入县学,并且向江西著名学者子但通习诸经,则世无与抗矣。”朱仕L牢记老师的教诲,回到建宁后,
17447民谣:“夏津清,我公能。”后,朱仕L改任11以为清穆者惟天,澹泊者惟水,含之咀之,得其妙以为文者惟人。”所以,他“意欲追古之立言者。”他常常对朋友说:“为文在先高其志。其心有以自得,则吾心犹古人之心也,以观古人之言,犹吾言也。然后辨其是非焉,究其诚伪焉,定其高下焉,如黑白之判於前矣。於是顺其节次焉,还其训诂焉,沉潜其义蕴焉,调和其心气焉,久则自然合之,又久则变化生之。於是文之高也,如累土之成台,如鸿渐之在天,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清史稿&S226;朱仕L传》)朱仕L的古文观念影响了不少学者。江西著名散文家“” 福建古文之学自仕L。其后再传有高澍然,……其文陈义正,言不过物,高视尘怪怼C蝗缡爽L,要其自得之趣,有不求人知能自树立者。”30830多岁就让“筠及其弟朱,都非常推荐朱仕L的文章。
《溪音》序
刚正不阿的徐时作
(1727)30040
1766d的小琉球漫志》一书作序。他十分推崇朱氏兄弟,认为:“长小琉球漫志序》)
廉吏善政的伊秉绶
&在江苏扬州有一座“四贤祠”,供奉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及福建宁化的伊秉绶。
7惠州府太守伊秉绶商借。伊秉绶爱好风雅,也扶持后进。 : 40
“隶书超绝古格,在清季书坛放一异彩”。(《国朝先正事略》)伊秉绶书法作品颇丰,流传中外。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有《默庵集锦》(上、下册)、《默庵集锦·续集》;1971
爱国诗人张际亮
17991618(1818)()
100133巨大压力,道光皇帝不得不释放姚莹。姚莹出狱后,张际亮与他一同住在炸子桥杨椒山故宅。不幸,张际亮病情复发,于10姚莹为张际亮办理殓殡,并“携柩至桐城,使人往闽召其子来以丧归。”张际亮的灵柩运回建宁后,安葬于建宁县蓝田保坪上。
62600收入诗300033
人称“吴清寒”的吴腾汉
民间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用以形容封建官僚贪赃枉法的腐败。而另有一句民谣:“数年县、州官,还不起借贷银”。说的即是清道光年间的陕西~州知州吴腾汉,虽然能把地方治理得庶民富裕,库有余粮,自己却两袖清风,人称“吴清寒”。
吴腾汉(年),字应韩,号星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生于大田县三十都T里(今梅山乡梅山村)。吴腾汉生性聪颖,博览群书,自学医术,常为乡里百姓治病看病,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嘉庆十八年(1813年),吴腾汉赴省试,选中拔贡;次年入京参加会试,他中一等第二名,被选为知县试用。清代对官员任用实施候补制度。一些人可以通过金钱疏通关系谋得好职位,很快被任用;而另一些有真才实学又无金钱、背景的人,往往终身不得任用。吴腾汉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没钱也不愿去行走关系,这一候就候了几十年。已近花甲的吴腾汉壮志未酬,于心不甘,他向同科年庚德化苏理吉借贷百两银子,赴省城福州候荐。正巧,这年省城福州遇天花流行,波及藩署。藩署张榜求医。吴腾汉精通黄岐之术,主动揭榜,以自己精湛的医术,使患者转危为安。藩官十分感激吴腾汉的救命之恩,特地设宴答谢吴腾汉。席间,藩官了解了吴腾汉赴榕的缘由,答应给予帮助。刚好,陕甘总督林则徐回榕省亲。于是,藩官向林则徐推荐了吴腾汉。林则徐十分爱惜人才,他将吴腾汉收为门下,不久派吴腾汉出任陕西省白水县知县。
吴腾汉出任白水县令后,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传说,他在自己的大堂案桌上刻下官箴:“三尺法律、三尺神明,坐此堂,非任吾作威作福;几人欢娱、几人愁叹,生斯世,当念彼同与同胞”,以此警戒自己。身为知县的吴腾汉带头革除官场陋习,四处出巡,不带仪仗不坐轿子,安步当车。他深入全县各地考察,倾听民间的疾苦,广开言路,亲自接待百姓来访,不徇私情,严惩贪赃枉法之徒,使白水县社会安宁,民风纯正。当时,白水县水利年久失修,使许多耕地得不到灌溉,失耕荒芜。因为缺水,农民只能种比较耐旱的小麦;而小麦产量低,因此民众生活十分贫苦。于是,吴腾汉带领白水县百姓兴修水利,造抽水水车,挖水井,开辟荒地;亲自试种水稻,再加以推广。白水县第一次种植水稻,获得丰收,改变白水县单一种植小麦的生产习俗,提高了白水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的同时,吴腾汉不仅不滥派徭役,反而免除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
任期满后,吴腾汉调任洛川县县令。白水县百姓上书极力挽留,并建“生禄祠”祀之。后吴腾汉改任~州(今陕西省富县)判,不久又擢升知州。由于吴腾汉为官清廉,政绩卓越,道光皇帝颁赠“奉天敕命”一道,表彰吴腾汉的功绩,并追赠祖父三代。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69岁的吴腾汉告老还乡。~州百姓感激他的恩德,特送他一幅绣有“月朗风清”四字的绸质横匾。吴腾汉虽然多年为官,但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为了支付返乡路费,只好卖掉开道用的两口铜锣。据说,德化同科苏理吉听说吴腾汉荣归故里特来探望,并想讨回借贷银两。吴腾汉囊中羞涩,只好殷勤地向客人敬茶。苏理吉敬重吴腾汉的廉洁,免去他的欠款。于是,民间广泛流传开吴腾汉“数年县、州官,还不起借贷银”的故事。
咸丰元年(1851年),吴腾汉在家乡病故。
&“钦命方丈”妙莲法师
光绪年间,有一位与光绪皇帝结为义兄弟的和尚,他就是妙莲法师。
妙莲(年),俗姓冯,讳地华,明溪县城关西门人。同治元年(1862年),18岁的冯地华到南平开平寺出家,赐号妙莲;后,妙莲至福州鼓山涌泉寺拜住持奇量为师。清光绪九年(1883年),妙莲法师任涌泉寺住持。
光绪十一年,妙莲法师为募捐修葺涌泉寺这座鼓山名刹,远渡印尼、新加坡、暹罗、缅甸等国讲经弘法。他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了福州涌泉寺的龟山法堂、回龙阁等。放生池右侧门题“回头是岸”四字是妙莲所书。光绪十三年,妙莲法师协助古月、达本法师兴建福州崇福寺、林阳寺及闽侯雪峰崇圣禅寺。光绪十四年,马来西亚槟城著名华侨人士出面邀请妙莲法师前往出任椰脚街广福宫的主持。“槟城一向没有法师,所以他所到弘法之处,备受侨绅居民的敬仰。” (于凌波《大马佛教概述》)妙莲法师到了广福宫后感到广福宫地处闹市,是一处民俗的香火庙,不便静修,打算另外寻找幽静的地方建寺。他找到侨绅杨秀苗的一处别业,占地10英亩,在张弼士、张煜南等热心华侨资助下,兴建槟城第一所佛寺――极乐寺。据《大马佛教概述》载:马来西亚“移民间早期的佛教,只是神佛不分的民俗信仰,所以早期的马来西亚,也有观音庙、妈祖宫一类的庙宇。而正统佛教之传入马来西亚,始於清季光绪初年,自福建泉州游化南洋的妙莲和尚。”
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订立《辛丑条约》,承担“庚子赔款”。妙莲法师感到“国家兴亡,僧侣有责”,毅然捐献募化来的数万银元给清朝廷。光绪二十八年,妙莲法师退让涌泉寺住持之位,由古月法师继任。妙莲法师到宁德兴建龟山寺;同时,福州白塔、漳州南山寺的兴建都倾注了妙莲法师的心血。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为了表彰妙莲法师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召妙莲法师进京。慈禧赐他与光绪结为义兄弟,御赐《龙藏》(经藏、律藏、论藏)3部10969卷,銮驾半副。妙莲法师是福建省佛教界中受到朝廷最高荣誉表彰的高僧,因此人们称他为“钦命方丈”。同年,妙莲法师从缅甸运回2吨重的卧姿白玉佛。该佛现供奉在漳州南山寺。
光绪三十一年,61岁的妙莲法师出任极乐寺第一任主持。光绪三十三年,妙莲法师在极乐寺圆寂。
关于妙莲法师的生卒年
新编《三明市志》、《明溪县志》虽然列有妙莲法师的传,但其生卒年均为不详。本文关于妙莲法师的生卒年及其生平的一些事迹,根据马来西亚于凌波先生《大马佛教概述》(见《法光》)一文和马来西亚蔡振裕先生《古刹历史》(发于《星洲日报》)一文撰写。
妙莲法师的生年,《大马佛教概述》一文载:“妙莲和尚,福建省归化县人,约出生於清道光年间(1845年前后)。” 《古刹历史》一文却有更确切的时间:“妙莲师父于1905年(注:既光绪三十一年)以61岁高龄出任极乐寺首任主持,二年后圆寂,本忠禅师继承职位,成为极乐寺第二任住持。”以此推算,妙莲法师生年应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年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新编《三明市志》、《明溪县志》均载:“清咸丰四年(1854年),妙莲法师被推举为涌泉寺住持,清咸丰九年退席。”如果从其年龄看来,咸丰四年时,妙莲法师才10岁,不可能出任涌泉寺主持。故,本文不予采纳。
鬻字为生的伊立勋
伊立勋为梁同行书
韩愈《论佛骨表》手卷水墨纸本作跋
武探花林宜春
1895189839 180718743918598824
18071872252166(1871)36187225187136180718746839
(1871)361871601859,(1895)《大田县志&S226;林宜春传》所说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36
16461727&&&&&&&&&&&&&&&&&&&&&&
安僧办道的慈航法师
&&&&&&&&&&&&&&&&&&&&&&
慈航法师(年)俗姓艾,乳名六囡,号继荣,字才,建宁艾阳人。《通志·氏族略》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相传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又,《通志·氏族》载: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住艾陵(今山东泰安东南),人称孔艾;其后裔以艾为姓,故曰:“春秋大夫孔艾之后。”艾姓最早期繁衍居住地在陇西一带,故其郡望有“陇西郡”、“河南郡”、“天水郡”。据建宁《艾氏族谱》载:南宋末年,元兵侵犯凉州,艾姓兄弟自广西天水逃难至建宁西图际定居。建宁艾氏奉艾淑南为始祖祖,后西图际改称艾家际。
慈航法师出身于一个中落的书香门第。他6岁就读私塾,但因父母早逝,生活十分艰辛。他自己说:“我因家庭不幸,读书过少,故出家十余年,犹不能看懂佛经。在家时,只读《三字经》、《六言杂字》、《论语》未K卷。因家境不良,读一日间一日,父母早逝,一切无人照顾,衣食均须自谋。家父虽是国子监生,一生教私塾蒙馆以终其身。年十三,从人习缝纫,因常於寺院中缝僧衣,w慕出家者之清高伟大,自己既孓然无所依G,因此引起出家之念。年十七,投邻县泰宁峨眉峰礼自忠上人为剃度师而出家。”(阚正宗《台湾高僧》)
民国元年(1912年),18岁的慈航S自忠上人赴九江能仁寺求具足戒,随后四方游学,先后到过常州崇法寺和天宁寺、苏州戒幢寺及天台山观宗寺、南京香林寺、扬州高F寺、南京正觉寺等。民国16年,慈航就读于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但是,这段学习时间仅3个月,慈航被大醒法师一番奚落:“看汝外表甚魁伟,像个人,年龄亦已卅余岁,为何文字一窍不通耶?”而退学。
民国18年在南京陈氯生老法的介B下,慈航出任安庆迎江寺住持。他自己说:“任安庆迎江寺方丈时,仍无法看懂佛学书籍,身为一寺之主,四众的I袖,不能剥开深微佛学的哲理,心中非常急愧!” “年大而学浅”他,好在“上进的志并未灰心”。他积极参加由法舫法师与唐大A居士在武昌举办的“僧伽班”。“U壹元伍角银洋学费,Q得一本看不懂的《唯识讲义》。”竟管看不懂,他还是人到那里,也就把它到那里,“不论是船上、车上,差不多每日或隔几天,必须看看它,结果在星洲时,终于完全了解了。” (阚正宗《台湾高僧》)这为慈航的“唯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19年,慈航S太大师赴香港弘法。他决心“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翌年,他又与优昙法师一起赴印度参礼圣E。民国21年,慈航赴缅甸仰光弘扬佛法。22慈航法师在缅甸仰光住了4年多,直到民国24年才抵香港、广东弘法。他用了5年的时间,溯江而上至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桐城、九江、庐山、武汉,四处马不停蹄地演讲,“卓锡所向,缁素景从”,为弘扬佛法而奔波。
29处陆续地成立了中缅、中印、中锡等文化协会。佛教访问团结束南洋的访问行程后,慈航法师在众多佛教弟子的挽留下住南洋。他奔波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各地,先后创办了星洲菩提学院、槟城菩提学院、星洲菩提学校、槟城菩提学校、星州佛学会、雪州佛学会、怡保佛学会、槟城佛学会,并且创办了《人间佛教》月刊等。
民国37年秋冬之际,慈航法师应台湾中坜圆光寺方丈妙果和尚的邀请到台湾主持“台湾佛学院”。据妙峰法师回忆:“在6个月的训练班期间,院方]有请过半个教员,拿出半文买过一本教科书,而老人(慈航)也未支分文薪水。同学们(40余名)的所有教科书,都是老人拿南洋弟子们供奉的钱买来我们的。至於我们的笔墨、纸簿以及一切零用,亦多由老人供o。” 佛学院虽然仅开办6个月,因经济困维等原因而停办;但,为台湾佛教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民国38年李子宽等人
1951 195435
&&&&&&&&&&&&&&&&&&&&&&&
60672018738535
106215790190570570662680
573357.9%1119.3%610.53%35.26%23.5%1.75%
10159912276005181553636.8%14928.76%12624.32%7714.86%5410.42%519.85%417.92%203.86%6241042,(820)741
1070104611171070两名探花分别为将乐的廖如熏(省志为廖如埙,太平兴国二年及第)、沙县的陈ㄔ岫昙暗冢3颅抢飞嫌忻奶嬗贰!栋嗣鐾ㄖ尽吩兀“陈钟ㄖ校子,沙县人,元丰二年第进士甲科,调越州签判。章入相,道山杨素闻靡缘笔乐窦把运韭砉饧樾埃毕缺纾唬‘公误矣。果然,将失天下之望。’遂极论熙宁、元丰之事。意虽忤,亦颇惊异。至都,用为太学博士。……微宗即位,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极论京、卞、淳等之恶,所恨又尝撰《遵尧集》,谓修史专据王安石目录不可传信。”宣和六年(11249531013983 99230101510861030106050003500010531135107610811011267
11381091113211261127 3201072113520 1130120011484060400邹应龙(117312451196120812373929811541274
9816753040% (16,21.33%)109532113331366
年1370,,科60%40% 892486623749.55%24533452391,813.41%1214.811113.581012.3578.6456.17544.9433.7
13911363140910140680150015511526,15361609156816061571163716161626
1122674713715.13%967%1515.63%1414.58%1313.54%1212.5%55.21%44.17%33.13%22.08%
1739189539175418161789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从瓦屑坝走出来的合肥名人家族
“籍贯代名”是旧时往来对话和文字(包括电报)中常见的修辞和指代方法,即不直称其名而以籍贯代之。但须具备两点,一为所指人物要相当出类拔萃,一为同时期同里无人能出其上。合肥自有清以来,享有籍贯代名“殊荣”的大约仅三人:首推龚鼎孳,如其死后陈维崧写有《采桑子·哭合肥》词,李鸿章也曾赞扬这位同乡先贤“文采物望,当非昆山、新城所能及也”(按以江苏昆山指代顾炎武,以山东新城指代王士祯)。次推李鸿章,如其死后梁启超赶写传记,序言有“合肥有知,必当微笑于地下曰:孺子知我”。又推段祺瑞,如孙中山死后李烈钧曾撰文“回忆辛亥建国,中山倡之,而合肥和之;马厂起义,则合肥倡之,而中山和之”——说的是孙中山民国建元和段祺瑞马厂讨逆。
巧的是,这三位“合肥”,祖籍都是“江西瓦家坝”!
合肥地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自认为是“原住民”的人相互聊起“祖上是哪儿人”的话题,会不约同地答“江西瓦家坝”。那么,是否真有“瓦家坝”地名?它能容得下那么多合肥人的祖先吗?瓦家坝的后人在合肥怎样创立家业繁衍生息进而卓然有成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这些是本期《安徽人文讲坛》的主要内容。
江西瓦家坝,江淮儿女根
脍炙人口的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反映了北方移民的特点,而“江西瓦家坝,我们的祖家”则明确道出了多数江淮移民的“根”。
六百年前因战乱引发的大迁徙
所谓“移民”,《辞海》的解释为“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从秦始皇统一诸国到当今的大规模兴修水利,都有移民。而江淮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却是与宋金、宋元及金元之间战争有关。
公元12世纪初,兴起于今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中游一带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在灭了契丹人建立的辽后,又灭了北宋。南宋与金对峙时期,虽然秦岭—淮河是两个政权的分界线,但南犯的金兀术和岳飞指挥的战争在江淮之间不断交错进行,例如宋绍兴五年(1135年)初牛皋、徐庆以大智大勇逼退金人5000甲骑对庐州的进攻。随后的顺昌大战、柘皋大战、采石大战等,虽有效地打击了金兵,但也使得这一区域长期成为人口稀疏之地。13世纪初成吉思汗挥师灭金,他的孙子忽必烈随后建立元王朝。
元代的中国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例如,元世祖后不过70年,长江中下游一带各种赋税已平均增加工了20多倍。有资料显示,1287年在无为州开征的矾税不过160宝钞,到1295年就已增至2400宝钞,短短8年上涨了15倍。江淮地区的原住民被元统治者作为“第四等人”(一等人为蒙古族人,二等人为今西北地区高鼻深目的“色目人”,三等人为黄河流域的汉人和汉化的女真人,四等人为淮河以南的“南人”),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尤重。元顺帝1333年即位后,奉行“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愚昧思想,将庐州等江淮流域的大面积土地供蒙古贵族做牧场,赶走了不少以土地为生存的农户。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在今安徽地区爆发。随后,隶属红巾军郭子兴部的凤阳人朱元璋回家乡招兵买马,羽翼渐丰,于1356年攻下集庆(今南京)。与此同时,隶属红巾军徐寿辉部的沔阳(今湖北仙桃)人陈友谅率部连克江西、福建等地,1359年在江州(今九江)自立为汉王。1361年,这两支农民起义队伍共苦后不能同甘而开始火并,朱元璋拿下江州,三年后彻底打败陈友谅、陈理父子。官府与民众之间、起义军与起义军之间的相互对垒,造成连年战乱,江淮地区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陈尸荒野,大量土地无人耕种,一片破败萧条景象。
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并定都南京后,将现在的安徽地区划入直隶,重点经营。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江淮流域的经济,也为“驻屯”防止外族人南下,朱元璋决定进行大规模移民。他将一批批江南富豪强行迁往他的老家凤阳,又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向安庆府、庐州府等地迁徙。明初的仁宗、宣宗时期,吏治比较清明,直隶庐州的徭役赋税并不重,还出了合肥县主簿马良等受百姓称颂和朝廷嘉奖的好官。于是不断有江西鄱阳湖一带的居民向江淮之间迁徙。大量移民的涌入,振兴了农业,发展了经济。按1429年的统计,今属安徽的凤阳、太平、滁州、庐州、和州五府州和今属江苏的应天等五府,共要运交糟粮220万石,占全国漕粮的一半,这一带渐渐成了朝廷的“粮仓”。
笔者根据到江西的实地调查和对方志谱牒资料的分析研究,从元末至明代中后期,鄱阳湖周边的居民都曾向合肥周边大规模迁徙。如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段家从饶州迁来,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刘家从进贤迁来,而早于他们崛起于合肥以龚鼎孳为代表的龚家则从临川迁来。那么,他们的出发点在哪?
从瓦屑坝到瓦燮坽的地理衍变
在合肥,许多“原住民”相互聊起“祖上是哪儿人”的话题,十有六七会答“江西瓦家坝”(合肥话把“家”读类似ji音)。那么,瓦家坝在何处?瓦家坝又不是史书上记载的繁华都会长安、洛阳和开封,能容得下那么多合肥人的祖先吗?
20多年前,因为编写《刘铭传年表》须查找其祖籍的原因,笔者开始了对瓦家坝的搜寻和探访。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鄱阳湖东岸有一个鄱阳县,县城就叫鄱阳镇,鄱阳镇历史上曾是饶州的州府。饶州置于隋,按地理环境辖鄱江、信江流域一带。这里距江西省会南昌的直线距离不过100多千米,县城就在鄱阳湖边。隔湖相望,湖中有一个岛乡莲湖乡,莲湖乡有一个3000多人的村庄叫瓦燮坽。瓦燮坽在岛的最东端,实际上它距鄱阳县城不过10千米,但村民们上县城如乘汽车要过轮渡绕行达20千米。
瓦燮坽的“坽”,《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均查不到,我还是在《康熙字典》里寻到了它,释文是:“《集韵》郎丁切,音灵,峻岸也。”瓦燮坽的“燮”,原来是“屑”。村中现存的《朱氏族谱》和《何氏族谱》中明确记载,“瓦燮”就是“瓦屑”的雅称。至于为何瓦屑坝改成瓦燮坽,我们不妨从鄱阳湖的变迁来找原因。鄱阳湖的南部在元明时期处于扩展期,到清季才因泥沙淤积而逐渐缩小。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陆地上濒临鄱阳湖的水码头,有起着护岸作用的坝,这个货流和客流的集散地因此得名。后来瓦屑坝所在的莲湖地区都成了湖中之岛,坝因不再有存在的意义而湮没,瓦屑坝这个重要的码头集镇渐渐衰落为岛边的小村镇改称为瓦燮坽了。
朱元璋得天下后,从各地大量移民到他的家乡周边地区。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年南昌、抚州、饶州一带的外迁人口沿抚河、信江、昌江、乐安江(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在饶州城外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穿过鄱阳湖北上,再顺长江而下,进入今天的江淮流域。对大部分移民来说,瓦屑坝只是一个集中出发地,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对多数手提肩扛没什么文化的贫苦农民、渔民来说,客居他乡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可能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了。如果移民的最初几代迅速诞生了文化人,例如“合肥龚”的七世孙孙龚鼎孳,虽然他的先祖自临川沿抚河而下到瓦屑坝集中,毕竟他还能从祖辈的回忆中记住并自制闲章“临川二十七世孙”;再如李鸿章,他的先祖本姓许,合肥“槽坊许”宗谱即记载先祖由江西瓦家坝迁来,但《合肥李氏宗谱》却记为来自江西湖口,其实那已是瓦屑坝下游鄱阳湖北岸入长江的口子;又如刘铭传,合肥《刘氏宗谱》记载刘家的祖籍进贤县,进贤本身靠近鄱阳湖,故合肥刘氏后人仍口口相传始祖来自瓦家坝;至于段祺瑞,段家的祖籍就是江西饶州,当然也是自饶州府城边的瓦屑坝码头出发了。
这里再为关注江西瓦家坝的江淮儿女细述下那里的近况:鄱阳县面积4215平方千米,人口13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10多万。鄱阳莲湖乡政府办主任刘良先告诉笔者,他们莲湖是一个岛乡,东西长27千米,南北宽25千米,面积(含水域)475平方千米,人口7.2万,四面环水,只有特别枯水期其东部才显出昌江入湖的河道,两边是大片的芦苇荡。莲湖人以农为主,兼搞捕鱼、水产品加工和劳务输出,发展环境看好。莲湖乡瓦燮坽行政村,由9个基本相连的小村落组成,因为坐客车绕道还要花10元钱,而乘船便宜只要5元钱。49岁的瓦燮坽村支部书记高应芬介绍,村民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涌现了一批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他家在村头开了个小店,许多信息都在这里交换传播。他的22岁的儿媳朱红玉去年刚过门,今年已为高家添了一位千金。小朱热情地介绍,今天瓦燮坽的年轻人也玩上了手机、相机和电脑,还会发E-mail和QQ呢!瓦燮坽一带,到处散落着许多瓦砾和陶器、瓷器的碎片,依稀能想象得出当年车水马龙、千帆竞发的喧闹。
瓦屑坝又有瓦集南、瓦阙坝、瓦硝坝、瓦砾坝等称,在合肥,瓦屑坝依方言逐渐成瓦家坝。
江淮地区哪些家庭来自瓦家坝?
就移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而言,明初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倡导和组织的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明初大移民使人口稀少地区得到了有效的充实,移入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江西“瓦屑坝”和山西“大槐树”、山东“枣林庄”等移民集中地地名,注定要青史留名。
“瓦家坝”这个移民移出地地名在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广为流传,只是长期以来许多人不知道它的确切地址而已。其实,元末鄱阳湖一带的群众,甚至包括南昌城筷子巷和朱市巷的市民,就有奔今天的安徽、江苏一带安家谋生的习惯。明初政府组织的大移民后,一部分扎下根发展势头不错的“江西老表”又回头召唤了不少他们的亲友继续向江淮地区迁徒,这就形成从元末到清季源源不断的移民链条。移民们顺水路、循旱路,相当一部分留在了途中——今天安庆市范围内的宿松、太湖、桐城和六安市的舒城等县,有的后来形成名门望族。查中国移民史相关资料:“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时,迁入安庆府的江西饶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约为27万……”。由于出发自瓦屑坝的汪姓人口众多,后桐城境内各分支又分别修谱,故有“九李十三汪”之说。相传享誉文坛的桐城张英、张廷玉家族和该县的叶、赵、方等姓氏,亦来自江西瓦家坝。桐城派研究专家、安徽大学历史系江小角先生还告诉笔者一个信息:明末张献忠起义军和官府在江西作战并向安徽进发,跑反的大批难民就在张献忠部的前面赶往桐城、六安、合肥一带,和先期移民的他们的祖先汇合并定居。潜山县政协老主席徐继达介绍,今年清明节,来自岳西、望江、潜山、宿松、安庆的徐氏宗亲联谊会成员,分乘18辆大小客车,“浩浩荡荡”回鄱阳祭祖——1386年前后,他们的先人就是从瓦屑坝出发移民皖西南的。
合肥地区半数以上的先民来自江西。得出这个结论,一是“合肥四大姓”龚、张、李、段和其他几个大姓,如周、刘、王、吴、蒯、洪、倪、黄、费等,相传祖籍皆在鄱阳湖周边。二是根据《肥西县志》的统计,肥西征集到的31部族谱中,有16部记述他们的先祖来自江西。如董岗乡胡岗村槽坊郢《陈氏宗谱》:“元末,江淮之间频遭兵燹,庐凤两府地旷人稀,及明太祖问鼎金陵,下诏徙江南之民以实之。”董岗村潘湾《胡氏宗谱》:“自明中叶时由江西及合肥。”花岗乡过岗村张楼房《张氏宗谱》:“原在江南,明洪武三年诏迁合肥,居德胜门。历四世祖贞公复迁邑之西乡,楼房名始矣。”金牛乡上圩村《郭氏宗谱》:“明初由江西瓦集坝迁至肥西郭家山洼。”金牛乡刘祠党村《刘氏宗谱》:“刘氏世居江西,赛公自进贤之紫溪村于明初迁肥西。”金牛乡金牛村《陈氏宗谱》:“元末,裕公自江西瓦硝由沔阳迁至合肥西乡大烟墩南印盒圩。”金牛乡祠堂村《张氏宗谱》:“先祖检查公,明末自江西迁来肥西。”高刘镇花大塘《袁氏宗谱》:“元末明初,由江西饶州浮梁县瓦屑坝迁至舒合,祠堂在新仓”。南分路乡四房郢《童氏宗谱》:“元末明初,由江西南昌府瓦屑坝迁居肥西大潜山北。”北张乡大墙村汪大郢《汪氏宗谱》:“明洪武年间,始祖传公由向微州婺源来肥南汪大墙。”北张乡田东村《李氏宗谱》:“明万历初,由江西瓦屑坝迁至肥南中派河镇西。”北张乡鲍冲村大童岗郢《李氏宗谱》:“明末由江西迁舒,后迁肥。”北张乡金岗村马小郢《马氏宗谱》:“明万历年间,始祖应九公从江西瓦砾坝迁合肥南乡普济庵。”北张乡金岗村门口郢《方氏宗谱》:“由婺源迁合肥郡内,嗣后宗公徙南乡方家岗。”柿树岗乡赵岗村乐小洼《乐氏宗谱》:“祖居江西瓦砾坝,明末迁婺源,后又迁庐邑钓鱼台。”雷麻乡余岗村周大郢《周氏宗谱》:“明季由江西迁肥。”
地方史研究专家马骐先生指出,从严谨的角度看,半数以上的谱记述来自江西不一定恰好就是半数以上的先民,但至少可以说明朱元璋从江西移民安徽的人甚众。笔者认为,“江西老表”向安徽迁徙是不是一定都从瓦家坝出发并不重要,瓦家坝只是鄱阳湖周边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点”,是一个移民出发地的“符号”。这个“点”和“符号”大到可以形成“震慑”作用时,就可以想见它的影响力了。如肥东费氏、黄氏、殷氏族谱中都有始祖来自“江西瓦屑坝”的记载,但殷家内部的另一种说法自认为未必:“江西移民人多势大,其他地方来的移民中为免遭欺压,就冒称来自江西瓦屑坝。”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周恩来的先祖也有可能来自江西瓦屑坝!
按周恩来传和年谱都记述其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但经考证,周恩来更早的祖籍在江西德安。德安在今共青城附近,靠近鄱阳湖,与瓦屑坝隔湖相望。日凌晨,时在粮食部工作的肥西人周伯萍(后曾任驻希腊大使)曾在总理办公室和周恩来有过近三个小时的家事长谈。周伯萍向总理报告了其祖母传下话,周家先祖是江西瓦砾坝烧窑的(这也印证了瓦屑坝为何瓦砾遍地),大房移民合肥西乡,二房迁居淮安的情况。也就是说,周总理生前是知道他早先的祖籍在江西的。巧合的是,合肥西乡的周盛传专任京沽屯田事务并驻守天津期间,率淮军在青县开挖减河,在小站试种水稻,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天津至今还有周公祠。而周恩来90年前自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天津今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移民地名是时代的遗迹,是鲜活的历史。一棵树、一条巷、一个村庄、一道坝子,都是真实可靠的历史见证。说出许多江淮儿女的根在江西,丝毫不影响如今罩在他们身上的光芒。当年移民的后代在江淮大地上创造的非凡业绩,将永垂青史!
有影响的合肥名人家族
来自江西瓦家坝的移民在合肥地区世代繁衍,艰辛创业,有的逐渐成为名门望族,其代表性人士甚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为合肥争了光。
龚鼎孳家族,声名煊赫的“外交官世家”
龚鼎孳(年),字孝升号芝麓,中国文学史上的“江左三大家”之一(另两位是常熟钱谦益和太仓吴伟业)。龚鼎孳在清初历任刑、兵、礼三部尚书,他与其弟龚鼎孠是合肥稻香楼主人。
龚家在江西临川已历二十世,元末因陈友谅农民起义之“乱”展转迁合肥,“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渐有书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车马盈门”,到七世孙龚鼎孳,“合肥龚”发展至顶峰。十二世孙龚照昕于1868年在刊刻费用“甚巨”而暂不能筹集齐之时,完成家谱的“手抄本”,直到1890年《合肥龚氏宗谱》正式付梓。此时龚照瑗“横空出世”,他在赴任驻英法意比公使前,不仅“捐资授梓”,还广邀名人做序,给龚家“壮门面”。家谱卷首各序分别由“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南皮张之万”撰、“太子太保两江总督一等威毅伯湘江曾国荃”撰、“头品顶戴吏部右侍郎毓庆宫行走寿春孙家鼐”撰、“旧史官德清俞樾”撰、“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浙江学政南海潘衍桐”撰并书。龚照瑗还曾请同治状元陆润痒为龚家花园题写匾额“古逍遥津”,那字如今还悬挂在逍遥津公园门口。
龚照瑗的侄子龚心湛曾任英使馆参赞,后来做到国务总理。龚照瑗的儿子龚心钊1909年被任命为驻英属加拿大总领事。龚心湛的侄辈龚安庆1933年任驻伊尔库茨克总领事。龚安庆的侄辈龚镇洲曾被孙中山派往南洋诸国宣慰侨胞,筹集款项,他病故后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名电唁“有德有年,功在民国”。龚镇洲的两个女儿龚普生、龚澎新中国成立后一为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驻爱尔兰大使;一为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40多年前一次会见外宾结束后的闲聊,毛泽东对龚澎说:“你们家革命派占了多数嘛!”
(明清288年中,合肥龚家共出了9个进士。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编制)
李鸿章家族,晚清重臣之“一门三进士”
查《合肥李氏宗谱》:“吾族李氏本出自许……”,许姓明代由江西迁合肥后,至清初因同邑李心庄无后,将许光照四子过继为子取名李慎所,直到李鸿章的前三代,他家还是“一介布衣”。
&&&&&&&&&&&
1838年,李鸿章之父李文安37岁进京会试得中进士,可谓“大器晚成”,但这彻底改变了李家以后的命运。1847年,李鸿章成为当年进士第39名,他的哥哥李瀚章后来被清廷赐同进士出身,李家父子遂有“一门三进士”之称。
李文安的官做的并不大,但他和曾国藩的“同年”(科考同科得中)关系确实影响了儿子。李鸿章投靠曾国藩后仕途顺利,从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一直做到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两广总督,外界普遍认为其“出将入相”,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先后开办一大批近代军、民用工业。他所创立的淮军后来成为清朝的国防军,其兄李瀚章历任湖南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兄弟俩皆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儿子中数李经方最有出息,曾任驻日公使和钦差全权大臣;李鸿章的侄子中,李经羲民初当过国务总理。这个大家族中还有后人当过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和驻美大使,还有人如今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鸿章(年),字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谥文忠。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合肥过去对他的宣传从描红薄就开始了:“李鸿章,合肥人;办外交,很有名……”恰是这外交,令李鸿章焦头烂额,也使他毁誉参半。他经手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待条约,然国势阽危,李鸿章不签,“张鸿章”、“王鸿章”可能也不得不签,但“机遇”恰恰轮到了李鸿章,故他背上了千古骂名。梁启超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张树声家族,总督后代四姐妹出类拔萃
张树声(年),字振轩,淮军的第二号人物,曾任江苏巡抚、贵州巡抚、漕运总督、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为其父张荫谷撰写的墓表中有“先世著江西,明时……始迁安徽庐州合肥县……居周公山,山居大潜、紫蓬二山间”语。我在写此文时曾特地询问“张老圩”的后人,答曰:“我们老家在江西瓦家坝”。
1861年底淮军草创之际,李鸿章首先联络的是张树声,因为此前几年张树声兄弟曾是李鸿章之父李文安办团练对付太平军时的老班底。当时团练的头目们“以武节相侈,快恩仇,务兼并,互为雄长”,而廪生出身的张树声比周边其他团练首领多了点文化也多了点号召力,使得周边乡团联成一气。吴汝纶曾说是张树声首先“创造堡寨,阻止山河为险,尝据堡击却悍贼陈玉成,由是诸公先后仿依为堡,百数十里间连屯相望,贼豕突狼顾不得便利”,不免夸大其词;曾国藩赞扬张树声办团练“独立门北,今祖生也”,也是评价甚高。
张树声是淮军草创时李鸿章在合肥地区的实际召集人,组建时成为“树”字营首领。累三年在江南和太平军、捻军作战后,李鸿章认为他“文武兼资,识力俱定”,于是他也就“一路扶摇”,曾任徐海兵备道、直隶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贵州巡抚、广西巡抚、漕运总督、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合肥张”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几个弟弟也官至总兵、知府。张树声在族中被呼为“大大人”,相传某次出巡,本应三响的礼炮只放出两声,张树声不悦,随从的一位幕僚见状立即趋前圆场:“三炮两响,大大人要赏两广!”张树声转怒为喜,嘴上仍训斥:“你讲啈东西!”那人又添了一句:“大大人要代管山西!”本是溜须拍马的话后来果然应验,那幕僚得到重赏。《清史稿》中,张树声兄弟有传。
张树声的孙子张吉友于辛亥革命后“跑反”从合肥带出他的一群孩儿,后来个个出名。六男孩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上面都带“宝盖头”,寓意还是家里人;四女儿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下面都有“两条腿”,寓意今后都要走出家门嫁人。果不然,张家六个弟弟的四个姐姐中,大姐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角顾传玠,二姐允和的夫君是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发明人周有光,三姐兆和的夫君是著名作家、文物鉴赏家沈从文,四姐充和的夫君是著名汉学家傅汉斯。其实,四姐妹皆是相貌出众,文采超群,且琴棋书画各有绝活。举一例,1933年春沈从文追兆和时,写信婉请允和代向父母求婚,好让他这个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性格泼辣的二姐只拍了一个字的电报回沈从文:“允”,既是署名,亦有家中已允意。又急又羞的兆和怕沈从文看不明白,再次来到电报局追加一电:“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那天值班的发电员恐怕至今也没弄清楚两姐妹发给同一人的“密电码”是什么意思。
刘铭传家族,第一任巡抚牵系皖台亲情
刘铭传(年),字省三,1861年淮军初创时投李鸿章,建“铭”字营,累升直隶提督。
刘铭传为合肥《刘氏宗谱》撰的《续修宗谱序》有“吾族自江右迁于肥西,历数十世五百余年”语。进贤和饶州相邻,实际上合肥刘家的先人是从瓦屑坝登船的,故刘家后人也说他们来自江西瓦家坝。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次年赶走入侵者,台湾建省后为首任巡抚。刘铭传抚台期间,整军备战,创办军工企业;通商惠工,拓展内外贸易;修筑铁路,发展近代交通;抚番理财,兴学罗织人才,为宝岛的近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初步统计,当年追随刘铭传去台的皖籍将士有上千人,其中刘氏家族近百人,如刘铭传侄孙刘朝祜,官至记名提督,1994年病故于台湾;刘朝带领一旅之兵驻宜兰开山抚番,遇袭而亡;刘铭传侄刘盛灿以军功保知县;刘盛干曾任台北机器局总办……
30年前,台湾文化界发起在台北建造“一阁四亭”:以孙中山故里命名的翠亨阁和以郑成功字命名的大木亭、以刘铭传号及故里命名的大潜亭、以丘逢甲笔名命名的沧海亭、以连横室号命名的剑花亭。又过了10年,5位名人的铜像分别落卒于相应的亭阁中。刘铭传的半身胸像基座上,有合肥旅台老乡金维系亲书的刘铭传简历。碧树小桥流水假山环绕丹柱绿栏黛石黄瓦的亭阁,公园北面是建成于一个世纪前的台湾博物馆。
有台湾朋友很直白地说:“身为台湾人,有电灯可以用、有火车可以搭,可不能不知道刘铭传是何许人也!”是的,刘铭传1884年以48岁之盛年奉旨督办台湾军务,与法国入侵者展开殊死决战。在台7年,他做了包括建电厂接点灯、修铁路通火车等在内的许多好事,深受台湾民众的怀念。基隆到新竹铁路的狮球岭隧道,尽管窄轨早已弃用,铁路也已改道,但刘铭传当年题在道口的长联仍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十五年生面独开,羽毂大飙轮,从此康庄通海屿;
三百丈岩腰新辟,云梯石战栈,居然人力胜神工。
“二二八”公园内还有刘铭传1888年题书的“急公好义坊”,有当年由刘铭传亲自取名的火车头“腾云号”陈列在此供观览。台北还有铭传大学(原铭传商专)。在基隆、台东、在台南,到处都有刘铭传的史迹遗存,刘铭传等已真真切切地融入台湾历史!
段祺瑞家族,承淮军而启皖系北洋军阀
&&&&&&&&&&&
段祺瑞的祖籍就在江西饶州,明中叶段家先落籍英山(今属湖北),再迁寿州,复转六安,后定居合肥西乡城西桥大陶岗(今属合肥市蜀山区)。他的先祖是道道地地的瓦屑坝人。
段祺瑞的父亲段佩早年随刘铭传在地方办团练,他在淮军中官至记名总兵。段祺瑞(年),字芝泉,皖系北洋军阀首领。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好像他只是一介武夫,错也!他16岁步行千里到威海投军,22岁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旋被选派至德国柏林军校留学,25岁从克鲁伯炮厂实习后归国,是正宗的“科班出身”。他参与编练北洋新军,当过保定军官学堂总办,连蒋介石也对他行弟子礼。
清末民初,段祺瑞是中国政坛上一个纵横捭阖翻云覆雨的显赫人物。他的“三造共和”有贡献也有非议,他六次执掌北京政府,既外争主权又大量举债有“卖国”之嫌。他曾经集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于一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是合肥人中官阶最高者,但一生不事敛财,在合肥无房无地。晚年不为日本人所利用做傀儡领袖,还是难能可贵的。在章士钊的力促下,段祺瑞于1963年迁葬北京万安公墓。段家后人如今在海内外有影响者亦有不少。
段祺瑞还有一位家族叔段芝贵
,年龄上小于段祺瑞,民初做过陆军总长等,晚年主持在合肥建起段家祠堂(今淮河路六安路西北角)。故合肥有“老段不老,小段不小”之说。
合肥家族史,宝贵的地方历史人文资源
来自“江西瓦家坝”的合肥人祖先还有不少姓氏,如李宗仁为唐蓂庭家族撰的《五修唐氏宗谱序》中就有“唐氏始祖……由江西瓦砾坝迁于肥南”句,70年前在合肥读中学、后移居美国的著名史学家唐德刚也说他的祖先来自瓦家坝。合肥地区的多数先民,包括周、王、吴、蒯、洪、倪、黄、费等姓,亦是如此。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列举。家族史是宝贵的地方历史人文资源,研究他们的迁徙源流,研究他们到到达地后的创业史,他们的家谱上有哪些记载,他们在近现代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们的后人为安徽和合肥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哪些贡献?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研究合肥家族史并不仅仅在“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和促进名人家族的后人对故乡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对今人有所启迪,为“文化强市”和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服务。
听众问:听了您的讲演感到近代史上的几位合肥名人确实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我们也感到他们主要是在外地发展的,对合肥本地好象影响不大。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戴健答: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好!看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影响,全局当然比局部重要。合肥过去虽然处于京广驿道上,但毕竟不是大的水码头,在铁路公路都未通达的时代,相对闭塞。要发展,必须走出去;先一步走出去而成名的人,又带出了或接纳了一批批乡人。如李鸿章、段祺瑞时期,京畿地区就有“会讲合肥话,就把洋刀持”的俚语。江淮地区奔李鸿章、段祺瑞欲谋个事干干的人,只要提上两只咸鸭子、会“打几句乡谈”,都能在李府、段府或李营、段营有自己的位子。实际上这也是对合肥本地的影响。再如李鸿章的侄女婿蒯光典,是第一位中国赴欧留学生监督,他带出了5名合肥籍青年,其中有的人返回合肥执教,开风气之先,能说对合肥本地没有影响吗?况且合肥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名人,也就大大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知名度”也是对合肥的影响。
听众问:我姓姚,家谱记载来自江西瓦家坝。但有的姓姚的又说祖先不是瓦家坝。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戴健答:中国的姓氏和迁徙源流比较复杂,即使同一个姓,往往亦有“本土派”和“外江派”。肥西的刘有西乡和南乡之分,肥东的许有槽坊和非槽坊之分,而来自瓦家坝的龚,后来也衍变为南份和北份。所以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这方面,现存家谱无疑是重要的佐证,而且修谱年代越早谱的真实性和价值越高。现在新修家谱,在寻根溯源上一定要有依据,特别是文献依据,免得贻误后人。
&&&&&&&&&&&
&&&&&&&&&&&&
(戴健: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合肥区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