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医学检验好吗

教学简报第五十六期_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
&&?
&&?
系统没有此标签
点击数:725619

点击数:44400

点击数:34986

点击数:19721

点击数:19365

点击数:19143

点击数:17043

点击数:16055

您的位置:&&&&&
&&教学简报第五十六期
点击数:10013
教 学 简 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O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学校2012年教学工作大会召开
3月31日,学校2012年教学工作大会在温江校区召开。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领导张忠元、范昕建、傅春华、沈涛、梁繁荣、安劬、焦书勤、徐廉参加,会议由副校长余曙光主持。
王康在讲话中肯定了学校自“十一五”以来在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为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了贡献。2012年底,成都中医药大学将作为四川省首家医学教育单位接受教育部的中医认证,希望学校围绕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深入总结中医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建设,认真总结认证工作经验,为其他医学院校接受认证做好示范。
王康指出,日前闭幕的全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是一次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鼓舞士气和推进改革的动员会,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跨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王康强调,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应全面理解和牢牢把握“教书育人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教质量的首要指标”、“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张忠元在会上讲话指出,学校2012年教学工作大会,既是一次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形势下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会议,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员大会,大会很务实,既统一了思想,又振奋了精神,既有远景的目标,又有具体的举措。张忠元就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出四点意见。
树立现代教育观,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要准确把握形势,提高人才培育水平是国家的强国之基,是民族的兴旺之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要明确高校职能,学校的科学研究、临床医疗、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都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要强化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始终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常抓不懈。
树立全面质量观,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要明确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制度建设,切实贯彻教育部“提高质量30条”和学校“提升质量20条”,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要明确教师是人才培养和提高质量的关键,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切实加强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改革教师的引入、评价、奖励及退出机制,建设一支与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树立科学人才观,大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全体成才与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教书与育人统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辅导员队伍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统一,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统一施教与多样化人才培养统一,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把能力为重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能力意识,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办法,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
树立正确业绩观,坚持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要转变发展方式树业绩,加强内涵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要深化校内改革促业绩,推进校内体制机制改革,是破解学校发展深层次问题、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要坚持师生为本创业绩,用服务师生、师生为本的理念指导创业绩,用围绕教学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业绩。
张忠元强调,在学校事业发展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我们要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进一步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出实效,创实绩,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会上,范昕建作《强化内涵 突出特色 开创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主题报告。
报告回顾了学校“十一五”以来的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我国目前正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从“以量谋大”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图强”内涵式发展转型,从单一化办学向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型,从一般性管理向分层分类管理转型,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国家高等教育宏观政策调整和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形成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党和国家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转变成具体的思路、政策和实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报告强调“十二五”时期我校的教学工作重点。一是紧扣主题、把握主线,坚持科学发展:紧扣发展主题,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科学的办学观,提高质量;把握发展主线,从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道路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内涵建设:着力强化质量提升的核心地位;着力发挥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深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三是加强管理、强化保障,促进质量提升:要提高认识,强化思想保障;要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要加大投入,强化经费保障;要规范管理,强化制度保障;要整合资源,强化平台保障;要注重实践,强化基地保障。四是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做好2012年工作:启动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做好中医学专业认证评估工作;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完成七年制卓越中医生培养方案的制定。
报告号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全面提高质量这个生命线,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以学生成人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共同开创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会上,范昕建向“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授牌。该中心是学校关注所有教职人员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贡献、执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机构,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负责组织协调校内外教育学者以及有关教学资源,向全校教师提供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服务和支持。
大会对2008年以来省级、校级教学名师、2008年以来省级以上教改成果,“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十二五”行业规划教材(主编)以及2011年优秀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受表彰人员、首届全国教学名师万德光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高永翔,附属医院副院长田理,针灸推拿学院教师彭德忠做了交流发言。
本次大会共印发教学文件18个,文件的制定以“内涵、质量、特色、水平”为主题,涵盖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教学改革、实践育人、教学管理等内容。教务处处长刘旭光在会上对本次文件制定的背景、文件组成及关系作了解读。
全校科以上干部、教研室及实验室主任、校级教学督导专家、受表彰人员、教代会代表、教师及学生代表、直属和非直属医院领导等300余人参加会议。(宣传部& 王其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一行来我校调研考察
4月17―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一行到我校进行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题调研考察。
18日上午,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题调研座谈会举行,党委书记张忠元、副校长余曙光出席调研座谈会,教务处,研究生处,相关学院分管院长,相关教材主编、副主编,教研室主任代表等参加。
张忠元致辞,对王国辰社长一行的调研考察表示欢迎,感谢出版社长期以来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信任,对我校各领域中医药专家的关爱以及对学校教材建设工作的关注。张忠元表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中医药行业领域的知名重要出版社,学校将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做好文化传承,提升教育竞争力,同时按照出版社的要求,规范、严谨组织参加教材编写工作,努力编写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教材。张忠元希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我校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拓合作领域,为繁荣中医药文化做出贡献。
余曙光强调,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优秀人才,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行业教材,教材编写质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余曙光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列数了学校在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学历层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长期以来在中国中医药报社的支持下学校教材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
王国辰指出,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历史悠久的“老四所”中医院校,在高等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在全国中医药行业教材编写中承担重要任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感谢学校长期以来对教材编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本次调研考察的目的就是广泛征求听取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为第二批“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做准备。王国辰向与会人员回顾了全国中医药行业教材建设的历史,同时指出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并表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愿继续为学校专家们搭好台、服好务。
据介绍,中国中医药报社成立1989年,直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中医药专业出版机构,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和“养生保健出版资质单位”,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最坚实的合作单位。该社成立以来,出版教材350多种,涵盖硕、本、高职高专、中专四个层次的25个相关专业。其中,出版发行的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是中医认证、中西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蓝本教材。
会上,我校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诊断学》主编戴万亨教授、《药理学》副主编孟宪丽教授、《营养与食疗学》主编张先庚教授、《方剂学》副主编贾波教授、《波普分析》副主编邓教授、《中医诊断学》副主编马维骐教授、《医学影像诊断学》主编侯建教授等先后发言,分析了编写教材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意见。民族医药学院张艺教授、药学院卢先明教授、护理学院高静老师等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提出增设新编教材书目的建议。
会上,教务处处长刘旭光介绍了学校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据悉,学校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年投入教材建设费用已达200万。十一五期间,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26部、担任行业规划教材、创新教材、精品教材主编42部,担任各类规划教材副主编100余人次、编委200余人次。同时,学校参编教材从传统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优势学科教材编写已扩展到康复医学、护理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计算机科学,主编教材涵盖学科范围扩大。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学校制定并实施高水平教材建设计划,修订了教材选用方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专家库资料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高层次教材编写。教材建设促进了教学改革,对全面提升学术水平、打造教学团队和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校承担的26个规划教材中,已立项建设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精品课程。(宣传部& 王其奇)
临床医学院召开中医专业认证启动会
4月10日,在附属医院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了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认证工作启动会。会议由临床医学院教学部岳仁宋部长主持,临床医学院田理副院长出席会议,教学部、学工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田理院长指出专业认证是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又一重要内容。根据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安排,我校今年将接受中医学专业认证。专业认证工作是我院本年度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发挥我院主力作用。
&教学部岳仁宋部长初步解读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第二版?试行)》;《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评估指标体系(第二版?试行)》两个指导文件。指出我们要对照指标认真学习,不断深化理论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和中医学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 教学部谭漪副部长就中医专业认证具体工作及时间点进行了讲解。按照《指标体系》达标要求,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6项、观测点70个,其中“保证标准”70项,“发展标准”52项。部门每位工作人员就中医学专业认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分解认领,主动担任各项一级指标观察员。纷纷表示将根据《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认证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上,提升水平,突出特色,培养优秀中医学人才,办好人民满意中医学教育,开创中医学教育新局面。(临床医学院胡一梅)
医学技术学院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
实习生岗前培训圆满结束
实习生岗前培训是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角色发生转换的重要一课。为此, 年4月10日至5月9日,我院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234名同学分阶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岗前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培训的第一阶段为院外专家讲座。我院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江咏梅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朝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主任陶传敏教授从临床的角度分别阐释了检验科的工作内涵和任务、检验质量控制以及一个合格检验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希望同学们在实习期间要勤学、勤问、勤动手,切不可好高骛远,要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第二阶段为实习项目的专项培训。由我院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杨溢老师、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杨朝国老师、形态学教研室乔凤伶老师分别就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及血液学检验的相关实习项目及内容做了培训;三阶段为实习的组织管理和专业要求培训。由我院副院长李燕教授详细讲解了实习组织、实习基本要求、专业考核要求,并就如何撰写毕业设计做了详细的培训;同时寄语同学们要“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我院正处级调研员秦少林老师则着重强调了实习安全、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尊师重道,严守实习纪律,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意识;我院2011届优秀毕业生张旭帆则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实习、工作的体会,对实习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
通过本次培训,使同学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实习任务,也加深了对医学检验领域专业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为积淀,在实习生活中本着严谨务实、虚心求学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做合格的检验师,发挥专业优势,让自己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医学技术学院黄泽娟)
体育学院青年教师技能展示圆满结束
为了响应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的号召,体育学院于5月10日下午2点在百会堂二楼开展了青年教师技能展示。展示内容包括专业技术和说课两部分,体育学院全体教师观看了本次比赛,其中有21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以体育比赛的方式进行评判,每位参赛教师比赛完后,21位裁判打出分数,除去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19位裁判的平均分数就是该教师的最后得分。
经过半天的比赛,最后以分数的高低评出了本次活动的一、二、三等奖,其中球类教研室蒋浩获一等奖,二等奖被传统运动养生教研室郑贞和陈孝慧夺得,操类教研室田燕、赵莉和田径游泳教研室谭靓获得三等奖。
此次技能大赛目的在于为年轻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年轻教师在这一平台上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获得了众多老教师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此次技能大赛也加强了年轻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体育学院韩玉姬)
外语学院成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为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探索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配合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月”的活动,外语学院于 5月 24日成功举办学院 2012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学院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全体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参加比赛的七名青年教师分别来自我院英语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大学英语、医学英语教研室。为保证教师讲课比赛达到预期目标,学院成立了由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组成的评委组。参加比赛的老师认真对待、悉心准备,多次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视听高级教师示范课,虚心听取意见。在比赛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以满腔热情,积极态度投入到比赛中,青年教师们在规定时间内的讲课表现和技巧获得了评委的一致称赞。选手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示了自己的娴熟教学技能,反映了他们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怎样安排教学、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并把自己对语言点独特的理解运用在教学中。&&&&
在20分钟精彩的赛课中,赵为娅老师把一堂原本枯燥乏味的修辞课讲得生动有趣,师生热烈互动。医学英语教研室陈骥老师深入浅出的向师生们展现了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专业知识,以优美流畅的表达和精美课件获得评委一致好评,取得外语学院讲课比赛第一名,并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文科类优秀教师参加四川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赛后,学院副院长唐小云和叶立霜分别对此次讲课比赛做出点评和总结。唐院长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渗入西方文化,透过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语言艺术和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叶院长对参赛老师一一做出点评,指出此次比赛不仅为全体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而且还检阅了青年教师外语的教学水平,表扬了他们各自新颖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方法。最后,叶院长借用参赛者雷馥源老师跨文化课程中的一句话:“Culture is like an unconscious drive which pushes us forward along its track. ”阐明教师个人文化休养在英语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并宣布本次比赛圆满成功。(外语学院 李曦)
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考试命题
――基础医学院解剖组胚系和生理病理学系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和生理学与病理学系于2012年3月29日下午联合举行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张力华教授主持,相关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加。
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考试命题”为主题,围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内容涉及教学任务、教学资源以及如何规范命题等问题。
基础医学院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分管教学副院长王飞、校督导专家刘绍棠教授等专程参加。(基础医学院& 鲁法庭)
教学水平的提升源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记公共卫生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公共卫生学院2012年5月17日在龙泉锦宏宾馆举办了建院来首届青年老师讲课比赛。
本次比赛以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为主题,受到了学院领导和全体老师的高度重视,从参赛人员选拔、比赛形式、评比形式和标准等方面做了详实的安排。学院要求2006年以后进校的教师参加比赛,并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以及教案、课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经过精心准备,4名参赛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走上的讲台。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鲜活范例,给全院教师展示青年教师的课堂基本功,其间还穿插了学习抽问,案例分析、现场答疑等各种教学互动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
活动最后,陈大义院长对讲课比赛做了总结点评,全院全体教师都作为大众评委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名投出一票:营养教研室马晓菊获得第一名,统计学教研室李苑、谭婧并列第二名,卫生法学教研室杨慧获得第三名。
讲课大赛活动的推出,在全院掀起了探讨讲课技巧,研究教学理论,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高潮,为展示教师才华智慧,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使全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公共卫生学院& 向多娇)
承稷下之风 展学术精神
――记公共卫生学院举办首届“健康杯”辩论赛
5月16日下午1:30,由公共卫生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办的首届“健康杯”辩论大赛于我校温江校区D-401室正式举行。出席本次辩论赛的评委有学院院长陈大义、院长助理饶朝龙、食品教研室主任康晋梅、教学科长向多娇、分团委书记于红艳。此次辩论大赛由200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0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以及2010级医学营养三个班组成正反两支队伍进行辩论,历时1个小时,以食品安全问题为核心,旨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并锻炼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为学院营造出一个求实奋进的学术氛围。
开场主持人款款上台,向大家宣布了本场辩论赛的辩题,即正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靠政府监管;反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靠企业自律。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正反两方队伍有序的进入赛场。其中正方队伍“苏丹红”队高喊口号:“食品安全,政府当先;企业自律,共创和谐”,反方队伍也不甘示弱,有力地回道:“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在这高昂的口号声中,观众们的视线颇有兴致地聚焦在了双方队伍身上,期待着比赛的正式开始。其后,陈大义院长上台发言,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辩论大赛能够提升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院营造出一个求实奋进的学术氛围。接下来,双方队伍坐定后,主持人开始宣布比赛细则。本次辩论赛分为一辩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观众提问和最后总结6个环节,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时限,辩手们需要在要求的时间内进行辩论,整个过程有专人负责计时,评委打分后由三个班派出的代表统分,再由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整个辩论过程中,辩手们胸有成竹、唇枪舌剑,在刚一开始的开篇立论中即博得阵阵掌声。在随后的自由辩论中,正反方队伍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现场观众纷纷叫好,每到精彩处现场即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场下的评委和观众也不时为辩手们犀利、幽默风趣的语言逗乐,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正方队伍的二辩王衫同学以其犀利精辟的语言脱颖而出,成为本场辩论的最佳辩手。反方队伍以其团结一致和幽默风趣的辩词夺得本次辩论比赛“最佳辩论队”的殊荣。辩论赛最后,饶朝龙老师作了终极点评。他对本次比赛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对双方队伍的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并希望同学们能将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发扬下去,期待将来还会有更加精彩的比赛呈现出来。
通过本次辩论比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逻辑能力,提高了思辨能力,更引导同学们结合专业关注社会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将来的学以致用打下基础。同时,本次辩论赛还为同学们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公共卫生学院向多娇)
责任编辑:刘旭光&&&&&&&&&&&&&&&&&&&&&&& &编辑:康敏、刘萍
&&&&&&&&&&&&&&&&&&&&&&&&&&&&& &&&&&&&&&&&2012年5月30日
&&&&&& 下一条:
版权所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责任人:周仕轶
联系电话:028― & & 网站维护:&&设计制作:安哥拉
&&& 学校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邮编: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医学检验专业咋样_百度知道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医学检验专业咋样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